湖北省2020届高三5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102.50 KB
- 文档页数:12
秘密★启用前2020年湖北省第五届高考测评活动高三元月调考语文试题2020.1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中国诗歌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重视“兴”的作用。
所谓“兴”的作用,在中国诗歌传统上可分两个方面来看。
②从作者方面而言就是“见物起兴”。
《诗经》上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雎鸠鸟“关关”的叫声,引发君子求得配偶的情意,就是“兴”的作用。
但宇宙间不只草木鸟兽等种种物象能引发我们的感动,人世间种种事象也能引起我们的感动。
《诗经》“靡室靡家,猃狁之故。
不遑启居,猃狁之故”,是写对时代动荡不安的感慨,这也是引起人感动的一种重要的因素。
③“兴”的作用,不但作者有之,读者亦有之。
只要你在读李白、杜甫的诗歌时也能产生与他们同样的感动,那么你也就有了与李白、杜甫同样的诗心。
不过,诗在使人感动方面有限多不同的层次。
第一层次是一对一的感动,就是闻一知一,不产生更多的联想。
陆放翁和他的妻子分离之后又在沈园相遇,他写了一首《钗头凤》,千百年之后,我们仍然为陆放翁的悲剧和他的感情所感动,这就是一对一的感动。
④可孔子说“诗可以兴”的感动则不仅是一对一的感动,更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感动。
有一次,子贡问孔子:“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孔子回答:“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于是子贡就说:“《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诗经》里所说的是璞玉的切磋琢磨,与做人本不相干,可子贡却从中悟到做人的道理,这正是“诗可以兴”的感发。
由此可见,诗的作用不仅是使作者有一颗不死的心,而且也使读者有一颗不死的心;不仅有一对一的感动,而且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兴”的感发。
⑤同样,西方文学理论中也有类似“兴”的说法。
接受美学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就是“读者反应论”,认为读者的兴发感动是十分重要的。
他们认为读者可分成不同的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普通的读者:读明月就是明月,读清风就是清风,只从表面去理解。
湖北省2020届高三5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0.5mm黑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木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君子不器”,孔子认为君子作为价值的承担者,不能仅满足于掌握某种技能来实现个人物质追求,还要能够胸怀天下,所谓“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
”因此教育之重,首要在“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务本”,首先要塑造人格,做一个“泛爱众”“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人。
一个人值得称赞的不是他的技能,而是他的人格,完善人格的培养,在某种程度上其意义要重于技能的培养。
因此教育的重心应该放在“成人”“成德”上,并始终贯穿这一目标。
孔子认为,技能培养必须以人格培养为基础。
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一个人如果没有完善的人格,那么即使他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却仅仅用来为自己谋事、谋食的话,也未必能为社会做出什么贡献,甚至若缺乏完善的人格,一个人掌握的技能愈高,就愈有力量危害人群。
这从孔子对弟子的评价可以清晰地看出。
比如他认为以“言语”著称的子贡不如以“德行”著称的颜渊。
对同样以“言语”著称的宰我,孔子更是因其不行三年之丧而斥之“不仁”。
冉有精于“政事”但他帮助季氏搜括钱财,孔子号召弟子群起而攻之:“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子夏以“文学”著称,孔子告诫他“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这说明孔子评价弟子的首要标准是人格而非技能,绝不会因为其某方面的技能而对人格缺陷姑息迁就、孔子把培养学生人格作为教育首要目标,强调以完善人格为目标,重视群体和谐一致的个人发展而不是独善其身的个人主义发展。
语文答案1.B(“从哲学角度看,焦虑的产生有必然性”是从一般意义上说的,不是晏辉教授的观点。
)2.D(“这与前文逻辑相悖,与后文也是自相矛盾的”理解错误)3.D(强加因果)4.C(电话查询属于传统信息手段,没使用智慧信息技术)5.B(材料一中“通讯代替交通成为城市运行系统的枢纽”属于未来“超时空发展模式”阶段)6.①“智慧”概念已渗透到城市的各个领域,不断提高着城市居民的幸福感。
②智慧城市建设推动了城市治理创新,提高了城市管理水平。
③智慧城市建设成果提高了疫情防控的效率。
④制定了诸多智慧城市国际标准,部分被全球智慧城市建设共享。
(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三点即可)7.B(“继承了养父的手艺”错,原文是“他书念不好,手艺也学不好,倒是厨房的活儿无师自通”。
)8.(1)补充说明故事的背景,使韩老大对吉家人的亲近、感恩显得更真实、自然;(2)刻画了韩老大的成长过程,突出其头脑灵活、懂得感恩的特征;(3)避免故事的平铺直叙,使情节更加曲折有致,耐人寻味;(4)吉祥祖父收养韩老大,韩老大长大后反哺吉家,他们之间的渊源蕴含着歌颂人间真情与感恩之心的主旨。
(每点2分,写出三点即可)9.(1)饼是悲悯情怀的象征。
祖父通过眼神,对幼年韩老大的艰难处境感同身受,拿出吃剩的杂粮饼给他吃,展现了祖父对处于艰难中的孩童的悲悯之心;(2)饼是亲情的象征。
韩老大虽然是收养的孩子,但与吉家毫无隔阂。
面对远道而来的吉祥,他没有太多言语,而是用摊饼这种最朴实的方式表达亲人间的关怀;(3)饼是对美好生活追求的象征。
韩老大紧跟时代潮流,在改革开放初期租车卖摊饼,从而致富,饼寄托了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4)饼是感恩之心的象征。
多年以后,韩老大生活富裕,但仍旧骑三轮车卖饼,是因为他总觉得在城市的某个角落里,有人需要一块饼温暖身心。
这是对当年吉祥祖父善举的一种感恩与回馈——将这种美好情怀继续传递下去。
(每点2分,写出三点即可)10.A 11.D(拜,授予官职。
武汉市2020届高中毕业生五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答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乐府诗在入唐以前已存在两个传统,一是上承“诗教”风刺一面的汉魏传统,二是以艳歌艳词为主的六朝传统。
初唐乐府沿袭齐梁绮靡的路子,内容不出白氏所批评的“赞君美”或“悦君意”。
“初唐四杰”的乐府虽体现闻一多先生所谓“由宫廷走到市井”“由台阁移到江山和塞漠”的倾向,但现实的针对性不强。
盛唐以边塞为题材的乐府诗,更多地歌颂盛唐的武功气象。
中唐以后,张籍、王建、元稹、白居易和刘禹锡集中创作乐府,试图在埋念的层次上直接继承《诗经》的“风刺”传统,甚至否定汉乐府的价值,但选择以“乐府”而非其他诗体干预政治,还是反映出他们对于汉乐府观风知俗观念的继承。
不仅如此,中唐乐府诗人吸收了六朝的部分传统,展现出对于地方风土风俗的书写兴趣。
中唐大量出现表现地方风土或风俗的乐府,与中唐观风观念的转变关系密切。
初唐、盛唐之观风俗以政治治理为中心;另一方面,更是要通过礼乐教化来“移风易俗”。
但安史之乱后,中唐人不再视地方风俗为负面的无条件改造对象。
高郢《礼部试策五道》指出“然为政之道,当因人所利而利之,故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
欧阳詹《鲁山令李胄三月三日宴僚吏序》说得更加清楚:“一方不同教化,恐他邑之欢乐此辰,不得似公之邑也。
”同时,“采风”或“采诗”的理想被中唐诗人不断提出。
但其“采诗”与汉人有异,所采并不是真正来自民间,而是从士大夫的创作中收集而得,与其说是“采诗”,不如说是“献诗”。
湖北省2020届高三5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0.5mm黑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木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君子不器”,孔子认为君子作为价值的承担者,不能仅满足于掌握某种技能来实现个人物质追求,还要能够胸怀天下,所谓“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
”因此教育之重,首要在“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务本”,首先要塑造人格,做一个“泛爱众”“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人。
一个人值得称赞的不是他的技能,而是他的人格,完善人格的培养,在某种程度上其意义要重于技能的培养。
因此教育的重心应该放在“成人”“成德”上,并始终贯穿这一目标。
孔子认为,技能培养必须以人格培养为基础。
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一个人如果没有完善的人格,那么即使他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却仅仅用来为自己谋事、谋食的话,也未必能为社会做出什么贡献,甚至若缺乏完善的人格,一个人掌握的技能愈高,就愈有力量危害人群。
这从孔子对弟子的评价可以清晰地看出。
比如他认为以“言语”著称的子贡不如以“德行”著称的颜渊。
对同样以“言语”著称的宰我,孔子更是因其不行三年之丧而斥之“不仁”。
冉有精于“政事”但他帮助季氏搜括钱财,孔子号召弟子群起而攻之:“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子夏以“文学”著称,孔子告诫他“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这说明孔子评价弟子的首要标准是人格而非技能,绝不会因为其某方面的技能而对人格缺陷姑息迁就、孔子把培养学生人格作为教育首要目标,强调以完善人格为目标,重视群体和谐一致的个人发展而不是独善其身的个人主义发展。
湖北省2020届高三5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0.5mm黑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木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君子不器”,孔子认为君子作为价值的承担者,不能仅满足于掌握某种技能来实现个人物质追求,还要能够胸怀天下,所谓“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
”因此教育之重,首要在“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务本”,首先要塑造人格,做一个“泛爱众”“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人。
一个人值得称赞的不是他的技能,而是他的人格,完善人格的培养,在某种程度上其意义要重于技能的培养。
因此教育的重心应该放在“成人”“成德”上,并始终贯穿这一目标。
孔子认为,技能培养必须以人格培养为基础。
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一个人如果没有完善的人格,那么即使他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却仅仅用来为自己谋事、谋食的话,也未必能为社会做出什么贡献,甚至若缺乏完善的人格,一个人掌握的技能愈高,就愈有力量危害人群。
这从孔子对弟子的评价可以清晰地看出。
比如他认为以“言语”著称的子贡不如以“德行”著称的颜渊。
对同样以“言语”著称的宰我,孔子更是因其不行三年之丧而斥之“不仁”。
冉有精于“政事”但他帮助季氏搜括钱财,孔子号召弟子群起而攻之:“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子夏以“文学”著称,孔子告诫他“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这说明孔子评价弟子的首要标准是人格而非技能,绝不会因为其某方面的技能而对人格缺陷姑息迁就、孔子把培养学生人格作为教育首要目标,强调以完善人格为目标,重视群体和谐一致的个人发展而不是独善其身的个人主义发展。
初高中数学学习资料的店
初高中数学学习资料的店 第 1 页 共 6 页
5.25语文答案定稿
1. B (“从哲学角度看,焦虑的产生有必然性”是从一般意义上说的,不是晏辉教授的观点。
)
2. D (“这与前文逻辑相悖,与后文也是自相矛盾的”理解错误)
3. D (强加因果)
4.C (电话查询属于传统信息手段,没使用智慧信息技术)
5.B (材料一中“通讯代替交通成为城市运行系统的枢纽”属于未来 “超时空发展模式”阶段)
6. ①“智慧”概念已渗透到城市的各个领域,不断提高着城市居民的幸福感。
②智慧城市建设推动了城市治理创新,提高了城市管理水平。
③智慧城市建设成果提高了疫情防控的效率。
④制定了诸多智慧城市国际标准,部分被全球智慧城市建设共享。
(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三点即可)
7.B (“继承了养父的手艺”错,原文是“他书念不好,手艺也学不好,倒是厨房的活儿无师自通”。
)
8.(1)补充说明故事的背景,使韩老大对吉家人的亲近、感恩显得更真实、自然;(2)刻画了韩老大的成长过程,突出其头脑灵活、懂得感恩的特征;(3)避免故事的平铺直叙,使情节更加曲折有致,耐人寻味;(4)吉祥祖父收养韩老大,韩老大长大后反哺吉家,他们之间的渊源蕴含着歌颂人间真情与感恩之心的主旨。
(每点2分,写出三点即可)
9.(1)饼是悲悯情怀的象征。
祖父通过眼神,对幼年韩老大的艰难。
绝密★启用前武汉市2020届高中毕业生五月质量检测语文试卷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2020年5月25日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 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当下,城市生存焦虑表现在各个方面。
究其原因,社会的转型升级带给个人的“成长阵痛”首当其冲。
复旦大学唐亚林教授认为,当今中国是一个大转型时代,主要表现出三个基本特质:第一,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第二,高流动性的社会;第三,经济社会、社会文化价值、社会生活方式都面临着大转型。
清华大学教授邹广文则突出强调了经济社会原因,即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过程中人们焦虑心态产生的原因。
中央编译局薛晓源突出强调了当下社会的科技发展对焦虑产生的影响。
事实上,从哲学的角度来看,焦虑的生成具有必然性。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晏辉就指出,真正的焦虑起源于人本身,即人们需求的多样性与能力的有限性的矛盾。
他进一步指出,解构焦虑真正需要思考的问题有三个:一是现代化导致对本体论的追问被重新提出;二是变动性导致人们身份的断裂;三是人和人之间伦理共同体的解体,导致人们希望建构命运共同体。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董慧通过“地方性”这一概念强化了晏辉教授对命运共同体建构的论证。
她指出,以资本与理性为主导的城市化,造就了抽象化、物质化功能化和不均衡的城市生存空间。
2020年元月高三年级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A(B项“读者在阅读作品时只会产生与作者完全一样的感动”错,因为诗在使读者感动方面有很多不同的层次,读者有的感动与读者不同。
C项“是对原意的曲解和否定”错,子贡悟出做人的道理是一种新的生发,并没有否定愿意。
D项对原文理解有误。
“背离作者原意”针对的是“兴”的引发,并非指读诗要故意背离愿意;并且表述改变了“背离作者原意”与感悟生命的条件关系。
)2.C(“对比论证”错,“突出差异”错。
应该是类比论证。
凸显二者的相似性。
)3.A(推论武断,那些不能产生更多联想、只有一对一感动的诗歌也有很多好诗,如《钗头凤》等。
)4. B(区块链是“以技术保证建立了一套去中心化的、公开透明的信任系统”,天猫网购物,买卖双方都以第三方支付宝为中心,不符合“去中心化”的内涵。
)5. C(“从而让数字世界完全真实可信”错,由材料一可知区块链链上的信息传播是无法篡改,但由材料四“利用区块链传播有害信息、网络谣言,会给区块链技术应用和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可知,信息本身可能不真实。
)6.①“公益寻人链”以区块链技术建立了一套去中心化的、公开透明的信任系统,让互不了解的个体可以达成信用共识。
②“公益寻人链”能实现信息共享、实时更新、多中心存储,提升了公益寻人的协同效率。
③“公益寻人链”重视安全问题,提升技术应用的规范性,提高监管服务水平。
(信用、效率、安全是三个重要角度,按三点评分,每点2分;若有其他答案且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7.C(此处景物描写是以医生杨纯的视角来写的,极力表现的是山谷风光的壮美以及对大好河山的热爱和珍视。
选项中“秀美风光”“轻松愉悦的心情”的分析不合文意。
)8.①杨纯医生:不畏艰辛,尽职尽责,关心同志。
“他的身上,东西已经不少……”“背上,他自己的包驮着刘兰的被包”;在雪地里放哨,守护伤员与村民。
②女主任:乐观开朗,精明能干,体贴温和。
总是“嘻嘻地笑着”,和刘兰在杉树林边缘站岗的时候解开羊皮大衣,掩盖着刘兰的头。
参考答案1.B(“从哲学角度看,焦虑的产生有必然性”是从一般意义上说的,不是晏辉教授的观点。
)2.D(“这与前文逻辑相悖,与后文也是自相矛盾的”理解错误)3.D(强加因果)4.C(电话查询属于传统信息手段,没使用智慧信息技术)5.B(材料一中“通讯代替交通成为城市远行系统的枢纽”属于未来“超时空发展模式”阶段)6.①“智慧”概念已渗透到城市的各个领域,不断提高着城市居民的幸福感。
②智慧城市建设推动了城市治理创新,提高了城市管理水平。
③智慧城市建设成果提高了疫情防控的效率。
4制定了诸多智慧城市国际标准,部分被全球智慧城市建设共享。
(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三点即可)7.B(“继承了养父的手艺”错,原文是“他书念不好,手艺也学不好,倒是厨房的活儿无师自通”。
)8(1)补充说明故事的背景,使韩老大对吉家人的亲近、感恩显得更真实、自然;(2)刻画了韩老大的成长过程,突出其头脑灵活、懂得感恩的特征;(3)避免故事的平铺直叙,使情节更加曲折有致,耐人寻味;(4)吉祥祖父收养韩老大,韩老大长大后反哺吉家,他们之间的渊源蕴含着歌颂人间真情与感恩之心的主旨。
(每点2分,写出三点即可)9.(1)饼是悲悯情怀的象征。
祖父通过眼神,对幼年韩老大的艰难处境感同身受,拿出吃剩的杂粮饼给他吃,展现了祖父对处于艰难中的孩童的悲悯之心;(2)饼是亲情的象征。
韩老大虽然是收养的孩子,但与吉家毫无隔阂。
面对远道而来的吉祥,他没有太多言语,而是用摊饼这种最朴实的方式表达亲人间的关怀;(3)饼是对美好生活追求的象征。
韩老大紧跟时代潮流,在改革开放初期租车卖摊饼,从而致富,饼寄托了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4)饼是感恩之心的象征。
多年以后,韩老大生活富格,但仍旧骑三轮车卖饼,是因为他总觉得在城市的某个角落里,有人需要一块饼温暖身心。
这是对当年吉样祖父善举的一种感恩与回馈——将这种美好情怀继续传递下去。
(每点2分,写出三点即可)10.A11.D(拜,授予官职。
武汉市高中毕业生五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答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乐府诗在入唐以前已存在两个传统,一是上承“诗教”风刺一面的汉魏传统,二是以艳歌艳词为主的六朝传统。
初唐乐府沿袭齐梁绮靡的路子,内容不出白氏所批评的“赞君美”或“悦君意”。
“初唐四杰”的乐府虽体现闻一多先生所谓“由宫廷走到市井”“由台阁移到江山和塞漠”的倾向,但现实的针对性不强。
盛唐以边塞为题材的乐府诗,更多地歌颂盛唐的武功气象。
中唐以后,张籍、王建、元稹、白居易和刘禹锡集中创作乐府,试图在埋念的层次上直接继承《诗经》的“风刺”传统,甚至否定汉乐府的价值,但选择以“乐府”而非其他诗体干预政治,还是反映出他们对于汉乐府观风知俗观念的继承。
不仅如此,中唐乐府诗人吸收了六朝的部分传统,展现出对于地方风土风俗的书写兴趣。
中唐大量出现表现地方风土或风俗的乐府,与中唐观风观念的转变关系密切。
初唐、盛唐之观风俗以政治治理为中心;另一方面,更是要通过礼乐教化来“移风易俗”。
但安史之乱后,中唐人不再视地方风俗为负面的无条件改造对象。
高郢《礼部试策五道》指出“然为政之道,当因人所利而利之,故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
欧阳詹《鲁山令李胄三月三日宴僚吏序》说得更加清楚:“一方不同教化,恐他邑之欢乐此辰,不得似公之邑也。
”同时,“采风”或“采诗”的理想被中唐诗人不断提出。
但其“采诗”与汉人有异,所采并不是真正来自民间,而是从士大夫的创作中收集而得,与其说是“采诗”,不如说是“献诗”。
武汉市2020届高中毕业生五月质量检测语文试卷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 2020.5.25 本试题卷共10页,22题。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3题。
当下,城市生存焦虑表现在各个方面。
究其原因,社会的转型升级带给个人的“成长阵痛”首当其冲。
复旦大学唐亚林教授认为,当今中国是一个大转型时代,主要表现出三个基本特质:第一,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第二,高流动性的社会:第三,经济社会、社会文化价值、社会生活方式都面临着大转型。
清华大学教授邹广文则突出强调了经济社会原因,即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过程中人们焦虑心态产生的原因。
中央编译局薛晓源突出强调了当下社会的科技发展对焦虑产生的影响。
事实上,从哲学的角度来看,焦虑的生成具有必然性。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晏辉就指出,真正的焦虑起源于人本身,即入们需求的多样性与能力的有限性的矛盾。
他进一步指出,解构焦虑真正需要思考的问题有三个:一是现代化导致对本体论的追问被重新提出;二是变动性导致人们身份的断裂;三是人和人之间伦理共同体的解体,导致人们希望建构命运共同体。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董慧通过“地方性”这一概念强化了晏辉教授对命运共同体建构的论证。
她指出,以资本与理性为主导的城市化,造就了抽象化、物质化、功能化和不均衡的城市生存空间。
“地方意识”与城市生活空间的文化性、价值性、差异性和生活性具有深刻的关联,从根源上解决焦虑问题,需要通过现代意义上“地方”的回归,重建当代城市人的精神家园。
精品文档,欢迎下载!2020年湖北省高三(5月)调研模拟考试语文试卷2020.5本试题卷共10页,22题。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合乎要求的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君子不器”,君子作为价值的承担者,不能仅满足于掌握某种技能来实现个人物质追求,还要能够胸怀天下,所谓“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因此教育之重,首在要“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务本”,首先就是要塑造人格,做一个“泛爱众”“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人。
一个人值得称赞的不是他的技能,而是他的人格。
完善人格的培养,在某种程度上其意义要重于技能的培养。
因此教育的重心应该放在“成人”、“成德”上,并始终贯穿这一目标。
孔子认为,技能培养必须以人格培养为基础。
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一个人如果没有完善的人格,那么即使他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却仅仅用来为自己谋事、谋食的话,也未必能为社会做出什么贡献,甚至若缺乏完善的人格,一个人掌握的技能愈高,就愈有力量危害人群。
比如他认为以“言语”著称的子贡不如以“德行”著称的颜渊。
对同样以“言语”著称的宰我,孔子更是因其不行三年之丧而斥之“不仁”。
冉有精于“政事”但他帮助季氏搜括钱财,孔子号召弟子群起而攻之:“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子夏以“文学”著称,孔子告诫他“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湖北省2020届高三5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0.5mm黑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木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君子不器”,孔子认为君子作为价值的承担者,不能仅满足于掌握某种技能来实现个人物质追求,还要能够胸怀天下,所谓“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
”因此教育之重,首要在“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务本”,首先要塑造人格,做一个“泛爱众”“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人。
一个人值得称赞的不是他的技能,而是他的人格,完善人格的培养,在某种程度上其意义要重于技能的培养。
因此教育的重心应该放在“成人”“成德”上,并始终贯穿这一目标。
孔子认为,技能培养必须以人格培养为基础。
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一个人如果没有完善的人格,那么即使他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却仅仅用来为自己谋事、谋食的话,也未必能为社会做出什么贡献,甚至若缺乏完善的人格,一个人掌握的技能愈高,就愈有力量危害人群。
这从孔子对弟子的评价可以清晰地看出。
比如他认为以“言语”著称的子贡不如以“德行”著称的颜渊。
对同样以“言语”著称的宰我,孔子更是因其不行三年之丧而斥之“不仁”。
冉有精于“政事”但他帮助季氏搜括钱财,孔子号召弟子群起而攻之:“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子夏以“文学”著称,孔子告诫他“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这说明孔子评价弟子的首要标准是人格而非技能,绝不会因为其某方面的技能而对人格缺陷姑息迁就、孔子把培养学生人格作为教育首要目标,强调以完善人格为目标,重视群体和谐一致的个人发展而不是独善其身的个人主义发展。
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伟大之处。
孔子不仅把人格教育作为教育的终极目的,还提出了完整的人格体系理论。
“圣人”是孔子的人格体系中的最高层次,但圣人的境界即便尧舜也做不到,遑论普通人。
但孔子依然提出圣人的目标,意在使人始终具有提升的目标。
但这种几乎达不到的要求可能会使人产生畏难心理,从而放弃提升努力,甚至连较低的人格层次也达不到。
因此孔子提出了比较现实的人格层次——君子——作为现实的目标:“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君子是相对比较现实的理想人格,是实践礼乐文明和体现仁义价值的精英。
具体来讲,“君子之道者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君子是具有通过修身努力培养仁、智、勇品格的人。
君子还有四道,有九思,君子还须做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等。
概言之,君子的品格可分为两方面:不仅要对己能“修己”,还要对人能“安人”。
作为普通民众的先进分子甚至领袖,君子应担当领导人们实现“仁”的责任。
所以孔子努力培养学生树立君子风范来引导社会形成良好风气,他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君子与小人泾渭分明:在做人上,“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在个人胸襟上,“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是政治文化的承传者,在社会上起到榜样的作用,对普通百姓的言行举止、思想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摘编自杜以向、王雪梅《孔子的人格教育思想》)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孔子说“君子不器”,意思是君子必须有广阔胸怀,不是靠某种技能来实现个人追求。
B.孔子认为人格的培养是基础,技能的培养是次要的,仅有技能是无法为社会做贡献的。
C.人格教育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终极目的,君子这种高尚人格则是人格教育的终极追求。
D.君子有“修己”和“安人”两方面品格,是孔子人格教育体系中体现仁义价值的精英。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第三段首句有重要的作用,既巧妙衔接了上下文,也概括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B.文章结尾以君子和小人构成对比,论证了君子是比较客观现实的理想人格层次目标。
C.文章从“教育的终极目标”和“人格教育的体系”两方面展开论证,逻辑上成递进结构。
D.文章大量引用孔子名言为论据,让整篇文章既显得论证充分,也显得文采飞扬。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孔子对弟子的评价极其重视人格层面,因此我们能看到他批评子贡、宰我、子夏,甚至否认冉有是自己的徒弟。
B.孔子教育思想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既确立了教育的“理想目标”,又建立了教育的“现实目标”并阐释了具体要求。
C.君子是政治文化的承传者,是社会的榜样,对整个社会风气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孔子把弟子努力往君子方向培养。
D.孔子认为一个人不能只是凭借自己掌握的技能为自己谋事、谋食,更要努力修君子之德,去为社会做出贡献。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历史上有相当多的传染病是不治而愈的,麻疯病到后来就不再具有传染性了。
而人类的机体在每一次感染后,会自动产生抗体,抵挡类似疾病的再次侵扰。
在机体与疾病此消彼长的无数次较量中,人类将自己的生命能力发挥到了极致,为生命机体构筑了一个持续向上攀升的平台,生命在与疾病的对抗中进化。
这是一个自然完善的过程.早在公元前4世纪,医学先哲希波克拉底就已认识到疾病是一个自然过程,机体有自然治愈力,他认为医生的作用是帮病人恢复自身的自然能力,应对疾病,完成身体内部的自然平衡。
(摘编自高晞《流行病与文明同行?》)材料二:图1 2003年我国东西中部地区基本经济状况图2 2003年肺结核与传染病在中西东部发病率1/10万(上表数据源于陈迎春、唐圣春的《东中西部地区农村卫生发展比较》一文)材料三:中医的这种“独特的色彩、风格”,一言以蔽之——以不变应万变也。
运用中医理论时病人进行具体的个体化分析,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研究和把握不同的疾病在不同个体、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发生、演变的客观规律,辨析出患者临诊时的病机之所在,然后据“机”立治法、选方药。
这种带有明显的个体化、技艺化的临床决策思维特点,恰恰与现代医学临床决策思维高度的规范化、逻辑化形成强烈的反差,表现出独特的色彩、风格,并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和优势据报道,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日前已决定立项启动“中医学的特色优势研究”课题,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确定中医药优势病种。
专家已达成的共识是:即西医尚无良好疗效,中医药能够发挥独特效果的治疗领域;西医有确切疗效,但中医药具有独立的临床疗效或中西医结合疗效高于单纯西医药的病种;中医与西医有相同的疗效,但中医药毒副作用小的病种。
对于这种做法,名老中医邓铁涛教授早在2002年就一针见血地指出:“是一篇预先为中医准备好的祭文……难道几千年不断发展的中医药学就只剩下文中所说的那点优势吗?!”(摘编自张效霞《“以不变应万变”才是中医最大的特色与优势》)材料四:比疫病更可怕的,是疫病引起的“恐慌情绪”。
网络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快、透明度高,有利于我们及时掌握情况,但反过来,也可能导致泥沙俱下,甚至激起非理性的极端情绪。
在此次疫情中,不管是吸烟、喝酒可以杀死新型冠状病毒的谣言,亦或是一些毫无根据、违背常识的悲观论调,都是抓住了人性在面对灾难、疾病时的恐惧和怯弱,再通过互联网迅速传播、不断放大。
这启示我们,在重大疫情中,不仅要和病毒作斗争,也要和一系列不真实的消息、不健康的情绪作斗争。
要想取得胜利,既需要相关部门做好权威信息的发布工作,提升公开度、透明度,及时辟谣,也需要我们每个人对疫情保持科学、理性的态度,对战胜困难和挑战保持必要的信心和耐心。
当然,理性健康的心态不能代替实实在在的举措,反过来,更扎实的防控措施才是我们的信心之源。
……政策层面的支持、机制上的保障,才能化解各方心中的芥蒂、免除大家的后顾之忧,为包容的社会心态提供土壤。
对此,各地政府部门义不容辞,需要拿出更多科学、务实的举措,避免社会情绪的极端化、对立化。
(摘编自人民日报评论《面对疫情,理性和信心也是一剂良药》)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生命机体自然完善过程中,经过与疾病的无数次较量,人类的生命不断进化。
B.经济发展水平会影响传染病防治的效果,传染病流行会对社会经济造成影响。
C.中医临床决策思维具有个体化、技艺化的特点,在某些方面具有自身的优势。
D.疫情期间,信息传播快、透明度高,利于人们掌握情况,直接导致“恐慌情绪”。
5.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图1和图2看,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传染病发病率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B.传染病发病率东中部地区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东部地区要略高于中部。
C.东部地区继续保持高额度的财政收入,即可维持相对较低的传染病发病率。
D.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依然是西部地区沉重的负担,尤其是肺结核占比很高。
6.面对疫情,材料提供了哪些有效措施?请加以概括说明。
(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钟声敲日夜聂鑫森年过花甲的惠敬儒,在今夜的梦中,又听见当、当、当的钟声了。
钟声来自他供职的晚洲小学,来自小学操坪边的一棵老樟树上,来自系在枝干上的一块两尺长半尺宽三寸厚的废铜和一柄连在一起的硬木棰上。
这是钟吗?在这个偏僻的乡村小学里,这就是钟。
上课,下课,用手一拉一放系在硬木棰上的长绳,以木棰击打废铜,就是好听的钟声。
当学生放学回家了,老师在灯光下改完作业备好课,把劳累了一天的身子放到床上,风吹木棰与废钢击撞,细细碎碎的钟声,便一串一串落到枕头上。
惠敬儒揖别晚洲小学一个月了。
晚洲隶属株洲县最偏僻的朱亭镇,与衡山县搭界,是湘江中的一个长形洲岛,离岸上的镇子远,离县城远,离他和老妻眼下居住的株洲市杏花园住宅区更远,一百八十里地!儿子孝顺,为父母置办了这套一百二十平米的电梯房,卧室、客厅、书房、卫生间一应俱全。
这里到处种着杏花树,眼下正春风得意开得成团成簇,粉红、洁白,光彩照人。
儿子是有心人,想着“杏坛”与教书育人相关,他的父亲是当老师的,不会不喜欢这个地方。
老伴刘珍说:“在这里养老,神仙一样,好。
”惠敬儒说:“就是没有钟声,心里空空的。
”他们同龄,都是朱亭这一块地方的人,而且读师范中专时是同学。
毕业时,他们分配到镇里工作,可惠敬儒立意要去晚洲小学当老师,刘珍则留在镇政府财会室当出纳。
后来,他们喜结连理,家就安在镇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