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学2013届毕业生就业情况
- 格式:xls
- 大小:811.00 KB
- 文档页数:475
2013年大学生就业报告:前景最看好本科专业今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前不久,麦可思发布《2013年大学生就业报告》,备受关注。
这份报告基于麦可思对2012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调查研究,以及对2009届大学生毕业三年后的跟踪调查研究。
其中“2013年度就业前景最看好的本科专业”调查显示,地质工程专业位于榜首,紧随其后的有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等专业。
这些专业月收入、就业率持续走高,失业量较低且就业满意度较高,为需求增长型专业。
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什么专业,最关键的,是结合自身的特点来填报。
本科红牌专业就业前景最不看好的本科专业:动画/法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教育/生物工程/英语/美术学调查数据显示: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较低,月收入较低且就业满意度较低的专业,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
本科黄牌专业就业预警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艺术设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公共事业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调查数据显示:除红牌专业外,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较低,月收入较低且就业满意度较低的专业。
本科绿牌专业就业前景最看好的本科专业:地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石油工程/采矿工程/油气储运工程/矿物加工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审计学调查数据显示:月收入、就业率持续走高,失业量较低且就业满意度较高的专业,为需求增长型专业。
-绿牌专业TOP10top1地质工程本专业培养具备基础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水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地质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从事资源地质勘查的初步能力和解决常见地质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能在资源勘查、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管理等领域从事资源勘查与评价、管理、各类工程建设地质等方面的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top2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本专业培养具备港口工程、航道工程、海岸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在交通、水利、海岸开发等部门从事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013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报告-课间学习分享错位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就业/招聘两难局面如何破解?!智联招聘日期: 2013-06-09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2013年全国将有699万名高校毕业生,是建国以来大学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
699万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的消息,给2013年打上了“史上最难就业年”的标签。
数年来,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众说纷纭。
2013年,作为招聘行业的领军者,智联招聘()针对此问题进行了全盘分析和解读。
一、全面分析2013应届毕业生就业难:错位的就业市场中国职场正进入刘易斯区间,意味着职位供求在总量上趋于平衡。
但“招聘难”与“就业难”的局面却愈演愈烈,整个中国的人才招聘市场出现了断层,需求和供给出现了严重错位的局面。
错位一: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出现整体性错位1、人才市场出现“纺锤型”结构错位随着产业升级和社会转型加剧,市场对人才结构的需求发生明显变化,直接导致人才市场出现“纺锤形”结构性失衡。
即中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供不应求,蓝领技工和服务人员供不应求,但人才市场供给上显然大学生和普通白领出现“假象过剩”。
2、第三产业急速发展,服务性人才需求量上涨。
智联招聘数据显示,2013年第三产业的职位量占比远远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从而导致市场对第三产业人才的需求急剧扩张。
错位二、大学生就业市场,供需双方出现意愿性错位。
1、毕业生依然扎堆在一二线城市,三线城市职位乏人问津根据智联招聘的数据,从整体招聘区域上看,一线城市的就业机会多于二三线城市。
虽然职位量较大,但比起求职者的倾慕仍显得有些“狼多肉少”,一线城市的职位竞争激烈程度不言而喻。
相比较而言,由于少有人问津,三线城市的职位竞争显得格外冷清。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线城市的人才供给仍是“蜂窝式”的不可缓解。
虽然“逃离北上广”一度成为求职者的流行口号,但似乎对于应届生来讲,“闯一闯”的心态仍然存在。
我校2013届护理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及问题分析了解本校2013届护理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并进行分析,提出本科生择业就业中存在集中大城市、就业方向单一、期望过高、缺乏主动性以及用人单位等方面问题,提示加大就业政策扶持力度、重视毕业生专业思想教育、用人单位建立正确用人观,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实现毕业生顺利就业。
标签:护理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以及近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高校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加,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727万,加上往届未就业毕业生人数,可能超过800万,这将导致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就业的竞争愈加激烈。
护理专业因专业性过强,就业渠道相对较窄,中医护理毕业生更是如此,如何通过准确的就业定位降低风险,增强学生就业信心,及时发现并解决就业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就业率即成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我校2013届护理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我校2013届护理学专业毕业生236人,截至2013年12月底,协议就业231人(医疗卫生事业单位210人),占毕业生总数的88.98%;考取研究生7人,占2.97%;省外学生人回生源地,占22.76%,其中大部分人(84.75%)在市级及以上城市就业;灵活就业14人,占该专业毕业生总数的5.93%;待业5人,占2.12%。
护理学本科毕业生就业总体形势良好,呈现以下特点:毕业后学生基本都选择就业;读研究生继续深造人数甚少;就业主要集中在省会城市、沿海较发达城市等中等以上城市,在县级以下城市甚少;就业单位主要选择三级以上综合性或者专科性大医院;就业形式多元化;就业方向比较单一。
同时通过电话、面谈等形式进行访谈,感到毕业生普遍对能在临床从事护理工作的福薪待遇以及工作环境等感到满意;但对个人晋升以及职业发展感空间到茫然和无奈。
2问题2.1毕业生择业中向往城市使就业过于集中随着市场经济观念的深入人心,经济收入待遇福利的高低成为毕业生选择职业的重要因素。
2013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大连水产学院2013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2013年我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以下称“就业工作”)在校就业指导委员会的正确领导下,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紧紧围绕学校工作重心,以迎接2015年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和创建大连海洋大学为工作目标,以巩固、完善、提高为工作指导思想,强化服务职能,树立全员为毕业生服务的工作意识,经过全体就业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已顺利完成就业各项工作,现将2013 年就业工作总结如下:一、毕业生就业概况1、毕业生派遣情况:2013年我校共有毕业生2641人,其中,本科毕业生1043人(男617 人、女426人),高职专科毕业生1598人(男892人、女706人)。
毕业生中国家统招并轨生2630人(本科1032人,高职专科1598人),少数民族预科生9人(均为本科),定向生2人(均为本科)。
毕业生中考取研究生114人,考研率为本科毕业生的10.93% ;出国深造继续学习6人(本科5人,高职专科1人);考取专升本393人,升学率为高职专科毕业生的24.59% ;实际派遣2134人(本科929人,高职专科1205 人)。
2、毕业生就业去向情况:2013年毕业生初次就业2347人(本科1010人,专科1337人)。
其中就业于国家机关的6人(本科5人,高职专科1人);参军入伍的6人(均为本科);就业于科研设计单位的2人(本科5人,高职专科1人);就业于高校的3人(均为本科);升学的507人(本科114人,高职专科393人);出国工作、学习的6人(本科5人,高职专科1人);就业于其它教学单位17人(本科14人,高职专科3人);就业于国有企业的251人(本科197人,高职专科54人);就业于其它事业单位的14人(本科12人,高职专科2人);就业于三资企业的303人(本科119人,高职专科184人);就业于其他企业的893人(本科316人,高职专科577人);就业于金融机构的7人(均为本科);志愿服务辽西北、大连北三市的4人(均为本科);进行就业代理的301人(本科187人,高职专科114人);灵活就业的14人(本科7人,高职专科7人);其他就业的13人(均为本科)2013年我校有2名定向毕业生,均解除了定向合同,重新落实了就业单位3、初次就业率情况:截至到8月31日,我校本、专科毕业生初次平均就业率为88.87%,其中本科生初次就业率为96.84%,高职专科生初次就业率为83.67%,具体详见附表。
湖南文理学院毕业生就业推荐表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电子工程
学号 2
姓名刘跃友
毕业生就业推荐表
在校期间成绩单(满页粘贴教务部门打印的成绩单)
说明
1.本表只作推荐材料用,签协议请用湖北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办公室统一印制的就业协议书。
2.毕业生应实事求是地填写本表。
3.“健康状况”主要是指有无疾病和体质强弱状况,按“良好、一般、较差”三种类别填写。
4.学历主要是指本科或专科。
5.培养方式主要是指统招或者定向。
6.贴最近一寸正面半身脱帽照片。
7.专业名次,是指按专业成绩(绩点)名次排序。
8.在校期间学习成绩单必须由教务部门加盖公章认可。
9.“外语状况”主要是指全国大学英语等级考试通级情况或考试分数。
10.学院意见,由班主任或辅导员填写鉴定意见,学院总支审核并签章。
水利水电工程就业前景水利水电工程就业前景1具备较强的择业竞争力和较宽的就业适应能力,可在水利水电资源开发、大型水利水电枢纽勘测、设计、施工、管理、科学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和高等院校等领域从事相关的设计、施工、管理、营销、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
随着我国乃至全球水资源的.严重短缺、能源危机的日益加剧,加快江河治理、优先发展水电、开发利用水能,以及水资源优化配置成为当务之急,该专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水利水电工程就业前景2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专业培养具有水利水电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在水利、水电等部门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学生主要学习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所必需的数学、力学和建筑结构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得到必要的工程设计方法、施工管理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培养要求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所必需的数学、力学和建筑结构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得到必要的工程设计方法、施工管理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专业培养具有水利水电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在水利、水电等部门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知识技能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2.掌握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岩土力学、工程地质、工程测量、工程水文学、河流动力学、管理学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3.掌握工程结构设计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4.掌握大中型水利水电枢纽、河道治理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技术;5.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6.具有水利水电工程所必需的测绘制图、运算和基本工艺操作技能。
2013年大学本科专业就业率排行(最新))第一篇:2013年大学本科专业就业率排行(最新)) 2013年大学本科专业就业率排行(最新)••••••••••••••••••••••••••••••••••••••••• 1.2.3.4.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5.6.7.8.9.制造工程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 1.32.33.34.35.36.化学工程与工艺 37.38.39.40.41.能源工程及自动化•••••••••••••••••••••••••••••••••••••••••••4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43.44.45.46.47.给水排水工程48.49.50.51.52.工程力学 53.54.55.56.57.印刷工程 58.59.60.61.62.轻化工程 63.64.65.66.67.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68.69.70.71.72.森林工程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 86.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87.88.89.90.91.航海技术92.93.94.95.96.林产化工97.98.99.100.101.飞行技术102.103.104.105.106.刑事科学技术107.108.109.110.111.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 112.113.第二篇:2012本科专业就业排行2011本科专业就业、失业率等排名。
2011主要本科专业就业率排行榜序号本科专业名称学前教育 2 热能与动力工程 3 物流工程 3 给水排水工程 5 审计学 5 档案学 7 车辆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8 船舶与海洋工程 10 土木工程2011主要本科专业失业率排行榜序号本科专业名称美术学 2 音乐学 3 临床医学 4 环境科学 5 物理学 6 法学 7 体育教育 8 数学与应用数学 9 动画毕业半年后就业率(%)97.5 96.4 96.1 96.1 95.9 95.9 95.6 95.5 95.5 95.3失业率(%)15.6 15.0 14.5 14.2 14.0 13.2 13.0 12.8 12.6 10 生物技术2011本科专业失业量排行榜序号本科专业名称 1 英语 1 法学国际经济与贸易 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5 会计学 6 工商管理 7 金融学 8 电子信息工程 9 市场营销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011月薪较低的10个主要本科专业序号本科专业名称 1 临床医学 2 动物科学 3 园艺 4 护理学 5 动物医学 6 美术学食品质量与安全8 服装设计与工程 9 食品科学与工程12.4毕业半年后失业量(万人)0.94 0.94 0.93 0.91 0.73 0.69 0.63 0.55 0.52 0.46毕业半年后平均月薪(元)2241 2329 2394 2421 2462 2479 2492 2532 2533动画全国本科2011年高于平均月薪的主要本科专业排行榜序号本科专业名称1 法语 2 德语 3 软件工程 4 建筑学 5 信息安全 6 国际商务 7 药物制剂8 播音与主持艺术 9 信息工程 10 金融工程毕业三年后月薪较高的主要本科专业排行榜序号本科专业名称 1 建筑学 2 软件工程 3 保险 4 信息工程 5 信息安全 6 金融学 7 机械电子工程 8 电子科学与技术2546 2815毕业半年后平均月薪4556 3869 3788 3718 3661 3634 3588 3542 3530 3523毕业三年后平均月薪(元)7747 7432 7152 7102 6864 6674 6536 6438电子科学与技术 10 材料物理2011年较上一月薪增长最快的本科专业序号本科专业名称增长率(%)1 纺织工程 38 2 国际商务 36 3 药物制剂 35 4 政治学与行政学 35 5 建筑学 35 6 信息工程 35 7 朝鲜语8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2 9 旅游管理 31 10 广告学半年内离职率较高的主要本科专业排行榜序号本科专业名称 1 动画 1 艺术设计 1 广播电视编导 1 编辑出版学 5 广告学 6 社会体育 7 旅游管理 8 生物技术6438 62722010届(元)2009届(元)2672 1939 3634 2669 3588 2651 2949 2188 3718 2761 3530 2622 3021 2288 3162 2402 2750 2101 2939 2250半年内离职率(%)37 37 37 37 35 34 33 31 8 8 应用心理学中药学31 三年内离职率较高的主要本科专业排行榜序号 1 2 3 4 5 5 5 8 8 82011年工作与专业对口率较高的本科专业排行榜序号 1 2 2 2 5 6 7 8 本科专业名称建筑学学前教育土木工程临床医学护理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冶金工程工作与专业对口率(%)94 93 93 93 92 91 90 89 本科专业名称旅游管理包装工程园艺生物工程社会工作中药学动画公共事业管理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三年内离职率(%)54 49 48 47 46 46 46 45 45 45 9 10 车辆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86 2011年工作与专业对口率最低的本科专业排行榜序号本科专业名称 1 社会工作 2 社会学 3 社会体育 4 旅游管理 5 电子商务 6 运动训练 6 园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8 政治学与行政学 8 公共事业管理2011读研比例较高的本科专业排行榜序号本科专业名称 1 哲学 2 临床医学 3 国际政治 4 医学检验 5 生物技术 6 微电子学 7 动物科学 8 化学工作与专业对口率(%)29 31 34 37 41 43 43 44 44 44读研比例(%)27.6 25.0 22.5 21.7 21.3 20.1 19.5 19.3植物保护 10 材料化学2011年留学比例较高的本科专业排行榜序号本科专业名称 1 国际商务 2 朝鲜语 3 德语 4 保险 5 法语 6 西班牙语 7 国际会计 8 国际政治 9 金融学 10 对外汉语2010届本科毕业生从事的高薪行业排行榜序号本科毕业生从事的行业名称 1 其他投资基金 2 烟草制造业国家安全和国际事务中国人民银行、保监委和证监委 5 航空运输服务业 6 企业管理咨询业 7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8 其他金融投资业19.2 18.7留学比例(%)7.1 6.5 5.7 5.2 5.1 5.0 4.9 4.0 3.8 3.7毕业半年后平均月薪(元)4193 3917 3773 3699 3696 3639 3597 3542储蓄信用中介)互联网运营和网络搜索门户业本科生毕业三年后薪资最高行业排行榜序号本科毕业生从事的行业名称 1 其他投资基金业 2 企业管理咨询业证券及商品合约中介和经纪 4 证券和商品交易所管理、科学和技术咨询服务业 6 其他金融投资业 7 航空运输服务业 8 储蓄信用中介中国人民银行、保监委和证监委10 通信设备制造业2011年本科毕业生月薪增长最快行业排行榜序号本科毕业生从事的行业名称 1 管理、科学和技术咨询服务业 2 房地产租赁业 3 企业管理咨询业 4 其他非耐用品批发业 5 医疗设备和诊断业 5 机械制造坊暖通空调制冷设备制造业3536 3496毕业三年后平均月薪(元)9684 7986 7978 7642 7535 7500 7433 7364 7203 7068增长率(%)2010届(元)2 009届(元)45 3483 2409 44 3100 2154 41 3639 2579 35 2875 2135 33 3110 2337 33 2459 1850 33 292522049 建筑材料、用品经销业电气和电子产品批发业其他地产相关业32 322847 2925 32432148 2222 2465 本科生毕业三年后月薪较高职业排行榜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本科生毕业一年后月薪增长最快职业排行榜序号本科毕业生从事的职业名称 1增长率2009届(元)2008届(元)(%)3536 3607 3339 4080 2622 32822405 2484 2357 2992 1933 2451 职业名称管理分析专家信贷经纪人个人理财顾问财务分析师贷款顾问毕业三年后的平均月薪(元)8943 8441 8404 8216 8193 证券、期货以及理财服务代理商 8021 总经理和日常主管互联网开发师房地产销售经纪人信用分析师7746 7656 7612 7607 高科技、加工业和技术产品的批发销售代表市场研究分析师半导体加工人员互联网开发师电子和电气设备装配技术员一线销售主管(零售)42 36 36 34 2 3 4 5 6 6 室内装饰技术员 8 初级职业教育教师 9 互联网管理员 9 工业生产经理2011年本科毕业生专业门槛高职业排行榜序号本科毕业生从事的职业名称 1 内科医师 2 园林建筑师 3 药剂师建筑师(非园林和水上景观)5 食品科学技术员暖气装置和空调机械技术员 6 土木工程师 8 土木工程技术员 9 计算机系统软件工程师 9 计算机程序员2011年本科毕业生专业门槛低职业排行榜序号本科毕业生从事的职业名称 1 社会及社区服务经理 2 社会及社区服务经理 3 电话推销员 3 零售售货员 5 数据录入员 5 保险代理人2949 2205 33 2626 1970 32 2919 2203 3233152503工作与专业对口率(%)100 98 9795 94 94 93 92 92工作与专业对口率(%)23 28 33 33 35 35 7 房地产销售经纪人36 7 文职人员 36 7 行政服务经理7 一线销售主管(零售)本科毕业三年内就业最稳定的行业大类序号行业名称 1 铁路运输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3 司法、执法部门(公检法)3 经济发展改革管理部门 5 全科住院医院(包括门诊)本科毕业三年内就业最不稳定的行业大类序号行业名称商业和计算机培训业 2 果蔬保存及特殊食品制造业 3 西点烘焙业办公用品、文具、礼品零售业 5 餐饮业2011年女性比例最大的本科专业排行榜序号女性比例最大的本科专业TOP10 1 学前教育 2 护理学 3 法语转换率(%)9 10 12 12 15转换率(%)81 76 76 74 73小学教育 5 对外汉语 6 英语 7 朝鲜语 8 汉语言 9 德语 10 日语2011年本科女生毕业后月薪最高职业排行榜序号本科女性毕业生月薪最高职业 1 法语 2 德语 3 建筑学 4 软件工程 5 保险 6 审计学 7 金融学 8 对外汉语 9 财政学 10 日语2011年本科女生毕业后月薪最低职业排行榜序号本科女生毕业生月薪最低职业 1 临床医学 2 护理学 3 园艺毕业半年后平均月薪4291 3731 3407 3391 3354 3312 3206 3168 3016 3013毕业半年后平均月薪2069 2285 2308食品科学与工程 2336 5 园林2387 6 服装设计与工程 2422 7 动画2426 8 食品质量与安全 2440 9 编辑出版学 2449 10 美术学24572010届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最集中的专业排行榜序号本科专业名称所占比例(%)1 艺术设计6.2 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5.4 3 国际经济与贸易 4.1 3 工商管理 4.1 5 市场营销 3.3 6 英语3.1 7 电子信息工程2.8 8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2.7 9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2.2 10汉语言文学2.02010届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最集中的职业排行榜序号职业名称总经理和日常主管 2 其他销售代表、服务商 3 销售经理所占比例(%)7.7 4.5 3.4高科技、加工业和技术产品的批发销售代表零售售货员其他纺织、服装和家具工一线销售主管(零售)3.0 2.1 2.0 1.9 销售代表(批发和制造业,不包括科技类产品)1.9 9 10 簿记员、会计和审计员互联网开发师1.8 1.5第三篇:2011主要本科专业就业率排行榜2011主要本科专业就业率排行榜内容来源:腾讯教育[2011年06月13日11:03] 全文(共2页)麦可思-2010届主要本科专业①就业率(前50位)主要本科专业名称毕业半年后就业率②(%)学前教育97.5热能与动力工程96.4物流工程96.1给水排水工程96.1审计学95.9档案学95.9车辆工程95.6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95.5船舶与海洋工程95.5土木工程95.3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94.9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94.8建筑学94.8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94.7财务管理94.7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94.6机械工程及自动化94.5护理学94.5交通运输94.5 工程管理94.3 机械电子工程94.2 国际会计94.2 自动化94.2 工程力学 94.1 会计学 94.0 国际商务 93.9 工业工程 93.8 微电子学93.8 安全工程93.8 纺织工程93.8 预防医学93.8 人力资源管理93.7 材料科学与工程 93.4 软件工程 93.4 服装设计与工程 93.4 城市规划 93.4 环境艺术设计 93.3 法语 93.2 药物制剂 93.2 信息工程 93.2 医学检验93.制药工程93.1物流管理93.0水利水电工程92.9轻化工程92.9测绘工程92.8通信工程92.8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92.7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92.7统计学92.6全国本科91.2①毕业生规模过小的专业不包括在此排序中。
2013年中国高校真实就业率排行1、上海交通大学99% (985工程九所重中之重大学之一,医药、生命科学类、农学类相关专业就业差,IT类相关新兴工科专业、部分老工科专业、财经类专业就业好)3、复旦大学97% (985工程九所重中之重大学之一,大部分文科、医药、生命科学类相关专业就业差,IT类相关新兴工科专业、财经类、外语类专业就业好)11、南京大学96% (985工程九所重中之重大学之一,大部分文科、医药、生命科学类相关专业就业差,IT类相关新兴工科专业、部分老工科专业、财经类、外语类专业就业好)12、浙江大学96% (985工程九所重中之重大学之一,大部分文科、医药、生命科学、农学、食品类相关专业、教育学就业差,IT类相关新兴工科专业、部分老工科专业就业好)15、清华大学95% (985工程九所重中之重大学之一,IT类相关新兴工科专业、部分老工科专业、财经类专业就业好)17、北京大学94% (985工程九所重中之重大学之一,大部分文科、医药、生命科学类相关专业就业差,IT类相关新兴工科专业、财经类、外语类专业就业好)18、西安交通大学94% (985工程九所重中之重大学之一,医药、生命科学类相关专业就业差,IT类相关新兴工科专业、部分老工科专业就业好)20、中国科技大学86% (985工程九所重中之重大学之一,IT类相关新兴工科专业就业好,生命科学类相关专业就业差)中国大学就业率排名前10名1.清华大学“清华制造”无疑是就业的第一保障,这一地位至今无人撼动。
一直在国内一骑绝尘的理工科所培养的毕业生至今仍然是各个行业的追捧对象,出国率和深造的比例也是国内第一。
清华新兴的文科院系也以学科新,精度高为特点,拥有新闻,社会学,公共管理,金融和法学等一批热门学科,就业出路令人眼热。
多年来清华学子在社会最主流的政界、企业界和学术界均有着极其出色的表现,以基本功扎实,勤奋聪颖和具有团队精神而被评为国内最受欢迎的毕业生。
分报告一㊀应届大学毕业生㊀㊀㊀㊀㊀㊀㊀就业报告㊀㊀.3第一章毕业去向结论摘要一 总体毕业去向分布1.在2013届大学毕业生中,有81.8%的人毕业半年后受雇全职或半职工作,2.3%的人自主创业㊂有7.9%的人处于失业状态,其中0.9%准备国内外读研,4.7%准备继续寻找工作,还有2.3%放弃了继续求职和求学㊂2.2013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 受雇全职工作 的比例(80.6%)比2012届㊁2011届(分别为81.3%㊁81.0%)略有下降;而 无工作,继续寻找工作 的比例2013届为4.7%,比2012届(5.3%)下降0.6个百分点,比2011届(6.1%)下降1.4个百分点,连续三届呈下降趋势㊂230二 各类型院校毕业生毕业去向分布1.2013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 受雇全职工作 的比例(78.6%)比2012届(79.5%)下降0.9个百分点,比2011届(79.8%)下降1.2个百分点,连续三届呈下降趋势;在国内外读研的比例2013届为12.2%,比2012届(10.9%)增加1.3个百分点,比2011届(10.1%)增加2.1个百分点,连续三届呈上升趋势㊂2.2013届 211 院校毕业生毕业半年后 受雇全职工作 的比例2013届为66.7%,比2012届(68.8%)下降2.1个百分点,比2011届(72.1%)下降5.4个百分点,连续三届呈下降趋势;在国内外读研的比例(26.9%),比2012届(24.4%)增加2.5个百分点,比2011届(19.9%)增加7.0个百分点,连续三届呈上升趋势㊂3.2013届非 211 本科生毕业半年后 受雇全职工作 的比例2013届为81.0%,比2012届(81.7%)降低0.7个百分点,与2011届(81.2%)基本持平;在国内外读研的比例(9.2%)比2012届㊁2011届(均为8.2%)均增加了1.0个百分点㊂4.2013届高职高专生毕业半年后 受雇全职工作 的比例为82.5%,与2012届㊁2011届(分别为83.0%㊁82.8%)均基本持平; 无工作,继续寻找工作 的比例2013届为5.7%,比2012届(6.8%)下降1.1个百分点,比2011届(7.4%)下降1.7个百分点,连续三届呈下降趋势㊂三 就业地分布2013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就业区域主要集中在泛长江三角洲区域(包括上海㊁江苏㊁浙江㊁江西㊁安徽),占27.2%;泛渤海湾区域(包括北京㊁天津㊁山东㊁河北㊁内蒙古㊁山西),占23.6%;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包括广东㊁广西㊁福建㊁海南),占20.2%㊂2013届高职高专生毕业半年后就业地也主要集中在这三个区域,所占比例依次是23.2%㊁23.3%和20.6%㊂四 就业城市类型2013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有20%在直辖市就业,28%在副省级城市就业, 52%在地级城市及以下就业㊂其中本科毕业生比高职高专毕业生在直辖市就业的比例高5个百分点(分别为23%和18%)㊂我国大学生连续三届就业的城市330类型分布比较稳定,没有数据表明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和之前的相比,在不同类型城市的就业比例存在明显差异㊂一 总体毕业去向分布大学毕业生:本科院校㊁高职高专院校的毕业生㊂毕业半年后:2013届毕业生毕业第二年(即2014年)的1月㊂麦可思在此时展开调查,收集数据㊂此时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趋于稳定,有工作经历的毕业生也能够评估工作对自己知识㊁能力的要求㊂毕业去向分布:麦可思将中国本科毕业生的毕业状况分为九类:受雇全职工作;受雇半职工作;自主创业;正在国内读研;正在港澳台地区及国外读研;无工作,准备国内读研;无工作,准备到港澳台地区及国外读研;无工作,继续寻找工作;无工作,其他㊂同理将中国高职高专毕业生的毕业状况分为六类:受雇全职工作;受雇半职工作;自主创业;毕业后读本科;无工作,继续寻找工作;无工作,其他㊂将上述本科九类和高职高专六类毕业状况叫作大学毕业生的去向分布㊂其中,受雇全职工作指平均每周工作32小时或以上㊂受雇半职工作指平均每周工作20小时到31小时㊂已就业人群:包括 受雇全职工作 ㊁ 受雇半职工作 ㊁ 自主创业 三类人群㊂图1-1-1是2013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去向分布㊂可以看出,在2013届大学毕业生中,有81.8%的人毕业半年后受雇全职或半职工作,2.3%的人自主创业㊂有7.9%的人处于失业状态,其中0.9%准备国内外读研,4.7%准备继续寻找工作,还有2.3%放弃了继续求职和求学㊂图1-1-2是2011~2013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去向分布变化㊂可以看出,2013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 受雇全职工作 的比例(80.6%),比2012届㊁2011届(分别为81.3%㊁81.0%)略有下降;而 无工作,继续寻找工作 的比例2013届为4.7%,比2012届(5.3%)下降0.6个百分点,比2011届(6.1%)下降1.4个百分点,连续三届呈下降趋势㊂430图1-1-1㊀2013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去向分布数据来源:麦可思-中国2013届大学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㊂图1-1-2㊀2011~2013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去向分布变化数据来源:麦可思-中国2011~2013届大学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㊂530二 各类型院校毕业生毕业去向分布211 院校: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㊁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及国务院‘关于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⓪的实施意见“中确定,国家要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点㊂迄今为止,全国共批准 211 院校112所㊂非 211 本科院校:中国除 211 院校以外的所有本科院校㊂图1-1-3是本科院校2011~2013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去向分布变化㊂可以看出,2013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 受雇全职工作 的比例(78.6%),比2012届(79.5%)下降0.9个百分点,比2011届(79.8%)下降1.2个百分点,连续三届呈下降趋势;在国内外读研的比例2013届为12.2%,比2012届(10.9%)增加1.3个百分点,比2011届(10.1%)增加2.1个百分点,连续三届呈上升趋势㊂图1-1-3㊀本科院校2011~2013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去向分布变化数据来源:麦可思-中国2011~2013届大学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㊂630图1-1-4是 211 院校2011~2013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去向分布变化㊂可以看出,2013届 211 院校毕业生毕业半年后 受雇全职工作 的比例2013届(66.7%),比2012届(68.8%)下降2.1个百分点,比2011届(72.1%)下降5.4个百分点,连续三届呈下降趋势;在国内外读研的比例(26.9%),比2012届(24.4%)增加2.5个百分点,比2011届(19.9%)增加7.0个百分点,连续三届呈上升趋势㊂图1-1-4㊀ 211 院校2011~2013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去向分布变化数据来源:麦可思-中国2011~2013届大学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㊂图1-1-5是非 211 本科院校2011~2013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去向分布变化㊂可以看出,2013届非 211 本科生毕业半年后 受雇全职工作 的比例2013届为81.0%,比2012届(81.7%)降低0.7个百分点,与2011届(81.2%)基本持平;在国内外读研的比例(9.2%)比2012届㊁2011届(均为8.2%)均增加了1.0个百分点㊂图1-1-6是高职高专院校2011~2013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去向分布730图1-1-5㊀非 211 本科院校2011~2013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去向分布变化数据来源:麦可思-中国2011~2013届大学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㊂图1-1-6㊀高职高专院校2011~2013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去向分布变化数据来源:麦可思-中国2011~2013届大学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㊂830变化㊂可以看出,2013届高职高专生毕业半年后 受雇全职工作 的比例(82.5%),与2012届㊁2011届(分别为83.0%㊁82.8%)均基本持平; 无工作,继续寻找工作 的比例2013届为5.7%,比2012届(6.8%)下降1.1个百分点,比2011届(7.4%)下降1.7个百分点,连续三届呈下降趋势㊂三 就业地分布就业地:指大学毕业生在接受调查时的就业所在地区㊂经济区域:本研究把中国内地31个省㊁直辖市和自治区分为八个经济体区域㊂a.东北区域经济体:包括黑龙江㊁吉林㊁辽宁;b.泛渤海湾区域经济体:包括北京㊁天津㊁山东㊁河北㊁内蒙古㊁山西;c.陕甘宁青区域经济体:包括陕西㊁甘肃㊁宁夏㊁青海;d.中原区域经济体:包括河南㊁湖北㊁湖南;e.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体:包括上海㊁江苏㊁浙江㊁江西㊁安徽; f.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体:包括广东㊁广西㊁福建㊁海南; g.西南区域经济体:包括重庆㊁四川㊁贵州㊁云南;h.西部生态经济区:包括西藏㊁新疆㊂图1-1-7和图1-1-8分别是2013届本科和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地的分布㊂可以看出,2013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就业区域主要集中在泛长江三角洲区域(包括上海㊁江苏㊁浙江㊁江西㊁安徽),占27.2%;泛渤海湾区域(包括北京㊁天津㊁山东㊁河北㊁内蒙古㊁山西)占23.6%;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包括广东㊁广西㊁福建㊁海南),占20.2%㊂2013届高职高专生毕业半年后就业地也主要集中在这三个区域,所占比例依次是23.2%㊁23.3%和20.6%㊂930图1-1-7㊀2013届本科毕业生按就业地的分布∗特别说明:东北区域经济体样本较少㊂数据来源:麦可思-中国2013届大学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㊂图1-1-8㊀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按就业地的分布数据来源:麦可思-中国2013届大学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㊂040四 就业城市类型城市类型:本研究按行政级别把中国内地城市分为以下三种类型㊂a.直辖市:包括北京㊁上海㊁天津㊁重庆㊂b.副省级城市:包括哈尔滨㊁长春㊁沈阳㊁大连㊁济南㊁青岛㊁南京㊁杭州㊁宁波㊁厦门㊁广州㊁深圳㊁武汉㊁成都㊁西安15个城市㊂部分省会城市不属于副省级城市㊂c.地级城市及以下:如绵阳㊁保定㊁苏州等,也包括省会城市如福州㊁银川等以及地级市下属的县㊁乡等㊂图1-1-9是2013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城市类型分布㊂可以看出,2013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有20%在直辖市就业,28%在副省级城市就业,52%在地级城市及以下就业㊂其中本科毕业生比高职高专毕业生在直辖市就业的比例高5个百分点(分别为23%和18%)㊂图1-1-9㊀2013届大学毕业生的三类就业城市分布数据来源:麦可思-中国2013届大学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㊂图1-1-10是2011~2013届大学毕业生就业城市类型的分布变化㊂可以看出,大学生连续三届就业的城市类型分布比较稳定,没有数据表明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和之前的相比,在不同类型城市的就业比例存在明显差异㊂140就业蓝皮书图1-1-10㊀2011~2013届大学毕业生的三类就业城市分布变化数据来源:麦可思-中国2011~2013届大学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㊂240。
◆法律经纬2015・10(下)大学生就业中的法律问题初探周艳平钟园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和高等教育的不断完善,我国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就业人数也随之增加。
因此,大学生就业中相应的相关法律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国家针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受不同因素的限制和约束,致使大学毕业生的许多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证。
本文试着从不同角度对大学生就业中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推动大学生顺利完成就业。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法律问题劳动合同作者简介:周艳平,三峡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辅导员,主要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毕业生工作;钟园,三峡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辅导员,主要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心理咨询工作。
中图分类号:D9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5)10-056-02随着社会的快速变迁,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如何顺利就业已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
据教育主管部门通过各方数据整理统计表明,2013年我国高等院校大学毕业生大约为699万,而2014年相关高等院校大学毕业生超过700万,大学生就业呈现出越来越严峻的态势◆法律经纬2015・10(下)程式性的规章制度,多为条条框框的大政策,这种政策法规灵活性强、可操作性不大,从而导致政策法规无法正常执行。
到目前为止,尚未形成完善健全的法律体系。
2.法律体系不健全。
目前针对大学生就业的法律法规只是对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简单阐述,对在就业过程中将面对的深层次的问题并没有进行研究及规定。
(二)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维权意识不强由于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缺乏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导致大学毕业生对就业法律知识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这主要表现为:缺乏公平与平等理念。
在进行求职的过程中,很多同学往往只追求成功就业,却忽略了自身合法权益。
(三)用人单位缺乏监管,不遵守法律法规随着普通高校的不断扩招,高等院校大学毕业生人数越来越多。
2013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如今就业问题特别是大学生就业受到我国各界的关注。
同时也给我们待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一次严峻的考验。
为积极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式,更清楚的认识其严峻性,采取相关的措施来应对它,我进行了一次“毕业生就业调查”。
二、调查方式本次活动主要采取查阅资料、网上调查等方式,针对各研究生、大学本科专科毕业生进行调查。
三、调查内容1、毕业生就业环境: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699万,比2012年增加19万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工作任务更加艰巨繁重。
另外,由于受到全球经济不景气、钓鱼岛事件以及雅安地震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就业市场整体表现不景气,很多大企业为了降低人工成本不得不大规模裁员,同时很多作为吸引就业主体的中小企业由于受到劳动合同法、出口遇冷等多重因素影响,业务订单量明显减少,用工需求也明显减少。
这给学生就业客观上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2、就业现状第一、就业单位性质流向随着就业问题的日益严峻,现在就业形势开始冲击传统观念,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迫于就业压力,渐渐地“不重学历重技术”、“不选本科选专科”。
从目前很多高分考生开始选高职来看,说明家长和学生的观念已经开始慢慢改变。
在本科院校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今天,高职院校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新模式,以市场为导向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市场化,更符合当前就业形势,为专科层次的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但是近期特别是今年以来人们更加不注重学历的,越来越多的高中生选择了学技术,或是直接就业。
第二、热门专业与需求形式2013届毕业生签约率比往年下滑,签约进程明显低于上届同期水平。
其中,制造大类、工学专业签约率较高。
目前,制造业、电子信息服务业签约人数最多。
麦可思调查发现,截至目前,2013届本科毕业生签约率为38%,低于上届同期8个百分点。
本届高校毕业生总体签约进程明显低于上届同期水平,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企业用人规模缩减,毕业生求职难度增加。
管理学院2013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工作报告一、就业基本情况综述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本科有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财政学、会计学、财务管理7个专业,2013届本科毕业生共有287人(不含留学生、华侨生)。
在各级领导和就业指导中心老师的指导与关怀下,经过学院师生的共同努力,截至2013年7月10日,管理学院2013届本科毕业生顺利毕业286人,仅1人结业,毕业率高达99.7%;英语四级通过率98.26%,六级通过率81.16%;截至2013年8月30日,就业率达到95.12%(其中有6人尚未登记就业及办理就业派遣手续);升学率40.42%:其中国内读研80人,占27.87%(其中保送研究生56人,考取研究生24人);海外读研36人,占12.54%;国内读研与出国深造总共116人,升学率达40.42%;其余签约工作毕业生157人,签约率为54.70%;暂未就业的人数为14人(其中9人准备二次考研,1人因身体原因暂未就业,4人正在求职中),占总人数的4.88%。
其基本情况详细见表1-1。
图1-1 管理学院2013毕业生毕业去向图表1-1 管理学院2013年各系本科毕业生毕业情况统计表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学院2013届本科毕业生整体就业情况良好。
在全国就业形势异常严峻的2012-2013年,作为985、211高校,学院的就业态势保持平稳,整体就业率达95%以上,签约成功率较高,升学率维持在40%以上,出国深造成为越来越多的学生实现升学的一种途径。
2二、就业情况分析2.1 就业单位性质分析管理学院2013届本科毕业生中选择签约就业的学生人数达到157人。
其中,进入国家重点单位的毕业生达55人,分布在航空航天、电力电信、石油石化、通信电子、装备制造、金融服务、交通运输等大型国企及科研设计研究所。
5位品学兼优的学生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进入国家党政机关任公务员或选调生。
12位毕业生进入医疗器械、电子科技、会计师事务所(如德勤、普华永道事务所)、汽车等中外合资、外资企业。
抓质量重指导提升就业力抓服务重市场提高就业率——经济管理学院2013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报告按照学校就业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院专业特色,在经管学院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安排部署下,学院就业工作领导组认真对照考评指标体系,对我院2013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了自评,现将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自评情况报告如下:我院2013届本科毕业生共计597人,经济学156人,市场营销104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104人,财务管理专业118人,会计学86人,“双困生”23人。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学院统一思想,明确思路,积极为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有效指导和服务,取得良好成效,截止到8月31日,学院初次就业率达到92.95%。
考研率12.36%,其中基础理论性学科经济学专业考研率19.8%,是历史最高。
本年度就业质量和就业层次明显提高,今年毕业生就业去向中,选调生3人,村官16人,公务员16人,出国留学5人,在企事业单位和国企197人。
回顾本年度的就业工作,学院主要有以下举措:一、强化领导健全机制增强就业保障力学院对就业工作一直高度重视,在组织、人力、资金等方面都下了硬功夫,认真贯彻落实“一把手”工程,制定详细的就业工作方案和就业工作制度,注重对就业工作队伍的建设与培养,为就业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1、落实“一把手”工程我院成立了以“一把手”为组长的毕业生工作小组,由院党委书记陈秀庆和院长马陵合任组长,院党委副书记聂全高、副院长周端明、刘冰、张立新任副组长,2013届毕业生辅导员、院教学秘书、行政秘书、团委书记为组员。
领导小组高度重视学生的就业工作,将学生就业工作列为全院重点工作,以“强基础、高起点、创品牌”为就业目标,确定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工作思想,定期召开就业领导组会议,听取就业工作汇报,就2013届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讨论,研究具体的就业思路和就业措施。
2、制定“两个方案”2012年9月,学院召开了2013届毕业生就业动员大会,聂全高在大会上为毕业生分析当前的就业工作形势,为毕业生加油鼓劲。
第1篇一、引言足球,作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体育运动之一,在我国也拥有庞大的球迷群体。
三峡大学体育足球教研室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足球专业人才、推动校园足球发展的重任。
本文将详细介绍三峡大学体育足球教研室的成立背景、师资力量、课程设置、科研工作以及取得的成果。
二、成立背景随着国家对足球事业的重视,我国足球运动得到了快速发展。
为适应这一趋势,三峡大学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于2010年成立了体育足球教研室。
教研室成立以来,始终秉持“以学生为本,以质量立教”的宗旨,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足球专业人才。
三、师资力量三峡大学体育足球教研室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
现有专职教师15人,其中副教授3人,讲师12人。
全体教师均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基础,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课程设置教研室根据足球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置了一系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包括:1. 基础课程:足球规则与裁判法、足球运动生理学、足球运动心理学等。
2. 专业课程:足球技术、足球战术、足球训练方法、足球竞赛组织与管理等。
3. 实践课程:足球实践、足球比赛、足球实习等。
五、科研工作教研室注重科研工作,鼓励教师参与科研项目。
近年来,教研室教师主持国家级、省级、校级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教材2部,为我国足球事业的发展贡献了力量。
六、成果展示1. 学生竞赛成绩显著:在各级各类足球比赛中,三峡大学足球队屡创佳绩,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近年来,足球队在全国大学生足球锦标赛、湖北省大学生足球锦标赛等比赛中屡获佳绩。
2. 人才培养质量高:毕业生就业率逐年攀升,毕业生在足球教练、体育管理、运动训练等领域表现出色。
3. 校园足球蓬勃发展:教研室积极开展校园足球活动,成立了校园足球社团,举办了各类足球比赛,营造了良好的校园足球氛围。
七、结语三峡大学体育足球教研室在培养足球专业人才、推动校园足球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2013年高考热门专业及就业趋势分析《求学》杂志对于每一名考生而言,考上一所好的高校如同获得一张闪亮的“名片”。
然而真正决定考生职业发展方向的,还是所就读的专业。
对于大部分的考生而言,要在数百个形形色色的专业名录中找到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且毕业后又能找到一份好工作的专业,绝对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对于每一名考生而言,考上一所好的高校如同获得一张闪亮的“名片”。
然而真正决定考生职业发展方向的,还是所就读的专业。
对于大部分的考生而言,要在数百个形形色色的专业名录中找到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且毕业后又能找到一份好工作的专业,绝对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需要提醒考生的是,以下的观点仅供参考,最终仍需根据自身情况,谨慎选择。
一、土木工程土木专业培养掌握各类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在房屋建筑、地下建筑(含矿井建筑)、道路、隧道、桥梁建筑、水电站、港口及近海结构与设施、给水排水和地基处理等领域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研究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学科:力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
就业情况:随着城市建设和公路建设的不断升温,土木工程专业的就业形势近年持续走高。
在很多城市的人才市场上,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的人才需求量已经跃居第一位。
随着经济发展和路网改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土建工程技术人员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需求量还将不断上升。
推荐院校: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等拥有土木工程国家一级重点。
二、通讯工程通信工程专业主要为研究信号的产生、信息的传输、交换和处理,以及在计算机通信、数字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蜂窝通信、个人通信、平流层通信、多媒体技术、信息高速公路、数字程控交换等方面的理论和工程应用问题。
随着19世纪美国人发明电报之日起,现代通信技术就已经产生。
主干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就业情况:毕业后可从事无线通信、电视、大规模集成电路、智能仪器及应用电子技术领域的研究,设计和通信工程的研究、设计、技术引进和技术开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