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八年级(下)科学期末终结性专题测试(15)
- 格式:doc
- 大小:758.50 KB
- 文档页数:7
2013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科学期末测试试题卷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14 C-12 Si-28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的或复杂的事物,仔细观察下列四幅图片,不属于模型的是(▲)2.河北一些企业,皮革废料进行再处理,熬制成工业明胶,再用这种明胶制成胶囊,这种胶囊往往铬超标,有致癌作用。
明凯同学搜索相关资料,发现以下描述有关铬元素的资料,其中一定错的是(▲)A. 铬元素符号 CRB. 铬离子 Cr2+C. 铬的常见化合价正二价D. 铬元素一定是一种金属元素3.如图是水分子分解示意图,该图说明了(▲)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C.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原子D.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可以再分4.慢羊羊村长很喜欢做研究,对于喜洋洋带回的一块“红土”和沸羊羊带回的一块“黑土”很好奇,“红土”与“黑土”相比,除颜色不一样外,其它性状还有什么不一样呢? 他做了如下实验。
从图中的对照实验看,他在探究两种土壤中的(▲)A. 有机物含量 B.空气体积分数 C.土壤生物数量 D.无机盐含量5. 2011年4月,因上海某超市曝“染色馒头”事件,该市启动了全市范围内的“馒头大检查”。
发现一些不法商人往馒头中添加铬酸铅( PbCr04)做成“染色”馒头,铬酸铅会使人致病,已被明文禁用。
已知铬酸铅中铬元素化合价为+6,则铅元素(Pb)的化合价为(▲)A.+2 B.+4 C.+6 D.-26.5月12日为“国家防灾减灾日”。
下列关于火灾、灭火与逃生的说法,正确的是(▲) A.燃烧是一种缓慢的氧化反应 B.火灾时,只能用水灭火C.高楼发生火灾,应该乘座电梯逃离D.在火场的浓烟中逃生,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势前行7.下列有关CO2的实验中,只能证明CO2物理性质的实验是(▲)8.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方向如图所示,则磁体的N、S极标注正确的是(▲)9.有一种“化学氧自救器”,主要用于煤矿井下应急。
八年级(下)科学期末复习卷一.选择题(请选择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序号填在括号内每小题3分共69分)1、下列图片中,不属于模型的是( )2、1992年海湾战争期间,科威特大批油井起火燃烧,我国救援人员在灭火工作中作出了较大贡献。
下列措施中不能..考虑用于油井灭火的是()A.设法降低石油的着火点B.设法阻止石油喷射C.设法使火焰隔绝空气D.设法降低油井井口的温度3、“白色污染”对环境的危害,主要是由于废旧塑料进入自然环境后难以降解,长期存在的废旧塑料将对土壤产生极大的破坏力。
其混入土壤将阻绝农作物和植物吸收养分和水分;抛弃在陆地或水体中,被动物吞食后又将导致死亡;若被填埋,将直接占用土地,且100年内难以降解,影响土质结构;若被焚烧,则会产生有害气体,污染大气。
下列说法不符合...上述材料的是()A.“白色污染”会造成土壤的化学污染B.“白色污染”破坏土壤结构C.“白色污染”破坏生态环境D.“白色污染”直接导致生物污染4、将m克硫放在n克氧气氧气中燃烧所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是( )A、等于(m+n)克B、大于(m+n)克C、小于(m +n)克D、小于或等于(m+n)克5、除去热水瓶胆内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最好采用的方法是( )A.猛击后用大量水冲洗B.加入石灰水浸泡C.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后用水冲洗D.煅烧6.“非典”时期,各大酒店和商场等公共场所,大多用臭氧机消毒。
而我们所学的臭氧层对地球上的生物具有保护作用是因为它能:()A.阻挡和削弱过强的紫外线B.增强紫外线的杀菌能力C.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D.透过更多的紫外线7、下列有关放出氧的质量(g)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图象(图中a是纯氯酸钾的曲线,b是混有二氧化锰的曲线)中正确的是()A.B.C.D.8、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两个原子是:( )A、同种原子又是同种元素B、同种原子,不同种元素C、不同种原子,同种元素D、不同种原子,不同种元素9、、当发生水灾的时候,农作物会被洪水淹没。
2013-2014学年下学期期末八年级科学期末模拟卷(答案)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K-39 H—1 C—12 O—16 Cl—35.5 Ca—40 I—127 S—32一、选择题(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40分)1.下列符号中,表示两个氢分子的是 ( )A.2HB.HC.2H2D.2H2O2.纽约大学的科学家研制出了有“双腿”且能在盘子里“散步”的分子机器人。
这是由26个氨基酸结合而成的多肽分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种分子机器人是一种新型分子B.我们已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这种分子“散步”C.分子本身是不会运动的,其“散步”一定是在人的推动下进行的D.由这种分子组成的物质是一种单质3.下列元素肯定不属于人体内微量元素的是()A.ZnB.HC.FeD.Cu4.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H2CO3加热H2O+CO2↑B.P+O2点燃P2O5C.2KMnO4加热K2MnO4+MnO+O2↑D.S+O2点燃SO2↑5.既能用排水法,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应具备的条件是()A.比空气重,易溶于水B.比空气重,不易溶于水C.比空气轻,不易溶于水D.比空气轻,易溶于水6.中国科学院院士袁隆平在培育超级杂交水稻时,专门挑选叶片直、窄、厚的水稻植株,其目的是( )A.减少二氧化碳的吸收量B.促进植物的呼吸C.叶片互不遮挡,两面受光增加光合功效D.加快蒸腾作用7.已知R+2O2=CO2+2H2O,则关于R组成的叙述最恰当的是()A.只含有碳元素B.只含有碳、氢元素C.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D.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8.2000年11月16日,国家药品管理局紧急告诫患者,立即停用含PPA(化学式为C9H14NO2)的感冒药。
关于PPA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的1个分子中含有20个原子B.各元素质量比为C︰H︰N︰O=108︰14︰14︰32C.它的式量为150D.它是一种氧化物9.仙人掌的叶变成细小的刺状,茎变成肥厚多汁的肉质状。
2013八年级科学下期末试题精选1.关于直流发电机的电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线圈中产生的电流是直流电,供给外部的也是直流电B. 线圈中产生的电流是交流电,供给外部的也是交流电C. 线圈中产生的电流是直流电,供给外部的是交流电D. 线圈中产生的电流是交流电,供给外部的是直流电2.某金属元素R ,它的氢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 ,它的氯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 。
则该金属元素R 的化合价为( ▲ )A .18.5m n -+B .18.5n m -+C .18.5m n +-D .18.5n m+- 3.下面是几位科学家和他们的科学发现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奥斯特——发现磁偏角B.托里拆利——电流磁效应C.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D.焦耳——最早测出大气压的值4.如右图所示用细线将一闭合的铝环悬挂起来,让条形磁铁靠近铝环,产生的现象有( ) A.环中将产生感应电流 B.环中不产生感应电流C.环将向前摆动D.环将向后摆动6.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右图装置的气密性。
当缓慢拉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 )A.注射器内有液体B.瓶中液面明显上升C.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D.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7.从进户线到用电器之间应装有闸刀开关、千瓦时计和熔断器,安装的正确顺序是 ( )A.千瓦时计、闸刀开关、熔断器B.闸刀开关、千瓦时计、熔断器C.闸刀开关、熔断器、千瓦时计D.熔断器、闸刀开关、千瓦时计8.如图所示,电工检查电路故障时,发现开关闭合后,灯L 不亮,用测电笔测试A 、B 、C 处时,发现三处都可使氖管发光,而测试D 处时,氖管不发光,则故障可能是 ( ) D SAC B火线零线LA.火线和零线间短路B.零线与进户线断开C.C 、D 之间断开D.灯L 灯丝断开9.如图为楼梯照明电灯的电路图,其中K 1、K 2分别为楼上楼下的开关,要求拨动其中任一开关,都能改变电灯原来发光或熄灭的状态,在实际应用中最理想的方案是( )10.甲醛是室内装璜时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其分子结构模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甲醛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醛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甲醛由一个碳元素、二个氢元素、一个氧元素组成C.甲醛由一个碳原子、二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构成D.甲醛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1.在反应X+2Y=R+2M中,当1.6g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R,且反应生成R和M的质量比为11:9,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之比为()A.23:9 B.16:9 C.32:9 D.46:912.X、Y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甲和乙,甲的化学式为XY2,其中Y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乙中Y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则乙的化学式为()A.XY B.XY3C.X2Y3D.X3Y13.图所示的演示实验,可以验证()A.电磁铁磁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B.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C.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D.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14.如图,风速计是由风叶和改装的电流表构成。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测试科学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共四大题,38小题,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全卷分试卷Ⅰ(选择题)和试卷Ⅱ(非选择题)两部分。
所有答案必须用蓝、黑色墨水的钢笔或圆珠笔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
3.本卷可能用到的数据:g =10牛/千克4.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F -19 Ca -40 O -16卷Ⅰ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错选、多选均不给分)1. 保护地球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做法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会造成危害的是( ▲ )A .回收处理废旧电池B .使用无磷洗衣粉C .冰箱、空调使用含氯氟烃的制冷剂D .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2.Se2O5是一种重要的阻燃剂,其中Se 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5B. +2C. -2D. -53. 春天,小丽和小雯双休日去爬山,途中谈论到对一些自然现象的看法,你认为不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 ▲ )A .小雯认为,桃树通过根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B .小丽认为,花香四溢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 .小丽认为,桃树白天只进行光合作用,晚上则进行呼吸作用D .小雯认为,开花后结的桃子是果实,由子房发育而来4.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有同种液体,液面高度相同。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 甲和p 乙,则( ▲ )A .p 甲>p 乙B .p 甲<p 乙C .p 甲=p 乙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5.从水面上看斜插入水中的筷子,水下部分向上弯折了。
这是( ▲ )A .光的反射现象B .光的折射现象C .光的直线传播D .平面镜成像6.在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装片时,由于突然停电导致视野偏暗。
班里同学采取的如下措施合理的是( ▲ )A .凹面镜换成平面镜B .调节粗准焦螺旋C .换用高倍镜D .用更大的光圈7.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
一、选择题11.将一定量的苯(C6H6)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封闭的容器中引燃,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物质苯氧气二氧化碳水X 反应前质量/g 1.3 3.2 0 0 0反应后质量/g 0 0 2.2 0.9 m)A.表中m的值为4.5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C.X能在氧气中燃烧 D.X中一定含有氢元素12.科学家研究发现:某些材料有巨磁电阻效应,即微弱的磁场变化可以导致电阻大小的急剧变化。
根据这一原理可以制成( ) A.能储存、释放大量电能的蓄电池B.通过微弱电流就能产生强大磁场的电磁铁C.家庭电路过载或短路时能自动熔断的保险丝D.能“读”出微弱的磁场变化并转换成电流变化的灵敏磁头13.右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每个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改变B.在“”分子中,若“”元素化合价为+1价,则“”元素化合价为-2价C.该图示说明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都可分D.参加反应的“”和“”分子的个数比为1∶214.“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在化学反应过程或化工生产中,尽量减少使用或彻底消除有害物质。
下列做法中,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 A.生产和使用剧毒农药B.造纸厂用二氧化硫进行纸浆漂白C.利用双氧水制氧气D.化工厂产生的废气向高空排放15.如图所示,闭合电键S后,发现电灯L不亮,且保险丝没有熔断。
某同学用测电笔测试灯头的两根电线C、D。
发现这两处都能使测电笔的氖管发光,再用测电笔测试火线A和零线B时,氖管在测火线A时能发光,在测零线B时不发光。
那么可以判定故障是( ) A.火线和零线短路B.电灯L短路C.电线AC段某处断路D.电线BD段某处断路16.地球变暖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体积分数增大,更多地吸收地表辐射能量从而导致气温升高的结果。
下列现象在地球变暖的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是()A.极地的冰将更多地融化B.海水的蒸发量将增多C.植物的生长将趋缓D.大气中水的含量将增大17.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原子中不存在带电的粒子B.水通电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C.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的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D.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相对原子质量不同18.用一块棉布手帕浸泡在盛有质量分数约为70%酒精的溶液中,待均匀湿透后取出。
新世纪教育网精选资料版权全部@新世纪教育网2013 温州市八下科学模拟卷一、选择题(每题 2分,共 40 分,每题只有1 个选项正确,多项选择、错选、不选均得零分。
)12345678910A C A D DB A A D B11121314151617181920A ABCD B C A A C二、简答题 ( 本大题共 6 小题,每空 2 分,共 42 分)21. 2Cl3Mg2+4CO22.(1)①(2)根冠23.Ca(OH)2+CO2=CaCO3 +H2O24.S减小25.(1)光照(或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2)叶绿体26. ( 1)充足汲取反响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锥形瓶口的橡皮塞弹出(2)偏右气球膨胀后遇到了空气的浮力27.(1)①B 、D D②增添E 点 C02含量低于 A 点,说明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多于呼吸作用耗费的有机物( 2)( 2)①左下(答出下移也可得分)②如图三、实验与研究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空 2 分,共 30 分)28. (1)比较(2)乙烧杯产生的气泡数目多于甲(3)有氧呼吸 (或呼吸作用 )新世纪教育网--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全部@新世纪教育网新世纪教育网精选资料版权全部@新世纪教育网29.(1)二氧化锰的质量对过氧化氢分解快慢的影响(其余合理答案也给分)(2)天平、停表(或秒表)(3)②⑤30.(1)查验装置的气密性(或“检查装置能否漏气” 等)(2)黄(3)有光照(或有太阳光)植物光合作用汲取了二氧化碳,产生了氧气(仅表述了原料、仅表述了产物、或未提到“光合作用”等均只得 1 分)四、剖析计算题(共20 分)31.( 1)减小(2 分) ( 2)如图 (3 分)( 3)变大(2 分)(4)当货架蒙受的压力为 800N 时,由图可知 R1=80Ω (1 分 )由于 R1与 R2串连, I=30mA=0.03AR总 = U/I=6V/0.03A=200Ω(1 分)R2=R总-R1=200Ω-80Ω=120Ω(2分)答:当货架蒙受的最大压力为800N,则所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起码为120Ω。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学业水平检测试卷(科 学)温馨提示:1. 本卷四大题,共31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 请你认真阅读,细心答题,书写工整,把握好时间,相信你一定会成功!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12 O -16 Cl -35.5 Ca —40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2012年4月17日是第43个“世界地球日”,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
下列不符合...“节约资源”做法的是( ▲ ) A. 用篮子代替塑料袋 B. 提倡使用一次性筷子C. 使用节能灯泡D. 节约每一滴水 2. 把众多原子划分为不同种元素的依据是( ▲ )A. 原子质量B. 原子半径C. 核内中子数D. 核内质子数3. 2012年3月27日,温州市查出8000斤竹笋二氧化硫(SO 2)残留量超标,大量食用这些竹笋将会损害人体健康。
SO 2中S 的化合价为 ( ▲ )A. +2B. -2C. +6D. +4 4.图1同元素的原子。
下列能用该示意图表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A. 2H 2+O 2点燃2H 2O B. 2H 2O通电2H 2↑+O 2↑C. 2CO+O 2点燃2CO 2 D. H 2O+ CO 2=H 2CO 35. 2012年6月,中国蛟龙号深潜器进行了7000米级海试,意味着它可在世界99.8%的海域面积使用。
蛟龙号是由钛(Ti )合金制造的,已知Ti 原子核内有22个质子,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Ti 可以表示一个钛原子 B. TiO 2中含有氧分子 C. Ti 可以表示金属钛这种物质D. Ti 原子内有22个电子6. 如果植株生长得矮小,叶片呈暗绿色,甚至发红,主要是由于植物体内缺少含哪种元素的无机盐( ▲ ) A. 氮B. 磷C. 钾D. 铁7. 人体中的肺是最重要的呼吸器官,但它没有肌肉,不能主动地进行收缩。
2012学年第二学期实验科学期末试题试题卷I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或有错选均不给分)1.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中,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是一种波,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C.我们常说“震耳欲聋”,是指它的音调很高D.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2.现在市场上有一种室内加湿器,其工作原理是:接通电源后,超声波发生器产生超声波使水振动而雾化。
该加湿器用一个开关同时控制指示灯和超声波发生器的工作,其连接方式可能是(▲)3.如图是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为了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A.沿ON前后转动板EB.沿ON前后转动板FC.改变光线OB与ON的夹角D.改变光线AO与ON的夹角(第3题图)4.奉化水蜜桃有着很多营养价值,桃子味甘、酸、性温,有生津润肠、活血消积、丰肌美肤作用。
为了快速繁殖并保持水蜜桃味美汁多的性状,生产上果农常采用的繁殖方法是(▲)5.在一个特制的鱼缸里,向金鱼投食时,用灯光和食饵重复结合多次。
一段时间后,只要灯光一亮,金鱼就会游到食饵投放处,此时金鱼对灯光的反应属于( ▲ )A.非条件反射B.免疫反应C.鱼的本能D.条件反射6.如右图所示的猕猴桃,因富含多种维生素,而受人们的喜爱。
下列有关猕猴桃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猕猴桃的果实是由子房发育而来B.猕猴桃的果实里有很多种子,说明它的子房中有多个胚珠C.为了提高产量可以对猕猴桃进行人工授粉,花粉就是植物的精子D.为了保持猕猴桃的优良品种,常用嫁接法繁殖,这种生殖方式是营养生殖(第6题图)7.如图所示,在下列有关电与磁实验的装置图中,能够说明发电机工作原理的是(▲)8.鲟鱼是一种体形大、寿命长的淡水鱼(如图所示),开发利用的价值极大。
目前,人们已掌握了鲟鱼的人工取卵和孵化技术,我市一些地方已大力发展了鲟鱼养殖业,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八年级下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选项不属于模型的是( )A、 B 、ts vC 、D 、2.下图是水的微观层次结构,图中右侧“O ”表示( )A .氢元素B .氢原子C .氧元素D .氧原子 3.下列土壤组成模型中,最适合农作物生长的是( )A 、B 、C 、D 、 4.实验表明.植物生长除了需要水分外.还需要无机盐,不同的无机盐对植物生长会起不同的作用。
当一株植物缺钾时,它最可能出现的症状是( )A .生长矮小,叶有褐斑B .生长矮小,叶色发黄C .叶色暗绿带红D .只开花不结果5.右表是我市某地空气质量周报的部分内容。
下列情况对表中三个空气质量指标不会产生影响的是( )A 、用天然气作燃料B 、焚烧垃圾C 、汽车排放的尾气D 、用煤和石油产品作燃料 6.下列四幅图中,磁感线的方向、磁极名称标注正确的是()7.科学家研究发现,以Y 2O 3,BaCO 3和CuO 为原料经研磨烧结后可以合成一种高温超导物质,其化学式可写成Y 2Ba 4Cu 6O 13,且在合成过程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无变化,则( ) A .此合成过程的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Y 的化合价为十2 B .此合成过程的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Y 的化合价为+3 C .此合成过程的反应类型不是化合反应,Y 的化合价为+2 D .此合成过程的反应类型不是化合反应,Y 的化合价为十38.如右图所示装置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对该实验认识不正确的是( )A 、红磷的量不足会影响实验结论!!Windows防火墙 水矿物 质有机物空气水 矿 物 质有机物空气水 矿 物 质有机物空气水 矿 物 质有机物空气项目空气 污染空气质量级别 空气质 量描述 总悬浮颗料 52 Ⅱ良二氧化硫 7二氧化碳 24B、装置不漏气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C、将红磷改为硫粉也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D、钟罩内气体压强的减小会导致水面的上升9.如右图所示,一根条形磁铁,左端为S极,右端为N极。
2013-2014下期末阶段教学质量检测八年级科学试卷相对原子质量 C —12 H —1 N —14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6分)1、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种原子,还能表示这种单质的化学式的是( )A.NB.HC.CuD.Cl2、 科学家研究发现:某些材料有巨磁电阻效应,即微弱的磁场变化可以导致电阻大小的急剧变化。
根据这一原理可以制成( )A.能储存、释放大量电能的蓄电池B.通过微弱电流就能产生强大磁场的电磁铁C.家庭电路过载或短路时能自动熔断的保险丝D.能“读”出微弱的磁场变化并转换成电流变化的灵敏磁头3、发电机和电动机的相继问世,使电能的大规模生产和利用成为现实,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化的时代。
下图所示的四幅图,其中属于电磁感应现象实验图及其应用图的是( ) ① ② ③ ④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则实验室收集NO 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A. 向上排空气法B. 向下排空气法C. 排水集气法D. 既可用向上排空气法,又可用排水集气法5、植物体进行的下列活动中受到气孔开闭影响的是()①水分的吸收和运输;②无机盐的运输;③光合作用;④呼吸作用;⑤蒸腾作用A .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6、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是把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并释放能量的过程B.呼吸作用是把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物,并释放能量的过程C.进行呼吸作用时,一定进行光合作用D.光合作用必须在有关的条件下进行,呼吸作用必须在无光的条件下进行7、右图表示人在吸气时,膈肌的运动情况。
此时,膈肌所处的状态、胸廓容积和肺内气压的变化分别是( )A.收缩、缩小、下降B.舒张、扩大、下降C.舒张、扩大、升高D.收缩、扩大、下降8、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9、在下列情况下,会造成触电事故的是( )A 、站在干燥的木凳上的人单手接触火线B 、站在地上的人触到零线C 、站在干燥的木凳上的人双手同时接触火线D 、站在地上的人触到火线杜仲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树皮可入药,但剥树皮时切口不能太深,否则会影响树的生长,其原因是与树茎部哪个结构被破坏有关( )A 木质部B 韧皮部C 外树皮D 形成层11、如图所示,某同学为验证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将大针筒内的空气一次性压入新制的澄清石灰水,发现石灰水没有变化。
期末检测题本测试题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有甲、乙两根外形完全一样的钢棒,一根有磁性,另一根没有磁性,现用甲钢棒的一端接触乙钢棒的中部,发现没有吸引现象,由此可知 ( )A.甲钢棒有磁性,乙钢棒没有磁性B.乙钢棒有磁性,甲钢棒没有磁性C.甲、乙钢棒都没有磁性D.无法判断哪根钢棒有磁性2. 磁铁周围的磁场看不见、摸不着。
能证明磁铁周围存在磁场的证据是()A.磁铁周围有看得见的磁感线B.磁场不停地向周围空间辐射能量C.磁场对小磁针产生磁力作用D.手能感受到磁感线穿过手心3. 下列与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无关的因素是()A.通过线圈的电流大小 B.通过线圈的电流方向C.线圈中有无铁芯 D.线圈的匝数4. 在磁场中,肯定不受磁场力作用的是()A.铝棒 B.钢片 C.通电钢棒 D.小磁针5. 在图1所示的几种情况中,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A.潮湿的手拔插头B.用电器金属外壳未接地C.电路中灯泡与开关的连接D.同时使用大功率用电器图16. 如图2是汽车启动装置原理图,对于这一装置及其工作特图2点,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旋转钥匙能使电磁铁所在电路工作B.电磁铁的工作电压比电动机的工作电压低C.电磁铁通电时,上端是S 极下端是N 极D.电磁铁通电时,吸引上方的衔铁,使触点向右运动与接触7. 下列实验装置与探究内容不相符的是( )8.人类生存离不开空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多少不影响人体健康B.空气是混合物C.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D.氮气可以供给呼吸9.下列描述属于氧气化学性质的是( )A.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通过低温加压,可使氧气液化成淡蓝色的液体C.液态氧可用作发射火箭的助燃剂D.氧气是一种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氧化许多物质10.下列举措不能达到“低碳”目的的是( )A.提倡使用节能灯B.利用和开发太阳能、风能等能源C.选择步行、骑自行车、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方式出行D.广泛使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袋11.某日上午,兰州市城关区一家存放婴儿纸尿裤的仓库发生火灾,迅即赶到的消防官兵用水枪将大火扑灭。
八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物质在空气中不支持燃烧?A. 氧气B. 二氧化碳C. 氮气D. 氢气2. 下列哪个过程属于物理变化?A. 火柴燃烧B. 铁生锈C. 水蒸发D. 食物腐烂3. 下列哪种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A. 石油B. 太阳能C. 煤炭D. 天然气4. 下列哪个器官属于人体的循环系统?A. 肺B. 心脏C. 肝脏D. 脑5. 下列哪个现象属于光的折射?A. 镜子反射B. 水中倒影C. 钻石闪耀D. 彩虹出现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行星。
()2. 食物链中,生产者总是位于第一级。
()3.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混合物。
()4.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在水中快。
()5.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相互独立的。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光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是______。
2. 地球上的水循环包括蒸发、降水和______三个过程。
3. 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肪、糖类和______。
4. 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______。
5. 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水的沸腾过程。
2. 解释什么是生态平衡。
3. 描述食物链的基本结构。
4. 简述人体的呼吸系统。
5. 解释什么是化石燃料。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如果一个物体的质量是5千克,请计算它在地球表面上的重力。
2. 水的密度是1克/立方厘米,请计算一个体积为100立方厘米的水的质量。
3. 如果一个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Kc=100,请解释这意味着什么。
4. 一个电路中有两个电阻,R1=10欧姆,R2=20欧姆,请计算这个电路的总电阻。
5. 如果一个物体的初速度是5米/秒,加速度是2米/秒²,请计算3秒后的速度。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影响蒸发速度的因素。
2013-2014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科学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共8 页,有4 大题,37小题。
满分为150 分。
2.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
3.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Ca:40 O:16 Cl:35.5温馨提示: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请选出符合题意的一个正确选项。
) 1.此时此刻,也许你有点紧张,请务必冷静,细心答题,深呼吸,首先请分析你现在的呼吸情况( ▲)A.呼气时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B.呼气时胸腔体积变大C.吸气时胸腔体积变小D.吸气时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2.下列气体中属于稀有气体的是(▲)A. 氧气B.氢气C.氩气D.氮气3、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来描述,下列化学用语与其含义相符的是(▲)A.3N——3个氮元素B.O2 ——氧气C.Al——铝离子D.P——1个氮原子4.图甲是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原子而产生散射的实验,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图乙所示的原子核式结构,卢瑟福的这一研究过程是一个(▲)A.建立模型的过程B.得出结论的过程C.提出问题的过程D.验证证据的过程5、下列各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6.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实验是(▲)7.2011年3月11日下午,日本宫城县发生里氏9.0级大地震,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严重的核辐射泄漏,日本政府向核电站附近居民发放碘片(碘127),以降低放射性碘对人体的伤害。
已知放射性碘(碘131)的核电荷数为5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碘127 原子核电荷数为127 B、碘127 原子和碘131 原子属于同种元素C、碘131 原子的中子数为131D、碘127 原子和碘131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同8、下列化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把盛有红磷的燃烧匙伸入氧气集气瓶中,红磷立即燃烧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并放出热量,生成二氧化碳气体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9.小明对所学部分科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10、根据指南针指南北的事实,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地球本身是个巨大磁体B、地球周围空间存在着磁场C、指南针北极所指的方向是地磁北极D、地磁的北极在地理位置南极附近11、下图所示的反应,下列有关这几个反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硫在氧气中燃烧铁在氧气中燃烧人体内的呼吸作用铁生锈A、都是氧化反应B、都是缓慢氧化C、都生成了氧化物D、都有氧气参加12、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以表彰他们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开创性研究。
八年级(下)期末考试试卷科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1 I—127 K—39 O—16 S—32一、我来选(每题2分,共计50分)12、据CCTV报道,2005年5月22日上午,我国对珠穆朗玛峰高度进行重新测量的测量队员成功登上空气稀薄的顶峰。
测量队员所携带的贮气瓶中,含有的气体主要是:A.氮气B.氢气C.氧气D.二氧化碳3、下列材料具有磁性的是:A.磁铁B.塑料C.木材D.铜4、下列符号中,表示两个氢分子的是:A.2H B.H C.2H2 D.2H2O5、某人喝醉了酒,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说明酒精麻醉了脑的哪一个部位:A、大脑B、脑干C、小脑D、脑神经6、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由于:A.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B.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C.分子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D.分子从静止状态变为运动状态7、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呼吸作用:A.完全停止B.部分停止 C. 同时进行D.无法进行8、下列常见现象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湿衣服晒干 B.铁钉生锈 C.瓷碗破碎 D.石蜡熔化9、臭氧层对地球上的生物具有保护作用,主要表现在:A.阻挡和削弱过强的高能紫外线 B.增强紫外线的杀菌能力C.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 D.透过更多的高能紫外线10、把新鲜水草放在养鱼缸里的主要目的是:A.提供食物B.提供氧气C.提供能量D.提供二氧化碳11、与自然界碳循环没有直接....关系的是: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微生物的分解作用D.蒸腾作用12、土壤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水分、空气和无机盐,因此土壤的性状直接影响着植物的生长。
最适宜植物生长的是:A.砂土类土壤B.黏土类土壤C.壤土类土壤D.细砂13、浸没于水中的乒乓球在露出水面之前,受到的浮力:A.不变 B.变小 C.变大 D.先变小后变大14、下列叙述属于描述天气的是:①阴转多云②冬暖夏凉③晴空万里④雷雨交加⑤秋高气爽⑥和风细雨⑦终年高温⑧冬雨夏干A、①②⑦B、③⑥⑧C、①④⑤D、①③④⑥15、“山上植物多,赛过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的谚语,是指森林能: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防风固沙,调节气候C.净化空气,杀灭细菌 D.绿化环境,消除污染16、中国科学院院士袁隆平在培育超级杂交水稻时,专门挑选叶片直、窄、厚的水稻植株,其目的是:A.减少二氧化碳的吸收量 B.促进植物的呼吸C.叶片互不遮挡,两面受光增加光合功效 D.加快蒸腾作用17、下列哪一个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A.实验室电解水制取氧气 B.白磷自燃C.钠在氯气中燃烧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18、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但原子的数目改变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改变,但原子的数目不变C.在一切化学反应里,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D.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分子数等于生成物的分子数19、下列动物的行为与天气变化无关的是:A蜻蜒低飞 B蚂蚁搬家 C狗伸舌头 D螳螂捕蝉20、小柯参加夏令营到海拔近4000米的九寨沟地区进行生态考察,他遇到了下列现象,其中三个现象引起的原因相同,只有一个引起的原因不同,这个现象是:A.密封包装的“蛋黄派”包装袋胀得象石头一样硬B.山顶喝了大半的纯净水瓶,盖好后带下山,瘪了C.乘汽车上山时人不断放出“肠中之气”D.天亮时间比家乡晚了约一个小时21、右图是课本中的一幅插图,请分析:“豪客号”与“奥林匹克”号相撞的原因是:A、甲处流速比乙、丙处小,压强却比较大B、甲处流速比乙、丙处小,压强也比较小C、甲处流速比乙、丙处大,压强却比较大D、甲处流速比乙、丙处大,压强也比较小22、有人在家庭电路中不小心触电,你认为首先要采取的措施是:A、赶快用手拉起触电的人B、打电话报警C、找医生来帮助抢救D、切断电源或用干木棍等绝缘体拨开电线23、一个长方形物体A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其右侧正好与桌面对齐,如把物体A向右拉出一些,仍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如右图所示,则物体A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与原来相比:A、压力和压强都改变B、压力改变,压强不变C、压力不变,压强改变D、压力和压强都不变24、现在是冬季,盛行西北风,下图中正确表示我国冬季风向的是:A B C D25、如图所示,在电磁铁的上方用弹簧悬挂着一条形磁铁(上端是N极,下端是S极),开关S闭合后,当滑片P由a端向b端滑动过程中,会出现的现象是:A、电流表示数变大,弹簧长度变长;B、电流表示数变大,弹簧长度变短;C、电流表示数变小,弹簧长度变长;D、电流表示数变小,弹簧长度变短.二、我会填(每空1分,共计22分)26.海洛因是我国政府明令严禁的毒品,其化学式为C21H23NO5,它由种元素组成,每个分子中共有个原子。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二期末教学检测科学综合试卷(答案)(说明:本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Ⅰ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每小题2分,共86分)一、生物:1.早餐某同学吃了淀粉、蛋白质类等食物,使得他整个上午都有足够的能量供给,那么这一供能的过程属于下列( )作用完成的。
A.呼吸作用B.消化作用C.吸收作用D.交换作用2.血液从心脏流出,流经肾脏后血浆成分发生的主要变化是:A.氧、尿酸、尿素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不变B.氧、尿酸、尿素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C.氧、尿酸、尿素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D.氧、尿酸、尿素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也减少3.小肠绒毛不能直接吸收的营养物质是:A.氨基酸B.麦芽糖C.维生素D.脂肪酸4.同学们在夏季剧烈运动时会大量出汗,从而可能导致体内的水分和无机盐丢失过多而破坏水盐平衡。
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发生,此时同学们最适宜补充:A.可乐B.淡盐水C.糖水D.牛奶5.将熟鸡蛋的蛋白切成碎块,放入小烧杯中,加入配制的消化液,充分振荡,臵于37℃的温水中。
请分析所配制的消化液中,消化效率最高的一组是:A.胆汁、肠液、胰液B.唾液、胆汁、胃液C.肠液、胃液、唾液D.胃液、肠液、胰液6.下列植物区域中的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A.热带雨林B.热带常绿阔叶林C.高山植物D.温带草原7.小明学完“代谢与平衡”一章后整理知识点,下列的知识点有错误..的是:A.人体生命活动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类的分解B.鱼用口来捕食,通过滤过方式获得食物C.含营养丰富的血是动脉血,含废物较多的血是静脉血D.人体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是心脏,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8.下图表示人体消化吸收过程,①一⑤表示消化液(⑤为肠液)。
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物质的消化作用,abc 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
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 .X 表示大肠,是a 、b 、c 被吸收的主要场所B .①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C .②与③都只含一种酶,但酶种类不同D .④和⑤发挥作用的场所都是小肠9.1968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盖耶从一只经麻醉的老鼠身上抽去了90%的血液,代之以一种全氟碳乳液,10分钟后,麻醉的老鼠不仅苏醒,而且存活了8个小时。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科学试题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S:32 Mg:24 K:39 Ca:40 Cl:35.5 N:14 Na:23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合适的答案)1.20世纪20年代,就有人预言可能存在由4个氧原子组成的氧分子(O4)。
下列叙述中正()A.O4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B.一个O4分子中含有2个O2分子C.O4和O2 的性质完全相同D.O4和O2 混合后形成的是混合物2.氢元素和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质子数不同B.中子数不同C.核外电子数不同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3.用用则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可表示为()A.B.C.D.4.下列符号既表示一种元素,又表示一个原子,还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2N B.O C.SO2 D.Zn5.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A.氖气Ne2 B.氧化亚铁FeO C.硫酸钠NA2SO4 D.硝酸钙CANO3 6.下列五种物质中均含有碘元素,它们按下列顺序排列:①KI ②I2 ③HIO ④X ⑤NAIO4根据这种排列规律,X不可能是()A.I2O4 B.I(IO3)3 C.AgI D.I2O57.已知金属元素M(只有一种化合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M2O3,则它的氯化物的化学式为()A.MCl2 B.MCl3 C.M2Cl3 D.MCl8.市场上销售的加碘食盐、含氟牙膏、高钙牛奶、补铁酱油等,说明化学与人的健康密不可分。
这里的碘、氟、钙、铁是指()A.单质B.分子C.元素D.原子9.某种硫的氧化物,其中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3,则该氧化物中硫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A.2∶3 B.3∶2 C.1∶3 D.3∶1“●”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表示混合物的()下图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A B C D1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A.Al2O3 B.Fe2O3 C.SiO2 D.CAO12.三聚磷酸钠(NA5P3O10)过去常用作洗衣粉的辅助剂,我国部分省市为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已禁止销售和使用含磷洗衣粉。
2013年八年级(下)科学期末终结性专题测试(15)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中可用于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是( ) A.铁钉B.红磷C.木炭D.硫粉2.科学实验证明:空气中微量的臭氧(O3),可抵抗阳光中紫外线对人体的损害。
空调和冰箱的致冷剂“氟利昂”是一种氟氯烃(以M代替其化学式),它可破坏臭氧层,其反应过程为:M+O3→MO+O2,MO+O→M+O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M在反应中的作用是( )A.氧化剂B.还原剂C.催化剂D.稳定剂3.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是氧化物B.会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C.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D.碳不完全燃烧的产物4.在北京地区的优良品种甘蓝的叶球质量大约为3千克,引种到西藏拉萨后,叶球的质量可达7千克。
叶球质量增大的主要原因是( ) ①改变甘蓝种植的环境后引起生物变异②高山日照强而长,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③拉萨空气污染少,更适合于引成大叶球④高原晚上低温,呼吸作用弱,有机物消耗少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在治理城市空气污染中所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A.焚烧落叶B.增加绿地面积C.减少用煤作燃料D.汽车改用清洁燃料6.用辩证的观点分析下列说法,你不赞成的是( )A.从源头上防止环境污染,比造成污染后再去治理的意义更重大B.甲烷是一种优良的气体燃料,但煤矿坑道中由于它的存在,可能引发爆炸C.CO2有利于促进绿色植物生长,为使农业增产,大气中应增加CO2的含量D.塑料制品可以极大地方便人们的生活,但会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
7.据报道,化学家已创造出对CO2有较强吸收能力的、颗粒外层为SiO2的粉状物质——“干水”,其含水量约为9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干水吸收CO2的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B.干水和干冰是同一种物质C.干水是一种混合物D.干水中的分子不再运动8.在灭火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A.将燃烧着的可燃物与空气隔绝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将未燃烧的可燃物与火源隔离D.使可燃物降温至着火点以下9.燃着的火柴梗竖直向上,火柴梗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 A.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B.火柴梗着火点高C.火柴梗着火点低D.火柴梗接触氧气少10. 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的磁体上方,有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小磁体。
小辉提着弹簧测力计向右缓慢移动,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小磁体下端,沿图示水平路线从A缓慢移到B。
则图乙中能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随位置变化的是()11.将一定量的苯(C6H6)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封闭的容器中引燃,反应生成二氧化碳、)A.表中m的值为4.5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C.X能在氧气中燃烧 D.X中一定含有氢元素12.科学家研究发现:某些材料有巨磁电阻效应,即微弱的磁场变化可以导致电阻大小的急剧变化。
根据这一原理可以制成( ) A.能储存、释放大量电能的蓄电池B.通过微弱电流就能产生强大磁场的电磁铁C.家庭电路过载或短路时能自动熔断的保险丝D.能“读”出微弱的磁场变化并转换成电流变化的灵敏磁头13.右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每个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改变B.在“”分子中,若“”元素化合价为+1价,则“”元素化合价为-2价C.该图示说明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都可分D.参加反应的“”和“”分子的个数比为1∶214.“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在化学反应过程或化工生产中,尽量减少使用或彻底消除有害物质。
下列做法中,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 A.生产和使用剧毒农药B.造纸厂用二氧化硫进行纸浆漂白C.利用双氧水制氧气D.化工厂产生的废气向高空排放15.如图所示,闭合电键S后,发现电灯L不亮,且保险丝没有熔断。
某同学用测电笔测试灯头的两根电线C、D。
发现这两处都能使测电笔的氖管发光,再用测电笔测试火线A和零线B时,氖管在测火线A时能发光,在测零线B时不发光。
那么可以判定故障是( ) A.火线和零线短路B.电灯L短路C.电线AC段某处断路D.电线BD段某处断路16.地球变暖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体积分数增大,更多地吸收地表辐射能量从而导致气温升高的结果。
下列现象在地球变暖的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是()A.极地的冰将更多地融化B.海水的蒸发量将增多C.植物的生长将趋缓D.大气中水的含量将增大17.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原子中不存在带电的粒子B.水通电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C.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的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D.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相对原子质量不同18.用一块棉布手帕浸泡在盛有质量分数约为70%酒精的溶液中,待均匀湿透后取出。
将浸透的手帕展开,用镊子夹住两角,用火点燃,当手帕上的火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
对于这一现象,下面解释正确的是( )A.这是魔术,你所看到的是一种假象B.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C.酒精燃烧后使棉布的着火点升高D.火焰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19.小黄同学做实验的装置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先将导体ab水平向右移动,导体cd也随之运动起来。
可知:()A.实验装置右侧产生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发电机B.实验装置左侧运用的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C.实验装置左侧运用的原理是磁场对电流的作用D.实验装置右侧产生将机械能转化成了电能20.同学们从科学课本和课外资料中获悉:有些元素有多种不同的单质,如O2、O3;H2、H3;C60、C90、C240等。
由此他们做出了推测:①同种元素可以形成多种单质,②单质可能存在着复杂的结构,③单质的研究前景广阔,④同种元素形成的这些单质也可能是同种物质,如红磷、白磷只是颜色不同。
你认为以上推测正确的是()A.只有①②B.只有①②③C.①②③④D.只有①二、简答题21.李强同学在家找了一个带螺旋盖、密封的罐头瓶,做了一个小实验:①将罐头瓶洗净,晒干;②取一大把大豆种子,用温水浸泡,待种子萌发;③将萌发的种子倒入瓶中,约占瓶容积的1/3,盖上瓶盖放在温暖的地方,如图a所示;④一天以后打开瓶盖,同时将一支点燃的蜡烛(一端固定在铁丝上,如图b所示)伸入瓶内,烛火立即熄灭。
上述实验现象说明:瓶子里的空气缺少_____,这是由于种子进行_____作用的结果。
22.⑴氟里昂在高空中受紫外线辐射产生Cl原子,Cl原子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其过程可表示为:①Cl+O3→ClO+O2;②ClO+O→Cl+O2,则Cl原子在臭氧反复分解的过程中充当。
(填“反应物”、“生成物”或“催化剂”)⑵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会加剧温室效应,有一种将CO2转化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实验流程中CO2转化的最终产物为(填化学式)。
下列问题:(1)能用A装置收集的气体是(2)能用B装置收集的气体是_ 。
(3)能用C装置收集的气体是______。
(均填化学式)24.将一块菜地24小时的温度变化、光照强度变化和植物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变化数据绘成图象。
(水平轴下方的曲线部分表示植物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则:(1)植物在___________段内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叶片上气孔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出叶片的通道,从图中可见d处温度很高,导致气孔关闭,___________吸收量减少,从而使___________暂时减弱,所以d处曲线发生凹陷。
(3)分析图象可知:光合作用除了要有二氧化碳和水外,还要有必要的动力___________ 25.请你利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适时松土有利于大豆幼苗生长,主要原因是促进了幼苗,从而为幼苗的根细胞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等生命活动提供了更多的能量。
(2)某同学为使青菜长得快,每天在菜地上施肥,结果适得其反,许多青菜萎蔫而死亡主要原因是。
(3)目前杭州郊区的菜农常用温室大棚生产蔬菜,若要提高温室大棚蔬菜的产量,你认为可以采取什么措施?(写出一条即可)。
(4)要将大量的新鲜水稻种子贮藏较长时间,最简便有效的是:26.“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有多种方法。
甲生设计了如图1如示的实验方案:在燃烧匙内盛过量红磷,点燃后立即插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待红磷火焰熄灭,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铁夹,水注入集气瓶。
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结束后,打开铁夹,水自动注入集气瓶的直接原因是__(2)、若空气中氮气也能和红磷反应,能否用该方法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3)、小明想利用氧气和某种金属的反应,来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他选择利用下列仪器、药品:①带瓶塞的l000ml烧瓶②电子天平(称量精度为0.01克)③酒精灯④某种金属粉末。
他的实验步骤如下:准确称量某种金属粉末的质量(足量),将其放入烧瓶,塞紧瓶塞,放置一段时间后,倒出烧瓶中粉末,并称其质量。
写出小明的实验思路______ _______ ____ 27.研究人员曾经对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作过以下研究。
实验一:将某绿色植物放在黑暗装置中,分别测定在不同温度下植物对氧气的吸收量,如图1所示.a、b分别表示10℃和20℃时植物吸收氧气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实验二:按图2所示装置进行黄豆种子呼吸作用和番茄植株光合作用实验。
请分析回答:(1)分析实验一可知,温度越高植物吸收氧气越。
(2)由实验一结果可推知:在实验二中,当广口瓶内黄豆种子温度适当时.就会促进玻璃罩内番茄植株的光合作用。
(3)联系本实验,试分析吐鲁番瓜果特别甜的原因。
三、实验探究题28.在实验室中用MnO2做为KClO3分解制氧气的催化剂,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小明查阅资料得知,CuO、Fe2O3等氧化物也能对KClO3的分解起催化作用。
小明想知道它们的催化能力是否相同,在实验室进行相关实验,获得实验数据如下表:(1)在催化剂的回收过程中,要进行过滤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
(2)本实验中,三种催化剂的催化能力最弱的是。
(3)利用表中数据,请计算第2组实验中分解的KClO3的质量。
29.实验设计的严密性、操作的规范性等都很重要,每一个环节都会影响实验结果。
(1)两容器中分别盛有等质量的酒精和水,室温下放置几天后,两者的质量都明显减少,且酒精减少得更多,如图甲所示。
某同学由此得出“酒精比水蒸发得更快”的结论。
但是另一位同学认为不能得出该结论,其理由是实验中没有控制相同,因此无法比较蒸发快慢;(2)如图乙所示,研究“土壤中是否有其他有机物”的实验时,用天平称取刚挖出的土壤50克,并放在细密的铁丝网上,用酒精灯加热。
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待土壤冷却后称得其质量为45.2克,实验过程中土壤没有通过铁丝网流失,则说明土壤中含有的有机物质量为4.8克。
某同学认为没有用做实验,因此得不出有机物质量为 4.8克的结论;(3)在“证明植物进行呼吸”的实验时,取一大口塑料瓶,装入豆芽,盖紧瓶盖,在暗处放置一个晚上,然后打开瓶盖,将点燃的蜡烛放人瓶内,蜡烛立刻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