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练习3》教学案 (I)
- 格式:doc
- 大小:46.50 KB
- 文档页数:16
三年级语文上册《练习3》教学案Third grade Chinese volume I "exercise 3" tea ching plan三年级语文上册《练习3》教学案前言:小泰温馨提醒,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预习评估]一、朗读与思考1、朗读。
雏鹰展翅老马识途鱼贯而入倾巢而出鸡飞狗走狼奔豕突群龙无首狡兔三窟狐假虎威黔驴技穷指鹿为马画蛇添足它的外果皮像皮草一样不易透水;中果皮疏松而富有纤维,有利于在水中漂浮;内果皮十分坚硬,可以防止海水的侵蚀,种子就藏在最里面。
椰果一旦落入大海,便随着海浪作长途旅行,有的旅程可达数千里之遥,直到海浪把它送到岸上,才在另一块陆地上重新安家。
晨雾浓,似云烟。
谁家的孩子,打一声唿哨,甩几竿响鞭,赶一群鸭子往河沿。
没入晨雾中,人鸭皆不见。
只闻鸭欢呱呱叫,伴一支牧歌,清悠悠,四面传。
2、思考:——植物有哪些传播种子的方式?——当发生失火、落水、中毒等意外事件时,当事人应该怎么办?二、完成下列练习1、用线把下列词语与其相应的解释连起来。
仰视注意力集中地看扫视抬头向上看环视目光迅速地向周围看过去注视向四周看2、了解椰子树传播种子的方式。
[文本对话](一)聪聪:这次练习安排了5个板块,学用字词句里安排的是关于植物怎样传播种子的知识。
明明:关于植物怎样传播种子,在读了《蒲公英》一课后,我知道蒲公英的果实的外面有白色的软毛,果实成熟后形似一个白色的绒球,像这样有毛的果实,会随风飞散,让风来帮助它们传播种子。
三年级语文上册《练习3》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通用15篇)三年级语文上册《练习3》第一课时篇1教学目标:1、了解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进行字词句练习。
2、练习用钢笔写好上下结构的几个字。
3、读读背背成语和儿童诗。
4、口语交际——学会求救。
5、学写毛笔字:基本笔画“点”。
教学重点:学用字词句、积累语言、口语交际、写字。
教学难点:1、能用几句话写出一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
2、遇到危险时有效自救或求救。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一、教学第一题:学用字词句1、第一部分。
(1)师:学了《蒲公英》一课,我们知道了蒲公英妈妈靠风把自己的种子宝宝传播出去。
自然界中,还有许多植物用有趣的方式传播着种子。
瞧——(出示图片:椰树,学生叫出名字)椰子树传播种子的方式就很特别,自己读读吧!(2)学生自由读短文,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猜一猜。
(3)指名读短文,然后集体交流:椰子树传播种子的方式是什么。
(4)区分“漂流”与“漂浮”的意思差别。
a 学生找到相应的句子读一读,边读边理解、体会。
b 指名说。
(教师点拨:可从“流”和“浮”的字义上辨析;联系上下文理解:想想椰果原来在什么地方,后来呢?)(5)学生小组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重新安家”的意思。
(6)齐读短文,边读边想象椰树种子旅行的情景。
2、第二部分。
(1)出示插图,学生观察,说说图上画了哪些植物?(蒲公英、苍耳、豌豆、葡萄)(2)学生自由说它们靠什么来传播种子。
(知道哪个就说哪个。
)(3)自主连线,集体交流答案。
(4)拓展:学生交流自己还知道的其它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
3、第三部分。
(1)学生默读题目,弄清要求。
(2)练习口头表述。
(先在小组内说,再指名说。
)(3)集体评议:听了同学说的,能否弄清一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他说得通顺吗?听起来有意思吗?(4)根据大家的交流、评议,学生练习用几句话介绍一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
(教师巡视指导)(5)反馈写的情况。
(指名读自己写的)三年级语文上册《练习3》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篇2姚美英教学目标:1、能按提供的音节,写出同偏旁的字。
小学三年级语文《练习3》教案:拼音练习作为我们学习语文的一部分,拼音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小学三年级的语文教材中,我们需要学习和练习各种不同的拼音,以便我们能够正确地发音和拼写单词。
本文将会介绍一份小学三年级语文《练习3》教案,其中涉及到了拼音练习,以及如何进行这些练习。
一、教案介绍这份教案是小学三年级语文课程的一部分,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模块:1.拼音练习2.识字练习3.完成课文4.书写作业其中,我们重点关注拼音练习这一模块。
在拼音练习中,我们将会学习和练习不同的声母和韵母,以及它们的组合方式。
这些声母和韵母包括:声母:b、p、m、f、d、t、n、l、g、k、h、j、q、x、zh、ch、sh、r、z、c、s韵母:a、o、e、i、u、ü在练习中,我们将会学习如何正确地发音和拼写这些声母和韵母,以及它们的组合方式。
同时,我们也会学习一些基本的拼音规则,并通过实际情境进行练习,以便我们能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
二、拼音练习的重要性为什么拼音练习如此重要呢?正确的发音和拼写是我们学习语文的基础。
如果我们不能够正确地发音和拼写单词,那么我们将难以理解整个句子,更别提完整的文章了。
因此,正确的拼音是我们学习语文的第一步。
拼音练习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口语和听力能力。
通过练习不同的拼音,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识别不同的语音,从而更好地进行口语和听力交流。
这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沟通能力,更好地融入社交环境。
三、拼音练习的实施方法那么,在实际的拼音练习中,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以下是一些实用的方法:1.识别声母和韵母我们需要学会识别不同的声母和韵母,并了解它们的组合方式。
只有当我们清楚地知道这些声母和韵母的发音规则后,我们才能更好地将它们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2.反复练习我们需要反复练习,以便能够熟练掌握这些拼音。
在练习时,我们可以利用一些拼音练习软件,或者听一些语音练习录音,以便更好地进行练习。
3.实际应用我们需要将所学的拼音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练习3》教学设计一一、教学目标1.了解《练习3》中的篇目,能够朗读《育才小学》,识记其中的生字词和短语。
2.认读《确定字音的方法》中的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3.能根据《生字词》中的提示,正确抄写《练习3》中的文字。
二、教学内容1.《育才小学》篇目阅读2.《确定字音的方法》字词认读和书写3.《生字词》的抄写三、教学重难点1.掌握本节课的生字词和短语2.掌握《确定字音的方法》中的字词3.能正确抄写《练习3》中的文字四、教学准备1.《小学语文(三年级上)》课本2.黑板、粉笔3.练习本和笔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练习3》中的内容,让我们先来看一下这篇文章的题目《育才小学》。
请同学们读一遍这两个字,谁能告诉我它们在这篇文章中代表什么意思?2.阅读篇目请同学们阅读《育才小学》这篇文章,然后回答以下问题:1.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什么?2.育才小学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3.本篇文章中用了哪些生字词和短语?3.学习字词我们接下来将会学习一些字词。
请同学们大声读出:1.相信2.目的3.掉进请注意这些字的读音和书写方式,掌握它们的正确读音和书写方法。
4.活动练习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和笔,先根据下面的提示,把生字词抄写一遍:1.相信2.目的3.掉进然后,请根据《练习3》中的提示,正确抄写下面的文字:育才小学是我校的一所分校,它坐落在城郊,环境优美,教学设施先进,是一所集小学教育、幼儿教育为一体的新型学校。
5.巩固训练请同学们分组进行紧张刺激的问答游戏,分两轮进行:第一轮:请各组代表快速朗读出本节课学习的生字词和短语。
第二轮:请各组代表快速朗读出上面的一段话。
六、教学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育才小学》这篇文章、学习了一些字词的认读和书写,最后还做了一些活动练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本节课的内容,提高自己的阅读及写作能力。
小学三年级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阶段,是练习写作技巧的关键时期在小学三年级的语文教学中,《练习3》作为一种作文练习教材,深受教师和学生的欢迎。
本文将对《练习3》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作文练习的建议。
一、《练习3》的教学内容《练习3》是一本小学三年级的语文作文练习教材,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教材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基础训练、写作练习和提高训练。
其中基础训练主要包括了字音、字形、词语和句子等方面的练习;写作练习则主要让学生进行文字表达和句子组合的练习;而提高训练则是通过阅读优秀作品和把握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除了上述三个部分外,《练习3》还配有充足的范文和案例,使学生在写作时有更好的借鉴和参考。
而在范文中,往往会涉及到许多丰富的故事情节和生动的人物形象,以便让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感受到语文的魔力和艺术。
二、《练习3》教学的意义教师在小学三年级时,有必要重视学生的写作训练,因为这是一个累积知识和提高能力的过程。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认知和生活经验的积累期,这时候进行写作训练,不仅有助于发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可以锻炼他们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而《练习3》作为一种语文教材,可以提供丰富的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写作技巧,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在《练习3》的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生活经验,教会学生如何捕捉生活中的点滴,进行文字表达。
同时,教师也需要注重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不同的文章,了解不同的写作风格和技巧,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在教学时,教师还需要注意学生的写作习惯和写作方法,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授课,以更好地帮助他们成长和进步。
三、作文练习需要注意的事项在进行作文练习时,教师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写作可能是一件比较陌生和困难的事情。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作文练习中来。
《练习3》教学设计三年级语文教案【教学要求】1、了解《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歌词大意,并尝试引吭高歌。
2、在田字格中书写“区、臣、医”三个字,注意间架结构。
3、读读背背八条成语和《时间》诗歌。
4、通过口语交际练习,学会商量。
5、学写毛笔字。
【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第一题:学用字词句1、播放歌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vcd,唤起学生对歌曲的记忆。
2、出示歌词,请学生自己小声读读,不认识的字可以查查字典。
3、交流朗读,注意读准字音。
4、这首歌词中有哪些不太明白的词语?学生质疑、讨论。
(1)重点理解“荡漾”一词。
字典中对“荡漾”一词的解释是:形容水波一起一伏的样子。
歌词中的“荡漾”应该怎样理解?(2)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是我的故乡,是我终身难忘的地方,从诗中找一找,“我”难忘什么?补充想象,还有什么难忘的?(3)再读读诗歌,“我”是在哪儿抒发自己的情感?仅仅抒发的是思乡之情吗?(4)想象着歌词描绘的境界,想象着风雪中驻守者的心情,有感情地读读诗。
5、再次播放《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vcd。
6、学生试着吟唱歌曲。
二、教学第二题:学写钢笔字1、出示:区、臣、医。
2、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字的字形,说说它们的共同之处。
3、仔细看字帖,说说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1)笔顺。
(2)外框的形状要写得上窄下宽,底边要平稳。
(3)出示“反犬旁”,说说哪些字带有这个偏旁。
4、教师示范书写,学生书空。
5、学生临帖,在田字格内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6、反馈。
①请三位同学在黑板上书写,其余同学注意观察、评析。
②展示写得好的同学作业,进行评析、表扬。
③指出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性练习。
第二课时一、教学第三题:读读背背1、读背成语。
(1)出示八个成语。
要求学生借助字典读准成语的音,不懂的成语做个记号。
(2)交流朗读成语,纠正读错的字音。
(3)交流对八条成语的理解:或根据已学的课文、了解的人物来理解,如“才思敏捷、后生可畏”可联系前面学习的课文《少年王勃》;或根据著名人物的故事来加深印象,如理解“力透纸背”时可举怀素写字的例子;或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来造造句子,学会运用;或让学生根据平日里的课外阅读说说自己的感悟,如“风华正茂、出类拔萃”……(4)再次朗读,加深印象。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练习3》教学设计之一这次练习共安排了8道题目,包括按笔顺写字、写出相同偏旁的字、读一读、认识打比方的句子、修改病句、熟记成语、口语交际、写毛笔字。
教学要求:1、按笔顺规则,把陷、遮、傻写正确,写端正。
2、写出带有指定偏旁的汉字各3个。
1)、读一读,认识含有数量词的词语。
2)、读一读,说说作者是怎样打比方的。
3、照样子修改病句。
4、熟记8条成语。
5、通过口语交际实例,学会商量。
6、练习毛笔字。
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1、审题。
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2、指导。
(1)指名认读陷、遮、傻3个字。
(2)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每个字的笔顺。
(3)让学生按照书上的笔顺练习书写,了解笔顺。
(4)让学生说说哪个字难写,难在那里。
(5)重点指导:陷的第七笔是一左短横,第八笔是横折,第九笔是一右短横;遮的第五笔是一左短竖,第六笔是一右短竖,第七是一短横。
3、练习(1)学生练习。
(2)根据练习情况,教师及时小结。
4、反馈。
展示写得好的字,评点好在哪里。
指出不足,根据情况进行矫正强化练习。
一、教学第二题1、审题。
(1)指名读题。
(2)让学生说说本题的要求。
2、指导。
(1)自由认读这6个偏旁的名称。
(2)指名认读。
(3)出示反犬旁,让学生回忆学过的字中,哪些字是反犬旁3、指导学生学习其他的偏旁,方法同上。
4、练习。
(1)学生各自在自己的书上分别填上带有指定偏旁的字,同时请几位学生上黑板填写。
(2)教师巡回指导。
5、反馈(1)检查学生填写情况及黑板上学生填写情况。
(2)表扬做得正确的同学,指出问题并进行纠正性练习。
二、教学第三题1、审题。
指名读题,说说这一题应怎样练习。
2、指导。
(1)请学生自由的试读6个词,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
(2)集体读,教师指导,读正确。
(3)指名读,思考:这6个词有一个相同之处,是什么?(4)小黑板出示万众一心瞬息万变万里长城这3个词。
(5)小结:今后我们在学习时遇到类似的词语,就要细细地揣摩、分辨,搞懂它们的真正意思。
《练习3》的教案《练习3》的教案【教学要求】1、学习用音序查字典2、照样学写铅笔字。
3、熟记四条成语和一句古文。
4、任选三个动词,各写一句话。
5、学会问路。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教师进一步明确题目要求。
2、指导。
(1)自读对话(2)分角色读对话(3)教师讲解音序查字典法3、练习。
(1)查小猴不会写的字(2)开展用音序查字典的比赛4、反馈。
二、教学第三题。
1、审题。
2、指导。
(1)出示卡片学生认读“龙亮兔”3个字。
(2)引导归纳三个字的结构。
(3)指导书写(4)学生练习描红。
3、练习。
教师个别辅导,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4、反馈。
教师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指出存在地问题,并进行纠正训练。
第二课时1、教学第四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教师谈话帮助弄清学习要求。
2、指导。
学生自读4条成语。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
(3)理解成语的意思。
风吹草动:风一吹草就晃动。
水到渠成:水流到的地方自然形成一条水渠。
瓜熟蒂落:瓜熟了,瓜蒂自然脱落。
3、练习。
(1)学生自由练读。
(2)同座位练习背诵。
4、反馈。
2、教学第五题。
1、审题。
2、指导。
(1)让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2)指名试读。
(3)教师范读。
(4)教师借助插图讲解这个古文的意思。
第一行意思是:合抱的大树,是从细小的萌芽生长起来的。
第二行意思是:高达许多层的平台,是从堆积泥土开始逐步建造起来的。
第三行意思是:千里路途,是从脚下一步一步走完的。
(5)教师再次范读。
(6)教师指导:比喻事情总是从头开始,逐步发展,最后取得成功的。
3、练习。
(1)学生自由练读。
(2)指名读。
(3)朗读理解:同学们要取得成功,必需从小努力,从现在开始做起。
(4)练习背诵,指名试背。
4、反馈。
第三课时教学第六题。
1、审题。
1、揭示言语交际的题目:他们在做什么。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图下的两个要求。
小学三年级语文《练习3》教案小学三年级语文《练习3》教案教学要求1、按笔顺规则,把“陷、遮、傻”写正确、写端正。
2、写出海带有指定偏旁的字。
3、读一读,认识含有数量词的词语。
4、读一读,说说作者是怎样打比方的。
5、照样子,修改病句。
6、熟记8条成语。
7、通过口语交际,学会商量。
教学准备:小黑板,光盘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第一题1、审题2、指导(1)出示卡片,学生认读。
(2)看看这3个字是什么结构。
(3)从笔顺规则来看,这几个字的书写笔顺怎样?(4)在书写时,你认为哪些地方该提醒大家注意?(5)教师范写,学生注意观察。
3、练习(1)按笔顺规则,边说边书空。
(2)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3)根据情况,及时小结。
4、反馈(1)请同学写,其他同学注意观察,看看写得是否正确、端正。
(2)展示写得好的同学的作业,进行表扬。
(3)指出存在的问题,进行练习。
二、第二题1、审题2、指导(1)自由读6个偏旁的名称。
(2)指名读一读。
(3)出示“反犬旁”,说说哪些字带有这个偏旁。
3、引导学习其他的偏旁。
4、练习(1)学生字自己的书上填上带有指定偏旁的字,请同学板演。
(2)教师巡视指导。
5、反馈表扬做得好的同学,指出存在的问题。
三、第三题1、审题2、指导(1)请学生试读6个词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
(2)集体读一读,教师指导。
(3)指名读,思考:这6个词语有一个相同之处,是什么?(4)小黑板出示:万众一心瞬息万变万里长城通过查字典,理解这几个词语的意思。
结合词语,理解词语中的“万”。
小结:这两个词语中表示数量的“万”并不是指“一万”。
让学生用笔画出其他词语中表示数量的词,看看它们是什么意思?(5)小结:遇到类似的词语,就要细细地分辨,揣摩,搞懂它们的真正意思。
3、练习读4、反馈第二课时一、第四题2、指导(1)请同学读一读句子,其他同学思考:这两句中把什么比作什么?用什么比喻什么?(2)想一想:为什么云雾一会儿像“茫茫的大海”,一会儿又像“巨大的天幕”?引导进行比较分析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的图,增添感性认识。
三年级语文上册《练习3》教学案一、朗读与思考1、朗读。
雏鹰展翅老马识途鱼贯而入倾巢而出鸡飞狗走狼奔豕突群龙无首狡兔三窟狐假虎威黔驴技穷指鹿为马画蛇添足它的外果皮像皮草一样不易透水;中果皮疏松而富有纤维,有利于在水中漂浮;内果皮十分坚硬,可以防止海水的侵蚀,种子就藏在最里面。
椰果一旦落入大海,便随着海浪作长途旅行,有的旅程可达数千里之遥,直到海浪把它送到岸上,才在另一块陆地上重新安家。
晨雾浓,似云烟。
谁家的孩子,打一声唿哨,甩几竿响鞭,赶一群鸭子往河沿。
没入晨雾中,人鸭皆不见。
只闻鸭欢呱呱叫,伴一支牧歌,清悠悠,四面传。
2、思考:——植物有哪些传播种子的方式?——当发生失火、落水、中毒等意外事件时,当事人应该怎么办?二、完成下列练习1、用线把下列词语与其相应的解释连起来。
仰视注意力集中地看扫视抬头向上看环视目光迅速地向周围看过去注视向四周看2、了解椰子树传播种子的方式。
[文本对话](一)聪聪:这次练习安排了5个板块,学用字词句里安排的是关于植物怎样传播种子的知识。
明明:关于植物怎样传播种子,在读了《蒲公英》一课后,我知道蒲公英的果实的外面有白色的软毛,果实成熟后形似一个白色的绒球,像这样有毛的果实,会随风飞散,让风来帮助它们传播种子。
聪聪:读了这个板块,我又知道了椰子树的种子是通过随着海浪作长途旅行,然后由海浪把它送到岸上,而在另一块陆地上重新安家落户的,以完成传播种子的使命的。
博士: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除了上面你们已经知道的通过水、风等的帮助来完成传播种子的使命外,还有的通过自身的弹射来完成,如凤仙花等,还有的通过小鸟、野兔等动物的帮助来完成,如葡萄等。
(二)聪聪:这次的读读背背里除了安排了八个含有动物名字的成语外,还安排了一首小诗——《晨牧》。
明明:这是一首情景交融、活泼清新的小诗,写的是农村孩子早晨上河沿去放鸭子的事。
博士:这首诗场景集中,意境逼真,语言简练传神,句式长短变化大,节奏自然起伏,极富于音乐感。
语文《练习3》的教案2.按从上到下的笔顺规那么,照样子练习书写上下构造的字。
3.朗读背诵儿歌。
4.打,学会打的礼节。
一、教学第一题:学习字词句1.指导学习第1小题。
⑴审题。
读题,明确要求。
⑵指导。
教师范读,边读边勾画山冈、太阳。
教师:小朋友这时你站在山冈上,面对刚刚升起的太阳,读读儿歌,就知道该区分方向。
学生自由读儿歌。
讨论:你学会怎样区分方向了吗?请一名上台区分方向,集体评议。
同桌互相演示,集体演示。
⑶齐读儿歌。
2.指导学习第2小题。
⑴审题。
读题,明确要求。
⑵讨论:谁能说说刚刚学过的区分方向的儿歌?齐背儿歌。
⑶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填空。
指名上黑板填空,追问:你能说说自己的理由吗?表扬填写正确的同学。
小结:3.指导学习第3小题。
读题,明确要求。
⑵讨论,交流。
教师: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回家资料,想想中午怎么利用太阳区分方向。
下面老师请同学们汇报一下自己的学习结果。
组织学生交流,组织学生汇报学习结果。
二、小结今天,小朋友们的表现值得老师表扬。
第一大家通过自己资料明白了中午如何利用太阳区分方向。
第二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展示自己的观察结果,非常了不起。
以后,小朋友要继续这样去做。
一、教学第二题:学写铅笔字1.审题。
读题,明确要求。
2.指导练习描红,仿影。
⑴出示卡片认读:花、点、前。
⑵指导辩析3个字的异同。
⑶复习描红和仿影的要求:一笔描成,笔笔到位。
学生练习描红,仿影,教师巡视。
3.指导练习临写。
⑴观察3 个字的笔画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⑵指名上黑板临写“花、点、前”。
⑶评价、纠正。
提醒学生注意每个字上下两部分的大小比例。
学生按要求练习临写。
二、教学第三题:读读背背读题,明确要求。
2.指导。
⑴看图:图上画的是地方?有一个什么样的小姑娘?她在干什么?⑵自由读儿歌,想想儿歌里都写了哪些内容。
指读儿歌,纠正错误读音。
⑶讨论:读儿歌,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练习朗读,试着把自己想到的用朗读表现出来。
3.边看图边练习背诵,会背的给自己画一颗星,背得有感情可以画两颗星。
注:以下是的文章,如有不合适之处请见谅。
小学三年级语文《练习3》教案是一份非常重要的教案,它涉及到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对于学生学好语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中,阅读练习是本教案的重点之一,它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学生学习语文必不可少的环节。
一、教学目标1.掌握阅读理解的基本方法和技能;2.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3.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基本语言知识,正确运用词语、语言句式等。
二、教学重点1.阅读素材的选取和解读;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准确、流畅地表达想法和观点。
三、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生僻词汇及其在文章中的含义和作用;2.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在不同语境下的意思。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讲述文本的背景、内容、历史、语言和表达的方式;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掌握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五、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引入一些相关的话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让学生产生一定的猜测和好奇心。
2.讲解文本:教师将文本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同时让学生熟悉生词、短语和难点的理解方法和技能。
3.课堂练习:教师根据文本,选取一些适合的题目进行练习,以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掌握情况。
4.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将阅读练习分配给学生自己阅读,让学生在课后完成,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六、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作业、小测验、课堂练习等形式来进行评估,尤其是对于阅读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采取一对一的方式,让学生特别关注练习,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同时,对于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
小学三年级语文《练习3》教案中的阅读练习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必不可少的环节。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练习三》教学设计1.按笔顺正确描红。
2.查字典,查到部首在"部首目录"中的页码。
3.读一读,了解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
4.在田字里正确描红、仿影、临写。
5.熟记8条成语。
6.朗读背诵诗歌《晨牧》。
7.练习将最近读的一本书介绍给同学们。
教学时间:四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第一题1.审题。
教师讲清题目要求。
2.指导。
出示第一个字"讯"及其笔顺,让同学们观察了解先左后右的一般规则和这个字的笔顺。
指导学生书空数笔画。
让学生说说"讯"字的最后一笔是什么?3.练习。
指导学生那个在田字格描红,要求边写边想笔顺。
4.反馈。
指名到黑板上描红,表扬好的。
对存在问题,进行纠正。
二、学习第二题。
1.审题。
教师讲清题目要求。
2.指导。
⑴教师打开字典,翻到"部首目录",告诉同学们里面有些什么。
⑵教师指导学生在自己的字典中找到"部首目录"。
⑶指导学生读"部首目录",指导里面的部首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⑷出示写有部首的卡片,然学生认一认教会学生这些部首的名称。
⑸出示"月",让学生数一数它共有几画,让学生在自己的字典中找到部首。
⑹出示"乙"让学生自己去查字典,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查的?⑺学生自己查字典。
3.练习。
学生自己查字典,同桌互相交流,教师指导。
4.反馈。
第二课时一、教学第3题。
1.审题。
教师讲清题目要求。
2.指导。
⑴指导学习第一组句子。
出示句子。
(同时出现)指导读正确、流利。
①体会一二句的不同之处。
②学生自读,理解体会,同桌讨论。
③有:第二句语气更加肯定。
⑵指导学习第二组。
3.练习。
让学生分组读第一组句子,感受一下不同句子表达的不同效果。
4.反馈。
同桌互读,读出语气来。
表扬好的,纠正问题。
二、教学第四题。
1.审题。
教师讲清题目要求。
2.指导。
⑴出示卡片"灭""至""苏",让学生认读这三个字,明白他们多是上下结构。
小学语文《练习3》教学设计小学语文《练习3》教学设计[训练内容]这个练习共安排8道训练题,包括以下几项内容:1.用钢笔描红。
2.了解“一”的变调规律。
3.按要求写词。
4.照样子扩展句子。
5.熟记成语。
6.读背谚语。
7.说话练习。
8.学写毛笔字。
[教学要求]第一课时一.教学第一题(略)二.教学第二题1.审题。
(1)指名读题。
(2)引导学生弄清楚题目的要求。
2.指导。
(1)请学生自由试读这两行词语,注意“一”的声调变化。
(2)指名读,思考:“一’’的声调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变化的?有什么规律?(引导学生对这两行词语进行分析比较,从而悟出:第一行的前三个词语,“一’’都在词末,故仍读本调第一声;后两个词语,因“切”、“致’’这两个字念第四声,在第四声字前面的“一”应该念成第二声;第二行词语中“一”,后面的“杯”、“条”、“本”、“丝”都不念第四声,“一”在非第四声字前面声调应该变读为第四声)(3)集体读,加深体会。
(4)教师小结:“一”的变调是口头上的自然变化。
拼写时,声调符号仍按原调标注。
书上这样标,是为了方便我们学习“一”的变调规律。
3.练习。
采用指名读、自由读、齐读等形式,让学生反复练读,从读中进一步体会“一”的变调规律。
4.反馈。
(1)请学生说说在什么情况下,“一”的声调要发生变化。
(2)出示黑板或投影片,让学生认读以下词语:万一周一二十一百里挑一一夜一册一遍一阵一把一年一顶一根一心一意一前一后三.教学第三题1.审题。
(1)指名读题。
让学生说说本题的要求。
2.指导。
(1)引导学生思考:在学过的词中有哪些词语含有看的意思?哪些词语含有“走”的意思?(2)同桌进行讨论,比一比,看谁说得又多又正确。
(3)指名回答。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补充,回答中出现的错误及时纠正)3.练习。
(1)请几位学生上黑板填写,其余学生填写在书上。
(2)让学生大声读读自己所填的词语。
4.反馈。
(1)同桌互查练习情况。
(2)表扬做正确的同学,指出存在问题并进行矫正性练习。
三年级上册语文练习三教案15篇三年级上册语文练习三教案1教材分析这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名为写秋雨,实际在写秋天,课文的内容丰富多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的丰收景象,还有深秋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
课文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从整体上带出一个美丽、丰收、快乐的秋天。
学习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清凉、留意、扇子、炎热、邮票、凉爽、柿子、仙子、菠萝、气味、香甜、粮食、加热、油亮亮、杨树、丰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读秋天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4、积累好词好句。
教学重点: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被艺术化了的语言。
教具准备:收集树叶或者图片(如银杏叶),录音机,磁带,课件等。
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略)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教师导语:同学们,大地经过春雨的滋润,雷雨的洗礼,秋雨姑娘又象一把钥匙,悄悄地打开了秋天的大门。
秋天的雨是美好的,神奇的,又是令人陶醉的。
二、动情朗读,感受美景1、师:你喜欢《秋天的雨》这篇课文吗》?把你喜欢的部分有感情的读出来,让大家共同欣赏一下,好吗?2、学生有选择地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3、组织学生对刚才的朗读进行评价(总结优点,指出不足,并提自己的建议)三、自主学习,理解感悟1、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一遍课文,思考一个问题: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秋天的雨的?(同桌交流,再指名汇报,师适时板书:颜色、气味、声音。
)过渡:好,同学们,现在你是想看看秋雨的颜色,闻闻秋雨的气味,还是听听秋雨的声音呢?2、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读书后的收获。
3、组织学生班上汇报,教师相机点拨,朗读体会。
师:喜爱秋雨颜色的小朋友,你看到秋雨的色彩了吗?(1)学生读文汇报,其他补充回答。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练习3》教学案 (I)一、朗读与思考1、朗读。
雏鹰展翅老马识途鱼贯而入倾巢而出鸡飞狗走狼奔豕突群龙无首狡兔三窟狐假虎威黔驴技穷指鹿为马画蛇添足它的外果皮像皮草一样不易透水;中果皮疏松而富有纤维,有利于在水中漂浮;内果皮十分坚硬,可以防止海水的侵蚀,种子就藏在最里面。
椰果一旦落入大海,便随着海浪作长途旅行,有的旅程可达数千里之遥,直到海浪把它送到岸上,才在另一块陆地上重新安家。
晨雾浓,似云烟。
谁家的孩子,打一声唿哨,甩几竿响鞭,赶一群鸭子往河沿。
没入晨雾中,人鸭皆不见。
只闻鸭欢呱呱叫,伴一支牧歌,清悠悠,四面传。
2、思考:——植物有哪些传播种子的方式?——当发生失火、落水、中毒等意外事件时,当事人应该怎么办?二、完成下列练习1、用线把下列词语与其相应的解释连起来。
仰视注意力集中地看扫视抬头向上看环视目光迅速地向周围看过去注视向四周看2、了解椰子树传播种子的方式。
[文本对话](一)聪聪:这次练习安排了5个板块,学用字词句里安排的是关于植物怎样传播种子的知识。
明明:关于植物怎样传播种子,在读了《蒲公英》一课后,我知道蒲公英的果实的外面有白色的软毛,果实成熟后形似一个白色的绒球,像这样有毛的果实,会随风飞散,让风来帮助它们传播种子。
聪聪:读了这个板块,我又知道了椰子树的种子是通过随着海浪作长途旅行,然后由海浪把它送到岸上,而在另一块陆地上重新安家落户的,以完成传播种子的使命的。
博士: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除了上面你们已经知道的通过水、风等的帮助来完成传播种子的使命外,还有的通过自身的弹射来完成,如凤仙花等,还有的通过小鸟、野兔等动物的帮助来完成,如葡萄等。
(二)聪聪:这次的读读背背里除了安排了八个含有动物名字的成语外,还安排了一首小诗——《晨牧》。
明明:这是一首情景交融、活泼清新的小诗,写的是农村孩子早晨上河沿去放鸭子的事。
博士:这首诗场景集中,意境逼真,语言简练传神,句式长短变化大,节奏自然起伏,极富于音乐感。
同学们应认真朗读、背诵,深切体会,展开想象,进入诗歌的意境。
聪聪:我在读了后,体会到了农村田园生活的氛围。
明明:我体会到了晨牧时“人鸭相愉”的乐趣。
[自主学习]语段一:群龙无首狡兔三窟学与练:1、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群龙——首——狡兔——窟——2、造句群龙无首……狡兔三窟……3、你知道“狡兔三窟”这个成语有什么典故吗?语段二:椰果能长期在大海中漂流。
它的外果皮像皮草一样不易透水;中果皮疏松而富有纤维,有利于在水中漂浮;内果皮十分坚硬,可以防止海水的侵蚀,种子就藏在最里面。
椰果一旦落入大海,便随着海浪作长途旅行,有的旅程可达数千里之遥,直到海浪把它送到岸上,才在另一块陆地上重新安家。
热带的海岸椰林比较多,就跟它传播种子的特殊方式有关。
学与练: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坚硬()特殊()2、“重”在字典里的解释有:(1)重复(2)再、又(3)层。
在“重新安家”里的“重”的意思是,“重新安家”的意思是。
3、读句子,想想带点的词语的意思有什么不同?(1)中果皮疏松而富有纤维,有利于在水中漂浮..。
(2)椰果能长期在大海中漂流..。
[综合实践]综合学习:一、有关近义词辨析的知识辨析近义词的原则是:求同存异,重在辨异。
要从词义的轻重程度、范围大小、色彩和用法等不同方面去辨析。
1、程度轻重。
如(请求、恳求、乞求)请求:是一般的要求。
恳求:是恳切的要求。
乞求:是指苦苦哀求。
“请求、恳求、乞求”这三个词的共同点是求。
都有要求别人帮助做某件事的意思。
不同点在于:“请求”,在提出要求时,含有尊重的意思。
“恳求”,在提出要求时,态度诚恳而迫切,语意也较“请求”来得重。
“乞求”,则是苦苦哀求,语意更重,有时含有贬义。
2、范围大小。
如(事情、事件、事故)事情:所指的范围大。
常泛指一切事。
事件:所指的常是突然发生的重大事情,范围较小。
事故:所指的常是偶然发生的事情,或不幸的事情,范围更小。
以上三个同义词所指的虽然是同一种事物,但在作用上,范围的大小上却不同。
3、用法不同。
如(爱护、爱戴)爱护:可用于人,也可以用于物,如“爱护同学”、“爱护公物”;用于人时,一般用于上对下或同辈之间。
爱戴:只可用于人,用于下对上,如“周总理是人民爱戴的好总理”。
再如“舒服、舒适、舒畅”这三个词,都可以用来形容伸展、快意的意思,但是由于“服、适、畅”这三个字的字义不同,因而它们之间的整体意义也存在着细微的差别。
“舒服”是指身体或精神上感到愉快。
“舒适”一般是指环境舒服、安逸的意思。
“舒畅”是形容心情开朗畅快的意思。
在运用时要注意区分,不能随便使用或互相调换。
区分出了同义词在程度、范围、用法等方面的细微差别,就能更有分寸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使自己说话得体。
二、有关植物传播种子的知识世界上有些植物种子传播的方法十分奇特,它能施展自己的“天才“来繁殖后代,真是神奇有趣。
会跳:墨西哥西北部山坡大峡谷中,生长着一种“跳豆”,它的形状与颜色和松子差不多。
如果把它放在手上或桌上,它会微微跳动,如果把它放在太阳晒热的地上,它能跳至几厘米高且跳个不停。
原来是豆中寄生虫的幼虫抓住坚果的内壁,向上躬起身子,使豆子往上移动之故。
会滚:美国西部草原上有一种滚草,成熟后,整个植株会被大风连根拨起,风把它卷成球状,并带着它在地上或低空打滚。
它能随风滚上几千米,在滚动中碰撞到障碍物时,便撒落一些种子。
这样,它一路滚动,就一路撒播着种子。
会翻:一种叫生长草的植物,它有一个绿色的“莲座”,当新茎上长出小“莲座”时,它们就分开了。
小座受到风吹雨打碰撞而落地后,有时会底部朝天而不能扎根繁殖,这时它自己会慢慢地翻转身体,让底部着地,这样就可以在土里扎根了。
会射:非洲北部与欧洲南部生长着一种喷瓜,当它成熟时,只要轻轻一碰,里面的种子就会像连珠炮一样喷射出来,射程可达6米,更为奇特的是美洲热滞沼泽中的木犀草,果实成熟时能自己开裂,像手机一样发出射击声,射程可达14米。
实践活动:一、把下列几种植物与它们传播种子的方式连起来椰子树风蒲公英小鸟葡萄自身弹射凤仙花海浪二、在班级里成立一个“绿色小队”,利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走出校园,调查了解或访问有经验的农民,在你们的周围,有哪些植物,他们分别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传播种子的?口语交际:学会求救当发生失火、落水、中毒等意外事件时,当事人应该学会求救。
说说在我们的生活中可能会有哪些意外事件,如果遇到了,该怎样自救或求救。
语段1:如果遇到了火灾,我们首先要想办法立刻拨打火警电话“119”报警。
然后,判明火情,正确选择逃生的路线,要迅速脱离火灾现场。
发生火灾时不能回屋拿东西,更不能躲藏在衣柜里、墙角边、床底下。
为防止烟雾中毒,应该用湿毛巾捂严口和鼻子。
行进中要降低身体的高度。
语段2:如果发现有人触电了,千万不要用手去拉触电的人,应该尽早地叫大人来处理,并打120急救电话,让医生救护。
语段3:如果你回到家时,发现家中有坏人在偷东西,应该赶快到邻居家告诉大人并及时报警。
如果你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发现有撬门的声音,你应该大声呼救请邻居或者过往行人来帮助你。
家中有电话的,可拨打匪警电话“110”,也可以给父母打电话。
[能力训练]基础训练一、看拼音写词语huàng dòng lǚchéng piāo liútèshūyúguàn ér rùqīing cháo ér chū()()()()()()二、照样子写词语呱呱清悠悠老马识途三、将下列词语连成通顺的句子到工厂去学习射击到农村去参观展览我们班到部队去义务劳动到博物馆去慰问工人到车站去拾稻穗能力提高一、说说下列带点的词语的意思有什么不同?1、伯父生前给了我无微不至的爱抚..。
2、我怎能不深深地爱戴..敬爱的周总理呢?二、请你写出四种植物及其不同的传播种子的方式。
三、请你写出八个含有动物名字的成语。
四、当你一个人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的时候,有一个陌生人自称认识你爸爸,说要送你回家,这时候,你应该怎么做?拓展阅读:伞花人们盼望已久的雨,终于落下来了。
大街上出现了一种美丽的景象——开满了“伞花”。
清晨,人们上班了。
一朵朵“伞花”从千家万户飞出来,在街上汇成了巨大的伞流。
那伞流又渐渐地分成许多支流,流向机关、工厂、学校------瞧,那位阿姨的伞真美啊!天蓝色的伞布上,画着芳草和鲜花,十分醒目。
那一边三位姑娘打的伞更美!一把粉红的,一把淡黄的,一把绿色的。
三把伞紧挨在一起,粉红配着淡黄,在绿色的映衬下,真像绿叶托着鲜花。
它们边走边旋转着伞柄,伞上一颗颗水珠闪着银光飞射出去,伞下传来姑娘们一阵阵欢笑声。
看,小朋友们打着伞过来了。
一朵朵,一簇簇艳丽的“伞花”下面,是一张张如花的笑脸。
“伞花”飞进学校,于是,校园就变成了美丽的花园。
[积累]1、这篇小文章美吗?在原文中画出你认为写得很美的句子。
多读一读。
2、抄写下面的词语。
盼望已久千家万户醒目闪着银光花的笑脸[感悟]3、读读下面的句子,在你认为正确的说法后面打“”大街上出现了一种美丽的景象——开满了“伞花”。
(1)开满了“伞花”是说街道两边开满了一种叫“伞花”的花。
()(2)开满了“伞花”是说雨中的街道上到处可见行人打开的雨伞,像一朵朵美丽的鲜花。
()4、认真阅读第四自然段这一段有()句话。
主要围绕第()句话的意思,写()。
第二句话主要写伞的()美;第三句话写伞的()搭配在一起的样子;第四句通过写()还是表现了伞()。
[运用]5、照样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话。
例:三把伞紧挨在一起,粉红配着淡黄,在绿色的映衬下,真像绿叶托着鲜花。
天空中无数颗星星()。
附送: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练习3》教学案一、朗读与思考1、朗读。
雏鹰展翅老马识途鱼贯而入倾巢而出鸡飞狗走狼奔豕突群龙无首狡兔三窟狐假虎威黔驴技穷指鹿为马画蛇添足它的外果皮像皮草一样不易透水;中果皮疏松而富有纤维,有利于在水中漂浮;内果皮十分坚硬,可以防止海水的侵蚀,种子就藏在最里面。
椰果一旦落入大海,便随着海浪作长途旅行,有的旅程可达数千里之遥,直到海浪把它送到岸上,才在另一块陆地上重新安家。
晨雾浓,似云烟。
谁家的孩子,打一声唿哨,甩几竿响鞭,赶一群鸭子往河沿。
没入晨雾中,人鸭皆不见。
只闻鸭欢呱呱叫,伴一支牧歌,清悠悠,四面传。
2、思考:——植物有哪些传播种子的方式?——当发生失火、落水、中毒等意外事件时,当事人应该怎么办?二、完成下列练习1、用线把下列词语与其相应的解释连起来。
仰视注意力集中地看扫视抬头向上看环视目光迅速地向周围看过去注视向四周看2、了解椰子树传播种子的方式。
[文本对话](一)聪聪:这次练习安排了5个板块,学用字词句里安排的是关于植物怎样传播种子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