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理论竞赛试题简要点评和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5
第二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全国决赛各赛项冠军赛后心得集锦学无止境技无止日——职工组数控车工冠军胡胜相信自己,是鲜花就一定会盛开——职工组数控铣工冠军芦峰一步一个脚印的成功才是最让人回味无穷的——职工组加工中心操作工冠军郭卫国数控大赛——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教师组数控车工冠军甄雪松多钻研、多实践、多总结、多积累,就能有好的回报——教师组数控铣工冠军解伟坡拼搏才能胜利——教师组加工中心操作工冠军张喜江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为我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学生高级技校技师学院组数控车工冠军王展超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可能成功——学生高级技校技师学院组数控铣工冠军徐容平怀着感恩的心做好每一件事——学生高级技校技师学院组加工中心操作工冠军刘同同感恩平静拼搏——学生高职高专组数控车工冠军金维法第二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赛后随想——学生高职高专组数控铣工冠军蔡耀安兴趣是成功的催化剂——学生高职高专组加工中心操作工冠军徐世东成功来自稳、准、快——学生中职组数控车工冠军张伟东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冠军,做最好的自己——学生中职组数控铣工冠军丁小峰蝴蝶终究会蜕变与飞翔——学生中职组加工中心操作工冠军周超学无止境技无止日——职工组数控车工冠军胡胜我叫胡胜,来自江苏南京,这次能获得第二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全国决赛职工组数控车工冠军,无论是我所工作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的领导同事,还是我本人都是极为惊喜的。
想想自己自1991年参加工作,到今年已经整整15个年头了,当年班上的大多数同学都已经转行了,只有我还坚持在机械加工这个行业。
我1996年开始学习数控车床,当时才20多岁,对这个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并且被它为机械加工行业所带来的革新感到欣喜。
当时,我就立志一定要在机械加工行业做出卓越的成绩。
新鲜的事物总能带来新的挑战,在过去的10年里,遇到了无数的困难,也无数次因为克服这些困难而兴奋。
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我的技能水平也在逐步提升,总算“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次获得这个名次既是对我过去努力工作的一个肯定,也是让我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加拼搏的一种动力。
第二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总结第二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总结一、大赛简介和参赛回顾全国数控技能大赛是为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国防科工委、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等六部委联合举办的全国性比赛。
数控大赛每二年举办一次,今年为第二届,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连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内共有20支代表队共计500余名师生参赛。
今年是大学首次组队代表兵团参赛,所以在我校于5月20日正式收到通知后,机电学院与高职学院立即进行了参赛队员的甄选工作。
选拔根据学习成绩、理论知识结构、实操技能、心理素质和体能各个方面综合展开,经过两轮遴选,陈虎等5名同学和机电学院王磊等3名教师最终组成兵团代表队,参加大赛教师组和学生组的全部三个工种数控车工、数控铣工和加工中心操作的竞赛。
参赛队员放弃了暑假休息,进行了专业集训。
由于此次参赛队员皆为大一同学,仅仅学习过工程制图、电工电子、工程力学等数控专业的入门基础课程,尚未涉及到核心技术,而且连真正的数控机床都没有亲自接触过,所以集训的工作量相当大、相当急。
同学们在专业教师的细心指导下,复习加深了有关公差配合、零件读图的内容,学习了比赛必须的加工工艺、钢的热处理、应用软件系统、仿真系统等方面的知识。
同学们发扬不怕苦、不喊累的顽强钻研精神,像机器一样不知疲倦地有规律地运转着,上午进行实操训练,下午又是4个小时的上机操作,晚上还要学习加工理论。
同学们带着饱满的热情,虚心学习的心态,于10月20日出发赴京参赛,22日顺利抵京,共比赛七天,后于28日安全返校报到。
其中的多场实操比赛都持续了七八个小时,中间不吃饭、不休息。
二、参赛收获1、通过参加全国性的高水平比赛,师生拓宽了眼界,开阔了思想,磨练了实战经验。
尤其是通过与全国高职数控专业的技术尖子的同台竞技,普遍产生了危机感,寻找到了今后学习的巨大动力,明确了进取方向,激发了同学们前所未有的学习热情。
全国数控紧缺人才培养工程协作会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第二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数控车工理论知识竞赛题(学生组高职小组)注意事项1. 请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代表的单位、姓名和准考证号2. 请仔细阅读题目,按要求答题;保持卷面整洁,不要在标封区内填写无关内容3.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中,每题1分,共30分,多选、错选不得分。
)1. 根据图1-1的主、俯视图,正确的左视图是 ( )。
2. 广泛应用于干车削的刀具为( )。
(A )陶瓷刀具 (B )涂层刀具 (C )PCD 刀具 (D )以上都是 3.Ф30H7/p6的孔轴配合,此配合为( )。
(A )间隙配合 (B )过渡配合 (C )过盈配合 (D )以上都不是 4. 刀具补偿参数存储在( )中。
(A )ROM (B )RAM (C )CPU (D )以上都是5. 数控机床精度检验主要包括机床的( )精度检验、定位精度和切削精度检验。
(A )几何 (B )综合 (C )动态 (D )以上都不是6.零件如图所示,以底面N 为基准镗削零件上的O 孔。
孔的设计基准是M 面,设计尺寸为(100±0.15)mm 。
那么尺寸L1及其公差应该为( )。
(A )L1= 3001.005.0—+ (B )L1 = 3001.015.0—+ (C )L1= 30025.01.0+— (D )L1= 30025.02.0+—7.钢经正火处理后,所获得的组织比退火后的( )。
(A )更细 (B )更粗 (C )一样 (D )不确定 8.刀具月牙洼磨损发生在( )。
(A )前刀面 (B )主后刀面 (C )副后刀面 (D )刀尖9.在高速切削时,( )以上的切削热来不及传给工件,被切屑飞速带走。
(A )75% (B )85% (C )95% (D )100%10.在加工细长轴过程中,车刀主偏角增大,工件变形( )。
(A )增大 (B )不变 (C )减小 (D )不确定11.长圆柱面工件夹持在三爪卡盘上,可限制工件的( )自由度。
加工中心 理论笔试试卷 考卷编号: 姓名: 准考证号: 单位: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在括号中,每题1分,共20分,多选、错选不得分。
)1.图1-1中,B 点相对于A 点的空间位置是( )。
A. 左、后、上方B. 左、前、上方C. 左、后、下方D. 左、前、下方2.下列做法中不能提高开环控制的数控机床位置精度的是( )。
A. 减小步进电机的步距角B. 提高丝杠螺母副的传动精度C. 增大步进电机的功率D. 进行传动间隙和螺距误差补偿3.目前应用的插补算法有很多种,“DDA”表示的是( )插补算法。
A. 数字积分插补法B. 逐点比较插补法C. 数字采样插补法D. 时间分割插补法4.在加工中心上镗孔时,毛坯孔的误差及加工面硬度不均匀,会使所镗孔产生( )。
A.锥度误差 B.对称度误差 C.圆度误差 D.尺寸误差5.时间定额是在一定生产条件下,规定生产一件产品或完成一道工序所需消耗的时间,而完成一个工件的一道工序的时间称为单件时间,下列选项中单件时间的组成不包括的是( )A.基本时间和辅助时间 B. 制定工艺的时间 C. 休息和生理需要时间 D. 布置工作地时间6.如图1-2所示,A1=70mm,A2=60mm,025.005.0−−0025.0−A3=20mm,图中X 的尺寸和公差为( )。
15.00+A.30 B. B. 30 15.005.0+−1.00+C. 30 D. 30.05125.0025.0+−05.015.0+−7.当奥氏体过冷到临点A 1以下时,随过冷度不同,过冷奥氏体发生的三种类型转变不包含( )。
A. 珠光体转变B. 贝氏体转变C. 索氏体转变D. 马氏体转变8.数控机床主传动通常采用的三种无级变速方法不包括( )。
A. 采用交流主轴驱动系统B. 采用变频器带变频电动机加工中心 理论笔试试卷考卷编号: 姓名: 准考证号: 单位: C. 采用直线电机 D. 采用电主轴9.如图1-3所示,在以外圆柱面为工件定位基面时,短支撑板可以限制工件的自由度个数是( )。
第二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甘肃赛区)数控铣(加工中心)理论知识竞赛题(学生组)注意事项1.请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工作单位、姓名和准考证号2.请仔细阅读题目,按要求答题;保持卷面整洁,不要在标封区内填写无关内容,答案填在答题卡上,否则不得分3.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答题卡…………………………………………………………………………………………………………………………………………………………………………4.比较孔或轴的加工难易程度的高低是根据( D )(A )基本尺寸的大小 (B )公差值的大小 (C )标准公差因子 (D )公差等级系数的大小 5.如图1所示的标注表示被测要素采用的公差原则是( D )(A )包容要求(B )独立原则 (C )最大实体要求 (D )最大实体要求的零形位公差图16.下列四个形位公差特征项目中公差带可以有不同形状的那个项目为( B ) (A )圆度 (B )直线度 (C )同轴度 (D )平面度 7.金属材料在受外力作用时产生显著的变化而不断裂的性能称为( C ) (A )硬度 (B )塑性 (C )弹性 (D )韧性8.将钢加热到发生相变的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到室温的热处理叫( A )。
(A )退火 (B )回火 (C )调质 (D )正火9.若一分度工作台的多齿盘齿数为36,则该工作台的最小分度角度为( C ) (A )1° (B )5° (C )10° (D )36°10.周铣时用( A )方式进行铣削,铣刀的耐用度较高,获得加工面的表面粗糙度值也较小。
(A )顺铣 (B )逆铣 (C )立铣 (D )对称铣 11.切削时切屑流出的那个面叫做( C )(A )基面 (B )切削平面 (C )前刀面 (D )后刀面12.在切屑形成过程中,如果剪切面上局部材料破裂成节状,但与前刀面接触的一面相互连接而未被完全折断,这种切屑称为( B ) (A )带状切屑 (B )挤裂切屑 (C )粒状切屑 (D )崩碎切屑 13. 一般而言,增大工艺系统的( B )才能有效地降低振动强度。
数控铣 理论笔试试卷姓名: 准考证号: 单位:数控铣削理论竞赛试题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在括号中,每题1分,共20分,多选、错选不得分。
) 1. 程序G90 G00 G16 X100.0 Y30.0中X100.0表示:( )A.刀具沿X 轴移动了100㎜B.刀具移动到X 轴100㎜处C.刀具移动到极径为100㎜的位置D.刀具移动到X100.Y30.点处 2.当使用镜像指令只对X 轴或Y 轴镜像加工时,( )A.刀具的实际切削顺序与源程序相同、刀补矢量方向相同、圆弧插补转向相反B.刀具的实际切削顺序与源程序相反、刀补矢量方向相同、圆弧插补转向相反C.刀具的实际切削顺序与源程序相反、刀补矢量方向相反、圆弧插补转向相反D.刀具的实际切削顺序与源程序相同、刀补矢量方向相反、圆弧插补转向相反 3.在存储器工作方式时,使用子程序返回指令M99 P2中的2表示的含义为:( ) A.返回主程序第二条程序 B.返回主程序N2程序段 C.重复循环二次 D.跳转到子程序N2程序段4.在精密测量中,对同一被测几何量作多次重复测量,其目的是为了减小( )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A. 随机误差B. 系统误差C. 粗大误差D. 绝对误差5.时间定额是在一定生产条件下,规定生产一件产品或完成一道工序所需消耗的时间,而完成一个工件的一道工序的时间称为单件时间,下列选项中单件时间的组成不包括的是( ) A.基本时间和辅助时间 B. 制定工艺的时间 图1-1C. 休息和生理需要时间D. 布置工作地时间6.如图1-1所示,A1=70mm,A2=60mm, 025.005.0−−0025.0−A3=20mm,图中X 的尺寸为( )。
15.00+A.30 B. 30 C. 30 D. 30.0515.005.0+−1.00+125.0025.0+−05.015.0+−7. 钛合金切削的主要特点是( )。
A.与碳化钛的亲和力强、易产生黏结、导热性差数控铣理论笔试试卷姓名: 准考证号: 单位:B.材料硬化严重 C.高温强度高 D.切削抗力大8. 将箱体零件的基准底平面放在平板上,用千分表测量箱壁孔下母线的等高性时,其误差值反映了孔中心线在( )的平行度误差.A.垂直剖面内同底面平面B.水平剖面内同底平面C.中心剖面内同底平面D.垂直剖面内同中心剖面内9. 能消除3个不定度的基本定位件是下列哪种?( )A. 短圆柱销B. 短圆锥销C. 长圆柱销D. 长V形块10.在基孔制配合中,基准孔的公差带确定后,配合的最小间隙或最小过盈由轴的( )确定A. 基本偏差B. 公差等级C. 公差数值D. 实际偏差11. 强电和微机系统隔离常采用( )。
第二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河北赛区选拔赛技术总结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科技部、国防科工委、中华全国总工会及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共同举办的第二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从10月20日开始至10月27日结束,历时8天的时间,终于落下了帷幕,在参加全国决赛的513名数控技能高手竞赛中,我省选拔出的11名选手,经过顽强拼搏,分别获得了三个工种、五个级别的两个全国第一名,一个全国第二名,一个全国第三名,两个全国第四名,另外五名选手分获全国第六、七、九、十一、十二名的好成绩,同时河北代表团也获得团体比赛总分第三名,创下河北代表团在数控专业参赛史上最辉煌的成绩。
为了备战第二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我省各部门领导对本次竞赛高度重视,广泛发动,精心组织,积极备战,充分发挥了学校、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体作用,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学生、教师、职工的参与热情。
全省共有17个地市或单位选拔的419名选手参加了第一阶段的理论竞赛,142名选手参加了第二阶段的软件、技能竞赛,由于选手使用数控系统的原因,最终确定11名优胜者组成河北代表队参加了第二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
现将本次河北赛区选拔赛中有关技术方面情况总结如下:一、成绩方面1.赛场准备工作充分为了本次选拔赛,承办单位上至领导下至职工都十分重视此项工作,严格按照竞赛要求,对选手所用的比赛中的每一台数控机床逐一进行了一级保养及检测调试工作,力争使每一台数控机床达到最佳精度,并为选手们准备了常用工具、刀具,对在竞赛中出现问题的数控机床及时抢修,从而保证竞赛的顺利进行。
2.竞赛过程组织严密为了保证选手们的公平竞争,我省采取了理论竞赛按标准考场(30人/场)编排,实行固定号段,无规则排序办法设定座位号的方法;软件、技能竞赛则采取抽签在全部项目开赛之前抽取的办法,抽签只决定实际操作出场顺序号。
具体程序为:先抽取抽签顺序号,再按抽签顺序号抽取实际操作出场顺序号。
软件竞赛按组别和工种以理论成绩的先后顺序确定机位号,若理论成绩相同,则以选手参赛证号的先后为序,软件竞赛分数控车工、数控铣工、加工中心三个专业赛场进行。
第二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竞赛技术纲要数控车工、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第二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工作专家组2006年4月目录一、竞赛概述二、竞赛说明三、技术要求一、竞赛概述分组:职工组、教师组、学生组(学生组分为高等职业院校(含高职、高专)、中等职业学校(含中专、技校、职高)和高级技校技师学院三个小组);工种:数控车工、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依据:《数控车工》、《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国家职业标准;时间:2006年10月中旬;地点:北京。
二、竞赛说明第二届全国数控技能竞赛的总成绩由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含软件应用)两部分成绩组成,其中理论知识占20%,实际操作技能占80%(软件应用占10%,实际操作占70%)。
每位参赛者必须参加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含软件应用)两项内容的比赛,并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完成比赛内容。
参赛选手的成绩评定由大赛技术工作委员会的裁判组负责。
理论知识竞赛内容:相应工种国家职业标准的理论知识与相关知识。
软件应用竞赛内容:零件造型、数控编程。
学生组和教师组增加计算机仿真加工。
实际操作技能竞赛内容:按图样要求完成试件加工。
裁判员配备:理论知识竞赛与软件应用竞赛每个赛场配备3名评判人员。
实际操作技能竞赛每机位配备2名评判人员,每个工种的赛场另设裁判长1名,竞赛监督2名,工程技术人员3名。
竞赛时间:理论知识竞赛时间为120分钟;软件应用竞赛时间:学生组和教师组均为180分钟,职工组为120分钟;实际操作技能竞赛时间:学生组360分钟,教师组和职工组420分钟。
三、技术要求(一) 职业道德1.爱岗敬业,忠于职守;2.努力钻研业务,刻苦学习,勤于思考,善于观察;3.工作认真负责,严于律己,吃苦耐劳;4.遵守操作规程,坚持安全生产;5.着装整洁,爱护设备,保持工作环境的清洁有序,做到文明生产。
(二) 相关知识与技能1、数控机床及工作原理(组成结构、插补原理、控制原理、伺服系统);2、数控加工工艺(加工工艺规范、工件装夹与夹具应用、刀具及切削参数选择与应用);3、编程技术(程序格式、常用指令、子程序、固定循环、变量编程);4、CAD/CAM软件使用方法(零件的几何建模、刀具轨迹的生成、后置处理及代码生成);5、数控加工仿真软件应用(仅限教师组和学生组)6、操作技能(机床操作与维护、试件加工和测量)。
第二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工作专家组专家杨伟群全国数控技能大赛被誉为国家数控技能的奥林匹克竞赛,刚刚结束的第二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在全国范围再次产生了巨大社会反响,通过本次竞赛活动进一步营造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有力地推进了数控技术和设备国产化的进程,同时大赛的竞赛过程和内容也引起了社会、企业和学校的广泛关注,本文将针对大赛软件应用竞赛的过程和结果作一总结。
一、大赛出题思路及过程简介从大的方面来讲,本次出题目标要求试题能够有效考核选手的以下三种软件应用技能:(1)零件的设计造型:考评CAD应用能力和技能;(2)零件的CAM编程:考评运用CAM工具进行自动编程的技能;(3)零件的加工仿真(用于学生组):利用仿真技术来考评选手机床操作、工装刀具选用、程序调试、工参数设定等重要数控加工操作技能。
试题所能考核的具体内容如图1所示。
1.指导出题的原则国家数控加工(数控车、数控铣、加工中心)操作工三个新的职业标准已于2005年颁布,所以出题要以职业标准内规定的职业技能分类和知识点分类为指导大纲,80%的考试内容必须和职业标准相符作为基本要求,另外由于大赛同时要具有选顶尖选手的要求,必须有20%的考试内容属于超纲的扩展要求。
(1)基本要求基本要求也就是国家职业标准中规定的职业功能、技能要求、知识点分类。
对于数控车工选手,出题的考核重点主要针对软件的应用技巧和使用流程,除了要掌握基本的CAD二维绘图技巧外,还要知道如何利用系统提供的车刀刀具库,选择车削专用功能、设置合理参数以及相应的车床后置处理、如何利用仿真软件(功能)来检查校验程序或加工工艺,有关数控车软件应用出题基本要求如表1所示。
表1 数控车软件应用试题的基本要求数控铣/加工中心部分软件应用试题,在难度上要比数控车大得多,其主要区别在于三维和二维上,零件的造型实际上属于设计范畴,但对于数控加工而言,零件造型应该称之为加工造型更为妥当,因为建模是为了进行图形编程,所以加工造型的构成包括线架(线框)、曲面、实体三种独立或混合图形方式,而设计造型主要使用实体模型,作为核心技能来讲,实体建模是最重要的,和曲面线架模型比,基于实体模型生成的加工程序是最可靠、最精确的,实体不像曲面造型那样可能出现空隙或重叠。
第二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数控铣(加工中心)理论知识竞赛样题(学生组/职工组/教师组)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中,每题1分,共40分,多选错选不得分。
)1. 职业道德对企业起到( c )的作用。
A、决定经济效益B、促进决策科学化C、增强竞争力D、树立员工守业意识2. 正确阐述职业道德与人的事业的关系的选项是( D )。
A、没有职业道德的人不会获得成功B、要取得事业的成功,前提条件是要有职业道德C、事业成功的人往往并不需要较高的职业道德D、职业道德是人获得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3. ( C )不属于压入硬度试验法。
A、布氏硬度B、洛氏硬度C、莫氏硬度D、维氏硬度4. 加工中心执行顺序控制动作和控制加工过程的中心是( C )。
A、基础部件B、主轴部件C、数控系统D、ATC5. 提高机床动刚度的有效措施是( D )。
A、增大摩擦或增加切削液B、减少切削液或增大偏斜度C、减少偏斜度D、增大阻尼6. 加工中心进给系统的驱动方式主要有( B )和液压伺服进给系统。
A、气压服进给系统B、电气伺服进给系统C、气动伺服进给系统D、液压电气联合式7. 逐点比较法圆弧插补的判别式函数为( C )。
A、F= Xi- XeB、F= Ye+YiC、F=Xi2+Yi2-R2D、F= Xe- Yi8. 为了使机床达到热平衡状态必须使机床运转( A )。
A、15min以上B、8minC、2minD、6min9. 基准不重合误差由前后(?C?)不同而引起。
A、设计基准B、环境温度C、工序基准D、形位误差10. 刀具磨损的最常见形式是( A )。
A、磨料磨损B、扩散磨损C、氧化磨损D、热电磨损11. 影响刀具扩散磨损扩散速度的最主要原因是切削( D )。
A、方向B、速度C、力D、温度12. 刀具进入正常磨损阶段后磨损速度( B ) 。
A、上升B、下降C、不变D、突增13. 已知直线经过(x1,y1)点,斜率为k(k≠0),则直线方程为( A )。
第二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实操试题点评
金福吉
【期刊名称】《金属加工:冷加工》
【年(卷),期】2007(000)001
【总页数】3页(P8-10)
【作者】金福吉
【作者单位】北京机床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第四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实操试题点评 [J], 金福吉
2.第二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实操试题点评 [J], 金福吉
3.第二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理论竞赛试题简要点评和总结 [J], 宋放之
4.第三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全国决赛实操试题及其工艺方案征集活动开始了 [J],
5.《第一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决赛试题解析与点评》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二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理论竞赛试题简要点评和总结全国数控工艺员职业培训工作已经开展了5年,5年间工作组专家在人才的培养目标、规格、计划、模式、方法和手段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始终坚持数控工艺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作为数控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核心,改善数控工艺的综合应用寄希望于“师傅带徒弟”的形式来完成的现状,探索着“实现与企业零距离的培养目标”。
数控工艺员的培训成果对两届的全国数控技能大赛起到了巨大的技术支持作用,数控工艺员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的探索,为大赛的命题提供了保障;数控工艺员的培训认证模式为参赛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了良好的竞赛形式。
现将第二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的关于理论、软件和实操的试题点评编辑在一起,供同行们参考,可以为把握08年第三届数控技能大赛的方向提供借鉴,同时也折射出了数控工艺员培训的发展方向,指导办好数控技能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工作。
本届理论竞赛试题的命题组是由多位教授、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高级讲师等专家所组成。
他们既是数控大赛的命题人,又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远程教育数控工艺员考试的命题人。
这些专家根据数控工艺员的命题经验,从第一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结束后就开始酝酿本次的试题。
通过总结归纳数控工艺员考试命题经验和首届数控技能大赛理论考试命题的经验,结合新颁布的数控操作工的国家职业标准,经过二年来的反复讨论最终形成终稿并获得大赛组委会的批准。
这次理论竞赛试题的命题原则是:遵照职业标准规定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侧重数控加工专业基础知识的原则;弥补实操考试的不足点的原则。
一、遵照职业标准的原则在理论试题中我们严格按照职业标准所要求的知识范围和要求命题。
学生组遵照高级工要求,职工和教师组是按照技师要求。
命题范围是构成试卷的基础。
也是所有选手如何进行理论学习的依据。
如果考题超出职业标准的要求。
那么命题就会失败,考出来的成绩也没有任何意义。
因此今后各个职业院校应该认真地学习职业标准,在数控教学实践中贯彻和执行职业标准的要求。
第二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理论竞赛试题简要点评和总结全国数控工艺员职业培训工作已经开展了5年,5年间工作组专家在人才的培养目标、规格、计划、模式、方法和手段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始终坚持数控工艺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作为数控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核心,改善数控工艺的综合应用寄希望于“师傅带徒弟”的形式来完成的现状,探索着“实现与企业零距离的培养目标”。
数控工艺员的培训成果对两届的全国数控技能大赛起到了巨大的技术支持作用,数控工艺员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的探索,为大赛的命题提供了保障;数控工艺员的培训认证模式为参赛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了良好的竞赛形式。
现将第二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的关于理论、软件和实操的试题点评编辑在一起,供同行们参考,可以为把握08年第三届数控技能大赛的方向提供借鉴,同时也折射出了数控工艺员培训的发展方向,指导办好数控技能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工作。
本届理论竞赛试题的命题组是由多位教授、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高级讲师等专家所组成。
他们既是数控大赛的命题人,又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远程教育数控工艺员考试的命题人。
这些专家根据数控工艺员的命题经验,从第一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结束后就开始酝酿本次的试题。
通过总结归纳数控工艺员考试命题经验和首届数控技能大赛理论考试命题的经验,结合新颁布的数控操作工的国家职业标准,经过二年来的反复讨论最终形成终稿并获得大赛组委会的批准。
这次理论竞赛试题的命题原则是:遵照职业标准规定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侧重数控加工专业基础知识的原则;弥补实操考试的不足点的原则。
一、遵照职业标准的原则在理论试题中我们严格按照职业标准所要求的知识范围和要求命题。
学生组遵照高级工要求,职工和教师组是按照技师要求。
命题范围是构成试卷的基础。
也是所有选手如何进行理论学习的依据。
如果考题超出职业标准的要求。
那么命题就会失败,考出来的成绩也没有任何意义。
因此今后各个职业院校应该认真地学习职业标准,在数控教学实践中贯彻和执行职业标准的要求。
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本届理论竞赛试题中最大的特点就是理论联系实际。
很多题目都是来自生产实际。
这些题目内容本身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但是却以生产加工中所表现出来的现象提出问题,并让选手做出选择或是做出回答。
例如竞赛题目之一:金属切削加工时,切屑的颜色可反映切削过程中的温度,它可以帮助判断切削参数是否选择合理。
当加工碳钢时,切屑的颜色呈暗褐色,这表明()。
A. 切削速度适当B. 切削速度偏高C. 切削温度太高,应降低切削速度D. 切削速度偏低答案:A这道题目直接来自实际加工。
很多有经验的操作工凭借观察切屑的颜色就能判断当时的切削用量的选择是否合适。
切削用量是一个理论问题,但是题目中并没让选手计算切削用量,而是让选手去观察。
通过这种题目的考核,让选手知道平时经验的积累是多么的重要。
在平时的生产加工中要学会动脑筋,做一个有心人,才能成为一名出色的技术工人。
当代的很多劳动模范不就是通过平时的观察和经验积累做出重要的技术革新从而走向成功之路的吗?例如竞赛题目之一:有时按下松开机床主轴刀柄按键后,刀柄仍然不能从主轴上取下。
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A . 拉钉稍短或拉紧弹簧压合过紧B . 刀柄与主轴产生冷焊C. 松刀油缸位置靠后D. 以上原因都有可能答案:D这个题目在机床操作中经常会遇到。
如果当这种现象产生时能够多问几个为什么,多去翻阅几本资料,那么对于机床的结构知识就一定能够掌握得非常牢固。
上述两道试题在书本上是不能够直接找到的。
只有通过理论的深入学习,再通过生产实践,才能准确回答题目。
类似这样的题目在本届理论试题当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这样的试题提出来以后职业院校中搞理论教学的教师们就会面临着新的挑战,也带来了新发展方向,那就是我们的理论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生产加工经验,必须是“双师”型的人才,既是教师,又是技师,才能够培养好学生。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2005年和2006年针对职业院校的教师举办了两届数控技师班。
就是要使更多的教师具有技师的水平和资格。
三、侧重数控加工专业基础知识的原则在《数控车工》、《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的国家职业标准中,专业基础知识占了很大的比重。
例如在职业标准的基本要求的第二项中写道:2.2基础知识2.2.1基础理论知识(1)机械制图(2)工程材料及金属热处理知识(3)机电控制知识(4)计算机基础知识(5)专业英语基础2.2.2机械加工基础知识(1)机械原理(2)常用设备知识(分类、用途、基本结构及维护保养方法)(3)常用金属切削刀具知识(4)典型零件加工工艺(5)设备润滑和冷却液的使用方法(6)工具、夹具、量具的使用与维护知识(7)铣工、镗工基本操作知识2.2.3安全文明生产与环境保护知识(1)安全操作与劳动保护知识(2)文明生产知识(3)环境保护知识2.2.4质量管理知识(1)企业的质量方针(2)岗位质量要求(3)岗位质量保证措施与责任2.2.5相关法律、法规知识那么根据这种要求,我们选择了与数控加工最有关系的内容进行命题,使考题更具有数控的特点。
例如竞赛题目之一:假如,在加工时,数控系统出现了“CHECK LUBURACATION”的英文信息,下面应该做的事情是()。
A. 调整液压系统的液压B. 调整压缩空气的气压C. 添加冷却液D. 添加导轨润滑油答案:D这道题目既有专业英语的内容,又有数控机床维护的内容。
表面上是英语词汇,但实际上是机床维护知识。
我们不要求每个操作工都能长篇大论地阅读外文资料,但是要求操作工能够基本了解数控系统中经常出现的外文词汇,甚至哪怕是把这些词汇当作一种符号来看待都可以,最终目的是要求每一个操作工熟悉自己所用的机床,从而更好地掌握它和维护它。
例如竞赛题目之一:在开环控制伺服系统中,步进电动机采用一对齿轮与丝杠相连接。
步进电机的通电方式是三相六拍方式,电机转子的齿数为40个。
已知脉冲当量为0.01mm,滚珠丝杠基本导程为6mm,则这对齿轮的传动比为()。
A. 5/3B. 3/5C. 2/5D. 5/2答案:C这道题目是把几方面与数控机床有关的基础知识综合体现出来。
它包括步进电机的知识、脉冲当量的知识、数控机床滚珠丝杠的知识和机械零件中齿轮传动比的知识。
虽然只是一道简单的选择题,但是如果仔细的琢磨其中的含义我们可以学会很多的知识。
作为命题作者真希望选手能够真正地掌握本题中的知识点,而不是简单地选择一下。
竞赛题目之一:当FANUC系统或者西门子系统执行了如下程序中的N30语句后,刀具实际移动的距离是()(西门子)(FANUC)...N10 G54 G90 G00 X0 Y0 ;N20 ROT RPL=30.0;N30 G1 G91 X80.0 F500 ;......N10 G54 G90 G00 X0 Y0 ;N20 G68 X0 Y0 R30.0 ;N30 G1 G91 X80.0 F500 ;...A. X移动56.569 ,Y移动56.569B. X移动80.000 ,Y移动0.000C. X移动40.000 ,Y移动69.282D. X移动69.282 ,Y移动40.000答案:D这道题目表面上是一道数控编程题目,但它还包括有简单的三角函数计算。
选手首先要知道N20语句中坐标旋转的指令含义,然后要看N30语句的坐标位置,最后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计算移动距离。
在本次大赛的理论题之中,多数题目都如同本题一样具有多重含义。
命题作者就是想利用有限的篇幅,传达出更多的信息,考核出更多的知识点。
以上题目都是数控专业基础知识所要求的最基本的内容。
选手们通过比赛或者通过学习这些题目后应该建立这样的一个概念,即:(1)竞赛题目绝大部分都是源于基础知识,这些基础知识范围很宽,但是并不很深奥。
选手们如果想在竞赛前突击学习,那是绝对学不好的。
即便是死记硬背地应付竞赛,那也只是临时性的。
竞赛过后就会很快忘掉。
所以选手特别应该注重平时的学习和知识的积累。
(2)竞赛题目绝不是直来直去地问你一个知识点,而是综合地问你多方面的知识。
四、弥补实操考试的原则由于受场地、设备、资金所限,任何数控技能大赛都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点全部考核到。
本届命题组为了使我们的大赛内容更加丰富,考点更加全面,提出了理论考试应该弥补实操考试的原则。
命题专家认为理论考试应该是实操考试的延伸,应该是实操考试的升华。
一部文艺作品的宗旨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那么我们的理论竞赛试题,就应像文艺作品一样,应该是来源于生产实际,而又不同于生产实际。
它应该是实操竞赛的补充,应该把实际操作中的要点、窍门、精华用适合于考试的形式体现出来。
这次理论竞赛试题包括了如下内容。
(1)高速加工的概念(2)四轴、五轴的加工概念(3)零件的测量(4)夹具误差的计算(5)含有第四轴指令的编程(6)论文撰写的方法这些内容无法在本届的实操考试中进行。
那么就在理论考试中实现。
可喜的是这次理论试题表现得非常成功。
它与软件考试和实操考试相互呼应,相互弥补,使本届的竞赛试题体现得更加完整和全面。
例如图-1所示:数控铣和加工中心试题中计算各工序尺寸的定位误差图-1心轴水平放置图如图-2所示在数控车工理论竞赛试题中计算锥度尺寸的方法。
图-2锥度检测示意图这些题目都是来源于生产实际,同时在本届大赛中又无法考核到的,最关键的是这些题目在生产加工中是经常用到的基本技术和知识点。
竞赛已经结束了,再次翻看第二届数控技能大赛的理论竞赛题目后总结出它所具有的特点是:1.知识全面,重点突出;试题涵盖了国家职业标准中数控操作工相应等级的大部分内容。
同时又着重突出了数控操作的特点。
做到多而不乱,精辟概括。
2、联系实际,题目灵活;试题出自生产实际,不照搬书本。
有些内容在书本中根本就没有。
只有真正掌握实操的方法才能正确回答问题。
另外试题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例如有些试题选手可以利用宏程序编程,也可以用子程序编程。
数控铣和加工中心的论文题目是有关螺纹加工的方法。
选手可以就此题目论述丝锥攻丝的方法,也可以论述铣削螺纹的方法。
3、彩色印刷,题意明确;虽然彩色印刷成本比单色印刷成本高出许多倍,但是组委会仍然坚持采用彩色印刷。
这不仅仅使理论试卷漂亮美观,体现国家级一类竞赛的风范,而更重要的是彩色图片使题目的意思表达得更加清晰准确。
过去不能出的题目现在也能出了。
看不清的题目现在也能够用不同的颜色描述清楚了。
4、难易结合,各取所会;本届大赛的理论试题中有相当一部分题目是非常简单的基础题。
但是也有一部分题目是比较难的。
就是在比较难做的题目中也有相当简单的得分点。
竞赛中选手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知识的范围和程度回答试题。
命题思路是每一道题目都可以有得分的希望和得分点,但是想比较完整地做对题目还是需要有很高的理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