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砂化验室规范化作业标准
- 格式:docx
- 大小:22.14 KB
- 文档页数:3
精心整理一.目的检测砂子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确定砂子的规格和类别。
指导检测人员按标准正确操作,确保检测结果科学、准确。
二.检测参数及执行标准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紧密密度。
执行标准: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中7.2.5条。
600t 为12.345678,容积为91011溶液等;七.环境条件操作室:20±5℃。
八.检测步骤及数据处理1.颗粒级配准备好试验用的工具,检查仪器设备的状态是否正常。
按不同部位抽取大致等量的砂八份组成一组样品,并将试样缩分至约1100g ,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室温后,筛除大于9.50mm 的颗粒,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注:恒量系指试样在烘干1h-3h 的情况下,其前后质量之差不大于该项试验所要求的称量精度(下同)。
精心整理a 称取试样500g,精确至1g 。
将试样倒入按孔径大小从上到组合的套筛(附筛底)上,然后进行筛分。
b 将套筛置于摇筛机上,摇10min ;取下套筛,按筛孔大小顺序再逐个用手筛,筛至每分种通过量不小于试样总量0.1%为止。
c 称出各号筛的筛余量,精确至1g ,试样在各号筛上的筛余量不得超过按下式计算出的量,超过时应按下列方法之一处理。
式中:G -在一个筛上的筛余量,g ;A -筛面面积,2mm ;1量。
2式中:1A 、2A μm 但2a b .加水至容量瓶500mL 刻度处,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出其质量1G ,精确至1 g 。
c .倒出瓶内水和试样,洗净容量瓶,再向容量瓶内注水至500mL 刻度处,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出其质量2G ,精确至1 g 。
砂的表观密度0ρ按下式计算,精确至10kg/m 3:式中:0ρ---表观密度,kg/m 3;水ρ---水的密度,1000kg/m 3;精心整理G--烘干试样的质量,g;G--试样,水及容量瓶的总质量,g;1G--水及容量瓶的总质量,g。
型砂测试方法型砂水分测试方法1范围本实验程序概述了型砂(或旧砂)含水量的测试方法 2型砂水分的概念指型砂烘干后水分所占的百分比. 3 装置a ) 双盘红外线烘干器b ) 电子天平:感量0。
01g 4 程序(快速法)称取试样(20。
00)g ,放入盛砂盘中,均匀铺平,将盛砂盘置于红外线烘干器内,烘10min,置于干燥器内,待冷却至室温时,进行称量。
5 结果的表述含水量X 按下式计算:121100%G G X G -=⨯式中:G1—-烘干前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G2——烘干后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型砂紧实率测试方法1范围本实验程序概述了型砂紧实率的测试方法。
2型砂紧实率的概念 指型砂的可紧实程度。
3 装置a) 6目标准筛 b) 投砂器c) Φ50圆柱形标准试样筒 d) 锤击式制样机 4 程序将试样通过带有6目筛子的漏斗,落入到有效高度为120mm 的圆柱形标准试样筒内(筛底至标准试样筒的上端面距离应为140mm ),用刮刀将试样筒上多余的试样刮去,然后将装有试样的样筒在锤击式制样机上冲击三次,从制样机上读出数值。
5 结果的表述 紧实率V 按下式计算01100%H H V H -=⨯式中:H0—-试样紧实前的高度,单位为毫米(120mm ); H1—-试样紧实后的高度,单位为毫米(mm )。
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型砂湿压强度测试方法1范围本实验程序概述了型砂湿压强度的测试方法。
2型砂湿压强度的概念湿压强度指型砂标准试样在达到破坏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3 装置a) 锤击式制样机b) 液压型砂强度测定仪c)Φ50圆柱形标准试样筒d)感量为0。
01的天平4 试样的制备测定各种强度用的标准试样除特殊规定外都是在锤击式制样上冲击三次而制成的。
称取一定量的试样放入圆柱形标准试样筒中,在锤击式制样机上冲击三次,制成高度为50mm±1mm的标准试样。
型砂试验操作规程型砂试验操作规程是对进行型砂试验时的操作流程和方法进行规范化的一份文件,旨在确保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下面是一份1200字左右的型砂试验操作规程,供参考:一、试验目的型砂试验的目的是为了评估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工程性能,以提供给设计和施工方案的依据。
二、试验设备及材料1. 型砂试验设备:型砂盒、压力机、程控仪表等。
2. 材料:测试样品、型砂、水等。
三、试验前的准备工作1. 安装和调试型砂试验设备,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转。
2. 准备型砂盒,进行必要的清洁和干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3. 准备型砂样品,通过筛选和处理,确保砂粒的均匀和干燥。
四、试验的具体操作步骤1. 样品制备:(1)根据试验需求,将型砂盒分为若干层,每一层厚度控制在5-10毫米。
(2)将干燥的型砂均匀地加入到型砂盒中,用压实器对型砂进行均匀的加压,直至达到试验要求的标准厚度。
(3)将试验样品嵌入到型砂中,确保样品与型砂的贴合度。
(4)进行任何必要的标记,以便于后续操作。
2. 试验过程控制:(1)将型砂盒放置在压力机上,调整好试验参数,如加载速度、加载方式等。
确保试验参数符合试验要求。
(2)开始加载,记录下试验的开始时间和加载的力值。
(3)以恒定速度加载样品,同时记录下加载过程中的力值和变形量。
(4)加载到规定的终点时停止加载,并记录下试验的结束时间和加载的最大力值。
3. 试验结果处理:(1)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出样品的应力应变关系和其他力学参数。
(2)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得出对材料性能的评估。
五、试验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试验操作规程,避免操作失误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2. 使用压力机时,应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距离,并佩戴好安全帽、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
3. 在试验过程中,要随时观察设备的运行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停止试验并报告维修。
六、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1. 每次试验结束后,对设备进行彻底的清洁和维护,保持设备的干净和整洁。
化验室制样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本一、一般规定1. 本规程适用于化验室制样工作人员,要求严格遵守,确保操作安全。
2. 制样工作必须在经过相应培训和授权后方可进行,未经授权人员严禁操作。
3. 制样工作人员必须佩戴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服等。
4. 操作前,必须仔细阅读该化验室的安全操作手册,并了解试剂的性质和操作步骤。
二、操作规定1. 操作台面必须保持整洁,并清除杂物和垃圾,确保工作区域无阻碍。
2. 操作前必须检查手套、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装备是否完好无损,且穿戴正确。
3. 操作过程中,严禁随意涉及其他未知试剂和物质。
4. 制样设备和试剂必须放置在固定位置,不得擅自移动或更改。
5. 当操作需使用明火时,应确保操作区域通风良好,禁止在有易燃物品附近操作。
6. 处理废弃物时,必须根据规定将其分类,且放置在指定的容器内。
三、仪器设备保养1. 仪器设备应定期进行保养,包括清洁、校准和更换磨损部件等工作。
2. 使用液体试剂时,必须注意约束好容器盖,避免试剂泄漏或溅出。
3. 结束工作时,务必清理好工作台面和仪器设备,并将其归位。
四、事故处理1. 发生事故时,立即停止操作,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确保人员安全。
2. 如有烟雾、火灾等突发情况,立即报警并按照逃生路线撤离。
3. 发生人员受伤事故时,应立即进行急救,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
4. 事故发生后,应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并制定相应的防范和纠正措施。
五、其他注意事项1. 操作过程中严禁饮食、吸烟和携带易燃、易爆物品等。
2. 在制样工作中应注意环境保护,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3. 制样工作结束后,必须关闭所有使用的仪器设备,并及时上锁。
4. 在操作过程中,应密切关注仪器设备运行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停止操作,并进行检修。
总结:制样工作对于化验室而言至关重要,但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制定并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是预防事故和确保人员安全的重要措施。
以上规范是化验室制样工作的基本要求,每一位制样工作人员都应牢记,并在工作中切实遵守,共同营造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
型砂试验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加强对型砂试验工作的管理,提高试验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保证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试验单位的责任与义务1、试验单位应当设置专门的试验室,配备必要的设备和仪器,确保试验工作的正常进行。
2、试验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的试验管理制度,明确试验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保证试验工作的规范进行。
3、试验单位应当加强与相关单位的沟通和协作,确保试验工作与其他工作的衔接和协调。
第三章试验人员的素质与要求1、试验人员应当具备与岗位要求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型砂试验工作的操作流程和标准要求。
2、试验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认真负责地完成试验工作。
3、试验人员应当保持学习和进步的态度,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素质能力。
第四章试验管理制度1、试验人员应当严格遵守试验操作规程,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试验工作。
2、试验人员应当严格遵守试验安全操作规定,做好试验工作的安全保障。
3、试验人员应当认真填写试验记录,确保试验数据的真实和完整。
4、试验人员应当及时上报试验中出现的问题和异常情况,积极协助解决。
第五章试验设备和仪器的管理1、试验设备和仪器应当定期进行检测和校正,保证其准确性和稳定性。
2、试验设备和仪器应当科学合理地进行存放和维护,确保其正常使用和延长使用寿命。
3、试验设备和仪器的使用人员应当经过专门培训和考核,掌握相关操作技能和注意事项。
第六章试验数据的保存和利用1、试验数据应当按照规定的格式和方式进行保存和归档,确保其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2、试验数据应当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分析和利用,为相关工作提供可靠依据和支持。
第七章试验质量控制与提升1、试验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的试验质量控制体系,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要求。
2、试验单位应当加强对试验工作的质量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3、试验单位应当加强试验技术交流和经验分享,不断提升试验质量和水平。
第八章试验管理的监督与考核1、试验单位应当建立试验管理的监督机制,加强对试验工作的检查和评估。
型砂试验作业指导书铸钢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1目的为使铸钢型砂试验的操作有所依循,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范围凡本公司铸钢用型砂、树脂砂检测作业,均适用。
3作业内容选取原砂及混合料试样(标准方法,GB/T2684-1981)3.1.1散装的原砂的平均样品是在火车厢、船舱、汽车、砂库及砂堆中,从离边缘和表面200—300mm的各个角及中心部位,用取样器选取;袋装原砂的平均样品由同一批量的百分之一的袋中选取,不得少于三袋,其总重量不得少于5Kg;混合料试样在混砂机出砂口或造型前输送皮带上取样,应避免从砂堆表层取已失去部分水分的混合料,一次不得少于2Kg。
3.1.2选取样品必须注明样品的名称、产地和取样日期。
3.1.3检验所需的试样,由样品选取,试样的数量可根据检验项目而定,但不得少于1Kg。
3.1.4选取试样的方法采用“四分法”或分样器。
3.1.5除了供测定含水量的试样外,其它检验用的试样都必需用3mm筛子筛过之后烘干,烘干的温度在140~160℃,将烘干后的试样在放在干燥器内,以备在进行检验。
3.1.6对有疑问的检验试样,检验后,剩余的样品应保存三个月,以备复检。
3.1.7混和料试样,按混制设备特点和工艺规定定期选取。
如混合料由皮带输送器输送,可以输送器上定期取样三份混匀,其数量。
试验步骤3.2.1 水分含水量是表示铸造用原砂及混合料中所含水分的百分数。
3.2.1.1主要仪器:HG56卤素水份测定仪、电热鼓风干燥箱等。
3.2.1.2快速法试验步骤试验时,称试样20±0.05g,放入卤素水份测定仪的砂盘中均匀铺平,自动计算烘干时间并显示水分含量。
3.2.2 含泥量含泥量是表示铸造用原砂及旧砂中所含有直径小于颗粒部分的百分数。
3.2.2.1主要仪器与试剂:天平(感量0.01g)、搅拌机、洗砂杯、SXX-B虹吸式洗砂机、试剂是质量分数为1%的焦磷酸钠溶液(用化学纯Na4P2O7·10H2O配制)。
型砂试验操作规程型砂(旧砂)含泥量的测试方法1范围本实验程序概述了型砂(旧砂)含泥量的测试方法。
2型砂水分的概念指型砂(旧砂)中直径小于20微米的细粉的含量。
3所需仪器虹吸式洗砂机;双盘红外线烘干器;感量为0.01的天平;漏斗,中速滤纸,玻璃棒;4实验程序4.1取300克左右型砂(旧砂),用四分法取100克烘干待用;4.2用天平称取50±0.1克旧砂,将试样放入容量为600ml专用洗砂杯中,加入390ml蒸馏水和10ml浓度为5%的焦磷酸钠溶液,煮沸3-5分钟,将洗砂杯置于洗砂机上,搅拌15分钟,取下洗砂杯。
4.3向洗砂杯中加入清水至标准高度125mm处,用玻璃棒搅拌30秒,静止10分钟,用虹吸管排除浑水。
第二次仍加清水至标准高度125mm处,用玻璃棒搅拌约30秒后,静置10分钟,用虹吸管排除浑水。
第三次操作与第二次相同,但每次仅需静置5分钟,这样反复多次,直至洗砂杯中的水已达到透明无泥类为止;4.4最后一次将洗砂杯中的水排除后,将试样和水到如直径为100毫米左右的玻璃漏斗中过滤,然后将试样连同滤纸置于玻璃皿中,在电烘箱中烘干至恒温(温度140-160度)。
烘干后置于干燥器中,待冷却至室温后称重量。
5型砂(旧砂)含泥量的计算试样含泥量=(试验前试样重量-试验后试样重量)÷试验前试样重量×100%型砂紧实率测试方法1范围本实验程序概述了型砂紧实率的测试方法。
2型砂紧实率的概念指型砂的可紧实程度。
3所需仪器锤击试样机Φ50标准装样筒,底座型砂透砂器6目标准筛4实验程序4.1从混砂机或造型机处取混好的型砂约2公斤,用密封容器密封带回实验室,以保持型砂的水分不损失;4.2将6目筛放在投砂器的上端对齐,再将标准样筒和底座安装好,放在投砂器的正下方,使样筒的外圈和投砂器的外圈对齐;4.3将取来的型砂均匀的透过6目筛落放到样筒中,直至装满;4.4刮平样筒顶部多余的砂,将整个组合(装样筒,底座杯和未紧实的砂)移至标准样锤击制样机上。
型砂试验作业指导书(铸铁)G1洗砂后烘干试样重量(g)。
3、2、3 粒度分布粒度指铸造用原砂或旧砂粒组成成分。
3、2、3、1主要仪器:SSZ震摆式筛砂机、天平(感量0、01g)、SBS铸造用标准筛等。
3、2、3、2试验步骤测定粒度的试样除特殊注明外,应选取上一试验测定过含泥量的烘干试样。
试验时,首先将震摆式定时器旋钮旋至筛分所需时位置(振幅指示器选在3mm处),此时将试样放在全套的铸造用标准筛子(6目)上,再将装有试样的全套筛子紧固在筛砂机上,进行筛分。
筛分的时间为12~15min,当筛砂机自动停止时,松动紧固手柄,取下标准筛,将每个筛子以及底盘上所遗留的砂子,分别倒在光滑的纸上,并用软毛刷仔细的从筛网的反面刷下夹在网孔中的砂子,称量每个筛子上砂粒重量。
最后计算出每个筛子上砂子占总重量的百分率。
(含泥量+各粒度称重)不应超过50±1g。
采用未经测定含泥量的试样时试样称重50±0、1g。
3、2、3、3若采用未测含泥量的试样,应按50±0、1g克进行AFS细度法。
其计算方法是将各筛余留量的百分比乘以下表所列相应的细度因数,然后将各乘积相加后除以各筛的停留量的百分数总和,即公式:AFS平均细度= L÷L1质量部型砂试验作业指导书日期全文结束》》年10月30日页数第3页共11页式中:L各筛的停留量的百分数总和。
筛号6122030405070100140200270底盘细度因数351020304050701001402003003、2、4 紧实率3、2、4、1主要仪器:SAC锤击式制样机、SBT砂投入器3、2、4、2试验步骤紧实率的测定是将试样通过带有6目筛子的漏斗,落入到有效高度为120mm的圆柱形标准试样桶内(筛底至标准试样筒的上端距离应为140mm),用刮刀将试样筒上多余的试样刮去,然后将装有试样的样筒在锤击式制样机上冲击三次,试样体积压缩的程度即为紧实率,以百分比表示,其数值可从制样机上读出,也可计算:V=(H0-H1)÷H0×100%式中:V试样紧实前的高度(120mm);H1通过试样的空气的体积,cm3 , V=2000cm3;H试样面积cm2;P2000cm3通过试样的时间;K刮板迅速将覆膜砂填入试样盒内,取下砂斗2mL。
化验室工作标准
一、及时、准确地提供指导生产运行所需的各项化验数据,正确使用和保养实验所用仪器。
二、实验前要充分做好准备工作,阅读实验提纲,准备好实验用的仪器、药品。
三、实验要严格按照程序和要求进行,精益求精,实验中做到清洁整齐,有条不紊,并且尊重事实,做好实验记录。
四、实验后要做好结束工作,认真清洗仪器,整理药品,做好安全检查。
五、及时填写和上报实验报告,书写报告要做到整洁规范,内容完整。
六、加强对有毒有害药品的管理,对有毒有害药品的使用和贮存要严格遵守规定,做到万无一失。
七、保持化验室内外的卫生,每天要对化验室进行清洁,要求地面清洁,窗户明亮,仪器和药品摆放整齐并符合安全要求,卫生区内不得有杂草及垃圾杂物。
八、积极配合检修人员的工作。
九、认真完成厂部、生产技术科交给的其它工作。
1目的1.1为了规范土建试验室对砂检验的工作程序,实现标准化操作,特制定此作业指导书。
2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和构筑中水泥砼及制品用的砂,道路工程与水利工程可参照本法。
3编制依据3.1GB/T14684-2001《建筑用砂》3.2JGJ52-2006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4作业项目概述4.1天然砂----由自然条件作用而形成的,•粒径在5mm以下的岩石颗粒。
4.2含泥量-----粒径小于80µm颗粒的含量。
4.3泥块含量-----砂中粒径大于1.25mm,经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630µm颗粒的含量;粗骨料中粒径大于5mm,经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2.5mm的颗粒含量。
4.4坚固性----在气候、环境变化或其它物理因素作用下抵抗破裂的能力。
4.5轻物质----砂中相对密度小于2000kg/m3的物质。
•4.6碱活性集料----能与水泥或混凝土中的碱发生化学反应的集料。
4.7表观密度-----集料颗粒单位体积(包括内封闭孔隙)的质量。
4.8紧密密度-----集料按规定方法颠实后单位体积的质量。
4.9堆积密度-----集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5检测准备5.1人员凡从事本试验的人员,都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且考核合格,并取得相应的上岗证书。
5.2设备仪器摇筛机;放大镜;钢针;烧杯;玻璃棒;方孔径5mm筛;电子天平(称量500g,感量0.01g);电子天平(称量1000g,感量1g);烘箱;方孔套筛;孔径80µm和1.25mm 筛各一个;浅盘;容量筒(内径108mm,净高109mm,•筒壁厚2mm,容积约为1L,筒底厚为5mm);李氏瓶。
氢氧化钠溶液3%、硫酸、酒精等。
6检测条件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15℃~30℃。
7检测顺序7.1取样方法7.1.1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
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面铲除,•然后由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砂共8份,组成一组样品。
型砂化验室规范化作业标准1. 目的与适用范围为规范化验人员行为,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明确化验室管理操作规程,确保型芯砂质量,制定本操作规程。
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化验室管理操作、检查。
2.内容2.1工作守则:2.1.1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以企业的利益为重,为企业的发展努力工作,明确个人的工作目标。
2.1.2讲究工作方法、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2.1.3服从领导,注重协调,提倡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工作分工不分家。
2.1.4工作期间须统一着企业配发的工作服,着装要干净整洁,不得袒胸露体。
2.1.5进入生产现场须根据《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安全生产守则》的有关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
2.1.6严格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
2.2操作规程:2.2.1每班工作前需检查所用仪器设备及安全装置是否正常。
2.2.2 化验人员接到请验试样后,要及时按要求进行取样化验。
2.2.3化验结束后,作好各种化验记录,开具相应的报告单,确保各种记录、报告单字迹清晰、整洁。
2.2.4所有仪器设备、玻璃容器必须按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使用完毕后,按要求及时清洁、清洗干净。
2.2.5 使用电器应注意安全,不得用潮湿物接触电器。
如发现仪器设备在通电情况下发生异常,应立即切断电源,并通知电工来修理,不得擅自动手。
2.2.6定期检查电线线路、开关等安全。
2.2.7电炉、烘箱及其它蒸气加热的设备使用后应及时关闭电源、气源,下班后需继续使用时须有人监看.2.2.8 凡正在进行化验工作或仪器测试时,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以免发生意外。
2.2.9碾砂机在搅拌试样时,不准用手混料和用手直接取样,避免绞伤。
2.2.10洗砂机工作中,不准随意用手停止机器,防止烧坏电机,需要停机时,必须闭上开关。
2.2.11往烘干箱送取试样时,应停电进行,防止触电伤人。
2.2.12化验员要知道化验室水阀,蒸汽阀、电闸及消防器材的位置。
2.2.13工作结束或离开化验室时,应认真检查门、窗、水电、汽是否关闭。
型砂测试操作规程1. 目的本规程为沙铸混砂工序中型砂测试的一般性工艺规则,为检验人员,技术人员在工作中提供依据.2. 使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厂砂型铸造用沙的性能测试.3. 规程要求3.1 透气性的测定:a) 设备:SAC锤击式制样机,天平,STZ直读式透气性测定仪称取试样150-190克,倒入样筒内,将样筒连同底坐放在锤击式制样机上,轻轻放下锤杆扳手,使冲头压入筒内b) 转动凸轮摇手,转三转,使重锤冲击试样三次, 凸轮摇手,摇动速度以每3秒为宜,重锤落下冲击时,摇手要静止片刻,并注意重锤不要冲击凸轮边上,此时冲击导杆顶端应在公差刻度线内c) 右手拉下械杆扳手,使冲头举起,左手将试样筒取出,将试样样筒放在透气性测定仪的橡皮试座上,并轻微压紧d) 将三通阀旋至工作位置,钟罩下降,水柱上升,由水柱压力计读数, 读出透气性e) 试验前应首先检查仪器的准确程度,提起密封样筒,保持10分钟钟罩不下降.调节水柱压力计右上角的调整螺丝,使标尺的零位线与水柱内的水面齐平3.2 强度的测定3.2.1 设备:SWY液压强度机3.2.2 正强度的测定:将抗压夹具置于仪器上,把冲制的圆柱形试样放在夹具上(试样的制作同透气性测定2 , 3 )转动手轮,使压逐渐作用于试样上,直至试样破碎,破碎时压力表指针停留位置所指抗压圈刻度值即为测试的抗压值。
3.2.3 拉强度的测定:将抗拉夹具置于仪器上,将冲制的θ字型试样放入夹具中并使夹具中四个滚动栏的中面贴住试样腰部,使压力通过夹具顶板作用于试样上,直至试样断裂,压力表挡针停留,住圈所挡抗拄圈刻度值即为测试的抗拄强度值。
3.3 粒度的测试:a) 设备:SSZ震摆或筛砂机天平sgh双盘红外线烘干器b) 操作方法:将试验筛按照筛孔径大小顺序摆放,称50克型砂,放入烘干器烘6-9分钟后,倒入顶层SBSO1号6目筛内,盖好筛盖,并放在筛砂机筛座上逆时针旋转夹筛盘6上的手柄,将整个夹筛盘向上调得筛盖上然后顺时针旋转夹筛盘上的手柄,其内顶杆轴夹紧支承套,把标准筛固定.将定时器放钮拨到筛分所需的时间(3-15分钟)打开电源开关,筛砂机自动停止,逆时针旋转夹筛盘上手柄使夹筛松开,并上提固定滑套,取下试验筛,依次将残存在各号筛内的砂粒倒在纸上,分别用天平称重(精确到0.1克)筛内如嵌有砂粒不可敲击标准筛应用毛刷轻轻刷下,将各号筛内残存砂粒称重后并记录,最后计算出每种砂粒占试样总重(50)克的百分率.3.4 含水量(水分)的测定:a) 设备: 天平sgh双盘红外线烘干b) 操作方法:称砂20(+ -)0.05克倒入盛砂盘中,均匀铺平,将盛砂盘放置在红外线烘干器内,烘6-10分钟,取下试样,冷至室温,再用天平重新标重,精确至0.01克.含水量= (烘前重量-烘后重量)÷烘前重量×100%3.5 紧实率的测定:a) 设备: SAC锤击式制样机,SBS型标准筛b) 操作方法:将试样筒放在标准筛下面,把型砂倒入标准筛,使之自然漏入试样筒内,用刮刀将试样筒上多余的试样刮去,然后将装有试样的标筒在SAC锤击式制样机上冲击三次,试样体积压缩的程度,即为紧实率,其数值可直接从制样机上读取.3.6 灼烧减量的测定:a) 设备:SX2-4-10箱式电阻炉天平b) 操作方法: 称砂2(+ -)0.05克放在瓷舟中,电阻炉温度调到1000-1050度之间,把型砂放入电阻炉中,30分钟后拿出,称重.灼烧减量=(灼烧前重量—灼烧后重量)÷灼烧前重量×100%3.7 发气量的测定:a) 设备:GET—11智能发气性测试仪天平b) 操作方法:(1)按下船型主电源开关,接通主电源,参数显示区显示(HELLO)约30分钟左右,自动进入监控状态,参数显示区显示“)-”(2)在监控状态下,按下电源“通”按钮,指示灯亮,开始升温,约30分钟左右,炉温和系统温度将达到设定值.恒温10分钟左右,即可进行发气性的测试(3) 称取1.00克试样置于烧舟中,在监控状态下,将样舟推入炉膛的恒温区,迅速盖上密封盖并按“测量”键,仪器开始工作,试样的发气量和对应的时间将同步显示在参数显示区.(4) 当参数显示区的数值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按“结束”键,参数显示区显示出发气量和对应时间,再按“打印”键,发气量以图形方式输出,再按“0”键,发气量以数据方式输出.(5) 试验结束后,取下炉口的端盖,先按“断”按钮关断控制电源,然后切断主电源.4. 详情请参照使用说明书.5.1 焦碳的检测:5.1.1 检验设备:烘干箱天平5.1..2 水分(每次分析必须新到试样),称样1.00(+ -)0.05g,记录(1)皮重,(2)料重,将料置于烘干过圆坩锅中,放入105-110℃的烘干箱内烘90分钟,取出试样冷却至室温,备注:从保温箱中样品取出时,注意样品的完整性5.1.3 计算公式:水分含量%=(皮重+净料-烘后总重)÷净料×1005.2. 检验设备:电炉天平5.2.1 灰分:称样1(+ -)0.05g,置于燃烧过的方灰四(方舟)中,均匀撒开,不要将样品堆放在一起,防止燃烧不彻底,将方舟置于灰四架上,用长钳将灰四架,灰四放入已设定好的8.5(+ -)10℃的炉中.注意:刚放入的灰四架要在炉门处,并将炉门开一缝进氧,时间2分钟后再将灰四架移入电炉中心,保温90分钟,炉门一直留一条缝进氧备注:灰四,方舟,圆坩锅在815(+ -)10℃的温度中烘烤30分钟后方可使用,取出试样,冷至室温(注意避风,灰分流失)5.2.2 计算公式:灰分含量%=(烘烧后总重-皮重)÷净料×1005.3 检验设备:电炉天平5.3.1 挥发分: ,称样1.00(+ -)0.05g置于烘干过圆坩锅中,(1)记录坩锅皮重,(2)去皮记录净料重. 将置好试样盖上盖子放到灰四架上迅速将灰四架放入已设好的900℃电炉中,放置位置入炉中心,保温7分钟,将炉门关严,取出试样冷至室温,称量:烘后总重.5.3.2 计算公式:挥发分%=皮重+净料重烘后总重÷净料×1005.4 固定碳计算公式:固定碳%=100-挥发分-水分-灰分备注:焦碳的碳含量是经各步试验结果计算出来的,所以称固定碳.6. 亚甲基蓝吸附量(吸蓝量)的测定注:膨润土中蒙脱石具有吸附亚甲基兰的能力,其吸附量称吸蓝量以100克试样吸附的亚甲基蓝的克数表示.6.1 设备:天平(感量0.01g)电炉滴定管6.2 试剂配制:质量分数为1%的焦磷酸钠溶液.质量分数为0.2%的亚甲基兰溶液(化学试剂纯度为≥98.5%.亚甲基兰必须在干燥皿中保存)亚甲基兰溶液的配制:称取亚甲基兰2克溶于1000ml水中,即配成质量分数为0.2%的亚甲基兰溶液6.3 操作程序:称取烘干的试样0.20g(+ -)0.01g置于三角烧杯中,加入50ml蒸馏水使其预先润湿.然后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焦磷酸钠溶液20ml摇晃均匀后在电炉上加热煮沸5分.在空气中冷却至室温,用滴定管滴入质量分数为0.2%的亚甲基兰溶液,滴定时第一次可加入预计的亚甲基兰溶液量的2/3左右,以后每次滴加1-2ml.检验终点的方法是:每次滴加亚甲基兰溶液后摇晃30秒,用玻璃棒蘸一滴试液在中速定量滤纸上,观察在中央深兰色的周围在无出现淡兰色的晕环,若末出现,继续滴加亚甲基兰溶液.如此反复操作,当开始出现兰色晕环时,将试液静置1分后,再用玻璃棒蘸一滴试液,若四周还末出现淡兰色的晕环,说明末到终点,应再滴加亚甲基兰溶液,直到出现明显的淡兰色晕环为试验终点.6.1 计算公式: P B VMB =----------×100%mMB:100g膨润土试样的吸兰量(g)P B:亚甲基兰溶液的质量浓度(g/ ml)V: 亚甲基兰溶液的滴定量(ml)M: 膨润土试样的质量(g)100: 膨润土的质量(g)7. 有效膨润土含量的测定:7.1 设备:电烘箱电热板滴定装置7.2 试剂配制:质量分数为1%的焦磷酸钠溶液.质量分数为0.2%的亚甲基兰溶液7.2.1操作程序:测定有效膨润土含量,是根据膨润土中含蒙脱石矿物能吸附亚甲基兰,等染料的特性,而粉尘,砂粒被烧死的无效膨润土等元素粘结作用,物料则不吸附或极少吸附亚甲基兰染料的原理进行的.为了测定旧砂中有效膨润土含量,取车间所用原砂和膨润土在105-110℃烘干到恒重后,置于一组(5)个250ml的烧杯中,分别加入膨润土0.1g, 0.2g, 0.3g, 0.5g及原砂4.9g, 4.8g, 4.7g, 4.6g,4.5g,使每份试样原砂和膨润土总量为5.0g,先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1%的焦磷酸钠溶液20ml,摇晃均匀后在电炉上加热煮沸5分.在空气中冷却至室温,按吸兰量的测试步骤测定出每份试样的亚甲基兰滴定量,然后以试样中的膨润土量为横坐标, 亚甲基兰滴定量为纵坐标,绘制标准附曲线.备注:试验时取旧砂(或型砂) 5g用亚甲基兰溶液滴定,根据滴定量从标准吸附曲线上可直接查出旧砂或型砂中有效膨润土含量8. 有效煤粉含量的测定:备注:粘土砂中有效煤粉含量是指在旧砂中除去已失效的而能起着相当于新鲜煤粉作用组分的质量分数8.1 设备:SFL型记录式发气性测定仪, 天平(感量0.01g)8.2 操作程序:将发气性测定仪开温至900℃,称取生产中使用的煤粉试样0.01 g,放入瓷舟中,(瓷舟使用前预先在1000℃灼烧30分钟表, 并保存在干燥器中)然后再将盛有试样的瓷舟放入发气性测定仪的石英管红热的部分,立即塞上塞子,记录仪开始工作,记下被测试样的发气量,保温7分钟至无气体产生为止.按上述同样的方法测定0.01 g膨润土及其它附加物的发气量,最后再按上述方法测定除去含铁物质和风干过的1.0 g(精确至0.01 g)型砂(芯)砂或旧砂的发气量.备注:按上述方法对同一试样测定三次取其平均值,若其中任一结果与平均值的差大于10%试验需重新进行8.3 的计算公式: Q1-∑Q2W (M) =-----------------------×100%QW (M):旧砂中有效煤分的质量分数%Q1: 1克旧砂的发气量∑Q2: 1.0克旧砂中除煤粉外的膨润土和其它附加物的总发气量Q: 0.01克煤粉的总发气量(ml)本文件根据铸钢件造型对型砂的要求并结合酚醛树脂的基本特性而编制1. 原材料及基本要求:原砂:硅砂SiO2≥98% 粒度40/70目角形因数≤1.45含泥量≤0.3% 含水量≤0.2%酚醛树脂砂:比强度24(h)≥0.6MPa 游离酚≤0.5% 游离醛≤0.2%粘度(mPa.s)20℃≤120固化剂:脂含量≥98% 游离酸≤0.2% 粘度(mPa.s)20℃≤52. 型(芯)砂的配比碱性酚 醛树脂砂的配比如表11各种材料的具体加放量,应概据现场温度及使用要求来确定.在型砂的各项指标达到表2要求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减少树脂和固化剂的加入量表24. 酚醛树脂砂的混砂及控制(1) 将酚醛树脂和固化剂分别加入带有保温装置的液料桶内,使树脂和固化剂的使用温度控制在20℃-40℃之间.当树脂或固化剂液面低于标定的下料位时,应及时补添.切记,勿将两者错加入对方的液料桶内.(2)将混砂机控制界面调至首页,进入自动计时菜单,分别调整卸砂闸析及树脂和固化剂的电机频率数,然后对放出的砂,树脂和固化剂分别进行计量称重,使混砂机单位时间的出砂量及泵出树脂和固化剂量达到预定值.(3) 从按设定比例混制好的型砂中取砂制样,按表2进行检测,符合要求后进行正常生产.不符合要求,再按(2)的步骤要求调整砂,树脂,固化剂之间的比例.(4)旧砂经过再生,应符合表3要求表3当再生砂不能满足表3中的指标要求时则应及时整修再生或除尘设备.表3 中的PH 值,灼烧减量每天检定一次,其余每个工作日检测一次(5)在环境温度较高或旧砂循环使用频率较高时,再生砂的温度会随着旧砂热量的积累越来越高,当进入混砂机的砂温超过35℃时,就需开启冷却水来降低砂温.如果砂温仍温合肥市不能降至35℃以下,则需在落砂前开箱,让其充分冷却后再落砂.如条件允许,也可通过增加新砂比例的办法来降低砂温.(6)在正常生产中,为确保砂,树脂,固化剂相互之间的比例符合要求,至少每周按(2)的步骤要求,对砂,树脂,固化剂进行称重检测,并做好记录,不符合要求时,及时调整.根据我公司的设备特点及粘土砂既要生产铸铁件,以要生产铸钢件这一实际情况,制定本工艺规程1. 粘土砂用原材料及要求(1)原砂:硅砂SiO2≥98% 粒度50/100目或70/140目含泥量≤0.3% 含水量≤0.2%(2)膨润土:采用钠基或钠化膨润土,其指标如表1表1(3)煤粉:指标及要求见表2表2(4)氧化铁红:Fe2O3含量≥67%2. 粘土砂的配比粘土砂配比如表3表33. 粘土砂的性能粘土砂砂样是在全部主要辅材料都加入混砂机,并按规定时间进行充分混合后,从混砂机的取样口取砂制样.粘土砂的性能应达到表4的要求表4粘土砂的性能检测,在各种加入材料的各项指标都有明确掌握,检测结果符合要求且稳定的情况下,可每班检测二次,否则,每碾必须进行检测. 4.粘土砂的混制按照定量器定量,每碾加入砂800Kg,其它材料根据表3设定计量加入.如有特殊要求,可适当调整型砂的配比比例或在型砂中增加其它辅助材料型砂经过反复使用,其中的膨润土,煤粉就会失效形成粉尘,当粉尘含量超过一定比例后,会使型砂的紧实率,透气性,热湿拉强度明显下降,型砂性能恶化,造成铸件气孔等缺陷增加,当型砂中的总含泥量超过16%时,应开启旧砂再生装置,.使回用的旧砂通过旧砂再生机降低粉尘的含量..旧砂经过反复浇铸使用,热量积蓄,旧砂温度不断升高,会造成型砂性能恶化,造型困难,砂处理设备因粘砂而不能正常工作.因此,须把混砂机混出的砂温控制在≤40℃.由于本砂处理线末配备砂温调节装置,所以在旧砂回用较频繁时,一方面适当延长打箱时间或现场开箱让砂型充分冷却,另一方面增加新砂加入量,以降低砂温.。
制定标准化实验室操作规范引言实验室作为科研单位的核心场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保证实验室操作的准确性、可重复性和安全性,制定标准化的实验室操作规范是必要的。
本文档旨在制定一套全面而规范的实验室操作规范,以提高实验室工作效率和保障实验室人员的健康与安全。
设备与器材- 所有实验室成员必须熟悉和熟练操作实验室使用的各类设备和器材。
- 实验室设备和器材的摆放位置应符合安全标准,并及时进行维护和检修。
- 实验室成员在使用设备和器材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手册和安全规范来操作,以避免不必要的事故和损坏。
样品管理- 所有进入实验室的样品必须有完整的标识,并按照规定进行分类和存放。
- 实验室成员在取用样品时,需记录取样时间、数量和所用用途,并及时更新样品库存情况。
实验操作流程- 实验室操作应按照事先制定的实验操作流程进行。
- 操作人员要具备相关实验技能和知识,遵循操作流程中的步骤和要求,确保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 对于常规实验,操作人员应熟悉实验室操作手册,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 对于特殊实验,必须事先进行方案讨论,并由实验室领导批准后方可进行操作。
安全措施- 实验室人员必须穿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室服、手套、安全眼镜等。
- 实验室操作涉及的化学品、放射性物质等有害物质,必须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储存和处理,并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 实验室应设置紧急救援设施和应急处理措施,以确保在意外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处理。
- 实验室成员需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并定期进行安全演练,以增强应对意外事故的能力。
数据记录与报告- 实验数据的记录应符合科学研究的准确性要求,应及时记录并保留样本数据。
- 实验结果应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总结,并编写实验报告。
- 实验报告的编写应符合学科要求和规范,包括实验目的、材料和方法、实验结果和分析等。
结论制定标准化的实验室操作规范对于实验室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成果的科学可靠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档所列举的实验室操作规范仅为参考,实验室可以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和需求进行修改和补充,以达到最佳实验室管理效果。
1目的规范和指导砂的试验操作。
2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砂的试验。
3工作内容3.1取样及试样处理3.1.1试样取样部位及方法应符合以下规定a)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
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从不同部位抽取大致等量的砂 8 份,组成一组样品;b)从皮带运输机上取样时,应用接料器在皮带运输机机尾的出料处定时抽取大致等量的砂 4 份,组成一组样品;c)从汽车、货船上取样时,从不同部位和深度抽取大致等量的砂 8 份,组成一组样品。
3.1.2单项试验的最少取样数量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做几项试验时,如确能保证试样经一项试验后不致影响另一项试验的结果,可用同一试样进行几项不同的试验。
3.1.3取好的试样应按以下方法处理a)用分料器法:将样品在潮湿状态下拌和均匀,然后通过分料器,取接料斗中的其中一份再次通过分料器。
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把样品缩分到试验所需量为止;b)人工四分法:将所取样品置于平板上,在潮湿状态下拌和均匀,并堆成厚度约为 20mm 的圆饼,然后沿互相垂直的两条直径把圆饼分成大致相等的四份,取其中对角线的两份重新拌匀,再堆成圆饼。
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把样品缩分到试验所需量为止。
3.2颗粒级配试验操作方法3.2.1仪器设备a)鼓风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b)天平:称量 1 000g,感量 1g;c)方孔筛:孔径为150μm、300μm、600μm、1.18mm、2.36mm、4.75mm 及 9.50mm 的筛各一只,并附有筛底和筛盖;d)摇筛机;e)搪瓷盘,毛刷等。
3.2.2试验步骤a)按表 1 规定取样,并将试样缩分至约 1 100g,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大于9.50 ㎜的颗粒(并算出其筛余百分率),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注:恒量系指试样在烘干 1h~3h 的情况下,其前后质量之差不大于该项试验所要求的称量精度(下同)。
型砂实验作业指导书一、目的为使铸钢型砂试验的操作有所依循,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二、范围凡本公司铸钢用型砂、树脂、固化剂、涂料检测作业,均适用。
三、作业内容一、原砂检验项目:含水量、含泥量、酸耗值、粒度分布1、取样规则(标准方法,GB/T2684-1981)1.1散装的原砂的平均样品是在火车厢、船舱、汽车、砂库及砂堆中,从离边缘和表面200—300mm的各个角及中心部位,用取样器选取;袋装原砂的平均样品由同一批量的百分之一的袋中选取,不得少于三袋,其总重量不得少于5Kg;混合料试样在混砂机出砂口或造型前输送皮带上取样,应避免从砂堆表层取已失去部分水分的混合料,一次不得少于2Kg。
1.2选取样品必须注明样品的名称、产地和取样日期。
1.3检验所需的试样,由样品选取,试样的数量可根据检验项目而定,但不得少于1Kg。
1.4选取试样的方法采用“四分法”或分样器。
1.5除了供测定含水量的试样外,其它检验用的试样都必需用3mm筛子筛过之后烘干,烘干的温度在140~160℃,将烘干后的试样在放在干燥器内,以备在进行检验。
1.6对有疑问的检验试样,检验后,剩余的样品应保存三个月,以备复检。
1.7混和料试样,按混制设备特点和工艺规定定期选取。
如混合料由皮带输送器输送,可以输送器上定期取样三份混匀,其数量。
2、检验方法2.1含水量(标准方法:GB/T2684-1981)2.1.1主要仪器:天平(感量0.01g)、红外线快速干燥器、电烘箱2.1.2快速法试验步骤试验时,称试样20±0.05g,均匀铺放在盛砂盘中,将砂盘置于红外线干燥器内烘6~10min,然后放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重新称其重量m2计算:含水量=(m1-m2)/ m1×100%2.2 含泥量(标准方法:GB/T2684-1981)2.2.1主要仪器:天平(感量0.01g)、电炉、涡旋式洗砂机2.2.2试剂:质量分数为1%的焦磷酸钠溶液(用化学纯Na4P2O7·10H2O配制)。
化验室制样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本一、一般规定1. 本规程适用于化验室制样工作人员,要求严格遵守,确保操作安全。
2. 制样工作必须在经过相应培训和授权后方可进行,未经授权人员严禁操作。
3. 制样工作人员必须佩戴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服等。
4. 操作前,必须仔细阅读该化验室的安全操作手册,并了解试剂的性质和操作步骤。
二、操作规定1. 操作台面必须保持整洁,并清除杂物和垃圾,确保工作区域无阻碍。
2. 操作前必须检查手套、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装备是否完好无损,且穿戴正确。
3. 操作过程中,严禁随意涉及其他未知试剂和物质。
4. 制样设备和试剂必须放置在固定位置,不得擅自移动或更改。
5. 当操作需使用明火时,应确保操作区域通风良好,禁止在有易燃物品附近操作。
6. 处理废弃物时,必须根据规定将其分类,且放置在指定的容器内。
三、仪器设备保养1. 仪器设备应定期进行保养,包括清洁、校准和更换磨损部件等工作。
2. 使用液体试剂时,必须注意约束好容器盖,避免试剂泄漏或溅出。
3. 结束工作时,务必清理好工作台面和仪器设备,并将其归位。
四、事故处理1. 发生事故时,立即停止操作,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确保人员安全。
2. 如有烟雾、火灾等突发情况,立即报警并按照逃生路线撤离。
3. 发生人员受伤事故时,应立即进行急救,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
4. 事故发生后,应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并制定相应的防范和纠正措施。
五、其他注意事项1. 操作过程中严禁饮食、吸烟和携带易燃、易爆物品等。
2. 在制样工作中应注意环境保护,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3. 制样工作结束后,必须关闭所有使用的仪器设备,并及时上锁。
4. 在操作过程中,应密切关注仪器设备运行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停止操作,并进行检修。
总结:制样工作对于化验室而言至关重要,但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制定并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是预防事故和确保人员安全的重要措施。
以上规范是化验室制样工作的基本要求,每一位制样工作人员都应牢记,并在工作中切实遵守,共同营造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
有限公司化验室作业规范1.目的:使化验作业规范化、标准化。
保障化验结果的准确性。
2.范围:适用于化验作业人员对来料的抽样、检测。
3.名词解释:无4.权责:检验员:来料抽样、检测。
5.检验准备5.1 当班的检验员应根据样品的种类、数量与所检测的项目做好检验准备工作。
5.2 检验准备工作包括样品的准备、仪器试剂的准备、文件资料的准备。
5.3 原料的检验5.3.1原料样的采集根据<<品控检验稽核作业规范>>5.1进行。
5.3.2化验员进行感官检验后,即依照《原料检验标准》规定项目进行检5.3.3结果报告:检验结果经化验室主管审核无误后,报告于《化验室进料检验日报表中》5.3.4某种原料如检验项目有统一作业指导书则不再另外制定检验作业指导书;未有检验指导书的请按相关部文件或国标执行;未开展项目不予检验。
6.日常理化的检验6.1日常理化检验项目及频率:依照《广州一品产品规格表》及《原料物料规格表》要求项目进行。
6.2 样品采集:由制程品管/IQC取样,送化验室检验。
6.3 样品的检验:样品的检验依相关的作业指导书进行,检验结果经化验室主管审核无误后,报告于《化验室检验日报表》中。
6.4 常规微生物检验6.4.1样品的采集由化验员负责,每生产/进货批次取一个样品。
6.4.2成品微生物检验仅指菌落总数检验和大肠菌群MPN值检验。
6.4.3半成品微生物检验依微生物检验作业指导书进行,记录于《化验室检验日报表》中。
原始记录严禁涂改,如记录有误,可将原记录划叉并。
化验室制样工安全操作规程
一、工作前,操作人员必须穿好工作服,戴上防尘口罩,搞好个人防护,启动通风防尘设备。
二、启动破碎机前必须首先检查破碎腔内有无矿石,做到空负荷启动,进入正常转速时才能加入矿石。
三、破碎机在工作时禁止用手触摸破碎机内的矿样,不得打开密闭防尘系统,并应经常检查风道、风橱,做到通风良好,并搞好粉尘的净化处理,防止排出的粉尘对环境的污染。
废弃矿样,作为工业垃圾倒到规定地点,保持环境卫生。
四、破碎机进料时必须按照机型规格进料,不得加入大块矿石,以防发生卡机或蹦出矿石伤人。
五、破碎机、三头研磨机在机器运转时禁止清理和修理工作。
六、保持工作场所的洁净,每班必须打扫干净机械设备、工作台桌、地面,地面经常洒水,防止粉尘飞扬,每星期全面清扫一次。
经常清扫通风橱内部、风道积落的灰尘,打扫冲洗地面,保持工作间内整洁干净,防止粉尘二次飞扬。
七、在使用破碎机、三头研磨机前,必须首先检查电源线路、机械设备正常后,方能按操作程序进行。
八、做好破碎机械的维修、保养工作。
九、以上规程要求加工人员认真执行,并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如有违者将按照有关条款严厉处罚。
十、碎样间组长必须以身作则搞好安全生产工作,随时检查生产现场的工作情况,并做好工作前的通风、排风检查工作。
型砂化验室规范化作业标准
1. 目的与适用范围
为规范化验人员行为,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明确化验室管理操作规程,确保型芯砂质量,制定本操作规程。
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化验室管理操作、检查。
2.内容
2.1工作守则:
2.1.1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以企业的利益为重,为企业的发展努力工作,明确个人的工作目标。
2.1.2讲究工作方法、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2.1.3服从领导,注重协调,提倡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工作分工不分家。
2.1.4工作期间须统一着企业配发的工作服,着装要干净整洁,不得袒胸露体。
2.1.5进入生产现场须根据《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安全生产守则》的有关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
2.1.6严格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
2.2操作规程:
2.2.1每班工作前需检查所用仪器设备及安全装置是否正常。
2.2.2 化验人员接到请验试样后,要及时按要求进行取样化验。
2.2.3化验结束后,作好各种化验记录,开具相应的报告单,确保各种记录、报告单字迹清晰、整洁。
2.2.4所有仪器设备、玻璃容器必须按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使用完毕后,按要求及时清洁、清洗干净。
2.2.5 使用电器应注意安全,不得用潮湿物接触电器。
如发现仪器设备在通电情况下发生异常,应立即切断电源,并通知电工来修理,不得擅自动手。
2.2.6定期检查电线线路、开关等安全。
2.2.7电炉、烘箱及其它蒸气加热的设备使用后应及时关闭电源、气源,下班后需继续使用时须有人监看.
2.2.8 凡正在进行化验工作或仪器测试时,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以免发生意外。
2.2.9碾砂机在搅拌试样时,不准用手混料和用手直接取样,避免绞伤。
2.2.10洗砂机工作中,不准随意用手停止机器,防止烧坏电机,需要停机时,必须闭上开关。
2.2.11往烘干箱送取试样时,应停电进行,防止触电伤人。
2.2.12化验员要知道化验室水阀,蒸汽阀、电闸及消防器材的位置。
2.2.13工作结束或离开化验室时,应认真检查门、窗、水电、汽是否关闭。
2.3卫生管理:
2.3.1为了保持化验室清洁,有清洁卫生的检测环境,必须坚持每日一小扫,每周一大扫。
2.3.2保持室内仪器设备、物品摆放整齐、有序,室内门、窗、操作台干净。
2.3.3 办公用的文件、纸张都应排列整齐。
用完后放回原处。
办公桌子应保持整洁。
2.3.4指定负责保养的分析仪器、设备,应每天清洁一次,使之一直保持卫生,手摸无灰尘。
2.3.5化验室内不能存放与化验无关的物品。
2.3.6下班时,要认真检查门、窗、水、电的关闭情况,并每天倾倒垃圾。
2.3.7化验室内严禁吸烟。
本标准由铸造三厂技术质量室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