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积率配置技巧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3
容积率指标计算规则容积率(Floor Area Ratio,FAR)是指一个地块上建筑总面积与该地块面积的比值,是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本文将介绍容积率的计算方法及其常见的应用场景。
容积率的计算方法容积率的计算方法可以分为两种,分别是简易计算法和细致计算法。
简易计算法简易计算法是指通过建筑的总体积来计算容积率的方法。
具体计算方式如下:容积率 = 建筑总体积 ÷ 地块面积其中,建筑总体积包括所有建筑的总建筑面积乘以总层数。
例如,一栋建筑的面积为1000平方米,有5层,那么这栋建筑的总体积为1000 * 5 = 5000立方米。
细致计算法细致计算法是指通过分别计算每个楼层的建筑面积来计算容积率的方法。
具体计算方式如下:容积率= ∑第n层建筑面积 ÷ 地块面积其中,第n层建筑面积是指该层建筑的实际面积。
在实际计算中,可能需要剔除交通设施、公共设施等,只计算纯住宅面积。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容积率的计算方法可能有所不同,具体计算规则也会因地区或者建筑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容积率的应用场景容积率是评价城市规划合理性和建筑设计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以下列举几个常见的场景。
建筑设计与规划容积率是建筑设计与规划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通过对容积率的精准计算和控制,可以实现对建筑密度、楼层高度、开发强度等方面的有效控制。
在城市规划中,容积率是合理布局和城市形态的重要指标,能够帮助规划师合理布局城市的公共设施、交通路网等。
不动产估价在不动产估价中,容积率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不动产估价师在进行估价时需要根据地块的容积率来确定其价值,容积率越高,不动产价值也会相应提高。
房地产投资对于房地产投资者来说,容积率也是决定投资回报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容积率越高,房屋单位面积的开发成本就越低,从而也有可能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率。
容积率是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一个重要的指标,通过对容积率的控制,可以实现对城市形态、建筑密度、不动产价值等多个方面的影响。
怎么计算一个项目的最佳容积率?容积率数值对应的建筑类型一、基本概念1.建筑密度:某一基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物底层占地面积与基地面积的比率,一般按百分比(%)计算。
由定义可以看出:建筑层数与容积率成正比——如果基地面积和建筑密度不变,那么建筑物的层数越多,容积率就越大。
2.绿化率:某一基地范围内,所有绿化占地面积与基地面积的比率,一般按百分比(%)计算。
从以上两个定义可得知,绿化率与建筑密度成反比。
3.容积率:项目用地范围内总建筑面积与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计算公式: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当建筑物层高超过8米,在计算容积率时该层建筑面积加倍计算)容积率越低,居民的舒适度越高,反之则舒适度越低。
4.容积率的内涵及其特性容积率是指在城市规划区的某一宗地内,房屋的总建筑面积与宗地面积的比值,分为实际容积率和规划容积率两种。
通常所说的容积率是指规划容积率,即宗地内规划允许总建筑面积与宗地面积的比值。
容积率的大小反映了土地利用强度及其利用效益的高低,也反映了地价水平的差异。
因此,容积率是城市区划管理中所采用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从微观上影响地价最重要的因素。
容积率具有如下特性:容积率表达的是具体宗地内单位土地面积上允许的建筑容量。
宗地是地籍管理的基本单元,是地球表面一块有确定边界、有确定权属的土地,其面积不包括公用的道路、公共绿地、大型市政及公共设施用地等。
容积率只有在指“宗地”容积率的情况下,才能反映土地的具体利用强度,宗地间才具有可比性。
容积率(R)、建筑密度(C)与层数(H)之间有一定关系。
建筑密度是指在具体“宗地”内建筑物基底面积与宗地面积之比。
当宗地内各房屋的层数相同,且对单个房屋来说各层建筑面积相等时,三者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R=C•H,此种情况下,建筑层数与容积率成正比例关系。
容积率可以更加准确地衡量地价水平。
人们购买土地使用权的目的是为了对土地进行开发,建设房屋。
房屋的单方开发成本=房屋单方造价+楼面地价+税+费楼面地价=宗地总价/宗地内允许总建筑面积=土地单价/容积率因此,楼面地价比单位地价更能准确地反映地价的高低。
容积率的计算容积率:项目用地范围内总建筑面积与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计算公式: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当建筑物层高超过8米,在计算容积率时该层建筑面积加倍计算。
容积率越低,居民的舒适度越高,反之则舒适度越低。
所谓“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对于发展商来说,容积率决定地价成本在房屋中占的比例,而对于住户来说,容积率直接涉及到居住的舒适度。
绿化率也是如此。
绿化率较高,容积率较低,建筑密度一般也就较低,发展商可用于回收资金的面积就越少,而住户就越舒服。
这两个比率决定了这个项目是从人的居住需求角度,还是从纯粹赚钱的角度来设计一个社区。
一个良好的居住小区,高层住宅容积率应不超过5,多层住宅应不超过3,绿化率应不低于30%。
但由于受土地成本的限制,并不是所有项目都能做得到。
关于容积率内容:项目容积率与利润推算方法模块1、最适容积率2、最适容积率是能够使利润最大的容积率数值.一定的土地转让,建安等成本条件下,项目的利润取决于产品的单价和产品的总量,也就是总面积.容积率决定了总面积,也决定了单价.而随着项目容积率的上升,售价并非等比例下降,(容积率这1的TOWNHOUE项目售价不可能达到容积率为3时的高层住宅的3倍了)因而总利润额随容积率的上升而上升,当容积率高出最适容积率的数值的时候,产品的品质开始下降,售价下降,利润下降.在最适容积率点上同,销售额与总成本的差值最大,也就是利润最大.(图中黑色区域为有正利润的容积率范围,其中最宽处即为利润最大点,也就是最适容积率点.)销售额与容积率的相关曲线图如下:3、最适容积率的确定明确了容积率的重要性,接下来就是最核心的问题:对于一个低层项目,容积率的最佳值是多少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通过经济测算,即在一定的容积率下,本项目可以有多少的销售面积(总规模减去一些必要的配套设施),同时这些面积又可以以多少价格售出,当然这个价格是市场能够接受而反映良好的.我们知道,容积率确定之后,项目的总规模和可出售面积是很快可以计算出来的,但合理的售价如何确定呢在项目区位,成本等各方面条件确定的情况下,售价与住宅的舒适度有很大关系,除去建筑设计方面的因素,住宅之间的拥挤程度,层数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了,而这些因素是直接与容积率相关的.那么建立一个容积率与建筑的拥挤程度,层数之间的变化"函数"就是最终的解决办法.当然,这个"函数"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数学公式,而是一个相关性的变化分析.以下就是这种相关性分析的基本思路,可以通过建筑的层数,面宽,进深等条件,粗略的估计一个低层或多层住宅项目的容积率,方法如下: 假设一个小区中的住宅是均匀分布的,下图是其中一部分,图中的四个深灰色区域为住宅,浅灰色区域为经过平均后一栋住宅对应的基地面积,该栋住宅的建筑面积与此浅灰色区域面积的比值即可视为为本项目的容积率.设住宅的层高为3米,进深为12米,日照间距为1.7,层数为N,容积率的求得公式为:容积率=(12*A*N)/(B*D)---------公式1其中,D=3*N*1.7+12----------------公式2X=A/B--------------------------公式3把公式2与公式3代入公式1,即可以得出容积率与X和N的关系如下: 容积率=X*N/(0.42N+1)N和X是决定住宅拥挤程度的重要数值,N为建筑的层数,层数多而居住档次相应下降,X为建筑面宽与建筑之间的间距的比值,X值越大,建筑形式越倾向于联排住宅,反之X值越小,建筑形式越倾向于独栋.举一个例子,根据经验判断,X值为0.5的时候,也就是并排的两栋建筑之间的距离与建筑的面宽近似的时候,建筑的形式基本为双拼别墅.根据公式3,可以作出以下这样表格,当确定一个容积率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比较方便的找出建筑大致是一个形态,联排住宅,双拼别野,别野,或是介于他们之间的某种折中形式.在本方法的实际应用中,尚存在几点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实际的低层住宅项目并非如上述情况是一个均匀的,理想的状态.比如,项目用地中有大面积的道路和绿化,有大面积的配套公建,这时的估算就需要增加一个不小的修正值;同样如果用地中有多种住宅类型,有联排别野,也有多层公寓(这是很多项目的实际情况)估算也需要在不同的类型间分别进行;如果日照间距不是严格的按照1.7来计算,或者项目中有大面积的东西向住宅,估算也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是基本上来讲,这个方法需要的是进一步的完善,还有与经验值的互相验证.实际中可以用已经有的若干个实例来反算这个公式的结果,并得出一个经验性的修正值,并在以后的测算中应用这个经验修正值.得出了一定容积率条件下的建筑产品形式之后,根据其拥挤程度,建筑之间的图形关系,同时与周边项目相比校,可以得出本产品的相应售价.这时候,建筑面积,单方成本与总成本,售价等进行全面的成本收益测算所需要的基础数据就齐全了,余下的工作就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计算,得出最终的项目资金收益率与净利润,看一看项目在如上的产品定位条件下是赢还是亏.X值 1 0.9 0.8 0.7 0.6 0.5 0.4 0.3 0.2建筑层数N1 0.704225 0.633803 0.56338 0.492958 0.422535 0.352113 0.28169 0.211268 0.1408452 1.086957 0.978261 0.869565 0.76087 0.652174 0.543478 0.434783 0.326087 0.2173913 1.333333 1.2 1.066667 0.933333 0.8 0.666667 0.533333 0.4 0.2666674 1.492537 1.343284 1.19403 1.044776 0.895522 0.746269 0.597015 0.447761 0.2985075 1.612903 1.451613 1.290323 1.129032 0.967742 0.806452 0.645161 0.483871 0.3225816 1.724138 1.551724 1.37931 1.206897 1.034483 0.862069 0.689655 0.517241 0.3448284、实例项目分析受发展商委托,我公司在北京南城承接了一个投资顾问项目,由于位置,成本等各方面因素的综合考虑,项目的产品定位为低层低密度的住宅.确定项目容积率的工作始终是各项工作的前提与核心.我们确定的四种可能的产品类型包括,独栋别墅,TOWNHOUSE,3-4层的住宅,5-6层的住宅.综合了产品类型,容积率,售价等因素对四种产品类型进行测算(这是一个比较繁杂的过程,在这里就不详述了),测算最终的结果是此项目的容积率在0.9的低层住宅和0.7的TOWNHOUSE两种产品是成本利润率最高的.(见下表)楼型容积率售价单方综合成本总利润(万元) 成本利润率双拼 0.45 6500 5599 10942 16.08%联排 0.7 5000 4218 14862 18.55%低层 0.9 4300 3592 17704 19.72%多层 1.2 3600 3058 18430 17.73%但是依据市场的要求全部定位为这两种产品类型的话,覆盖的客户范围仍然有限,为了减小市场风险,产品类型应结合5-6层的多层住宅,同时容积率可在0.7-0.9之间,我们将容积率初步定在0.8,产品类型以TOWNHOUSE和低层,多层住宅为主,这样发展商的利益是最有保障的.如此的测算结果也从另一方面证明本项目不应该是一个单一产品形式的居住社区,而应该是双拼别墅,联排TOWNHOUSE,多层公寓混合的低密度居住社区,在计算容积率与建筑形式的时候就必须分别进行计算,这与前文中提到的理想状态是有差异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促进了该计算方式中一些不足之处的改进.比如说,因建筑形式的不同而必然进行的分区计算的方式,各个组团计算各自的建筑总面积,用地面积,容积率,就可以让我们把诸如道路,绿化,公建等问题单独处理,最终保证计算的准确性.确定最适容积率的问题在这里就演变为确定最适的加权平均容积率的问题,实际上,也就是确定各不同类型住宅面积比例的问题.当这个问题解决的时候,设计任务书也已经基本成型了,此时下一个阶段的各项工作也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展开了.容积率:项目用地范围内总建筑面积与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住宅小区的规划方案布局容积率# 住宅小区的规划方案布局容积率## 引言住宅小区的规划方案布局容积率是指在一个住宅小区内,建筑物总体容积与占地面积之间的比例关系。
合理的规划方案布局容积率可以有效地提高住宅小区的生活品质和环境质量。
本文将探讨住宅小区规划方案布局容积率的重要性和如何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
## 重要性合理的规划方案布局容积率对住宅小区的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首先,合理的规划方案布局容积率可以保证小区的通风和采光条件。
过高的容积率会导致建筑物过于密集,影响空气流通和阳光照射,使小区变得阴暗潮湿;而过低的容积率则会导致空间浪费和土地资源的低效利用。
其次,合理的规划方案布局容积率能够改善小区的生活环境。
小区容积率过高会导致噪音和交通拥堵问题,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不便;适当的容积率则能够创造宜居的生活环境,提高居住者对小区的满意度。
最后,合理的规划方案布局容积率有利于小区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合理布局,可以优化小区的公共设施和文化空间的分布,提高小区的整体服务功能和景观质量,吸引居民和外部资源的持续投入,促进小区的长期繁荣。
## 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布局容积率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
首先,需要对小区的产权性质和开发模式进行综合考虑。
不同产权性质和开发模式的小区在容积率方案上可能有所不同,比如公共租赁住房小区的容积率可以相对较高,而商品房小区的容积率可能相对较低。
其次,需要考虑周边环境和交通状况。
规划方案应根据小区的位置和周边交通路网设计合理的居住和交通空间布局,确保居民的便捷出行和交通流动。
此外,需要综合考虑小区内的公共设施和文化娱乐设施的需求。
合理的容积率方案应将充分考虑到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如公园、学校、商业设施等的设置,以及文化娱乐设施的分布,提供丰富多样的社区服务和文化活动。
最后,需要进行可行性评估和专业设计。
定量分析和经济评估可以帮助决策者理性选择合适的规划方案,避免过高或过低的容积率带来的问题;同时,专业设计团队的参与也有助于调整规划方案,满足居民的需求和社区的整体发展目标。
容积率最简单三个公式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地上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对于建筑行业和房地产领域来说,容积率可是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下面我就来给您讲讲容积率最简单的三个公式。
咱先来说说第一个公式:容积率 = 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
比如说,有一块地,面积是 10000 平方米,在这块地上盖了一栋楼,总的建筑面积是 20000 平方米,那这块地的容积率就是 20000÷10000 = 2 。
再来看第二个公式:总建筑面积 = 容积率×总用地面积。
假设一块地的容积率规定是 1.5,用地面积是 8000 平方米,那总建筑面积就是1.5×8000 = 12000 平方米。
第三个公式是:总用地面积 = 总建筑面积÷容积率。
比如说,已知一个项目的总建筑面积是 30000 平方米,容积率是 2.5,那总用地面积就是 30000÷2.5 = 12000 平方米。
我记得有一次去一个新开发的小区看房,那个销售一直在强调他们小区的容积率低,住着会很舒服。
我就问他具体是多少,他说容积率是 1.8 。
我心里就琢磨,按照这个容积率,小区的建筑密度应该不会太大,绿化和公共空间应该会比较充足。
果然,进去转了一圈,楼与楼之间的间距比较宽,阳光能充分照进来,小区里还有挺大的花园和休闲区域。
这容积率啊,其实就像一个衡量小区舒适度和空间利用效率的尺子。
容积率低,说明小区里房子盖得少,居住环境相对宽松,绿化和公共设施也能有更多的空间;容积率高呢,房子就盖得多且密集,可能居住起来会感觉比较拥挤。
在城市规划和房地产开发中,合理控制容积率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容积率过高,可能会导致交通拥堵、公共服务设施不足等问题;如果容积率过低,又可能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所以,这三个简单的公式虽然看起来简单,但是作用可大着呢!不管是买房的人,还是搞开发的,都得把这容积率的事儿整明白。
要不然,买了房住得不舒服,或者开发的项目不符合市场需求,那可就麻烦啦!总之,了解容积率的这三个公式,能让我们在面对各种建筑和房地产相关的问题时,心里更有底,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容积率最简单三个公式在城市规划和房地产开发领域,容积率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
它不仅影响着建筑物的密度和布局,还与我们的生活环境质量息息相关。
那么,什么是容积率?容积率最简单的三个公式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容积率的定义。
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地上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简单来说,就是在一块给定的土地上,能够建造多少建筑面积的房子。
接下来,我们进入正题,介绍容积率最简单的三个公式。
公式一:容积率=总建筑面积 ÷总用地面积这是容积率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计算公式。
假设我们有一块总用地面积为10000 平方米的土地,上面建造的总建筑面积为20000 平方米,那么容积率就是 20000 ÷ 10000 = 2。
这个公式直观地反映了土地的利用效率。
容积率越高,说明在同样大小的土地上建造的建筑面积越大,土地的利用效率也就越高,但同时可能会带来居住环境的拥挤、公共设施不足等问题;容积率越低,则土地的利用效率相对较低,但居住环境可能更加宽敞、舒适。
公式二:总建筑面积=容积率 ×总用地面积有时候,我们已知容积率和总用地面积,需要计算总建筑面积。
比如,一块总用地面积为 8000 平方米的土地,容积率规定为 15,那么总建筑面积就是 15 × 8000 = 12000 平方米。
这个公式在房地产开发前期的规划和设计中经常用到。
开发商可以根据土地的面积和规定的容积率,来初步确定能够建造的房屋面积,从而进行项目的成本核算和经济效益评估。
公式三: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 ÷容积率当我们已知总建筑面积和容积率,想要反推总用地面积时,就可以使用这个公式。
例如,一个项目的总建筑面积为 30000 平方米,容积率为 25,那么总用地面积就是 30000 ÷ 25 = 12000 平方米。
这个公式对于政府在进行土地出让和规划审批时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通过控制容积率和预期的建设规模,来合理确定土地的供应面积,保障城市的有序发展。
容积率住宅设计相关知识容积率是指建筑物在一定用地范围内的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例。
它是住宅设计中非常重要的指标,能够直接影响到住宅的建筑效果、采光、通风等方面。
下面将从容积率的定义、计算方法、影响因素及优化设计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容积率的定义:容积率(Floor Area Ratio,简称FAR)是指建筑物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例,也可理解为建筑物所占地面积与地块总面积的比值。
通常用数字表示,例如1.0代表容积率为1:1,表示建筑物总体可占用地面面积和地块总面积相等。
容积率的计算方法:容积率的计算是通过建筑物总建筑面积除以用地面积得到的。
例如,住宅项目的总建筑面积为5000平方米,用地面积为2000平方米,则容积率为5000/2000=2.5、计算时,一般只考虑地上建筑的面积,并且不同地区对于计算容积率的细节要求可能会有所不同。
容积率的影响因素:容积率的大小会直接影响住宅建筑的各项指标,如开敞度、单元户数、采光、通风等。
因此,在住宅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土地规划:土地规划对容积率的限制是决定建筑物能否满足容积率要求的重要因素。
不同地区的土地规划要求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商业区的容积率一般较高,而居住区的容积率较低。
2.建筑用地面积:建筑用地面积决定了建筑物可以占据的空间大小。
用地面积较大可以使得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相对较大,从而提高容积率。
3.建筑形式和高度:建筑物的形式和高度对容积率的影响也较大。
一般来说,高层建筑可以提高容积率,而低层建筑则容积率较低。
此外,不同形式的建筑物在计算容积率时可能会有不同的规定。
4.建筑间距和设置:建筑间距和设置对于容积率的计算和建筑效果的影响较大。
较小的建筑间距和较大的楼板面积可以提高容积率,但要注意避免因此出现采光和通风不良的问题。
优化容积率的设计:在住宅设计中,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优化容积率,使得住宅具备更好的建筑效果和居住体验。
1.合理规划建筑平面布局:设计师可以通过灵活的布局方式,合理利用建筑用地面积,从而提高容积率。
如何根据容积率来进行产品组合一般来说,容积率出什么产品,看当地的日照间距,比如说,北京市退日距离是1.7,那么,在容积率1.5左右,可以做出多层和小高层的组合,如果是1左右,可以做出联排、多层、小高层的组合,如果是2.5左右,可以是多层、小高层、高层的组合。
给你一个简单的计算公司,比如说,你的建筑密度是20%,那么,你可以用占地面积乘以建筑密度,得出的是建筑占地面积,然后用总建筑面积除以建筑占地面积,就可以得出大概的层数。
一般在北方,容积率在1.8左右的时候,就可以出现多层、小高层和高层的组合了,如果容积率达到了2.8,就能出现33层左右的超高层了,建议住宅的高度最好控制在100米以下。
容积率是指在某一基地范围内,地面以上各类建筑面积总和与建筑用地面积的总和,而不同规划用地面积,规划用地面积是红线内土地面积——子虚乌有。
建筑基地内的以下建筑面积(地下室),不计入该基地核定建筑面积,但须记入可建筑面积,而会所、幼儿园、变电站等需要计入容积率。
与容积率密切相关的一个指标就是建筑密度,术语释义为:建筑密度是指某一基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物底层占地面积与基地面积的比率(%)。
从上面两个释义可以看出:如果基地面积和建筑密度不变,那么建筑物的层数越多,容积率就越大。
充分了解容积率对项目品质的影响,对我们的项目定位和规划是非常有帮助的。
在此我简单说一说各类建筑分别对应的容积率数值。
1容积率决定了什么决定了不同产品类型之间配比关系决定了不同的产品形态决定了不同的面积区间决定了不同的产品户型使用功能决定了项目的售价和盈利表现决定了项目能否盈利、盈利难度及如何盈利的问题因为容积率决定不同类型的产品,决定了客户不同的客户层面,进而决定了不同的竞争格局。
2正常情况下,建筑形式与容积率之间的系数对比1、容积率低于0.3,这是非常高档的独栋别墅项目。
2、容积率0.3~0.5,一般独栋别墅项目,环境还可以,但感觉有点密了。
如果穿插部分双拼别墅、联排别墅,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
最佳容积率一、相关理论模型1、理论基础在其它住宅属性不变的前提下,随着容积率的提高,消费者对高层或高密度住宅愿意支付的价格就越低;而住宅建筑成本在建筑密度一定时,容积率的增加,主要引起房屋层数的增多,随房屋层数的增多,开始时由于基础工程费及地基处理费的分摊,单方造价降低,当层数达到一定值时,就需要加固基础、增加电梯、加强抗震等,单方造价由下降转为上升,因此,两者之间存在一个利润最大化的理论值。
2、土地增值模型在房地产评估中,通常运用以下两种模型对方案进行评价,以确定项目的最佳容积率。
一般而言,房地产的增值主要来源于土地增值,因此,当某种物业类型的土地增值达到最大化时,即是该项目适合的开发物业类型,而此时的容积率也是项目的最佳容积率。
在进行模型计算时,需要用到以下经验数据,对各方案进行模拟评估。
物业类型参考容积率独幢0.4-0.5联排0.7-0.8多层1.2-1.5小高层(12层) 2.5-3高层(13层以上)3.5-5模型假设条件:设每种物业类型的参考容积率为Ri,各种产品的用地比例为Xi,城市规划容积率为J,土地面积为D,某种产品的每平米土地增值为Zi,则:每平米土地增值(Zi)=[售价×(1-营业税及附加)-前期费用-建安成本-管理成本-销售费用-不可预见费-利息费用]×参考容积率-每平米土地费用利润最大值Ymax=(∑Zi*Xi)D其中:0≤Xi≤1∑Xi≤1∑Xi*Ri≤J示例:假设一项目的土地面积为2万平米,最高容积率为1.2,土地费用为5000万元;多层售价5500元/平米,参考容积率1.5;别墅售价8500元/平米,参考容积率0.5。
那么多层住宅每平米土地增值=(5500-850-200-25-42-42-220-302)*1.5-2500=3228元别墅住宅每平米土地增值=(8500-1200-250-36-60-60-340-468)*0.5-2500=543元别墅与多层住宅费用简表项目名称别墅多层住宅参数建安成本1200 850 元/平米专业费用250 200 元/平米管理费用36 25 建安成本的3%不可预见费60 42 建安成本的5%利息60 42 建安成本的5%销售费用340 220 收入的4%营业税及附加468 302 收入的5.5%通过计算机可以算出容积为1.2,别墅与多层用地比例为0.3:0.7时,即多层住宅面积21000平米,别墅面积3000平米,土地增值达到最大值4845万元。
一、容积率配置技巧如果在北京市有块面积5000平方米的住宅用地,分别由不同的人进行产品定位,有的人可能会尽量节约和控制一楼面积,采用开放设计,塑造单栋高层建筑,以创造高层空间价值;有的人可能会将可建总建筑面积用于低矮楼层(例如一、二楼),规划矮胖型建筑物,一方面把握临街店面商业价值,一方面节省建设成本;有的人可能规划数栋建筑,高矮参差,既能丰富造型,又能视栋别用途作弹性规划,不论基于何种原因,产品定位的最终结果势必在每块土地上产生或高或低、或胖或瘦、或单栋或多栋的建筑物,而所谓的容积率利用,就是指如何将每块土地的总可建建筑面积(楼地面面积)利用到极致。
同样一块土地,因为目的不同,可能导致不同的容积率利用方式。
一般而言,定位者要考虑的原则或目的的大抵有下列数个角度;空间价值与容积率利用的关系,例如商业气息浓厚的区在一般购房者的观念中,总希望所购买的房子,其公共设施;所占的比例愈低愈好,因为公共设施常被认为是虚的,徒有而无益。
某些发展商或销售代理公司则为了投消费者所好,诉求高实得率或低公共设施比的广告策略。
那么高实得率或低的公共设施比例对购房者而言又真的实惠吗?事实上,越是先进的国家如欧、美、日等国,越倾向于以包含私有面积及公共设施的整体规划,来衡量建筑特的品质及价值,而我国在不断追求提高居住水准的潮流下,也必然将朝这种趋势发展。
就发展或产品定位者而言,要认清许多公共设施之所以难被购房者接受,是由于设施本身不实惠,或由于设施真正的价值没有通过适当的方法让购房者充分了解,所以除了法定必要设施,需要运用规划力求经济实惠以外,还需要明确辨别下列几种公共设施的功能及效益,才能针对个案性质作合理定位。
(一)具有保值效果的公共设施,例如宽敞的门厅、走道等,这些设施的积极功能在于确保不动产的价值及未来的增值潜力。
尤其对于使用频率高、使用人数多的办公室、商场或小套房等产品,这种公共设施尤其重要。
(二)具有实用性质的公共设施,例如停车位、健身房、游泳池,或公共视听室等。
最新容积率拆分及产品排布大法,地产人必学!容积率的值是无量纲的比值,通常以地块面积为1,地块内陆上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对地块面积的倍数,即为容积率的值。
容积率拆分容积率的概念的说明容积率是衡量建设用地使用强度的一项重要指标;容积率指标中所指的总建筑面积,一般是指的地上建筑面积,地下建筑面积一般不计入容积率指标计算中;规划设计条件给定的容积率指标的约定,一般是小于等于某一数值;容积率指标中的总用地面积,一般是指净面积,即可建设用地面积。
用地红线与可建设用地一般情况下,建筑产品形态与容积率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住宅项目平均层数如何估算给定容积率指标下的住宅项目平均层数?通常,规划意见书除了给定容积率指标,还会给定建筑密度、建筑限高等相关指标;如果根据简单的算法,建筑平均层数很容易得出:基底面积一般大于楼层平均面积不是所有单体都能做到相同层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日照、退线等修正!建筑平均层数楼层修正系数楼层修正系数的数值范围约为:0.6~1.0什么是容积率拆分?通常,给定的一定数值的容积率,会对应一定的产品形式,如前表所示;但是,由于种种需要,在满足其他指标的前提下,对给定的容积率进行分解,从而在一个项目里面形成不同的产品形式,这种做法就叫做容积率拆分。
容积率拆分方法及案例昆山世茂蝶湖湾项目区位:江苏昆山市,毗邻上海项目总建面约107万㎡,容积率1.5。
地块原始状况:优势:地块内部有天然水系,内部地势平整劣势:地块北侧临近沪宁高速,存在较大的噪声和尾气污染项目规划特点:1.5的容积率拆分到极致,仅两种基本产品类型,高层(28-32F,另有一幢153m的地标公寓)和别墅高层沿北侧,弧型单排“流线型”排列,既隔绝沪宁高速干扰,又尽量节省占地,便于内部打造大面积集中绿地水面对原生水系重新设计,形成较大面积的湖景,湖中建岛,打造私密性很强的独栋、双拼别墅区产品排布︱相关经济技术指标与容积率密切相关的几个指标日照间距建筑限高建筑退线日照间距日照间距,指前后两排或者几排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规定的时日获得所需日照量而保持的一定间隔距离。
容积率的计算方法容积率是城市规划中常用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是指在单位用地面积上所建筑的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值。
容积率的计算方法对于城市规划和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下面我们将介绍容积率的计算方法。
首先,容积率的计算公式为,容积率 = 总建筑面积 / 用地面积。
其中,总建筑面积是指建筑物所有楼层的总面积之和,用地面积是指建筑物所占用的地面面积。
在实际计算中,需要准确测量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和用地面积,然后代入公式进行计算。
其次,容积率的计算需要考虑建筑物的高度限制。
在城市规划中,通常会规定建筑物的最大高度,超过这个高度就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容积率的调整。
因此,在计算容积率时,需要结合建筑物的实际高度和规划要求进行综合考虑,确保容积率的计算结果符合规划要求。
另外,容积率的计算还需要考虑到周边环境的影响。
例如,周边道路、绿地等公共设施的需求,都会对容积率的计算产生影响。
在实际计算中,需要充分考虑周边环境的因素,确保容积率的计算结果能够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此外,容积率的计算还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的功能和类型。
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其容积率的计算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住宅建筑和商业建筑的容积率计算方法就会有所差异。
因此,在计算容积率时,需要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确保计算结果准确合理。
最后,容积率的计算还需要考虑到城市规划的整体要求。
在城市规划中,容积率往往会与土地利用、环境保护、交通规划等多个方面相互关联,因此在计算容积率时,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要求,确保容积率的计算结果能够符合城市规划的整体要求。
总之,容积率的计算方法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周边环境、城市规划要求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只有在充分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并且按照规定的计算方法进行准确计算,才能得出合理的容积率计算结果,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如何根据容积率来进行产品组合容积率的术语释义为:容积率是指某一基地范围内,地面以上各类建筑的建筑面积总和与基地总面积的比值。
与容积率密切相关的一个指标就是建筑密度,术语释义为:建筑密度是指某一基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物底层占地面积与基地面积的比率(%)。
从上面两个释义可以看出:如果基地面积和建筑密度不变,那么建筑物的层数越多,容积率就越大。
充分了解容积率对项目品质的影响,对我们的项目定位和规划是非常有帮助的。
在此我简单说一说各类建筑分别对应的容积率数值。
容积率数值对应的建筑类型:1、容积率低于0.3,这是非常高档的独栋别墅项目。
2、容积率0.3~0.5,一般独栋别墅项目,环境还可以,但感觉有点密了。
如果穿插部分双拼别墅、联排别墅,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
3、容积率0.5~0.8,一般的双拼、联排别墅,如果组合3~4层,局部5层的楼中楼,这个项目的品位就相当高了。
4、容积率0.8~1.2,全部是多层的话,那么环境绝对可以堪称一流。
如果其中夹杂低层甚至联排别墅,那么环境相比而言只能算是一般了。
5、容积率1.2~1.5,正常的多层项目,环境一般。
如果是多层与小高层的组合,环境会是一大卖点。
6、容积率1.5~2.0,正常的多层+小高层项目。
7、容积率2.0~2.5,正常的小高层项目。
8、容积率2.5~3.0,小高层+二类高层项目(18层以内)。
此时如果做全小高层,环境会很差。
9、容积率3.0~6.0,高层项目(楼高100米以内)。
10、容积率6.0以上,摩天大楼项目。
这是一般情况下可以套用和参考的公式,在此基础上我们必须结合拿到的土地的实际经济指标系数来判定最佳的产品组合方式。
这是一个关于最佳容积率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从下面两个步骤进行:一、理论最佳容积率的测算1、首先是根据容积率限制和经验容积率、建筑密度、限高等确定大概的物业类型,比如,一地块容积率为1.2,限高30米,就可以有多层、小高层和高层三种物业组合。
容积率组合计算公式
容积率组合计算是城市规划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用于确定建筑物在给定土地上所占比例。
它是指建筑物总体积与土地面积之比。
在城市发展中,合理的容积率组合对于实现城市规划目标非常关键。
容积率组合计算公式如下:
容积率组合 = (建筑物1容积率× 面积1 + 建筑物2容积率× 面积2 + ... + 建筑物n容积率× 面积n) / 总面积
其中,建筑物容积率是指建筑物的总体积与占地面积之比,面积是指建筑物在规划区域内占据的土地面积,总面积是指规划区域的总土地面积。
容积率组合计算公式的应用可以帮助城市规划者在不同区域内合理分配建筑物的容积率,以实现城市空间的合理利用和建筑物的合理布局。
通过调整不同建筑物的容积率组合,可以达到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城市功能、环境和美观的需求。
例如,在一个城市的商业中心区域,容积率组合可以更加倾向于高层建筑,以提供更多的办公空间和商业设施。
而在住宅区域,容积率组合可以更加倾向于低层建筑和绿地,以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
通过容积率组合计算,城市规划者可以合理规划城市的发展方向,
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并为居民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容积率组合计算是城市规划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它可以帮助城市规划者合理分配建筑物的容积率,以实现城市空间的合理利用和建筑物的合理布局。
通过合理的容积率组合,可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实现城市规划目标。
容积率计算规则!(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建2023年2月3日 1:48:25 发布:jesse容积率计算规则!(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建五证五证:《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商品房许可证》一、建筑类型按建筑高度划分,房屋可分为低层房屋、多层房屋和高层房屋。
低层房屋:是指高度低于或等于10米的建筑物,一般是1-3层建筑物,如平房、别墅等。
多层房屋:指高于10米、低于或等于24米的建筑物。
多层房屋一般为4 -8层,一般采用砖混机关,决胜二十一点高清。
多数采用钢筋混凝土机关。
高层房屋:是指高于24米的建筑。
8层以上(可含8层)的建筑体,一般可分为小高层、高层和超高层。
(1)人们一般把8层至12、13层的建筑称为“小高层”。
小高层住宅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机关,带电梯。
小高层有多层贴近安稳、房型好、得房率高的特性,又有平凡高层机关强度高、耐用年限高、景观系数高,净化水平高等甜头,很受购房人迎接。
同时,小高层对土地的诈欺率进步,土地本钱绝对降落,很受开发商的爱慕。
所以,近年来中心城区小高层如雨后春笋,越来越多,(2)高层房屋(指15层以上、24层以下的建筑体)由于建筑机关和建筑形式(点状居多)的局限,房型设计难度大,要做到每套室内全明、采光通风优异是有很大难度的。
在都邑中心区,高层有它的上风:对开发商来说,单位建筑面积土地本钱(即“楼面地价”)低;对住户来说,视野宽敞,景观系数高,尘土、乐音、光线净化也少,建筑机关强度高,整体性强。
但高层房屋也有显明的欠缺:机关工艺比力纷乱,资料本能机能请求恳求高,看看(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建。
自庞大,对基础请求恳求高,施工难度较大,建筑造价相应进步;高层房屋电梯、楼道、机房、技术层等公用部位占用面积大,得房率低;假如电梯质量不信得过真实,物业管理不一般,就很令人顾忌。
开发区提高综合容积率的方法
开发区提高综合容积率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优化建筑布局:通过合理的建筑布局,实现土地的高效利用。
例如,采用错落有致的建筑排布方式,提高建筑密度,同时保证建筑之间的通风和采光。
2. 增加建筑层数:在符合消防和安全要求的前提下,适当增加建筑层数,从而提高容积率。
3. 混合用地模式:将不同性质的用地进行混合开发,如住宅与商业、办公与工业等。
这样可以实现土地的多元化利用,提高容积率。
4. 优化公共设施配置:合理配置公共设施,如绿地、停车场等,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5. 推进立体开发:通过立体开发,如建设地下停车场、空中花园等,增加建筑空间,提高容积率。
6. 强化土地集约利用:通过加强对已有项目的改造和挖潜,实现土地的集约利用。
例如,对低效利用的土地进行再开发和改造,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7.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政府应完善相关政策法规,鼓励开发区提高综合容积率。
例如,出台相关奖励政策,对容积率较高的项目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
8. 加强规划管控:政府应加强规划管控,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确保开发区容积率的提高。
例如,加强对开发区建筑方案的审查和管理,确保建筑符合容积率要求。
总之,开发区提高综合容积率需要政府、企业和规划师等多方面的努力。
通过优化建筑布局、增加建筑层数、混合用地模式、优化公共设施配置、推进立体开发、强化土地集约利用、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和加强规划管控等方法,可以实现土地的高效利用,推动开发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容积率的赋值方法嘿,咱今天就来好好唠唠容积率的赋值方法这档子事儿!你说这容积率啊,就好比是一个大蛋糕,土地就是那个大盘子。
这蛋糕能做多大,得看盘子有多大。
要是盘子小,那蛋糕也大不到哪儿去,不然就堆得不成样子啦;要是盘子大呢,蛋糕就可以做得大一些,但也得有个度,不能太夸张了,不然也不好看也不好吃呀!那怎么给这容积率赋值呢?这可得好好琢磨琢磨。
咱先得看看这块地是干啥用的呀,是盖房子住人的,还是建商场做生意的。
要是住人的地方,那可不能太挤了,不然大家都得憋得慌,你想想,要是每家每户都跟鸽子笼似的,那得多难受啊!所以这时候容积率就得低一些,给大家留点喘气的空间。
再说说建商场,那可能就可以稍微高一点。
为啥呢?你想啊,商场人来人往的,要的就是热闹,多一些店铺多一些玩意儿,大家逛起来才有意思嘛!但也不能高得没边儿了,不然也会让人觉得乱糟糟的。
还有啊,周边的环境也得考虑进去。
要是周围都是山山水水好风光,那咱也得悠着点,不能破坏了那美景,得让房子和自然和谐相处呀。
要是周围本来就挺热闹繁华的,那也许容积率高一点也无妨,还能增添点人气呢!这就好像给一个人搭配衣服,得看场合、看身材、看气质,一个道理嘛!给容积率赋值可不是随随便便就定下来的,得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呢。
要是随便给个值,那可就乱套啦!建出来的房子要么没人愿意住,要么挤得要命,那不是浪费资源嘛!咱普通老百姓买房子的时候也得关注一下这个容积率呀,这可关系到咱以后住得舒不舒服呢。
你可别小瞧了这一点,住得舒服了,心情也好,干啥都带劲;要是住得憋屈,那每天都得郁闷呢!总之啊,容积率的赋值方法可真是一门大学问,得仔细琢磨,认真对待。
咱不能只看眼前,得为长远考虑,为大家的生活质量考虑。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事儿,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儿?所以啊,那些负责给容积率赋值的人可得长点心,好好研究研究,可别瞎搞哦!咱老百姓也得多长个心眼,别被忽悠啦!。
韶关市建筑工程容积率计算规则一、容积率的概念和意义容积率是指建筑物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值,是衡量土地利用效率和建筑物开发强度的重要指标。
容积率的合理计算对于城市规划和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二、韶关市容积率计算规则1.容积率计算的基本原则容积率计算应当基于科学、合理、公正、公开的原则,遵循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发展需要,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容积率计算的基本公式容积率=建筑物总建筑面积/用地面积3.容积率计算的要素(1)建筑物总建筑面积:指建筑物各层建筑面积的总和,包括地上和地下的建筑面积。
(2)用地面积:指用于建设的土地面积,不包括道路、绿地等其他用地。
(3)容积率的计算一般以整数值为准,可按照工程规划、建筑设计和用地性质的要求进行有序规划和建设。
4.容积率计算的特殊情况(1)未建设用地:对于未建设用地,容积率计算一般按照规划要求和土地利用政策进行合理规划,不得随意提高容积率。
(2)现有建筑物改造:对于现有建筑物的改造、加建等情况,容积率计算应当遵循建筑面积加总原则,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临时建筑物:对于临时性建筑物,容积率计算一般不予计算在内。
5.容积率的规划控制要求(1)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容积率计算应当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保障城市的整体形象、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
(2)分区规划要求:容积率计算应当根据分区规划的要求进行规划控制,合理分配用地资源。
(3)街区控制要求:容积率计算应当根据街区的功能定位和空间布局进行规划,提高街区的利用效率和空间韵律。
6.容积率的调整与管理容积率的调整应当符合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政策的要求,对于重点发展项目和特殊用地,可以适度提高容积率。
容积率的管理应当加强规划审查和项目管理,建立健全容积率监测和评估机制,确保容积率的合理执行。
三、总结韶关市建筑工程容积率的计算规则主要包括基本原则、基本公式、计算要素、特殊情况、规划控制要求和调整与管理等方面。
一、容积率配置技巧
如果在北京市有块面积5000平方米的住宅用地,分别由不同的人进行产品定位,有的人可能会尽量节约和控制一楼面积,采用开放设计,塑造单栋高层建筑,以创造高层空间价值;有的人可能会将可建总建筑面积用于低矮楼层(例如一、二楼),规划矮胖型建筑物,一方面把握临街店面商业价值,一方面节省建设成本;有的人可能规划数栋建筑,高矮参差,既能丰富造型,又能视栋别用途作弹性规划,不论基于何种原因,产品定位的最终结果势必在每块土地上产生或高或低、或胖或瘦、或单栋或多栋的建筑物,而所谓的容积率利用,就是指如何将每块土地的总可建建筑面积(楼地面面积)利用到极致。
同样一块土地,因为目的不同,可能导致不同的容积率利用方式。
一般而言,定位者要考虑的原则或目的的大抵有下列数个角度;
空间价值与容积率利用的关系,例如商业气息浓厚的区在一般购房者的观念中,总希望所购买的房子,其公共设施;所占的比例愈低愈好,因为公共设施常被认为是虚的,徒有而无益。
某些发展商或销售代理公司则为了投消费者所好,诉求高实得率或低公共设施比的广告策略。
那么高实得率或低的公共设施比例对购房者而言又真的实惠吗?
事实上,越是先进的国家如欧、美、日等国,越倾向于以包含私有面积及公共设施的整体规划,来衡量建筑特的品质及价值,而我国在不断追求提高居住水准的潮流下,也必然将朝这种趋势发展。
就发展或产品定位者而言,要认清许多公共设施之所以难被购房者接受,是由于设施本身不实惠,或由于设施真正的价值没有通过适当的方法让购房者充分了解,所以除了法定必要设施,需要运用规划力求经济实惠以外,还需要明确辨别下列几种公共设施的功能及效益,才能针对个案性质作合理定位。
(一)具有保值效果的公共设施,例如宽敞的门厅、走道等,这些设施的积极功能在于确保不动产的价值及未来的增值潜力。
尤其对于使用频率高、使用人数多的办公室、商场或小套房等产品,这种公共设施尤其重要。
(二)具有实用性质的公共设施,例如停车位、健身房、游泳池,或公共视听室等。
这类公共设施的实惠在于它的公共性,例如任何个人想拥有一个私人游泳池都是奢侈的事,但是通过公共设施的分摊,却使整幢建筑或整个社区的住户都能长期经济地拥有及使用游泳池。
(三)具有收益机会的公共设篱,例如地下室的商业空间,停车位,或其他可供非该建筑住户付费使用的设施等。
由于这种设施的使用可收取租金或使用费,对于分摊设施的购买者而言,相当于购买有收益的长期投资标的,不仅可补贴管理费,同时也较易维护整体建筑的品质,在使用价值高的地段时颇为适当的设施定位。
(四)对环境有改观的公共设施如绿地、花园等,虽增加投入,但这种投入可以从因环境改变物业升值中得到回报。
公共设施的规划将越来越受到重视,产品定位者若能适当掌握各种公共设施的功能,可使公共设施空间发挥“小兵立大功”的作用。
二、楼层用途的定位技巧
不同的人对各楼层空间的需求不同,也就是各个楼层事实上是不同的市场,具有个别的供需情况、用途特性、交易性质及空间价值等,而这些差异的存在,能给予从事产品定位的人发挥创意的机会。
我们可将一幢大楼的立体空间,分成下列四个市场个别考虑它们的定位特性。
(一)是顶楼市场,这种产品不论在采光、通风、视野及私密性方面,都比其他楼层更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又由于每栋楼只有一个顶楼楼层,这种相对稀有性使得顶楼市场常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二)是门面市场,通常是指建筑物的一楼至二楼。
这种产品的价值在于它与外界环境的临近性(例如临路的店面、办公室),或者有将外界环境内部化的机会(例如拥有庭院的住宅)。
这种地利条件及稀有性,使得门面市场的价值不但比其他楼层高,而且还常出现求过于供的现象。
(三)是地下室市场,这种产品有时具备独立功能及用途(例如作为商场或停车位),有时则可能成为其他楼层的连带产品(例如作为一楼的私有地下室,或其他楼层的共有设施空间)。
(四)是中间层市场,包括建筑物的二楼以上直至顶楼以下的楼层。
这个市场各楼层之间的相对条件差异有限,而其所占有的空间比例又最大,因此一般所称不动产市场景气与否,多半是指中间层市场的供需状况而言。
就产品定位者而言,除了要辨别不同楼层市场的异质性之外,还要注意下列事项,以充分发挥空间的附加值。
(一)妥善运用规划,以平衡供需失调现象。
例如在商业气息浓厚的黄金地段,借助一楼带二楼或地下室合并规划,以增加门面市场的供给量;或顶楼采取楼中楼设计,能满足更多的顶楼市场需求者,都是创造更高价值空间的好方法。
(二)明确区分不同楼层市场,以针对需求设计产品。
例如门面市场重视临街性,在规划上须注意维持眼好动线及联外机会;顶楼市场追求通风、采光及视野等条件,因此须注意栋距开窗、隔热等设计。
(三)合理利用容积率,以改变传统空间观念。
例如拉高建筑物高度,超越邻近建筑物高度;增加高楼层面积,以塑造“准顶楼”空间(即指与顶楼具备同样采光、通风条件的高楼层);或利用二叠或三叠规划,使得有天(顶楼)有地(一楼)的空间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