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密度检验作业指导书
- 格式:docx
- 大小:86.48 KB
- 文档页数:1
xxx工程xxx标段工地试验室作业指导书xxx有限公司xxx标工地试验室2017年9月目录1. 目的及适用范围 (1)2. 编制依据 (1)2. 试验设备操作规程 (2)2.1 HYE-300型压力试验机操作规程 (2)2.2 HJW-30/60型强制式单卧轴混凝土搅拌机操作规程 (2)2.3 维卡仪操作规程 (3)2.4 HCZT-1型混凝土程控磁盘振动台操作规程 (3)2.5 YDT-II型多功能电动击实仪操作规程 (3)2.6 BSC-TY80型混凝土标准养护室控制仪操作规程 (4)2.7 雷氏夹测定仪操作规程 (4)2.8 JJ-5型行星式水泥胶砂搅拌机操作规程 (4)2.9 ZS-15型水泥胶砂试体成型振实台操作规程 (5)2.10 NJ—160型水泥净浆搅拌机操作规程 (5)2.11 KZJ-500型电动抗折试验机操作规程 (5)2.12 SYE-2000型混凝土压力试验机操作规程 (6)2.13 YH-40B型水泥标准恒温恒湿养护箱操作规程 (6)2.14 电子天平操作规程 (6)2.15 LP-100D数显式土壤液塑限联合测定仪 (7)2.16 FZ-31A型沸煮箱操作规程 (7)2.17 HN101-2A电热恒温干燥箱操作规程 (8)2.18 WT50001SF型净水天平操作规程 (8)2.19 JF2004分析天平操作规程 (8)2.20 FBT—9型全自动比表面积自动测定仪操作规程 (9)2.21 92A型震击式标准振筛机操作规程 (9)2.22 温湿度控制仪操作规程 (9)3. 水泥试验作业指导书 (10)4. 细集料试验作业指导书 (12)5. 粗集料试验作业指导书 (14)6. 外加剂试验作业指导书 (17)7. 钢筋力学、机械性能试验作业指导书 (18)7.1 钢筋原材 (18)7.2 钢材拉伸试验作业指导书 (20)7.3 钢材冷弯试验作业指导书 (22)8. 土工试验作业指导书 (24)8.1 引用标准 (24)8.2 适用范围 (24)8.3 试样制备 (24)8.4含水率试验 (27)8.5 密度试验 (28)8.6 颗粒分析试验 (30)8.7 界限含水率试验 (32)8.8 击实试验 (34)9. 混凝土试验作业指导书 (37)9.1材料 (37)9.2试件制备 (37)9.3 仪器设备 (38)9.4 试验步骤 (38)9.5 试验结果计算 (39)9.6 配合比设计混凝土试件成型 (39)9.7 养护 (40)9.8 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 (40)10. 沥青混合料试件制作方法(击实法)作业指导书 (40)11. 结构物回弹检测 (42)12. 结构物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 (43)13. 土方路基压实度检测 (44)14. 试验设备校验规程 (45)14.1 碎石或卵石压碎指标仪校验方法 (45)14.2 碎石或卵石针状规准仪校验方法 (47)14.3 碎石或卵石片状规准仪校验方法 (48)14.6 击实仪校验方法 (49)14.7 密度测定器及标准砂校验方法 (51)14.8比重瓶校验方法 (54)14.9 环刀校验方法 (55)14.10水泥透气比表面积仪校验方法 (56)14.11水泥试模校验规程 (58)14.12水泥抗压夹具校验方法 (60)14.13混凝土坍落度筒校验方法 (61)14.14容量筒校验方法 (64)14.15混凝土及砂浆试模校验方法 (65)15. 外委检测 (67)试验作业指导书1. 目的及适用范围为明确相关生产原材料的检验项目频次,检验要点和要求,明确混凝土浇注等相关工艺过程标准规范的指标,半成品、成品验收等特制定本标段工地试验室作业指导书。
水泥试验前的准备工作及注意要点:(1)水泥试样应存放在密封干燥的容器内(一般使用铁桶或塑料桶),并有名确的标示。
(2)检验前,应将试样混匀并通过0.9mm(比表面积、密度)方孔筛,记录筛余物及占试样的百分比。
(3)检验前,一切检验用材料(水泥、标准砂、水等)均应与试验室温度相同(即20±2℃),试验室应每日早、中、晚检查记录。
(4)检验用水必须是洁净的可饮用淡水或蒸馏水,比对或仲裁试验应用蒸馏水。
(5)检验时不得使用铝制或锌制模具、钵体和匙具等。
1.1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标准法)(1.1、1.2、1.3、1.4引用标准GB/T1346-201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1.1.1 试验前必须做到:1) 维卡仪的金属棒能自由滑动;2) 调整试杆接触模玻璃板时指针对准零点;3) 搅拌机运行正常。
1.1.2 水泥净浆的拌制用水泥净浆搅拌机搅拌,搅拌锅和搅拌叶片先用湿布擦过,将拌和水倒入搅拌锅内,然后在(5-10)s内小心将称好的500g水泥加入水中,防止水和水泥溅出;拌和时,先将锅放在搅拌机的锅座上,升至搅拌位置,启动搅拌机,低速搅拌120s,停15s,同时将叶片和锅壁上的水泥浆刮入锅中间,接着高速搅拌120s停机。
1.1.3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步骤拌和结束后,立即取适量水泥净浆一次性将其装入已置于玻璃底板上的试模中,浆体超过试模上端,用宽约25mm的直边刀轻轻拍打超出试模部分的浆体5次以排除浆体中的孔隙,然后在试模上表面约1/3处,略倾斜于试模分别向外轻轻锯掉多余净浆,再从试模边沿轻抹顶部一次,使净浆表面光滑在锯掉多余净浆和抹平的操作过程中,注意不要压实净浆;抹平后迅速将试模和底板移到维卡仪上,并将其中心定在试杆下,降低试杆直至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1s-2s后,突然放松,使试杆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中。
在试杆停止沉入或释放试杆30s时记录试杆距底板之间的距离,升起试杆后,立即擦净;整个操作应在搅拌后1.5min内完成。
水泥密度试验作业指导书1. 依据标准:《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2. 试验目的及适用范围:2.1目的:测定水泥密度。
2.2适用范围: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道路硅酸盐水泥的密度及指定采用本方法的其他粉状物料密度的测定。
3.试验环境:进入试验室内检查温湿度仪,在试验记录中注明试验时室内温湿度。
4.试验准备:4.1 仪器设备4.2 试样制备4.2.1 水泥试样充分拌匀且满足试验要求的数量;4.2.2水泥试样过0.9mm筛孔且在110℃±5℃温度下烘干1h,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
5.试验步骤:具体试验步骤依据《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T0503-2005方法进行试验。
6. 试验结果整理:6.1 计算公式:ρ=1000P/Vρ—水泥密度(MPa)P—装入密度瓶的水泥质量(g)V—在试验所确定温度条件下被水泥所排出的液体体积,即李氏比重瓶的第二次读书减去第一次读书(cm3)。
6.2 密度须以两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确定,计算精确至10kg/m3。
两次试验结果之差不得超过20kg/ m3。
7. 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应包括内容:○1.原材料的品种、规格和产地;○2.试验日期及时间;○3.仪器设备名称、型号及编号;○4.环境温度和湿度;○5.执行标准;○6.水泥密度;○7.要说明的其他内容。
8. 试验注意事项:8.1 操作过程中,应保证水泥在装入时和瓶内液体的温度相一致。
8.2 试验前水泥试样先通过0.9mm的方孔筛。
8.3 两次读书时,恒温水槽温差不大于0.2℃。
8.4为使测定的水泥不产生水化,液体介质采用无水煤油。
8.5恒温水槽中取出李氏比重瓶,要用滤纸将李氏比重瓶内零点以上没有煤油的部分仔细擦净。
8.6硅酸盐水泥的密度一般为3100kg/m3-3200kg/m3,普通硅酸盐水泥3100kg/m3左右,矿渣硅酸盐水泥2600kg/m3-3000kg/m3.。
水泥厂有限公司密度检验作业指导书
1. 范围
1.1 本标准规定了用80um干筛检验水泥细度的测试方法。
1.2 本标准适用于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以及指定采用本标准的其他品种水泥。
2. 仪器、设备、试剂
2.1 仪器
2.1.1 筛子: 80um干筛
2.1.2 天平:采用感量为0.01克架盘天平;
2.2工具
2.2.1勺子:采用餐具勺;
2.2.2 毛刷:采用较小的排刷;
3. 方法
本标准是采用80um筛对水泥试样进行分析试验,用筛网上所得筛余物的质量占试样原始质量的百分数来表示水泥的细度。
5. 操作程序
5.1 水泥样品应充分拌匀,•通过0.9mm方孔筛,记录筛余物情况,要防止过筛时混进其他水泥。
5.2 筛析试验前,应检查调整好压力及筛的位置,使其能正常运转。
5.3 称取试样25g,置于洁净的筛中,打开开关,用压力为4000-6000Pa的120s。
•筛毕,用天平称量筛余物。
6. 计算
6.1 水泥试样筛余百分数按下式计算:
Rs
F=——×100%*C
W
式中:F—水泥试样的筛余百分数,%;
Rs—水泥筛余物的质量,g;
W—水泥试样的质量,g。
C—校准系数。
水泥混凝土表观密度试验作业指导书1.依据标准:《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2.试验目的及适用范围:2.1目的:测定水泥混凝土拌合物表观密度。
2.2适用范围:测定水泥混凝土拌合物捣实后的密度,以备修正、核实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中的材料用量。
当已知所用原材料密度时,还可以算出拌合物近似含气量。
3.试验环境:进入试验室内检查温湿度仪,在试验记录中注明试验时室内温湿度。
4.试验准备:4.1试验仪器4.1试样准备:满足试验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
5.试验步骤:具体试验步骤依据《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T0525-2005方法进行试验。
6.试验结果整理:6.1混凝土表观密度计算式:ρh=(m2-m1)/Vⅹ1000ρh—拌合物表观密度(kg/m3);m1—试样筒质量(kg);m2—捣实或振实后混凝土和试样筒总质量(kg);V—试样筒容积(L)。
6.2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精确到10kg/m3,试样不得重复。
7.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应包括内容:○1.要求检测的项目名称、执行标准;○2.原材料的品种、规格和产地;○3.仪器设备名称、型号及编号;○4试验日期及时间○5.环境温度和湿度;○6表观密度;○7.搅拌方式○8其他试验项目及信息。
8.试验注意事项:8.1对于集料公称最大粒径不大于31.5mm的拌合物采用5L 的试样筒,对于集料公称最大粒径大于31.5mm的混凝土拌合物采用的试样筒,其内径与高度均应大于集料公称最大粒径的4倍。
8.2 试验前用湿布将集料筒内外擦拭干净。
8.3对坍落度不小于70mm混凝土,宜采用人工捣实,对于5L的试样筒,分两层装入,每层插捣25次,对于大于5L 的试样筒,每层装入的混凝土高度不大于100mm,插捣次数不小于12次/10000mm2。
8.4 对坍落度小于70mm混凝土,宜采用振动台振实。
振动至水泥混凝土拌合物表面出现水泥浆且无气泡出现为止。
水泥厂密度检验作业指导书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出窑、出厂熟料打磨比表面积的测定。
2. 仪器、设备2.1 透气仪2.2 分析天平:感量为0.0001克2.3 圆形滤纸: 中速定性滤纸2.4 温度计:最大量程50℃2.5 秒表: 精确读到0.5秒2.6 称样小勺3. 测定方法主要根据通过一定空隙率的水泥层的空气流速来测定。
因为对一定空隙率的水泥层,其中空隙的数量和大小是水泥颗粒、比表面积的函数,同时也决定了空气流过水泥层的速度,因此根据空气流速即可计算比表面积。
4.仪器校准4.1 透气仪漏气的检查对透气仪必须定期检查是否漏气。
检查方法是,用胶皮管塞紧圆筒口,用抽气球抽气,关闭活塞,在5分钟内液面如未下降,就证明仪器并未漏气,否则必须找出漏气处加以密封。
4.2 圆筒中试料层体积的测定用水银代替法测定料层体积。
先在圆筒中穿孔板上放两片滤纸,然后在圆筒中注满水银用薄玻璃板使水银面与圆筒口平齐。
到出水银称量,精确至0.05g,重复几次测定,使数值不变为止。
然后取出一片滤纸,在圆筒中加入适量的试样,在把取出的一片滤纸盖在上面用捣器压实试料层,压到规定厚度即支持环与圆筒边接触,在把水银装满圆筒压平,同样倒出水银称量,重复几次测定,至水银重量不变为止。
圆筒内试料层体积V(cm3)按下式计算:P1-P2V=───γ水银式中:V——试料层体积,cm3;P1——未装水泥时,充满圆筒的水银质量,g;P2——装水泥后,充满圆筒的水银质量,gγ水银——试验温度下,水银密度,g/cm3。
试料层体积的测定采取二次结果相差不超过0.02cm3平均值。
并记录测定过程中圆筒附近的温度。
每季度至半年应重新校正试料层体积。
5. 确定试样量用已知比重、比表面积的标准试样,放在烘干箱内,以105~110℃干燥一小时,然后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装入透气仪圆筒中的标样的重量,应能在捣器捣实后,恰能达到所规定的体积,其重量可按下式算出:W=ρ×V(1-ε)式中:W——标样重量,g;ρ——标样比重,g/cm3;V——圆筒的有效体积,cm3;ε——标样捣实后的空隙率。
水泥的作业指导书1.试验项目:水泥密度(GB/T 208-1994)2.试验原理:将水泥倒入装有一定量液体介质的李氏瓶内,并使液体介质充分地浸透水泥颗粒。
根据阿基米德定律,水泥的体积等于它所排开的液体体积,从而算出水泥单位体积的质量即为密度,为使测定的水泥不产生水化反应,液体介质采用无水煤油。
3.试验主要仪器设备:李氏瓶、恒温水槽、无水煤油。
4.试验过程:⑴将无水煤油注入李氏瓶中到0至1mL刻度线后(以弯月面下部为准),盖上瓶塞放入恒温水槽内,使刻度部分浸入水中(水温应控制在李氏瓶刻度时的温度),恒温30min,记下初始(第一次)读数。
⑵从恒温水槽中取出李氏瓶,用滤纸将李氏瓶细长颈内没有煤油的部分仔细擦干净。
⑶水泥试样应预先通过0.90mm方孔筛,在110±5℃温度下干燥1h,并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
称取水泥60g,称准至0.01g。
⑷用小匙将水泥样品一点点的装入李氏瓶中,反复摇动(亦可用超声波震动),至没有气泡排出,再次将李氏瓶静置于恒温水槽中,恒温30min,记下(第二次)读数。
⑸第一次读数和第二次读数时,恒温水槽的温度差不大于0.2℃。
⑹水泥体积应为(第二次)读数减去初始(第一次)读数,即水泥所排开的无水煤油的体积(ml),水泥密度ρ(g/cm3)按下式计算:水泥密度ρ=水泥质量(g)/排开的体积(cm3)5.试验结果处理:结果计算到小数第三位,且取整数到0.01g/cm3,试验结果取两次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两次测定结果之差不得超过0.02g/cm3。
1.试验项目:水泥细度(GB/T 1345-2005)2.试验原理:采用45μm方孔筛和80μm方孔筛对水泥试样进行筛析试验,用筛上筛余物的质量百分数来表示水泥样品的细度。
3.试验主要仪器设备:方孔筛0.09mm、方孔筛80μm、方孔筛45μm、负压筛析仪、天平。
4.试验过程:⑴称取已过0.09mm方孔筛的水泥样品(80μm方孔筛为25克;45μm方孔筛为10克),精确至0.01克⑵将称取的水泥样品放到80μm或45μm方孔筛内,将方孔筛放置在负压筛析仪的筛座上,盖上筛盖,接通电源,开动筛析仪连续筛析2分钟。
一、依据标准:《水泥细度检验方法 筛析法》GB/T 1345—2005。
二、仪器设备:1、试验筛 由圆形筛框和筛网组成,筛网符合GB/T 6005 R20/3 80µm, GB/T 6005 R20/3 45µm 。
负压筛应附有透明筛盖,筛盖与筛上口应有良好的密封性。
2、负压筛析仪 负压可调范围为4000~6000Pa 。
3、天平 最大称量为100g ,最小分度值不大于0.01g 。
三、准备工作:将水泥样品充分拌匀,通过0.9 mm 方孔筛,记录筛余物情况,要防止过筛时混进其他水泥。
四、方法步骤:1、筛析试验前,应把负压筛放在筛座上,盖上筛盖,接通电源,检查控制系统,调节负压至4000~6000Pa 范围内。
2、称取试样25g ,置于洁净的负压筛中,盖上筛盖,放在筛座上,开动筛析仪连续筛析2min ,在此期间如有水泥试样附着在筛盖上,可用毛刷柄轻轻敲击,使试样落下。
筛毕,用天平称量筛余物。
3、当工作负压小于4000Pa ,应清理吸尘器内水泥,使负压正常。
五、计算:水泥试样的细度按下式计算:F (%)= ×100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水泥筛余物质量(g )R t水泥试样质量(g )W一、依据标准:《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 1346—2001)。
二、仪器设备:1、水泥净浆搅拌机符合JC/T 729的要求。
2、雷氏夹由铜质材料制成,当一根指针的根部先悬挂在一根金属丝或尼龙丝上,另一根指针的根部再挂上300g质量的砝码时,两根指针针尖的距离增加应在17.5mm±2.5mm范围内,即2D=17.5mm±2.5mm,当去掉砝码后针尖的距离能恢复至挂砝码前的状态。
3、沸煮箱有效容积约为4lOmm×240mm×310mm,篦板的结构应不影响试验结果,篦板与加热器之间的距离大于50mm。
箱的内层由不易生锈的金属材料制成,能在30min±5min内将箱内的试验用水由室温升至沸腾状态并保持3h以上,整个试验过程中不需补充水量。
混凝土密度测量方案1. 目的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详细的方案,用于测量混凝土的密度,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
2. 范围本方案适用于混凝土密度的测量,包括实验室和现场测试。
3. 引用标准- ASTM C151: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Autoclave Expansion of Hydraulic Cement- ASTM C666: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Air Content of Freshly Mixed Concrete by the pressure Method- ASTM C143: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voids in cement paste and grout by Mercury Intrusion Method4. 测量步骤4.1 样品准备- 从混凝土浇筑地点随机抽取样品。
- 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避免偏析。
4.2 测量空气含量- 按照ASTM C666标准,使用压力法测量混凝土的空气含量。
- 记录测试结果。
4.3 测量空隙率- 按照ASTM C143标准,使用汞侵入法测量混凝土的空隙率。
- 记录测试结果。
4.4 计算密度- 根据测量得到的空气含量和空隙率,计算混凝土的密度。
- 混凝土密度 = 1000 / (1 - 空气含量 / 100) - 空隙率5. 结果记录6. 质量控制- 定期检查仪器设备的精度和校准。
- 确保测试人员具备相应的技能和培训。
7. 结果报告- 将测量结果和计算得到的混凝土密度报告给相关方。
- 如有需要,提供详细的测试数据和图表。
8. 附录- 附录中应包括所有测试数据、计算和图表的详细信息。
9. 参考文献- 引用本方案中引用的标准和其他相关文献。
---以上是混凝土密度测量方案的详细描述。
请根据实际需求和条件进行适当调整和修改。
陕西中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责任公司**********项目工地试验室水泥检测作业指导书编制人:审核人:签发人:学习文档仅供参考2017年3月12日发布2017年3月12日实施目录 (3) (3) (3)密度检验 (4)1.1.3水泥细度检验 (6)1.1.4水泥标准稠度、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 (11)1.1.5水泥胶砂强度检验 (17)1.1.6水泥胶砂流动度检验 (23)学习文档仅供参考1.0 引用标准GB175—2007 通用硅酸盐水泥JTG E30-2005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1.1 检测细则学习文档仅供参考本标准规定了水泥取样的工具、部位、数量及步骤等。
适用于质量控制取样。
①.取样工具c.也可采用其它能够取的有代表性样品的手工取样工具。
①.取样部位a.水泥输送管路中b.袋装水泥堆场c.散装水泥卸料处或输送水泥运输机具上。
注:不应在污染严重的环境中取样。
①.样品数量1.混合样的取样数量应符合各相应水泥标准的规定。
2.分割样的取样量应符合以下规定。
a.袋装水泥:每1/10编号从一袋中取至少6kg;b.散装水泥:每1/10编号在5min内取至少6kg;学习文档仅供参考①.取样步骤a.散装水泥取样管取样:当所取水泥深度不超过2m时,每一个编号内采用散装水泥取样器随机取样。
通过转动取样器内管控制开关,在适当位置插入水泥一定深度,关闭后小心抽出。
将所取样品放入洁净、干燥、不易受污染的容器中。
b.袋装水泥取样管取样:每一个编号内随机抽取不少于20袋水泥,采用袋装水泥取样器取样,将取样沿对角线方向插入水泥包装袋中,用大拇指按住气孔,小心抽出取样管,将所取样品放入洁净、干燥、不易受污染的容器中。
①.样品制备b.将所取水泥混合样通过0.9mm方孔筛,一次或多次将样品缩分到相关标准要求的定量,均分为试验拌和封存样。
注:样品不得混入杂物及结块。
①.样品的包装与贮存a.样品取出后应存放在密封的金属容器中,加封条。
水泥试验作业指导书第一节水泥品质试验水泥细度检验方法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方法规定了用80Um检验水泥细度的测试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以及指定采用本标准的其他品种水泥。
二、仪器设备试验筛,负压筛分析仪,水筛架和喷头三、试验步躲1、负压筛法1)筛分析前,应把负压筛放在筛座上,盖上筛盖,接通电源,检查控制系统,调节负压至4000-600OPa范围内。
2)称取试样25g,置于洁净的负压筛中,盖上筛盖,放在筛座上,开动筛分析仪连续筛析2min,在此期间如有试样附着在筛盖上,可轻轻地敲击,使试样落下。
筛毕,用天平称量筛余物。
3)当工作负压小于400OPa时,应清理吸尘器内水泥,使负压恢复正常。
2、水筛法1)筛分析前,使水中无泥、砂,调整好水压及水筛架的位置,使其能正常运转。
喷头底面和筛网之间距离为35—75mmo2)称取试样50g,置于洁净的水筛中,立即用淡水冲洗至大部分细粉通过后,放在水筛架上,用水压为0.05士0.02MPa的喷头连续冲洗3min。
筛毕,用少量水把筛余物冲至蒸发皿中,等水泥颗粒全部沉淀后,小心倒出清水,烘干并用天平称量筛余物。
3、手工干筛法在没有负压筛析仪和水筛的情况下,允许用手工干筛法测定。
4、试验筛的清洗试验前必须保持洁净,筛孔通畅。
四、试验结果计算F-ms*100/mF一水泥试样的筛余百分数(%)ms—水泥筛余物的质量(g)m—水泥试样的质量(g)计算结果精确到0.1%负压筛法与水筛法或手工筛法测定的结果发生争议时,以负压筛法为准。
水泥的烧失量试验一、仪器设备高温炉,分析天平,瓷卅锅、干燥器、培蜗钳等二、试验步骤称取通过筛孔的烘干水泥时称准到O.0001g;重复灼烧称量,至少两次质量相差小于0.5mg,即为恒量。
至少做一次平行试验。
三、结果整理烧失量(%)—[m-(m2-m1)]*100/m m一烘干水泥试样质量,gml一空用蜗质量,gm2一灼烧后水泥+培病质量,g烧失量测定结果允许偏差测定值绝对偏差相对偏差>50<0.91.0~1.550~30<0.71.5~2.030-10<0.52.0~3.010-5<0.33.0~4.05~1<0.24.0~5.01~0.K0.055.0~6.00.1-0.05<0.0066.0~8.00.05~0.0K0.0048.0—10.0O.01~0.005<0.OO11O.0-12O.005-0.OOKO.000612—15.O<0.OOKO.0001515.0~20.O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方法规定了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和体积安定性的测试方法。
水泥厂化验室作业指导书编号受控状态分发号发布日期zj―01―2021受控2021年12月31日起草审核批准实施日期2021年1月1日第一章内部抽查作业指导书第一节适用范围为了提升试验准确性,统一操作方法,培育工作责任心,制订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留样及抽检办法,抽检频次及误差容许范围,适用于于检验室所有岗位。
第二节留样一、留样单的核对方法1、控制室熟料、出磨水泥均分按班留样,其原始记录上的顺序号完全对应。
2、分析室(1)编号:生(进、甜、水)一××月××日。
(2)填写:除在留样袋上填写编号外,还应填写作样人、作样日期、留样时间。
3、物检室:(1)留样袋上的编号与出厂水泥或熟料编号对应。
(2)除填写编号外,还应填写细度、凝结时间及安定性检验人、胶沙成型人、抗折抗压强度结果及检验人、比表面积检验人、品种、检验时间、留样时间。
4、熟料、出磨水泥每次取样不少于500g,拌均匀。
将作样后剩余部分留于留样盒内。
5、分析室将分析样拌均匀,取不少于10g样品留于留样袋内,保存于干燥器中7天。
6、物检室物检室留样只领熟料和出厂水泥。
(1)熟料取样地点:熟料堆场。
留样:将合叶的样品,煮均后,分作2份,一份用密封样桶留存于留样室,并内置外贴留样单,一份用作检验。
(2)出厂水泥将水泥取回后,全部通过0.9mm方孔筛,将样品拌均匀后,分成3份,一份按1gb175-1999规定封存,另一份用封样桶密封保存于留样室,并内置外贴留样单,一份用于检验。
所有用于内部抽查用留样至少保存7天。
第三节抽检办法抽查样品的选取:随机抽取。
所有抽查样品在抽查时都需重新编写密码,密码由化验室主任编写,密码编号后不能让第二人知道。
控制室样品可指定专人不定时抽查当天样品。
一、分析室1、抽查人:由化验室主任安排指定人员抽样。
2、频次:每人每月不得低于4次抽查。
二、控制室1、抽检人:由化验室主任或其选定的专人样本,但再次撰写密码由化验室主任撰写。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表观密度作业指导书6.8.1目的、适用范围和引用标准1、本方法规定了水泥混凝土拌合物表观密度测定的试验步骤。
2、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水泥混凝土拌合物捣实后的密度,以备修正、核实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中的材料用量。
当已知所用原材料密度时,还可以算出拌合物近似含气量。
3、引用标准:T0521-2005《水泥混凝土拌合物的拌合与现场取样方法》GB/T50080-200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6.8.2仪器设备试样筒,(编号JL-06):该筒为钢性金属圆筒,两侧装有把手,筒壁坚固且不漏水。
对于集料工程最大粒径不大于31.5mm的拌合物采用5Lde试样筒,其内径与内高均为186mm±2mm,筒壁厚为3mm。
对于集料公称最大粒径大于31.5mm的拌合物所采用试样筒,其内径与内高均应大于集料公称最大粒径的4倍。
捣棒:符合T0522的规定,直径为16mm,长为600mm,一端为弹头形。
磅秤:量程100kg,感量为50g,(编号SH-07);振动台:应符合T0521的规定,(编号SH-02)。
其它:金属直尺、镘刀、玻璃板等。
6.8.3试验步骤1、试验前先用湿布将试样筒内擦拭干净,称出质量(m1),精确至50g。
2、当坍落度小于70mm时,宜用人工捣固:对于5L试样筒,可将混凝土拌合物分两层装入,每层插捣次数为25次。
对于大于5L的试样筒,每层混凝土高度不应大于100mm,每层插捣次数按每10000mm2截面不小于12次计算。
用捣棒从边缘到中心螺旋线均匀插捣。
插捣应垂直压下,不得冲击,捣底层时应至筒底,捣上层时须插入其下一层约20mm~30mm。
每捣毕一层,应在量筒外壁拍打5~10次,直至拌合物表面不出现气泡为止。
3、当坍落度小于70mm时,宜用振动台振实,应将试样筒在振动台上夹紧,一次将拌合物装满试样筒,立即开始振动,振动过程中如混凝土低于筒口,应随时添加混凝土,振动直至拌合物表面出现水泥浆为止。
水泥密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试验方法标准 GB/T 208-94)
1、使用设备:李氏瓶、恒温水槽
2、试样制备:
1)环境温度:室温。
2)水泥试样应先通过0.90mm方孔筛,在110±5℃温度下干燥1h,并
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
称取60g,称准至0.01g。
3)无水煤油。
3、试验步骤:
1)将无水煤油注入李氏瓶中至0到1mL刻度线后(以弯月面下部为
准),盖上瓶塞放入恒温水槽内,使刻度线部分浸入水中(水温应控制
在李氏瓶刻度时的温度),恒温30min,记下初始(第一次)读数。
2)从恒温水槽中取出李氏瓶,用滤纸将李氏瓶细长颈内没有煤油的部
分擦干净。
3)用小匙将水泥样品一点点的装入李氏瓶中,反复摇动,至没有气泡
排出,再次将李氏瓶静置于恒温水槽中,恒温30min,记下第二次读
数。
4)第一次和第二次读数时,恒温水槽的温度差不大于0.2℃。
4、计算结果
水泥体积应为第二次读数减去初始(第一次)读数,即水泥所排开的无水煤油的体积(mL).
水泥密度
试验结果取两次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两次测定结果之差不得超过0.02。
计算应精确至。
***高速公路**段水泥基本参数检测比对试验作业指导书承办单位:*********集团有限公司***高速公路***段试****试验室二〇二二年六月目录一、比对试验场地 (1)二、检测依据 (1)三、参加比对机构的准备工作 (1)四、比对试验日程安排 (2)五、现场报到、预备会议及开幕式 (2)七、比对试验结果判定 (3)八、安全及保密要求 (4)附件一:比对试验参加机构一览表 (5)附件二:比对试验参加机构报名表 (6)水泥基本参数比对试验作业指导书为保证比对试验计划的顺利进行,特要求参加单位遵循下列条款:一、比对试验方式本次采用各单位对同一水泥盲样进行检测的方式进行试验室间比对。
二、检测依据1、GB 175-2011《通用硅酸盐水泥》2、GB/T 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3、GB/T 1346-2011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4、GB/T 208-2014《水泥密度测定方法》5、GB/T 8074-2008《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三、参加比对机构的准备工作1、检测设备各参加单位使用各自的试验室设备参加比对,请提前做好校准工作,确保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并且保证正常检测时所需的各项参数已经正确设置。
2、检测人员检测人员应持有交通职业资格中心颁发的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师/助理试验检测师证书,道路工程或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
3、有关证书参加比对的仪器设备应携带相应的检定(校准)证书,检测人员应携带身份证、检测证书(道路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原件,并在报到时提供其复印件。
四、比对试验日程安排五、现场报到、预备会议及开幕式1、6月18日14:30-15:00点中心试验室报到;2、6月18日15:00-15:30召开会议,会议结束后举行开幕式;3、6月18日16:00开始领取盲样;六、比对试验工作细则检测工作流程如下:1、领取盲样预备会议结束后,由参加单位的领队将代表各单位的参赛小组领取水泥盲样。
水泥密度检验作业指导书
1检验设备:李氏比重瓶、恒温设施、架盘天平、无水煤油。
2检验频次与抽样计划:按本企业《过程质量控制明细表》要求进行。
3取样方法与样品制备:按《取样及制样作业指导书》进行取称。
称取在110±5℃温度下干燥1h 后,试样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
4检验方法:
4.1测定比重时,须在相同温度下得到两次读数,因此须准备恒温水槽或其它保持恒温的盛水玻璃容器,恒温容器温度维持在±0.5℃。
4.2将无水煤油注入比重瓶中到零点刻线(以弯液面的下部数准),将比重瓶放入恒温水槽内,使刻度部分浸入水中恒温半小时,记下第一次读数。
4.3从恒温水槽中取出比重瓶,用滤纸将比重瓶内零点以上的没有煤油的部分仔细擦净。
4.4称取在110℃温度下干燥1h ,并且是已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的水泥60g ,称准至0.01g ,用小匙装入比重瓶中,摇动比重瓶,排去其中空气泡,再放入恒温水槽,在相同温度下恒温半小时,记下第二次读数。
按下列公式计算密度:V
P =ρ ρ —水泥的比重;
P —装入比重瓶的水泥质量(g );
V —被水泥所排出的液体体积毫升数。
4.5比重须以两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确定,计算精确到0.01,两次试验结果的差不得超过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