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防治法则
- 格式:ppt
- 大小:79.50 KB
- 文档页数:14
防治原则第八章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预防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治则的概念及内容熟悉:预防的方法了解:调理精气血津液治则教学内容预防的原则及方法治则的概念及内容一二概 述是预防疾病发生或治疗疾病以阻断其发展,并使之好转或痊愈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防治原则预防第一节预防就是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治未病”“养生”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素问·灵兰秘典道生、摄生、贵生、养性、达生以自我调摄为主要手段,运用多种保健方法,增进健康,防病抗衰,廷年益寿。
一、未病先防(一)提高正气抗邪能力(二)防止病邪侵害《素问·上古天真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
”提高正气抗邪能力1、顺应自然2、养性调神3、护肾保精4、锻炼身体5、调摄饮食6、针灸、推拿、药物调养“法于阴阳。
”《素问·上古天真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起居:“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形,以使志生”。
饮食:春气通于肝——宜食酸以收敛,食甘以护脾衣着:“春捂秋冻”春季“不可顿去棉衣,老年人气弱,风寒易伤腠理,时备夹衣,不可暴去”。
“夫寝处不时,饮食不节,逸劳过度者,疾共杀之。
”《孔子家语》返回“彼旦为婴儿,亦与之为婴儿”。
《庄子》“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淡而无为,动而以天行,此养神之道也”。
第八章防治原则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哪一项不是治未病的内容?()A、调摄精神B、加强锻炼C、审因论治D、人工免疫2、见肝之病,先实其脾气,这种治疗属:()A、治病求本B、既病防变C、早期治疗D、扶正祛邪3、属治则的有:()A、滋阴B、温阳C、扶正D、发汗4、“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是:()A、反治法B、逆治法C、从治法D、治标法5、“通因通用”适用下列哪种病证?()A、肠虚滑脱B、寒湿泄泻C、脾虚泄泻D、食积泄泻6、“塞因塞用”的治法,适用于治疗:()A、表实里虚证B、虚实夹杂证C、真虚假实证D、真实假虚证7、“用寒远寒,用热远热”是属:()A、因人制宜B、因时制宜C、因地制宜D、因病制宜8、下列何种为从治法?()A、用热远热B、通因通用C、寒者热之D、补泻兼用9、正虚邪实而不耐攻伐的病人,应采用:()A、扶正为主B、先扶正后祛邪C、扶正与祛邪兼用D、先祛邪后扶正10、素体阳虚感受寒邪用助阳解表法治疗属:()A、急则治其标B、因时制宜C、缓则治其本D、标本兼治11、扶正祛邪兼用的原则是:()A、虚实夹杂证B、邪盛为主,兼正虚C、正虚邪实证,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D、扶正会助邪,祛邪更伤正12、阴阳偏盛的治疗以下列哪一项最中肯?()A、调整阴阳B、热者寒之C、寒者热之D、损其有余13、阴阳偏衰的治疗,下列哪一项原则最中肯?()A、调整阴阳B、补偏救弊C、补其不足D、滋阴清热14、除……外,均属因人制宜:()A、因性格不同而用药B、因年龄不同而用药C、因性别不同而用药D、因体质不同而用药二、多项选择题1、中医学“治未病”是指:()A、治标治本B、未病先防C、正治反治D、既病防变E、扶正祛邪2、“因人制宜”是根据病人……等不同特点来考虑用药:()A、年龄不同B、体质差异C、性别差异D、生活习惯不同E、生活环境不同3、属于祛邪的治法是:()A、发汗解表B、消导C、活血化瘀D、涌吐E、理气4、素体气虚,反复外感,治宜益气解表,此属:()A、因人制宜B、标本兼治C、缓则治其本D、先扶正后祛邪E、扶正祛邪兼用5、既病防变的措施有:()A、人工免疫B、调摄精神C、早期诊治D、加强锻炼E、先安未受邪之地6、“通因通用”适用于:()A、中气下陷所致腹泻B、食积腹痛,泻下不畅C、肾气不固引起小便清长D、膀胱湿热的尿频、尿急E、瘀血引起的出血7、“塞因塞用”适用于:()A、精血虚便秘B、血枯经闭C、阳明腑实D、脾虚腹胀E、热结大肠8、属扶正的方法有:()A、益气B、养血C、壮阳D、滋阴E、止血9、下列治法属于“从治”的是:()A、阳中求阴B、寒者热之C、热因热用D、阴病治阳E、塞因塞用10、下列治法属于“反治”的是:()A、热者寒之B、塞因塞用C、上病治下D、虚则补之E、通因通用三、填空题1、中医学中的所谓“治未病”,包括和两个方面的内容。
中兽医学习题绪论习题要点:(1)名词解释:中兽医学、辨证论治、整体观念;(2)简答题: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3)问答:举例说明中兽医学发展史中4个主要时期学术发展特点及代表性著作、人物和事件等。
第一篇基础理论第一章阴阳五行习题要点:(1)名词解释: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生克制化;(2)解答题:阴阳的相互关系;五行的特性;五行的相互关系;(3)阴阳学说在中兽医学中的应用;五行学说在中兽医学中的应用。
第二章脏腑习题要点:(1)名词解释:藏象、五脏、六腑、奇恒之腑、三焦;(2)简答题:脏腑学说的主要内容;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及其与肢体器官的联系各有哪些六腑及其主要功能各有哪些(3)问答题:五脏之间的关系表现在哪些方面六腑之间的关系表现在哪些方面第三章气血津液习题要点:(1)名词解释:气、气机、血、津液;(2)简答题:气的生成和分类;气的功能;血的功能;津液的功能;气血津液的病理各有哪些(3)问答题: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体现在哪些方面第四章经络习题要点:(1)名词解释:经络;十二经脉;奇经八脉;(2)简答题:十二经脉的循行规律和流注次序;(3)问答题:举例说明经络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第五章病因病机习题要点:(1)名词解释:病因、外感、疾病;正气;邪气;病机;六淫;疫疠;内伤;痰饮;瘀血;(2)简答题:六淫各自的特性及致病特征;病机包括哪几个方面;(3)问答题:内伤分成哪几类,并举例说明;举例说明正气和邪气各包括哪些方面举例说明各类病因第二篇辨证论治基础第六章诊法习题要点:(1)名词解释:四诊;四诊合参;望诊;察口色;闻诊;切脉;脉象;(2)简答题:四诊的基本内容各包括哪些察口色的方法及各种病色及其主证;切脉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六要脉及其主证;(3)问答题:举例说明四诊在临床中的应用及其意义。
第七章辨证习题要点:(1)名词解释:八纲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2)简答题:简述八纲辨证中八纲含义及其主证;中兽医学中常用的辨证方法及其意义;第八章防治法则习题要点:(1)名词解释:治未病、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扶正、祛邪、治标、治本、正治、反治、同治、异治、内治八法、三因制宜;(2)简答题:预防的原则包括哪些;治疗的原则包括哪些;内治八法的基本含义;(3)问答题:举例说明中兽医学防治法则在畜牧生产和疾病防治中的具体应用。
职业病危害防治目标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职业病危害防治目标的管理,促进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的开展,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职业病危害防治目标的管理应当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有计划、有目标地进行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
第四条职业病危害防治目标的管理应当按照科学、合理、公正的原则进行,依法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监督和检查。
第二章目标制定第五条职业病危害防治目标的制定应当参照国家和地方有关职业病危害防治的政策、标准和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
第六条职业病危害防治目标的制定应当明确具体的目标内容、目标时间和责任单位。
第七条职业病危害防治目标的制定应当充分调研,科学分析和评估职业病危害的情况,制定合理的目标。
第三章目标落实第八条职业病危害防治目标的落实应当由责任单位按照制定的目标和时间表进行。
第九条责任单位应当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实施过程,做到有序推进。
第十条责任单位应当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人,健全工作机制,保证职业病危害防治目标的有效落实。
第十一条责任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防治的工作制度和管理体系,加强职业病危害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目标评估第十二条职业病危害防治目标的评估应当根据制定的目标内容和时间进行,评估结果应当客观准确。
第十三条职业病危害防治目标的评估应当由专业机构或专业人员进行,结果应当及时反馈给责任单位。
第十四条职业病危害防治目标的评估应当重点评估职业病危害的控制效果、防护设施的使用情况、职业病危害防治的宣传教育情况等。
第五章目标调整第十五条根据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的实际情况,可以适时调整职业病危害防治目标,确保目标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第十六条职业病危害防治目标的调整应当经过合理论证,经过相关部门的批准后方可执行。
第十七条职业病危害防治目标的调整应当及时通知责任单位,并进行相应的工作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