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胜寺飞虹塔琉璃色彩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29.74 KB
- 文档页数:3
山西寺庙琉璃建筑构件的研究综述摘要:山西自古是一座兼具文化与艺术的珍贵宝库,不仅拥有历史悠久的琉璃,且琉璃的艺术成就也辉煌夺目。
琉璃艺术主要用于装饰古建筑的屋顶,在装饰题材、色彩、样式等方面都做到了精益求精。
目前学界关于山西琉璃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笔者通过收集文献资料,梳理各界学者的研究成果,分析探究山西寺庙琉璃建筑构件研究中的成就和不足,并对山西琉璃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一些自己的拙见。
关键词:琉璃;建筑构件;山西;寺庙中图分类号:K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892(2024)01—014—(03) A Review of Research on Colored Glaze Building Components in Shanxi Temples 0引言 综合近年来学者们对琉璃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我国境内存留下来的琉璃器按产地分为两类,分别是西方传入中国和中国本土所产的。
从西方传入中国的琉璃制品,其中含有钙、钠等元素,原料以石英、碳酸钠和石灰为主”,[1]由于石英在高温状态下经冷却会形成一种透明的器物,因此西方传入的琉璃制品更类似于原始玻璃,或者称之为“费昂斯”。
而中国的琉璃是用铅硝作为助溶剂将制作成型的胎体经过1000℃左右的素烧后,在其表面上一层釉再进行800℃的低温烧制所形成的一种低温铅釉。
琉璃的釉面主要是以铜、铁、钴等金属作为着色剂并在氧化环境中烧成的,由于氧化后的铜呈现绿色,铁呈现黄色,钴呈现蓝色,这使得琉璃的颜色在匠师们不断的实践与创新中出现了翠绿、天蓝、孔雀蓝等多种色彩。
1 琉璃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琉璃制品最初由于其工艺不成熟主要被用作陪葬,少数是贵族用来装饰的。
而将琉璃用作建筑构件的装饰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东晋葛洪在他写的《西京杂记》中记载了汉“昭阳殿…窗扉多是绿琉璃,也皆都通达照透,毛发不得藏匿其中。
”[2]北魏时期,由于皇宫大兴土木用来建造宫殿,琉璃的烧制工艺也得到提高,北齐魏收在他的《魏书·西域传》中记载:“世祖时,国人商贩,自云能铸石为五色琉璃,于京师铸之。
美丽的飞虹塔
暑假里,我和爸爸妈妈又回到了我的家乡--洪洞县广胜寺。
一下车,我就看到远处的山顶上那高耸入云的宝塔,这就是世界上保存完好的琉璃古塔--飞虹塔。
我们来到塔的旁边,我看到塔顶有七种颜色:赤橙黄绿青蓝紫,在阳光的照射下像是彩虹。
这塔呈八角形,共有十三层,一百零八个角,每个角上的图案不同,看那一角上有一条金色的龙盘旋在层檐上,在阳光的照射下,它身上的鳞片闪闪发光,它的嘴张得大大的,两条龙须高高的,眼睛瞪得圆圆的,两只爪子按在屋檐上,头伸出老长,张牙舞爪。
虽然我来过好多次这里,但我还是看的入了迷。
就在这时,风来了,飞虹塔上的风铃“叮咚、叮咚”的,真好听!
我一边听一边吃着家乡的特产--又香又脆的石头饼,只要咬一口,就再也忘不掉它的味道。
最有趣的是,我听妈妈说在她小的时候,看到过电视剧《西游记》在这里拍摄,我好奇地问:“拍得哪集呀?”妈妈说“九头虫偷夜明珠”那集就在飞虹塔拍的。
欢迎大家去美丽的广胜寺旅游,一定要看看壮丽的飞虹塔哟!。
广胜寺飞虹琉璃塔研究
冯静
【期刊名称】《美术与市场》
【年(卷),期】2014(000)004
【摘要】广胜寺飞虹塔作为存世不多的琉璃工艺古塔,是当代我国保存最为完整,琉璃装饰工艺最为精美的一座古塔,是十九座存放释家真身舍利塔之一。
本文在围绕飞虹塔历史沿革、建筑结构特色的基础之上,重点对广胜寺飞虹塔的琉璃工艺中的装饰、纹饰及雕刻工艺加以阐释,以期通过佛家美学的角度对飞虹塔琉璃装饰工艺进行解读和评析。
【总页数】2页(P45-46)
【作者】冯静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252
【相关文献】
1.广胜寺飞虹塔琉璃色彩研究 [J], 冯静
2.山西洪洞广胜寺飞虹塔琉璃装饰艺术研究 [J], 刘虹
3.洪洞广胜寺飞虹塔 [J], ;
4.五彩绚烂看“飞虹”──山西洪洞广胜寺及飞虹塔 [J], 霍泽仁
5.山西洪洞广胜寺飞虹塔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琉璃第一塔——洪洞县广胜寺广胜寺位于山西省洪洞县县城东北方向的霍山脚下,始建于东汉,唐代改称广胜寺,寺院历史多劫难几经战火、地震损毁、又几番重建,目前广胜寺分上、下两寺和水神庙三处建筑群,现存建筑以元、明两代为主。
广胜寺有三绝,“第一绝” 当属飞虹琉璃塔。
琉璃是中国瓷制品家族中十分重要又非常特别的一个种类,琉璃制品的特点鲜明同时又有一定的使用局限性,它鲜艳的色彩和可塑性冠绝一方,但却不能作为食用器具,而主要用于摆设器和装饰器,比如唐三彩、脊瓦、照壁等,中国历史上琉璃制品的巅峰应用和高超技艺当属山西琉璃,其中这座飞虹塔可以说是山西琉璃的至高代表。
飞虹塔始建于明武宗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至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历时12年建成完工,是中国最大、保存最好的一座琉璃塔。
飞虹塔八边造形,高四十七米有余,共计十三层,层层飞檐,塔身遍布菩萨、力士造像,龙凤等瑞兽形象,以及各类花卉等题材的琉璃制品,同时也有琉璃斗拱、莲花座等琉璃构件,色彩绚丽夺目,如雨后彩虹,故称“飞虹塔”。
飞虹塔最早引起广泛关注缘自最热播的连续剧《西游记》,其中第十八集“扫塔辨奇冤”讲到唐僧师徒路经祭赛国时,听闻金光寺内佛宝被盗,僧侣被抓的事情,唐僧感慨之余见宝塔破败,遂在悟空的陪伴下夜晚扫塔,在塔顶遇到奔波儿灞,从而发现线索找回佛宝的故事。
其中唐僧扫塔即在飞虹塔内取景拍摄。
现在出于文物保护的原因,飞虹塔已经禁止登爬,只有一层开放,内有回廊,回廊内圈安置佛龛数间,每龛内均藏有泥塑造像。
广胜寺的“第二绝” 也与这座塔有关,国家图书馆四大镇馆之宝中的《赵城金藏》曾栖身在塔内。
《赵城金藏》是指发现于山西赵城(现洪洞县)广胜寺的大藏经书,经书刊刻于大金熙宗皇统初年(公元1141年—1149年),共计七千卷左右,由民间女子崔法珍断臂化缘,多方筹募资金所修。
在历史上比这部早的大藏经均已不知所踪,所以这部经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大藏经,自经书问世以来一直藏在广胜寺内,到抗日战争时期这部经书险些落入日寇手中,幸好在延安党中央的指示下,由当地游击队秘密转移出来,并几经周折才让这部经书保存下来。
「大美中国古建筑名塔篇」第八座:山西洪洞飞虹塔
第八座,山西洪洞飞虹塔。
位于山西洪洞县东北部霍山的广胜寺,始建于汉代,前身是阿育王塔,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一座琉璃塔。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塔为是在明武宗正德十一年,即公元1516年始建,一直到嘉靖六年,即公元1527年,一共历时12年才建成。
塔的平面呈八边形,是有十三檐的楼阁式佛塔,高47.6米。
除底层为木回廊外,其他均用青砖砌成,各层皆有出檐,由于其塔身五彩斑斓如雨后彩虹,故名“飞虹塔”。
塔平面呈八角形,共计十三级,通高47.31米,自下而上逐层递缩,塔檐几乎可以连成一条直线,形如锥体。
塔身全部为砖砌,底层周设回廊,南面入口处凸出双层龟须座一间,十字歇山顶,建造精致,比例和谐,犹如一座小型楼阁。
塔刹为宝瓶式铜铸,项轮为铁铸,流苏为绿色琉璃。
各层皆有琉璃出檐,用七色琉璃装饰,琉璃仿木构斗拱与莲瓣隔层相间。
第三至第十层各面均砌筑有佛龛、门洞和枋心,内置佛、菩萨、童子像,门洞两侧镶嵌琉璃盘龙、宝珠等饰物。
大美中国古建筑之“中国古代名塔”系列,感谢关注,感受中国古建筑之美!。
佛祖真⾝舍利塔——⼭西⼴胜寺飞虹塔佛祖真⾝舍利塔——⼭西⼴胜寺飞虹塔距洪洞县城东北约18公⾥的霍⼭南麓,是霍泉的发源地。
这⾥有座⼴胜寺,分上、下两寺,下寺在⼭脚,最初建于汉代建和年间。
在这美丽的画⼭秀⽔之间,有⼀座屹⽴了四百多年的七⾊琉璃塔,⾦碧辉煌、巍峨壮观,这就是闻名中外的洪洞飞虹塔。
据唐代⾼僧道宣所著的《法苑珠林》⾥记载,这是⼀座佛祖真⾝舍利塔。
洪洞飞虹塔平⾯为⼋⾓形,13层,全塔⾼47⽶,屹⽴于太岳⼭麓。
塔⾝是⽤砖砌的,外⾯镶有屋宇、神龛、⽃拱、莲瓣、⾓柱及盘龙、⼈物、鸟兽和各种花卉图案,每⼀层都是⼀个完整的图案,毫⽆雷同之处。
美丽的佛塔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斑斓,状若飞天彩虹,因此把它命名为飞虹塔。
更为凑巧的是,当年募资修塔的达连⼤师,法号就叫飞虹。
1962年有⼈⼜在九层的莲瓣上发现了:“匠⼈尚延禄、张连⽂、王述章造”,这是迄今为⽌我国发现的古代琉璃塔中唯⼀留有⼯匠题款的建筑精品。
琉璃塔的内部构造也别具⼀格,正中是⼀尊⾼达5⽶左右的释伽牟尼铜像像,四周⽤琉璃构件组合成了美丽的勾栏、楼阁、盘龙、⼈物,顶部还有绚烂多姿的藻井,整个布局宛若西天胜境,曲曲折折的云梯可以⼀直攀缘到宝塔的⼗层。
⼴胜寺是⼀处典型的唐代以前建造的寺庙,这⼀点是从宝塔所处的位置上反映出来的。
唐代以前的寺庙布局⼀般是宝塔在前,⽽⼤雄宝殿在后。
宝塔只是⽤来保存舍利,供信徒膜拜;⽽唐代以后的寺庙⼀般是⼤雄宝殿在前,⽽宝塔在后。
宝塔除了供奉舍利之外,还有点缀风景,平衡地运的作⽤。
⼴胜寺⾥的布局,进了⼭门,⼀眼望见的便是宝塔。
⽽⼤雄宝殿坐落在宝塔的后边。
从历史记载中,我们也验证了⾃⼰的看法。
⼴胜寺是佛教东传中国最早的寺庙之⼀,早在1800多年前,这⾥就成了释家名刹。
东汉桓帝建和元年(公元147年),就有僧侣奉敕在霍⼭建寺造塔,当时的⼴胜寺名为卢舍寺,因寺内有塔,所以也叫阿育王塔院。
从这⾥我们可以发现,东汉时期,就有佛舍利被迎到这⾥,所以建造了供奉佛舍利的阿育王塔,佛寺因此命名为阿育王塔院。
广胜寺的故事
广胜寺里有三绝,《赵城金藏》、上寺飞虹琉璃宝塔、下寺水神庙壁画,每一件都是绝代珍品,都凝结着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以下是它们的故事:
- 《赵城金藏》:是宋代我国第一部木刻版大藏经,唐玄奘自天竺取回的经卷译本《开宝藏》的复刻版,是金代刻印,历经25年才得以完成。
在抗战时期,各方势力开始觊觎于经藏,力空法师协助八路军夜入古刹,将经卷抢救离寺并保护了起来,最终《赵城金藏》平安进入了原来的北平图书馆,也就是现在的中国国家图书馆,成为了镇馆之宝。
- 飞虹塔:琉璃塔的前身是建于汉代的阿育王塔,曾经历了年久失修和将它毁灭的8级地震,明正德十年,达连大师开始在阿育王塔原址上兴建砖塔,直到12年后的明嘉靖六年才建成,达连大师法号飞虹,所以塔有了飞虹这个名字,直到明天启二年,飞虹塔才增修了底层回廊,并在塔身上加装了琉璃,变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模样,中国四大名塔之一、世界上最高的多彩琉璃宝塔。
- 水神庙壁画:静卧在明应王殿内的墙壁上,明应王殿和墙上的壁画都是元代留给我们的恩赐,这些700多年前的壁画布局严谨,造型生动,色彩浑厚,壁画大量内容反映着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尤其是我们在课本里见过的《元杂剧图》更是难得一见的元代杂剧史料,水神庙壁画堪称我国风俗神话题材的壁画杰作。
广胜寺飞虹塔的优美句子1. 广胜寺飞虹塔啊,那简直就是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你看那绚丽的色彩,难道不像彩虹降临人间吗?就像我们在童话世界里看到的神奇城堡一样!例子:“哇,广胜寺飞虹塔真的好美啊,我们快去看看吧!”小明兴奋地对朋友们说。
2. 广胜寺飞虹塔,它静静地矗立在那里,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这不是和我们的长辈给我们讲故事一样吸引人吗?例子:小红看着飞虹塔感叹道:“广胜寺飞虹塔真像一个智慧的老者啊。
”3. 嘿,广胜寺飞虹塔的魅力可真是无法阻挡啊!那精美的雕刻,不就像是艺术家精心雕琢的杰作吗?例子:“这广胜寺飞虹塔的雕刻也太厉害了吧!”游客们纷纷赞叹。
4. 广胜寺飞虹塔呀,它就如同一个神秘的宝藏等待着我们去发掘,难道你不想去探索一番吗?例子:小李对同伴说:“走,我们去广胜寺飞虹塔探索宝藏啦!”5. 哇塞,广胜寺飞虹塔的壮观真的让我惊呆了,这和看到波澜壮阔的大海有啥区别呀!例子:“广胜寺飞虹塔太壮观了,我都被震撼到了!”小张张大了嘴巴。
6. 广胜寺飞虹塔,你怎能不让人着迷呢?它那独特的造型,不正像天空中独一无二的云朵吗?例子:“看,那广胜寺飞虹塔多特别啊,像朵云一样。
”游客指着说道。
7. 哎呀呀,广胜寺飞虹塔的美真是无与伦比啊,这不就是建筑中的仙子吗?例子:大家都忍不住说:“广胜寺飞虹塔真是美若天仙啊!”8. 广胜寺飞虹塔,那可是凝聚了无数智慧的呀,就如同我们努力奋斗后的成果一样耀眼,不是吗?例子:“这座广胜寺飞虹塔真是太了不起了!”学者们感慨道。
9. 广胜寺飞虹塔,它是时间留下的珍贵礼物,像不像我们收到的最惊喜的礼物呢?例子:“哇,广胜寺飞虹塔就像一份大惊喜啊!”孩子们欢快地叫着。
10. 真的,广胜寺飞虹塔的存在就是一个奇迹,和那夜空中最亮的星一样夺目!例子:情侣们手牵手看着飞虹塔说:“它真像那颗最亮的星。
”我的观点结论:广胜寺飞虹塔是一个极具魅力和价值的存在,它以其独特的美和历史底蕴吸引着人们,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欣赏和感受。
广胜寺飞虹琉璃塔出檐装饰研究摘要】山西洪洞县广胜寺内的飞虹琉璃塔,是现存最完整最古老的琉璃塔,飞虹塔身用黄绿蓝三彩琉璃装饰,塔身出檐装饰构件多样,各层皆有出檐。
通过琉璃塔的装饰密咒、斗拱耍头、出檐莲瓣、出檐斗拱四大部分,从其纹样、图案、颜色、方位等进行分析研究,可以挖掘其所蕴含的艺术文化意义,加深人们对塔身出檐装饰的认识,更好地传乘和弘扬我国独特而又具有价值的装饰艺术。
【关键词】:飞虹琉璃塔;出檐装饰;纹样;艺术文化山西省洪洞县广胜寺的琉璃塔历经千年之久,几经天灾人祸,至今还能够保存完好,其塔颜色虽经过千年的风吹日晒雨淋依然光彩耀人,绚丽多姿,让人不加惊叹连连。
琉璃塔不仅颜色鲜明,而且全塔装饰构件多达数千件,每一构件的精雕细琢及其所表达的意义都让人回味无穷。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旨对飞虹琉璃塔出檐装饰的构件进行研究,分析其出檐装饰构件的纹样、图案的不同特点,探究其所蕴含的艺术文化价值,加深人们对塔身出檐装饰的认识,从而更好地传乘和弘扬其独特而又具有价值的装饰艺术。
一、飞虹琉璃塔出檐装饰的构件分析我国古典建筑的出檐,以其舒展、飘逸的艺术造型,显示我国民族建筑艺术高超的美学成就,广胜寺飞虹琉璃塔总共十三层,每一层的琉璃都非常精美,而作为层与层之间的分界线的出檐构件装饰也是塔身惹人注目的地方。
飞虹塔的塔身塔檐,清晰分明。
从塔的外部造型我们可以看出琉璃塔层数多、出檐多、面多、角多,而建造者正好利用这些特点,充分发挥了琉璃构件装饰外部的极大优势。
各层斗栱,比翼齐飞,各种图案,争奇斗艳。
其中尤以一、二、三层制作最精。
(一)檐饰密咒——“悉怛多般怛罗”咒义瓦当历史由来已久,主要是用于装饰美化和蔽护建筑物檐头的,防止风吹日晒雨淋。
经过历代的发展,瓦当纹饰大概出现了四种常见的纹饰:其一为太阳纹,其二为动物纹,其二为植物纹饰,其四为文字纹瓦当。
文字纹瓦饰本属稀有,且大多独立成纹,如秦代“十二字”瓦当(维天降灵、延元万年、天下康宁)、汉代“长乐未央”瓦当等。
山西古建筑中的琉璃装饰研究作者:程文君来源:《大观》2024年第03期摘要:琉璃是我国古代建筑装饰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彩绘、木雕等构成了中华民族古建筑独特鲜明的装饰风格。
山西现存古建筑中有大量的琉璃装饰物,这些琉璃装饰物的显著特征为创作题材丰富、艺术造型多样以及色彩缤纷等。
通过对山西古建筑中的琉璃装饰展开分析与探讨,旨在向人们展现其所具有的文化底蕴与装饰艺术美感。
关键词:山西;古建筑;琉璃装饰琉璃是一种陶胎铅釉制品。
2008年,琉璃烧制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从出土实物来看,我国的琉璃制品自西周就已出现。
北魏时期,琉璃被用于建筑装饰,大同北魏古都遗址中曾经发现琉璃碎瓦片。
在古建筑中,琉璃是一种重要的装饰材料,其主要装饰方式为将各种琉璃构件、表面有高浮雕或浅浮雕的琉璃砖镶砌于建筑表面,最终形成富丽堂皇、绚丽多彩的装饰艺术效果。
山西琉璃艺术源远流长,当地从建筑脊饰到琉璃塔、牌坊以及照壁等,都有琉璃装饰的影子,形成了独特鲜明的地域装饰风格。
一、山西古建筑中琉璃装饰的主要形式(一)琉璃脊饰脊饰作为我国古代建筑中的重要装饰部位,其最初的修建功能是压住屋顶瓦片和屋脊收口的结构构件,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以装饰为主的构件,用来彰显屋主的身份和地位。
山西古建筑中的琉璃脊饰有着色彩斑斓、造型精美等显著特点,以正脊为例,其处于琉璃脊饰的核心部位,通常指的是脊梁正中和脊的正背两个侧面[1]。
我国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广胜寺的地藏殿和毗卢殿的正脊正中雕饰了佛教故事,并配以活灵活现的蟠龙、龙头艺术图案,正脊雕花之上立着一只栩栩如生的麒麟,该麒麟背上还顶着数层琉璃宝珠,给人一种流光溢彩的视觉享受。
早在宋朝时,山西当地人民就开始在宗教建筑的正脊侧面使用琉璃装饰。
比如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的玉皇庙,其作为古代泽州规模较大、影响较广的道教庙宇,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價值和艺术审美价值。
玉皇庙的正脊装饰汇集了自金代以来历代的琉璃构件,其中最具观赏性的当属琉璃二十八星宿神像。
美到让人挪不开步的琉璃塔,在山西省洪洞县广胜寺距离临汾洪洞县城13公里的霍山南麓,有一座汉代古寺寺中有世界最高的多彩琉璃塔和全国唯一保存的大型元代戏剧壁画,还曾发现过全世界只此一部的《赵城金藏》这里是广胜寺广胜寺始创于东汉建和元年(147年),原名俱卢舍寺,寺内建有阿育王塔唐大历四年(769年),汾阳王郭子仪游历后奏请重修,代宗李豫准奏并赐额“大历广胜之寺”,意为:广大于天,名胜于世广胜寺由上寺、下寺和水神庙组成上寺在霍山之巅,世界最高琉璃塔飞虹塔在上寺,闻名中外的《赵城金藏》曾收藏于塔后的弥陀殿,下寺在霍山之麓,唯一保存的大型元代戏剧壁画在下寺西侧的水神庙里从景区大门口坐景交车到上寺,未进山门,就被飞虹塔闪到了俄滴个天,一座塔,至于这么层层琉璃、精致如斯吗?平面八边,十三层47.6米,全部镶嵌琉璃构件,黄、绿、蓝三色琉璃烧制的屋宇、楼阁、亭台、角柱、佛龛、花卉、人物、龙、凤、狮、象、鸟兽,一层一组图案这得多大的工程啊飞虹塔的前身是汉代阿育王塔,唐代重建,元代毁于地震现塔为明武宗正德十一年(1516年)始建,历时12年完工,建塔僧达连法师法号飞虹,为纪念达连大师募资营建之功,故此称作飞虹塔最精致的自然是目力所及的第二层和第三层第二层设平座一周,施琉璃勾栏、望柱,平座之上有佛、菩萨、天王、弟子等塑像骑狮子的文殊菩萨两朵在风中摇曳的牡丹斗拱中还有一些小人儿探出头来,不知道叫什么名字最喜欢几个挥舞着小拳头的角神这些都是怎么做上去的?老师说,是预先烧好的琉璃件,用糯米拌着石灰一块一块贴到青砖的塔身上琉璃在中国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春秋时期琉璃技术趋于成熟,山西琉璃生产历史之长、工艺之精、选型之美、色泽之艳,为全国之首琉璃属于低温彩釉,绿色黄色为主,蓝色为辅氧化铜釉料烧后呈绿色,氧化铁釉料烧后是黄色,氧化钴为蓝色第三至第十层各面均砌筑有佛龛、门洞和枋心,内置佛、菩萨、童子像,门洞两侧镶嵌琉璃盘龙、宝珠等饰物第三层东、西、南、北四面施券拱门,各面正中有琉璃烧造的四大天王像正南天王像两侧有明王驾龙琉璃像正北以凤凰居中,二金刚披甲跨兽胁侍两旁这边有一个满头大汗托举着屋顶的力士这边有个堆雕,说的什么故事?白龙马取经?四层以上塑像相对简单,莲瓣隔层精致漂亮塔顶建有铁制法轮,中间镶风磨铜塔刹,资料上说重约67.2斤底层木回廊是明熹宗天启元年(1621年)京师大慧和尚加建的,给转塔的人加了个遮风挡雨的地方,但也把飞虹塔底层的琉璃构件挡了个严严实实飞虹塔中空,有踏道翻转,可攀登而上,设计十分巧妙,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梁思成和林徽因在广胜寺考察,对飞虹塔的转身台阶评价极高现在楼梯关闭不能上了,但是想想一级台阶高达50厘米,宽仅10厘米,爬几级还得180℃直角转身,就算开着我也是爬不上去的飞虹塔8个檐角、14层,一共挂了112个铁铃铛,据说风过时,出微妙音(佛教用词)我却没有听到,是风未动还是心未静?飞虹塔在时光里屹立了400多年,塔身琉璃色泽如新,阳光滑过,流光溢彩如雨后彩虹,与塔名相呼应想起斗罗大陆,宁荣荣七宝琉璃宗的武魂是不是就是这样的?老师指着檐上凤骑龙的构件说,这块跟别处不同,可能是慈禧听政的时候修缮补建的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临汾盆地八级地震,彼时檐上铃声大作,飞虹塔终是安然无恙塔后弥陀殿,重修于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大木构件和梁架结构均保留元代旧构殿内供奉西方三圣像,居中为明代铜铸阿弥陀佛,两侧是泥塑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靠墙这几个不起眼的红色藏经橱可是藏过国宝的:闻名中外的《赵城金藏》原来就尘封于此北宋开宝年间(971年~983年)中国第一部木刻版汉文大藏经《开宝藏》在成都雕印完毕,《开宝藏》是玄奘大师自天竺取回梵文经卷的中译善本1147年潞州(今山西长治)一位叫崔法珍的女子断臂盟誓,化缘募捐30余年,聘请名师高手篆刻25年,《开宝藏》的覆刻本问世,当时共印刷了43部,每部七千卷1933年,高僧范成到广胜寺,在藏经柜中发现了这部尘封了几百年的金代大藏经,但此时的《赵城金藏》只剩下5000多卷《开宝藏》及其别的覆刻本早已散佚,孤本《赵城金藏》轰动世界1942年,广胜寺爱国僧人与八路军突破日本人的重重包围,将《赵城金藏》护送至解放区解放后真经被转送到北京图书馆,因刻于金代,后被供养在赵城县(今洪洞县)广胜寺,故命名《赵城金藏》,与《永乐大典》、《四库全书》、《敦煌遗书》并称国家图书馆四大镇馆之宝西方三圣背面的弥勒佛是我见过长得最黑的弥勒,笑得合不拢嘴,露出一口大白牙旁边两位侍者也很欢乐,左边那位感觉随时会蹦蹦跳跳地跑出来,而且,他们还都戴着帽子,天还不冷啊弥勒殿后面是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前面有两棵唐柏,树干上的纹理分别向两个方向扭去,据说这是两个小和尚斗嘴,吵生气了各自把头别过去不肯看对方大雄宝殿重建于明代,供奉华严三圣殿内东西两边的砖台上是铁铸的十八罗汉,看过了双林寺活泼可爱的宋代罗汉,这边的18位就显得端庄有余生动不足了这块“光辉万古”的牌匾是广胜寺的镇山之宝,上有“癸已(1713年)菊月”,“皇四子和硕雍亲王敬书”,为康熙五十二年临汾地震、当时还是亲王的雍正前来赈灾时所题雍正留下的墨宝不多,此匾尤为珍贵大雄宝殿后面毗卢殿,又称天中天殿,隔扇门镂雕精美古人真有闲,一扇门搞得这么精细,可是,我们每天忙忙碌碌又在忙些什么、留下了什么?老师说这叫庑殿顶,比较少见,中国屋顶样式中等级最高的,五台山唐朝的佛光寺大殿是现存最早的庑殿顶建筑,这个没佛光寺的大气毗卢殿内供奉三佛四菩萨,四周还有88佛,都是元代造像,元代的佛竟然是长胡子的佛耸了耸肩,长胡子怎么了,很奇怪吗?少见多怪,大惊小怪这一路走来,发现明代以前的佛都很有个性,不像现在的佛像这样喜怒不形于色、波澜不惊毗卢殿后面是观音殿和地藏殿,观音殿比地藏殿高,因为观音是管天上的,地藏是管地下的?恋恋不舍地离开上寺,飞虹塔上的力士跟我们挥手告别屋檐上的角神握着小拳头,欲言又止下寺在霍山南麓,修建于1314年门前霍泉,潭水清澈,据郦道元的《水经注》记载,霍水出自霍太山,积水成潭,数十丈不测其深霍泉出水成渠,灌溉赵诚、洪洞两县千顷良田下寺由天王殿、前佛殿、后佛殿(大雄宝殿)组成下寺最出名的不是它的元代建筑,而是一个大大的遗憾:前后两殿四铺壁画于民国年间被盗卖国外上世纪二十年代,多年未加修葺的广胜寺下寺殿宇破损,无力修缮1928年,有文物商登门求购大佛殿内的元代壁画,这些壁画是真正的元代作品,画工精美,色彩丰富寺僧贞达和尚认为,与其大殿塌毁,壁画同归于尽,不如舍画保殿,与地方官员、乡绅们商议后,于第二年将壁画剥离出售(现只残存后殿16㎡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售价仅为1600块大洋壁画被割成了几百块运到了美国寺僧用这笔钱修完庙宇后,立碑详细记载了卖画与修缮的过程广胜寺被剥下的四幅壁画现在分别收藏于美国的三座博物馆中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名为“中国庙宇”的展厅里,水月观音像的后方就是来自广胜寺的壁画《炽盛光佛佛会图》这幅壁画在家的时候应该是这样的前殿东西两壁的《炽盛光佛佛会图》、《药师佛佛会图》现藏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后殿东壁《药师佛佛会图》藏于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下寺大雄宝殿,家徒四壁,只留下一个重修的躯壳,弥漫着一种没有了心的落寞匾额上的“宝筏金绳”是佛教用语,比喻引导众生渡过苦海到达彼岸的佛法还是去水神庙吧老师说元代上下高台都是左侧这样的砖砌斜坡,没有一级一级的台阶,这走起来可有点辛苦啊,元人肯定不穿高跟鞋水神庙在下寺西侧,与下寺一墙之隔,供奉的是水神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的李冰寺庙沿中轴线筑有山门(元代戏台)、仪门、明应王殿和东窑洞明应王殿,始建于唐,元延祐六年(1319年)重建,明清多次修葺,不起眼的门脸儿里却藏着国宝殿内水神、大臣和侍女披红着黄、很接地气,宝贝在他们身后的墙上“我国古代唯一不以佛道为内容的壁画孤例”,“目前发现的唯一大型元代戏剧壁画”,两个唯一,是不是很牛?这组壁画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它内容丰富、充满浓郁市井气息,如实反映了元代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霍泉泉水惠泽洪洞、赵城两县,因此水神庙为两县共建,明应王殿216.88平方米的壁画,西壁《祈雨图》为霍泉南霍渠受益户集资绘制,东壁《降雨图》为北霍渠受益户集资绘制西壁主图《祈雨图》,霍泉水神明应王端坐正中,两旁站满文武大臣、宫娥彩女、和青面獠牙的神兵鬼卒石阶之下,跪着一位地方官吏,手中展开一卷长长的奏折,正在禀报民间旱情,祈求水神速降雨露,拯救苍生水神头顶上方,西方三圣阿弥陀佛、大势至菩萨和观音菩萨,驾着祥云翩翩而至,准备超度众生,神情慈爱围绕主图的是李世民太原起兵、霍山神飞桥相救以及唐王迎经的故事山石嶙峋、云雾缭绕中一队人马飞驰而过,“大唐”旌旗迎风招展西壁北端上方有《捶丸图》,山间平地上挖有圆坑,坑旁有小球,两位官吏手持曲杆,一个做击球状,一个弯腰捡球据专家考证这元代的“捶丸”与现在的高尔夫球颇有渊源这动作、这小表情,着实有点可爱《捶丸图》下方是《下棋图》,能看出来他们下的是象棋还是围棋吗?都象又都不是,棋盘有楚河汉界但棋子却类似围棋目光从西壁转到北壁,明应王右后侧,一幅《尚宝图》,六名王府侍女,或抱琴,或执花,或持仙桃,或捧玉盏,准备陈设清供木桌底下一个方斗,用冰镇着水果,难怪有人说中国最早的冰箱在广胜寺的水神庙里明应王左后侧壁上是《尚食图》,水神府膳房中,烧煤的铸铁火炉说明早在元代这里就已经用煤炭来做饭了有趣的是,火炉旁的小侍女一手扶壶,一手挡在头顶,似乎是怕炉中的煤灰扑落在自己的头发上,生动传神,很有生活情趣转过来东壁的北端,上方是《梳妆图》明应王的王府花园里,叠石翠竹,淡花疏影,侍女们捧过食盒、端来酒水,忙忙碌碌最前面一位朱衣白裙、体态丰腴的侍女正双手上举,整理松动的发髻,娴静优雅的姿态让人顿觉岁月静好王府《梳妆图》的下方则是反映市井生活的《卖鱼图》,卖鱼翁伸出两个手指、神态谦恭地向买鱼的官吏解释鱼的价格的斤两官吏们盯着秤的准星,活脱脱我们在菜场买菜的样子东壁的主图是《龙王行雨图》,与西壁的《祈雨图》呼应,水神明应王端坐龙椅之上,两旁分侍的鬼神及文武官吏神情肃穆也不全是肃穆,逮到两个说小话的龙王亲征,雷公电母相随,天降甘霖,拯救苍生苍生得救之后,自然要请水神看戏了,于是请来了当时最有名的“角儿”,忠都秀忠都秀女扮男妆,粉墨登场戏台上方悬挂“大行散乐忠都秀在此作场”横幅,散乐是元代流行的杂剧前排五名演员,分饰生旦净末丑;后排五位乐师,和演员同台献艺;左上角还有一人撩起幕布向外窥探,估计是控场的。
山西广胜寺琉璃塔游记
山西有个罕见的琉璃塔,据说是一个和尚设计的,始建于明朝,古韵十足。
我也有幸去亲眼目睹这一奇观。
佛塔,自公元一世纪传入中国,流传至今。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塔,是明朝嘉靖年间建造的。
在明朝天启二年的时候,加装了琉璃装饰品,形成了金碧辉煌的飞虹琉璃搭。
这座塔整体是一个八角楼阁形状,乍一看上去就觉得很熟悉。
据导游介绍,电视剧《西游记》和《白蛇传》都是在这里取的景。
在这里你能看到很多不一样的独特风景。
这个塔镶嵌了相当多的五彩琉璃,确实很不错。
我们旅游来拜这个塔,确实有一种独特的别样心情。
那种崇拜心理不言而喻,敬畏有加。
听导游讲解这座塔神圣无比,有很多神奇的故事。
还有门前的两颗神圣大树,巍峨耸立在两旁,威武雄壮,犹如两尊护法神在护住宝塔,神圣不可侵犯。
前来拜塔的人络绎不绝,都在绕塔三匝,启盼护佑平安。
很快旅游团要奔赴下一个景点,我也只能带着恋恋不舍的心情离开……
——2020年9日20日于山西洪洞。
广胜寺飞虹塔□黄凯浅谈广胜寺明代琉璃塔的建筑艺术特征摘要:广胜寺明代飞虹塔是我国现存历史最久远、建制最高大的琉璃塔,有中国第一琉璃塔之称。
塔身用黄绿蓝三彩琉璃装饰,一、二、三层最为精致,各层皆有出檐,檐下有斗栱、倚柱、佛像、菩萨、花卉、盘龙、鸟兽等各种构件和图案,彩绘鲜丽。
琉璃塔的外表,镶嵌着形式多样的构件,其艺术形象相当丰富,穷极工巧,绝不雷同。
有威武雄壮的力士,有云烟萦绕的楼阁,有慈眉善目的佛祖,有肃穆端正的菩萨。
这些构件,有的是浮雕,有的是悬塑,一款一式都精雕细镂,毫丝不苟,装饰在琉璃塔的周身,美轮美奂。
关键词:琉璃塔雕塑装饰一、广胜寺历史背景概述1.广胜寺建造历史广胜寺坐落于山西省洪洞县城东北35华里的霍山南麓的霍泉发源地,始建于东汉建和元年(147年),当时称阿育王塔院,又名俱卢舍寺。
塔外周围有八大菩萨和四大天王。
唐代大历四年(769年)扩建,元大德七年(1303年)地震毁坏后重建。
明清两代又予以补葺,始成现状。
整个广胜寺由两寺一庙组成,分为下寺、水神庙、上寺三个部分。
飞虹塔所处的位置在上寺,矗立在寺院的中心,保持了唐宋时期佛寺的格局;坐落于山脚,面临霍泉的为下寺;水神庙分前后两进院落,由山门、仪门、明应王殿及两侧的窑洞厢房所组成。
2.飞虹塔的历史背景飞虹塔历史悠久,是广胜寺镇的标志性古建文物,也是上寺的主体建筑。
琉璃宝塔建造于东汉,原名阿育王塔,后因年久失修塌溃。
到唐肃宗时期,飞虹琉璃塔基本建成。
元代佛塔又毁于地震。
明正德年间,广胜寺有一位高僧达连和尚,不甘于名塔的毁坏,遂立誓重修,他募化四方,又得到乐善好施的明晋王资助,于正德十年(1515年)开始兴建,历时12年,到嘉靖六年(1527年)落成。
因达连和尚法号飞虹,世人感其修塔功德,遂改名曰飞虹塔。
二、中国古建筑中的琉璃文化1.琉璃的概念与发展琉璃,不是由单一的一种物质元素组成,而是多种物质聚合的结晶,在一定的高温下,慢慢熔合,经历了复杂的组合过程,最终才变成琉璃。
·73·山西省与琉璃具有一定的历史渊源。
位于霍山南麓的洪洞广胜寺,创建于东汉建和元年,唐代扩建改名广胜寺,明代正建、嘉靖年间在上寺增建琉璃飞虹塔。
其塔身和塔建筑加起来总高47.31米,外形呈八角形,共有十三级,且每一个角都有不同的人物造型,内部有曲折蜿蜒的楼梯,表层全用琉璃的釉色,如黄、绿、蓝、白、赭、褐、黑等各色镶嵌而成,这在琉璃佛塔中是非常特别的,不愧为明代精品之作。
其中,青砖是飞虹塔的主要使用材料,塔身每一层都有琉璃不同的装饰,往往越是装饰精美的越是出现在人们视线比较近的低层。
下三层的装饰也大有不同,塔的第一层绘有莲花,第二层是绘制佛像、菩萨以及托着菩萨的灵兽,还有四大护法、金刚等,第三层则是佛教中的精品之作,雕刻入画三分,既有人物写实的描绘,也有工匠在当时创作人物时的个人对佛的崇拜之情,把琉璃的特性发挥到了极致,色彩华丽,装饰夸张,尤其是黄色琉璃装饰塔身在晴空万里的时候隐隐透出五彩的光来,就如一道彩虹,“飞虹塔”也因此而得名。
每当有清风吹过塔身装饰的铃声都微微响起,引得路人纷纷驻足观赏。
图1图1是山西洪洞广胜寺飞虹塔正面,塔身人物装饰造型各异。
图2飞虹塔的人物装饰极具代表性,人物造型比例是真人的微缩,上身与下身、头都是按照正常比例制作而成。
如图2人物表情肃穆庄严,透出对飞虹塔的保护者的威严,琉璃的色彩恰到好处装饰了人物的服饰,上身以黄色为主,下身以绿色配以黄色进行色彩上的调和,塔两边的人物以配合为主。
另外,飞虹塔的下台基座比较大而宽,周筑栏墙,前设垂花门,形成一座塔院。
而飞虹塔塔基的尺寸不太高,这样才能衬托出塔的高耸入云。
塔院则高出殿院较多,这在设计上是极不相称的,可见现在的塔院很可能就是当年古阿育王塔的基座底盘,而第三至第十层各面均砌筑有佛龛、门洞和枋心,内置佛、菩萨、童子像,门洞两侧镶嵌琉璃盘龙、宝珠等饰物。
塔身第二层设平座一周,施琉璃勾栏、望柱,平座之上有佛、菩萨、天王、弟子、金刚等像。
关于广胜寺飞虹琉璃宝塔的作文哎,你们听说过广胜寺的飞虹琉璃宝塔吗?如果没有,那咱们得好好聊聊这个宝塔的故事了。
说实话,我第一次听说这个宝塔的时候,还以为它是某种魔法道具呢,结果一查,它竟然是一座古老的寺庙里的神奇塔楼。
广胜寺,听名字就很有气派对吧?光听名字就知道这地方肯定有点了不起的。
飞虹琉璃宝塔是它最引以为傲的宝贝。
这塔可真不是普通的塔,这塔是用琉璃建造的——琉璃!听起来是不是像是从某部奇幻小说里跳出来的一样?那天我去广胜寺的时候,正好碰上了几个游客在讨论这座宝塔。
你们就想象一下,游客们围成一圈,像在开头一个大脑风暴会那样。
一个小哥站出来说道:“这塔的颜色真漂亮,仿佛阳光下的彩虹。
”我旁边的阿姨插话了:“你们知道吗?据说这塔的设计灵感来自于古代的飞虹,意思就是希望塔能像飞虹一样,带给人们好运。
”这时候,一个小女孩在旁边忽然问:“飞虹是啥?我以为这是某种超级英雄呢!”大家都忍不住笑了。
我倒是很喜欢这孩子的直率。
说到这座塔的样子,哎呀,真是不可思议。
塔身闪闪发光,光线下看,就像是从未曾见过的宝石。
你们能想象那种感觉吗?简直就像是把一整个彩虹揉成一块琉璃,站在那里静静发光。
最有趣的是,塔的每一层都有不同的颜色,像是五颜六色的糖果塔。
我还听说这塔有个传说,说的是在某个古老的时期,一位高僧在塔下打坐,突然天上出现了一道彩虹,正好照在塔上,然后塔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虽然这个故事听上去像是个童话,但看着那塔的光彩,谁知道呢?然后我跟一个导游聊了一会儿。
他说:“其实这塔不仅仅是个装饰品,它还有它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塔的每一层代表了不同的佛教教义,而且它是由传统工艺和现代技艺相结合制作的。
”我听了之后,觉得这座塔真的是很有内涵,不光光是看起来好看。
最后我还遇到了一位当地的大爷,他笑呵呵地对我说:“你看这塔,真是美极了。
每次看到它,我就觉得心情特别愉快。
”哎,这次参观真的让我对广胜寺的飞虹琉璃宝塔有了更多的了解。
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山西卷)化学(考试时间:70分钟试卷满分:7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Cl-35.5第I卷选择题(共2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个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1.山西广胜寺飞虹塔由于塔身五彩斑斓如雨后彩虹,故名“飞虹塔”,是五座佛主舍利塔和中国现存四座古塔之一。
飞虹塔的塔刹为宝瓶式铜制,项轮为铁铸,流苏为绿色琉璃。
用铜制作比用铁制作的优点是A.密度大B.不易生锈C.储量丰富D.耐高温2.2023年10月,我国科学家成功构建255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三号”,再度刷新光量子信息技术世界纪录,加快了我国硅芯片的换道超车。
下列物质中硅的化合价为+2的是A.Si B.SiO2C.SiO D.Na2SiO33.2023年6月7日是第5个世界食品安全日,我国粮食安全宣传周的活动主题为“践行大食物观,保障粮食安全”。
“红烧鱼”在这道美味佳肴中,鱼肉富含的营养元素主要是A.水B.蛋白质C.油脂D.糖类4.宋代诗人陆游在《村居书喜》中写道:“花气袭人知昼暖”闻到花香说明A.分子的数目增多B.分子的质量很小C .分子之间有间隔D .分子在不断运动5.2023冬季甲流高发。
帕拉米韦(化学式CHN 4O 4)是一种抗病毒药,适用于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
下列关于它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属于氧化物B .属于混合物C .由四种元素组成D .含有2个氮分子6.在一定条件下,图1的微粒之间可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反应后生成图2中的新微粒用符号表示正确的一个选项是一定条件 图1图2A .CO 2 B . O 2 C .H 2O D . H 27.以下四种均含碳、氢元素的有机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A .甲烷(CH 4)B .乙醇(C 2H 6O )C .葡萄糖(C 6H 12O 6)D .醋酸(CH 3COOH )8.下列古诗词中与化学相关的是A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B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C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D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9.空气是地球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元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