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理论(1)分析共48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6.17 MB
- 文档页数:48
1 企业的含义:是指从事生产,流通或服务等活动,为满足社会需要进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承担风险、实行独立核算、具有法人资格的基本经济单位。
2 作为一个企业,必须具备以下一些基本的要素:(1)拥有一定数量、一定技术水平的生产设备和资金(2)具有开展一定规模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场所(3)具有一定数量、具备一定技能的生产者和经营管理者(4)从事社会商品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5)进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并具有法人地位(6)生产经营活动的目的是获取利润3 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西方各国相继进入工业革命时期,工场手工业逐渐发展到建立工厂制度,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到这时才诞生。
4 工厂制度的建立是工场手工业发展的质的飞跃,它标志着企业的真正形成。
5 1911年美国工程师泰罗的代表作《科学管理原理》一书的出版,标志这企业从传统经验型管理阶段进入到科学管理阶段。
泰罗是古典管理学派的代表,1911年其著作《科学管理原理》的问世,奠定了科学管理理论基础,因而泰罗在管理理论界呗称为“科学管理之父”5 推动和制约企业发展的根本因素是技术革命;三次技术革命:第一次技术革命是18世纪的产业,一大机器为中心;第二次技术革命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重工业技术为中心的技术革命;第三次技术革命是第二次师姐大战后到现在的一系列技术革命。
6 企业的法律形式:(1)个体企业(2)合伙制企业(3)合作制企业(4)无限责任公司(5)有限责任公司《2~50人发起》(6)股份有限公司《2~200人发起》。
股份有限公司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公司的最高权利机构是股东大会,由股东大会委托懂事会负责处理公司重大经营管理事宜。
7管理的定义是:管理是优化配置组织所拥有的资源,有效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过程。
这一定义有四层含义:第一,管理是一个过程。
因此,管理是动态的。
第二,管理的核心是达到组织既定的目标。
第三,管理达到目标的手段是运用组织拥有的各种资源。
由于资源是有限的,所以必须优化配置资源。
第三章领导行为理论及其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一、领导行为理论产生的背景领导特质理论认为在领导现象中最重要的领导者。
对领导者而言,最重要的是他身上所具有的那些能够成为领导者的特征,同时他们也强调领导选拔和领导识别的重要性。
但是,同时这些研究者们也发现有些具备领导特质的人成为领导后,领导效果却不明显。
于是,他们认为领导身上的特质并不是特别重要,那么什么最重要呢?举例美国航空公司的总裁罗伯特·克兰德(书43页)第一个背景:领导效果固然和领导者身上所具有的特质有关系,但是与领导者表现出的行为特点关系更为密切。
第二个背景:是领导特质理论本身的局限性。
正因为领导特质理论不能够结实领导特质和领导效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这也就促使了领导理论的研究者们试图探索新的途径来研究领导效果的影响因素。
二、主要派别及观点(一)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1、结构维度:领导者更愿意界定和构建自己与下属的角色,以达成组织目标,它包括设立工作、工作关系和目标的行为。
高结构特点的领导者为小组成员分派具体工作,要求员工保持一定的绩效标准,并强调工作的最后期限。
2、关怀维度:是领导者尊重和关心下属的看法与情感,更愿意与下属建立相互信任的工作关系。
高关怀特点的领导者能够帮助下属解决个人问题,友善而平易近人,公平对待每一个下属,并对下属的生活、健康、地位和满意度等问题十分关心。
(二)美国密歇根大学:1、员工导向:重视人际关系,他们总会考虑到下属的需要,并承认人与人之间的不同。
2、生产导向:强调工作的技术或任务事项,主要关心的是群体任务的完成情况,并把群体成员视为达到目标的手段。
(三)领导行为学研究中的管理方格理论管理方格理论是一种分析领导行为的两维方法。
三、领导行为理论在西方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一)西方现代企业管理中利用领导行为理论进行人员选拔(见书48页)(二)西方现代企业管理中利用领导行为理论进行领导培养公司的企业文化和公司对人才的培养(见书49页)四、领导行为理论在我国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见书50页,简单概括)五、领导行为理论的启示(一)对领导选拔制度的启示(见书51—53页)(二)对领导培训制度的启示1、要创造一种令人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受教育的环境。
第四讲现代企业理论一、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古典环境下的生产函数企业是在完全信息、完全合同以及零交易费用前提下的投入产出函数,企业的所有权与管理权统一,企业内实行资本雇佣劳动,而且能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
企业是经济模型的外生量。
二、现代企业理论的产生与发展1937年,科斯发表《企业的性质(The nature of firm)》。
它的意义是提出交易费用概念,从而打破新古典企业理论的基础,并第一次提出企业为什么会产生的问题,把企业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
标志了现代企业理论的诞生,围绕着交易费用观念的争论与扩展运用,现代企业理论分别在各个方向上发展。
主要包括:1.间接定价理论。
代表人物是张五常。
2.组织治理理论。
代表人物是威廉姆森。
3.团队生产理论。
代表人物是阿尔钦和德姆塞茨。
4.不完全契约理论。
代表人物是哈特。
5.委托代理理论。
代表人物为詹森和麦克林。
下面是发展的大致图谱。
1937,科斯(Coase)1972,阿尔钦,德姆赛茨(Alchian,Demsetz)1975、1980,威廉姆森(Williamson)1978,克莱因等(Klein et al)1976、1979,詹森,麦克林(Jensen,Meckling)1977,罗斯(Ross)1983,张五常(Cheung)1986,格罗斯曼,哈特(Grossman,Hart)1989,霍姆斯特姆,泰若勒(Holmstrom,Tirole)1990,哈特,莫尔(Hart,Moore)1994,杨小凯和黄有光(Yang,Ng)三、现代企业理论介绍(一)科斯的价格机制替代物1.文献《企业的性质》2.科斯的问题为什么在价格机制不自觉的汪洋大海中有自觉力量的小岛?3.科斯的观点(1)市场和企业是资源配置的两种替代手段市场上,人们通过谈判交换相互发生关系,价格是揭示服务提供者或产品需求者所面对机会的信号,资源配置由非人格化的价格来调节;企业内,中央协调者(权威)管理资源的配置。
企业培训师三级理论习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1、下列哪项不属于网上访问的基本方法( )。
A、网络调研系统B、E-mail问卷C、交互式CATI系统D、ERP系统正确答案:D2、方案切实可行,技术经济合理属于商务策划的( )特性。
A、相对的新颖性B、可操作性C、相对的超前性D、一定的虚构性正确答案:B3、成人学习遵循五阶段的闭环规律,其规律的第一阶段是()。
A、激发回忆B、发现不足C、反思过去D、类比运用正确答案:A4、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_____后方可上岗。
A、健康证明B、治疗证明C、医生证明D、合法证明正确答案:A5、主管部门负责教材开发的组织工作,确定()、副主编和参编人员。
A、主编B、出版单位C、协办单位D、企业领导正确答案:A6、“温故而知新”是指学员自己重新()学过的内容从而学习到新的知识。
A、练习B、检视C、复习D、认同正确答案:B7、申请注册商标必须按照商品国际分类表规定的_____个类别提出申请。
A、20B、48C、95D、34正确答案:D8、进口男士服装通常用英文字母“S” “M” “L”表示服装的大小号,“S”表示_____。
A、中号B、特大号C、大号D、小号正确答案:D9、一般情况下,下列不属于新员工内训的是()。
A、公司的行为准则、职业精神B、公司的历史、概况、业务、发展规划C、公司的规章制度、岗位职责、操作流程D、资格证书培训正确答案:D10、()是指从业人员对所从事职业的看法、认识及其在工作中的表现A、职业态度B、工作责任C、水平D、能力正确答案:A11、通过学员企业内部分享经验教训,问题更具有内部普适性,熟悉内部情况,减少与自身的距离感,积极参与。
这是指五星教学法五步教学程序()A、聚焦问题B、论证新知C、应用新知D、激活旧知正确答案:A12、面试中小组成员各被分配一定的工作内容,以完成某项“实际工作任务”为基础,用以考察应试者的综合管理能力的面试形式是()。
企业理论案例分析报告本报告旨在对一个案例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在企业理论中的应用。
在本节中,将介绍本报告的目的和范围,并解释为何选择该案例进行分析。
本报告旨在通过分析一个具体的案例,深入理解企业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通过研究一个实际的企业案例,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其所面临的挑战、背后的因素以及采取的策略。
通过对此案例进行分析,我们希望能够提取出一些有价值的见解,以供今后的企业管理和战略决策参考。
选择这个案例进行分析的原因有多个方面。
首先,该案例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并在行业内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其在企业管理和发展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将对同业其他企业具有借鉴意义。
其次,该案例中可能涉及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例如组织架构、人力资源管理、市场竞争等,这些问题在企业理论中非常重要。
最后,该案例的分析结果将有助于验证和拓展企业理论的适用性。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逐步分析该企业案例的相关信息,包括其背景资料、发展历程、竞争环境以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通过深入分析这些要素,我们将探讨该企业所采取的策略以及这些策略在企业理论中的相关理论依据。
希望通过本次案例分析报告,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企业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并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和经验。
本文档旨在提供有关企业的基本信息,包括公司历史、产业背景等。
本报告旨在对企业面临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在市场竞争中,企业可能面临各种困境和挑战,我们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本报告将介绍用于分析案例的相关理论、模型或概念。
在案例分析中,理论框架可以作为分析工具,帮助我们对企业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理论框架,可用于企业案例的分析:SWOT 分析:SWOT 分析是一种评估企业内外环境的常用工具。
它通过分析企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帮助我们了解企业的竞争优势和面临的风险。
五力模型(Porter's Five Forces):五力模型是一种评估企业竞争力的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