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医疗服务绩效信息公开报告体系的循证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
- 格式:pdf
- 大小:412.29 KB
- 文档页数:5
美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简述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摘要】美国拥有公认的最完善、最稳定的信息公开制度,其中很多地方值得我国借鉴与学习。
本文对美国信息公开制度为研究对象,对我国政务信息公开制度构建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美国信息公开制度;启示;完善一、美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简述美国的信息公开制度以《情报自由法》、《阳光下的政府法》和《联邦咨询委员会法》为主体,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形成了较为发达的信息公开制度,对我国正在进行的信息公开制度建设有很大启示。
对此,下文将进行简要介绍。
(一)立法原则美国《情报自由法》奉行“政府文件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的原则,规定政府信息原则上向公众公开,并以完全列举的方式规定了九项免除公开的情形。
该九种情形为,1国防和外交政策;2.机关内部人员的规则和习惯;3.其他法律中规定的保密文件;4.贸易秘密和商业或金融信息;5.机关内部和机关之间的备忘录;6.人事的医疗的和类似的档案;7.执行法律的记录和信息;8.关于金融机构的信息;9.关于油井的地质和地球物理的信息。
除这九项情形以外的所有政府信息都必须公开。
[1](二)公开方式美国《情报自由法》第1款规定,公众可以利用三种方式了解和取得政府文件:1、有些政府文件必须在联邦登记上公布;2、有些政府文件不要求在联邦登记上公布但必须以其他方式公开,例如印刷出卖或放置在机关的阅览室内供公众阅读,对这类文件,行政机关必须编制索引,方便公众寻找和复制;3、根据任何人的请求而取得文件。
[2](三)信息公开诉讼制度1.救济原则《情报自由法》第1款第6项规定,行政机关拒绝公众的请求时,应告知请求人有权向该机关首长请求救济。
请求人必须按照规定穷尽行政救济,否则法院不能取得诉讼管辖权力。
但如果行政机关不遵守做出复议决定的法定期限时,视为请求人已经穷尽行政救济,请求人立即可以提起诉讼。
[3]2.当事人任何人请求行政机关提供文件遭到拒绝都可作为原告,没有诉讼资格限制。
论美国医疗保障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启示美美国医疗保障制度是美国政府提供的一项保障公民医疗福利和服务的计划,旨在降低健康护理成本,扩大医疗保障范围,提高医疗保障质量。
然而,这个系统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同时也给中国的医疗保障制度提供了一些启示。
首先,美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启示是对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要求。
在美国,虽然医疗资源丰富,但无法平衡地分布在全国范围内。
一些地区的医疗资源过剩,而其他地区则面临医疗资源短缺的问题。
这导致了医疗服务的不公平和低效。
与此相比,中国需要在医疗保障制度中更加注重资源的公平分配,特别是在农村和偏远地区,以保障每个公民能够享受到基本的医疗保障。
其次,美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启示是要建立有效的医疗服务监管机制。
在美国,医疗服务监管相对松散,导致了医疗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同时也增加了医疗成本。
中国在医疗保障制度中应该加强监管力度,对医疗机构和医生进行严格的审核和管理,确保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
第三,美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启示是要重视预防医疗。
在美国,医疗保障制度注重的是治疗,而对预防医疗投入不足。
这导致了医疗成本不断上升,同时也增加了公民的医疗负担。
中国需要加强对预防医疗的关注,在医疗保障制度中加大对预防保健的投入,通过提升公民的健康水平,减少医疗费用支出。
第四,美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启示是要倡导综合医疗保障制度。
在美国,存在着多样化的医疗保障制度,如传统的公共医疗保险、私人医疗保险以及雇主提供的医疗福利等。
这样的多元化体系虽然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但也带来了效率低下和资源浪费的问题。
中国需要在医疗保障制度中建立综合的医疗保险体系,整合各种医疗保障资金,提高医疗保障资源的利用效率。
第五,美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启示是要推动医疗技术创新。
美国医疗保障制度在推动医疗技术创新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这也使美国成为了全球医疗科技的领导者。
中国需要加强医疗科技创新,提高医疗服务水平,降低医疗成本,为医疗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撑。
——摘自于第64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论文集[摘要]:当代美国联邦政府在绩效评估方面取得很大成就,绩效评估理念由效率转向结果、绩效评估制度健全、建构了层级式绩效评估体系、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科学、绩效评估与预算高度融合、绩效评估民主化和公开化。
由于政府管理的“公共性”特征、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以及WTO的规则和精神,这些为中国学习和借鉴美国联邦政府绩效评估的理念、方法和技术提供了政治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管理可行性。
因此,我们应当树立正确的绩效评估理念以争取广泛的政治支持,同时大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加快绩效评估的立法建设、推进配套的制度改革、加强绩效评估的民主化以建立和完善绩效评估的制度建设;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估体系、设计科学的绩效指标体系、成立专门的咨询协调机构以推进绩效评估的方法和技术。
[关键词]:美国联邦政府绩效评估中国政府启示借鉴自新中国建立以来,政府绩效评估的重心是官员个人层次的绩效评估,政府组织层次的绩效评估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学术界目前对政府绩效评估的基本概念、作用机理、操作原则和实施步骤等也还没有形成共识,对绩效评估的制度设计、方法和技术等微观问题涉猎甚少,而且对国外政府绩效评估的理念与实践也缺乏系统的介绍和研究。
而实践部门对于如何推行绩效评估知之甚少,很多地方政府或部门把经济绩效片面地等同于政府绩效,把绩效评估与公务员考绩混为一谈。
这些都是制约着我国政府绩效评估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组织层次的绩效评估真正引起我国理论界和实践部门的普遍关注,特别是在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之后,政府绩效评估和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迅速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在此背景下,对政府绩效评估的先行者——美国联邦政府绩效评估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系统考察,这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力图通过对美国联邦政府绩效评估的制度体系以及评估方法和技术进行系统考察,针对我国国情和政府绩效评估实践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找出我国学习和借鉴美国联邦政府绩效评估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的正确视角和基本思路。
浅析美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及其对中国的启示2010年3月21日晚,美国众议院以微小的差距通过了医改法案,同月23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使之成为法律。
历时14个月的新医改进程终于暂时落下帷幕。
民主党方面评估,这次医改的推行将会影响到每个人的生活,目前美国有5400万人没有医保,医改方案将涵盖其中3200万人,从而使医改覆盖面从85%提升到95%,接近全民医保。
一、美国医疗保障体制改革历史及动因自上个世纪30年代以来,历届美国总统就针对美国医疗保障体制进行改革,但均以失败告终,而诱发其对其进行改革,改变医疗保障体制现状有以下原因:1、没有覆盖全部人群的基本医疗保险如前所述,美国尚有约4568万人没有任何医疗保障,占总人口15.3%,而到了2008年更是升至4600万,占总人口16%,比2000年的14%整整升高了2个百分点。
19岁到64岁的成年人(2007年占总人口9%)保险不足的比例从2003年的9%增长到2007年14%。
进入21世纪以来,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面正一步步地缩减,其中中低收入者是未获保人群的主体。
而拥有医保的人群中,绝大多数是由其雇主购买。
这意味着在美国仍然有相当一部分人需要自己负担昂贵的医疗费用,在患病时寄希望于医疗救助或以大大高出平均成本的价位购买应急医疗保险。
而与之相较,如德国,90%的人口通过国家提供医疗保险,其余的也大多有通过企业或个人购买医疗保险。
在英国也有90%的人口享受国家提供的免费医疗。
2、医疗支出高昂且不断增加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医疗费用支出一直以平均11.6%的速度递增,高出同期平均消费价格指数 2.9%左右。
究其原因,除了医疗技术的进步,还与美国的医疗付费体系有一定的关系。
美国大部分医疗付费体系为项目付费制(fee-for-service),医院服务也存在着过度医疗情况,患者无法得到成本—效益比较高的服务。
一次由美国医学会发起的调查表明,大约有40%的医生承认,他们所开出的不恰当可能导致医疗费上升50%左右。
国外医疗机构的公益性及对我国公立医院发展的启示公立医院的主要职能是以医疗救治为中心,向社会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医学研究和教育,维护公共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体制的不断深入,公立医院坚持公益性备受关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体现还不明显,与国外一些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因而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最终消化吸收,为我所用,成为我国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方法。
1典型的国外医疗机构公益性介绍1.1美国国家安全网医院体系体现公益性:美国的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主要表现为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如果一家医院对相当一部分弱势人群提供了免费或低收费服务,政府就会提供免税及其他政策优惠与资助[1]。
而对于可及性最好的体现是上世纪80年代美国开始组建的以低收入群体、无医疗保险者及老人等弱势群体为服务对象的国家安全网医院,公立医院是安全网医院的主体。
1.2英国医院托拉斯体现公平性:公立医院在英国通常称为NHS系统医院,从1991年开始,英国对集中统一管理医疗服务体系进行改革,明确提出了医疗服务购买者与提供者(医院)的分离。
在两者之间引进契约化的关系,提高医院在服务范围、人员任用和财政上的自主权、保留医院的盈余索取权力等。
英国公立医院改革的具体措施是把原有的公立医院组建成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医院托拉斯。
1.3印度政府主导全民免费医疗和农村三级医疗网络体系:印度政府建立了一套包括国家级医院、邦(省)级医院、地区级医院、县级医院和乡级医院、各级医疗中心等在内的公共医疗服务体系。
在政府医院就医,不受身份地位、户口的限制,均可以享受免费医疗,这样政府医院基本满足了弱势群体的基本医疗需求,从而对维护社会的公平与稳定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政府宁愿背着巨额的财政负担也要维持这些医院的运转[2]。
1.4日本公立医院改革的目的是维护公益性:日本政府于2007年12月颁布了《公立医院改革指南》,明确规定了日本的公立医院改革方向:在充分保证公益性的前提下提高医院服务效率。
中美医疗卫生体系浅谈美国医疗卫生体系经过多年发展,结合美国的医疗系统和中国的实际国情,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关于美国医疗系统的启示:1、建立多元化就医模式,明确公立与私人医院、非营利性与盈利性医院的功能定位目前我国虽然已经提出了公立与私人医院、非营利性与盈利性医院分类管理,但事实上对这两类医院的政策区分并不规范,很有必要进一步明确公立医院以及民营非营利性医院的相关政策,有利于更好地为弱势人群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同时,作为有益补偿,盈利性医院可以在整个卫生服务体系中发挥积极作用,更好的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因此为其提供一个公平的经营环境非常重要。
2、建立多种形式的医疗服务提供者体系美国大量的医疗卫生服务并非由医院提供,个体医生制度等有助于提供病人看病的方便程度。
因此,积极探索新的医疗卫生服务提供模式,因地、因人制宜建立与完善个体诊所制度,对于解决我国目前存在的“看病难”问题可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3、加强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为确保医疗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政府应加大对医院的监管力度。
政府监管部门首先应加强对医疗机构的资质审核,严把准入关,从源头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的层次。
其次,推行群众监督,群众对医疗服务的感受与满意度评价应成为医疗机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
此外,社会(第三方)专业机构应当在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运营绩效等方面发挥更加专业的评价监督作用。
4、政府加强社会医疗保证体系的公平性美国大多数医院必要时对部分穷人和弱势群体提供免费服务,政府负责对其进行一定的补偿。
在我国,部分没有支付能力的病人也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政府应当建立相关补偿机制,鼓励医院积极开展针对弱势人群的公益服务,实现社会医疗公平化举措。
5、推进多种形式的医疗保险服务模式美国的共同医疗保险与私人医疗保险各司其职,政府对于弱势群体(老人、儿童、穷人)有特殊的政策,为其提供医疗保险。
尽管在我国的现实国情下,不提供基本医疗的做法并不可取,但政府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并聚焦弱势群体。
美国医疗保险改革的经验与启示摘要:美国医疗保险改革历经多年,旨在解决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覆盖面不足以及费用过快上涨等问题。
改革过程中,美国政府通过推动医疗资源均衡分配、提高医疗保障水平以及促进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取得了显著成果。
改革的主要经验包括:一是建立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险制度,确保更多人能够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二是控制医疗卫生费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减轻民众经济负担;三是加强医疗服务的监管和评估,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
美国医疗保险改革也面临诸多挑战,如医疗保险费用的增长、保障水平的差异以及政策执行的复杂性等。
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医疗机构、保险公司以及民众等多方共同努力解决。
对于中国而言,美国医疗保险改革的经验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中国可以借鉴美国在建立全民医保制度、控制医疗费用以及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等方面的经验,进一步完善自身的医疗保险制度。
也应注意避免美国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合本国国情,制定更加符合实际的医疗保险政策。
美国医疗保险改革的经验与教训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参考,有助于推动中国医疗保险制度的健康发展。
我们应继续深化医疗保险改革,为民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Abstract:The healthcare reform in the United States hasgone through many years, aiming to address issues such as uneven distribu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insufficient coverage, and rapid cost increases. During the reform process, the US government has achieved significant results by promoting balanced distribution of medical resources, improving the level of medical security, and enhancing the quality of medical services. The main experience of reform includes: firstly, establishing a medical insurance system that covers the entire population, ensuring that more people can enjoy high-quality medical services; The second is to control medical and health expenses, reduce costs, improve efficiency, and alleviate the economic burden on the public; The third is to strengthen the supervision and evaluation of medical service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medical services. The healthcare reform in the United States also faces many challenges, such as the growth of healthcare costs, differences in coverage levels, and the complexity of policy implementation. These issues require joint efforts from the government, medical institutions, insurance companies, and the public to solve. ForChina, the experience of healthcare insurance reform in the United States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China can draw on the experience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establishing a universal medical insurance system, controlling medical expenses,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medical services to further improve its own medical insurance system. Attention should also be paid to avoiding problems that arise during the reform proces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developing more realistic medical insurance policies based on the country's national conditions. The experience and 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healthcare reform in the United States provide us with valuable reference and guidance, which helps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na's healthcare insurance system. We should continue to deepen the reform of medical insurance and provide the public with higher quality and efficient medical services.一、概述美国医疗保险改革是一个复杂而持续的过程,旨在解决该国面临的日益严重的医疗保障问题。
国外医院绩效评价对我国的启示卞城;王珩;李念念;徐舒曼;吴静雅;赵允伍【摘要】绩效评价是促进公立医院公益性、引导其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改进的有效方法。
然而目前国内尚无一套统一、科学、合理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制度,对医改背景下的公立医院绩效进行考核,已成为困扰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本文在借鉴国外医院绩效评价先进经验措施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状,对医院绩效评价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promote the public welfare and guide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medical service in hospitals. However, there is not yet a set of unified,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public hospital performance appraisal system to assess the performance of public hospital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health care reform, and i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health. Referring to the foreign hospitals′advanced experiences and measures, and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suggestions and opinions related to hospit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re raised in this article.【期刊名称】《安徽医学》【年(卷),期】2015(000)006【总页数】4页(P755-757,758)【关键词】医院绩效;绩效评价;评价维度;绩效考核【作者】卞城;王珩;李念念;徐舒曼;吴静雅;赵允伍【作者单位】230032 合肥安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230032 合肥安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 230022 合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30022 合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510010 广州广东省妇幼保健院;230032 合肥安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230032 合肥安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正文语种】中文目前,我国公立医院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如何判断和评价公立医院改革的社会效果及经济效果,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直接关系着医改的成败[1]。
医疗服务监管的国际经验及启示医疗服务作为保障人民健康和福祉的重要领域,其质量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医疗服务的高效、公平和优质,各国都在不断探索和完善医疗服务监管体系。
本文将探讨一些具有代表性国家的医疗服务监管经验,并从中得出对我国的启示。
一、美国的医疗服务监管美国的医疗服务监管体系较为复杂,涉及多个层面和机构。
在法律法规方面,美国有一系列严格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例如,《健康保险可携性和责任法案》(HIPAA)旨在保护患者的隐私和医疗信息安全。
在监管机构上,联邦和州政府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联邦政府的机构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负责药品和医疗器械的审批和监管,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州政府则负责医疗机构的许可和监管,包括医院、诊所和医生的执业许可。
美国还注重医疗质量的评估和监测。
通过建立各种质量指标和评估体系,如患者满意度调查、医疗结果评估等,来促使医疗机构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然而,美国的医疗服务监管也存在一些问题。
高昂的医疗费用是其中之一,监管体系在控制成本方面面临挑战。
此外,由于监管机构众多,有时存在职责不清和协调不畅的情况。
二、英国的医疗服务监管英国实行的是国家卫生服务体系(NHS),其医疗服务监管具有独特的特点。
政府在医疗服务的提供和监管中扮演着主导角色。
NHS 负责规划和分配医疗资源,确保全民能够获得基本的医疗服务。
为了保证医疗质量,英国建立了严格的医疗机构评估制度。
定期对医院进行检查和评估,对于不达标的机构采取整改措施。
同时,英国注重患者的参与和反馈。
通过建立患者投诉机制和患者权益保护组织,让患者能够在医疗服务监管中发挥作用。
不过,英国的医疗服务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医疗服务的等待时间过长、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
三、德国的医疗服务监管德国的医疗服务监管体系以社会保险为基础。
法定医疗保险在医疗服务的支付和监管中起着关键作用。
保险机构通过与医疗机构签订合同,对医疗服务的价格和质量进行约束。
2010.07 97 2010年 第7期美国绩效预算发展历程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文/胡剑桥摘 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当前的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低下已成为困扰我国各级政府财政部门的一道难题。
本文通过对美国绩效预算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的分析,结合我国实际国情,以期借鉴美国的经验,为我国预算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绩效预算;发展历程;借鉴;中图分类号:F81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0)07-0097-01引言:绩效预算是指由政府部门在明确需要履行的职能和需要消耗的资源的基础上确定绩效目标,编制绩效预算,并用量化的指标来衡量其在实施过程中取得的业绩和完成工作的情况。
绩效预算是预算方法上的一种创新,是将政府预算建立在可衡量的绩效基础上,把预算资源的分配与政府部门的绩效联系起来,强调结果、责任和效率,提高财政支出的有效性。
绩效预算作为世界上发达国家普遍实行的预算模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采用。
当前,我国各级政府的资金使用效益低下,成为困扰财政部门的一道难题。
随着我国地方政府绩效预算改革的不断发展,国家已把绩效预算改革提到了正式议程,绩效预算已成为我国预算体制改革的目标与必然选择。
在国家进行预算的改革时,西方先进国家的经验十分值得我们借鉴。
一、美国绩效预算发展历程美国作为绩效预算理论和实践的发源地,其绩效预算改革是在美联邦政府在新公共管理理念与政治民主化的背景下,所采用的追求高效率的一种预算管理方式。
从该项措施的提出发展到现在,经历了萌芽、发展与现今的完善阶段。
(1)美国绩效预算的起源。
最早的绩效预算的思想出现在1912年,美国联邦政府就提出了政府官员应当把支出与提供的成果相结合。
1934年时,当时的农业部开始采用“绩效预算”(Performance Budgeting, PB),同一时期,田纳西流域工程管理局提出并实施了与项目和任务要求适应的预算分类计划。
随着战后经济的告诉发展,简单的预算分类方法逐渐不能适应复杂的公共预算管理的需要。
美国医疗卫生体制及其对中国的借鉴和启示一、美国医疗卫生体制的主要概况(一)强力推行医改法案。
长期以来,多任美国总统试图改革美国医疗系统,引入全民医保,但屡因一些利益集团的强烈反对,而最终流产,美国也成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中唯一没有建立全民医保制度的国家。
2009年1月奥巴马总统执政以来,一直致力于推行医疗改革。
经过不懈努力,2010年3月23日,奥巴马总统签署了新一轮医改法案,将于2014年1月1日正式实施。
总的看,奥巴马医改主要解决健康权应属美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加大政府在维护民众健康中的责任以及抑制医疗费用高速增长等方面问题。
实现全民医保覆盖是奥巴马医改法案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其目标是使95%以上的美国公民拥有医疗保险。
目前,全美约有4500万人(其中含3200万美国公民)没有任何的医疗保险,主要包括两部分人:无力支付医疗保险经费的贫困线以上的无业年轻人、自由职业者、临时工和低工资人员以及其它低收入人群等,这部分人群所占比例约为90%;年轻的高收入者(自认为身体健康无需购买商业保险),占比约为10%。
奥巴马政府力图通过建立可负担、可获得、全覆盖的商业医疗保险体系和对低收入人群实施政府补助等方式,将其中3200万美国公民强制性地纳入医保范围。
医改法案的其它主要内容还包括:改革支付方式和服务模式,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成立国家预防和健康委员会,统筹做好疾病预防、健康促进和公共卫生工作;设立国家卫生人力资源委员会专门负责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严厉打击欺诈、滥用医保和医疗服务行为,实行医生支付阳光法案,提高透明度;开拓生物制药(仿制)的新途径以及保障医改支出等。
(二)依靠政府和市场共同建立医疗保险制度。
1920年美国国会决定采取商业化、市场化的模式解决民众的医疗保险问题。
但是,由于私人保险公司的逐利性,使得老年人、残疾人和穷人难以被医疗保险覆盖,高峰期医疗保险也只覆盖了50%的民众。
为此,196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社会保障法》修正案,决定设立社会医疗保障制度(Medicare)和社会医疗救助制度(Medicaid)。
国外医院绩效评价体系带来的启示【摘要】目的:国外医院绩效评价起步较早,绩效评价相关理论以及实践内容较为丰富,学习借鉴外国经验,对完善我国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及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通过对英国、美国国家绩效评价体系的学习研究,了解国外医院绩效评价的主要内容、优缺点及结果应用。
结论:国外医院绩效评价历史悠久,指标体系众多,各公立医院需结合自身特点,灵活运用绩效管理工具,持续完善医院内部管理,提高运行效率、提高医院运营管理水平。
【关键词】国外医院绩效评价体系启示近年来,随着全国二级、三级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开展和排名,政府以及医疗机构对绩效评价工作愈加重视。
绩效考核评价逐渐成为了政府、医院管理者,用于评价医疗服务质量的主要方法。
对医院而言,绩效评价最早用于西方国家,绩效评价理论和实践内容丰富,学习研究国外的绩效评价体系和成功经验,对我国公立医院完善绩效考核和评价有重要的意义。
1.国外的医院绩效评价体系:1.1上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医疗机构联合评鉴委员会,(JCAHO)将绩效评价用于医疗机构。
绩效考核包括多项内容,如医疗护理、工作人员服务质量、环境建设及安全性、部门的需求相应、医疗机构的管理效能等。
绩效考核与评价的同时公布评价结果。
在选择指标方面,不同机构选择的指标存在一定的不同。
例如公立医院绩效评价侧重于医疗资源利用率及医疗服务质量。
相关指标覆盖医疗机构的整体结构、过程与结果,较为全面。
1.2 上世纪80年代初期,英国开始将绩效评价用于医疗结构,早期阶段评价指标局限于行政管理相关内容。
21世纪初期,英国卫生部采用星级评审机制,有效解决医疗机构常见的“排队”现象、激励机制缺失等相关问题,对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改革的深入,英国颁布《发展国民一路服务体系绩效批共计制度》,进一步优化绩效评价体。
英国作为实施国家卫生服务制度十分典型的国家,其国民卫生服务体系能够为全名提供医疗服务保障,但是这一体系的落实也导致诸多问题,例如服务的过度提供导致整体效率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