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期和运营期环境影响专项分析报告
- 格式:pdf
- 大小:534.42 KB
- 文档页数:68
建设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估报告1. 引言本文档为建设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估报告,旨在全面评估项目在施工、运营阶段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本报告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项目特点和工程所在地环境条件编制。
2. 项目概述2.1 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XXXX建设工程项目项目地点:XX市XX区项目类型:工业、住宅、商业综合开发项目规模:占地面积XX平方米,总建筑面积XX平方米。
2.2 项目组成(1)施工期:土地平整、建筑施工、设备安装、材料运输等;(2)运营期:工业生产、居民生活、商业活动、交通出行等。
2.3 项目投资与进度项目总投资:XX亿元;项目施工期:X年;项目运营期:X年。
3. 环境状况分析3.1 工程所在地环境状况工程所在地位于XX市XX区,地处平原地带,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区域内地质稳定,水系发达,生态环境良好。
3.2 环境敏感目标项目周边环境敏感目标包括:(1)自然保护区:距离项目地XX公里;(2)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距离项目地XX公里;(3)居民区:距离项目地XX公里。
4.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4.1 施工期环境影响1. 噪声污染: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运输车辆等可能产生噪声污染,影响周边居民生活。
2. 扬尘污染:土地平整、建筑施工等环节可能产生扬尘,影响空气质量。
3. 水污染: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泥浆、废水等污染源,影响周边水体。
4. 生态影响:施工过程中,可能破坏植被、占用土地等,影响生态环境。
4.2 运营期环境影响1. 废气污染:项目运营过程中,可能产生废气、异味等污染,影响周边空气质量。
2. 废水污染:项目运营过程中,可能产生废水、污水等污染,影响周边水体。
3. 固废污染:项目运营过程中,可能产生固体废弃物,影响周边环境。
4. 噪声污染:项目运营过程中,可能产生噪声污染,影响周边居民生活。
5. 环境保护措施及应急预案5.1 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1. 噪声防治:采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生态环境及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报告1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1.1 生态环境现状×××中天有机硅项目拟建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项目用地均为次生植被,种类较简单。
拟建地基本为荒杂地,分布有一些简单的野生植被,目前无其他经济作物。
1.2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1)工业生态系统的塑造该项目建设过程是一个生态系统重构过程,随着开发建设进程,目前的荒地自然植被逐步征用,转变为工业用地,代之以稠密的人口,鳞次栉比的建筑物,覆盖水泥、沥青的广场、道路和川流不息的车辆。
原有的生态系统将逐步塑造成工业生态系统。
(2)人口增加随着土地的开发利用、拟建项目的投入使用,拟建区域就业人口将逐年增加,从而带动周边居住人口增加,可能给开发区的环境、就业、生活、居住、教育、交通等带来一定的压力。
(3)土地使用功能的改变随着项目的开发建设,开发区农田用地将逐年减少,代之以工业用地、交通用地等,土地使用功能将以工业用地为主,土地使用功能发生显著变化。
(4)土壤结构的影响拟建地土壤主要以淤泥质粘土、砂质亚粘土等土壤结构为主。
项目建成营运后,现状土地将代之以水泥、沥青道路、广场、厂房等,现状土壤表层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项目厂区内将做好绿化工作,使绿地率达到20~30%左右,可保留部分原有土壤结构。
(5)环境污染对人与动植物的影响拟建项目经采取污染防治措施后,仍不可避免产生一定数量的“三废”污染物。
“三废”的排放对环境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此类工业排放的污染物较复杂,有些污染物排放量如果超过环境容量,可能影响周边植被的正常生长,某些污染物的嗅阀值较低或毒性较大,则可能影响周边群众或职工的健康。
该项目在建设及营运过程中,应重视采取清洁生产与污染防治措施,减缓对区域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2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2.1 施工场地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在整个施工期,产生扬尘的作业有平整土地、打桩、开挖土方、道路铺浇、材料运输、装卸和搅拌等过程,如遇干旱无雨季节扬尘则更为严重。
一、运营期间环境影响分析根据现场勘查,本项目厂区建设施工区和项目设备安装施工期已结束,项目施工期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已经消失。
因此,本环评只对项目运营期的影响进行分析。
一、运营期间环境影响分析(一)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产能很小,且本项目抛光工序在密闭车间内采用手工砂纸打磨,机加工粉尘产生量很小,且其比重较大,沉降性能较好,颗粒物散落范围很小,多在5m以内,且经过车间厂房阻拦后本项目无组织排放的粉尘能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级标准厂界颗粒物无组织排放周界外监控浓度1m g/m 3限值要求。
项目实施后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小。
(二)水环境影响分析项目运营期废水主要为生活废水。
项目厂区内不产生生产及生活污水。
员工如厕和洗手依托迪昊石油机械厂区内的厕所和洗手池,运营期生活废水产生量为0.2m 3/d(66t/a),主要为如厕及洗手废水。
其主要污染物及产生浓度分别为CODcr500m g/L、BOD5300m g/L、SS200m g/L、NH3-N30m g/L。
依托厂区已建成的预处理池(20m3)进行处理,本项目生活废水产生量较小,远低于预处理池设计容积,因此,依托现有污水预处理池处理本项目废水能够满足要求。
项目生活污水经污水预处理池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后,经市政管网排入芦溪河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 标准后排入芦溪河。
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项目建设服务局已经出具的《关于成都市成华区石油机械厂周边市政雨、污水管道系统的说明》,明确本项目所在地块的污能够水沿市政污水管道进入芦溪河污水处理厂。
项目区域已敷设市政污水管网,芦溪河污水处理厂(已建成规模2.0万m3/d,在建2.0万m 3/d,远期规模10万m 3/d)。
一期设计日处理能力为2万吨。
污水处理厂采用改良型AO+过滤二级生化处理设施,包括粗格栅、污水提升泵房、细格栅及曝气沉砂池、分配井、改良型A/A/O一体生化池、反应-过滤池、接触消毒池、化学除磷设施、鼓风机房、污泥浓缩脱水系统、机修房、加药间、综合楼等建构筑物。
1.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1.1.1施工期噪声影响分析建设项目施工期间也许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重要有:施工机械设备旳噪声、余泥渣土、粉尘扬尘、地基施工时旳抽排积水、水土流失等,如不加以严格控制管理,则将会给周边环境导致不良旳影响。
1.1.1.1执行原则工程建设期间噪声评价原则采用(GB12523—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原则》,该原则对不同施工阶段作业所产生旳施工噪声在其施工场界旳限值见表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
-1。
表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
-1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原则单位:dB(A)1.1.1.2施工期噪声强度调查施工噪声重要有设备噪声、机械噪声及爆破噪声等。
施工设备噪声重要是铲车、装载车等设备旳发动机噪声电锯噪声等;机械噪声重要是打桩机捶击声(还随着有振击),机械挖掘土石噪声、搅拌机旳材料捶击声、装卸材料旳碰击声、拆除模板及清除模板上附着物旳敲击声。
此外,尚有开挖基础桩孔旳爆破声。
这些噪声源旳声级值最高可达100dB(A)以上。
建设期间多种施工机械设备除少部分高噪声设备如电刨、混凝土搅拌机等可以固定安装在一种地方外,绝大多设备都会因施工地点旳不同而不能固定在一种地方。
本项目周边没有居民,不会对其产生影响。
1.1.1.3施工期噪声影响防治对策为减轻施工噪声旳环境影响建议采用旳措施如下:1、工地四周修建至少3米高旳防护围墙。
2、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严禁在夜间进行高噪声施工作业。
根据实际状况,如需进行晚上施工旳,应事先向旌阳区环保局提出申请,得到批准后方可进行夜间施工。
施工时必须选择产噪小旳施工机械和工况,并做好隔声,消声解决,保证工地场界外噪声符合《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且区域环境噪声符合《声环境质量原则》2类原则规定(昼间≤60dB(A),夜间≤50dB(A))。
2、尽量选用低噪声机械设备或带隔声、消声旳设备。
3、做好施工机械旳维护和保养,有效减少机械设备运转旳噪声源强。
四川好夫人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冷冻调理肉制品(食品和调味品加工)项目环境影响对策和措施一、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位于成都市蒲江县鹤山镇工业大道上段20号,系租赁蜡笔小新(四川)有限公司已建D栋厂房及相关配套设施进行建设,不涉及基础开挖、土石方等工程,仅在入驻时进行厂房隔断、设备安装和调试等。
厂房隔断、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泡沫夹心钢板的边角料、设备安装调试噪声、设备包装废物和生活污水等。
由于设备均安置于厂房内部,设备安装调试噪声经过厂房隔声后能做到厂界达标排放;设备包装废物大部分为木材、塑料、铁丝等,这部分废物和泡沫夹心钢板的边角料均统一收集外售;生活污水经蜡笔小新(四川)有限公司已建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排入园区污水管网。
厂房隔断、设备安装和调试过程中产生的污染较轻,经相应的处理措施后对环境影响甚微。
二、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固态调味料生产过程中粉末状干料混合搅拌在密闭搅拌机中进行,无粉尘产生。
营运期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干料粉碎粉尘及粉料投料粉尘、天然气燃烧废气、油烟废气及异味、制冷剂废气和检验废气。
(1)干料粉碎粉尘及粉料投料粉尘本项目原辅材料中大尺寸干料需经密闭干料粉碎机粉碎为2mm~8mm的颗粒状,粉碎过程中会产生少量粉尘,粉尘随颗粒状碎料一起进入吹料管道,经管道从干料粉碎机吹至后续工序相关设备内,干料粉碎粉尘产生量为38.16kg/a,0.0136kg/h。
本项目采用人工投料,原辅材料中大尺寸干料(干辣椒、花椒和香辛料)经密闭干料粉碎机粉碎为2mm~8mm的颗粒状,食用盐、白砂糖、味精、5-呈味核苷酸二钠和山梨酸钾为结晶状,投料过程均无粉尘产生;仅粉末状干料(食用玉米淀粉和黄豆粉)在投料过程中会产生少量粉尘,投料粉尘产生量为480kg/a,0.1709kg/h。
本项目干料粉碎机吹料管道上自带1台布袋除尘器,干料粉碎粉尘随颗粒状碎料一起进入吹料管道时,粉尘经布袋除尘器分离处理,其收集效率为100%,处理效率为98%;同时,本项目在1台配料机上方安装1个集气罩,粉料投料粉尘经集气罩收集后通过管道并入布袋除尘器进行处理,其收集效率为90%。
成都110kV蓉中线等2项迁改工程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一、噪声1、噪声源电缆通道施工,施工机械分散,施工在白天进行,电缆通道施工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施工机械、车辆造成的。
电缆线路敷设噪声很小,对附近居民基本无影响;架空段施工噪声主要来源于塔基施工和架线,架空线路较短,塔基施工工程量小,不动用大型机械设备,产生的噪声小,且在昼间施工,对附近居民基本无影响。
2、施工期噪声防治措施①建设单位在施工开始前应做好施工组织设计,选择使用低噪声级的施工机具,合理布置施工机具位置,加强施工机具的维护保养,在基础施工前先修建围挡;②合理安排施工机械作业时间:在环境噪声现状值较高的时段进行施工作业,禁止夜间施工机械施工,施工时应避开周围居民休息时间,如必须施工,则应告知当地的居民;③在工程施工时,施工单位应制定降噪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施工;④在施工招投标时,将施工噪声控制列入承包内容,并确保各项控制措施的落实。
本项目施工期短,施工量小,施工噪声将随着施工活动的结束而消失。
二、交通1、对交通的影响本工程施工期对交通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土建施工和运输车辆,施工临时占地不占用交通道路,无需在交通道路设置围挡,不需占道施工。
本工程施工期短,施工结束后将恢复临时占地原貌,因此架空线路施工不影响车辆及行人正常流动,不影响区域交通。
2、防治措施①施工场地渣土必须覆盖,严禁将施工产生的渣土带入交通道路;②弃渣运输车辆运输时对渣土进行掩盖,严禁渣土进入交通道路;③施工时按照设计及施工方案进行,严禁占用交通道路施工;④严准车辆带泥出门、不准运渣车辆冒顶装载;⑤在施工厂界设置警示牌,提醒来往车辆及行人注意安全。
综上所述,本工程施工期较短,在采取上述措施后,基本不影响区域车辆交通、行人交通,对区域交通环境影响较小。
二、扬尘1、扬尘污染源由于在土方施工过程中破坏了地表结构,会造成地面扬尘污染环境,其扬尘量的大小与施工现场条件、管理水平、机械化程度及施工季节、土质及天气等诸多因素有关,是一个复杂、较难定量的问题。
4.3运营期环境影响因素分析4.3.1大气污染源分析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为升压站食堂油烟和道路扬尘。
(1)升压站食堂油烟本项目升压站食堂最大就餐人数按15人次/日计,灶头数1个,规模属于小型食堂,预计每天做饭时间约6小时,年工作日365天,经类比调查,居民每人每日耗食油约20-40g,取30g/d,本项目耗食油量为0.45kg/d。
油烟和油的挥发量占总耗油量的2%~4%之间,取其均值3%,则项目产生的油烟量为0.0135kg/d,本项目设1台油烟净化器,油烟排风量为5000m3/h/台,油烟产生量约为0.0135kg/h,则油烟的初始浓度约为2.7mg/m3,油烟经油烟净化器处理,去除率为60%,净化后油烟的排放浓度为1.08mg/m3,烟气经经专用烟道引致楼顶排放,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中表2中规定最高允许排放浓度(2.0mg/m3)标准要求,和对最低去除效率60%的要求。
(2)道路扬尘厂区内检修道路为碎石路面,车辆通过时产生少量扬尘,主要污染物为颗粒物。
而起尘量与车速、风速等因素有关,不易估算。
根据已运行风电站的经验,为减少道路扬尘对周围环境空气的影响,采取以下措施:在大风等不利气象条件下禁止车辆在易起尘路段行驶;常规气象条件下应限制车速并加强日常管理以减少扬尘,同时在巡视检修车辆进场前利用洒水车对站区道路进行洒水抑尘。
4.3.2废水源强核算本项目产生的废水为升压站产生的生活污水,生活污水采用收集后集中处理的排放方式。
项目生活污水经1套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后回用于厂区绿化等,不外排。
经水量核算,生活污水产排水量为1.44m3/d(525.6m3/a),处理工艺采用“隔油沉淀—厌氧—接触氧化—沉淀消毒”组合工艺。
本项目生活污水经废水处理设施处理后其出水水质可达《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02)标准后,处理后夏季直接回用于场区绿化,冬季储存于220m3的冬储夏灌池内,不外排。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一、项目概述本项目拟建设于地的市区中心,占地面积约为10万平方米,总投资额约为1亿元。
项目的主要内容包括建设一座具有现代化设计的商业综合体,包括商场、酒店、写字楼、停车场等设施,并提供相应的配套设施和服务。
本项目的建设对周边环境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估。
二、项目对环境的影响1.建设期影响:在项目建设期间,可能会产生噪声、扬尘、废水、废物等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为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项目方将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加强施工管理、安装噪声、扬尘防治设施等,以确保建设期的环境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2.运营期影响:项目建设完成后,商业综合体将开始运营。
根据预估,商业综合体将会吸引大量的人流、车流进入周边区域。
这可能导致交通拥堵、噪音增加等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项目方将与相关部门合作,合理规划交通组织,加强噪音管理,确保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三、环境保护措施为确保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项目方将采取以下环境保护措施:1.建设期措施:(1)加强施工管理:制定施工方案,明确施工工序和时间安排,采取合理的施工措施,减少噪声、扬尘的产生。
(2)安装防尘设施:在施工现场周边设立挡土墙、喷淋设备等,减少扬尘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废水处理:建立临时污水处理设施,将施工期间产生的废水进行有效处理,确保不对周边水体造成污染。
(4)废物处理:严格落实废物分类、储存、处置等环节,确保废物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2.运营期措施:(1)交通组织:与交通部门合作,合理规划周边道路交通,确保交通流畅,减少交通拥堵。
(2)噪音管理:采取隔音措施,引入环保材料,减少商业综合体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
(3)废水处理:建立废水处理设施,对商业综合体的废水进行处理,确保不对周边水体造成污染。
(4)废物管理:建立废物分类、储存、处置体系,确保废物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四、环境影响评价为对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价,项目方已委托专业环境评估机构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一、前言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建设项目和规划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然而,这些活动在为我们带来经济利益和生活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了影响。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是对建设项目或规划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系统分析和评估的文件。
它是环境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决策者、开发者、建设者以及公众了解项目环境影响的重要途径。
二、项目概述本次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为_____项目,该项目位于_____,占地面积为_____平方米,预计总投资为_____万元。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等。
项目建成后,预计年生产能力为_____,可提供就业岗位_____个。
三、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一)自然环境项目所在地的地形地貌主要为_____,气候类型为_____,年平均气温为_____℃,年平均降水量为_____毫米。
区域内的主要河流为_____,水质现状为_____。
(二)生态环境项目周边的生态系统类型主要为_____,植被覆盖率约为_____%。
区域内的野生动物种类主要有_____,其种群数量和分布情况为_____。
(三)社会环境项目所在地的行政区划为_____,人口数量约为_____万人。
区域内的主要产业为_____,经济发展水平为_____。
周边的环境敏感点主要有_____、_____等。
四、工程分析(一)施工期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包括扬尘、噪声、废水和固体废物。
扬尘主要来源于土方开挖、物料运输和堆放等环节;噪声主要来自施工机械设备的运行;废水主要包括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固体废物主要有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
(二)运营期项目运营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包括废气、废水、噪声和固体废物。
废气主要来源于生产过程中的_____环节,主要污染物为_____;废水主要包括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其中生产废水的主要污染物为_____;噪声主要来自生产设备的运行;固体废物主要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_____和员工的生活垃圾。
1、施工期污染物排放及治理施工期的环境污染主要来自施工机械的噪声、建筑扬尘、建筑垃圾及挖方产生的弃土、植被毁坏造成的生态破坏以及建筑施工人员少量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
各污染要素的环境影响简要分析如下:(一)施工总平面布置由于场地较小,场地内不设职工住宿,弃土在场内少量堆存,然后外运,从而有效减少了场地内扬尘的影响。
1号地块项目与2、3号地块项目同时施工,施工期主要建筑物均布置在3号地块内。
在施工总平面布置中,建议将办公区与材料堆场、木工加工房、钢筋加工房等分开布置,减少相互干扰。
办公区设置在3号地块场地南侧。
在西面设置施工出入口,停车场位于出入口处。
材料堆场、木工加工房、钢筋加工房等设在场地北面,远离周围环境保护目标。
经优化施工布局后,可有效减轻噪声及扬尘等对周边住宅的影响。
(二)废气影响分析1、施工机械废气施工期施工单位在运输原材料、施工设备以及施工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均会排放一定量的CO、NO x以及未完全燃烧的THC等,其特点是排放量小,属间断性排放。
加之本项目施工场地开阔,扩散条件良好,因此施工机械废气可实现达标排放。
环评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期内安排专人注意加强施工机械维护,确保机械设备正常运行。
2、油漆废气在对建(构)筑物的室内外进行装修时(如表面粉刷、油漆、喷涂、裱糊、镶贴装饰等),油漆和喷涂产生挥发性废气(如苯系物、甲醛)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应予重点控制。
在施工装修期,涂料及装修材料的选取应按照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室内装修材料10项有害物质限量》规定进行,严格控制室内甲醛、苯系物等挥发性有机物及放射性元素氡,使各项污染指标达到卫生部2001年制定的《室内空气质量卫生规范》、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环保总局、卫生部联合颁布的《室内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及《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的限值要求,不会对室内环境造成污染。
综上,在做到以上措施后,施工期废气影响较小。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及污染防治措施:一、废水施工期废水主要为施工废水和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
本项目输电线路塔基施工过程中使用商品混凝土,不进行现场搅拌,施工期间会产生少量冲洗废水、养护废水等建筑施工废水,这些废水产生量较少,经简易沉淀处理后可全部回用,不外排。
严禁施工废水乱排、乱流,做到文明施工。
施工过程中严格把控固体废物、废水等处置,严禁将施工垃圾、生活垃圾、施工废水等倒入地表自然河道或挖坑掩埋。
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产生于施工人员住所,本项目施工人员来源于周边乡镇或者租用就近居民现有生活设施,生活污水依托既有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因此,施工生活污水不会对工程区水环境质量产生影响。
项目输电线路跨越南河1次,跨越河流段不涉及饮用水源保护区和珍稀鱼类保护区,本项目不在河流中架设杆塔,不涉及涉水施工,跨越处采取一档跨越,且高于河流百年一遇洪水位,杆塔施工和线路架线均不占用河道。
施工期间禁止施工废污水和固体废物排入水体,通过加强施工管理,严禁在水域内清洗机具、捕鱼、渣土下河等破坏水资源的行为,不在河边设置取弃土场、施工营地、牵张场等设施,采取一档跨越,不在水中立塔,施工期间禁止施工废污水和固体废物排入水体,本项目建设不会影响南河被跨越处的水体功能。
综上所述,项目施工期产生的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均可得到有效处置,对周边地表水环境影响轻微。
二、废气(1)施工扬尘本项目施工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为施工扬尘。
基础开挖、车辆运输等产生的施工扬尘主要集中在施工区域内,在短期内将使局部区域空气中的TSP增加。
线路施工集中在塔基处,施工点分散,各施工点产生的扬尘量较少。
本项目施工应按照《四川省建筑工程扬尘污染防治技术导则(试行)》【川建发(2018)16号】中的要求采取相应的扬尘控制措施,大风和干燥天气条件下对施工区域进行洒水降尘,如遇雾霾天气,建设单位应执行《四川省打赢蓝天保卫战实施方案》(川府发〔2019〕4号)和《四川省施工场地扬尘排放标准(DB51/2682-2020)等相关要求,强化施工扬尘措施落实监督,在一级预警情况下应采取停止基础开挖等措施。
环境影响分析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1.1环境空气影响分析(1)机械尾气影响分析本项目建设工程部分施工机具以柴油和汽油为燃料,施工期环境空气污染物主要是施工机械设备燃油排出的CO、NOx、SO2。
由于工程区无工业污染源,环境空气质量较好,施工机械设备施工作业时对环境空气的影响范围主要局限于施工区内。
由于工程施工时间较短,工程处于河谷内,地势开阔,易形成河谷风,污染物易于扩散,施工对周围居民造成的影响较小,并将随施工的完成而消失。
施工对局地区域环境空气影响范围仅限于下风向20~30m范围内,不过这种影响时间短,并随施工的完成而消失。
其余地区环境空气质量将维持现有水平,预计施工机具尾气对环境空气影响小。
(2)施工粉尘影响分析施工粉尘主要是水泥、土石方料和建筑材料运输和装卸时产生的二次扬尘,一般情况下,其影响范围主要在施工区域周围100m范围内。
施工期建议使用密闭运输车,从而大大降低材料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污染。
另外,因施工区临时便道为泥结碎石,在干旱情况下物料运输时道路扬尘较大。
根据其他施工场地监测结果,本项目工程作业时,其扬尘影响范围在下风向30m以内,其余区域粉尘浓度值较低;由于扬尘量小,在定期对路面进行洒水情况下,对环境空气影响不大。
1.2水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产生的废水主要为生产废水、施工人员生活废水。
(1)生活污水本工程施工人数平均约为10人/d,按人均生活用水0.08m3/d,排污系数0.8计,则施工期生活污水产生量为76.8m3。
污染物以SS、CODcr、BOD5和氨氮为主,浓度分别为120mg/L、300mg/L、200mg/L、30mg/L,SS产生量为0.08kg/d,CODcr产生量为0.19kg/d,BOD5为0.13kg/d,氨氮为0.02kg/d。
如果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将对下游局部水域产生一定不利影响。
按施工组织,本项目在临时占地区临时修建一个旱厕,用于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收集,并定期进行清掏,清掏的粪水作为农家肥用于附近农家农田的灌溉,项目施工期生活污水排放问题可以得到很好地解决。
环境影响分析(表七)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为技改项目,在原有车间旁新增租用成都市飞鹰消防器材有限公司闲置车间进行技术改造。
本次技改项目进行设备安装后进行生产,其在建设前其厂房处于空置状态,未进行其他生产。
目前项目施工期已结束,经调查,项目施工期间无遗留环境问题,也无居民投诉等现象发生。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一、大气环境影响分析1、评价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大气评价工作等级采用附录A推荐模型中估算模型分别计算项目污染源的最大环境影响,然后按评价工作分级判据进行分级。
根据工程分析的计算结果计算排放主要污染物的最大地面空气质量浓度占标率Pi与占标率10%的最远距离D10%,其中Pi定义为:式中:P i—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空气质量浓度占标率,%;C i—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出的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1h地面空气质量浓度,mg/m3;C0i—第i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1小时平均值),mg/m3。
一般取GB30 95中1h平均质量浓度的二级浓度限值;如项目位于一类环境空气功能区,应选择相应的一级浓度限值;对该标准中未包含的污染物,使用5.2确定的各评价因子1 h平均质量浓度限值。
对仅有8h平均质量浓度限值、日平均质量浓度限值或年平均质量浓度限值的,可按2倍、3倍、6倍折算为1h平均质量浓度限值。
评价等级按下表的分级判据进行划分,最大地面空气质量浓度占标率Pi按上述公式计算,如污染物数i大于1,取P值中最大者P max。
同一项目有多个污染源(两个及以上)时,则按各污染源分别确定其评价等级,并取评价等级最高者作为项目的评价等级。
表7-1大气评价等级确定表评价工作等级评价工作等级分级判据一级Pmax≥10%二级1≤Pmax≤10%三级Pmax﹤1%根据本项目的废气排放情况,采用HJ2.2—2018推荐的AERSCREEN模型计算,计算结果见下表。
表7-2大气评价等级计算结果表污染源污染因子最大落地浓度(ug/m3)最大浓度落地点(m)评价标准(ug/m3)占标率(%)D10%(m)喷塑排气筒TSP0.62433469000.06937%0喷塑、喷漆排气筒VOCs 3.32974612000.277475%0由表7-2可知,从本项目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的最大值为Pmax=0.277475%。
第10章工程环境影响分析10.1 沿线环境特征10.1.1 生态环境(1) 森林植被项目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阳光充足,雨量丰沛,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无霜期长。
年平均气温在17℃左右,适宜发展农业生产,森林资源丰富,植物种类繁多,森林覆盖率高。
(2) 野生动物辰溪县和泸溪县位于湖南省西部,雪峰山与武陵山脉之间,境内地貌以丘陵为主,平、岗、山地兼有。
峰峦起伏,树木茂密,为野生动物的栖息、繁衍和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据调查统计,项目区内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有八科、49 种。
哺乳类动物有野羊、聋猪、野猪、野猫、兔、獾、黄鼠狼、松鼠等;两栖类动物有乌龟、平胸龟、团鱼、华南大蟾蜍、青蛙、泥蛙、黑斑蛙、大树蛙、娃娃鱼等;爬行类动物有壁虎、眼镜蛇、五步蛇、竹叶青、水蛇、乌风蛇、中国石龙子等;鸟类有鸬鹚、野鸡、锦鸡、杜鹃、野鸭、喜雀、猴面鹰、麻雀、八哥等;鱼类有青鱼、鲢鱼、草鱼、鲤鱼、鲫鱼等。
黄腹角雉、角雉、长尾雉、麝、大鲵水獭、刺猬、蝙蝠、青蛙、八哥(3) 农业生态项目区粮食作物种类较多。
境内盛产大米、油菜籽、柑桔、烟叶、花生、茶油、雪峰天麻、马铃薯、黄豆、葡萄、西瓜、水蜜桃、板栗、金秋梨、冰糖橙、山羊、雪峰乌骨鸡、蔬菜等,2007 年,洪江市被授予“中国冰糖橙之乡”称号,同时,“黔阳冰糖橙”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4) 水环境项目所在地水资源非常丰富。
在项目区内大小溪流4 条,各溪都汇入沅江。
本项目所在地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364.3 毫米。
项目区内主要水系是沅江,沅江发源于贵州省东南部,流经洪江、中方、溆浦、辰溪、芦溪、沅陵、桃源和常德等县市,至常德德山注入洞庭湖。
干流全长1033 公里(湖南长568 公里),流域面积89163平方公里,其中湖南51066平方公里。
本项目在铜湾电站蓄水区内。
路线沿沅江右岸展线。
平均河宽400 多米,多年平均流量为817.2 立方米/秒;交差系数0.2 ,年平均降雨量1364.3 毫米,年均径流641.62 毫米,最大流量(出现在1970年7月18日)为23600立方米/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