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_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学课件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4.58 MB
- 文档页数:13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教材内容包括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测定食物中的能量以及资料分析、探究活动及进一步探究等学生活动。
本节课利用课本资源,在查阅活动中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这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
学习的自觉性加强。
同时也可使学生利用所学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有关这方面的问题。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联系比较紧密,大多数学生比较感兴趣,课堂气氛比较活跃,知识梯度循循渐进,大部分学生能跟上。
但七年级生物学术语和生物实验技能较多,学生容易陷入重视记忆,轻视实验的情况。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的营养物质,知道主要营养物质的作用和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
2、能力目标:通过实验验证、测量、读数据,能够对实验探究的数据、实验验证进行分析处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关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认同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生物圈中的其它生物的观点。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人体需要哪些营养物质;不同营养物质各自的主要作用是什么?2、教学难点:探究的一般过程及对探究数据的处理。
五、教学思路本节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联系比较紧密,大多数学生比较感兴趣,课堂气氛比较活跃。
首先通过展示美食的图片,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入教学内容。
在讲授食物中对人体起着功能作用的三大营养物质时,通过不断提问让学生联系实际思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接着通过探究实验,探究食物中的能量,学生通过实验验证、测量、读数据,能够对实验探究的数据、实验验证进行分析处理。
培养学生合理设计实验,操作实验,及分析实验误差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接着讲授水、无机盐、维生素对人体的作用。
之后拓展了“第七类营养素”膳食纤维的知识,最后进行课堂总结和随堂小练巩固所学知识。
教法:情境创设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实验探究法、启发式教学法学法:自主阅读学习法,分析讨论法探究实验【教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做个探究小实验,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初中生物食物中的营养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食物中的三大营养物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
2. 能够识别常见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
3. 掌握合理搭配食物,均衡膳食,保持身体健康。
教学内容:
1. 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
2. 常见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
3. 合理搭配食物,均衡膳食。
教学重点:
1. 理解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
2. 能够通过食物外表和口感来判断其主要营养成分。
教学难点:
1. 学生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的认识和理解;
2. 学生如何合理搭配食物,均衡膳食。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常见食物,让学生猜测它们的主要营养成分;
2. 探究:让学生观察、嗅闻、品尝不同种类的食物,讨论它们的口感和营养成分;
3. 教学:介绍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让学生了解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作用和来源;
4. 练习:让学生分组合理搭配食物,设计出均衡的膳食方案;
5. 总结: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合理搭配食物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总结一下自己每日饮食的主要营养成分,并提出改善建议。
教学资源:
1. 常见食物样本;
2. 课件或图片资料。
教学评估:
1. 学生的观察和口味辨别能力;
2. 学生的合理搭配食物的能力;
3. 学生对膳食均衡的理解程度。
拓展延伸:
1. 邀请营养师或食品科学家进行专题讲座,增加学生的知识广度;
2. 安排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食品的生产和加工过程;
3. 组织食物简单制作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食材的营养成分。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学设计课前准备: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2、培训实验小组长10名3、师生共同准备测定食物中的能量实验器材4、学生根据问题提纲,自主预习教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现在中学生学习压力比较重,家长又溺爱。
基本没有科学就餐的概念,学生早餐普遍吃的潦草。
午餐、晚餐以爱吃的鱼肉为主。
营养不是很均衡。
正值学生进入青春期,生长发育迅猛,很需要科学饮食常识,从思想上提高饮食觉悟,关爱自己,不能错过自身生长发育的最好时机。
同时能把科学饮食的观点通过学生渗透到家长,使家庭因为孩子的强烈要求能做到一日三餐,合理科学用餐,食品安全意识,促进饮食质量提高。
经验储备上学生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同时情感上七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敏捷,对身边的事物好奇心强,在课堂上,他们好表现,富有集体荣誉感,不喜欢老师的空洞说教,拒绝老师将思想强加给他们,有一定的自学能力知识储备上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一天中的食物已经有了非常丰富的认识,大多数学生都知道我们是通过食物获取丰富营养的,这是我们能顺利进入并完成本课的知识基础。
七年级的学生通过半年的学习,已经能较为熟练地运用调查、观察、实验、记录等方法进行科学探究,这是学习本课的能力基础。
在生活中,学生们对食物中所含营养成分的认识还相当有限,这是学习本课的障碍,同时也说明了学习本课的必要性。
学生准备:1、预习与本节课有关的知识,完成预习案。
2、部分学生设计一份食谱,以供研究。
3、小组为单位,讨论探究方案来测定食物中含有能量。
效果分析导入分析-——引入巧妙,贴近生活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本节的重难点,联系学生生活,“民以食为天”引出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直奔课题。
学生会比较顺利的说出食物中的六类营养物质和前三类的作用,但是后面三类的作用就不熟悉了,所以一次激发学生求知欲。
教学策略分析——小组合作,整合教材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我开放性地整合教材、学生、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知识基础,以及互动中新生成的课程资源,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在教师自己的语言、手势、表情的基础上,及时引动合作学习的结构,既问答、又启发、有交流、又促动学生间的对话,顺势点拨学生,在交流中把知识点内化成学生的行为,在学生间质疑中用他们的认知语言解决每一个问题。
第四单元第二章人体的营养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一、知识与技能1. 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知道主要营养物质的作用和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
2. 了解无机盐和维生素的来源和缺乏症状。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观看资料、交流等获取信息,丰富对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营养的类别等方面的认识。
通过实验的方法辨别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激发探究营养成分的浓厚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对食物营养成分的认识中感受各种营养与支撑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激发学生关爱健康、关爱生命和继续探究的兴趣。
知道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及作用。
用实验的方法辨别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
学生:花生米、白纸;碘酒;淀粉;馒头;熟马铃薯;茄子;莴笋;芦柑。
(分别装在八个小塑料杯中)“多幅食物图片”。
(课前先让学生查找食物营养成分的资料)教师:多媒体教学课件等。
(引言)上一节课主要了解了营养物质中富含能量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食物中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也是我们生命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对我们的健康也有重要作用。
1. 水的作用(讨论)为什么水分对我们的生命这么重要呢?(阅读)教材第22页相关内容。
(回答)因为水分是人体细胞的一种主要成分,约占体重的60%~70%。
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离开水都无法进行,废物也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运送出去。
(教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
不管是从含量,还是从作用来看,水都是我们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
所以,大家平时一定要注意补充水分,多喝白开水。
(过渡)除水外,无机盐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呢?2. 无机盐的作用(1)无机盐的种类(阅读)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22、23页内容,了解无机盐的种类。
(小结)无机盐的种类很多,我们常见的有含钙的无机盐、含磷的无机盐、含碘的无机盐、含铁的无机盐、含锌的无机盐等。
(2)无机盐的作用要保持健康,只多补充水分可不够。
有两类营养物质,在我们身体内含量虽不多,但如果缺少了它们,我们就会患各种各样的疾病。
同学们知道它是什么吗?(无机盐和维生素)无机盐的作用多种多样。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案标题:人教版七年级生物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案引言:食物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提供了我们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物质。
本文将以人教版七年级生物教材中有关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为基础,为学生们呈现一个营养物质的教案,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培养健康饮食的观念。
一、概述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50字左右)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主要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它们在维持机体正常运转中起着重要作用,如提供能量、维持身体机能等。
二、碳水化合物(200字左右)碳水化合物是食物中最主要的能源来源,可分为简单碳水化合物和复杂碳水化合物两类。
这一节内容主要介绍这两种碳水化合物的来源、功能以及在食物中的代表性食物。
三、脂肪(200字左右)脂肪作为能量的储存形式,具有保护内脏器官、维持体温等重要功能。
本节内容将详细介绍脂肪的分类、来源、功能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四、蛋白质(200字左右)蛋白质是身体组织的基本构成单位,不仅参与能量代谢,还在细胞生长、修复和免疫系统中发挥关键作用。
本节将介绍蛋白质的来源、功能以及在日常饮食中的建议摄入量。
五、维生素(200字左右)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有机化合物,虽然在量上需要相对较少,但对人体的健康发育与生理功能发挥十分重要。
这一节内容将介绍维生素的分类、功能、不同维生素的来源以及缺乏维生素可能引发的疾病。
六、矿物质(200字左右)矿物质是人体所需的无机物质,具有许多重要功能,如构成骨骼、参与酶的活性和保持体内正常水平等。
本节内容将介绍常见的矿物质、其在人体中的功能以及通过哪些食物可以摄取到这些矿物质。
七、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搭配(200字左右)本节将介绍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应如何合理搭配。
例如,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摄入比例应符合一定的标准,同时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均衡摄入也是非常重要的。
结语: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们将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和认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并且掌握合理膳食的原则。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第一课时双柳高中刘畅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中的一个探究实验。
实验目的是让学生独立制订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操作,测量食物中有能量,明确某些食物中含有能量,进一步地比较实验测量数据,明确不同的食物所含的能量不同。
通过本实验,学生不但能够学习使用温度计、酒精灯,还了解到实验会有误差,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这些可以提高学生的生物学兴趣和生物科学素养。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下期的学生,已经具备相应的生物学知识基础,并且对本实验中的“能量”有科学的认知,即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但是如何感受到化学能的存在,他们可能并没有思考过。
同时,能量的多少怎样测定更是难点。
学生在七年级上期已经使用过一些实验器具,但没用过温度计、酒精灯,在本实验中要培训学生使用,条件允许的话可以课下培训。
此外,学生已经具备了生物探究实验一般步骤的知识,对于本实验的进行具有一定的帮助。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说出食物中主要的营养物质。
2.学生能说出通过燃烧食物的方法,来测定食物中的能量。
3.学生能总结出科学测量、减小实验误差的有效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开放性的问题设计,引导学生说出有创造性的见解。
2.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尝试,总结出几条科学研究的注意事项。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体验探究实验过程,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参与、进取、创新。
2.引导学生关注实验室卫生,培养学生注意环境卫生良好品质。
3.引导学生分析实验误差产生原因,培养学生严谨的品质。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1.学习一种简易测定能量的方法,了解不同食物所含能量是不同的。
2.对探究数据的处理,如何减少实验的误差。
难点:1.学生对所测得的数据解读和分析。
2.分析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
五、教学方法根据以上分析,选择实验法、多媒体展示法、小组合作法、启发式教学作为主要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参与则采用情境体验法、合作探究法、分析比较法。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学目标】1.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2.说出各类营养物质的主要作用。
3.尝试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4.认同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重点难点】(1)营养物质的类别及其对人体的作用(2)几种供能物质(3)探究食物中营养成分的实验,对探究数据的处理;以及如何减少探究活动实验的误差。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好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各种材料用具(三脚架、酒精灯、火柴、温度计、锥形瓶和材料)。
制作PPT课件、视频、图片等。
2.学生准备:课前调查当地人常吃什么食物,课前预习。
【教学内容】2.你能说出哪些食物可以补充缺失的维生素吗?3.第七营养素是什么?维生素既不是细胞构成的主要原料,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但是对各项生命活动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需求量也极小,人体一旦缺乏某种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命活动,甚至患病。
5.小结1.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成分中,水、无机盐属于无机物,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属于有机物,糖类、蛋白质、脂肪既参与构成细胞,又能提供能量。
2.水是人体内非常重要的物质,人体内的各种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
无机盐在人体内的作用是构成机体组织和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钙,铁,碘等。
3.缺乏维生素A易患皮肤干燥、夜盲症等;缺乏维生素B1易患神经炎、脚气病;缺乏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等;缺乏维生素D易患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等学生和老师一起复习,查漏补缺。
【板书设计】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一、糖类、脂肪、蛋白质: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1.糖类——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2.脂肪——人体的备用能源物质3.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重要物质二、探究实验:测定食物中的能量三、水和无机盐1.水——细胞的主要成分,运输物质2.无机盐——含量少,作用大。
四、维生素——种类多,需要量很小,作用不可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