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桥梁
- 格式:xls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2
大型桥梁整体顶升平移关键技术蓝戊己顾远生(上海天演建筑物移位工程有限公司)摘要: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旧桥改造与利用变得更加重要。
由于桥梁顶升平移技术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顶升平移工程开始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本文通过济南燕山立交桥连续梁顶升、上海南浦大桥东主引桥简支梁顶升、湖州南林大桥简支连续梁顶升、以及成都5000T系杆拱梁平移等工程阐述顶升平移关键技术。
引言:将大型桥梁拆除重建改造面临施工周期长、对原有交通影响大、成本高以及危害环境严重等问题的困扰。
而大型桥梁整体顶升平移技术可以尽量减少改造与利用施工的不良影响,特别是将工程成本及对环境的影响减至最小程度。
由于整体顶升平移具有上述无可比拟的优势,所以整体顶升平移将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旧桥的改造与利用上[1]。
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顶升和平移工程案例有:济南燕山立交桥的六联单幅重量分别约为2150吨、2240吨、1630吨顶升,顶升高度为0.029米~4.139米;上海南浦大桥东主引桥整体顶升重量10000吨、顶升面积5000m2顶升高度由0.008m-5.910m;湖州南林大桥主桥结构形式为3跨连续箱梁约5000吨,7跨16米空心板梁桥均整体顶升3m;成都64m系杆拱梁平移工程,重为5000T,平移8m,再落梁60cm。
对这些成功的工程案例总结可以得到以下大型桥梁整体顶升平移的几个关键技术:1.PLC液压同步控制系统PLC 液压同步控制系统由液压系统(含检测传感器)、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两个部分组成,该系统能全自动完成同步位移,实现力和位移控制、操作闭锁、过程显示、故障报警等多种功能。
该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①具有友好Windows 用户界面的计算机控制系统;②整体安全可靠,功能齐全;③操作控制集中,所有油缸既可同时控制,也可单独控制;④同步控制点数量可根据需要设置,适用于大体积结构物的同步位移;⑤各控制点同步偏差极小,结构物的移位精确[2]。
12米跨度混凝人字梁柱尺寸
人字梁是一种常见的桥梁结构,它的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其中之一就是跨度。
本文将就12米跨度混凝人字梁柱尺寸进行讨论。
需要确定人字梁的上部构造,即梁的形状和尺寸。
一般来说,梁的截面形状可以选择矩形、T型、I型等。
对于12米跨度的人字梁来说,一种常见的选择是采用矩形梁截面。
矩形梁的尺寸可以根据荷载要求进行计算和确定,确保其承载能力满足设计要求。
接下来是柱子的尺寸。
柱子是支撑人字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尺寸和数量需要根据跨度和荷载要求来确定。
一般来说,柱子的截面形状可以选择矩形、圆形等。
对于12米跨度的人字梁来说,一种常见的选择是采用矩形柱截面。
柱子的尺寸也需要根据荷载要求进行计算和确定,以确保其承载能力满足设计要求。
还需要考虑梁和柱的连接方式。
连接方式可以选择焊接、螺栓连接等。
对于12米跨度的人字梁来说,一种常见的选择是采用焊接连接。
焊接连接可以提高结构的刚度和稳定性,确保梁和柱之间的连接牢固可靠。
还需要考虑人字梁的防腐措施。
人字梁常常处于室外环境,容易受到氧化、腐蚀等影响。
因此,对于12米跨度的人字梁来说,可以采用防腐涂层或镀锌处理等方式,提高其抗腐蚀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总结起来,12米跨度混凝人字梁柱尺寸的设计需要考虑梁的形状和尺寸、柱子的形状和尺寸、连接方式以及防腐措施等因素。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施工,可以确保人字梁的安全稳定运行,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便利。
桥梁施工方案本工程共有12座桥梁,桥梁支墩采用M7.5浆砌石挡土墙,桥板钢筋连接采用绑扎连接,混凝土采用现场浇拌砼,人工配振动棒浇筑。
桥面现浇板模板支架采用Φ48×3.5钢管,扎成满堂架,上铺15×20cm木枋,间距20cm,然后铺设板底模板,板模用2cm厚胶合板。
一、土方开挖浆砌石挡土墙支墩土方开挖采用挖掘机挖土人工配合,土方随即外运,挖土深度至设计标高处,以桥面中心为界采取半幅开挖,注意加强对基坑的支护,同时要做好施工排水及现场施工围护等工作。
二、浆砌石挡土墙支墩施工工艺见明渠浆砌石挡土墙。
三、桥面现浇板支墩施工完成后,进行桥面现浇板支模架的搭设,支架采用Φ48×3.5钢管,扎成满堂架,上铺15×20cm木枋,间距20cm,然后铺设板底模板,板模用2cm厚胶合板,形成一个整体操作平台,支架立柱必须安装在有足够承载力的地基上,立柱底端应设置枕木(垫木)分布和传递压力。
整个支架模板安装完成后要通过预压处理,跨中按规定起拱,然后绑扎钢筋,浇灌板面砼。
四、桥面铺装、人行道及栏杆的施工桥面铺装层为C30砼耐磨层厚50~70mm,施工前先铺一层水泥浆,然后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桥面人行道栏杆为钢筋砼栏板。
首先绑扎好钢筋(钢筋应从人行道底板上伸出),然后装好侧模,浇灌砼。
五、墙背回填1、墙背回填时应在挡墙砌体砂浆压强达到70%以上才逐层回填夯实。
2、填方层尽量采用同类土质填筑,淤泥和淤泥质土、树根、草皮应清除,含水量适中。
3、采用蛙式打夯机,分层填筑,每层虚铺厚度不大于25cm填土边坡应符合设计要求。
4、挡土墙施工完成后,墙前基坑应回填砂粘土或粗砾砂并夯实。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12课《桥》知识点知识点一、我会写组词咆:páo(咆哮、咆号、咆哮如雷)哮:xiào(哮喘、哮吼、咆哮西风)嗓:sǎng(嗓子、嗓门、嗓音)淌:tǎng(流淌、淌汗、淌眼泪)哑:yǎ(沙哑、哑语、哑口无言)揪:jiū(揪住、揪心、揪出)呻:shēn(呻吟、悲呻、无病呻吟)废:fèi(废物、废话、废水)二、多音字冲:chōng(冲刺)chòng(冲着)号:hào(号码)háo(怒号)当:dāng(当作)dàng(上当)折:zhé(打折)zhē(折腾)shé(折本)没:mò(没落)méi(没有)三、近义词咆哮——怒吼惊慌——惊惶狞笑——奸笑拥戴——拥护沙哑——嘶哑清瘦——瘦弱放肆——放纵势不可挡——所向披靡痛苦——痛楚跌跌撞撞——踉踉跄跄四、反义词黎明——黄昏惊慌——镇定狞笑——微笑清瘦——富态沙哑——清脆拥戴——唾弃放肆——拘谨势不可挡——强弩之末痛苦——欢乐跌跌撞撞——稳稳当当五、理解词语咆哮:①(猛兽)怒吼。
②形容水流奔腾轰鸣。
文中指洪水奔腾轰鸣。
狞笑:凶恶地笑。
文中指洪水的凶猛、可憎。
放肆:(言行)轻率任意,毫无顾忌。
呻吟:人因痛苦而发出声音。
文中指木桥快塌时发出声音。
祭奠:为死去的人举行仪式,表示追念。
文中指老太太为死去的丈夫和儿子举行仪式,表示追念。
惊慌:害怕慌张。
拥戴:拥护推戴。
沙哑:(嗓子)发音困难,声音低沉而不圆润。
搀扶:用手轻轻架住对方的手或胳膊。
乱哄哄:形容声音嘈杂。
文中指人们在洪水来时惊慌失措的样子。
势不可当:来势迅猛,不可抵挡。
跌跌撞撞:形容走路不稳。
六、句子解析1.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咆哮的山洪比作受惊的野马,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洪来势凶猛、不可阻挡的气势。
2.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第12课《桥》六语上目录课文朗诵下载 (2)课文写字表 (2)课文词语表 (2)课文原文文字版 (2)课文原文电子版 (5)课文知识点梳理 (8)同步练习及答案 (17)课后习题答案 (21)课文朗诵下载https:///s/1Knh_l_p77KG8Jtul_lyT6Q 提取码: 74c2课文原文文字版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像泼。
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村庄惊醒了。
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
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东面、西面没有路。
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
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
他像一座山。
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有人喊了一声:“党员也是人。
”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竟没人再喊。
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
水渐渐窜上来,放肆(sì)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jiū)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dèng)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
”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
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chān)扶着,来这里祭(jì)奠(diàn)。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课文写字表咆哮本嗓流淌哑巴揪心无病呻吟废物课文词语表咆哮惊慌嗓子跌跌撞撞拥戴沙哑党员呻吟废话吞没猛然课文知识点梳理一、学习目标1.会写8个生字,能正确理解词语。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2.桥》课文知识点归纳小结一、多音字:折:zhé(打折)zhē(折腾) shé(折本)没:mò(没落) méi(没有)二、生字组词:咆:咆哮咆哮如雷哮:咆哮哮喘嗓:嗓子嗓门嗓音哑嗓尖嗓党:党员党章结党结党营私党同伐异淌:流淌淌血淌汗淌口水哑:沙哑哑语聋哑哑口无言哑然失笑揪:揪住揪心揪扯揪耳朵呻:呻吟无病呻吟废:废纸废水荒废废墟废寝忘食三、形近字:咆(咆哮)跑(长跑)党(党员)堂(课堂)淌(流淌)倘(倘若)哑(沙哑)碰(碰撞)揪(揪心)瞅(瞅见)废(废水)泼(活泼)四、词语解释:咆哮:形容水流奔腾轰鸣,也形容人暴怒喊叫。
文中是指洪水来势凶猛,奔腾呼啸。
惊慌:害怕慌张。
造句:洪水来时,大家惊慌失措,不知该如何应对。
狞笑:凶恶地笑。
跌跌撞撞:形容走路不稳。
造句:小孩子一开始学走路,总是跌跌撞撞的。
拥戴:拥护推戴。
造句: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干部深受群众拥戴。
沙哑:(嗓子)发音困难,声音低沉而不圆润。
呻吟:指人因痛苦而发出声音。
文中是指木桥在洪水的冲击下发出响声。
搀扶:用手轻轻架住对方的手或胳膊。
五、反义词:黎明——黄昏惊慌——镇定清瘦——富态沙哑——清脆放肆——拘谨痛苦——欢乐六、近义词:咆哮——怒吼惊慌——惊惶拥戴——拥护沙哑——嘶哑放肆——放纵痛苦——痛楚七、词语扩展AABB式:跌跌撞撞密密麻麻断断续续歪歪斜斜飘飘摇摇蹦蹦跳跳八、课文主题思想本文写了一位老共产党员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以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桥梁的事,赞扬了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在危难面前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九、课内问题:1.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答:黎明时分,当洪水袭来时,村里的老支书冒着生命危险,公正无私地指挥一百多号人有序地走过木桥,最后却和自己的儿子被洪水卷走了。
2.这篇小说写了一位怎样的老支书?答:这篇小说写了一位临危不乱、心系群众、先人后己、不徇私情的老支书,同时他还是一位父爱如山的好父亲。
桥梁跨径分类
桥梁跨径作为重要的参数,被广泛运用于记载和分析桥梁的跨径设计和施工以及跨度
分布,以便做出科学的跨度设计和施工决策,其中国家标准对桥梁跨径的划分主要有三种:小跨径、中跨径和大跨径。
一是小跨径。
小跨径桥梁指跨度小于12米的桥梁,如步行桥、钢桁架桥、混凝土梁
桥等,一般采用直线梁、拱构、悬臂或悬臂桥等结构形式,具有结构简单、施工容易、造
价低廉、抗震性能良好等优点。
二是中跨径。
中跨径桥梁指跨度12米到50米之间的桥梁,可采用多种结构方式,常
见的结构形式有悬臂桥、齿梁拱桥、T形拱桥和钢管混凝土拱桥等。
这些桥梁的设计和施
工都要求相对较高,应考虑到桥梁受力、应力分布及抗震性等因素。
三是大跨径。
大跨径桥梁指跨度在50米以上的桥梁,一般采用箱梁形式或高深比较
大的拱桥形式。
在悬臂桥方面,可采用复杂的悬臂架空桥、双曲拉力悬臂桥等形式,要求
施工人员的工作技能和经验较高,考虑到桥梁受力、抗震性和三维变形特点等因素很重要。
桥梁跨径的分类,不仅是确定桥梁的跨度及桥梁结构形式的基础,而且在施工管理中
也具有重要作用。
准确了解桥梁跨径分类,能帮助施工人员更好地把握跨度和结构形式,
确保桥梁施工工程的安全、高效。
12《桥》说课稿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如海学校陈泽学一、说教材《桥》是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本单元是小说单元,引导学生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
这篇课文处处充满着人性的美,作者以深情的笔触塑造了一位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威信、沉稳、果断地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
他把生的希望让给群众,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
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这正是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内涵。
二、说教学目标1.会写“咆、哮”等8个生字,正确读写“咆哮、沙哑、呻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3.在读中感受老支书舍己为人的精神品质,感受他崇高的人格魅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1.抓住人物言行感受老汉的高贵品质和人格魅力。
2.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刻含义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3.了解课文布局谋篇、人物刻画、环境描写等表达方面的特点。
四、说教法、学法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研究性阅读和感悟的能力,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读、思、记课文中需要重点领悟的部分。
这篇课文篇幅短小,但文本所描绘的人物形象和场景都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较难被文中老汉的形象、精神所打动,特别是对文章以“桥”为题的理解。
为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我计划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
1.情境教学法。
让学生抓住文中一些渲染环境的词语和句子,想象面对死亡威胁的情景,切实感受当时的生命垂危,从而更好地理解老支书的舍己救人、忠于职守的高贵品质。
2.朗读法。
叶圣陶老先生认为语文教学最基本最好的方法就是读,朱熹也说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本篇课文语言简练,人物语言的刻画也很有表现力。
让学生用多种形式的读,达到“以读代讲”“以读悟情”“以读达情”的效果。
12《桥》优秀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桥》是部编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组课文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单元选编了中外不同作家各具特色的三篇小说。
这些小说都以现实生活为题材,刻画了普通人物在面临困境时所闪现的人性光辉。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
”这是本套教材第一次以单元的方式引导学生接触小说。
这次专门编排小说单元,旨在引导学生理解情节推进和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桥》是一篇微型小说。
叙述了一位村党支部书记面对爆发的山洪,以自己的威信、忠于职守的信念和沉稳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
在党性面前他一视同仁,要求同是党员的儿子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在人性面前他又推着儿子先走,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他用一位共产党员的信念和一个父亲的爱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
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朗读能力,语言感悟的能力。
对于本课扣人心弦的故事,学生的阅读主动性,积极性应该很高,但对共产党员面对危险时,不徇私情、舍己为人的精神理解怕不够深入,也理解不了桥的深刻含义。
二、教学目标1.会写“咆、哮”等八个字,会写“咆哮,惊慌”等11个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读好文中的短句。
3.通过神态、语言、动作感受人物形象。
4.能找出环境描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三、重点难点重点是通过神态、语言、动作感受人物形象。
能找出环境描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难点为“理解题目的含义”。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
我将以检测字词入手,并引导学生用上这些词来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事情。
这样可培养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概括课文内容的能力,对学生进行了语言训练,同时学生对文章有个整体印象,初步了解老支书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感受危况,引生入境。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把握人物的精神品质,我把引生入境作为一个搭建的梯子。
入境入的就是当时的那种危境,那种似乎无路可退的死境。
让学生充分关注环境描写。
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2.桥》课文知识要点:字词句段篇1.我会认咆哮..(páo xiào)嗓.(sǎng)子党.(dǎng)员流淌.(tǎng)沙哑.(yǎ)揪.(jiū)出呻.(shēn)吟狞.(níng)笑搀.(chān)扶祭奠.(diàn)2.重点词语咆哮惊慌嗓子跌跌撞撞书记拥戴沙哑党员呻吟废话吞没猛然搀扶丈夫3.词语解释咆哮:形容水流的奔腾轰鸣,也形容人的暴怒喊叫。
课文是指洪水来势凶猛,奔腾呼啸。
狂奔:迅猛地奔跑。
本课是形容洪水奔流而下、势不可当。
拥戴:拥护推戴。
狞笑:凶恶地笑。
本课是形容洪水的凶猛、可憎。
放肆:(言行)轻率任意,毫无顾忌。
呻吟:指人因痛苦而发出声音。
本课是指木桥在洪水的冲击下发出的响声。
祭奠:为死去的人举行仪式,表示追念。
势不可当:来势迅猛,不可阻挡。
跌跌撞撞:形容走路不稳。
4.句子解析①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
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
他像一座山。
这是一个比喻句,把老汉比喻成“一座山”,表现了老汉的威严、冷静,与人们在山洪暴发时群众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
写出了老汉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这座“山”是人们获得生的希望的“靠山”。
②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这里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不仅形象地写出了木桥在洪水的冲击中、在人们的重压下即将断裂的危急情景,也为下文写木桥的轰塌埋下了伏笔。
5.问题思考①课文以“桥”作题目的原因是什么?文中以“桥”为题目,原因有两个:一是当洪水来临时,村子北面的窄木桥是人们唯一的求生之路,救了村民的民。
二是桥蕴含着深意。
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是老支书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跨越死亡的生命桥。
这座桥梁正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
6.写作特点本课在表达方法上有三个突出的特点:1)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应,达到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