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药制作
- 格式:ppt
- 大小:95.00 KB
- 文档页数:8
蜂蜜膏药的配制方法
一、蜂蜜膏药的配制材料
1、30克清纯蜂蜜
2、30克白酒
3、30克生姜粉
4、30克葛根粉
5、15克蜂胶
1、将30克的清纯蜂蜜放入容器中,并放入200毫升的白酒中调和均匀;
2、把30克的生姜粉和30克的葛根粉放入一个新的容器中,加入200毫升的温开水,用搅拌机搅拌均匀,直至成为浓稠的浆糊;
3、将加入白酒的蜂蜜浆糊和生姜粉葛根粉浆糊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加入15克蜂胶,继续搅拌均匀;
4、将混合的蜂蜜浆糊倒入膏盒中,并将其轻轻挤压,使其变得更柔软;
5、将膏盒放入锅内,将水温加热,煮至沸腾,然后用小火煮熟,时间一般为15分钟;
6、熟后取出,放凉至室温,再放入冰箱中冷藏,以达到最佳效果;
7、每次服用量为1-2汤匙,每日可服用2次,补充营养膏剂,以达到疗效。
三、蜂蜜膏药的功效
1、蜂蜜具有补肾滋阴、补虚和益气的功效,可以改善经络循血状况,调节内分泌,强身健体;
2、葛根粉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帮助血液在血管内循环,促进
血液循环,减少血液凝块,从而促进新陈代谢;
3、生姜粉具有活血散瘀、温补、散寒等作用。
膏药熬制流程
膏药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制剂,用于外敷治疗各种皮肤疾病和骨伤痛等疾病。
膏药的熬制需要严格掌握技巧和方法,以下是膏药熬制的流程:
1.准备材料:需要准备好中药材、药液、基质、乳化剂等材料。
2.制备基质:将基质加热至熔化状态,根据需要加入适量的药液。
3.加入药材:将制好的药材研末加入基质中,搅拌均匀。
4.加入乳化剂:根据需要加入适量的乳化剂,用研钵或研磨机搅拌均匀。
5.熬制膏药:将加入乳化剂的药材基质加热至适当温度,不断搅拌直至膏药熬制完成。
6.冷却贮存:将熬制好的膏药倒入容器中,放置自然冷却,待完全冷却后盖上盖子密封存放。
7.使用方法:使用膏药前先清洗患处,将膏药均匀涂抹在患处,每日使用1-3次,连续使用3-7天。
以上是膏药熬制的流程,需要注意的是,在熬制过程中需要控制好火候和搅拌力度,以确保膏药的质量和疗效。
同时,在使用膏药时也需要遵循医嘱和使用说明,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 1 -。
制作膏药的原料
膏药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制剂,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和外伤。
它是通过将一定比例的药材进行制备、熬制,再涂敷于患处,起到疏通经络、消肿止痛、调理气血等作用的。
那么,膏药的制作原料有哪些呢?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一、中药原材料:
1.辅料:药贴背衬纸、石蜡、蜡黄、水泥等;
2.基础油:猪油、羊油;
3.主药材:黄柏、当归、红花、桃仁、苏叶、秦皮等。
二、制作步骤:
1.熬制基础油:将猪油或羊油加入砂锅中,用小火熬制2-3小时,待油色逐渐变黄、呈透明状时即可关火,稍晾待用。
2.粉碎药材:将所选的主药材放入研钵中,用研钵捣烂成细粉,过筛去掉杂质。
3.配制膏药:将所选的主药材粉放进熬好的基础油中,再根据所需添加适量的辅料,如药贴背衬纸、石蜡、蜡黄、水泥等,按比例混合均匀。
4.成型膏药:将调配好的药膏热熔,倒入模具中,稍加平整,待凝固后即可剪切成所需的大小和形状。
以上就是制作膏药的主要原材料和步骤。
不过在制作中,还需注意一些细节,如药材的份量、品质、比例的控制,熬油的温度和时间的掌握,以及加入辅料等,都要考虑很多因素,才能制作出品质优良、功效显著的膏药,给广大患者带去健康和舒适。
膏药制备工艺流程
熬制膏药的制作方法包括:浸药、提取、浓缩和收膏几个步骤。
1、浸药:熬制膏药的中药需要先在锅中里浸泡24小时。
浸药的器具可使用砂锅、搪瓷锅或铜锅,不宜使用铁锅,以免铁锅浸泡药物引起化学反应影响药效。
2、提取:将浸泡24小时的中药饮片入药锅煮沸后,用小火熬煮3小时后取出药汁,再加水后小火煎煮3小时。
合并多次煎取出的药液加上药渣压出药汁,静置沉淀6-12小时。
静置沉淀后用筛网过滤去除药液中的杂质,取出澄净药液。
3、浓缩:静置后的药液再放在小火上煎煮蒸发浓缩成稠膏状。
此过程需要不停搅拌药液,以免药液焦化。
贵重的中药材如冬虫夏草、人参等可先煎出药汁,在这一步骤加入。
4、收膏:在浓缩药液中加入胶类如阿胶、鹿角胶或辅料如黄酒、麦芽糖或冰糖等再加热,使药液浓缩成稠膏状。
稠膏状以药汁滴下时呈线或柱状为宜。
收膏后需趁热放入干净的容器再待膏体冷却即可。
膏药的制作方法
膏药的制作方法如下:
1. 准备材料:白芷、川芎、桂枝、熊胆、冰片、白蜡、蜜蜡、甘油、聚乙烯醇等。
2. 将白芷、川芎、桂枝等草药研磨成细粉。
3. 将熊胆研磨成细末状。
4. 准备一个容器,将白蜡和蜜蜡以3:1的比例加入容器中,加热溶化。
5. 将研磨好的草药粉末加入融化的蜡中,并充分搅拌均匀。
6. 将熊胆末和冰片加入混合好的草药膏中,并充分搅拌均匀。
7. 最后逐渐加入甘油和聚乙烯醇,直至达到所需的膏药质地。
8. 将制作好的草药膏倒入膏药模具中,待其凝固定型。
9. 膏药制作完成后,将其取出并存放在干燥阴凉处保存。
注意: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维持适宜的温度和搅拌均匀,以确保膏药的质地和药效。
另外,制作膏药时要遵循药物浓度、比例和用量等临床要求,以保证其安全有效。
制作膏药的方法
膏药是一种常见的药物剂型,常用于治疗皮肤疾病、关节疼痛、肌肉劳损等症状。
制作膏药的方法如下:
1. 选材:选择适合膏药制作的药材,如白芷、川芎、生地黄、熟地黄等。
2. 研磨:将药材研磨成粉末,可以用研钵或研磨机等工具。
3. 配方:按照要制作的膏药配方,将粉末药材和其他辅料(如植物油、蜂蜜、蜡等)按比例混合均匀。
4. 煮药:将混合好的药材放入不粘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小火慢煮,不断搅拌,直至药物完全溶解。
5. 加工:在药物煮至浓稠的状态下,加入适量的植物油、蜂蜜、蜡等材料,继续搅拌均匀,直至成膏。
6. 装瓶:将制作好的膏药倒入干净的药用玻璃瓶中密封保存。
需要注意的是,制作膏药过程中应注意卫生,避免杂质和细菌污染,保证药物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也要根据药师或医生的建议,正确使用膏药,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和损害。
- 1 -。
中药药膏制作流程如下:
1.配方:中药饮片、细料和辅料配齐分装,送进加工区。
2.浸药:中药饮片以专用的器皿加水适量,充分的浸湿12小时。
3.提取:把浸泡好的药材煎熬两次,把两次煎熬出来的药剂合并,置器皿置放沉淀6小时。
4.浓缩:提取药剂经80目药筛滤过后置药锅中,添加另煎细料药剂,加热至沸,撇去浮沫。
5.收膏:浓缩药剂添加胶类、黄酒和糖类细料,不断地搅拌至胶块充分的烊化,再经60目药筛滤过,倒进药锅持续加热搅拌至药汁滴下呈线,添加细料充分的搅拌成膏滋。
6.分装:膏滋乘热快速倒进事先清洗、消毒锅的专用的器皿。
7.凉膏:膏方定制成品在净化环境中凉放备取。
中药药膏制作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卫生和安全规定,确保药膏的质量和效果。
膏药的制作方法七步引言膏药是一种常见的外用药物,用于缓解肌肉疼痛、关节炎、扭伤等症状。
在市场上,我们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膏药产品。
然而,有些人可能更愿意自己制作膏药。
本文将介绍膏药的制作方法,包括七个基本步骤。
请注意,制作膏药需要注意卫生和安全。
步骤一:准备材料首先,确保您已经准备好了所有制作膏药所需的材料。
这些材料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 草药材料(例如,艾叶、红花、川贝等) - 蜂蜡 - 植物油(例如,橄榄油、椰子油等) - 细盐步骤二:准备工具除了材料外,您还需要准备一些工具来完成膏药的制作。
以下是一些可能需要的工具: - 锅和炉灶(用于加热和混合药材和油脂) - 研钵和研杵(用于研磨草药)- 滤网或细毛巾(用于过滤草药和杂质) - 木勺或搅拌棒(用于搅拌草药和油脂混合物)步骤三:研磨草药将所选的草药放入研钵中,并使用研杵慢慢研磨。
直到草药变成细粉状为止。
这可能需要一些时间和耐心,因此请保持耐心。
步骤四:加热和混合在锅中加入植物油,并将其放在炉灶上加热。
一旦油开始变热,添加细盐,这有助于提取草药的有效成分。
当油达到适当的温度后,将研磨好的草药粉均匀地加入锅中。
使用木勺或搅拌棒搅拌草药和油脂混合物,确保它们充分混合在一起。
步骤五:过滤草药残渣将混合好的草药和油脂倒入滤网或细毛巾中,过滤掉草药的残渣和杂质。
确保尽可能过滤掉所有的固体物质,以获得纯净的膏药液体。
步骤六:加入蜂蜡一旦草药液体过滤干净,将其重新倒入锅中加热。
在适当的温度下,慢慢添加蜂蜡,并持续搅拌,直到它完全融化为止。
步骤七:倒入容器最后一步是将融化的草药膏药倒入合适的容器中。
选用密封性能良好的容器,以确保膏药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不会受到污染。
结论膏药的制作方法可以根据个人的需求和草药的可用性进行适当的调整。
制作膏药需要一些耐心和细致的操作,确保所有材料和工具的卫生和安全。
希望本文介绍的七个步骤可以帮助您成功制作膏药。
如果您对制作膏药有任何疑问或需要更多的指导,建议咨询专业医师或草药专家的意见。
膏药的制作工艺
膏药的制作工艺主要包括原料准备、制膏、贴药、包装等步骤。
1. 原料准备:根据膏药的配方,准备好各种药物和辅料,如中草药、粉末状药物、黏合剂、稠化剂、辅料等。
2. 制膏:将所需的中草药或粉末状药物进行研磨和筛选,使其达到要求的颗粒度。
然后根据配方比例将药物和辅料放入制药容器中,利用搅拌设备混合均匀,加热至一定温度使黏合剂溶解,形成均匀的药膏状物质。
3. 贴药:将制好的药膏倒入药膏模具或胶布纸上,利用平整设备使其平整、平均地分布在模具或纸上。
也可以将药膏涂抹在胶布上,然后将胶布剪成适当大小的贴剂。
4. 加工:根据需要,对贴药进行一些加工,如切割成合适尺寸、印制药品标签等。
5. 包装:将加工好的贴药放入包装袋中,并进行密封包装,以保持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可根据需求选择透明包装袋或其他包装材料。
整个膏药的制作过程需要遵守严格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要求,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膏药的制作方法导言膏药是一种常见的外用药物形式,通过贴在皮肤上,释放药物成分,以达到治疗作用。
膏药的制作方法主要分为药材炮制、药材粉碎和膏体搅拌三个步骤。
本文将详细介绍膏药的制作方法。
1. 药材炮制药材炮制是膏药制作的第一步,主要是对药材进行炮制处理,以提高其药效和渗透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药材炮制方法:•炒制:将药材放入锅中炒热,炒至药材呈黄褐色为止。
炒制可以去除药材中的水分,增加药材的稳定性。
•曝晒:将药材晒在阳光下,使其充分曝晒。
曝晒可以提高药材的药效和抗菌能力。
•水煮:将药材放入热水中煮沸,煮熟后捞出晾干。
水煮可以提取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并去除杂质。
通过以上炮制方法,可以使药材更适合用于制作膏药,并增加药效。
2. 药材粉碎药材粉碎是膏药制作的第二步,主要是将炮制后的药材研磨成粉末状,以便于后续制作膏体。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药材粉碎方法:•手工研磨:将炮制后的药材放入研钵中,用研钵和研杵手工研磨。
手工研磨可以控制研磨的程度和粗细。
•机械研磨:使用专业的研磨机械将药材研磨成粉末。
机械研磨可以提高研磨的效率和粉末的均匀度。
通过药材粉碎,可以使药材更易于溶解和吸收,提高膏药的药效。
3. 膏体搅拌膏体搅拌是膏药制作的最后一步,主要是将炮制和粉碎后的药材与基质混合,并加入一定比例的辅料调制成膏体。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膏体搅拌方法:•手工搅拌:将炮制和粉碎后的药材放入容器中,加入基质和辅料,用手工搅拌均匀。
手工搅拌可以控制搅拌的程度和均匀度。
•机械搅拌:使用专业的搅拌设备将药材、基质和辅料搅拌均匀。
机械搅拌可以提高搅拌的效率和均匀度。
将膏体搅拌均匀后,可以按照需要进行分装,并进行包装密封,以延长膏药的保存期限。
结论膏药的制作方法包括药材炮制、药材粉碎和膏体搅拌三个步骤。
通过炮制处理、粉碎和搅拌,可以使药材更适合用于制作膏药,并提高膏药的药效和渗透性。
制作膏药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经验,对药材的选择和处理也非常重要。
希望本文对膏药的制作方法有所帮助。
非遗膏药制作工艺
1.选料:选料严格,精选地道中药材及太白山高寒地带野生中草药。
2.浸泡:浸泡入上等香油中,春夏五日,秋冬七日。
3.提炼:用文火熬制约四个小时,并用桃、桑、槐、柳、榆五枝搅拌,至药枯黄浮在油面
时,离火过滤去除药渣。
4.升华:将滤好的药油重新置入炼制容器中,加入血余、蜈蚣、动物皮等药材,再用文火
炼制一小时,同样过滤去除药渣。
5.炼油:将滤好的药油置入炼制容器中,用文火熬炼药油至滴水成珠状。
6.下丹:再用五火加热下丹,并用五枝顺时针搅拌5-8分钟,待浓烟冒尽时,改用文火继续
搅拌熬制5-6分钟,膏体色泽呈黑亮时即可离火。
7.去火毒:将熬制好的膏药导入备好的井水中,浸泡3-5天,每日换水一次。
8.去燥邪:将泡好的膏药阴干,装入陶罐内,用蜂蜡密封罐口,埋入阴凉干燥处7-10日或
放入地窖15日。
9.启封:直至陶罐内的膏药经性状、气味、色泽的辨别达到要求方可取出另行存放,待
用。
10.摊涂:将膏药块水浴熔化后,再加入麝香、冰片、血竭等精细药材,搅拌均匀后,用竹
片将膏药均匀涂于棉布、狗皮、医用无纺布上即可。
11种膏药秘方在中医药中,膏药是一种常用的外敷方法,用以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消肿止痛等。
本文将介绍11种常见的膏药秘方,帮助读者了解如何制作和使用膏药。
以下是这些秘方的详细讲解:秘方一:桂枝膏药材料:桂枝粉、生姜粉、制何首乌粉、香附粉、五灵脂制作方法:将以上材料按照比例混合,加入适量生姜汁搅拌均匀,制成膏状。
使用方法:将膏药均匀涂抹在疼痛部位,每天使用2-3次。
秘方二:牛黄膏药材料:牛黄粉、桃仁粉、甘草粉、苏子粉、丁香粉、水蜜梨蜜制作方法:将以上材料按照比例混合,加入适量蜜梨蜜调制成膏状。
使用方法:将膏药涂抹在疼痛部位,并轻轻按摩,每天使用2-3次。
秘方三:当归膏药材料:当归粉、白芍粉、香附粉、白芷粉、熟地粉、蜂蜜制作方法:将以上材料按照比例混合,加入适量蜂蜜调制成膏状。
使用方法:将膏药涂抹在疼痛部位,并用纱布包扎固定,每天使用2-3次。
秘方四:龙骨膏药材料:龙骨粉、牛膝粉、制何首乌粉、木瓜粉、紫河车脂制作方法:将以上材料按照比例混合,加入适量清水调制成膏状。
使用方法:将膏药均匀涂抹在疼痛部位,并轻轻按摩,每天使用2-3次。
秘方五:乳香膏药材料:乳香粉、没药粉、龙脑粉、丁香粉、五灵脂、花椒粉制作方法:将以上材料按照比例混合,加入适量橄榄油调制成膏状。
使用方法:将膏药均匀涂抹在疼痛部位,并用纱布包扎固定,每天使用2-3次。
秘方六:玉屏风膏药材料:玉屏风粉、当归粉、白芍粉、防风粉、独活粉、丁香粉、佛手粉制作方法:将以上材料按照比例混合,加入适量橄榄油调制成膏状。
使用方法:将膏药均匀涂抹在疼痛部位,并用纱布包扎固定,每天使用2-3次。
秘方七:青黛膏药材料:青黛粉、马齿苋粉、制何首乌粉、苏子粉、白芷粉、牛膝粉制作方法:将以上材料按照比例混合,加入适量鸡蛋清调制成膏状。
使用方法:将膏药均匀涂抹在疼痛部位,并用纱布包扎固定,每天使用2-3次。
秘方八:白虎膏药材料:白芷粉、薄荷粉、石膏粉、知母粉、人参粉、龙脑粉、五灵脂制作方法:将以上材料按照比例混合,加入适量凉开水调制成膏状。
炼膏药的步骤
炼膏药是中药制剂的一种,它是将中药通过炼制和浓缩而得到的一种浓稠糊状物。
下面是一般的炼膏药制备步骤:
1. 材料准备:按照方剂要求准备好所需中药材料。
2. 清洗和炒制:将中药材料进行清洗,并进行炒制处理,以增强药效或减轻毒性。
3. 浸泡:将炒制后的中药材料加入适量的水中,进行浸泡,一般时间为2-3小时。
4. 煮煎:将浸泡好的中药材料加入适量的水中,放入药锅中煎煮。
根据方剂要求,煮沸后一般需再加热20-30分钟。
5. 聚集:将煎煮好的中药液注入浓缩罐,进行浓缩。
根据药材特性和要求的膏药浓度,运用适当的浓缩工艺。
6. 过滤:对浓缩后的中药液进行过滤,除去不溶物质。
7. 浓缩:将过滤后的中药液放回浓缩罐中,继续浓缩,直到达到要求的浓度。
8. 炼制:将浓缩到一定浓度的中药液加热,使其逐渐减少水分,使得中药液逐渐变为膏状。
此过程需有专业技术人员密切掌控火候,以免烧焦或凝固不良。
9. 灌装:将炼制好的炼膏药液灌装至合适容器(如瓶子或小圆盒)中。
10. 保管:将灌装好的炼膏药密封保存,存放于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光线直接照射。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炼膏药制备步骤可能会有所差异,具体步骤应根据方剂和医生或药师的指导进行操作。
熬制药膏的正确方法
熬制药膏是一种传统的制药方法,其制作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温度、时间、比例等因素,以确保药膏的质量和疗效。
下面介绍一下熬制药膏的正确方法:
1.选择合适的药材:熬制药膏所用的药材需要符合药典标准,购买时要选择正规的药材市场或药店。
2.熬制器具准备:需要准备好熬制药膏所需的熬盅、熬棒、过滤网等器具,并严格清洗消毒。
3.加水熬制:将药材加入熬盅中,加入适量的水,熬煮时要控制好火候,不宜过旺或过小,药材应该被完全覆盖。
熬制过程中需要不断搅拌,以免药材粘在熬盅底部。
4.沉淀过滤:熬制完成后,将药膏倒入过滤网中过滤,以去除药渣和杂质,药膏沉淀。
5.装瓶保存:将药膏倒入干净的玻璃瓶中,密封保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
需要注意的是,每种药材的熬制方法和时间都有所不同,应该根据药材的性质和用途来进行熬制。
熬制过程中也要注意卫生和安全,避免烫伤或污染。
- 1 -。
11种膏药秘方展开全文一、龟板膏1.主治范围男妇食积,风湿寒痹(消化不良,风湿关节炎)等,小儿奶积,经水不通,经色不正,瘀血凝滞,行经腹痛、腰痛,红血痢疾,水泻肛痛,背间疼痛、腰痛、两膀疼痛,鹤膝风等症。
2.药物组成龟板l0个、川牛膝120克、白术120克、马钱子120克、穿山甲120克、全虫120克、川乌120克、草乌120克、土元120克、当归120克、木鳖子120克、蓖麻子120克、川附片120克、大黄180克、秦艽180克、山棱180克、莪术180克、黄柏180克、槐条180克、巴豆米75克、血余60克、蜈蚣l条、阿魏120克、没药120克、乳香10克、麝香36克、蛤蚧1对、香油16000毫升、黄丹(炒)适量。
3.制作方法木鳖子去壳,秦艽取净,蛤蚧去骨,槐条、龟板如上数即可。
其中除阿魏、麝香、没药研细待膏药熬成凉后洒入搅匀,麝香研细最后加入外,先将各药先后放人油中炸焦呈黄黑色,龟板应先轧成小块,不耐火炸的草药和碎细片剂宜后加入,不要炸成焦炭。
然后滤去药渣,加黄丹熬沸,去火,待稍凉,先后加入阿魏、乳香、没药及麝香。
如无香油,可用菜油代替,贴患处。
4.方剂来源选自《陕西泾阳大寺膏药处方》二、秦艽膏(金不换膏)1.主治范围风湿寒痹(风湿性关节炎)四肢麻木,腰腿疼痛,跌打损伤,伤筋伤骨,筋骨疼痛。
2.药物组成秦艽45克、当归45克、独活45克、苍术45克、白芷45克、生杜仲45克、羌活45克、生川乌45克、干姜45克、良姜45克、荆芥45克、防风45克、生草乌45克、川芎45克、元参45克、生地45克、甘草45克、生山甲21克、麻黄18克。
3.制作方法以上药料用香油7500毫升,炸枯、去渣、滤净、微炼,再入漳丹2700克搅匀成膏。
每膏药油7500毫升对肉桂面45克,麝香1.5克,乳香面30克,没药面60克,血竭面15克,樟脑30克,去壳海螵蛸面15克,煅龙骨18克贴患处。
4.方剂来源选自《天津市达仁堂制药厂方》三、香竭膏(金不换神仙膏)1.主治范围风湿寒痹痛(风湿性关节痛),筋骨痛,痞块痛,四肢麻木,腰酸,背腿疼痛等。
各种膏药的配方及制作
膏药是一种药物外用剂型,主要由药物成分和辅料组成。
它具有刺激性小、吸附性强、渗透性强、能够形成速效药物浓度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外伤、炎症、肌肉骨髓疾病等方面的治疗。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膏药的配方及制作方法。
1.复方黄连素软膏
配方:
复方黄连素0.1g
石蜡5g
液体石蜡15g
凡士林9g
制作方法:
1)将石蜡分次加热溶化,加入凡士林搅拌均匀。
2)随后加入液体石蜡搅拌均匀。
3)将复方黄连素加入膏药基质中,并搅拌均匀。
4)倒入适量容器中,冷却后即可使用。
2.活络祛瘀软膏
配方:
川芎15g
丹参10g
巴戟天10g
麝香5g
冰片3g
硼砂10g
清凉油20g
膨润土100g
制作方法:
1)将川芎、红花、丹参、巴戟天研磨成细粉。
2)将麝香、冰片研成粉末。
3)将所有药材与清凉油、膨润土混合,搅拌均匀。
4)倒入适量容器中,冷却后即可使用。
3.温经活络软膏
配方:
红花15g
丹参15g
川芎15g
桃仁10g
巴戟天10g
五灵脂10g
黄丹5g
红草5g
鱼腥草5g
清凉油15g
膨润土100g
制作方法:
1)将红花、丹参、川芎、桃仁、茯苓、巴戟天研磨成细粉。
2)将五灵脂、黄丹、红草、鱼腥草研磨成细粉。
3)将所有药材与清凉油、膨润土混合,搅拌均匀。
4)倒入适量容器中,冷却后即可使用。
膏药的工艺
膏药的工艺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配料准备:根据膏药的配方,准备好所需要的原材料。
常见的膏药配料包括中药材、粉剂、粘合剂等。
2. 药材研磨:将所需要的中药材研磨成细粉,以便更好地渗透皮肤。
3. 配方调制:根据配方比例,将各种原材料按照一定的工艺进行混合。
混合的过程通常需要借助一些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如研磨、加热、溶解等。
4. 胶制:将配方调制好的药物混合液加入胶质基质中,并搅拌均匀。
胶质基质通常由粘合剂、润滑剂等组成。
5. 成型:将调制好的药物胶液倒入模具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凝固和固化,使其成型。
6. 干燥:将成型后的膏药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进行自然晾干或通过人工加热、烘干等方法加速膏药的干燥。
7. 检验和质量控制:对制作好的膏药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其符合相关质量要求和标准。
8. 包装和储存:对合格的膏药进行包装,并进行标签贴附,确保膏药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和有效性。
以上是膏药的一般工艺流程,不同的膏药制作过程可能会有所差异,具体的工艺流程还需根据膏药的类型和配方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