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简况
- 格式:docx
- 大小:146.79 KB
- 文档页数:2
关于中国FDI近况的数据整理国贸1201王川201243070133一.1990年以来中国引进FDI的规模增长比率变化析:FDI在我国的流入量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稳步增长,并未受到收到国际FDI总流量的和世界经济形势的影响。
并且我们可以看到,这二十多年来FDI流入量在我国的变化历程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1. 1992-1995,快速增长阶段:以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为序幕,外商看到了中国的政策转向,对华投资的热情极大增长。
南巡讲话作为契机,使我国的FDI流入量掀起了一阵高潮。
同时,为了配合外商投资发展的新形势,国家也开始推出更多对外商企业的政策优惠。
“以市场换技术”的原则也在这时候提出。
进一步拓宽了投资领域,允许外资进入金融、商业等服务业领域,开放地区也逐步向内地全面延伸。
2. 1996-2001,调整提高和稳步发展阶段:这段时间中,外商投资具有的显著特点是外商由参股外销开始转向控股控市。
我国政府面对外商投资出现的新问题和国有企业的困境坚持了比较客观的态度。
3. 2002至今,高速稳定增长阶段:2001年中国加入WTO,这使中国经济的对外开放由渐进式、局部性的开放转为大推进式、全方位的开放。
二.引进外资的来源地2006年,对华直接投资前四位国家(或地区)分别是香港、美国、日本和韩国,四个地区对华投资占全国的比重高达50.79%。
另外,德国、新加坡、台湾、荷兰和英国等对华投资规模也较大,五国或地区对华投资占全国的比重合计为13.43%。
上述9个国家(地区)对华投资占全国的比重合计为64.22%,是中国FDI最重要的来源。
在华投资的500强跨国公司主要来自日本、香港、韩国、美国和德国,2006年上述五国(地区)的500强跨国公司对华投资占全部500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总额的比重分别为26%、26%、6%、4%、3%,合计达到65%。
2007年1-11月,对华投资前十位国家/地区(以实际投入外资金额计)依次为:香港(224.32亿美元)、英属维尔京群岛(141.66亿美元)、韩国(32.29亿美元)、日本(29.9亿美元)、新加坡(24.64亿美元)、美国(22.21亿美元)、开曼群岛(21.54亿美元)、萨摩亚(15.99亿美元)、台湾(14.34亿美元)、毛里求斯(10.46亿美元),前十位国家/地区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87.13%。
联合国:2017年中国吸收外资居世界第二
联合国《世界投资报告2018》6月7日在瑞士日内瓦发布。
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跨国投资低迷,而中国吸收外资在世界排名第二,较2016年上升一位,位居美国之后。
报告指出,2017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下降23%,为1.43万亿美元,与全球GDP及贸易增长加快形成鲜明对比。
外国直接投资下降主要是跨境并购大幅下降22%所造成的。
报告显示,流入发达国家的FDI下降37%,为7120亿美元,其中跨国并购下降29%,主要原因是超大型并购及企业重组比2016年减少。
流入发展中经济体的FDI保持平稳,为6710亿美元,发展中国家在全球FDI的比重从2016年的36%。
2017年广东省利用外资情况2017年,广东新设立外商直接投资项目(企业)15599个,同比增长93.1%;实际使用外资229.07亿美元,同比下降1.9%,降幅收窄11.2个百分点。
一、第二产业利用外资增势良好,第三产业为利用外资主体第二产业实际吸收外资78.67亿美元,同比增长10.0%,增幅同比提高47.9个百分点,占全省利用外资的比重为34.3%,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
其中,制造业实际吸收外资62.11亿美元,同比增长7.5%,增幅同比提高51.3个百分点,拉动第二产业实际吸收外资增长6.1个百分点,主要是LG8.5代OLED显示面板、富士康10.5代显示器、日立汽车马达、东丽高新聚化材料、西门子智慧能源和卡斯马汽车系列等一批制造业项目加快落地,带动制造业实际吸收外资较快增长;建筑业实际吸收外资9.04亿美元,同比增长67.6%,增幅同比提高89.0个百分点,拉动第二产业实际吸收外资增长5.1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实际吸收外资149.60亿美元,占全省实际吸收外资的65.3%,同比下降7.0%。
其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实际吸收外资下降32.9%,金融业实际吸收外资下降21.1%,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实际吸收外资下降15.3%。
二、亚洲国家和地区外资占八成,欧美等部分发达国家对粤外资增势良好利用外资来源地以亚洲为主。
2017年,广东利用亚洲实际外资188.37亿美元,同比下降0.8%,降幅同比收窄15.4个百分点。
其中,利用韩国、新加坡实际外资增长较快,同比分别增长427.1%、28.8%。
欧美等部分发达国家对粤投资增势良好,法国空中客车(中国)创新中心、英特尔中国南方创新中心、苹果深圳研发中心、宝洁中国数字创新中心、思科(广州)智慧城等高端外资项目成功引进。
2017年,广东利用欧美发达国家实际外资24亿美元,增长19.1%。
其中,利用比利时、荷兰等欧洲国家实际外资分别增长7.6倍、2.6倍,利用美国实际外资增长30.6%,三、粤东地区实际利用外资增长最快,自贸试验区外资集聚效应凸显2017年,粤东地区实际利用外资增长最快,同比增长153.5%,增幅比上年提高200.3个百分点。
中国引进FDI现状、效应与问题国贸112班 1110630048 戚鑫芬 1110630049 陈芳君1110630050 何怡琛1110630052 陈云璐一:FDI在中国的现状(一) FDI在中国发展的简述1.FDI概念FDI(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即外商直接投资。
是一国的投资者(自然人或法人)跨国境外投入资本或其他生产要素,以获取或控制相的企业经营管理权为核心,以获得利润或稀缺生产要素为目的的投资活动。
2.FDI在中国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79年—1991年):外商直接投资的起步与初步发展阶段,1978年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开启了我国招商引资的大门。
由于是初尝期,有政策的变化和市场开放程度的限制,外资均采用小规模试探性的投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经营方式以合资为主,整个1980年代实际投资总量不足60亿美元。
第二阶段(1992年—1996年):外商直接投资的高速成长阶段。
进入90年代中期以后,FDI的投资进入了一个快速扩张的时期,我国的国内市场不断开放,对外限制逐步被取消,引发了FDI投资的一个高潮。
第三阶段(1997年至今):外商直接投资稳步发展调整阶段,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的实践探索,中国已吸引了大量的外资,成为名副其实的对外招商引资大国之一。
期间的金融危机、世界经济不景气等虽然给亚洲甚至全球外商直接投资蒙上了一次阴影,但其对我国招商引资的消极影响是有限的。
(二)中国FDI的当前现状1.FDI区域分布差异的现状分析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区域分分布的特点:(1)沿海地区分布密集,内陆地区较少(2)中心城市附近多,其他地区少(3)经济发达地区多,落后地区少。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推进的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战略,在开放政策上实行优先发展沿海地区,特别是几个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等。
1992年,中国开始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和深化。
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获得的外商直接投资远远超过了其他地区,其他沿海地区获得的外商直接投资也迅速增长,中西部地区尽管推出了种种鼓励外商投资的政策,但所获得的直接投资总量还是极其有限的。
2017年全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简况
据统计,2017年1-12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5652家,同比增长27.8%;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77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9%(折1310.4亿美元,同比增长4%)。
12月当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837家,同比增长36.5%;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39.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 9.2%(折111.3亿美元,同比下降8.8%)。
1-12月,东盟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1287家,同比增长11%,实际投入外资金额52.1亿美元,同比下降22.6%。
欧盟28国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1873家,同比增长7.6%,实际投入外资金额87.9亿美元,同比下降9.1%。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3857家,同比增长32.8%,实际投入外资金额55.6亿美元,同比下降20.4%。
长江经济带区域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1984家,同比增长2.6%,实际使用外资574.2亿美元,同比下降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