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设计与应用第四章 GIS工程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1.11 MB
- 文档页数:27
GIS设计与应⽤姓名:函授站:年级:专业:学号:测验作业⼀:1、何为GIS?GIS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答: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作为信息处理技术的⼀种,是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以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为处理对象,运⽤系统⼯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和⽅法,集采集、存储、显⽰、处理、分析、输出地理信息于⼀体的计算机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处理和分析、数据输出等。
2、常⽤的GIS设计⽅法主要有结构化⽣命周期法、原型法和⾯向对象的设计⽅法。
试简要说明使⽤结构化⽣命周期法进⾏GIS 设计需要完成的六个阶段内容。
答:(1)系统开发准备阶段现⾏系统⽆法满⾜需求时,⽤户提出开发新系统的要求。
有关⼈员进⾏初步调查,成⽴专门负责新系统开发的领导⼩组,制定新系统开发的进度和计划,负责新系统开发的⼀切⼯作。
(2)调查研究及可⾏性研究阶段了解现⾏系统的界限、组织分⼯、业务流程、资源及薄弱环节等,绘制现⾏系统的相关图表。
与⽤户协商⽅案,提出初步的新系统⽬标,并进⾏系统开发的可⾏性研究,提交可⾏性报告。
(3)系统分析阶段在上⼀阶段的基础上,进⾏系统的⽬标分析,划分⼦系统以及功能模块,构造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及其逻辑功能需求,交付逻辑功能说明书。
(4)系统设计阶段根据新系统的逻辑模型进⾏物理模型的设计,并具体选择⼀个物理的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
这个阶段还要进⾏⼈—机过程的设计、代码设计、输⼊、输出、⽂件数据库设计及程序模块、通讯⽹络设计等。
(5)系统实施阶段实现系统设计阶段所完成的新系统物理模型。
⾸先进⾏计算机系统设备的安装和调试⼯作,然后程序员根据程序模块进⾏程序的设计、代码编写和调试⼯作。
对⽤户和操作⼈员进⾏培训,编制操作、使⽤⼿册和有关⽂档。
(6)维护和评价阶段在新系统使⽤期间,需要对系统进⾏不断的修改完善。
并将新建成的系统与预期的⽬标做⼀⽐较。
GIS设计与应用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宁波大学第一章测试1.常用的GIS平台不包括()。
参考答案:Oracle2.20世纪90年代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哪个阶段()。
参考答案:应用普及阶段3.以下属于GIS 运行环境的有()参考答案:软件系统;空间数据;管理与应用人员;计算机硬件系统4.以下属于GIS 数据采集工具的有()参考答案:GPS;全站仪;数字化仪5.一般信息系统的中数据结构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并不适合管理空间数据。
()参考答案:对1.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 (简称CGCS2000) ,属于地心坐标系统。
()。
参考答案:对2.我国主要高程基准()。
参考答案:1956 年黄海高程系;1985 国家高程基准3.地图投影的方法可分为()参考答案:几何透视法;数学解析法4.通用横轴墨卡托投影UTM是一种投影()参考答案:横轴割圆柱等角5.强调局部地区大地水准面与椭球面较好的定位,通常称为()。
()参考答案:参考定位1.下面不属于空间数据特征的是()。
参考答案:结构化特征2.矢量数据结构的优点有()。
参考答案:冗余度低;图形显示质量高;结构紧凑3.栅格数据结构的优点有()参考答案:容易进行叠加分析;数据结构简单4.空间数据库是地理信息系统在计算机物理存储介质上存储和应用的相关的地理空间数据的总合。
()参考答案:对5.DEM是真三维数据结构。
()参考答案:错1.测量值偏差不大但精密度较低,数据整体准确度较低是哪组数据()。
参考答案:B组2.以下坐标系是地心坐标系的是()。
参考答案:CGCS20003.高斯投影的特点有()参考答案:无角度变形;中央子午线长度不变;离中央子午线越远,变形越大4.按照数据来源分类,GIS中的空间数据可以分为()参考答案:遥感数据;地图数据;文本数据5.遥感数据是我们最常见和最常使用的数据源。
()参考答案:错第五章测试1.栅格数据的重分类的原因是()。
参考答案:其余选项都是2.一般小比例尺地图的比例为()。
gis工程需求分析报告需求分析报告一、引言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以地理空间位置为基础,用于存储、管理、分析和可视化地理数据的工具。
在不同行业中,GIS被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环境保护、交通管理、农业等领域。
为了满足特定项目或工程的需求,本报告旨在对GIS工程的需求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需求分析1. 数据收集和管理GIS工程需要收集和管理大量的地理数据,包括地图数据、遥感数据、社会经济数据等。
需要确定数据收集的方法和来源,以及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方式,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高效性。
2. 空间分析和模型建立GIS工程需要进行空间分析和模型建立,以帮助用户理解地理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
需求分析阶段需要确定空间分析的目的和方法,并确定建立的模型类型和参数。
3. 数据可视化和共享GIS工程需要将分析结果可视化展示,以便用户更直观地理解和利用数据。
需要确定数据可视化的方式和工具,以及与用户之间的交互方式。
同时,GIS工程还需要提供数据共享的功能,以保证数据的开放性和可重用性。
4. 系统性能和稳定性GIS工程需要具备良好的系统性能和稳定性,以应对大规模数据和复杂分析的需求。
需求分析阶段需要确定系统的性能指标和稳定性要求,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高效性。
5. 安全性和隐私保护GIS工程需要具备良好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机制,以保护用户数据的安全。
需求分析阶段需要确定安全性和隐私保护的要求,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用户的数据不受外部攻击和非法使用。
三、解决方案1. 数据收集和管理建议采用多种数据收集方法,包括现场调查、遥感技术、互联网数据等,以提高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在数据管理方面,可以采用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进行数据存储和管理,可以根据需求选择适合的DBMS,如Oracle、PostgreSQL等。
2. 空间分析和模型建立建议使用成熟的GIS软件进行空间分析和模型建立,如ArcGIS、QGIS等。
GIS软件工程-第4章 GIS软件工程的分析方法GIS 软件工程第 4 章 GIS 软件工程的分析方法在 GIS 软件工程中,分析方法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它就像是为整个项目绘制蓝图,决定了后续的设计、开发和实施能否顺利进行。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 GIS 软件工程中的分析方法。
首先,需求分析是 GIS 软件工程分析的起点。
需求分析的目的是明确用户对 GIS 系统的期望和要求。
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与各种利益相关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
这些利益相关者可能包括政府部门的管理人员、企业的决策者、科研人员以及普通的用户等等。
在与他们交流的过程中,要收集各种信息,比如他们希望系统能够实现哪些功能,对数据的精度和准确性有什么样的要求,对系统的操作界面和交互方式有什么样的期望等等。
这就需要分析人员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和敏锐的洞察力,能够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提取出关键的需求。
比如说,一个城市规划部门可能希望 GIS 系统能够帮助他们分析不同区域的土地利用情况,评估城市发展的潜力,预测交通流量的变化。
而一个环保部门可能更关注系统对环境污染的监测和分析能力,以及对生态系统的评估功能。
数据流程分析也是 GIS 软件工程分析中的重要一环。
GIS 系统处理的数据量通常非常庞大,而且数据的来源和类型多种多样,包括卫星图像、地理坐标数据、地形数据、人口数据等等。
通过数据流程分析,可以清晰地了解数据是如何在系统中流动、处理和存储的。
以一个基于 GIS 的物流配送系统为例,货物的起始地点、目的地、运输路线等信息会被输入系统,系统会根据这些数据进行路径规划和优化,然后输出最佳的配送方案。
在这个过程中,数据的采集、传输、处理和输出都有其特定的流程和规则,需要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设计。
功能分析则是确定 GIS 系统需要具备哪些具体的功能。
这些功能既要满足用户的需求,又要符合系统的整体架构和技术可行性。
比如,地图的浏览和缩放功能、空间查询和分析功能、数据编辑和更新功能等等。
GIS软件工程-第4章 GIS软件工程的分析方法GIS软件工程-第4章 GIS软件工程的分析方法本章主要介绍GIS软件工程中的分析方法,包括需求分析、系统分析和设计等方面。
通过本章的学习,读者将了解到在GIS软件工程中如何进行分析,从而为后续的开发工作提供指导和支持。
4.1 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GIS软件工程的第一步,它是确定用户需求和系统功能的过程。
在需求分析阶段,需要采集用户的需求,并明确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4.1.1 需求收集:通过与用户交流、调研等方式,获取用户的需求。
4.1.2 需求分析:对收集到的需求进行整理、分析和验证,确保需求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1.3 需求规格说明:将需求以文档的形式进行规格说明,以便后续的设计和开发工作。
4.2 系统分析系统分析是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系统进行全面分析和综合评估,明确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模块。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4.2.1 系统建模:对系统进行建模,包括用例图、活动图、状态图等,以便更好地理解系统的结构和交互关系。
4.2.2 功能分解:将系统的功能模块进行分解,明确每个功能模块的功能和接口。
4.2.3 数据库设计:设计系统所需要的数据库,包括表结构、关系等。
4.2.4 接口设计:设计系统与外部系统之间的接口,确保系统的互联性和可扩展性。
4.3 设计设计是根据系统需求和分析结果,确定系统的总体结构和详细设计方案。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4.3.1 总体设计:根据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确定系统的总体结构,包括模块划分、模块之间的关系等。
4.3.2 详细设计:对系统的每个模块进行详细设计,包括数据结构、算法等。
4.3.3 界面设计:设计系统的用户界面,使其易于使用和操作。
4.3.4 测试设计:设计测试用例和测试计划,确保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
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详见附件部分。
法律名词及注释:1.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用于捕捉、存储、查询、分析和显示地理信息的软件工具。
《GIS设计》复习重点文档仅为老师最后一节课划的重点,框住的字是PPT里红色字。
还有些PPT里红色字这里没有,是因为老师没划,要不要复习自己看着办。
第1讲绪论1、GIS: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以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为处理对象,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2、人在GIS中的作用(1)对GIS软件进行开发和运行维护(2)对GIS数据进行搜集、入库和管理3、GIS应用分类(1): 政府部门、企业、学术机构、公众等(2): 城市、土地、规划、交通、水利、防灾减灾、军事、通信、银行、银行、保险等(3): 数据管理、制图、分析、决策等(4): 全球、国家、区域、城市、县域、村镇、社区等(5): 小(几万元)、中、大(千万元)4、GIS软件如何转化为业务应用GISGIS技术潜力经过分析、设计、项目管理到GIS成功应用。
5、GIS设计目标(1)(2)(4) 改进系统设计方法;(5)严格执行开发的阶段划分;(6)进行各阶段质量把关;(7)做好项目建设的组织管理工作。
6、软件危机的表现形式得不到贯彻执行。
7、GIS设计的基本原则符合GIS的基本要求和标准;符合现有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⑵先进性: 硬件设备、软件设计、技术方法、管理手段数据具有可交换性,选择标准的数据格式和实现数据格式转换功能,实现与不同数据库之间的数据共享⑷高效率: 数据采集工艺方法和图形处理能力、存取能力、管理能力等⑸可靠性: 保证系统正常运行以及系统运行结果的正确性系统数据组织灵活,可以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8、GIS设计GIS数据库建设包括属性数据库和空间数据库;设计方法有GIS软件设计时从总体出发,统领全局;数据库设计的核心是数据模型设计。
9(选择)10、瀑布模型的缺陷:缺乏灵活性;软件模块重用性差;开发周期长;修改困难;维护困难(选择)11、数据库系统和数据库12、数据模型一种形式化描述数据、数据结构)操作集合)分现。
该类数据模型需要一套完整严格的形式化定义,以及一组严格定义语法和语义的语言,可用它来定义、操纵数据库中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