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灰空鼓开裂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上课讲义
- 格式:docx
- 大小:11.31 KB
- 文档页数:2
建筑外墙抹灰开裂空鼓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建筑外墙抹灰开裂空鼓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不仅影响建筑的美观性,还可能导致外墙渗漏等问题。
及时找出问题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非常重要。
本文将针对建筑外墙抹灰开裂空鼓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希望可以为相关工程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一、原因分析1. 基层质量差基层质量差是导致外墙抹灰开裂空鼓的主要原因之一。
基层质量差包括基层表面不平整、含水量过高等问题,导致抹灰层无法完全粘合在基层上,从而造成开裂和空鼓现象。
2. 抹灰材料质量差抹灰材料质量差也是一个常见的原因。
如果抹灰材料的黏结强度不够,耐水性能较差,或者掺假伪劣材料,都会导致抹灰层的开裂和空鼓。
3. 外墙结构设计问题外墙结构设计不合理也可能导致外墙抹灰开裂空鼓的问题。
外墙的材料选择不当、设计不符合建筑要求等都会导致外墙抹灰层出现问题。
4. 施工操作不当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比如抹灰时浇水、刮抹不及时等,都会导致外墙抹灰层出现开裂和空鼓现象。
如果抹灰层的厚度不均匀,也容易导致开裂和空鼓的问题。
二、解决办法1. 提高基层质量要解决外墙抹灰开裂空鼓的问题,首先要提高基层的质量。
在施工前,要对基层进行充分的处理,确保基层表面平整、干燥,并且不含油污、灰尘等杂质。
还应选用优质的基层材料,确保基层的强度和平整度。
2. 选择优质的抹灰材料在施工过程中,要选择优质的抹灰材料,确保其黏结强度和耐水性能。
如果需要使用添加剂,也应选择正规的生产厂家,以确保添加剂的质量。
3. 合理设计外墙结构在设计过程中,要根据建筑的特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外墙材料以及合理的外墙结构。
外墙结构设计不仅需要美观,还需要符合建筑的使用要求和耐久性要求。
4. 规范施工操作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
在抹灰过程中,要注意抹灰层的厚度和密实度,及时进行表面修整,并控制抹灰时的浇水量。
5. 加强质量监督在施工现场要加强质量监督,确保施工操作符合规范要求。
建筑外墙抹灰开裂空鼓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建筑外墙抹灰开裂和空鼓是建筑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影响外墙的美观和使用功能。
下面将对这个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1. 原因分析:(1)基层质量差:外墙抹灰前的基层质量是影响外墙开裂和空鼓的主要因素。
如果基层不平整、强度低,会导致抹灰层无法紧密地附着在基层上,容易发生开裂和空鼓。
(2)抹灰材料选择不当:抹灰材料的选择不当也会导致外墙开裂和空鼓。
如果使用质量不好的抹灰材料,含水量高、粘结力差,容易遇水膨胀或干燥收缩,从而引起开裂和空鼓。
(3)施工工艺不规范:施工过程中如果不按照规范进行,包括抹灰层的厚度不均匀、操作不规范等,也会造成外墙开裂和空鼓。
(4)环境影响:气候环境也是影响外墙开裂和空鼓的因素之一。
在高温季节,抹灰层干燥速度过快,容易发生开裂。
2. 解决办法:(1)加强基层处理:在抹灰前,对基层进行充分准备,包括清理、处理不平整部位、做好防水层等。
确保基层平整、强度好,能够提供良好的粘结条件。
(2)选择合适的抹灰材料:选择质量好、符合国家标准的抹灰材料,确保材料的耐水性和粘结力。
必要时,可以添加一些抗开裂剂或粘结剂来提高抹灰层的质量。
(3)规范施工工艺:施工过程中要按照规范进行,确保抹灰层的厚度均匀、操作规范。
注意控制抹灰层的含水量,避免过快干燥,可以使用喷水保湿来延长抹灰层的凝结时间,减少开裂的可能性。
(4)考虑环境因素: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环境条件作出相应的调整,尤其是在高温季节,可以适当降低抹灰层的含水量,控制干燥速度,避免开裂的发生。
建筑外墙抹灰开裂和空鼓的问题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需要从基层处理、材料选择、施工工艺和环境因素等方面综合考虑,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来解决。
只有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才能有效地避免外墙开裂和空鼓问题的发生,提高建筑外墙的质量和美观。
《抹灰空鼓开裂问题防治恶劣气候下空鼓开裂、优秀做法》xx年xx月xx日•抹灰空鼓开裂的原因•防治抹灰空鼓开裂的措施•抹灰空鼓开裂的解决方案目录01抹灰空鼓开裂的原因施工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导致抹灰砂浆和墙体之间的温差过大,引起空鼓开裂。
施工环境恶劣温度不适宜施工环境过于干燥或潮湿,影响抹灰砂浆的水分吸收和蒸发,导致空鼓开裂。
湿度不合适大风扬尘天气下施工,砂浆失水过快,导致空鼓开裂。
大风扬尘抹灰砂浆的配合比不当、原材料质量不合格等,影响砂浆的粘结力和强度,导致空鼓开裂。
抹灰砂浆质量不符合要求墙体材料抗压强度不够、吸水性过大或过小等质量问题,导致抹灰层与墙体之间的粘结不良,引发空鼓开裂。
墙体材料质量不合格材料质量不达标未做基层处理未对基层进行清理、修补和加固,导致抹灰层与基层之间难以粘结,造成空鼓开裂。
抹灰施工厚度过大抹灰施工厚度过大,超出规范要求,导致砂浆收缩变形过大,引起空鼓开裂。
养护不到位抹灰完成后,未及时进行养护或养护不当,导致砂浆失水过快,引起空鼓开裂。
施工工艺不合理02防治抹灰空鼓开裂的措施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作为抹灰材料,以提高抹灰层的强度和耐久性。
普通硅酸盐水泥粗砂和细砂外加剂选择粗砂和细砂的混合物作为骨料,以增加抹灰层的内聚力和稳定性。
根据需要添加适量的外加剂,如减水剂和防水剂,以改善抹灰层的性能。
03选择合适的材料0201在抹灰前用喷雾器将墙体湿润,以避免抹灰层失水而产生空鼓开裂。
湿润墙体每层抹灰的厚度应控制在10mm以内,避免抹灰层过厚而导致空鼓开裂。
控制厚度每层抹灰应分层施工,以确保每层抹灰的干燥和质量。
分层施工严格控制施工工艺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质量检测,确保抹灰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加强质量检测质量标准采用敲击法、观察法和手压法等检测方法,对抹灰层进行质量检查和评估。
检测方法发现抹灰层存在空鼓开裂等问题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以避免问题扩大和影响使用。
及时处理03抹灰空鼓开裂的解决方案改善施工环境控制施工温度在适宜的温度环境下进行抹灰施工,避免在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下操作,以降低空鼓开裂的风险。
建筑外墙抹灰开裂空鼓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建筑外墙抹灰开裂空鼓是指在建筑物外墙抹灰过程中出现开裂和空鼓的现象。
这种问题不仅会影响建筑物外观的美观性,还可能会影响建筑物的结构和安全性。
及时找出抹灰开裂空鼓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对于建筑物的维护和保养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建筑外墙抹灰开裂空鼓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1.1 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建筑外墙抹灰开裂空鼓的原因之一是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
在进行外墙抹灰工程时,如果施工人员的操作技术不过关,施工材料的质量不达标,或者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环境等因素造成施工质量不稳定,都有可能导致抹灰开裂空鼓的情况。
1.2 基层墙体质量不稳定建筑外墙抹灰开裂空鼓的另一个原因是基层墙体质量不稳定。
如果基层墙体表面不平整,或者基层墙体材料的吸水性能不符合要求,都可能引起抹灰开裂空鼓的问题。
如果基层墙体的结构强度不足,也有可能导致抹灰开裂空鼓的情况。
1.3 抹灰材料选择不当建筑外墙抹灰开裂空鼓的原因还可能与抹灰材料的选择不当有关。
如果选用的抹灰材料的质量存在问题,比如粘结力不足、收缩率大、质地不均匀等,都有可能导致抹灰开裂空鼓的现象。
1.4 外部环境影响外部环境的影响也是导致建筑外墙抹灰开裂空鼓的原因之一。
在气候潮湿的地区,或者在雨水季节施工抹灰,如果没有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雨水渗透可能会导致抹灰开裂空鼓的情况。
2.1 加强施工管理,提高工艺水平要解决建筑外墙抹灰开裂空鼓的问题,首先需要加强施工管理,提高施工工艺水平。
施工单位应该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操作技术和使用材料的认识,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对施工环境的管理,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2.2 加强基层墙体处理,提高墙体质量针对基层墙体质量不稳定导致的抹灰开裂空鼓问题,可以通过加强基层墙体的处理来提高墙体质量。
在进行抹灰施工之前,要对基层墙体进行修补和处理,确保其表面平整、干燥,并且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和吸水性能。
抹灰空鼓开裂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一、墙面抹灰有规则开裂,主要是砼和砌体不同材质间规则裂缝原因分析1、砌筑一次到顶,砌体沉实后与砼间产生横向裂缝2、墙体与砼界面未挂网或挂网宽度不够,砌体和砼变形不一致,出现横竖向长裂缝3、墙体沉降未稳定就进行抹灰,砌体沉降造成横向裂缝4、水电线管开槽位置未提前封堵灌实,出现沿水电线管方向规则裂缝防治措施1、砌体砌筑预留顶砖位置,7天后进行斜顶砖二次砌筑2、抹灰前,砌体和砼结构交接处提前挂钢丝网,钢丝网直径不小于0.6MM ,网宽大于200 MM。
3、抹灰前留置28天技术间歇时间,墙体结构充分沉降稳定后,方抹灰施工4、水电线管开槽位置未提前用砼封堵灌实后,再进行抹灰施工。
二、墙面抹灰无规则空鼓开裂原因分析1、墙体未浇水湿润就抹灰,造成墙面空鼓开裂2、水泥砂浆配合比不符合设计要求,为了增加和易性使用岩砂晶3、使用留滞过期的砂浆4、界面剂过期或品质不良5、粉煤灰砌块本身性能不稳定6、一遍成活。
防治措施1、抹灰施工前一天,墙体充分浇水湿润2、按设计要求控制水泥砂浆配合比,严禁使用岩砂晶3、严禁使用留置过期的砂浆4、使用合格、品质良好的成品界面剂5、使用蒸养的或经28天稳定的粉煤灰砌块6、抹灰二遍成活且总抹灰厚度不宜超过20 mm。
三、抹灰空鼓开裂的其他外界因素1、室内低于50C时应停止施工2、严控砂的含泥量和粗细度3、大风干燥天气不宜进行抹灰施工4、北方供暖地区,初始供暖应缓慢升温,避免急剧升高室内温度,引起抹灰开裂四、补充建议措施:1、抹灰时间宜在每年的5-9月份进行2、每层抹灰厚度最大不超过10mm,总厚度超过35mm时,需设加强钢丝网3、在门窗洞口上下45°斜角应力集中部位,设置宽度为300mm的钢丝网4、在面层抹灰前,墙面满挂纤维网5、抹灰成活后一周内,浇水进行养护6、。
建筑外墙抹灰开裂空鼓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建筑外墙抹灰开裂空鼓是一种常见的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会对建筑物的外观和结构造成严重影响。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需要了解其产生的原因,然后再制定相应的解决办法。
本文将对建筑外墙抹灰开裂空鼓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原因分析1. 施工质量不达标建筑外墙抹灰开裂空鼓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施工质量不达标。
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操作不规范、抹灰层厚度不均匀、未按标准进行抹灰、水泥砂浆比例不合理等问题都会导致抹灰层出现开裂空鼓现象。
2. 建筑材料问题有些抹灰材料质量不过关,含水率过高、不符合标准等问题也会导致抹灰层开裂空鼓。
如果使用了劣质或者不合格的水泥、砂浆等原材料也会导致抹灰层出现质量问题。
3. 外墙基底问题外墙基底的平整度和结实度是影响抹灰层质量的关键因素。
如果基底不平整、结实度差,就会导致抹灰层的粘接不牢固,容易出现开裂和空鼓现象。
4. 气候环境因素气候环境因素也会影响抹灰层的质量,例如在高温、干燥的环境下施工会导致水泥砂浆固化迅速、容易出现开裂;在潮湿环境下施工,则容易导致水泥砂浆的霉变和气泡,最终导致空鼓现象。
二、解决办法1. 提高施工质量解决建筑外墙抹灰开裂空鼓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施工质量。
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确保抹灰层的厚度均匀、砂浆比例合理、抹灰层与基底粘接牢固等。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理和验收,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质量问题。
2. 选择优质建筑材料在施工过程中要选择优质的建筑材料,包括水泥、砂浆、抹灰材料等。
确保建筑材料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避免使用劣质建筑材料,提高抹灰层的质量。
3. 加强基底处理对建筑外墙的基底要进行加强处理,确保基底的平整度和结实度。
如果基底不平整,需要进行找平处理;如果基底结实度差,需要进行强化处理,提高抹灰层的粘接牢固度。
4. 控制施工环境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施工环境,避免在恶劣的气候环境下施工,尤其是在高温、干燥或者潮湿的环境下施工。
建筑外墙抹灰开裂空鼓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外墙抹灰开裂空鼓成为一种常见的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建筑物的外观美观度,也可能对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性产生影响。
及时找出问题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解决办法,对于保护建筑物的稳定和美观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建筑外墙抹灰开裂空鼓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原因分析1. 材料选用不当建筑外墙抹灰常用的原材料有水泥、砂浆、外墙涂料等。
如果选择的原材料质量不合格或者配比失误,就会导致抹灰后出现开裂、空鼓等问题。
水泥未按要求储存、运输或者使用过程中受到水分影响,就容易产生裂缝和空鼓。
解决办法:在施工前要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并严格按照配比要求进行搭配。
对于水泥等材料要储存干燥通风,避免受潮导致品质下降。
2. 基层处理不当建筑外墙抹灰的质量受到基层效果的直接影响。
如果基层处理不当,比如墙面未清理干净、存在空鼓或者裂缝等现象,都会导致抹灰后的质量问题。
解决办法:在进行抹灰之前,必须对基层进行彻底清理,确保墙面干燥洁净。
对于存在空鼓或者裂缝的墙面,要进行修补处理,并确保基层的平整度和垂直度。
3. 施工工艺不合理施工工艺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抹灰质量的优劣。
如果在施工过程中,操作不当或者施工环境条件不佳,就容易出现开裂、空鼓等问题。
解决办法:在进行抹灰施工时,要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要求进行操作,并确保施工环境通风、干燥。
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抹灰层厚度、均匀性和密实度,避免出现问题。
4. 天气因素天气因素也是影响外墙抹灰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高温、干燥的天气下,水泥等原材料易干燥过快,导致抹灰层开裂;而在雨水过多的情况下,墙面受潮就容易出现空鼓现象。
解决办法:在施工前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选择合适的施工时间,避免在恶劣的天气下进行抹灰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具体天气情况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确保施工质量。
二、解决办法在进行建筑外墙抹灰时,要选择优质的原材料,并严格按照配比要求进行搭配。
墙面抹灰空鼓的原因及防治措施1.基层处理不当:墙体表面没有及时清理、处理,并且基层墙体的粗糙度不符合抹灰的要求,导致抹灰层与基层的附着力不够,易发生空鼓。
防治措施:在抹灰前,应对基层墙体进行清理、处理,并确保墙体表面光滑平整;同时,使用合适的基层处理剂来提高附着力。
2.使用不合适的材料:抹灰使用的砂浆材料不合适,比例搭配不当,过于粘稠或黏度不够,容易导致抹灰层与墙体之间出现空鼓。
防治措施: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砂浆材料,并按照正确的比例进行搭配,控制黏度,确保抹灰层与墙体的粘结性。
3.抹灰层厚度不一致:在施工过程中,抹灰层的厚度没有控制好,导致局部区域的抹灰层过厚或过薄,容易造成空鼓。
防治措施:在对墙面进行抹灰时,要控制好砂浆的厚度,保证整个墙面的抹灰层厚度均匀一致。
4.施工工艺不当:抹灰时施工工艺不规范,比如无法控制好砂浆的流动性、抹灰层的压实程度不够等。
防治措施:施工时,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操作,掌握好砂浆的流动性,合理调整施工方法,确保抹灰层的压实程度适宜。
5.温度和湿度因素:抹灰在温度和湿度不适宜的情况下施工,容易出现空鼓现象。
比如在低温下砂浆凝固时间延长,湿度过高影响砂浆的硬化等。
防治措施:避免在极端温度和湿度条件下施工,选择适宜的环境温湿度进行抹灰施工,确保砂浆能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硬化和固结。
防治墙面抹灰空鼓的措施:1.基层处理:在施工前对墙体表面进行清理和处理,去除浮尘、油污等杂物,确保墙体表面光滑平整。
可以使用合适的基层处理剂来增加墙体与抹灰层的附着力。
2.材料选择:选择合适的砂浆材料,并按照正确的比例进行搭配,控制黏度。
可以选择柔性增强剂等辅助材料来提高砂浆的柔韧性和粘结强度。
3.施工工艺: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掌握好砂浆的流动性,合理调整施工方法。
在抹灰时,应保证抹灰层的厚度均匀一致,并采用适当的压实措施来提高抹灰层的强度。
4.控制温湿度:避免在极端温度和湿度条件下施工,选择适宜的环境温湿度进行抹灰施工,确保砂浆能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硬化和固结。
抹灰工程空鼓开裂案例分析抹灰工程是建筑装修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程,通过在墙体表面施加抹灰材料,封闭墙体的空洞和缝隙,使墙体表面平整并提供防水、防潮、隔热、保温等功能。
然而,在实际施工中会出现一些问题,如空鼓、开裂等。
本文将对抹灰工程中空鼓和开裂的案例进行分析。
一、空鼓案例分析空鼓是指抹灰层与基层之间出现空隙,失去了与基层的粘结性。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基层质量不达标:基层的强度、平整度不达标,无法提供足够的粘结面积和强度,导致抹灰层无法粘结牢固。
案例:小区楼栋墙体抹灰工程,由于抹灰前未对基层进行检查和处理,存在不平整、强度不达标的问题。
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墙体出现大面积空鼓现象。
解决方法:在抹灰前应对基层进行充分检查,对于不平整、强度不达标的部分进行修补和加固。
避免在基层不符合要求的情况下施工,确保抹灰层与基层的牢固粘结。
2.建筑温度湿度太高: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施工,抹灰材料的干燥速度过快,导致粘结不牢固。
案例:工程施工时间选在夏季高温时段,墙体温度达到了40摄氏度以上,湿度也较大。
抹灰层干燥速度过快,未能将抹灰材料充分附着在基层上,产生了空鼓。
解决方法:避免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施工,尽量选择温度适宜、湿度较低的季节进行抹灰工程。
如遇特殊情况,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措施,如增加湿度,保持抹灰材料的湿润,提高粘结性。
开裂是指抹灰层出现裂缝,破坏了墙体的平整度和美观性。
开裂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施工工艺不正确:抹灰层施工时,没有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操作,如抹灰层厚度不均匀、抹灰材料使用不当等。
案例:工地施工人员在抹灰时未严格按照要求进行,部分墙体抹灰层厚度不均匀,局部过厚。
在抹灰后一段时间,厚度不均匀的部分出现了开裂现象。
解决方法: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操作,保证抹灰层的厚度均匀一致。
控制抹灰材料的用量,避免过厚或过薄。
2.基层表面处理不当:基层表面存在松散颗粒、油污等,影响了抹灰层与基层的粘结。
案例:小区楼栋装修时,基层表面清理不彻底,存在油渍、松散颗粒等问题。
抹灰工程空鼓裂缝的原因与防治抹灰工程在建筑物的总造价中所占的比重较大,用工料多,工期较长,如果施工中不注意质量,不是造成返工而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就是勉强使用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下面就抹灰工程中的质量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使抹灰达到不裂、不鼓、粘结牢固、表面平整的目的。
一、砖墙、砼基层抹灰空鼓、裂缝现象在墙面抹灰后,过一段时间往往在门窗框与墙面交接处;基层平整偏差较大的部位;以及墙裙、踢脚板上口等出现空鼓、裂缝情况。
(一)原因及预防措施1、门窗开闭时的振动会使抹灰层产生垂直于门窗框边裂缝,严重的甚至门窗框边裂通,局部抹灰层脱落。
造成修补比较困难。
为了防止裂缝的产生,在抹灰前,应仔细检查门窗的位置是否正确,安装是否牢固,然后在门窗框与墙的交接处分层嵌实。
如果一次用砂浆塞满,则砂浆收缩必然大,出现干缩裂缝,框与墙的结合必然减弱,且裂缝处应力集中,使裂缝在门窗使用后更加扩大,甚至于脱落。
2、基层的平整度差,局部一次抹灰层太厚,干缩率较大易开裂、脱落。
这是因为抹灰层的平整度差,抹灰层局部厚度相差太多,如不分层抹平,则局部厚处不易抹平,也不易压实。
在厚度不一的交界处,更易出现裂缝。
要求石灰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每遍抹灰厚度不大于7-9MM、水泥砂浆每遍厚度不大于5-7MM、面层压实后的麻刀石灰不大于3MM3、墙裙和踢脚线等的水泥砂浆抹面出现脱壳,最常见的原因是:1)墙面未处理干净,内墙面常用砂灰打底,纸筋灰罩面,而墙角为水泥砂浆护角,如果基层粘涂了白灰或灰砂浆之后,不彻底铲除就抹水泥砂浆,就会出现起鼓、开裂现象。
2)采用的原材料如砂粒过细,砂中含量过多,砂浆干缩大,易引起裂缝。
粘结强度低,也会产生脱壳。
3)砂浆配合比施工中掌握的不一样,砂浆稀稠相差过大,墙面干湿不一样砂浆干缩的程度不同,因此产生裂缝。
一般墙裙的顶部,往往洒水湿润不足,抹灰后易出现干缩裂缝。
4)为赶进度,当天抹罩面灰,两道工序之间,间隔太近,打底的砂浆还未干缩定形,裂缝尚未出现,即抹第二道砂浆,虽然形式上是抹两次,实际上近于一次,也会出现裂缝。
抹灰空鼓开裂整改预防方案抹灰空鼓开裂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之一,严重影响建筑物的美观、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本文就抹灰空鼓开裂的原因、预防方案等进行探讨,以期在建筑工程中减少此类质量事故的发生。
一、抹灰空鼓开裂的原因(一)施工质量问题1.在施工过程中,墙体表面未经过充分清理,存在大块的灰尘、油污、杂物等影响粘结效果的物质;2.在抹灰之前,没有进行充分的基层处理,如表面涂刷界面剂、刮涂抹面砂浆底层、研磨等等,导致基层表面不平整、起砂起灰等现象;3.施工中抹灰过程不规范,施工工艺及要求不严格,施工人员操作不得当、使用粘结剂量不足等问题导致施工质量不达标。
(二)墙体结构变形1.墙体结构自身问题,如墙体收缩、弯曲;2.地基沉降或地震等天然地质灾害导致墙体发生结构变形。
(三)气候环境因素1.施工区域气温较低或环境湿度较高,含水量大,或施工现场未进行相应的防潮措施等;2.季节变化导致墙体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相差较大,造成墙体内部和表层温度差异的膨胀和收缩;3.施工现场通风不良或遇到降雨天气等。
二、抹灰空鼓开裂的预防方案(一)环境控制1.施工过程中,要建立合理的施工顺序,留足充分的施工时间,防止施工空鼓开裂;2.在施工现场风险评估后,应采取措施消除现有不利影响因素,如加强现场通风、降温、湿润等,使墙体表面达到施工条件的要求;3.墙面抹灰前要进行基底处理,表面应经过清理、平整、粗糙化和涂敷界面剂等处理,增加基层的粘结能力;4.墙面抹灰前,应将现场尘土、杂物等清除干净,以保证墙体表面平整。
(二)施工控制1.在施工过程中,使用施工规范批准的合格材料,保证粘结强度,避免抹灰空鼓开裂;2.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进行作业,并通过面层质量检查,确保符合设计要求;3.抹灰前应进行现场的抹灰标高测量,进行垂直度和墙面水平度检查并做好调整,确保水平、垂直度满足要求;4.适当的施工温度和湿度可以有效的增加抹灰的粘结力和延展性,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减少抹灰空鼓裂缝的发生。
抹灰空鼓开裂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一、墙面抹灰有规则开裂,主要是砼和砌体不同材质间规则裂缝
原因分析
1、砌筑一次到顶,砌体沉实后与砼间产生横向裂缝
2、墙体与砼界面未挂网或挂网宽度不够,砌体和砼变形不一致,出现横竖向长
裂缝
3、墙体沉降未稳定就进行抹灰,砌体沉降造成横向裂缝
4、水电线管开槽位置未提前封堵灌实,出现沿水电线管方向规则裂缝
防治措施
1、砌体砌筑预留顶砖位置,7天后进行斜顶砖二次砌筑
2、抹灰前,砌体和砼结构交接处提前挂钢丝网,钢丝网直径不小于0.6MM ,网
宽大于200 MM。
3、抹灰前留置28天技术间歇时间,墙体结构充分沉降稳定后,方抹灰施工
4、水电线管开槽位置未提前用砼封堵灌实后,再进行抹灰施工。
二、墙面抹灰无规则空鼓开裂
原因分析
1、墙体未浇水湿润就抹灰,造成墙面空鼓开裂
2、水泥砂浆配合比不符合设计要求,为了增加和易性使用岩砂晶
3、使用留滞过期的砂浆
4、界面剂过期或品质不良
5、粉煤灰砌块本身性能不稳定
6、一遍成活。
防治措施
1、抹灰施工前一天,墙体充分浇水湿润
2、按设计要求控制水泥砂浆配合比,严禁使用岩砂晶
3、严禁使用留置过期的砂浆
4、使用合格、品质良好的成品界面剂
5、使用蒸养的或经28天稳定的粉煤灰砌块
6、抹灰二遍成活且总抹灰厚度不宜超过20 mm。
三、抹灰空鼓开裂的其他外界因素
1、室内低于50C时应停止施工
2、严控砂的含泥量和粗细度
3、大风干燥天气不宜进行抹灰施工
4、北方供暖地区,初始供暖应缓慢升温,避免急剧升高室内温度,引起抹灰开裂
四、补充建议措施:
1、抹灰时间宜在每年的5-9月份进行
2、每层抹灰厚度最大不超过10mm,总厚度超过35mm时,需设加强钢丝网
3、在门窗洞口上下45°斜角应力集中部位,设置宽度为300mm的钢丝网
4、在面层抹灰前,墙面满挂纤维网
5、抹灰成活后一周内,浇水进行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