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课程报告要求
- 格式:docx
- 大小:14.96 KB
- 文档页数:2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RFID 射频识别实验学生学院自动化学院专业班级15级物联网4班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高明琴2017年11月12日实验一125KHz RFI D 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 125kHz 只读卡、 125kHz 读写卡的基本原理2、熟悉和学习125kHz 只读卡协议、125kHz 读写卡协议二、实验内容与要求学会使用综合实验平台识别125kHz 只读卡卡号,并对125kHz 读写卡进行数据读写操作,观察只读卡和读写卡协议。
三、实验主要仪器设备PC机一台,实验教学系统一套。
四、实验方法、步骤及结果测试1、注意事项切记:插、拔各模块前最好先关闭电源,模块插好后再通电RFID读写器串口波特率为9600bps2、环境部署⑴准备 125K低频RFID模块,参考章节设置跳线为模式 2 ,将模块的电源拨码开关设置为 OFF,参考章节通过交叉串口线将模块与电脑的串口相连,给模块接5V 电源;⑵将模块的电源拨码开关设置为ON,此时模块的电源指示灯亮,表明模块电源上电正常;⑶运行 RFID 实训系统 .exe软件,选项卡选择125K模块;3、打开串口操作设置串口号为COMx,设置波特率为9600 ,点击“打开”按钮执行串口连接操作;4、寻卡操作串口打开成功后,将125K 标签放入天线场区正上方,RFID 模块检测到标签存在后,将获取到标签ID并显示在ListView控件中,16进制数据listview控件显示的是16进制标签ID , 10 进制数据 listview控件显示的是10进制标签ID ,实验结果如下图;思考题1多张卡在一起时,能否正确识别卡号请说明原因答:多张卡在一起时,无法正确识别卡号,因为125kHz 的读卡器没有采用防冲撞算法2变卡和阅读器的相对位置和距离,观察读卡结果并解释;在卡和阅读器之间放置不同的障碍物,观察读卡结果并解释。
答 : 当卡和阅读器的距离超过 5cm后,读卡结果并不理想,几乎读不到数据。
rfid实训报告一、引言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射频传感器实现信息的读取和写入。
本报告旨在总结与分析团队在RFID实训课程中的学习成果,详细介绍实训过程、所使用的设备与软件,以及所获得的实验结果和结论。
二、实训过程1. 实训目标及准备工作在开始实训之前,团队明确了实训的目标和预期结果。
同时,我们对所需设备和软件进行了调研和采购,确保一切准备工作就绪。
2. 实验一:RFID工作原理及硬件配置在这一实验中,我们详细学习了RFID工作原理,并了解不同类型的RFID标签和阅读器。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如何配置RFID硬件。
3. 实验二:RFID标签编程本实验中,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编程软件对RFID标签进行编程,并实现标签读写功能。
通过编程,我们能够为每个标签分配唯一的序列号和数据。
4. 实验三:RFID应用与案例研究这一实验环节中,我们研究了RFID技术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案例,如供应链管理、物流跟踪等。
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我们深入了解了RFID技术的实际应用。
5. 实验四:RFID系统性能测试在这一实验中,我们测试了RFID系统的性能,包括读取距离、标签识别速度和抗干扰能力等。
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我们得出了一些结论,并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6. 实验五:RFID系统集成在最后一个实验中,我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中,搭建了一个完整的RFID系统。
我们实施了系统集成并进行了一系列测试,以验证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三、实验结果与讨论1. 实验一的结果分析通过对RFID工作原理和硬件配置的学习,我们深入了解了RFID 技术的基本知识,并学会了正确配置硬件设备。
2. 实验二的结果分析在RFID标签编程实验中,我们成功实现了对标签的编程和数据读写功能。
这使得标签能够存储和传输特定的信息,提供更多的应用可能性。
rfid实训报告一、引言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通过电磁场中的RFID标签与读写器之间的数据交互,实现对物体的唯一识别与跟踪。
本报告旨在总结我们在RFID实训过程中的学习成果与实践经验,以及对RFID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力进行探讨。
二、实训目标1. 熟悉RFID标签的工作原理和组成结构。
2. 掌握RFID技术的基本应用领域和流程。
3. 实践RFID技术在物流追踪和库存管理方面的应用。
4. 分析RFID技术在物联网和智能城市建设中的前景。
三、实训内容及步骤1. RFID标签的设计与制备在实训开始阶段,我们了解了RFID标签的工作原理,以及标签芯片、天线和封装等组成结构。
我们首先学习了标签设计的基础原理,然后使用专业软件进行标签模拟和设计。
在设计完成后,我们通过制程工艺流程,制备了自己设计的RFID标签样品。
2. RFID读写器的选用与配置在实验室中,我们了解到RFID读写器负责与标签进行通信,并将读取的数据传输到计算机系统。
我们学习了RFID读写器的选择原则和配置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将读写器与计算机相连,并进行相应的参数调整和功能设置。
3. RFID应用实践为了更好地理解RFID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应用实践。
- 在物流追踪方面,我们模拟了货物的进出仓库环节,使用RFID技术完成对货物的扫描、记录和追踪,在后台系统中实时更新货物的位置和状态,实现了物流信息的自动化管理。
- 在库存管理方面,我们通过RFID标签对货物进行唯一标识,并将其与库存系统相连接,实现了库存盘点的自动化、高效化,大大提升了库存管理的准确性和效率。
- 在物联网和智能城市建设方面,我们对RFID技术的潜力进行了探索。
通过RFID标签的应用,我们可以实现对城市公共设施、交通系统、物资流通等方面的智能化监控和管理,为城市管理和居民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RFID技术及应用》课程标准课程代码: 0231603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课课程属性:限选课学分/学时: 4.5学分/ 72学时制订人:审订人:适用专业:物联网应用技术电子工程系一、制订课程标准的依据本课程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专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教高〔2000〕2号《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精神为指导,依据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课程的教学要求而制订。
二、课程的性质《RFID技术及应用》课程是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专业方向课下的职业综合能力模块课程之一,是该专业的一门限选课。
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四、课程的教育目标五、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建议学时(72学时)六、课程教学设计指导框架七、教学基本条件1.对教师的基本要求(1)团队规模:基于每届2个教学班的规模,专兼职教师4人左右,其中,专职教师2人,兼职教师2人,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互补性强。
(2)教师专业背景与能力要求:主讲教师应为电子信息大类专业本科以上学历,熟悉RFID技术及物联网前沿知识,具备一定的一卡通系统开发与维护经验,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职业教学方法的能力,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
(3)课程负责人:熟悉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相关技术和高职教育规律、实践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在行业有一定影响、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双师”教师。
2.教学硬件环境基本要求为保证教学效果,理论与实训应一体化教学,课程教学要求在智能电子实训室进行,每位学生单独使用智能卡与RFID实验设备,每组学生(3-4人/组轮流使用一套智能一卡通系统。
另外,还应有相应的学生参观实习基地。
3.教学资源基本要求(1)《RFID技术及应用》多媒体网络课程资源。
(2)参考书目《RFID技术及应用》,曾宝国、程远东编著,重庆大学出版社,2014年出版,版本:1。
基于c语言的rfid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主要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基于C语言的RFID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了解RFID系统的工作流程和关键技术。
在技能方面,学生应能够运用C语言进行简单的RFID系统设计和开发,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在情感态度方面,学生应培养对RFID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树立正确的科技创新观念。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RFID技术的基本原理、RFID系统的组成及工作流程、基于C语言的RFID系统设计与开发。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RFID技术的基本原理:介绍RFID技术的发展历程、工作原理和分类,理解RFID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前景。
2.RFID系统的组成及工作流程:学习RFID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如标签、读写器、天线和数据处理系统,掌握RFID系统的工作流程和关键技术。
3.基于C语言的RFID系统设计与开发:学习C语言的基本语法,掌握使用C语言进行RFID系统设计和开发的方法,并通过实际案例进行实践操作。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通过结合实际案例和实验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1.讲授法:讲解RFID技术的基本原理、系统组成和工作流程,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
2.讨论法:学生针对实际案例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RFID应用案例,使学生了解RFID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不足。
4.实验法:安排实验室实践环节,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国内权威的RFID技术教材,系统地介绍RFID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参考书籍,拓展知识面,提高理论素养。
rfid实训报告《RFID 实训报告》在当今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技术作为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正逐渐在各个领域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这一技术,我参加了本次的 RFID 实训课程。
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的主要目的是让我们熟悉 RFID 技术的基本原理、系统组成、工作流程以及实际应用,通过实际操作和项目实践,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为今后在相关领域的工作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训设备与环境在实训过程中,我们使用了一系列专业的RFID 设备,包括读写器、电子标签、天线以及相关的软件和开发工具。
实训环境搭建在专门的实验室中,配备了完善的实验设备和网络设施,为我们的实训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三、RFID 技术原理RFID 技术是一种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标签进入磁场后,接收解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Passive Tag,无源标签或被动标签),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Active Tag,有源标签或主动标签)。
2、解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
四、实训内容1、基础理论学习首先,我们通过课堂讲解和资料阅读,学习了 RFID 技术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以及与其他自动识别技术的比较。
了解到 RFID 技术按照电子标签供电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无源 RFID 系统、有源 RFID 系统和半有源 RFID 系统;按照工作频率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低频(LF)、高频(HF)、超高频(UHF)和微波等不同频段的系统。
2、设备操作与实验在掌握了理论知识后,我们开始进行实际的设备操作和实验。
通过对读写器和电子标签的参数设置、数据读写等操作,熟悉了设备的使用方法和工作流程。
rfid技术及应用课程设计报告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及其分类;2. 掌握RFID技术在物流、制造、零售等行业的应用场景;3. 了解RFID技术在物联网发展中的重要性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技能目标:1. 学会使用RFID设备进行基本的数据读取和写入操作;2. 能够分析并解决RFID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3. 培养学生运用RFID技术进行创新设计的初步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RFID技术及其应用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新技术的好奇心;2. 增强学生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沟通与协作能力;3.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科学,认识到科技对生活的改变和影响。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选修课,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学生特点:本课程针对的是八年级学生,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动手能力较强。
教学要求:根据学生特点,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引言:RFID技术简介,包括其发展历程、基本概念和国内外应用现状。
教材章节:第一章 绪论2. RFID技术原理:- 电磁波传播原理;- RFID系统的基本构成,包括标签、读写器、天线和后端处理系统;- RFID标签的分类和工作原理。
教材章节:第二章 RFID技术原理3. RFID技术应用:-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零售与防伪;- 制造与资产管理;- 其他行业应用案例分析。
教材章节:第三章 RFID技术应用4. RFID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物联网概述;- RFID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关键作用;- RFID与物联网技术的融合发展趋势。
教材章节:第四章 RFID与物联网5. RFID系统实践操作:- RFID设备认识与操作;- 数据读取和写入实验;- 实际应用场景分析与问题解决。
《RFID射频识别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1.课程性质《RFID射频识别技术》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物联网方向)的一门职业核心任选课程,开设在第三学期,其前导课程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导论、电子技术、后续课为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物联网工程技术综合实战。
2.目的和任务通过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系统学习,使学生可以熟悉典型的RFID系统应用平台的实际项目,了解RFID技术的概念和特点,并能够熟练选择合适的标签和读写器;能够根据实际的项目需求,搭建RFID系统平台;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具备项目需求分析的能力、RFID系统设计能力、RFID系统集成维护能力。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四、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学时分配教学重点:RFID物理学、电磁学业原理;RFID标准、电子标签、RFID读写器;RFID 中间件和系统体系结构;RFID系统中的安全和隐私、RFID系统关键技术;教学难点:RFID读写器;RFID中间件;RFID系统中的安全和隐私、RFID系统关键技术;课程学时分配一览表五、相关课程的衔接其前导课程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导论、电子技术、后续课为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物联网工程技术综合实战。
六、实验教学七、其它课程的考核与评价。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过程考核,科学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考核方式为过程考核+综合考核。
强调学生平时学习的态度和知识的积累。
学生成绩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占50%,期末考核占50%。
成绩考核方法分为过程考核和理论考核两种。
平时成绩为过程考核,包括出勤表现10%、课堂提问10%、作业测评10%、实践操作10%、实践报告10%,主要考核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团队协作精神、服从意识等。
期末考试为理论考核,重点考核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试题覆盖全部教学内容。
通过进行试卷分析,研究考核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措施,以便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改进。
rfid防碰撞设置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RFID(射频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掌握防碰撞算法的基本概念。
2. 学生能掌握RFID系统中碰撞的原因及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3. 学生能描述并解释RFID防碰撞算法的类型及工作原理,如ALOHA算法和树形查询算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RFID防碰撞机制。
2. 学生通过实验操作,能够动手实现RFID防碰撞算法的模拟。
3. 学生能够分析RFID防碰撞算法的性能,提出优化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信息科技领域的探索兴趣,激发他们对于RFID技术及其应用的创新意识。
2. 强化学生团队协作意识,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培养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技术应用于社会问题的责任感,理解防碰撞技术在RFID系统中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信息技术相关课程,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深化学生对RFID防碰撞技术的认识。
学生特点分析: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的特点,他们具备了一定的信息科技基础,但可能缺乏对复杂算法的理解。
因此,课程将采用由浅入深的教学策略。
教学要求:1. 确保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结合,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平衡。
2.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设计互动环节,鼓励学生提问和分享,增强课堂参与感。
二、教学内容1. 引言:RFID技术概述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 简介RFID系统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 引入RFID碰撞问题及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2. 碰撞问题分析:- 讨论RFID系统中碰撞的原因。
- 分析碰撞对数据传输效率的影响。
3. 防碰撞算法原理:- 介绍ALOHA算法的原理及其在RFID系统中的应用。
- 解释树形查询算法的步骤及其优势。
4. 防碰撞算法比较与选择:- 对比分析不同防碰撞算法的性能指标。
- 探讨不同场景下防碰撞算法的选择依据。
5. 实践操作:- 设计实验,模拟RFID防碰撞过程。
RFID实验指导书适用所有对无线射频传感器感兴趣的学生xxx 编写概述一、课程目的RFID无线射频实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实验课程,为了学好这门课,每个学生须完成一定的实验实践作业;通过本实验的实践操作训练,可以更好的了解RFID的基本功能和基本的使用方法,为以后深入的研究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本课程实验的目的是旨在使学生进一步扩展对无线射频方向理论知识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学习新技术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对该方向的兴趣与动手能力;二、实验名称与学时分配三、实验要求1. 问题分析充分地分析和理解问题本身,弄清要求做什么,包括功能要求、性能要求、设计要求和约束;2. 原理理解在按照教程执行过程当中,需要弄清楚每一个步骤为什么这样做,原理是什么;3. 实践测试按照要求执行每一步命令,仔细观察返回值,了解每项返回值表达什么意思,为什么有的卡片可以破解有的不可以;三、实验考核实验报告应包括如下内容:1、实验原理描述:简述进行实验的原理是什么;2、实验的操作过程:包括实验器材、实验流程的描述;3、分析报告: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问题是否有解决方案;如果有,请写明如何解决的;如果没有,请说明已经做过什么尝试,依旧没有结果导致失败;最后简述产生问题的原因;4、实验的体会以及可以讲该功能可以如何在其他地方发挥更强大的功能;注:最后实验结果须附命令行回显截图四、实验时间总学时:6学时;实验一高低频卡鉴别一、实验目的1、掌握RFID驱动等环境安装设置;2、掌握如何通过读取电压高低来区分高低频;二、实验要求1、认真阅读和掌握本实验的程序;2、实际操作命令程序;3、保存回显结果,并结合原理进行分析;4、按照原理最后得出结果;三、注意事项:命令在实行时,如果想停止,不能用平时的Ctrl+C或者ESC等常规结束按键可能会造成未知损坏,只需要按下Promxmark3上的黑色按钮;方形的为高频天线Proxmark3 HF Antenna ;圆形的为低频天线Proxmark3 LF Antenna 125KHz/134KHz四、实验内容1.安装驱动打开我的电脑右键--属性—设备管理器人体学输入设备这个“HID-compliant device”就是我们的proxmark3设备,选择“USB 人体学输入设备”一般是最下面那个,注意:不是“HID-compliant device”,更新驱动程序;然后选择:Proxmark-Driver-2012-01-15\proxmark_driver\下一步继续安装完成;安装完成之后在设备管理器里面可以看到proxmark3的新驱动;2.软件使用所需要的软件已经打包好,直接在命令行中运行D: \pm3-bin-r486\Win32\这样就算成功安装好各种环境,并可以在该命令窗口中执行命令了;3.高低频卡的判别本部分介绍利用高频天线判别卡片的高低频,可自行利用低频天线测试,原理类似;命令:hw tune ,这个命令大概需要几秒钟等待回显;当你输入完hw tune之后,窗口所显示的HF antenna后面的数值就是现在非工作状态下的电压,当你把相关的卡放在高频天线上面/下面的时候,电压就会所变化了依然是非工作状态下;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当卡没有放到天线的情况下电压为,而卡放在天线之后电压将为,现在的电压依然是为非工作电压,但是从这个现象当中我们会得到很多非常有意义的数据;变化出来了第三张hw tune的结果为,是因为我把一张125kHZ的门禁卡放在了高频天线上面,所以其电压的降幅很低,但是如果我把一张的卡放在上面就好像第二张图片那样子,电压会降低会很多,有时候会是10v左右;从这个变化当中我们就可以初步识别出高频与低频卡的区别了;所以前面测试的那张卡是一张高频卡;实验二破解低频门禁卡一、实验目的1.掌握利用低频天线破解门禁卡;二、实验要求1.认真阅读和掌握本实验的程序;2.上机执行教程命令;3.保存运行结果,并对其原理进行分析理解;三、注意事项命令在实行时,如果想停止,不能用平时的Ctrl+C或者ESC等常规结束按键可能会造成未知损坏,只需要按下Promxmark3上的黑色按钮;方形的为高频天线Proxmark3 HF Antenna ;圆形的为低频天线Proxmark3 LF Antenna 125KHz/134KHz安装驱动等环境搭建步骤已由实验一详细阐述,此处略过;四、实验内容1、简单了解卡片门禁卡一般为T55x7标签也叫TK4100EM4100卡.是属于ID卡;T55x7标签成本.一般市场价格2元-3元不等.如果批发,还能更便宜.所以很多地方都用T55x7标签;一般判别标签卡的类型,不可通过卡的外观大小形状来判断;T55x7的参数及应用范围:EM4100/4102感应式ID标准卡芯片:EM瑞士微电EM4102Water工作频率:125KHZ感应距离:2-20cm尺寸:ISO标准卡/厚卡/多种异形卡封装材料:PVC、ABS-2、破解卡片由于本次测试卡为低频卡,所以连接的是低频天线LF;命令:lfem4xem410xwatch这个命令来获取门禁的Tags;执行完命令以后,则需耐心等待,读取速度不确定,一般30分钟之内都算正常时间;过程截图如下所示:这条命令会读取EM410x标签,2000次取样获取ID;大部分门禁卡都将Tags作为识别合法用户的认证标签,所以如果可以获取该Tags标签,则可以复制该门禁卡;除非个别地方将Tags与UID绑定最后一行“EM410x Tag ID:xxxxxxxx”,这个则是获取的该卡Tags;注意:读取Tags的时候,门禁卡要放在低频天线上方,且需要电压稳定,不是每一次都可以成功获取的,需要多尝试几次;3、复制门禁卡获取到Tags以后,我们就可以拿一张同样类型的空白卡进行复制;步骤:先将白卡放在低频天线上,然后执行命令;命令:leem410xwrite TagID1注:TagID为上一步获取的Tags序号;命令最后的1表示t55x7标签;前面的l是lf低频卡命令的缩写;第2个e是参数em4x的缩写;写完后,我们再用命令:lfem4xem410xwatch来查看,我们是否写进去了;在对新复制好的卡执行完命令后,如果最后获取到的Tags值与先前的一样,或者将新卡拿到门禁系统上可以测试通过,则说明T55x7门禁卡复制成功,否则需要重新执行复制的步骤;实验三破解高频卡多方法一、实验目的掌握利用高频天线破解MIFARE Classic高频卡的方法与过程;了解MIFARE Classic卡的漏洞与不安全性;二、实验要求1.认真阅读和掌握本实验的算法;2.按照教程执行命令,尽可能实现效果;3.保存运行结果,并结合原理进行分析;三、注意事项命令在实行时,如果想停止,不能用平时的Ctrl+C或者ESC等常规结束按键可能会造成未知损坏,只需要按下Promxmark3上的黑色按钮;方形的为高频天线Proxmark3 HF Antenna ;圆形的为低频天线Proxmark3 LF Antenna 125KHz/134KHz安装驱动等环境搭建步骤已由实验一详细阐述,此处略过;三、实验内容1、基于key的卡片破解通过简单的电压测试如实验一,可以得出我们要测试的MIFARE Classic卡是高频卡;放卡前:放卡后:当确定需要测试的卡为卡之后,就开始需要深入的了解这卡的信息了;我们可以从hf命令集当中找到相关的命令见附录;命令:hf 14a reader这样我们就可以获取到该卡的UID;RATS是Request for answer to select选择应答请求,原因是有时候Proxmark3在读取部分MIFARE Classic卡UID的信息时,因为无法得到RATS的返回信息,会判断为非ISO14443a标准的卡.国内有太多MIFARE Classic类的卡,并不是NXP出产的,所以Proxmark3就会出现了这样子的提示从图中的信息我们可以看到的是现在读取的卡为04 00;通常ATQA为04 00数值的卡,大部分都是MIFARE Classic或者是CPU兼容模式下的MIFARE Classic;当我们可以确定卡类型之后就可以针对其特性进行相关的安全测试了,通常当我们拿到相关的卡的时候,我们应该先用chk命令去检测一下测试卡是否存在出厂时遗留的默认Key,默认的Key A/Key B是使得MIFARE Classic系列安全问题雪上加霜的主要成因,因为使用默认的Key导致恶意用户可以使用其进行卡的信息读取以及修改;常用默认key见附录命令:hf mf chk 0 A a0a1a2a3a4a5含义:检查0区key A是否为a0a1a2a3a4a5当回显为 isOk:01 valid key:a0a1a2a3a4a5 就说明存在这个默认key,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个默认Key进行区块的读取以及更进一步的操作了;如果尝试多种默认key均不存在的话,可以用如下方法;命令:hf mf mifare当输入命令以后,窗口会显示类似进度状态的“….”,这个过程有时候快有时候慢,需要耐心等待;这样便可获得其中一个Nt的值为524bb6a2;命令:hf mf mifare 524bb6a2当输入命令后,窗口将再一次进入进度状态,须耐心等待,如果想停止,请按黑色按钮;因为基于PRNG的漏洞进行的破解,所以有时候会出现多次Nt的循环,这是很正常的结果,我们需要不断的利用Nt去进行真正Key的破解;整个过程是漫长而乏味的,所以我们才需要借用默认Key的检测来减少安全测试的耗时;关于PRNG漏洞的介绍请自行上网查询最后结果为Found valid key后面的值;这样我们就对这张卡PRNG破解成功,获取到了key以后就可以对整张卡进行破解测试了;这个操作的过程比较短暂,而且前提条件是必须存在一个正确的Key 进行操作,否者就无法继续进行;基本上MIFARE Classic的安全测试就已经完成了,而基于一些全加密或者CPU兼容模式MIFARE ClassicCryto-1算法的卡,我们还可以使用嗅探的测试去进行测试;前提是要记住嗅探模式是需要在正常交互模式下进行的;2、基于交互模式下的卡片破解1、正常连接Proxmark3到电脑,进入Proxmark3交互终端;2、在终端输入命令命令:hf 14a snoop3、然后将卡片放在天线上,多次读取;4、当读取完成后等待大约5秒,按下板子上的黑色按钮;短按,按一下OK了;此时板子上的LED灯都灭掉;5、回到命令终端输入命令;命令:hf mf list如果读取成功,则可以看见如下图显示然后再利用第三方软件即可算出key值来;演示软件为如果读取失败,则输入命令以后无数据附录1常见默认key:000000000000b0b1b2b3b4b54d3a99c351dd1a982c7e459a aabbccddeeff714c5c886e97587ee5f9350fa0478cc39091533cb6c723f68fd0a4f256e9a64598a7747826940b21ff5dfc00018778f700000ffe24885c598c9c58b5e4d2770a89be434f4d4d4f41434f4d4d4f4247524f55504147524f555042fc00018778f7 00000ffe2488 0297927c0f77 ee0042f88840 722bfcc5375f f1d83f964314 4AF9D7ADEBE4 2BA9621E0A36 fc00018778f7 00000ffe2488 0297927c0f77 ee0042f88840 000000000001 a0a1a2a3a4a5 b127c6f41436 12f2ee3478c1 34d1df9934c5 55f5a5dd38c9 f1a97341a9fc 33f974b42769 14d446e33363 c934fe34d934附录2部分常用命令与注解:Help主帮助命令hw硬件相关检测命令lf低频相关命令Lf em4xEM4X类卡相关命令Hf高频相关命令Hf 14a相关命令Hf mfMIFARE卡的相关命令Hf 14b相关命令。
《RFID与传感器技术》课程标准课程名称:RFID与传感器技术课程编码:60415009总学时数:60学时理论学时 30 实践学时 30适用专业:物联网应用技术一、课程概述1.课程定位本课程是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针对物联网技术支持工程师、物联网产品营销策划工程师、物联网集成工程师等岗位开设,培养学生在进行系统设计时如何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并予以设计实现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RFID工作原理及技术实现,能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选用RFID器件,掌握传感器的基本知识和各种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初步掌握传感器系统设计原理等。
本课程前导课程有《物联网应用概述》、《电工电子技术》、《单片机嵌入式系统原理》,后续课程有《RFID与传感器技术综合实训》、《物联网技术综合实训》等。
2.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是依据“物联网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工程的组装与调试、产品的维修和故障分析、系统的管理与维护等三个工作项目设置的。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将物联网工程和系统管理维护岗位群中所需的技能进行归纳提炼出与RFID和传感器相关的知识领域,再转换成学生的学习领域,然后基于工作过程设计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和要求。
项目设计以物联网工程为线索来进行的。
本门课程理论学时30学时,实践学时30学时,理论与实践比例为1:1,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二、课程目标1.总体目标本课程是物联网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它以各类RFID标签与传感器的工作机理为线索,详细介绍了各类RFID标签和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相应的测量电路和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使学生掌握传感器的使用方法和设计要点的基本技能。
rfid实训报告1. 引言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实现物体之间的自动识别和数据交换。
本报告旨在总结我参与的RFID实训项目,并对项目的研究、设计和实现进行详细说明。
2. 背景RFID技术在物流、供应链管理、智能交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本次实训中,我们小组选择了在仓库管理中应用RFID技术,以提高物料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3. 实验设备与环境我们的实验室设置了RFID读写器、RFID标签、计算机以及相应的软件。
通过RFID读写器与计算机相连,我们能够实时获取标签的信息,并对其进行处理和记录。
4. 实训过程我们首先学习了RFID相关的基本知识,包括不同频段的RFID标签、读写器的工作原理以及数据的存储和传输方式。
然后,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包括标签的编程和数据读写、读写器与电脑的连接、数据处理和分析等。
5. 实训结果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地利用RFID技术完成了一套仓库管理系统。
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控物料的存储和流动情况,并自动记录和更新数据。
与传统的手工管理相比,我们利用RFID技术大大提高了管理的准确性和效率。
6. 实训收获通过参与RFID实训项目,我深入了解了RFID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我学会了使用RFID读写器进行数据读取和写入,并能够对读取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此外,我还了解了仓库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法。
7. 问题与解决在实训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如标签与读写器之间的通信故障、数据传输的不稳定等。
通过仔细调试和实验,我们成功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并使整个系统正常运行。
8. 项目展望在实训项目的基础上,我们认识到RFID技术在物流管理和供应链中的巨大潜力。
未来,我们希望能进一步研究和改进RFID技术,提高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可靠性。
9. 结论通过本次RFID实训项目,我们深入了解了RFID技术的应用,并成功实现了仓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RFID实验报告公交IC卡管理系统姓名学号:杜薇36 李梦34⼀⽬的运⽤所学课程的知识来研究、解决⼀些具有⼀定综合性问题的专业课题。
通过课程设计提⾼学⽣综合运⽤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及进⾏科学实验或技术设计的初步能⼒。
对于本课程设计⽽⾔重点在熟悉C语⾔基本语法规范以及灵活运⽤C语⾔编程解决实际问题。
⼆需求分析1、该程序主要为实现某公交公司关于公交IC卡的管理,⾸先应包括基本卡号及其相关信息(如卡号所对应的初始⾦额)的录⼊系统;2、应拥有⽤户乘车处理系统,即记录⽤户乘车明细(如乘车⽇期,所称车辆)并实现将乘车费⽤在相应卡上进⾏扣除;3、当某卡余额不⾜时,⽤户可对其进⾏充值以实现长久使⽤;4、应具有查询功能,即输⼊某⼀卡号,便可对该卡内余额,扣费明细进⾏查询;5、以上功能以菜单⽅式出现并执⾏。
三概要设计1、主函数模块定义⼀个结构体组,⽤来储存IC卡信息typedef struct information{char cardnumber[11]; /*卡号*/float balance; /*余额*/long date[N]; /*乘车⽇期*/int busnumber[N]; /*所乘车*/float expenses[N]; /*费⽤*/}INFORMA TION;main(){定义变量及对其进⾏初始化;利⽤do-while循环执⾏菜单;将调⽤函数插⼊菜单中;由键盘录⼊来确定循环是否继续;}2、被调⽤函数模块①int InputInformation(INFORMA TION inf[])/*函数功能:基本信息包括卡号(只允许录⼊⼗位卡号)和初始⾦额的录⼊函数参数:inf为结构体组函数返回值:录⼊卡号个数*/{定义变量及其初始化;利⽤do-while进⾏基本信息即卡号(只允许录⼊⼗位)及初始⾦额的录⼊,并记录每位卡号所对应的下标值;由键盘录⼊的字符来确定是否停⽌对该函数的调⽤;返回录⼊的卡号个数;}②int ProcessingService(INFORMA TION inf[],int i,float *p)/*函数功能:乘车明细输⼊以及对帐户进⾏扣费处理,若余额不⾜则进⾏提⽰函数参数:inf为结构体组,i为所输卡号对应下标值,*p为账户余额地址函数返回值:乘车次数*/{定义变量及其初始化;在主函数中输⼊卡号并调⽤查找函数找到该卡号所对应下标值传值给该函数;记录该卡号的扣费明细;当卡内余额不⾜时不予以扣费并提⽰尽快充值;由键盘录⼊的字符来确定是否停⽌对该函数的调⽤;}③void Recharge(INFORMA TION inf[N],int n,float *p)/*函数功能:输⼊⽤户卡号及充值⾦额进⾏充值函数参数:inf为结构体组,n为录⼊卡号总数,*p为账户余额地址函数返回值:⽆*/{定义变量及其初始化;在主函数中输⼊卡号并调⽤函数找到该卡号对应余额地址传值给该函数;由键盘录⼊⽤户想要充值的⾦额并进⾏充值;}④void InquiryBusiness(INFORMA TION inf[],int n,int m)/*函数功能:性息查询,⽤户输⼊卡号,程序打印相关信息函数参数:inf为结构体组,n为录⼊卡号总数,m为乘车次数函数返回值:⽆*/{定义变量及其初始化;输⼊卡号并调⽤查找函数找到该卡号所对应下标值;打印出有关该卡号的信息;}⑤int Linsearch(INFORMA TION inf[N],char x[],int n)/*函数功能:运⽤线性查找法查找⽤户输⼊的卡号函数参数:inf为结构体组,x为⽤户输⼊的卡号,n为录⼊卡号总数函数返回值:若找到则返回其下标值,找不到则返回-1*/{定义变量及其初始化;输⼊卡号并调⽤查找函数找到该卡号所对应下标值并返回给调⽤函数;}⑥int InputInformationTwo(INFORMA TION inf[],int n)/*函数功能:第⼆次及其以后再次录⼊基本信息函数参数:inf为结构体组, n为录⼊卡号总数函数返回值:录⼊卡号个数*/{定义变量及其初始化;利⽤do-while进⾏基本信息即卡号(只允许录⼊⼗位)及初始⾦额的录⼊,并记录每位卡号所对应的下标值;由键盘录⼊的字符来确定是否停⽌对该函数的调⽤;返回录⼊的卡号个数;}整个程序的流程图如下所⽰:/*主题:公交IC卡管理系统功能:基本信息包括卡号,初始⾦额的录⼊;输⼊卡号进⾏乘车扣费,充值,乘车明细答应编程语⾔:C*/#include#include#include#define N 100typedef struct information{char cardnumber[11]; /*卡号*/float balance; /*余额*/long date[N]; /*乘车⽇期*/int busnumber[N]; /*所乘车*/float expenses[N]; /*费⽤*/}INFORMA TION;int InputInformation(INFORMATION inf[]);int InputInformationTwo(INFORMATION inf[],int n);void Recharge(INFORMATION inf[],int n,float *p);int Linsearch(INFORMATION inf[N],char x[],int n);void InquiryBusiness(INFORMA TION inf[],int n,int m);int ProcessingService(INFORMA TION inf[],int i,float *p);int main(){int order;int n; /*录⼊卡号的个数*/int i; /*⽤户输⼊查找卡号的返回下标值*/int j; /*某卡号记载的乘车明细的下标值*/char x[11];INFORMA TION inf[N];printf("Enter 1 to input the basic information\n");printf("Enter 2 to enter to processing service\n");printf("Enter 3 to recharge\n");printf("Enter 4 to inquiry business\n");printf("Enter 5 to stop the program\n");do{printf("Input the number which you choose\n");scanf("%d",&order);}while(order!=1&&order!=2&&order!=3&&order!=4&&order!=5); if(order==1){n=InputInformation(inf);printf("There are %d cards\n",n);}else if(order==2||order==3||order==4){do{printf("Please choose 1 and input the basic information\n"); scanf("%d",&order);}while(order!=1);n=InputInformation(inf);printf("There are %d cards\n",n);}elseexit(0);do{printf("Enter 1 to input the basic information\n");printf("Enter 2 to enter to processing service\n");printf("Enter 3 to recharge\n");printf("Enter 4 to inquiry business\n");printf("Enter 5 to stop the program\n");do{printf("Input the number which you choose\n");scanf("%d",&order);}while(order!=1&&order!=2&&order!=3&&order!=4&&order!=5); if(order==1) {n=InputInformationTwo(inf,n);printf("There are %d cards\n",n);}if(order==2){do{printf("input your card number\n");scanf("%s",x);i=Linsearch(inf,x,n);}while(i==-1);j=ProcessingService(inf,i,&inf[i].balance);/*j为乘车次数*/}if(order==3){do{printf("input your card number\n");scanf("%s",x);i=Linsearch(inf,x,n);}while(i==-1);Recharge(inf,n,&inf[i].balance);}if(order==4){InquiryBusiness(inf,n,j);}}while(order!=5);return 0;}/*输⼊⽤户卡号及充值⾦额进⾏充值,⽆返回值*/void Recharge(INFORMATION inf[N],int n,float *p){float money;printf("your card's balance is %.2f\n",*p);do{printf("How much money do you want to recharge?\n");scanf("%f",&money);}while(money<0);*p=*p+money;printf("your card's balance is %.2f\n",*p);}/*基本信息包括卡号(只允许录⼊⼗位卡号)和初始⾦额的录⼊,并返回录⼊卡号个数*/ int InputInformation(INFORMATION inf[]){int digit;int i,j,a;char reply;i=-1;do{i++;do{digit=0;printf("input the card number\n");scanf("%s",inf[i].cardnumber);for(j=0;inf[i].cardnumber[j]!='\0';j++){if(inf[i].cardnumber[j]>='0'&&inf[i].cardnumber[j]<='9')digit++;else;}}while(digit!=10);do{printf("Input initial money\n");scanf("%f",&inf[i].balance);}while(inf[i].balance<0);printf("Do you want to continue?\n");printf("enter 'y'is continue,and 'n'is stop\n");scanf(" %c",&reply);}while(reply=='y'||reply=='Y');a=i+1;return a;}/*运⽤线性查找法查找⽤户输⼊的卡号,若找到则返回其下标值,找不到则返回-1*/ int Linsearch(INFORMATION inf[N],char x[],int n){int i;for(i=0;i{if(strcmp(x,inf[i].cardnumber)==0)return i;else;}return -1;}/*性息查询,⽤户输⼊卡号,程序打印相关信息,⽆返回值*/void InquiryBusiness(INFORMA TION inf[],int n,int m){char x[11];int i;int j;do{printf("input your card number\n");scanf("%s",x);i=Linsearch(inf,x,n);}while(i==-1);printf("the information is :\n");printf("the card number is %s\n",inf[i].cardnumber);printf("the balance is %.2f\n",inf[i].balance);for(j=0;j<=m;j++){printf("the date is %ld\n",inf[i].date[j]);printf("the bus number is %d\n",inf[i].busnumber[j]);printf("the expenses is %.2f\n",inf[i].expenses[j]);}}/*乘车明细输⼊以及对帐户进⾏扣费处理,若余额不⾜则进⾏提⽰,返回值为乘车次数*/ int ProcessingService(INFORMA TION inf[],int i,float *p){int j=-1;int flag=1;char reply;do{j++;do{printf("Input the date,bus number and expenses\n");scanf("%ld",&inf[i].date[j]);scanf("%d",&inf[i].busnumber[j]);scanf("%f",&inf[i].expenses[j]);}while(inf[i].date[j]<=0||inf[i].busnumber[j]<=0||inf[i].expenses[j]<=0);*p=*p-inf[i].expenses[j];if(*p<0){printf("the balance is not enough,please recharge as quickly as possible\n"); flag=0; *p=*p+inf[i].expenses[j];printf("your crad balance is %.2f\n",*p);}else{printf("your crad balance is %.2f\n",*p);}printf("Do you want to continue?\n");printf("enter 'y' is continue,and 'n' is stop\n");scanf(" %c",&reply);}while(reply=='y'||reply=='Y');return j;}/*第⼆次及其以后再次录⼊基本信息,并返回录⼊卡号个数*/ int InputInformationTwo(INFORMATION inf[],int n){int digit;int i,j,a;char reply;i=n-1;do{i++;do{digit=0;printf("input the card number\n");scanf("%s",inf[i].cardnumber);for(j=0;inf[i].cardnumber[j]!='\0';j++){if(inf[i].cardnumber[j]>='0'&&inf[i].cardnumber[j]<='9')digit++;else;}}while(digit!=10);do{printf("Input initial money\n");scanf("%f",&inf[i].balance);}while(inf[i].balance<0);printf("Do you want to continue?\n");printf("enter 'y'is continue,and 'n'is stop\n");scanf(" %c",&reply);}while(reply=='y'||reply=='Y');a=i+1;return a;}五调试分析1、应使⽤循环以确保录⼊的初始⾦额,充值⾦额,乘车费⽤均不为负值;2、应使⽤循环以确保录⼊卡号位数的正确性;3、由于有从键盘录⼊字符环节,则应防⽌缓冲区中回车符的误⼊⽽影响程序;4、由于程序信息没有⽤⽂件进⾏保存,因此每次程序运⾏都要进⾏初始信息的录⼊。
rfid智能货架实验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RFID技术的基本原理,掌握RFID系统的构成及工作流程。
2. 学生能了解智能货架在物流仓储领域的应用,明确RFID技术在货架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3. 学生掌握实验中所用到的相关电子元器件的功能和连接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操作RFID设备进行智能货架实验的能力,能够完成实验设备的搭建和调试。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针对实际问题设计简单的RFID智能货架解决方案。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数据分析,提高问题解决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物联网技术及其应用的兴趣,提高对新兴技术的认识。
2. 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新能力,增强自信心。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科技对生活的改变,增强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课程,旨在通过实验让学生深入了解RFID技术及其在智能货架中的应用。
学生特点:本课程针对初中或高中年级学生,学生对新兴技术有一定的好奇心,具备基本的物理知识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教师需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的实现,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RFID技术原理及其应用场景介绍。
- 智能货架系统构成及工作流程解析。
- 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包括传感器、控制器等。
2. 实践操作:- RFID设备搭建与调试方法。
- 智能货架实验操作步骤,包括数据采集、分析等。
- 基于RFID的智能货架应用案例分析。
3. 教学大纲:- 第一阶段:导入新课,介绍RFID技术原理及其在智能货架中的应用。
- 第二阶段:讲解电子元器件知识,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备搭建。
- 第三阶段:分组进行智能货架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并掌握操作方法。
- 第四阶段:分析实验数据,探讨RFID技术在智能货架中的应用价值。
rfid实训报告一、背景RFID技术是一项重要的智能化技术,基于无线射频进行物品识别和跟踪,具有不接触、不可见、扫描速度快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物流、供应链、库存管理、门禁、车载电子收费、医疗、安防等领域。
为了更好地了解RFID技术的应用和开发,我参加了一次RFID实训课程。
二、实训内容1. RFID技术介绍实训开始前,老师对RFID技术的原理和应用进行了详细讲解。
RFID技术是通过将存储在RFID标签中的信息,与RFID读写器进行无线通信,实现物品识别和跟踪的技术。
RFID标签由天线和芯片组成,有被动型和主动型之分。
被动型标签是依靠RFID读写器的能量对其进行激活和工作的,主动型标签则是依靠内部电池进行自动感应和工作的。
2. RFID技术应用RFID技术应用非常广泛,其中,物流和供应链管理是最为典型的应用之一。
在物流环节中,RFID技术可以实现对货物的跟踪和控制,提高物流效率。
在供应链管理中,RFID技术可以实现批次追溯和库存管理,避免货物信息丢失和错误。
3. RFID技术开发在进行RFID技术开发前,我们首先进行了RFID模块的连接和配置。
RFID模块是由芯片、天线和电路板组成的,可以通过串口和控制电路进行数据的传输和操作。
我们采用arduino作为控制电路,并将RFID模块与arduino通过串口进行数据交换。
4. RFID技术实验通过以上配置,我们开始进行RFID技术的实验。
实验包括RFID标签的读写、RFID标签的编码和解码、以及RFID标签的防冲突技术等。
我们通过arduino编写了适合实验的程序,通过读写RFID标签验证实验效果。
三、学习收获通过此次RFID实训,我深刻地认识到了RFID技术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的广泛性。
在实验中,我也掌握了RFID模块的配置和程序编写等基本技能。
此外,我还了解了一些RFID技术的应用案例,与同学们进行了经验交流和讨论,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学习方向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rfid技术与应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掌握其工作流程及系统组成;2. 掌握RFID技术在物联网、物流、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应用;3. 了解我国RFID技术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趋势。
技能目标:1. 学会使用RFID设备进行数据读取、写入和解析;2. 能够运用RFID技术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设计简单的RFID应用系统;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RFID技术及其应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2. 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认识到我国在RFID领域的发展成就;3. 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选修课,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和编程能力,对新兴技术感兴趣,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结合课本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实践和创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RFID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技能,培养其运用RFID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RFID技术原理:- 无线射频识别的基本概念;- RFID系统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RFID标签、读写器、天线等关键设备的性能参数及选型。
2.RFID技术应用:- 物联网中RFID的应用案例分析;-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中RFID技术的应用;- 智能制造领域RFID技术的应用。
3.RFID实践操作:- RFID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数据读取、写入及解析方法;- 基于RFID的简单应用系统设计与实现。
4.我国RFID技术发展:- 我国RFID技术发展现状;- 我国RFID技术政策、法规及标准;- 我国RFID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RFID技术原理(1-2章)第二周:RFID技术应用(3-4章)第三周:RFID实践操作(5-6章)第四周:我国RFID技术发展(7章)本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和教材内容进行设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RFID技术及其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rfid实训报告摘要:本报告旨在总结和评估我们进行的RFID实训项目。
我们介绍了RFID(射频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并详细描述了我们在实训中的目标、设计和实施过程。
此外,我们还对实训结果进行了评估,并提出了未来的改进措施。
1. 引言RFID技术是一种用于自动识别和跟踪物体的无线通信技术。
它在物流、供应链管理、库存控制和物品追踪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RFID技术,我们进行了一次实训项目。
2. 实训目标我们的实训目标包括:- 理解RFID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 学习如何选择和配置RFID设备;- 设计和实施一个包含RFID标签、读写器和中间件的小规模RFID系统;- 分析和解决实际RFID应用中的问题。
3. 设计和实施为了达到我们的目标,我们先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学习和实验操作,以熟悉RFID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随后,我们分组进行了实验设计和实施。
3.1 实验设计我们选择了图书馆图书管理作为RFID系统的应用场景。
我们设计了一个包含RFID标签、读写器和中间件的系统,用于图书的借还管理。
具体的实验设计包括:- RFID标签的选择和配置;- 读写器的选择和配置;- 中间件的开发和集成;- 数据库的设计和实现。
3.2 实验实施在实验实施阶段,我们按照实验设计的要求完成了以下任务:- RFID标签的粘贴和编码;- 读写器的安装和调试;- 中间件的开发和测试;- 数据库的部署和管理。
4. 实训结果和评估在完成实训项目后,我们对实训结果进行了综合评估。
我们考察了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和效率,并与传统的图书管理系统进行了比较。
4.1 系统可靠性和稳定性经过长时间的运行测试,我们的RFID系统表现出良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标签读写的成功率达到了90%以上,系统在高负载情况下也能维持正常运行。
4.2 系统安全性我们的系统包含了安全措施,如访问控制和数据加密。
通过密码验证和权限管理,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访问和修改系统数据。
rfid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报告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RFID(无线射频识别)系统设计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及应用领域,使学生掌握RFID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结构、工作流程及其在物联网中的重要地位。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了解RFID技术的基本概念、历史与发展趋势。
2.掌握RFID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包括标签、读写器和应用系统。
3.理解RFID技术在各类应用场景中的工作原理和实施策略。
4.熟悉RFID技术的标准体系和国内外相关政策法规。
5.能够分析并选择合适的RFID解决方案。
6.掌握RFID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7.能够运用RFID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如物流管理、资产管理等。
8.具备一定的RFID系统调试、优化和故障排除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新兴技术的敏感性和好奇心,增强其学习新技术的积极性。
2.使学生认识到RFID技术在信息化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其责任感和使命感。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其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RFID技术概述:介绍RFID技术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趋势及其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2.RFID系统结构:详细讲解RFID系统的核心组件,包括标签、读写器和应用系统,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RFID技术原理:深入解析RFID技术的工作原理,包括信号传输、数据编码和解码等关键技术。
4.RFID应用场景:介绍RFID技术在物流、制造、交通、医疗等领域的典型应用案例。
5.RFID系统设计:讲解RFID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步骤,包括系统需求分析、方案选型、系统架构设计等。
6.RFID标准与法规:阐述RFID技术的标准体系,以及国内外相关政策法规。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包括:1.讲授法:通过讲解RFID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目录第一章 RFID基本知识 (1)1.1 RFID概念及原理 (1)1.1.1 概念 (1)1.1.2 组成 (2)1.1.3 工作原理 (2)1.2 RFID分类 (4)1.3 RFID系统的应用 (7)第二章学生管理系统硬件设计 (9)2.1 系统框图(组成) (9)2.2 各部分选择及作用 (9)2.3 系统组网计算机组网 (10)第三章学生管理系统软件设计 (11)3.1 数据库开发软件介绍 (11)3.1.1 Access数据库 (11)3.1.2 Visual Basic软件 (11)3.2软件结构(功能) (11)3.2.1 Access数据库软件结构 (11)3.2.2 VB软件结构 (12)3.3 功能实现 (13)第四章总结 (15)参考文献: (16)第一章 RFID基本知识1.1 RFID概念及原理1.1.1 概念RFID 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缩写,即射频识别,俗称电子标签。
RFID 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
RFID 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
埃森哲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弗格森认为 RFID 是一种突破性的技术:第一,可以识别单个的非常具体的物体,而不是像条形码那样只能识别一类物体;第二,其采用无线电射频,可以透过外部材料读取数据,而条形码必须靠激光来读取信息;第三,可以同时对多个物体进行识读,而条形码只能一个一个地读。
此外,储存的信息量也非常大。
图1.1-1:传统条形二维码标签第 1 页共16 页1.1.2 组成射频识别(RFID)系统因应用不同其组成也会有所不同,但基本都是由电子标签、读写器和天线这三大部分组成。
RFID系统的基本组成如图1.1-2所示:图1.1-2:RFID系统组成标签(Tag):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有源标签还需要电池和传感器等) ,每个标签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附着在物体上标识目标对象。
RFID技术原理与应用的课程报告要求如下:
1. 题目自选,或者在下列参考题目中选取;
2. 考查目标以达到完成开题报告水平为要求;
3. 内容包括四个部分:
一、课题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发展概况及趋势
三、课题主要工作
四、参考文献
4. 内容字数要求:
●总共1500字以上,其中
●国内外发展概况至少介绍类似RFID系统国内3种、国外3种;
●课题主要工作部分至少500字以上(需包括系统结构、工作流程、
系统配置等设计内容);
●参考文献10-15篇,包括期刊2篇,英文参考文献1篇;
5. 内容格式要求,标题小3号黑体居左,正文小4号宋体,固定行间距22pt
6. 报告截止时间:6月21日下午5时前
参考题目:
1.基于RFID的物流系统设计与开发
2.基于RFID的楼宇门禁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3.基于RFID的校园支付系统设计与开发
4.基于RFID的停车场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5.基于RFID的不停车收费系统设计与开发
6.基于RFID的行李分拣系统设计与开发
7.基于RFID的智能仓储系统设计与开发
8.基于RFID的图书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9.基于RFID的档案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10.基于RFID的畜牧场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11.基于RFID的智能建筑物节能系统设计与开发(+)
12.基于RFID的智能会议签到系统设计与开发(+)
13.基于RFID的智能导游点名系统设计与开发(+)
14.基于RFID的智能公交信息发布系统设计与开发(+)
15.基于RFID的智能病历系统设计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