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击伤健康教育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3
电击伤健康教育
电击伤是高压电流通过身体造成的组织损伤,常引起严重的组织凝固坏死,尤其是血管、神经易受损,致残率高。
对于损伤程度较深的电击伤,临床采用皮瓣移植的方法来进行修复创面为了让病人很好地配合治疗及护理,应指导病人掌握以下有关知识。
心理指导
深达骨骼的电击伤,引起肢体坏死时,需及早截肢,人难于接受而产生悲观情绪,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心理指导:
1、耐心向病人解释示截肢的目的是因为肢体已经坏死了,且电烧伤释放大量血红蛋白,易沉积和堵塞肾小管,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此外大出血、全身感染并发症随时可能危及生命,必须易于截肢。
2、介绍身体残疾的人一样可以于任何事情的事例,激励患者生活勇气,愉快接受治疗和护理。
饮食指导
进食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以供给充足的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以利于创面的修复。
休息指导
卧床休息,防止因活动使血管血栓脱落造成重要脏器血管栓塞。
预防与保健指导
1、深度电击伤,容易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如出现尿量少,尿色深,说明可能有血红蛋白尿,肾功能受到影响,应及时报告医护人员处理。
2、预防出血:
(1)电击伤后组织逐渐坏死侵蚀到血管时,可能发生突然出血危及生命。
(2)床旁备止血带、无菌纱布或棉垫,一旦发生了出血,即可用以应急。
如果是四肢出血,先使用止血带,捆扎位置应接近伤口(减少缺血组织范围),其它部位用无菌纱布或棉垫压迫出血部位,同时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出院指导
1、安全用电教育:大多娄电击伤是由于操作不慎所致辞,应严格操作规程,加强对儿童的教育,学会急救方法。
2、已截肢的病人,半年后呆定配假肢,以适应伤残后生活。
电击伤的现场急救引言概述:电击伤是一种常见的事故伤害,发生时可能造成严重的身体损伤甚至危及生命。
在电击伤的现场,正确的急救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六个大点来阐述电击伤的现场急救措施。
正文内容:1. 保护现场安全1.1 断电源:首先,确保电源已经切断,以防止进一步的电击伤发生。
1.2 隔离现场:将受伤者与电源隔离开,并确保周围没有其他人受到电击的危险。
2. 评估受伤者状况2.1 检查意识:观察受伤者是否有意识,如有需要进行复苏措施。
2.2 检查呼吸:检查受伤者是否有呼吸,如没有需要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
2.3 检查脉搏:检查受伤者是否有脉搏,如没有需要进行心肺复苏。
3. 做好基本急救措施3.1 停止出血:如果受伤者有出血,需要用干净的纱布或衣物进行止血。
3.2 固定骨折:如果受伤者有骨折,需要用夹板或绷带固定骨折部位。
3.3 覆盖伤口:对于电击伤的皮肤破损,需要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进行覆盖,以防止感染。
4. 寻求专业医疗帮助4.1 拨打急救电话:及时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告知受伤者的情况和位置。
4.2 不擅自移动: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之前,不要擅自移动受伤者,以免加重伤情。
4.3 提供必要信息:向急救人员提供受伤者的身体状况、电击的情况和受伤者的过去病史等必要信息。
5. 防止二次伤害5.1 防止感电:在急救过程中,急救人员和目击者应注意自己的安全,避免接触电源。
5.2 防止交叉感染:使用一次性手套和洁净的急救用品,以防止感染传播。
5.3 防止进一步损伤:在急救过程中,要避免过度移动伤者,以免引起骨折、脱位等进一步损伤。
6. 提供心理支持6.1 安抚受伤者:在急救过程中,提供安抚和鼓励,以减轻受伤者的紧张和恐惧。
6.2 与家属沟通:与受伤者的家属进行沟通,提供及时的信息和支持,以缓解他们的焦虑和担忧。
6.3 提供后续帮助:在急救结束后,提供受伤者和家属需要的进一步帮助和指导。
总结:电击伤的现场急救需要迅速、准确地采取措施。
小班幼儿园安全教育教案之电击预防与应急措施电力是一种能量,如果不注意安全,会对人造成严重伤害甚至危及生命,幼儿对电力的危害没有足够的认识,因此需要对他们进行电力安全教育。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大家介绍小班幼儿园的电击预防与应急措施。
一、电力知识在孩子熟悉的生活世界中,有许多电子产品,如电视、手机、电脑、灯等等。
小班幼儿园的教师应该抓住孩子感兴趣的事物来进行教育,让他们理解电力是一种能量,电子产品需要通过插头接通电源才能使用。
让孩子明白电力不是玩具,不可以随意触碰。
同时,还要告诉孩子插头在使用时需要保持干燥,不能碰到水。
二、危险场所小班幼儿园应该设置危险场所,即不让幼儿随意触碰的地方。
如插座、电线、电源开关等。
危险场所应该明显、醒目,可以设计成卡通形象,吸引孩子的眼球,提醒他们这里是危险的地方,不可以靠近。
三、电击事故的应急措施1、避免继续接触电源如果孩子触碰到电源导致电击,应该立即避免继续接触电源。
可以帮助孩子迅速将手拿开,并告诉他们不要再接触电源。
2、寻找成年人寻求帮助孩子在电击事故发生时,不要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应该寻找成年人寻求帮助。
幼儿园小班教师应该定期对孩子进行安全教学,让他们知道危险需要及时寻找爸爸妈妈或幼儿园老师帮助。
3、进行急救如果孩子出现了电击后的症状,如呼吸困难、心跳骤停,应该尽快进行急救。
急救的具体方法可以参考相关书籍或相关课程提供的视频教学。
幼儿园应该定期邀请医生来开展急救培训,提高教师及家长的急救水平。
幼儿园是孩子们接触外部世界的重要场所,其安全教育更是重中之重。
教师应该在日常教育中注重安全教育,让孩子们知道如何面对危险情况,保证他们健康成长。
电击伤的健康教育
《电击伤的健康教育》
电击伤是指因触电而造成的身体伤害。
电击伤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了解如何预防和处理电击伤至关重要。
首先,预防电击伤的发生是关键。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避免触电的情况,比如避免触摸裸露的电线或插头,远离高压设备和雷电,遵守电器使用和安全操作规范等。
另外,当面对电击伤时,正确的急救措施也是至关重要的。
当有人受到电击伤时,首先要确保自己的安全,然后立即切断电源,然后立即呼叫急救人员。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之前,应该尽快开始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术,以便保持伤者的生命体征。
此外,电击伤后应及时就医,即便伤者没有明显的症状也要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查,以确保没有潜在的内部伤害。
有时候电击伤造成的伤害可能并不明显,但却会对身体造成长期的隐患。
总之,了解如何预防和处理电击伤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可以保护自己,也可以及时救助他人。
希望每个人都能够重视电击伤的健康教育,以保护自己和周围的人。
电击伤急救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电击伤是当一定电流或电能量(静电)通过人体引起组织不同程度损伤或器官功能障碍,重者发生心搏、呼吸停止称为电击伤,俗称触电。
雷击也是一种电击伤。
【护理常规】1.院外救护(1)现场救护的基本原则:迅速、就地、准确、坚持,立即脱离电源,防止进一步损伤。
施救者注意使用绝缘物品避免自身损伤。
(2)迅速将患者转移到通风处仰卧,检查生命体征(脉搏、呼吸、意识状态等)轻型电击伤患者就地观察及休息,促进恢复。
(3)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供氧。
若发生呼吸、心搏停止,则应立即采取心肺脑复苏,以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
(4)注意保护创面,防止感染。
(5)及时处理内出血和骨折,特别对高处触电下跌者,必须进行全面检查,如发现有内出血或骨折者,应立即给予适当处理。
2.院内救护(1)判断患者的呼吸道、呼吸及循环情况,如无心搏、呼吸,立即给予心肺脑复苏及进一步生命支持。
维持有效呼吸,重症患者应尽快做气管插管,给予呼吸机正压吸氧。
(2)有心搏、呼吸,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使指氧饱和度在95%以上。
(3)开通静脉通路,根据医嘱予血常规、凝血功能、电解质、心肌酶谱等相关抽血检查。
(4)心电监护和纠正心律失常,电击伤患者在伤后应进行心电监护48h。
(5)严密监测病情变化,定时复查心电图、监测生命体征、肾功能和每小时尿量。
(6)有开放性伤口者应注意保护创面,加强换药,防止感染。
局部坏死组织及时除痂,皮损较大时应植皮。
(7)遵医嘱给予患者按时服用保护心肌的药物。
【健康教育】1.休息与运动绝对卧床休息,防止因活动使血管内血栓脱落造成重要脏器血管栓塞。
2.饮食指导进食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以供给足够的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以利于创面的修复。
3.用药指导指导患者严格按医嘱服药,不可擅自停药或换药,并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对患者进行预防瘢痕治疗。
4.心理指导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加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电击伤的健康教育
电击伤的健康教育建议
电击伤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伤害,可能会造成严重的身体损伤甚至死亡。
为了预防电击伤的发生,我们需要遵循以下健康教育建议:
1. 注意电源安全:确保所使用的电器设备符合安全标准,并定期检查电线是否破损。
避免在潮湿的环境下使用电器或插头,以防止电流泄漏。
2. 使用绝缘工具:在进行电气维修或使用电器时,务必使用绝缘手套、绝缘鞋等特殊工具,以减少电流通过身体的可能性。
3. 避免触碰裸露电线:在发现电线裸露或电气设备故障时,应立即报修或请专业人员处理。
切勿触碰裸露的电线,以免发生电流侵害。
4. 孩子的安全教育:家长应对孩子进行电源安全教育,告诉他们电器是危险的,并定期检查孩子们使用的电器设备是否安全可靠。
5. 避免在雷雨天气使用电器:在雷雨天气中,避免使用电子设备、电脑、电话等,以降低被雷击的风险。
6. 急救处理:如果不幸遭受电击伤,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尽量保持伤者的安静和稳定,切勿擅自移动伤者,以免加重伤
势。
通过遵守以上健康教育建议,我们可以减少电击伤发生的可能性,并保障身体的安全。
记住,电力是一项重要且危险的资源,正确、安全地使用电力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儿童防电击的安全教育在当今电子产品普及的时代,电力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源。
然而,电力也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对于儿童来说。
电击事故可能导致严重的伤害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给儿童进行防电击的安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部分:了解电的基本知识在进行防电击的教育之前,儿童需要了解一些关于电的基本知识。
他们应该知道电是一种危险的能量,并且可以造成伤害。
告诉他们电是通电的物体产生的,如插座、电线和电器等。
此外,还应教育他们了解电的路径,即电从源头通过导线流动,再通过接地线回到源头。
第二部分:安全用电为了防止儿童触电事故的发生,家长和教育者有责任教育孩子如何安全地使用电力。
以下是一些安全用电的基本规则:1. 不要触碰电线和插座:告诉儿童不要随意触碰电线和插座,以免触电。
他们应该明白只有成年人才能处理电器设备和插座。
2. 使用安全插座盖:为了防止儿童插入物品到插座中,可以安装安全插座盖。
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不慎触电。
3. 不玩具类电器:儿童应该明白电器不是玩具,不应该拆解或玩弄。
告诉他们只有在成人的监督下才能使用电器。
4. 平衡用电:教育儿童不要把太多的电器同时接在一个插座上,以免发生过载。
同时,也要教给他们定期检查电线和插头的情况。
第三部分:接地保护接地保护是保证电气设备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也非常适用于儿童的防电击教育。
以下是一些与接地保护相关的内容:1. 理解接地线:儿童需要明白接地线是用来消除电器中的电荷的。
告诉他们接地线是电流回归源头的路径。
2. 定期检查接地线:教育儿童定期检查电器和插头上的接地线是否完好无损。
告诉他们任何损坏或漏电的迹象都需要立即通知成年人。
3. 避免湿地和潮湿的环境:儿童应该知道避免在湿地和潮湿的环境中使用电器,这样可以减少接触电流的风险。
第四部分:应急措施即使我们已经采取了预防措施,电击事故可能仍然发生。
因此,我们应该教育儿童一些基本的应急措施,以便在发生电击事故时能够及时采取行动。
电击伤抢救护理常规
【观察要点】
1.询问患者发生触电的时间、地点、电源电压的高低。
2.检查患者电击损伤部位,监测有无心律不齐、心、动过速。
3.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等变化,观察有无呼吸频率改变、肌肉抽搐、血压下降、神志的变化。
【护理措施】
1.迅速切断电源。
2.电击伤轻者,卧床休息,观察病情变化,遵医嘱给予对症支持治疗。
3.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术。
4.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4〜6L/min。
5.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药。
6.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神志等变化,控制体温在32C,头部置冰帽,应用甘露醇、激素等药物防治脑水肿,准确记录出入量。
7.给予心电监护,及时发现恶性心律失常。
8.有创面者,对创面进行严格消毒,用过氧化氢溶液冲洗伤并彻底清创,暴露创面。
早期使用抗生素预防和控制感染。
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健康指导】
1.宣传安全用电知识。
2.告知患者及家属遵守用电操作规程。
3.讲解电击伤的自我防范措施及自救知识。
电击伤病人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内容】
1.专科护理救护原则:迅速将病人脱离电源,关闭电闸,切断电源,拉开触电病人分秒必争,尽力进行有效抢救。
(1)急救护理(现场救护):如出现心脏骤停,立即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2)皮肤灼伤护理:注意创面保护。
彻底清除坏死组织,防止感染和进一步损伤。
使用抗生素、破伤风抗毒素,预防和控制电击伤
损伤深部组织后所造成的厌氧菌感染。
2.饮食清醒病人可进流食,少量多餐,给予高热量、高营养、易消化的流质,逐步过渡到半流质、普食,保证机体营养的供给。
心脏骤停和呼吸停止的病人在复苏成功,肠蠕动恢复后给予流
质或鼻饲流质。
3.休息与睡眠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部分病人电击后处于
精神亢奋状态,应强迫卧床休息,对神志不清者,可采取保护性约束,防止坠床。
4.药物盐酸肾上腺素为电击伤后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时的首选药物,可静脉注射或气管内滴药,但是,如果电击伤后心脏搏动存在或有房性或室性早搏者应禁止使用肾上腺素,因此药可能引起心室颤动。
5.心理护理热情接待病人,对清醒病人给予心理安慰,消除病人及家属的恐惧心理。
6.卫生宣教按照用电原则安全用电,对于已经发生的触电事故,应保持镇静,立即呼救,迅速脱离电源,在脱离电源的过程中,避免给触电者造成其他伤害,同时要注意保护自身安全,严格保持自己与触电者的绝缘。
7.出院指导电击伤复苏成功后,多无明显后遗症,部分病人可能有轻度头痛,如有不适,及时随诊。
儿童防触电知识点总结触电是一种危险的电气事故,对儿童来说尤其危险。
因为儿童对电线、插座等电器设施缺乏正确的认识和防范意识,容易发生触电意外。
因此,家长和老师需要教育孩子正确的防触电知识,以确保他们的安全。
以下是一些儿童防触电知识点的总结:1.正确的电器使用和插拔插头方法家长和老师需要教育孩子正确的插拔插头方法。
孩子应该在插拔插头的时候先把电器关掉,避免在电器处于工作状态下进行插拔。
在插拔插头的时候,孩子应该轻轻推进或拔出插头,而不是用力拉扯。
这样可以避免因为插头断裂而导致触电事故。
2.电器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家长和老师需要教育孩子正确使用电器设备的方法。
例如,孩子们应该知道电熨斗、吹风机、电熔化笔等电器设备是不能接水的,否则会引发触电危险。
另外,孩子们也应该知道不要在电器设备处放置金属物品,避免电器设备因为短路而引发触电危险。
3.避免在潮湿的环境中使用电器设备潮湿的环境容易引发电器设备老化、电线短路等问题,增加触电的危险。
家长和老师需要教育孩子在潮湿的环境中不要使用电器设备,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
4.不玩耍电器设备和插座孩子们不应该在没有成年人监护的情况下玩耍电器设备和插座。
因为孩子们缺乏对电器设备和插座的正确认识,容易发生事故。
因此,家长和老师需要教育孩子不要玩耍电器设备和插座,以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
5.正确使用接线板孩子们在需要使用接线板的时候,应该选择质量好的接线板,并且插头数量不宜过多,避免电线过热引发触电事故。
另外,孩子们在用接线板的时候不要随意触摸导线和插头,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
6.正确的插座使用孩子们应该知道插座只能插合适的插头,而不是随意插入金属物品或其他不适合的物品。
插座周围也不应该摆放易燃物品、易燃气体和易燃液体,以免引发火灾和触电事故。
7.遇到电器故障及时报告家长或老师如果孩子在使用电器设备的过程中发现电器设备有异常,例如发生漏电、发出刺耳的声音、冒烟等,应该及时报告家长或老师,不要私自处理,以免增加触电风险。
儿童触电危险知识点总结电力是一种十分危险的能量,触电是指人体与电流直接接触所引起的伤害。
儿童因为好奇心强,不懂得电力的危险性,容易因为误操作而触电。
因此,儿童触电危险知识点的学习十分重要,可以帮助他们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
第一部分:电力的危险性1. 电流对人体的危害电流对人体的危害取决于电流的大小、经过身体的路径、经过的时间长短以及人体的健康状况。
一般来说,大电流会造成严重的生命危险,小电流也可能引起烧伤或其他损伤。
2. 触电的危险场所儿童应当避免触电的危险场所,比如高压线附近、变电站、电力设备等。
此外,家中的插座、电器设备也是容易引起触电事故的地方。
3. 触电的危险行为触电的危险行为包括用湿手触碰电器、把金属物品插入插孔、触碰裸露的电线等。
这些行为都容易引起触电事故。
第二部分:预防触电事故的措施1. 家庭用电安全知识儿童应当学习家庭用电的安全知识,比如插头正确插入插座、使用电器时不要用湿手、避免将金属物品插入插孔等。
家长也应当教育孩子正确使用电器。
2. 避免触碰高压线家长应当教育孩子避免触碰高压线,不要玩耍或者攀爬附近的电线杆、电线等。
如果发现有儿童在高压线附近游玩,要及时制止并远离危险地带。
3. 防止触电的安全设施家长应当为家中安装漏电保护器、接地保护装置等安全设施,以提高家庭用电的安全性。
第三部分:触电事故的急救知识1. 触电的紧急处理如果有人触电,首先要尽快切断电源,然后用绝缘材料将触电者与电源隔离开来,不可以用手直接触碰触电者。
2. 触电者的急救措施如果触电者不受伤,可以进行心肺复苏,如果触电者受伤,应该及时送往医院就诊。
以上就是儿童触电危险知识点的总结,希望家长和孩子都能够重视电力安全,加强电力安全意识,预防触电事故的发生。
幼儿园防电击教案一、背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电器产品越来越普及,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依赖于电力。
但同时,电器的使用也带来了电击风险。
对于幼儿园里的孩子来说,由于年龄小、对危险的认知不足,更容易遭受电击事故的伤害。
因此,幼儿园必须高度重视防止电击风险,加强电路和电器的安全管理,确保幼儿的安全。
二、教育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实施,旨在:•帮助幼儿认识电器的危险性以及如何预防电击事故;•培养幼儿的自我防范意识和安全习惯;•提高幼儿园师生的电力安全意识,避免发生电击事故。
三、教学内容1.学习电器使用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幼儿园师生在现场观看电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学习使用电器时的注意事项,重点介绍如何正确连接电源和拔出插头等方法。
2.认知电器的危险性通过多种方式让幼儿认识电器的危险性,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
例如,组织将各种电器用语言和图片进行介绍,向幼儿宣传电器的危险性,并让幼儿表演模拟电击实验,帮助他们了解危险的现象和安全措施。
3.预测电击事故的风险让幼儿尝试预测电击事故可能发生的场合和原因,并进行实际操作演示,让幼儿知晓何时何地需要特别注意。
同时,提出常见的电击事故防患措施,提醒幼儿及时发现并排除电器设备的安全隐患,保证电器使用的安全。
四、教学方法1.多媒体讲解法借助多媒体设备,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向幼儿讲授电器使用方法和防电击知识,同时还可以借助图像与声音的提示提高幼儿的记忆效果。
2.演示法通过搭建仿真实验平台或真实的电器设备,让幼儿亲身操作,锻炼他们的安全自我保护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设置一些幼儿常用的电器设备供幼儿操作,引导幼儿正确使用电器,在教学过程中让他们更加深刻认识到电器的危险性。
五、注意事项1.教育方法和手段必须符合幼儿身心特点,注重情感体验和互动性,在动态描绘中形成乘数效应。
2.教学内容必须严谨正确,避免讲解夸大、误导等情况发生,强调教学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3.奉行“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一旦发现电器设备隐患需要立即处理,确保安全。
电击伤健康教育
电击伤是高压电流通过身体造成的组织损伤,常引起严重的组织凝固坏死,尤其是血管、神经易受损,致残率高。
对于损伤程度较深的电击伤,临床采用皮瓣移植的方法来进行修复创面为了让病人很好地配合治疗及护理,应指导病人掌握以下有关知识。
心理指导
深达骨骼的电击伤,引起肢体坏死时,需及早截肢,人难于接受而产生悲观情绪,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心理指导:1、耐心向病人解释截肢的目的是因为肢体已经坏死了,且电烧伤释放大量血红蛋白及肌红蛋白,易沉积和堵塞肾小管,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此外大出血、全身感染并发症随时可能危及生命,必须易于截肢。
2、介绍身体残疾的人一样可以于任何事情的事例,激励患字者生活勇气,愉快接受治疗和护理
饮食指导
进食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以供给充足的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以利于创面的修复。
休息指导
卧床休息,防止因活动使血管内血栓脱落造成重要脏器血管栓塞。
预防与保健指导
1、深度电击伤,容易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如出现尿量少、尿色深,说明可能有血红蛋白尿,肾功能受到影响没,应及时报告医护人员处理。
2、预防出血:
(1)电击伤后组织逐渐坏死侵蚀至血管时,可能发生突然出血危及生命。
(2)床旁备止血带、无菌纱布或棉垫,一旦发生出血,即可用以应急。
如果是四肢出血,先使用止血带,捆扎位置应接近伤口(减少缺血组织范围),其它部位用无菌纱布或棉垫压迫出血部位,同时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皮瓣移植术前指导
参照皮片移植知识宣教术前指导。
皮瓣移植术后指导
1、术后患肢或全身固定为一个姿势,以使皮瓣不受压和不受牵拉,注意不要随意更动姿势,患肢抬高,稍高于心脏平面,有利于静脉回流,减轻水肿。
2、皮瓣为一暂时性血运不良的组织,感觉和活力较差,局部加温时(如用烤灯照射),温度不宜超过38℃。
3、应保持室温恒定在25-28℃,以避免气温太低导致全身血管特别是皮瓣血管痉挛,影响血液循环。
4、皮瓣转移术后使用止血药物时,如出现皮肤有出血点、瘀斑击其它创面的出血,应立即报告医务人员处理。
5、勿挤压、扭曲、摩擦皮瓣,以利皮瓣成活。
6、术前皮瓣愈合时间长(较正常组织长2-3倍),影响患肢关节活动,故需做其它关节的功能锻炼,以防止肌肉萎缩。
出院指导
1、安全用电教育:大多数电击伤是由于操作不慎所致,应严格操作规程,加强对儿童的教育,学会急救方法。
2、训练皮瓣功能:皮瓣为一移植物,应有意识地加强局部的功能训练,如手指皮瓣移植后训练抓握功能。
3、已截肢的病人,半年后可定配假肢,以适应伤残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