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线路设计第5章
- 格式:ppt
- 大小:344.00 KB
- 文档页数:37
旅行社旅游线路介绍手册第一章:旅游概述 (2)1.1 旅游目的地简介 (2)1.2 旅游季节与气候特点 (3)第二章:线路特色 (3)2.1 线路亮点 (3)2.2 独特体验 (4)2.3 旅游主题 (4)第三章:行程安排 (4)3.1 行程时间规划 (4)3.2 行程路线设计 (5)3.3 行程特色活动 (5)第四章:住宿安排 (5)4.1 住宿标准 (5)4.2 住宿地点 (6)4.3 住宿设施 (6)第五章:餐饮推荐 (6)5.1 特色美食 (6)5.2 餐饮安排 (7)5.3 餐饮安全 (7)第六章:交通指南 (7)6.1 交通工具选择 (7)6.2 交通路线规划 (8)6.3 交通注意事项 (8)第七章:景点介绍 (9)7.1 主要景点 (9)7.1.1 天安门广场 (9)7.1.2 长城 (9)7.1.3 故宫 (9)7.1.4 西湖 (9)7.2 次要景点 (9)7.2.1 颐和园 (9)7.2.2 华山 (9)7.2.3 丽江古城 (9)7.2.4 桂林山水 (9)7.3 景点游玩建议 (10)第八章:购物指南 (10)8.1 特色商品 (10)8.2 购物地点 (10)8.3 购物注意事项 (11)第九章:旅游安全 (11)9.1 旅行保险 (11)9.1.1 旅行保险种类 (11)9.1.2 投保流程 (11)9.1.3 赔付事项 (11)9.2 旅游安全常识 (12)9.2.1 行前准备 (12)9.2.2 旅行途中 (12)9.2.3 饮食安全 (12)9.3 紧急救援 (12)9.3.1 紧急联系方式 (12)9.3.2 紧急救援步骤 (12)第十章:旅游服务 (12)10.1 咨询与预订 (12)10.1.1 咨询服务 (12)10.1.2 预订服务 (13)10.2 旅游服务标准 (13)10.2.1 服务态度 (13)10.2.2 服务质量 (13)10.2.3 服务承诺 (13)10.3 客户反馈与投诉处理 (13)10.3.1 客户反馈 (13)10.3.2 投诉处理 (14)第一章:旅游概述1.1 旅游目的地简介旅游目的地,作为旅游活动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丰富的自然景观、人文历史和民俗风情。
旅游行业智能化旅游线路设计与规划方案第一章智能化旅游线路设计概述 (3)1.1 智能化旅游线路设计背景 (3)1.2 智能化旅游线路设计意义 (3)1.3 智能化旅游线路设计原则 (3)第二章智能化旅游线路需求分析 (4)2.1 旅游者需求分析 (4)2.2 旅游资源分析 (4)2.3 旅游市场分析 (5)第三章智能化旅游线路设计方法 (5)3.1 数据挖掘与分析 (5)3.1.1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5)3.1.2 数据挖掘方法 (5)3.1.3 数据分析方法 (6)3.2 人工智能算法应用 (6)3.2.1 机器学习算法 (6)3.2.2 深度学习算法 (6)3.3 旅游线路优化策略 (6)3.3.1 时间优化策略 (6)3.3.2 路线优化策略 (7)3.3.3 成本优化策略 (7)3.3.4 满意度优化策略 (7)第四章智能化旅游线路规划与实施 (7)4.1 旅游线路规划流程 (7)4.2 旅游线路实施步骤 (7)4.3 旅游线路实施保障 (8)第五章智能化旅游线路推荐系统 (8)5.1 推荐系统架构 (8)5.1.1 数据层 (8)5.1.2 服务层 (9)5.1.3 应用层 (9)5.2 推荐算法与应用 (9)5.2.1 基于内容的推荐算法 (9)5.2.2 协同过滤推荐算法 (9)5.2.3 混合推荐算法 (9)5.3 推荐系统优化策略 (10)5.3.1 数据质量优化 (10)5.3.2 算法优化 (10)5.3.3 用户交互优化 (10)第六章智能化旅游线路营销策略 (10)6.1 市场营销策略 (10)6.1.1 市场定位 (10)6.1.2 品牌建设 (10)6.1.3 渠道拓展 (10)6.2 互联网营销手段 (10)6.2.1 网络营销 (10)6.2.2 社交媒体营销 (11)6.2.3 内容营销 (11)6.3 旅游产品营销策略 (11)6.3.1 产品差异化 (11)6.3.2 价格策略 (11)6.3.3 服务增值 (11)6.3.4 联合营销 (11)6.3.5 跨界合作 (11)第七章智能化旅游线路服务与管理 (11)7.1 服务质量提升策略 (11)7.1.1 强化服务标准化建设 (11)7.1.2 利用大数据优化服务内容 (12)7.1.3 实施智能化服务评价体系 (12)7.2 旅游线路服务创新 (12)7.2.1 创新服务模式 (12)7.2.2 个性化定制服务 (12)7.2.3 跨界融合服务 (12)7.3 旅游线路服务与管理体系 (12)7.3.1 构建完善的服务体系 (12)7.3.2 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 (12)7.3.3 加强旅游线路监管 (12)7.3.4 提高旅游线路运营效率 (13)第八章智能化旅游线路安全与风险管理 (13)8.1 旅游线路安全风险分析 (13)8.1.1 自然灾害风险 (13)8.1.2 人为风险 (13)8.1.3 社会安全风险 (13)8.2 旅游线路安全措施 (13)8.2.1 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13)8.2.2 制定应急预案 (13)8.2.3 加强旅游安全宣传 (13)8.3 旅游线路风险管理策略 (14)8.3.1 风险识别与评估 (14)8.3.2 风险防范与控制 (14)8.3.3 风险监测与预警 (14)8.3.4 风险沟通与协作 (14)第九章智能化旅游线路可持续发展 (14)9.1 可持续发展原则 (14)9.2 生态旅游与绿色旅游 (14)9.3 旅游线路可持续发展路径 (15)第十章智能化旅游线路案例分析与启示 (15)10.1 成功案例分享 (15)10.1.1 杭州西湖智能导览系统 (15)10.1.2 丽江古城智能旅游线路规划 (16)10.2 案例分析与总结 (16)10.2.1 成功原因分析 (16)10.2.2 存在问题 (16)10.3 智能化旅游线路发展启示 (16)第一章智能化旅游线路设计概述1.1 智能化旅游线路设计背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市场需求和消费水平逐年提高。
旅游线路规划与推荐实战作业指导书第1章引言 (3)1.1 旅游线路规划的重要性 (3)1.2 实战作业的目的与意义 (4)第2章旅游目的地选择 (4)2.1 确定旅游目的地 (4)2.2 了解目的地的旅游资源 (5)2.3 目的地旅游政策与法规 (5)第3章旅游时间规划 (5)3.1 旅游季节选择 (5)3.1.1 春季(35月) (6)3.1.2 夏季(68月) (6)3.1.3 秋季(911月) (6)3.1.4 冬季(122月) (6)3.2 出行时间安排 (6)3.2.1 长假出行 (6)3.2.2 短假出行 (6)3.2.3 工作日出行 (6)3.3 避开旅游高峰期 (7)3.3.1 提前规划 (7)3.3.2 合理安排出行时间 (7)3.3.3 选择冷门目的地 (7)3.3.4 灵活调整行程 (7)第4章交通工具选择 (7)4.1 长途交通工具选择 (7)4.1.1 飞机 (7)4.1.2 火车 (7)4.1.3 长途汽车 (8)4.2 市内交通工具选择 (8)4.2.1 公共交通 (8)4.2.2 出租车 (8)4.2.3 租赁自行车或电动车 (8)4.3 灵活应对突发情况 (8)第5章住宿安排 (9)5.1 住宿类型选择 (9)5.1.1 星级酒店 (9)5.1.2 经济型酒店 (9)5.1.3 民宿与客栈 (9)5.1.4 青年旅社 (9)5.1.5 露营与房车 (9)5.2 预订住宿的注意事项 (9)5.2.1 提前预订 (9)5.2.3 注意退订政策 (9)5.2.4 确认住宿设施 (10)5.2.5 了解住宿周边环境 (10)5.3 住宿地点的挑选 (10)5.3.1 考虑交通便利性 (10)5.3.2 关注景点距离 (10)5.3.3 重视安全功能 (10)5.3.4 考虑行程安排 (10)5.3.5 关注住宿环境 (10)第6章景点游览规划 (10)6.1 选择旅游景点 (10)6.1.1 调研旅游者需求 (10)6.1.2 分析景点特点 (10)6.1.3 参考旅游攻略与评价 (10)6.2 景点游览顺序安排 (11)6.2.1 空间顺序 (11)6.2.2 主题顺序 (11)6.2.3 体力消耗顺序 (11)6.3 游览技巧与时间控制 (11)6.3.1 游览技巧 (11)6.3.2 时间控制 (11)第7章美食体验 (11)7.1 目的地特色美食 (11)7.1.1 目的地特色菜肴 (12)7.1.2 目的地特色小吃 (12)7.2 食宿安排与预订 (12)7.2.1 食宿预订渠道 (12)7.2.2 食宿预订注意事项 (12)7.3 注意饮食安全与卫生 (12)7.3.1 饮食安全 (12)7.3.2 饮食卫生 (13)第8章购物与娱乐 (13)8.1 目的地特色商品 (13)8.1.1 工艺品 (13)8.1.2 美食特产 (13)8.1.3 服饰配件 (13)8.2 购物场所推荐 (13)8.2.1 商业街 (13)8.2.2 特色市集 (13)8.2.3 购物中心 (14)8.3 娱乐活动安排 (14)8.3.1 文化演出 (14)8.3.2 休闲度假 (14)8.3.4 夜生活 (14)第9章旅游预算与费用控制 (14)9.1 制定旅游预算 (14)9.1.1 确定旅游目的地与时间 (14)9.1.2 收集旅游相关信息 (14)9.1.3 预测旅游费用 (14)9.1.4 确定预算总额 (14)9.2 旅游费用分解 (15)9.2.1 交通费用 (15)9.2.2 住宿费用 (15)9.2.3 餐饮费用 (15)9.2.4 景点门票及活动费用 (15)9.2.5 其他费用 (15)9.3 节省旅游费用的方法 (15)9.3.1 提前预订 (15)9.3.2 拼团出行 (15)9.3.3 灵活选择出行时间 (15)9.3.4 自助游与跟团游相结合 (15)9.3.5 精选景点与活动 (15)9.3.6 合理规划行程 (15)9.3.7 住宿选择多样化 (15)9.3.8 购物比价 (15)9.3.9 节约用餐 (16)第10章旅游线路实施与评估 (16)10.1 行前准备与注意事项 (16)10.1.1 资料准备 (16)10.1.2 物品准备 (16)10.1.3 注意事项 (16)10.2 旅游过程中的问题应对 (16)10.2.1 突发状况应对 (16)10.2.2 餐饮与住宿问题 (16)10.2.3 行程调整 (16)10.3 旅游线路评估与优化建议 (17)10.3.1 旅游线路评估 (17)10.3.2 优化建议 (17)第1章引言1.1 旅游线路规划的重要性旅游线路规划,作为旅游产业的核心环节之一,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一、游人容量计算(一)、生态容量测算生态容量是在景区生态环境质量得以正常维持而不致退化的情况下所允许的最大旅游活动量。
其测算依据是规划用地的功能和本底性质。
从石竹山风景名胜区的实际出发,确定其各类用地的生态容量和总生态容量(表 5.1)。
根据总生态容量测算的游人生态容量为375.5万人次/年。
表5.1 景区生态容量测算结果说明:石竹山全年均适合开展旅游活动,考虑到大雨、台风、意外事故等不可控制的因素,每年按200天计算生态容量。
(二)、游人容量测算游人容量是在景区生态容量的范围内,考虑游客心理承受能力和功能技术标准而允许的最多游客数量。
其测算方法有线路法、面积法和卡口法。
从石竹山景区实际出发,主要采用线路法和面积法来测算,在确定各景区计算指标的基础上,测算整个景区内各旅游景区的游人容量为196万人次/年,结果如表5.2。
从表中看出,景区的日容量小于景区的生态容量,所以可以用这个容量作为控制景区游客人数的容量。
表5.2 景区游人容量测算结果说明:石竹山全年均适合开展旅游活动,考虑到大雨、台风、意外事故等不可控制的因素,每年按200天计算年游客容量。
二、客源市场预测与分析石竹山风景名胜区作为福清市的主打景区、大福州旅游圈的南部发展龙头,它的开发已经对游客产生相当大的吸引力,有较好的景区开发经验,曾被评为“福建十佳省级风景名胜区”。
目前,石竹山风景名胜区的客源市场还主要来自周边县市,仅在周边市场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而随着福清市和大福州都市旅游圈的发展,石竹山风景名胜区本身开发的深入,石竹山风景名胜区游客量的增长将表现为:景区深度开发后会经历一个较短的高速增长期,随后增长率逐渐下降,游客量的增长趋于平缓。
对石竹山风景名胜区的游客进行低、中、高三个方案预测:1、低方案☐到2006年末,石竹山风景名胜区总游客量约55.7万人次,此前各年年平均增长率为3%;☐到2010年年末,石竹山风景名胜区总游客量为67.8万人次,此前各年年平均增长率约为4%;☐2020年左右,石竹山风景名胜区总游客量为91.1万人次,年平均增长率约为3%。
旅游线路创新七法时间:2006-03-23 21:12来源:中国旅游报作者:李晓军点击: 90次旅游产品―――路线,乃旅行社的生存之本。
我们只有精心设计出合理巧妙、有新意、有活力,并注以历史与文化内涵的路线,才能具有感染力与购买力,以利推销和招徕游客,在确保优质服务中创新。
那么,如何使旅游线路求新出奇,花样翻新,引人入胜,则是我们旅行社营销人员应当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坦率地说,这方面我们几乎还是个“空白”,与国际先进的旅游同行相比,差距甚大,有必要下功夫,研究一下其中的奥妙及技巧。
笔者从事旅游工作近20年,从实践中深切体会到,出新之路有两条:要么老路线翻新,在日程、景点、安排与配置活动上巧做文章,融入新的活力,达到让人耳目一新之感;要么弃旧图新,另辟蹊径,大胆开辟全新线路,当然,也可以新为主,携带部分精华老景点(景区)。
目前,我们在编制路线上常犯的毛病为:老生常谈,人云亦云,“涛声依旧”,缺乏新意。
我们知道,当一条路线从培育到成熟,当它达到顶峰时,我们就应当提早再培育出新的路线,以便新旧交替,不断攀向辉煌,这是一个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
不断推出新的路线正是我们尊重科学,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具体体现。
那么,怎样在编制旅游线路上创新呢?笔者将自己的心得整理如下,与同业人员切磋交流。
一、翻新式―――旧线翻新,注入新意旧路线之所以仍在沿用,这说明它还有生命力,古语说:“生姜还是老的辣”嘛,如果我们适当调整,改变思路,给它注入新的视觉,就可使其锦上添花,再焕青春。
如在东北全线游览中,各城市之间的交通工具全为火车,极其乏味,如果利用沈大高速公路,将沈阳至大连段的特快列车行程,改为汽车运行,这一小小改动就很有情趣,尽管火车具有安全、快捷、舒适的特点,但汽车同样如此,而且汽车观光的效果要比火车亮丽得多。
你看,下午沈阳发车,4小时到达大连,与火车同速,观赏夕阳西下的辽南大地风采,另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潺潺的河流像银色的飘带,排排果树、片片稻田、层层绿野、小小村庄,那连绵起伏的绿色丘陵在朵朵晚霞映照下,泛着橘红色,尤其当车行至金州一带,望见海天相连的盐田,虾场荡起耀眼的波光,无数海鸥展翅翱翔的场面,简直令人欢呼,这一切像一幅幅彩色的胶片,充满诗情画意,让人深深陶醉与遐想。
在线旅游行业个性化旅游路线规划方案第1章引言 (3)1.1 背景与意义 (3)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3)第2章个性化旅游市场分析 (3)2.1 市场现状 (3)2.2 市场需求与趋势 (4)2.3 竞争态势分析 (4)第3章旅游目的地选择 (4)3.1 目的地分类 (4)3.1.1 按地理位置分类 (5)3.1.2 按旅游主题分类 (5)3.2 目的地评价体系 (5)3.2.1 旅游资源丰富度: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5)3.2.2 旅游基础设施:如交通便捷程度、住宿设施、餐饮服务、旅游咨询服务等。
(5)3.2.3 旅游服务质量:包括旅游服务人员素质、旅游安全、旅游投诉处理等。
(5)3.2.4 旅游口碑:来自游客的评价与推荐,包括网络评价、旅游攻略等。
(5)3.2.5 旅游可持续发展能力:包括环境保护、资源利用效率、当地居民受益程度等。
53.3 目的地推荐方法 (5)3.3.1 需求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大数据分析等方法收集旅游者的兴趣、需求、预算等信息。
(5)3.3.2 目的地匹配:根据旅游者的需求,从目的地分类中选择合适的目的地,并结合评价体系进行初步筛选。
(5)3.3.3 精准推荐:运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技术,结合旅游者的历史旅游数据,为旅游者提供个性化的旅游目的地推荐。
(5)3.3.4 动态调整:根据旅游市场的变化、旅游者的反馈以及季节、节假日等因素,动态调整推荐策略,保证推荐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6)第4章旅行者需求分析 (6)4.1 旅行者画像构建 (6)4.2 旅行者需求挖掘 (6)4.3 需求与目的地匹配 (6)第5章个性化旅游路线规划方法 (7)5.1 路线规划框架 (7)5.2 旅行者偏好模型 (7)5.3 路线优化算法 (7)第6章个性化旅游资源整合 (8)6.1 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 (8)6.1.1 旅游资源分类 (8)6.1.2 旅游资源评价 (8)6.2 旅游资源整合策略 (9)6.2.1 确立整合目标 (9)6.2.2 选择整合模式 (9)6.3 个性化旅游资源推荐 (9)6.3.1 自然风光旅游 (9)6.3.2 人文历史旅游 (9)6.3.3 休闲度假旅游 (9)6.3.4 个性化定制旅游 (9)第7章个性化旅游服务设计 (10)7.1 服务类型与特点 (10)7.1.1 主题旅游服务 (10)7.1.2 定制旅游服务 (10)7.1.3 智能化旅游服务 (10)7.2 服务设计与创新 (10)7.2.1 产品创新 (10)7.2.2 服务模式创新 (11)7.2.3 技术创新 (11)7.3 服务质量评价 (11)7.3.1 游客满意度 (11)7.3.2 服务水平 (11)7.3.3 旅游产品品质 (11)7.3.4 技术应用水平 (11)第8章个性化旅游营销策略 (11)8.1 营销渠道与手段 (11)8.1.1 线上营销渠道 (12)8.1.2 线下营销渠道 (12)8.1.3 跨界合作与联盟营销 (12)8.2 个性化营销策略制定 (12)8.2.1 客户群体细分 (12)8.2.2 产品与服务个性化定制 (12)8.2.3 个性化推广与传播 (12)8.3 营销效果评估与优化 (12)8.3.1 数据收集与分析 (12)8.3.2 营销活动优化 (13)8.3.3 监控竞争对手 (13)第9章案例分析 (13)9.1 案例一:某在线旅游平台个性化路线规划 (13)9.1.1 背景介绍 (13)9.1.2 个性化路线规划流程 (13)9.1.3 案例效果 (13)9.2 案例二:某景区个性化旅游服务设计 (13)9.2.1 背景介绍 (14)9.2.2 个性化旅游服务设计 (14)9.2.3 案例效果 (14)9.3 案例启示与建议 (14)第十章发展趋势与展望 (14)10.2 市场发展前景 (15)10.3 政策与产业环境 (15)10.4 未来研究方向与挑战 (15)第1章引言1.1 背景与意义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对生活品质追求的不断提升,在线旅游行业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旅行社旅游线路设计方案第一章:目的地概述 (3)1.1 目的地简介 (3)1.2 旅游资源分析 (3)1.2.1 自然旅游资源 (3)1.2.2 人文旅游资源 (3)1.2.3 民俗旅游资源 (3)1.3 特色文化介绍 (3)1.3.1 民间艺术 (3)1.3.2 民俗节庆 (3)1.3.3 地方美食 (3)第二章:行程安排 (4)2.1 行程总览 (4)2.2 行程具体安排 (4)2.3 行程亮点介绍 (5)第三章:交通安排 (5)3.1 出行方式选择 (5)3.2 交通工具预订 (5)3.3 行程中交通衔接 (6)第四章:住宿安排 (6)4.1 住宿标准选择 (6)4.2 住宿地点推荐 (6)4.3 酒店预订与确认 (7)第五章:餐饮安排 (7)5.1 餐饮特色推荐 (7)5.2 餐饮地点选择 (7)5.3 餐饮预订与确认 (7)第六章:景点游览 (8)6.1 景点介绍 (8)6.1.1 景点一:[景点名称] (8)6.1.2 景点二:[景点名称] (8)6.1.3 景点三:[景点名称] (8)6.2 游览路线规划 (8)6.2.1 第一天:[景点名称]游览 (8)6.2.2 第二天:[景点名称]游览 (8)6.2.3 第三天:[景点名称]游览 (8)6.3 景点游览注意事项 (9)6.3.1 游客需遵守景区规定,保持环境卫生,不乱扔垃圾。
(9)6.3.2 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应遵守景区内的安全规定,注意个人安全,不攀爬禁止攀登的区域。
(9)6.3.3 游客应尊重当地风俗习惯,不损坏文物古迹,不干扰当地居民生活。
(9)6.3.4 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应保持安静,不喧哗,不影响其他游客的游览体验。
(9)6.3.5 游客应随身携带身份证件,以备景区检查。
(9)6.3.6 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如遇紧急情况,应及时与导游或景区工作人员联系,寻求帮助。
(9)6.3.7 游客应提前了解景区的开放时间、门票价格等信息,以便合理安排游览时间。
摘要摘要: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给人们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对此人们对旅游的方向也开始亲近大自然风景,而此条旅游线路改变以往的快餐式旅游方式,让人们真正的感受自然的魅力。
本文是以桂林阳朔为目的地,设计了一条包括食住行游购娱的旅游线路。
在游行过程中,游客能真正感受到大自然的巧夺天工。
关键词:桂林、阳朔、旅游线路、方案设计目录中文摘要 (I)第1章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选题背景 (2)1.2选题意义 (2)第2章旅游线路设计 (3)2.1行程安排 (3)2.2旅游餐饮 (4)2.3旅游住宿 (5)2.4旅游景区 (7)2.5旅游购物 (8)2.6旅游娱乐 (9)第3章旅游线路成本报价 (10)3.1产品报价 (10)3.2旅游项目 (10)第4章目标市场和竞争状况的分析 (10)4.1目标市场分析 (10)4.2竞争状况分析 (10)第5章营销方案 (11)总结 (12)致谢 (13)参考文献 (14)第一章选题背景与意义1、1选题背景当前,人们更多的选择生态旅游线路,因为人们对自然总是充满无限向往,它能净化人们在繁忙的工作的烦恼,放松心情。
在繁华的城市,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压力,让人们越来越想逃脱,对此人们对旅游的方向也开始改变不再向往繁华都市的喧闹、人类智慧结晶的人文景观,偏向于和谐美丽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观。
在中国有很多著名的自然景观,在大自然的打磨下,呈现给我们意想不到的美景。
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成熟,使得人们外出旅游变得十分方便,一方面是旅行社提供的团队产品日趋丰富,且价格极具吸引力; 另一方面是个性化的自助游随着日益成熟的旅游环境让很多消费者渴望尝试。
不管是团队游,还是自助游,旅游线路都是连接旅游客源地与旅游目的地的重要环节。
而旅游线路设计的目的正在于:有利于旅游者有目的地选择、安排自己的旅游活动,避免“漫游”;便于发挥各旅游点的功能以及旅游者合理利用时间; 有利于人们在释放压力后调整心态积极工作;有利于旅游者有计划地支配旅游费用; 有利于旅游服务部门组织接待等。
第一章测试1【判断题】(5分)旅游线路的高组合性主要是由于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具有综合性,涉及旅游者的正常生理需求和旅游需求。
A.对B.错2【多选题】(5分)按旅游者组织形式分的旅游线路类型包含()。
A.组合式旅游线路B.包价旅游线路C.特色旅游线路D.自助式旅游线路3【判断题】(5分)游览观光型旅游线路的特点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就是“走马观花”。
A.对B.错4【单选题】(5分)下列哪项不属于单枢纽式旅游线路()。
A.西北大环线B.西安北线C.西安东线D.西安西线5【单选题】(5分)注重文化延伸,开发丰富多样的旅游商品与旅游活动,拉长旅游产品产业链,这是要求旅游线路设计在()上要创新。
A.策划B.表现C.观念D.形式6【单选题】(5分)旅游产品的()越突出,知名度越高,旅游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就越大。
A.区域协作B.生态C.美学特征D.创新意识7【单选题】(5分)没有(),就不能保证游客空间移动的顺利进行。
A.经济保障B.行程规划C.通达的交通D.舒适的交通8【判断题】(5分)为了达到观念创新,我们在开发实践中应坚持“先规划、后开发”和“统一规划,滚动开发”的方针。
A.错B.对第二章测试1【判断题】(5分)旅游市场的季节性主要表现在:旅游目的地与气候有关的旅游资源在不同季节的使用价值有所不同及旅游者闲暇时间充足。
A.错B.对2【多选题】(5分)下列哪些因素可以造成旅游市场的波动()。
A.汇率变化B.传染性疾病C.通货膨胀D.国际局势3【判断题】(5分)老年市场又被称为“银发市场”,随着人口平均寿命的增长,这一市场的重要性会逐渐显现。
A.错。
云南是我国旅游大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本文针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丽江大理三日旅游线路设计方案,在线路、景点、餐饮、住宿、娱乐等方面进行合理安排。
同时,本方案还对线路的成本、报价、营销策划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丽江大理三日游;在校大学生;线路设计引言 (1)第一章选题背景、意义及市场定位 (1)1.1选题目的 (1)1.2选题意义 (1)1.3目标市场定位 (1)第二章大学生旅游群体 (3)第三章旅游线路设计 (3)3.1行程安排 (3)3.2 景点介绍 (3)3.3服务标准 (3)第四章成本核算和报价 (4)4.1成本核算 (4)4.2线路报价 (4)第五章营销方案和策划 (5)总结 (5)致谢 (6)参考文献 (7)时代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多样化,在经济发展下也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行业被视为朝阳产业,既是朝阳产业也就意味着人们要去大力挖掘它的能量,但同时又要注重可持续发展。
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学习压力的增加,人们渴望去到一个美丽惬意的地方,享受一段无忧无虑的时光。
到大自然中去旅游,能让人们产生一种与现实暂时的隔离感,使他们能从复杂多变的真实世界中暂时性逃离。
旅游市场上需要有这样的旅游产品,帮助游客从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解脱出来,拥抱美丽的大自然,感觉中国旖旎的自然、人文风光。
第1章选题背景和意义1.1选题背景让身心放松是度假旅游的基本要求。
休闲就是要在一种“无所事事”的境界中达到积极的休息。
因此,在枯燥乏味的三点一线大学生活中能到心仪的旅游地置身于温煦的阳光下,使身心完全放松。
有彩云之南之称的云南,具有丰富的资源基础。
以复杂的地理环境、丰富的生物资源和多样性民族文化为背景形成的云南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奇异性及多重景观组合优良的特点。
不仅自然景观丰富多样,而且以民族文化为代表的人文景观奇异多彩,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
1.2选题意义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好。
旅游线路策划方案旅游线路策划方案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成为人们重要的生活方式和社会活动之一。
小编特意为大家提供了旅游线路策划方案,欢迎参阅。
旅游线路策划方案篇1一.设计理念本队作品主要以徽州人的生活圈为主题。
旅游的景点分别是非常能反映古徽州的百姓生活习性的西递宏村,古徽州的商人的徽商故里屯溪老街,和古徽州官员的李鸿章的故居。
西递宏村体现的是古徽州劳动人们的勤劳和智慧,徽商故里屯溪老街是古徽商诚实经商的作风和实力雄厚的标志,李鸿章故居代表的是徽州人的雄心壮志。
百姓商人官员分别是古徽州的三个阶级,这三者的事迹就是古徽州的的历史,这三者的生活就是古徽州的文化。
从宏村到徽商故里,再到李鸿章的故居,看的不只是风景,品的不仅仅是美食,是古徽州的历史和文化。
二.对象喜爱和想对安徽文化进一步了解的游客三.线路及旅游日程安排早上六半从合肥旅游汽车站坐车出发点11点到达宏村,11点半在宏村塔川秋韵客栈就餐品尝当地丑鳜鱼毛豆腐等特色美食。
1点开始游览,2点半结束,2点半乘坐去往徽商故里----屯溪老街的汽车,下午四点半到达屯溪老街,开始游览屯溪老街。
六点半结束,在黄山老街口客栈就餐和住宿。
第二天早上7点半乘坐回合肥的汽车,11点半到达合肥,12点在李鸿章故居附近的天庭商务酒店就餐,2点钟开始游览李鸿章故居。
4点半游览结束。
四.目的景点介绍第一站.徽民----宏村宏村,位于安徽省黄山西南麓,距黟县县城11公里,是古黟桃花源里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古取宏广发达之意,称为弘村。
山因水青,水因山活,南宋绍兴年间,古宏村人为防火灌田,独运匠心开仿生学之先河,建造出堪称“中国一绝”的人工水系,围绕牛形做活了一篇水文章。
九曲十弯的水圳是“牛肠”,傍泉眼挖掘的“月沼”是“牛胃”,“南湖”是“牛肚”,“牛肠”两旁民居为“牛身”,村中两个古树,白果树和红杨树是“牛角”。
湖光山色与层楼叠院和谐共处,自然景观与人文内涵交相辉映,是宏村区别于其他民居建筑布局的特色,成为当今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一大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