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et2关键技术的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84.51 KB
- 文档页数:4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分析目录摘要 (2)关键字 (2)第一章计算机网络安全概述 (3)1.1 网络安全的定义 (3)1.2 网络安全的基本要素 (3)1.3 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4)1.4 网络安全脆弱的原因 (5)第二章防火墙技术 (7)2.1 防火墙的概述 (7)2.2 防火墙的概念 (7)2.3 防火墙的功能 (7)2.4 防火墙的分类 (8)2.5 防火墙的优、缺点 (9)第三章防火墙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运用 (10)3.1 防火墙在网络中的应用 (10)3.2 防火墙技术在局域网中的应用 (11)3.3 防火墙技术在个人电脑上的应用 (12)3.4 防火墙技术在网络中的作用 (13)总结 (15)参考文献 (16)摘要随着全球信息化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也在飞速的发展,以Internet为代表的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正日益普及,应用领域从传统的小型业务系统,逐渐向大型关键业务系统扩展,信息网络已经深入到国家的政府、军事、文教、金融、商业等诸多领域,可以说网络无处不在,他正在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通信日益便捷,把我们的生活推向快速化,我们也逐渐适应了快速的通信化生活,由于信息的高速、便捷,人们都在利用高科技技术进行通信,使我们的生活向着高速化发展,人们逐渐放弃了陈旧的通信方式,改用快捷便利的通信方式,使我们的生活逐渐信息化和多样化,把我们的生活装点的更加丰富多彩。
网络安全不仅关系到国计民生,还与国家安全息息相关,它涉及到国家政治和军事命脉,影响到国家的安全和主权,一些发达国家都把国家网络安全纳入了国家安全体系。
因此,网络安全不仅成为上家关注的焦点,也是技术研究的热门领域,同时也是国家和政府关注的焦点。
在信息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不仅要充分的利用网络的有利资源,还应该加强网络安全的防范,加强防火墙技术的发展对网络安全能够得到更好的维护。
网络安全化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的丰富,使通讯更加安全,让信息快速的发展。
四新技术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
其中,有四项新技术引起了广泛关注,它们分别是: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和大数据。
这些新技术在不同的领域中展示了巨大的潜力,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商业模式。
本文将对这四项新技术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人工智能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是一门研究计算机如何模拟人的智能的科学和技术。
通过模拟人脑的思维和学习方式,人工智能可以实现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功能。
人工智能已经应用于很多领域,包括医疗、金融、交通等。
例如,在医疗领域,人工智能可以帮助医生诊断疾病、制定治疗方案,提高诊断准确度和治疗效果。
在金融领域,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分析大量数据,预测市场走势和交易风险,帮助投资者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二、区块链区块链(Blockchain)是一种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它通过链式结构将交易数据以区块的形式连接在一起。
区块链使用密码学技术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允许多个参与方共同维护和验证数据的准确性。
区块链最著名的应用之一是加密货币比特币。
除了加密货币,区块链还可以应用于供应链管理、智能合约、身份认证等多个领域。
例如,在供应链管理中,区块链可以追踪产品的生产和运输过程,确保产品的真实性和可追溯性。
三、物联网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是指通过互联网连接的各种物体和设备的网络。
物联网可以使任何物体都具备数据收集、处理和通信的能力,实现智能化的交互和管理。
物联网应用非常广泛,包括智能家居、智能城市、智能交通等。
例如,在智能家居中,物联网可以连接家电、摄像头、传感器等设备,实现远程控制和自动化管理。
物联网的发展能够为我们带来更加智能、便捷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四、大数据大数据(Big Data)是指数据量巨大、复杂多变的数据集合。
大数据技术主要包括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和分析等方面。
大数据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从海量数据中发现模式和规律,提供决策支持和业务优化。
1.选择题(1)关于因特网中的WWW服务,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B )A.WWW服务器中存储的通常是符合HTML规范的结构化文档B.WWW服务器必须具有创建和编辑Web页面的功能C.WWW客户端程序也被称为WWW浏览器D.WWW服务器也被称为Web站点(2)HTTP指的是 D 。
A.超文本标记语言 B.超文本文件C.超媒体文件 D.超文本传输协议(3)WWW浏览器是( C )。
A.一种操作系统 B.TCP/IP体系中的协议C.浏览www的客户端软件 D.收发电子邮件的程序(4)E-mail地址的格式为:__A_。
A、用户名@邮件主机.域名B、 @用户名.邮件主机域名C、用户名.邮件主机@域名D、用户名@域名.邮件主机(5)在电子邮件中所包含的信息可以_D__。
A、只能是文字B、只能是文字与图形图像信息C、只能是文字与声音信息D、可以是文字、声音和图形图像信息(6)打开Outlook后,下列哪个部分不包含在Outlook的主窗口中__BS__。
A、工具栏B、文件夹列表窗格C、联系人列表窗格D、收件人地址栏(7)下列各项中,__A__能作为电子邮箱地址。
A、************B、TT202#YAHOOC、A112.256.23.8D、(8)发送电子邮件时,如果接收方没有开机,那么邮件将__D__。
A.丢失B.退回给发件人C.开机时重新发送D.保存在邮件服务器上(9)将文件从FTP服务器传输到客户机的过程称为___B__。
A、上载B、下载C、浏览D、计费(10)以下哪个单词代表文件传输协议( B )。
A、 TelnetB、 FTPC、 E-mailD、 Wais(11)在FTP使用中,当连接上某个FTP站点后,有的远程文件夹打不开是因为__C__。
A、连接断开B、远程服务器关机C、用户没有权限D、用户输入的密码不正确(12)在CuteFTP中,对远程文件的操作,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A_____。
十五课题开题报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研究课题名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研究1、选题依据我们的课题研究是以培养创新实践能力为目的,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支撑的1种立体交互的有机结合研究。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于帮助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有着10分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在现代信息技术中,以信息丰富为特点的网络技术为探究式学习提供了非常广阔的空间。
在这种网上探究式学习中,能培养学生对资源信息的识别、采集、存储、加工和创新能力,促使学生在观察中、在整理中、在协作中、在建构中探索研究新事物,激发学生发现新现象,探索新规律的创新精神。
正是基于以上想法,本课题选取了“基于网络的探究式学习”视角,来开展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研究。
2、研究目标1、通过课题研究与实践,设计开发旨在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实践能力。
探索并总结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
2、通过在网络环境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的研究中,使学生初步掌握从网上获取、分析、加工、利用、表达信息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其处理信息的基本能力,并向其它学科和领域迁移。
3、开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而成的校本综合实践课程的多媒体网络课件,形成1批符合中学生认知基础和心理特征的“未来教育”案例,构成学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资源库,充分利用全国教育互联网、宽带网、校园网等教学资源库,协作学习。
把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从探究性学习中体现出来。
4、通过课题研究与实践,发展学生发现、质疑、探索、创新等自主探究能力。
构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评估指标,其中包括制订和调整学习目标的能力,选择学习内容和材料的能力,自我选择学习方式和调整学习目标的能力,自我选择学习途径的能力,与学习伙伴的协商交流的能力,自我及相互评价学习结果的能力,自主处理信息和操作信息工具等能力。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论文范文2篇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探讨【摘要】随着现代化网络系统以及电子信息手段的快速发展,令电子信息工程逐步发展形成了一类崭新学科领域,并逐步渗透至较多行业之中,发挥了综合应用价值。
不难看出,电子信息工程渐渐发展成为较多行业快速发展以及全面创新的根本动力。
在我国,对电子信息工程的应用需要逐步扩充,因此该领域现代化技术更加珍贵。
本文基于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应用领域展开探讨,并制定了完善优化策略。
对激发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综合应用优势,推进电子信息工程领域实现持续、健康与全面发展,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策略0.前言电子信息工程通过对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计算机系统的科学应用,将其作为核心基础,进而真正实现了电子信息科学管控,令信息处理更加优质高效,是一类综合复杂的学科。
由实践应用视角来讲,电子信息工程将对众多价值化信息的处理与收集作为主要研究内容。
借助现代化技术,对各类信息电子设施、数字化系统进行深入分析、科学应用,完成有效的集成化处理。
尤其是在当今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与电子手段不断发展及全面更新的环境影响下,电子信息工程全面渗透至较多行业领域之中,完成了科学高效的实践作业。
为良好的推进电子信息工程的科学应用,我们应对有关的现代化技术展开深入分析研究,并为其提供更为优质的技术保障以及基础支持,优化背景条件。
因此,本文就电子信息工程应用现代化技术展开探讨,对推进电子信息工程的科学应用与优质发展,有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1.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服务应用1.1工程造价领域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应用当前,工程造价管理服务实践中,针对电子信息工程相关技术的实践应用涵盖,基于互联网系统为基础背景,创建包括内部外部与内外相互联络通讯的网络系统平台,将其作为核心基础,并借助自动化办公系统相关手段的科学应用,实现提升工程造价综合管理质量的核心目标。
同时,还可通过科学的应用有关工程量与钢筋消耗分析研究软件,进而以达到提升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的指标评估准确率目标。
下一代互联网CERNET2推广与应用现状研究摘要:IPv4地址空间几近耗竭,Internet工程任务组开发了IPv6,我国政府在IPv6研究和建设方面给予了积极的政策扶持。
2004年,中国下一代互联网CERNET2正式开通并提供服务,成为我国下一代互联网的最大核心网和唯一的全国性学术网,也是目前世界范围内规模最大的采用纯IPv6技术的下一代互联网。
对CNGI-CERNET2项目进行了介绍,分析了IPv4到IPv6的过渡问题,并对CERNET2推广与应用现状进行了研究。
CERNET2主干网成为我国开展下一代互联网研究的关键性基础设施,极大地推动了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
关键词:IPv6;CERNET2;互联网0引言进入新世纪以来,Internet飞速发展,网络用户数量呈爆炸式增长,随着入网设备的迅速增加,IPv4地址空间迅速耗竭。
IP地址变得越来越珍稀,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单位开始转向使用NA T将多个内部地址映射成一个公共IP地址。
NAT技术虽然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公共IP地址不足的压力,但它不支持某些网络层安全协议且难免在地址映射中出现种种错误,这又造成了一些新的问题。
而且,靠地址转换技术没有办法彻底解决IP地址匮乏问题,随着连联网设备的指数级增加,IPv4公共地址已经濒临完全耗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Internet工程任务组(IETF)开发了IPv6,IPv6的全称是“互联网协议第6版”,IPv6(IPversion6)作为下一代互联网协议已得到了各方的公认。
针对IPv4的缺陷,IPv6在网络层做了很大改变,目前IPv4的地址是32位编码,而IPv6除采用128位地址解决IPv4地址资源不足问题外,还对报头进行了较大的改进,与IPv4的编址方式相比,IPv6更灵活,路由的效率和性能提高了,在移动性和可扩展性方面有了很大提高。
IPv6能产生2128个IP地址,其资源几乎是无穷的。
总之,对比3结语本文搭建了一个专家评价网络信息服务平台,目的是通过该平台满足科研工作者和科研管理部门的关于领域专家的各种信息需求。
CERNET与CERNET2的介绍王伟1020002 10级生物医学工程班一、CERNET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是由国家投资建设,教育部负责管理,清华大学等高等学校承担建设和管理运行的全国性学术计算机互联网络。
CERNET(The China Education and Research Network)分四级管理,分别是全国网络中心;地区网络中心和地区主结点;省教育科研网;校园网。
全国网络中心设在清华大学,负责全国主干网运行管理。
地区网络中心和地区主结点分别设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东南大学、东北大学等10所高校,负责地区网运行管理和规划建设。
结点分布CERNET省级结点设在36个城市的38所大学,分布于全国除台湾省外的所有省、市、自治区。
CERNET已经有28条国际和地区性信道,与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日本和香港特区联网,总带宽达到10G。
与CERNET联网的大学、中小学等教育和科研单位达2000多家(其中高等学校1600所以上),联网主机120万台,用户超过2000 万人。
CERNET目前已基本具备了连接全国大多数高等学校的联网能力,并完成了CERNET八大地区主干网的升级扩容、建成了一个大型的中国教育信息搜索系统。
CERNET建成了总容量达800GB的全世界主要大学和著名国际学术组织的10个信息资源镜像系统和12个重点学科的信息资源镜像系统,以及一批国内知名的学术网站。
CERNET建成了系统容量为150万页的中英文全文检索系统和涵盖100万个文件的文件检索系统。
功能作用CERNET是我国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重要平台。
为了适应国家《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远程教育工程的要求,1999年,CERNET开始建设自己的高速主干网。
利用国家现有光纤资源,在国家和地方共同投入下,到2002年底,CERNET 已经建成20000公里的DWDM/SDH高速传输网,覆盖我国近200个城市,主干总容量可达40Gbps;在此基础上,CERNET高速主干网已经升级到2.5Gpbs,155M的CERNET中高速地区网已经连接到我国35个重点城市;全国已经有1000多所高校接入CERNET,其中有100多所高校的校园网以100~1000Mbps速率接入CERNET。
考试⼤整理:前全世界⼴泛使⽤的是第⼀代国际互联,相应的IP地址协议是IPv4,即第4版。
IPv4设定的络地址编码是32位,总共提供的IP地址为2的32次⽅,⼤约43亿个。
⽬前,它所提供的址资源已近枯竭。
美国是第⼀代互联的受益者。
⽬前,全世界共有13台根服务器,其中10台在美国,⽽且2台由美军使⽤,1台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使⽤。
也就是说,每天世界各地的电⼦邮件有很多要先由美国⼈“过⽬”之后才能去它该去的地⽅。
此外,美国私营公司掌握着全世界互联域名的分配⼤权。
假如美国与⽇本的关系急剧恶化,只要美国通过技术⼿段删去⽇本的域名“. jp”,⽇本马上就会成为“上孤岛”,⽆法通过络与外界联系。
另⼀⽅⾯,从光纤中的玻璃丝到芯⽚,从路由器到操作系统,互联和信息产业链上每个环节的关键设备,基本上都由美国公司主宰。
全世界的络⽤户都要向美国⽀付费⽤,“全世界都在为美国打⼯”。
络强势和垄断是美国安全的基础,是美国经济持续繁荣和美国保持全球领导地位的基础。
下⼀代互联采⽤的是IPv6协议,它设定的地址是128位编码,能产⽣2的128次⽅个IP地址,地址资源极端丰富。
1996年10⽉,美国政府宣布启动“下⼀代互联NGI”研究计划,其核⼼是互联协议和路由器。
⽬前,它的项⽬提出机构——Internet2,已发展成为由200多所⼤学领导、政府及商业企业共同参与的络技术研发组织,⽬的是开发及部署先进络技术及应⽤,加速络技术的发展。
Internet2致⼒于在学术界、商业应⽤及政府间建⽴沟通交流的桥梁,这些机构正是⽬前Internet络的共同。
Internet2社区除了⾻⼲的200多所⼤学以外,还有70多家企业和40多个⼦机构,其中包括美国政府的研究实验室。
它的主要⽬标是:建设⾼性能的边缘络,为科研提供基础设施;开发具有⾰命性的Internet应⽤技术;促进新的络服务及应⽤在Internet上的推⼴。
Internet2除了积极发展与公司、企业的合作外,还与30多个类似的研究项⽬有合作关系。
收稿日期:2004-02-15作者简介:钟 晓(1977—),女,江西九江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
I nternet2关键技术的研究钟 晓1,吴国新2(11东南大学教育部计算机网络和信息集成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6;21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江苏南京210096)摘 要:随着互联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规模急剧膨胀。
为了满足日益增多的新的业务要求,需要对当前的Internet 进行改进。
Internet2是一项下一代因特网研究计划。
文中在介绍了当前Internet 存在的问题后,对Internet2所采用的一些关键技术进行分析与比较,从不同层次阐述了Internet2的先进特性,其中着重探讨了Internet2的服务质量保障技术,最后描述了Internet2所需进一步改进之处。
研究表明,Internet2能够更好地满足应用需求。
关键词:Internet2;IPv6;服务质量;移动性中图分类号:TP39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751(2004)10-0103-04R esearch on the K ey T echnologies of Internet2ZHON G Xiao 1,WU Guo 2xin 2(11Ministry of Edu.,K ey Lab.of Computer Networks and Info.Integration ,S outheast Univ.,Nanjing 210096,China ;21Dept.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 outheast Univ.,Nanjing 210096,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its scale keeps expanding.As the requirements for more new types of application in Inter 2net are rapidly increasing ,improvements have to be made to the current Internet.Internet2is a plan of next generation Internet research.In this paper ,the problems of current Internet were introduced firstly.And then the key technologies adopted by Internet2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on various layers in order to show the advanced features brought by Internet2.Internet2QoS technologies were empha 2sized.Finally ,those need to be further improved on Internet2were described.The results proved that Interent2will satisfy the demands of various applications better.K ey w ords :Internet2;IPv6;QoS ;mobility0 引 言互联网络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随着网络和计算机通信硬件的发展,不断有新的技术要融入Internet 中。
同时庞大的用户群对Internet 的应用服务和扩展功能提出了更多的需求。
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数据传输,更多的需求来自新兴应用,如远程教育、远程医疗、在线协同研究、网络化制造、实时模拟等。
Internet 使用尽力而为服务(Best Effort Service )来处理所有的应用,不能满足这些应用的要求。
而且现有的网络基础设施由于本身技术上的限制,无法支持相应的功能。
为了解决传统Internet 所面临的问题,美国政府和多个科研机构联合推出了一项下一代因特网研究计划(Internet2)。
1 当前因特网的问题在分析Internet2时,为了达到这些要求所需的技术之前,必须先了解当前Internet 所面临的技术问题。
TCP/IP 参考模型将网络协议分成硬件层、网络接口层、IP层、传输层、应用层五个层次。
当前IP 层采用IPv4协议,传输层采用TCP 或UDP 协议。
其所面临的问题如下:1)带宽(Bandwidth )问题。
越来越多的Internet 用户需要高速接入,对骨干网的带宽要求不断增加。
目前的Internet 由多层传统路由器构成,传统路由器的处理能力由于本身技术限制,处理速度慢且吞吐量低。
对于通信量大的新兴网络应用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瓶颈;2)地址空间(Addressing )问题。
Internet 的规模近年来增长幅度很大,IP 地址空间日趋饱和,而随着无线上网应用的日益增多,未来IP 地址需求量必然剧增;3)安全(Security )问题。
现有通信协议在保护信息方面未能提供完整的保护机制,若通信双方的应用层协议未提供欲传输信息的加密机制,那么所传送的信息极易在网络上被他人窃听、盗取甚至变更造假;4)服务质量(QoS )保证问题。
网络服务无类别等级之分,网络无法保证不同形态的信息(如一般的数据信息与即时的语音视频信息)获得不同的资源使用等级和服务第14卷 第10期2004年10月 微 机 发 展Microcomputer Development Vol.14 No.10Oct.2004质量。
Internet2采用新技术,更加强调高带宽、服务质量以及一些先进的功能特性,包括组播(multicast )、安全性(se 2curity )、可移动性(mobility )等,而且是在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 )、端到端(end -to -end )的环境下,支持共享信息处理、多媒体和实时性。
2 Internet2的关键技术改进Internet2由校园网、千兆结点(G igabit Points of Pres 2ence ,G igaPoP )、CE (C onnectivity Entity )三级组成,和当前的Internet 的体系结构相对应(见图1)。
图1 Internet 与Internet2的体系结构其中校园网将各个大学校园的服务器、PC 机、终端连接;G igaPoP [1]将地理上相近的校园网连接起来;而CE 则将所有的G igaPoPs 连接。
G igaPoP 是高容量的互联点,可以在这里汇聚下层的数据流量,交换先进服务,具体说来是用于网络互连的、速度大于1Gbit/s 的路由器或交换机。
Internet2计划将采用新的技术,但是它不会取代现有的Internet ,也并不是要建设一个新网络,它只是进一步改进和加大利用当前的因特网。
下面从不同层次来分析这些技术。
2.1 底层通信技术光纤物理传输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传输容量大幅度提高,光网络是实现Internet2高带宽的重要基础网络平台。
在光网络中,有几种重要的技术。
2.1.1 光网络的结构体系在Internet2核心网内这些技术会得到应用。
光网络各层次及功能如图2所示。
图2 光网络各层及其对应关系2.1.2 光网络相关概念和应用同步数字体系(Synchronos Digital Hierarchy ,SDH )是一种光纤通信系统中的数字通信体系,IP over SDH 架构把SDH 网络作为物理传输网络,其基本原理是采用链路层PPP 协议封装IP 包,把IP 包插入PPP 帧中的信息段后映射到SDH 的同步净荷中,再经过光通道层和光复用段层,最后到达光传输段层在光纤中传输。
IP over SDH 架构能较好地支持网络可靠性和稳定性。
波分复用器(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 -plexing ,WDM )是能将一个或一组波长分成许多个波长的分波器,使一条光纤可以同时支持多路光信号的传递,大大提高光纤的使用效率。
DWDM 则是分出波长数多的WDM ,其分出波长密度相对WDM 较高,从而进一步减少光纤成本,是比较理想的网络扩容手段。
IP over DWDM 架构利用DWDM 的传输技术,将数据信号复用至光纤中传输,到接收端再解复用。
高性能的路由器通过DWDM 耦合器直接连至DWDM ,控制波长接入、交换、选路。
此种架构对数据流的类别是透明的,可以支持不同类型的业务,并且通过复用克服了SDH 网络未能充分利用光纤传输的带宽的缺点。
随着光设备研究的进展,Internet2骨干网会逐步转移到IP over DWDM 架构上来。
2.2 互联网络层的演进Internet2将采用IPv6协议[2,3],IPv6数据报的一般形式如图3所示。
IPv6数据报的基本首部是必需的,扩展首部可选。
扩展首部同IPv4的选项相似,每个数据报包含的扩展首部只提供那些它要使用的功能。
数据报传送路径上的中间Router 以及目的地Destination 利用下一首部字段中的值(N EXT =…)来分析提取信息,对首部进行顺序查找。
|←———————扩展首部———————→|基本首部NEXT =ROU TE路由首部NEXT =…… 鉴别首部NEXT =TCP 或UDPTCP 段/UDP 段图3 IPv6数据报一般形式2.2.1 IPv6引进的新特性IPv6协议保留了IPv4协议赖以成功的许多特点,相对于IPv4协议来说又有很多先进特性,两者特性的比较见表1。
表1 IPv4与IPv6特性比较特 性IPv4IPv6地址长度32bit128bit报文目的地址类型单播、组播、广播单播、组播、任意播首部格式固定全新、灵活可选选项扩展支持有限允许新增特性QoS 支持无支持资源分配自分配地址、重编号无支持安全性无增加了安全机制 IPv6地址增大到128bit ,每个地址占据16个八位组,地址空间大于3.431038,从使用角度说是不会用尽的;IPv4中的广播概念没有出现在IPv6中,IPv6预先定义了代替IPv4网络广播地址的组播地址,并用任意播(Any 2Cast )地址代替广播(BroadCast )地址,实现向所有服务器都能识别的通用地址发送IP 包,由路由器将该包传送至・401・ 微机发展 第14卷能识别这个地址的最近的服务器。
在IPv6基本首部中,数据流标签(flow label)字段包含的一些信息使路由器将一个数据报同一个指明的数据流或优先级相关联,使得路由器可以对流中的包进行高效处理和分类服务,从而能更好地支持实时通信量;IPv6支持自动配置和重新编号,实现了即插即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