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新城滨水区概念性城市设计-3
- 格式:pdf
- 大小:3.51 MB
- 文档页数:6
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印发《武汉市滨水临山地区规划管理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公布日期】2021.12.02•【字号】武自然资规规〔2021〕2号•【施行日期】2022.01.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尚未生效•【主题分类】自然资源综合规定正文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印发《武汉市滨水临山地区规划管理规定》的通知各区(分)局,局属各事业单位,机关各处室:为进一步加强武汉市城镇开发边界内江边、湖边、山边地区规划管理,市局制定了《武汉市滨水临山地区规划管理规定》。
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1年12月2日武汉市滨水临山地区规划管理规定第一条为保护和彰显我市独特的自然山水风貌,塑造现代都市形象及提升城市空间品质,规范武汉市滨水临山地区(即城镇开发边界内江边、湖边、山边地区)规划管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武汉市滨水临山地区的国土空间规划城市设计编制及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规划管理。
第三条江边地区以长江、汉江水系蓝线为基础,结合视距及城市道路确定(附图1-1)。
湖边地区以湖泊蓝线为基础,结合视距及城市道路确定(附图1-2)。
山边地区以山体本体线为基础,结合视距及城市道路确定(附图1-3)。
第四条编制滨水临山地区国土空间规划城市设计时,应注重建筑色彩、风格、体量等与江、湖、山的协调关系,重点明确主要观赏视点、整体天际线、视线通廊、建筑群体组合关系等控制要素。
第五条滨水临山地区新建项目应留出望江、望湖、望山视线通廊。
项目用地临江、临湖、临山一侧宽度不足200米的,至少一条视线通廊的宽度应不少于30米(可含相邻地块建筑退距和城市道路宽度);超过200米且不足500米的,至少一条视线通廊的宽度应不少于30米;超过500米的,至少一条视线通廊的宽度应不少于50米。
除必要的地下空间附属设施外,视线通廊内应以绿化景观功能为主,确保视线开敞性。
基于生态理念下的城市滨水公园景观设计探讨摘要:城市滨水公园,是供人休闲放松的场所之一。
设计阶段除了注重其休闲功能外,公园景观设计也应尊重其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这就需要做好城市滨水公园的景观设计工作。
本文主要从生态理念入手,探讨城市滨水公园景观设计要点。
关键词:生态理念;城市滨水公园;景观设计要点随着对自然环境认知的不断深入,人们也逐渐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生态公园的建设是依托于传统公园景观特色的基础上,融入创新生态理念。
这一理念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园景观设计逐渐从单一注重功能布局,发展为以“低影响”、“微整改”为核心理念的生态结合。
这一理念的实施,是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不仅降低城市污染,也是响应习总书记提出“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的生态建设口号。
1、对于生态理念和现代城市滨水公园概念的阐述生态理念,主要表现为人们保护环境和生态发展期间的一项基本理念,主要是维护人和自然和谐共处为主,着重强调人和自然环境的相互促进和融合。
城市滨水公园是在城市中围绕海洋、湖泊、水库等水体周围建设的公园,结合实际规模来看,可以将滨水公园划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大型和中型以及小型;依照平面具体形态,可是划分成点状、带状城市滨河公园。
2、结合生态理念,实施城市滨水公园景观设计的重要性2.1有利于保持城市滨水公园生态系统的连贯性基于生态理念实施的城市滨水公园,有利于构建公园区域范围内与外界生物廊道的交流互通,使水体环境与周围连续的基础上形成相互紧密联系的生态系统。
2.2有利于确保城市滨水公园的生态完善性基于生态理念实施的城市滨水公园,能够对自然水体的生态环境加以保护,解决生态环境与滨水空间开发的矛盾,在矛盾关系中制定综合评估体系,确保城市滨水公园在生态的基础上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2.3凸显城市滨水公园的空间公共性基于生态理念实施的城市滨水公园,不仅是从人本主体角度考虑问题,还有助于人们与大自然交流的空间,在交流基础上认识自然,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凸显滨水公园的条件优势,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滨水商业街区规划方案概述滨水商业街区规划方案是为了提升城市滨水区域的经济、文化和生活品质,改善城市形象和城市生态环境,而对滨水商业区进行规划和设计的方案。
滨水商业街区规划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商业和文化设施的布局和设计,建筑和景观的形式与色彩的营造,配套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管理等方面。
经过科学和合理的规划和建设,滨水商业街区能够有效地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生态价值。
规划原则1.人本主义原则滨水商业区的规划应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因素的体现。
规划过程中应先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尊重市民的需求和权利,使滨水商业区成为市民活动的场所,让市民参与其中。
2.生态环境原则滨水商业区的建设应遵循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则。
通过植树、种草、建设污水处理等措施,使滨水商业区建成一个生态友好的区域,同时,加强建筑节能和环保意识,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3.可持续发展原则滨水商业区的规划和建设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创造一个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统一的圆通平衡的条件。
在商业区的经营过程中,要注重品牌形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并着眼于长期发展的需求,创造更大的价值。
4.灵活性原则在滨水商业区规划设计中应注重灵活性,留出一定的控制空间,以适应不同阶段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
规划设计要良好的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其他相关的规划政策,做到一体化。
设计原则1.功能合理滨水商业区内建筑物和文化设施的功能应该合理。
例如,电影院、餐厅、购物中心等相关设施应该规划在一起,方便市民生活和购物活动。
2.建筑色彩统一滨水商业区内建筑物的色彩应该具有统一性,以此保证整个商业街区的美观和人性化。
因为,建筑色彩和灯光的效果,影响一个商业区吸引顾客的数量,和消费者对该区域的好感度。
3.景观规划滨水商业区内的景观规划应该注重原生态风貌的保护和恢复。
通过种植多彩的花草,加强景观的多样性,营造整个商业街区的生态和自然特色。
4.文化建筑滨水商业区应该注重文化建筑的建设和规划。
基于城市功能优化的滨水区景观概念规划【摘要】城市滨水区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是自然要素和非自然要素的集合,包括有水体、水陆交接地和陆地(城市建成区、城市禁建区)等内容,滨水区景观概念规划中需要运用景观生态学、景观场地规划等景观设计的核心知识来解决问题的同时,需要设计师学会运用城市规划与设计学科的相关知识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规划场地,本文以麻城市两河四岸景观概念规划为实例,研究如何在滨水区景观概念规划中,立足于整个城市的层面,从优化城市的整体功能结构布局、提升城市整体的用地功能、完善城市整体空间形态、深化城市的绿地景观系统、合理组织城市交通角度来研究滨水地区,意图在滨水区景观概念规划中使得地块的功能定位、空间结构、交通组织、景观主题更加科学、合理,更好的与城市建成区融合在一起,塑造富有活力、生态环境良好、深受市民喜爱的滨水区新形象。
【关键词】滨水区景观概念规划城市用地城市结构城市形态城市布局基金项目:本课题受南京艺术学院校级课题项目资助,项目批准号:xj2011017城市滨水区是城市中一个特定的空间地段,指“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城镇邻近水体的部分”,城市滨水区的概念笼统说就是“城市中陆域与水域相连的一定区域的总称”,其一般由水域、水际线、陆域三部分组成,因此它既是陆的边沿,也是水的边缘。
滨水按其毗邻水体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河滨、江滨、湖滨和海滨。
城市滨水空间范围包括200-300米的水域空间及与之相邻的城市陆域空间,其对人的诱致距离为1-2千米,相当于步行15-30分钟的距离范围。
城市滨水区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是自然要素和非自然要素的集合。
水体本身是城市重要的生态自然要素和景观自然要素;水体驳岸既是城市防洪工程也是市民重要的亲水场所;滨水建设区是城市极具活力的社会经济、生活的载体和生态敏感区域,也是城市重要的形象区域。
滨水地块由于其功能的混合性、位置的独特性,城市滨水区的景观规划设计不能仅仅从生态、景观美学的角度去研究,更需要结合城市规划和设计,综合考虑滨河区域与整个城市的功能布局、交通组织的等方面的关联,从整个城市的层面进行研究。
第11卷第9期中国水运V ol.11N o.92011年9月Chi na W at er Trans port Sept em ber 2011收稿日期:6作者简介:陶然(),女,安徽芜湖市人,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研究陶然(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湖北武汉430070)摘要:滨水区在城市的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中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如水利、交通、游憩、城市形象以及生态功能等等。
滨水区景观设计涉及航运、河道治理、调洪排涝、植被保护、水质能源、城市安全等城市设计多方面的内容。
文中通过对中国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现状分析入手,最终得出一套能够凸现中国城市滨水环境特色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滨水区;景观;环境设计中图分类号:TU 98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973(2011)09-0263-02滨水区是指水边、海滨、湖边,作为城市与江、河、湖、海接壤的区域,它既是陆的边沿,也是水的边缘,它在城市中具有自然山水的景观情趣,它具有导向明确、渗透性强的空间特质,具有公共活动集中、历史文化因素丰富的特点,是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工建设系统交融的城市公共开敞空间。
滨水区的景观内涵不仅包含了滨水区的自然风景,更表达了城市滨水空间的姿态,反映了滨水环境在时空中转化的过程,涵盖着物质空间与人文景观的两种概念。
它是城市生态与城市生活最为敏感的地区之一,是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工建设系统交融的城市公共开敞空间。
每个城市的河流或者滨水区域都有自己独特的功能需求和人文特色,因此,在规划中,滨水区的景观规划应纳入整个城市的景观体系规划中。
滨水区的规划和景观设计应该是一种能够满足不同城市特色的,多角度的设计,要求设计人员能够全面,综合地分析城市河流或滨水区域的防洪防涝、水量、水质、河流和城市的功能结合等问题。
城市滨水区是指“城市范围内水域与陆域相接的一定范围的区域,其特点是水与陆域共同构成环境的主导因素”。
滨水区往往是城市发展的起点,河流、湖泊、海洋往往与城市形成有着重要的关系。
查尔斯·摩尔曾经说过:“滨水地区是一个城市非常珍贵的资源,也是对城市发展富有挑战性的一个机会,它是人们逃离拥挤的、压力锅式的城市生活的机会,也是人们在城市生活中获得呼吸清新空气的疆界的机会。
”一、滨水区概念与分类1.1 城市滨水地区的界定:滨水地区(Waterfront)是城市中一个特定的空间地段,指“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城镇邻近水体的部分。
”它既是陆的边沿,也是水的边缘。
空间范围包括200-300m的水域空间及与之相邻的城市陆域空间,其对人的吸引距离为12km,相当于步行15-30分钟的距离范围。
1.2 城市滨水地区的空间类型根据城市板块与水体的相对关系,城市滨水空间一般有以下3种类型:1) 沿水型的滨水空间:该类滨水空间主要特点是城市板块位于水面的一侧或两侧,陆地与水面的边沿呈带状展开。
根据水的性质不同,又有沿河、沿湖、沿海以及夹江等类型。
例如:纽约炮台公园区、上海沿黄埔江两岸地区、三亚亚龙湾地区、沈阳浑南新区滨水地带等;2) 环水型的滨水空间:即城市板块包围水面、或者接近包围水面,陆地与水面的边沿大致呈环状。
根据水的性质不同,又有环湖、环海湾等类型。
例如:巴尔的摩内港区、杭州环西湖地区、北京什刹海地区等;3) 水网型的滨水空间:即大量水道呈网状相互交错,将城市板块切割成若干块,陆地与水面的边沿也呈网状分布。
例如:水城威尼斯、苏州古城等。
1.4 城市滨水地区的功能类型,按照城市滨水地区的用地性质,可大1) 与城市中心区相连的滨水地区,这类滨水地区往往是多重功能混合的地区,也是公共性较强的开放空间;2) 以旅游休憩功能为主的滨水地区;3) 与城市旧工业、仓储、码头区相连的滨水地区,随着城市产业的“退二进三”,目前往往处于改造和再开发阶段;4) 与城市居住区相连的滨水地区;5) 以生态保育为主的滨水地区,这类滨水地区多位于城市边缘或不同组团间的隔离绿带1.5 城市滨水地区的开发模式类型1) 保护模式(Conservation) “保护”型的滨水地区开发主要针对具有重要历史价值且保留相对完好的滨水地区,通过对现有设施的修缮、复原,维持水滨的整体格局和历史风貌。
浅谈新城滨水地区规划设计摘要:沿河区域一般都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地区,通常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并与居民的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在新城建设中,滨水地区的开发也往往具有良好的辐射带动作用,对于促进城市经济持续发展、提高城市载体功能、改善城市环境,全面带动城市经济、社会与环境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总部经济区的发展非常迅猛,北京、上海、广州等诸多大城市都将其作为城市产业提升,实现城市功能转型的重要战略。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功能的发展,在国内的新区规划中,商务中心板块也成为一项重要的功能组成部分,既承载着促进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任务,又是对内对外开放的窗口。
本文以乌兰察布霸王河沿岸城市设计为例,对其滨水地区的总部经济和商务中心两个板块的设计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新城建设滨水地区总部经济商务中心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项目背景规划用地横跨霸王河分为河西、河东两部分。
河西部分北临110国道和乌兰察布西街,南至杜尔伯特西街、辉腾锡勒西街和京藏高速,西至幸福东路,东靠霸王河西路;河东部分北临110国道和辉腾锡勒东街,南至京藏高速,西至霸王河东路,东靠章盖营南路和卓资南路,规划总面积约为12平方公里。
项目作为乌兰察布新城区的核心区,承担着服务带动周边工业园区,引领乌市产业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历史重任。
规划通过提高定位,引入商务办公、总部经济、创意产业、旅游集散等现代服务业,打造强有力的城市核心。
霸王河是乌兰察布最重要的生态廊道,同时也是乌市重要的形象展示区。
本次规划力求通过对霸王河现状和两岸规划功能的充分研究,因地制宜,优化提升霸王河生态景观。
并以不同的手法,塑造多样化的河岸景观。
二、规划方案1.项目定位一河两岸景,塞外新引擎依托霸王河自然资源优势,打造集高端金融商务办公、总部经济、创意产业、旅游服务、文化展示、娱乐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新城核心区,成为主城区城市空间拓展、功能产业转型、城市品质提升的重要引擎,乌兰察布市的重要经济增长极和形象展示区。
浅谈滨水地区城市设计摘要: 在环境时代到来的今天, 城市对于河流、水道的期待也愈来愈多, 因此城市与水的关系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城市滨水区的设计再度成为城市设计的重点。
通过对城市滨水区概念的阐述和城市滨水区意义的分析, 并对承担着重要的功能及设计的原则进行了论述, 以期提升城市滨水区环境质量。
关键词:城市滨水区;规划;设计Abstract: in the environment of the arrival of the era of today, city to river, waterway also look forward to more and more, so the city and water relations question seems particularly outstanding, city waterfront design once again become a focus city design. The city waterfront concept and significance analysis of city waterfront, and undertakes the important function and discusses the design principl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city waterfront.Key words: city waterfront; planning; design1 滨水地区概念及特征分析滨水地区是城市居民活动的公共空间,是城市形象的景观节点,是旅游观光的重要场所,是城市发展的历史缩影。
广义的城市滨水地区是“城市中陆域与水域相连的一定区域的总称”,狭义的城市滨水地区是“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即城镇邻近水体的部分”,按其毗邻水体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河滨、江滨、湖滨和海滨四种类型,一般由水域、水际线、陆域三个部分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