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生群情激奋,开展了集会、游行、罢课等活动。后得到了 中国各地学生及各界的广泛支持,并最终演变成了全国性的罢市, 罢工还有学生罢课活动,从而形成了全国规模的爱国运动。
1 关于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事件的主要经过 1919年5月1日-1919年6月4日
• 学生代表发言,情绪激昂,号召大家奋起救国。
1919年6月5日-1919年6月28日ຫໍສະໝຸດ 3 新时代“五四”精神的科学内涵
科学精神
实事求是、求真务实
五四运动提出的科学,即“赛先生”,主要是针对北洋政府的尊孔复古思想, 是对封建礼教、愚昧无知的重击。 在新时代,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科学也越来越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 此,我们不仅要认真学习科学知识来充实自己,更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人生, 脚踏实地、顽强拼搏。
02 有利于青年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认识到,马克思理论对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应 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坚定马克思信仰,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03 有利于青年人助力中国梦的实现
• “五四”精神是中国梦实现道路上的助推剂,我们每个人尤其是青年人应自觉学习和贯彻“五四”精神,在困难面前 不抛弃不放弃,时刻坚持爱国主义精神、进步精神、民主精神、科学精神,中国梦的实现将指日可待。
第四篇
《五四精神的意义表现》
4 五四精神的意义表现
五四运动要解决的是民族危亡的问题,因此,五四精神就是对解决这个历史问题的主体能够产生强大推动作用 的精神。五四精神不仅反映着五四运动不同于此前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意,又是五四时期那一代时代先锋的
崭新的人格特征。
知识分子与劳动 群众的统一
刻苦耐劳的精神与进取 创新的精神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