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 肾功能检查
- 格式:ppt
- 大小:2.05 MB
- 文档页数:42
肾功能检查各项指标临床意义概述: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除废物和调节体液平衡的器官,对人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肾功能检查通过测量一系列指标,可以评估肾脏的功能状态,并对肾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常用的肾功能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如下:1.尿常规检查:常规检查尿液的外观、PH值、比重、蛋白质、尿糖、尿酮体等指标。
异常结果可能提示尿路感染、肾小球疾病、肾小管功能障碍等肾脏疾病。
2.血清肌酐(Scr):血清肌酐是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的重要指标,高血清肌酐水平可能提示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功能受损。
3.血尿素氮(BUN):血尿素氮是反映肾脏排泄代谢产物能力的指标,高血尿素氮水平通常表示肾脏排除能力下降,肾功能异常。
4.尿素酸(UA):尿素酸是代谢产物,其浓度上升可能与肾功能下降、尿酸盐排泄减少有关。
异常结果常见于痛风性肾病等疾病。
5.血肌酸磷酸酶(CPK):在肾脏受损时,肌酸磷酸酶可能释放到血液中,其升高可能与急性肾损伤有关。
6.血清尿酸(SUA):血清尿酸是评估尿酸代谢的指标,异常结果可提示痛风、肾脏结石等疾病。
7.肌酐清除率(Ccr):肌酐清除率可通过计算血清肌酐、年龄、体重等指标,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
低肌酐清除率可能提示肾功能减退。
8.尿蛋白定性与定量:尿蛋白是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的重要指标,异常结果可能提示肾小球疾病、肾小管损伤等。
结论:肾功能检查各项指标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早期发现、诊断和监测肾脏疾病,指导相应的治疗措施。
但需要注意,仅依靠单个指标是不够的,综合考虑多个指标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肾功能检查注意事项
肾功能检查是通过一系列的检验方法来评估肾脏的功能状态,帮助医生判断肾脏是否正常工作。
以下是关于肾功能检查的注意事项:
1. 检查前需要告知医生有关自身的病史,特别是是否有患过慢性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与肾脏相关的疾病。
2. 检查前需告诉医生有关使用药物的情况,特别是是否使用了对肾脏有影响的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物、抗生素、抗癫痫药物等。
3. 检查前需要空腹,停止进食和饮水,一般至少需要8小时的禁食时间。
但有些检查方法可能需要提前几天或数周进行特殊的准备,如24小时尿蛋白定量测定需要提前几天限制蛋白摄
入等。
4. 检查前避免剧烈运动和剧烈体力劳动,以免引起肾功能的暂时性变化。
5. 检查期间需要舒适的环境和心理状态,不要过于紧张和焦虑。
如果有需要,可以请医生解释整个检查过程和目的。
6. 根据医生要求,需要按时和按量收集尿液,如24小时尿蛋
白定量测定需要将24小时内的所有尿液收集起来。
收集尿液
时需要注意保持尿液的干净和完整,以避免污染和失误。
7. 检查后需要遵照医生的建议进行饮食和药物的调整。
根据检查结果,医生可能会对肾脏功能进行评估,并给出相应的治疗建议。
总而言之,肾功能检查是一项较为复杂和严谨的检查过程,需要患者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和指导进行,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肾功能检查,可以及早发现和诊断各种肾脏疾病,有助于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和干预措施。
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理论学习,加深对肝肾功能检查的理解,掌握肝肾功能各项指标的正常值范围、临床意义及异常情况的分析,提高诊断学临床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二、实训时间与地点实训时间:2023年X月X日至X月X日实训地点:XX医院检验科三、实训内容1. 肝功能检查(1)实训项目:ALT、AST、ALP、TBIL、DBIL、ALB、GGT、白蛋白、球蛋白等。
(2)实训方法:静脉抽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
(3)实训结果分析:1)ALT、AST:ALT和AST是反映肝细胞损伤的敏感指标。
AL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AST则存在于心肌、肝脏、骨骼肌和肾脏等组织中。
ALT和AST升高常见于各种急慢性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脂肪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炎等。
2)ALP:ALP主要在骨骼系统中产生,经过胆道系统排泄。
血液中ALP明显升高,往往提示人体胆道系统受阻,如胆石症、胆道肿瘤等。
此外,骨肿瘤、骨折恢复期甚至少年儿童在生长发育期都可使ALP增高。
3)TBIL、DBIL:胆红素过高常出现黄疸,即皮肤粘膜、眼睛发黄等症状。
TBIL(总胆红素)和DBIL(直接胆红素)升高,提示肝脏排泄胆红素功能受损。
4)ALB、球蛋白:白蛋白是血液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由肝脏合成。
球蛋白是由人体的免疫器官产生的,当人体内有病毒时,会刺激免疫系统产生大量的球蛋白对血液中的病毒进行围攻、清理。
ALB降低、球蛋白升高,提示肝脏合成蛋白质功能受损。
2. 肾功能检查(1)实训项目: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电解质(Na+、K+、Cl-)等。
(2)实训方法:静脉抽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
(3)实训结果分析:1)BUN、Cr:BUN和Cr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
BUN升高常见于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衰竭等。
Cr升高常见于慢性肾衰竭、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等。
肾功能五项是哪五项肾功能五项是指通过一系列的临床检查来评估肾脏的功能状态。
这五项指标可以提供对肾脏健康的初步评估,并帮助医生诊断和监测肾脏疾病。
以下是肾功能五项的具体介绍。
1. 血清肌酐(Scr):血清肌酐是由肌肉代谢产生的废物,通过肾脏排出体外。
正常情况下,肌酐的浓度稳定且持续排泄。
如果肾脏功能受损,肌酐无法有效排出,其浓度会升高。
因此,血清肌酐水平是评估肾脏滤过功能的常用指标。
2. 血尿素氮(BUN):血尿素氮是由蛋白质代谢产生的废物,肾脏将其排出体外。
与血清肌酐一样,肾脏功能正常时,BUN的浓度稳定且持续排泄。
如果肾脏受损,BUN的浓度会升高。
血尿素氮常常与血清肌酐一起使用,以评估肾脏功能。
3. 尿素氮清除率(Ccr):尿素氮清除率是通过测量血中尿素氮和尿中尿素氮的量,来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
Ccr可以更准确地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情况,特别是在一些特殊的疾病状态下。
4. 血清尿酸(UA):血清尿酸是由核酸代谢产生的废物,肾脏将其排出体外。
尿酸水平的升高可能表明肾脏排泄功能不足,进而导致尿酸积聚在体内,从而出现痛风等尿酸盐沉积的疾病。
5. 尿检:尿检是评估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尿液的化学和微生物学检查,可以检测尿中的蛋白质、红细胞、白细胞等有无异常。
尿液检查还可以帮助发现泌尿系统的炎症、感染和其他潜在问题。
肾功能五项的评估结果可以反映肾脏的健康状况,识别可能的肾脏疾病或监测肾脏疾病的进展。
但需要注意的是,肾功能五项仅为初步评估指标,更深入的检查和诊断需要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和其他实验室检查来综合评估患者的肾脏功能。
如果发现任何肾脏功能异常,应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管理。
肾功能检查及临床意义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的基本功能是生成尿液,借以清除体内代谢产物及某些废物、毒物,同时经重吸收功能保留水份及其他有用物质,如葡萄糖、蛋白质、氨基酸、钠离子、钾离子、碳酸氢钠等,以调节水、电解质平衡及维护酸碱平衡。
肾脏同时还有内分泌功能,生成肾素、促红细胞生成素、活性维生素D3、前列腺素、激态等,又为机体部分内分泌激素的降解场所和肾外激素的靶器官。
肾脏的这些功能,保证了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使新陈代谢得以正常进行有些肾功能损害可以出现在症状之先,肾功能检查可以早期发现肾脏病,并且可了解肾脏受损的部位和程度,还有助于诊断和指导治疗。
肾功能检查主要包括:尿素氮(BUN),肌酐(Cr)β2-微球蛋白,尿酸(UA)1:血清尿素氮(BUN)尿素氮是体内氨的主要代谢产物。
尿素氮主要通过血流经肾小球滤过后随尿液排出体外.正常范围:2.9~7.1毫摩/升(8.0~20毫克/升);60岁以上:2.8~7.8毫摩/升(7.8~21.8毫克/升)临床意义:增高可见下列三种情况:(1)肾性增高见于急性肾炎、慢性肾炎、中毒性肾炎、严峻肾盂肾炎、肾结核、肾血管硬化症、先天性多囊肾和肾肿瘤等引起的肾功能障碍。
尤其是对尿毒症的诊断有特别价值,其增高程度与病情严重性成正比,如氮质血症期BUN超过9mmol/L,至尿毒症期BUN可超过20mmol/L,有助于病情的估计。
(2)肾前性增高见于充血性心力衰竭、重度烧伤、休克、消化道大出血、脱水、严重感染、糖尿病酸中毒、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肝肾综合征等。
(3)肾后性增高见于因尿路梗阻增加肾组织压力,使肾小球滤过压降低时,如前列腺肥大、肿瘤压迫所致的尿道梗阻或两侧输尿管结石等。
减少:临床意义较小,偶见于急性肝萎缩、中毒性肝炎、类脂质肾病等。
2:β2微球蛋白(β2M或β2-M)β2-微球蛋白产生于淋巴细胞,尿液中含量很少,因其分子量小,能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正常范围:血浆 0.8~2.4mg/L;血清 2.14~4.06mg/L;尿 0~0.65mg/L;脑脊液1.16~1.38mg/L临床意义:增高:见于近端肾小管损害、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肝病、脏器移植后的排斥反应、艾滋病等。
肾功能3项肾功能3项检测是指通过检测尿液的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和尿酸(UA)的含量来评估肾脏功能的一种常用方法。
以下将对这3项指标的含义和临床意义进行介绍。
1.尿素氮(BUN):尿素是蛋白质新陈代谢的主要产物,肾脏是排泄尿素的重要通道。
尿素氮是尿液中尿素的浓度,通常以血液中的尿素氮浓度来评估肾脏排泄尿素的功能。
正常情况下,尿素氮的浓度会随血液中尿素氮的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如果肾脏功能正常,尿素氮的浓度会被稳定地排泄出体外,保持血液中的尿素氮浓度在正常范围内。
如果尿素氮浓度升高,可能意味着肾脏功能下降,不能有效地排泄尿素。
2.血清肌酐(SCr):肌酐是肌肉代谢产生的废物,肾脏是排泄肌酐的主要通道。
血清肌酐是血液中肌酐的浓度,通常以血清肌酐浓度来评估肾脏排泄肌酐的功能。
正常情况下,血清肌酐的浓度会稳定在一个相对恒定的水平上。
如果肾脏功能下降,不能有效地排泄肌酐,血清肌酐的浓度会升高。
因此,血清肌酐的浓度可以反映肾脏排泄废物的能力,是评估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3.尿酸(UA):尿酸是嘌呤代谢的产物,肾脏是排泄尿酸的重要通道。
尿酸的排泄主要通过肾小管进行,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重吸收的平衡决定着尿酸的排泄量。
如果肾脏功能正常,尿酸的排泄量会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如果肾脏功能下降,尿酸的排泄量会减少,尿酸的浓度在血液中会升高。
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一个重要特征,及时发现和治疗高尿酸血症有助于预防痛风的发生。
综上所述,尿素氮、血清肌酐和尿酸是评估肾脏功能的常用指标。
通过检测这些指标的浓度变化,可以及时发现肾脏功能的异常,有助于早期干预和治疗。
然而,单独的肾功能3项检测结果不能完全准确地评估肾脏功能的健康状况,还需要结合临床症状、病史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如果有相关症状或疑似肾脏疾病的人群,建议及时进行相关检测以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肾功能检查项目引言概述:肾功能检查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检验项目来评估肾脏的健康状况和功能是否正常。
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之一,负责排除体内废物和调节体液平衡。
因此,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肾脏疾病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肾功能检查的五个主要项目。
一、尿常规检查1.1 尿液颜色和透明度:正常尿液呈浅黄色,透明度较高。
颜色过深可能表示脱水,而浑浊的尿液可能暗示尿路感染。
1.2 pH值:正常尿液的pH值约为5-7,偏酸性。
异常的pH值可能提示肾功能异常或代谢紊乱。
1.3 尿比重:正常尿液的比重在1.005-1.030之间,用于评估肾小管对尿液的浓缩功能。
过高的比重可能表示脱水,而过低的比重可能暗示肾功能损害。
二、血清肌酐测定2.1 血清肌酐水平:血清肌酐是评估肾脏滤过功能的重要指标,正常范围在0.6-1.2 mg/dL。
高于正常范围的血清肌酐水平可能表示肾功能受损。
2.2 肌酐清除率:通过测定血清肌酐和尿液中的肌酐浓度,计算肌酐清除率来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
正常成年人的肌酐清除率约为90-120 mL/min。
2.3 血尿素氮(BUN):BUN是评估肾脏排泄功能的指标,正常范围在7-20mg/dL。
高于正常范围的BUN水平可能表示肾功能不全。
三、尿肌酐测定3.1 尿肌酐水平:尿肌酐是评估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的指标,正常范围在5-25 mg/dL。
低于正常范围的尿肌酐水平可能表示肾小管功能异常。
3.2 尿肌酐清除率:通过测定尿液中的肌酐浓度和尿量,计算尿肌酐清除率来评估肾小管重吸收功能。
正常成年人的尿肌酐清除率约为70-140 mL/min。
3.3 尿蛋白:尿蛋白是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的指标,正常尿液中应无蛋白。
异常的尿蛋白水平可能表示肾功能受损。
四、肾小球滤过率测定4.1 放射性同位素法:通过注射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剂,测定血液中同位素的清除速度来评估肾小球滤过率。
正常成年人的肾小球滤过率约为90-120 mL/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