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吐温作品中的语言幽默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74 MB
- 文档页数:3
浅谈马克吐温作品中的美国式幽默马克吐温,这位独特的美国作家,以其独特的幽默风格而闻名于世。
他的作品中充满了美国式幽默,让读者在欢笑中领略到了美国的独特文化。
本文将通过分析马克吐温作品中的美国式幽默,带领大家深入了解这种幽默风格的内涵与表现。
马克吐温作品中的美国式幽默表现在许多方面,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他独特的讽刺手法。
他常常通过夸大、夸张、巧妙的语言技巧来展示人性的种种缺陷,从而让读者在欢笑中认识到社会的种种问题。
例如,在《百万富翁》中,马克吐温通过一个突然变得富有的穷人的故事,揭示了金钱、权力对人的异化,以及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虚伪。
马克吐温作品中的美国式幽默还体现在他善于捕捉和描绘细节上。
他的作品中充满了生动、形象的描绘,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故事中。
例如,在《淘金热》中,马克吐温生动地描绘了人们疯狂淘金的状态,以及因此引发的种种社会乱象。
这些细致入微的描述不仅令人捧腹大笑,同时也暴露了人性的贪婪和盲目。
马克吐温作品中的美国式幽默既是一种独特的文学风格,也是一种深刻的社会批判。
他通过幽默的方式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和社会的种种问题,让读者在欢笑中反思自己的生活和价值观念。
这种幽默风格也成为了马克吐温作品中最具魅力和最值得我们品味的地方。
通过马克吐温的作品,我们也能更深入地了解美国的文学和文化,以及隐藏在这种幽默背后的美国式价值观。
马克吐温,这位著名作家、演讲家和,以其独特的讽刺和幽默风格而闻名于世。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马克吐温的几篇作品入手,探讨他在讽刺和幽默方面的表现。
在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品中,《百万英镑》和《镀金时代》以其轻松的幽默吸引了无数读者。
让我们以《百万英镑》中的一段经典段落为例:亨利·亚当斯,一位普通的美国年轻人,因为偶然的机会被卷入了一场英国贵族的无聊赌局。
他被赠予了一张价值百万英镑的支票。
支票的持有者是一对富有的兄弟,他们为了解决一个争论,想看看一个普通人如何应对这种突如其来的巨大财富。
不朽的马克·吐温——试析马克·吐温的讽刺与幽默共3篇不朽的马克·吐温——试析马克·吐温的讽刺与幽默1不朽的马克·吐温——试析马克·吐温的讽刺与幽默马克·吐温是19世纪美国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演讲家以及幽默家。
他的作品充满了讽刺和幽默,以及深刻的思想和观点。
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意义,被誉为“美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幽默家之一”。
本文试析马克·吐温的讽刺与幽默,以了解他不朽的文学风格和思想。
一、马克·吐温的讽刺马克·吐温的讽刺主要体现在对社会现实和人性弱点的批评和揭露之中。
他通过揭示名利场上的虚伪和人际关系上的矛盾,深刻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黑暗面。
例如,在《拍卖公主》一文中,他以扭曲的形式描绘了以财富和美貌作为交易筹码的世界,讽刺了财富与自由和人权之间的矛盾。
他深刻揭示了社会虚假与道德沦丧的丑恶现象。
马克·吐温的讽刺也体现在他对政治和官僚主义的批评上。
他认为政治是一桩闹剧,政府则是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而存在。
在《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中,他对奴隶制度以及政府无所作为的批评讽刺,直接批判了当时的政治现状。
他以富有幽默感的方式,揭示当时的政治沦为了官僚主义和腐败。
二、马克·吐温的幽默马克·吐温的幽默不仅限于单纯的娱乐,更多地是通过幽默的方式传递他的思想和观点。
他的幽默跟社会现实相关,通过描绘人物、场景、对话等多种方式,揭示了社会的弱点和不平等。
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他以温馨的幽默描绘了两个孩子的冒险,不仅让读者笑声连连,更重要的是传递了教育价值。
马克·吐温的幽默富有批评性,他常常以逆向思考的方式,打开人们的思路,让人在笑声中思考。
例如,在《百万英镑的笔记》中,他通过诡计,让人们看到了金钱的虚弱性和道德的崩坏。
他的幽默往往以解构的方式,揭示了现实的弱点和矛盾。
浅析马克·吐温短篇小说中的黑色幽默黑色幽默是一种绝望的幽默,它力图引出人们的笑声,作为人类对生活中的无意义和荒谬的一种反响。
“黑色”代表死亡,是可怕滑稽的现实,“幽默”是有意志的个体对这种现实的嘲讽态度。
幽默加上黑色,就成了绝望的幽默。
黑色幽默后来成为一种用喜剧形式表现悲剧内容的文学方法。
这派作家调动一切可调动的艺术手法,将周围的世界和自我的滑稽、丑恶、畸形、阴暗等放大、扭曲,使其更加荒诞不经。
“黑色幽默”派是西方现代派文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流派,对现代世界文学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第二十二条军规》、《万有引力之虹》、《烟草经纪人》和《第五号屠场》等小说是“黑色幽默”派影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经典作品。
小说家突出描写世界的荒谬和社会对个人的压迫,以一种无可奈何的嘲讽态度表现环境和个人之间的不协调,社会对人性的扭曲与异化,并把这种不协调和异化现象加以放大扭曲,使它们显得更加荒诞不经,滑稽可笑,同时又令人感到沉重和苦闷。
因此,有一些评论家把“黑色幽默”称为“绞架下的幽默”或“大难临头时的幽默”。
马克・吐温的《他是否还在人间》就是黑色幽默的代表作品。
按小说所叙,米勒在年轻时空怀一身技艺,却穷困潦倒。
其所创名画《晚祷》索价8法郎,买主仅愿出价5法郎,买卖未成,米勒还后悔不迭。
正当米勒与其他穷画家朋友一筹莫展之际,朋友中一位名叫卡尔的画家发现了一条定律:每个无名艺术家在他死后总会被人赏识,而且一定要等他死后才行,那时候他的画也就身价百倍。
于是他们抽签决定由谁来装死,中签者正是米勒。
在假死之前,米勒以每天50余张的速度做画,他的朋友们则用尽手段拉拢记者,为米勒“死后”造势。
果不其然,这一招竟然奏效。
米勒迅速成为艺术市场上家喻户晓的人物,作品的卖价青云直上。
最后,米勒的同伴宣布了他的死亡,并为他举办了隆重的葬礼,颇具讽刺意味的是,米勒本人还充当了自己棺材的扛夫。
在他“死”后,其大师资格更是毋庸置疑了。
谈谈马克吐温的幽默风格篇一:马克·吐温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的幽默风格深受世界各地读者的喜爱。
他的幽默充满了智慧、讽刺、反思和调侃,常常让人在笑声中感受到人生的深刻意义。
马克·吐温的幽默风格有很多特点,其中最著名的是他的讽刺和反讽。
他常常使用这种手法来揭示社会问题和人类弱点,让人在笑声中反思自己的行为和价值观。
例如,他曾经说过:“人类是一种有缺陷的动物,他们的缺点在于他们总是从错误中学习。
”这句话既有调侃的意味,又有深刻的道理。
此外,马克·吐温的幽默也常常来自于他对语言和词汇的巧妙运用。
他善于用词语的多义性和双关语来制造出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他曾经说过:“当我年轻的时候,我认为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
现在我老了,我知道了这一点。
”这个笑话的效果正是来自于“重要”的双重含义。
除此之外,马克·吐温的幽默也常常来自于他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他善于用幽默来表达人类情感和行为的复杂性,让人在笑声中感受到人类的共性和独特性。
例如,他曾经说过:“婚姻是一个美好的机构,但是不适合每个人,就像长袜子一样。
”这个笑话既有幽默的效果,又展现了婚姻的复杂性和个体差异。
总之,马克·吐温的幽默风格是富有思想性和智慧性的。
他的幽默不仅仅是为了逗笑,更是为了传递深刻的人生哲理。
他的作品不仅为人们带来欢乐,也为人们带来思考和启示。
篇二:马克吐温是一位被誉为世界幽默大师的作家,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广受欢迎,而且至今仍然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
作为一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的幽默风格独具特色,其幽默智慧与机智让人无不留下深刻印象。
首先,马克吐温的幽默风格自带讽刺与反讽的元素。
他常常使用夸张和反讽的手法,对社会现象和人性弱点进行嘲笑和批判。
例如,他在《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中描述的南方农村社会的种种荒谬现象,令人深思,同时也充满着幽默诙谐。
马克吐温的幽默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他用幽默的方式批判社会的不公和虚伪,展现了他的人文关怀和批判精神。
从《汤姆索亚历险记》看马克吐温的幽默语言艺术德国著名哲学家曾经说过,对于世界上客观存在的事物,人们总是有固定化的思维和概念,但当人们发现在一本文学作品中,这些固定化的思维和概念相左时就会出现一定的幽默效果。
简而言之就是,当文学作品中对一个事物的描写和在人们脑海中长期以来形成的对于该事物的影像相冲突时,就会出现幽默效果。
这一哲学观点和思想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得到了充分体现[1]。
在此背景下,文章以马克·吐温的著名文学作品《汤姆·索亚历险记》为研究对象,主要介绍了作品中四种幽默语言的特征。
一、通过形式和内容上的冲突创造幽默语言马克·吐温文学作品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其语言的风趣幽默,同时幽默风格的背后又隐藏着对现实的批判。
《汤姆·索亚历险记》一书中的孩子们对《圣经》十分向往,但想要得到《圣经》却需要付出巨大努力。
马克·吐温这样描述道:如果叫我们对于两千多节的《圣经》进行熟背,如果奖励是可以获得一本多莱版的《圣经》,那么又有多少人愿意去做呢?但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基本上每个孩子都有五六本《圣经》。
其中,更为幽默滑稽之处是,一个德国血统的男孩不停地背诵三千节《圣经》,最后的结局却是由于用脑过度变成了一个白痴,这对于学校而言是巨大的不幸。
就正常的逻辑来说,读书应是一件十分普通的事,一般情况下多读书会变得更加聪明,但因为读书读得太多最后变成了一个白痴的现象却很难遇见。
对于读者而言,其产生的滑稽幽默效果可想而知,当然,这样和常规思想进行冲突的幽默效果,在马克·吐温的笔下并不只是局限于书中的故事,更凸显在故事的背后。
正如前面谈到的哲学思想一样,通过和常规的冲突,让事物变得更加荒诞,进而引起人们深思,一些习以为常的事物是否真的就是正确的?《汤姆·索亚历险记》一书中对于小孩读书变傻子这类故事的描述,也正凸显出了马克·吐温自身所秉持的一个观点,即教会对于孩子而言,严重毒害着孩子的心灵[2]。
马克吐温的语言特点引言马克吐温(Mark Twain),本名塞缪尔·克莱门斯(Samuel Clemens),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也是美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幽默主义作家之一。
他的作品常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诙谐幽默的风格为特点,深受读者喜爱。
本文将深入探讨马克吐温的语言特点,包括他的简练明了、生动形象、幽默诙谐以及对社会现象的讽刺等方面。
一、简练明了在马克吐温的作品中,简练明了的语言风格是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
他善于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意思,使读者能够轻松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
他不喜欢迂回曲折的表达方式,而是直截了当地传递思想。
例如,在他的代表作《哈克·费恩历险记》中,描述了一个少年的成长历程和对奴隶制度的批判。
他用真实而朴实的语言,让读者深入感受到那个时代的黑暗和社会的不公。
二、生动形象马克吐温的语言生动形象,常常让读者能够看到作品中人物和场景的栩栩如生。
他擅长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对话来刻画人物形象。
他的描写方式充满了细节和情感,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和心理冲击。
例如,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他巧妙地运用对话和描写,呈现出了汤姆·索亚天不怕地不怕的形象,让读者感受到了他的聪明和勇敢。
三、幽默诙谐马克吐温的幽默诙谐风格是他作品中受到广泛赞誉的一大特点。
他以一种诙谐而幽默的方式来讲述故事,常常把人物描绘成幽默搞笑的形象。
他通过夸张和讽刺,让读者开怀大笑。
例如,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他生动地刻画了一个顽皮捣蛋的少年形象,通过他的各种“恶作剧”,让读者捧腹大笑的同时也能体会到他的聪明才智。
3.1 幽默的对话马克吐温擅长创造出让人忍俊不禁的对话,这是他幽默诙谐的一大表现形式。
他的对话经常带有讽刺意味,有时候是人物之间的互相嘲笑,有时候是对社会现象的嘲讽。
这种幽默的对话使得他的作品更加生动有趣,也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例如,在《大河上下》中,他通过对主人公和其他人物之间的对话,讽刺了那个时代的虚伪和贪婪。
yuwenjianshe001@81《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幽默讽刺剖析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外语学院 杨燕摘要:《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一部小说,在美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较高的地位和巨大的影响。
《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主人公汤姆是一个聪明、顽皮、天真又带有孩子独特狡黠的角色,他是《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主人公,也是《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灵魂。
马克・吐温用幽默的语言从孩子的角度重点分析了汤姆的顽童形象,也通过丰富生动的故事情节讽刺了当时的美国社会,蕴含了深层次的意义,值得人们深思。
关键词:《汤姆・索亚历险记》 性格特点 幽默讽刺引言汤姆是《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主人公,是贯穿整个故事的中心人物和故事的灵魂。
汤姆调皮捣蛋又天真善良,作者用幽默的语言讲述了汤姆冒险故事中的所见所闻,将不同阶级、不同性格的人贯穿起来,并在这个过程中对美国虚伪庸俗的社会习俗、伪善的宗教仪式和刻板陈腐的学校教育进行了讽刺和批判,让人开怀一笑又引人深思,这就是讽刺幽默的魅力所在,这就是马克・吐温这位幽默讽刺大师的魅力所在。
一、作者简介马克・吐温是《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19世纪美国最名的现实主义作家,是享誉全球的讽刺大师。
马克・吐温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佛罗里达的一个贫困家庭里,他的父亲是收入微薄的律师。
为了改善生活,马克・吐温在还很小的时候,就用他小小的肩膀扛起了养家的重任。
马克・吐温辗转于各种工作中,多样化的工作和贫穷的家庭为马克・吐温积累了诸多写作素材,为其成为著名的幽默讽刺大师增砖添瓦。
他享誉全球的幽默讽刺故事很多,《汤姆・索亚历险记》是其中最为著名、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视角独特、观察细致入微、描述针对性强、笔调欢快,将马克・吐温的讽刺幽默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正如威廉・豪威尔斯说的那样,马克・吐温是独一无二的、无法相比的,他是美国文学中的林肯。
这也许就是对他充分的肯定,也是对他幽默讽刺文学价值的肯定。
马克吐温的幽默叙事研究马克吐温:幽默叙事的独特魅力马克吐温,这位独树一帜的美国作家,以他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深刻的讽刺手法而闻名于世。
他的作品不仅令人捧腹大笑,同时也充满了尖锐的批评和深刻的人性洞察。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马克吐温的幽默叙事技巧及其在文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马克吐温的生平经历对他独特的幽默风格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他成长于美国密苏里州,从小就聪颖过人,善于观察和模仿。
成年后,他历经多种职业,包括、演讲家和作家。
这些丰富的经历使他的作品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幽默叙事也因此成为他作品的一大亮点。
在马克吐温的幽默叙事中,我们看到了他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社会的犀利讽刺。
他的作品常常以夸张、反讽等手法揭示人性的荒诞和社会的种种弊病。
例如,在《百万英镑》中,他描述了一个普通人在意外获得巨额财富后的种种困扰和尴尬,以及社会对财富的盲目追求。
这些情节令人捧腹大笑的同时,也引发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马克吐温的幽默叙事还表现在他独特的语言风格上。
他运用生动的比喻、诙谐的措辞和夸张的描写,使平凡的事物变得生动有趣。
例如,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他描述汤姆与他的朋友哈克在密西西比河畔的冒险经历,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展现了一个充满魔力和惊险的世界。
这些独特的语言风格使得马克吐温的作品充满了生动性和感染力。
探讨马克吐温幽默叙事在文学领域中的重要性,我们发现它不仅为读者带来了轻松愉快的阅读体验,同时也成为了人们深刻理解和反思社会现实的重要工具。
他的作品提醒我们,幽默不仅是娱乐的一种形式,更是对社会现象进行批判和反思的一种独特视角。
马克吐温幽默叙事研究对我们理解这位伟大作家的作品和文学领域中的幽默叙事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深入挖掘马克吐温的幽默风格、叙事技巧和语言特点,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欣赏他的作品,还能从中获取对社会现实进行批判和反思的智慧与启示。
在文学发展的长河中,马克吐温的幽默叙事将永远熠熠生辉,为后世带来无尽的艺术享受和思考空间。
读书心得——试论《镀金时代》中的黑色幽默语言艺术一、美国经济空前膨胀《镀金时代》的文学价值绝不仅仅是因为它是马克·吐温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业内外对其高度评价多源于其中所展现的关于那个美国经济空前膨胀时代背景下人们道德观与价值观的扭曲。
《镀金时代》发表于1873年,美国南北战争刚刚结束,这场战争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扫除了障碍,这时的美国经济正处于一个看似遍地黄金的时代,大量移民迅速迁至美国,他们希望可以趁机大捞一笔,客观来说,这批移民的涌入也带动了当时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在美国西部发现的一些矿产资源更是源源不断地吸引着外来者的开发,西部不再是荒无人烟的戈壁,其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西部文化也渐渐寻找到自己的特色。
在这个阶段美国的工业化极速发展,国家经济实力发展迅速,正是源于这些发展,美国在20世纪初期已经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之一。
19世纪工业革命传到美国,美国经济迅速发展,同时获得了西部的大片领土,急需劳动力,南方奴隶制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
1860年主张废除奴隶制的林肯当选总统,南方奴隶主发动叛乱,南方蓄奴州纷纷独立,1861年2月组成邦联政府,戴维斯当选总统。
同年4月南方邦联军先发制人攻占萨姆特要塞,内战爆发。
南北战争结束之后,美国社会基本处于一个较为安定的状况,所以美国政府在国防与军队建设上的投资就大大减少,这样的军事现状显然为美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大环境。
而为了能够在美国大捞一笔的外来移民也为美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丰富的市场资源,当时的他们是推动美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地大物博的美国,在政策上也给予外来移民很多优惠,这样就促使外来移民的目的变革为长期发展下去。
美国政府大力发展铁路运输事业以便促进煤炭、钢铁等工业的发展,但是美国铁路事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美国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南北战争摧毁了奴隶制,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这次战争中工业革命带来了军事上的巨大进步,双方使用了金属弹壳和后装填步枪作战,使用铁路和蒸汽船实现快速的兵力机动和集结,使用蒸汽铁甲战舰进行海战,机械连发枪第一次投入实战,特别是北方发展了制造标准化零件组装武器的生产方式,大大提高了工业生产效率,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摘要]马克·吐温作为美国幽默文学的杰出代表,其文学作品往往具有深远的思想内涵,其幽默的创作风格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在幽默的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于美国文学界的重大影响,而且在世界文学作品中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马克·吐温 语言幽默 分析马克·吐温作为幽默文学作家,他的创作源泉往往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从一定意义上来讲,马克吐温汲取了美国民间生活中的笑话趣闻进行写作,在语言的运用过程中使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让读者在欣赏戏剧性的故事情节的时候,充分让自己徜徉在幽默的语言中,马克吐温的文学作品是美国幽默文学作品的代表作品。
一、马克·吐温文学创作风格分析(一)马克·吐温善于将夸张的手法扩大化夸张的写作手法作为文学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的手段,被广泛应用到文学创作中,马克·吐温在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喜欢将原有事物的一些特点和特性进行放大,同时有的时候马克·吐温还喜欢将自己的文学作品中的一些内容故意的缩小化,使得在读者内心深处的影响能够产生巨大的落差。
在其文学作品《百万英镑》中,马克·吐温就通过自己对于夸张手法的创作风格,将该文学作品中的一个在旧金山矿业经纪人那里当办事员的亨利·亚当斯在伦敦时候的一次奇遇,这个时候在伦敦的两位好兄弟打赌,把一张无法兑现的百万大钞借给了亨利。
之前作为打赌的一次活动却成为了亨利人生丰富经历的一次美好转折。
作者通过夸张性的描述揭露出了当时英国社会的拜金主义思想的盛行。
(二)马克·吐温善于用故事的结局戏剧化作为马克·吐温文学作品的幽默不仅来源于其语言的幽默,同时也来源于它所揭露的故事情节的戏剧化的描写。
他的一些小说的结构规律大体上是这样可以表现出来的,其主要是通过自身的一些故事情节的戏剧化设计,然后通过幽默诙谐的语言将其文学作品连接起来。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马克·吐温将自己作品的读者带到他预先设计好的一个领域当中去,按照正常人的思维,其故事情节应该是按照一般规律进行下去的,马克·吐温却不是这样进行设计自己的文学作品的,马克·吐温往往将自己的文学作品中的具体内容进行前期的渲染,最后给读者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
例如在其文学作品中有关于人物“诚实”、“善良”进行描写的,但是在其文学作品的最后往往作者都是一反常态,将这些“诚实”、“善良”的人们的本性通过一个小的故事或者插曲,又让他们的那种经不住利益诱惑的丑态无形中的显露到了读者的面前,给读者一种恍然大悟的觉醒。
(三)马克·吐温经常在作品中使用第一人称的写作方法文学作品创作的过程中,一般的作家不会使用第一人称的形式进行文学创作,但是马克吐温却不一样,他喜欢用第一人称的形式进行文学作品的创作,这里的主要原因在于使用第一人称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能够将文学创作的内容深入到读者的内心深处。
第一人称是进行文学创作的过程中唯一能够拉近与读者距离的一种有效的形式,另外我们还可以看到在进行文学作品创作的过程中,如果在语言上进行幽默诙谐的创作的时候,总应该将自己置于文学创作的首要的位置上去,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马克·吐温在进行文学创作的过程的时候,为了能够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让读者能够更加相信马克·吐温在文学作品中所刻画的人物形象的真实性,其中最主要的就在于使用第一人称的写作手法,让自己的语言能够在读者阅读的过程中无形中成为了读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3.03.048马克·吐温作品中的语言幽默分析者自己本身,让自己的文学作品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就成为了读者内心深处的一部分。
这种写作的手法也为后来马克·吐温幽默的文学作品占据更大的市场奠定了基础。
二、马克·吐温文学作品中幽默语言产生的社会背景分析马克·吐温文学作品的产生是和他所生活的年代以及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有着一定联系的,看马克·吐温的文学作品我们应该去关注的是马克·吐温所生活的那个时代是什么样的一个时代,他所成长的社会环境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环境。
马克吐温所成长的年代正是美国的资本主义空前的膨胀,社会的矛盾越来越严重的时候,也就是美国社会转型期的时候,这个时候的人们的思想观念都发生了严重的转变,马克·吐温通过对周围生活的观察,他作为一个作家对于周围事物的变化是看到眼里,记到心里的。
马克·吐温借助自己诙谐幽默的文学作品将自己的内心深处的一些对社会的不满表现到自己的文学作品当中,他在文学作品的创作常常使用的是讽刺的手法。
马克·吐温的文学作品创作中的诙谐幽默的语言还受到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的影响就是那些民间相传的那些能够给大家带来欢声笑语的故事,马克·吐温将这些故事进行整理归纳,就成为了自己的文学作品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马克·吐温的文学作品中有一个文学作品就是《加利维拉县有名的跳蛙》,该文学作品取材是民间的打赌的形式,将文学作品内的故事进行完善化,揭示出了非理智的反常,以及其小市民的那种相对极端空虚无聊的精神世界,而这种精神状态的可笑,并不是人人都能够深深感受得到出来的,只有通过像马克·吐温这样的作家的描述才能够真正将其现实的意义展示出来。
三、幽默元素在马克·吐温文学作品中的作用这里所说的幽默的元素代表的内容是多样性的,主要表现在马克·吐温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所使用的幽默诙谐的语言、出人意料的故事结尾、惊悚万分的故事情节的描述,这些都可以称之为其作品中的幽默元素。
马克·吐温在刻画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的时候,往往喜欢用幽默又出于人们意想不到的语言对其人物进行描述。
他的一部文学作品《竞选州长》其主人公在马克·吐温的描述下面成了憨厚诚实,天真无暇的一个人物形象,对于外界的事物应该算是一无所知,但是在该小说的结尾处却写成了你忠实的朋友,过去是好人,现在却成了臭名昭著的伪证犯。
这样的结尾是作者所构造出来的对于文学作品进行深思熟虑的表现,使该作品具有强烈的讽刺效果。
马克·吐温的文学作品中的幽默往往就是能够将那些发生在小说中的喜怒哀乐充分的融汇到平静的客观事物当中,在进行小说内容描写的过程中往往是带着轻松的氛围进行幽默的表述,并具有讽刺的意味,同时对于资产阶级的道德沦丧和那种虚伪的外在进行联系,让他们在现实的生活中表现出他们内在的本质来,将他们内心深处的那些想法以及他们的日常生活中的那些不足之处都一一的展示给了读者,让读者在笑过之后能够深刻反思,去品位这个故事的真正意义在哪里。
同时我还可以看到的就是马克·吐温的文学作品中的幽默故事往往是情节设计上的幽默,深刻的意义在于所描写的故事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本质,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对美国的社会现实进行无情的揭露和批判。
他的文学作品在很大的程度上成功在于他的幽默的元素上面,这里的幽默元素尽管包含着多样的构造,但是我们还是应该充分的重视其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的幽默的特征。
四、结语综上所述,马克·吐温作为十九世纪美国杰出的现实主义的文学家,其文学作品具有幽默文学作品的特征,同时也具有讽刺意味的特征,马克·吐温幽默文学作品能够成功的走进读者内心深处、在读者的内心占据一定位置的主要原因在于,他充分利用了幽默元素进行文学创作,第一就是利用了幽默诙谐的语言,从语言上就占据了读者的胃口,另外一个就是马克·吐温善于设计出相对戏剧性的故事结局,同时他还善于利用读者的心理将故事情节进行跳跃式的展开。
这些内容都是能够使得其文学作品能够经久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所在。
马克·吐温不仅在美国的文学界独树一帜,而且他还对美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马克·吐温进行文学创作的时期正好是美国社会进行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资本主义的那种逐利的思想在这个时期显示出的是一览无余,同时这个时期也正好是美国的幽默文化兴起的时候,这个时候的人们喜欢幽默诙谐的故事,在日常的生活过程中,也常常将幽默诙谐的故事打造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这就给马克·吐温进行幽默文学创(下转100页)参考文献[1].何东燕. 马克·吐温小说的幽默艺术[J].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2(03)[2].童彦. 马克·吐温小说中的幽默与讽刺艺术[J].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2(04) [3].周杰. 试论马克·吐温短篇小说的幽默特色[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04)[4].李雄. 幽默与马克·吐温的小说[D]. 南昌大学 2007[5].范川凤. 马克·吐温的幽默语言艺术[J]. 逻辑与语言学习. 1994(03)[6].刘敏. 从轻松的幽默到辛辣的讽刺——浅析马克·吐温几篇作品中的讽刺和幽默[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6) [7].薛丽萍,张永美. 浅谈马克·吐温作品中的美国式幽默[J]. 中国西部科技. 2009(08) [8]. 胡芊. 探析马克·吐温作品的美国式幽默风格[J].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2(03)作者简介王艳萍,女,1972年生,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教育学。
作奠定了社会的基础。
马克·吐温的文学作品受到了传统的幽默形式的影响,这其中就包含着使用相对带有讽刺意味的语言进行文学作品的创作。
在这之后的一段时间内,马克·吐温凭借着自己的感觉,通过使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进行描述,将那些潜藏在幽默故事背后的那些事情一览无余的展示到了读者的面前,让读者在体会幽默语言和情节跌宕的故事情节的过程中,充分的感受美国的幽默文学作品带来的对于社会黑暗一面讽刺的力量,让人们能够充分的认识到自身的社会位置。
另外对于马克·吐温的文学作品我们在看到他的长处的时候,同时也应该看到其不足的一个方面,就是使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进行文学作品的创作往往也会给人们带来不正式的意思,这样的话也就影响了其文学作品的严肃性,不能够起到严肃文学该起到的作用。
参考文献[1] 都市——嘉莉难以抗拒的造化力量,[J].李鑫, 安徽文学2007年第5期.[2] 哈代笔下的工业革命与价值观的变迁,[J].陈文娟,外国文学研究,2002年第4期.[3] 工业题材的视域和主体性问题,[J].贺绍俊,理论与创作,2006年第6期.作者简介马丽娣,辽宁医学院外语教研部,硕士研究生,副教授,教研室主任。
自然属性,将人类原本自然的心灵向着人的非自然属性方向产生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