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语文:名句默写-2017高考语文名句默写

中考语文:名句默写-2017高考语文名句默写

中考语文:名句默写-2017高考语文名句默写
中考语文:名句默写-2017高考语文名句默写

中考语文:名句默写|2017高考语文名句默写

作文周刊社。

一个人对古诗文名句、名段、名篇记诵的情况,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阅读水平,而且还反映了一个人的学识修养。因此,古诗文名句默写在中考语文命题中是备受关注的一个重要内容。那么考生应怎样复习这方面的内容呢?考生首先要了解这部分内容的考点。从2010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看,在古诗文名句默写方面涉及到的考点有:

(1)默写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名句;

(2)理解的基础上背诵默写课标规定的古诗文;

(3)诵读默写教材中的经典课文或精彩段落;

(4)比较熟悉的课外古诗文名句。

总得来说,考查的内容是课标规定的古诗文名句、名段、名篇,一般为《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定要求必背的50个篇目。

【题型分析】

2010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中的古诗文名句默写试题,在题型上主要有:

(1)记忆型默写题:给出诗、词、文的上句或下句并注明篇名,要求考生默写出与之相对应的诗、词或文中名句;给出诗题和诗人,要求考生默写出全诗。(2)理解型默写题:提供具体的情境、要求等并注明篇名,要求默写出与之相一致的诗、词或文中名句;按照提示填写古诗文名句;根据具体语境补写古诗文名句。(3)开放型默写题(归类型):要求考生写出某一方面内容、或某一主题的一个或几个诗句。

题型形式有:(1)必做题。(2)选做题:在特定的语境或给出的题数中要求考生按规定题

数任选默写。

【应对技巧】

一、复习方法指点

1.篇篇落实。

每个考生都要能背诵、能默写初中7-9年级必背的50个篇目。因为篇目多,这就要求考生要有计划性。比如:考生要每天背诵默写一篇,或一个星期背诵默写一册。但考生要千万记得,光会背还不够,还要能正确书写,这就要求考生真正做到篇篇落实,篇篇过关。落实的方法是灵活多样的,检测应该是最直接的方法,如:考生可以自我检测,先背后写,认真批改,及时订正;可以互相检测,同桌之间互相监督,互背互改:可以小组统领,小组长给每个小组成员制订背诵进度表,表内包括组员的名单、背诵的篇目或范围,让小组成员在一定的时段内安排背诵、默写,并进行评比,可以进行默写竞赛,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定期举行班级、年级范围内的默写竞赛。

2.总结规律,搭建知识柜架。

针对记忆、理解、开放型默写题,考生要做好归纳总结,对知识进行梳理,使之形成系统,既便于理解,又便于记忆。

(1)按文学常识、文体知识归类,理清中国诗歌发展脉络。

(2)按作者归类,把同一作者的作品放在一起比较异同。

如:苏轼的作品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密州出猎》《浣溪纱》《记承天寺夜游》。曹操的作品有:《龟虽寿》《观沧海》。通过归纳比较同一作者的作品,考生能更好地理解诗词意境,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按主题归类,把最重要的名句按其所表现的主题归类,如按塞外风景的归类,按友情归类,按忧国忧民归类,按‘政治抱负归类。这样进行归类后,特别有利于解答连续写出某一方面内容、或某一主题的几个诗句这种开放性的题型。

二、答题方法指导

1.考生要弄清楚具体题型的要求,按要求默写,特别要看清题目中的提示,如篇目、作者、朝代等等,避免答非所问,徒劳无功。

2.书写一定要规范。考生要在规定的答题范围之内书写,最好能写成正楷、或者行楷,千万别太潦草,否则,就会丢不该丢的分数。另外,还要注意千万别有错别字,如果诗句中有一个错别字,那整句就不得分。

[4]

[5]

[6]

【真题解析】

1.默写古诗文申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

①子日:_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②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③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④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自居易《钱塘湖春行》)

⑤谈笑有鸿儒,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⑥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⑦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

⑧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

(2)默写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或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选自2010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

解析:(1)(2)题都是记忆型的默写题,不同的是的第(1)题都是给出诗、词、文的上句或下句并注明篇名,要求考生默写出与之相对应的诗、词或文中名句。而第(2)题是给出诗题和诗人,要求默写出全诗。平时如果能注意过关,书写工整,拿满分是没有问题的。况且,第(1)题的①-⑧,考生还可以任意选做6题,这就提高了得分率。

参考答案:1.(1)①温故而知新②大漠孤烟直③会当凌绝顶④乱花渐欲迷人眼⑤往来无白丁⑥蜡炬成灰泪始干⑦将军白发征夫泪⑧赢得生前身后名

(2)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选自2010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语文试题)古诗文默写填空。

(1)树木丛生,_________。秋风萧瑟,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2)而或长烟一空,_________,_________,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范仲淹《岳阳楼记》)

(3)《马说》一文中表达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4)教育局老局长虽已退休,但他仍然十分关心下一代的成长,这真是_________,_________(用《己亥杂诗》中的名句填空)。

解析:(1)(2)两小题是属于记忆型默写题,如果考生平时会背会写,就一定可以拿到分

数。而第(3)(4)题属于理解性考题,第(3)题要求写出能表达全文主旨的句子,第(4)题是提供了具体的情境要求考生写出与情境相符的句子,这些都要求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才可以答题,难度要大于(1)(2)题。

参考答案:(1)百草丰茂洪波涌起(2)皓月千里浮光跃金(3)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选自2010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题)按课文原文填空。

(1)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_______________,壮士十年归。(北朝民歌《木兰诗》)

(3)月下飞天镜,___________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

[4]

[5]

[6]

(4)_____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5)谈笑有鸿儒,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6)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7)《<论语〉十则》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

(8)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对饱受离别之苦的人们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份试卷的名句默写以记忆型题型为主,其中(1)-(6)题都是给出上句或下句,要求考生填出与之相应的句子。而(7)-(8)是理解性题型,考生首先要准确领会题目的意思,然后,才能写出句子。

参考答案:(1)谁家新燕啄春泥(2)将军百战死(3)云生结海楼(4)鸡声茅店月(5)往来无白丁(6)感时花溅泪(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8)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选自2010年浙江省舟山市中考语文试题)古诗词名句默写。((1)(4)题必做,(5)(6)两题选做一题)

(1)山随平野尽,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

(2)______________,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3)晏殊《浣溪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映出美好事物的消逝往往伴随着重现,表现了人们在怅惘的同时也会感觉到一丝欣慰的微妙情绪变化。

(4)古代诗歌中,有一类诗句以名词组合而成,展现了情景交融的美妙境界,如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__。

(5)请写出古诗词中描写儿童的句子。(写出连续的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写出古诗词中抒发老当益壮的豪迈情怀的句子。(写出连续的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份卷子的名句默写考题题型很齐全,(1)(2)是纯记忆性的考题,而(3)(4)是理解性的考题,(5)(6)开放型默写题(归类型):写出某一方面内容、或某一主题的一个或几个诗句。以选做题的形式出现,降低了难度,提高了得分率。

参考答案:(1)江入大荒流(2)江山代有才人出(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4)鸡声茅店月小桥流水人家(5)例: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6)例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5)(6)两题为选做题,所填诗句切合主题即可)

【综合训练】

一、名句积累(记忆型)

1.__________,不亦乐乎?(《论语》)

2.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论语》)

3_______________,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4.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鱼我所欲也》)

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

[5]

[6]

6.夫战,勇气也,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7.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出师表》)

8._________,_________,此先汉所以兴隆也;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诸葛亮《出师表》)

9.芳草鲜美,_____________(陶潜《桃花源记》)

10.______________,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三峡》)

11.______________,然后有千里马。______________,而伯乐不常有。(韩愈《马说》)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13.______________,零丁洋里叹零丁(文天祥《过零丁洋》)

14.相见时难别亦难,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16.登斯楼也,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二、1.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抒发自己的雄心壮志。

2.《岳阳楼记》为我们留下了一些至今仍在使用的成语,其中形容国泰民安的句子是:__________,形容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的兴旺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形容水势浩大的句子是:_________。形容景色或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的句子是:,表示心胸开阔、精神愉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我国古人对待生死的价值观,今人仍为推崇。请写出下列两位古人在这方面的相关名句。

(1)孟子《鱼我所欲也》;生,亦我所欲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天祥《过零丁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刘禹锡在《陋室铭》中紧扣_________这一主旨,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正反、虚实两方面写主人高雅情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古贤名室类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光清澈透明,竹柏倒影清丽淡雅,点染美妙意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曹操在《观沧海》中通过丰富奇特的想象创造宏伟意境,抒发壮志豪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形神兼备地描写了莲的形象,其中用莲的高洁、质朴比喻君子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5]

[6]

8.《饮酒》中表达诗人悠然自得、超然物外的思想情趣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李白《把酒问月》中有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诗句,苏轼的《水调歌头》中有从这句中脱胎而来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最能抒发诗人李白豪放超逸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李商隐《无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奉献精神的写照。

12.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以落花自比,表达自己虽被迫辞官却不忘报国壮怀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孔子教育弟子要勤学好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引用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我们要随时向周围有长处的的人学习。

三、开放(归类)默写题

1.古诗词中有很多实写山、水、花、鸟的句子,任选共中两项,各写一句。

山:__________,__________。

水: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