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问题现状及对策初探

  • 格式:pdf
  • 大小:666.98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第23期总第325期前沿

Forward Position No.232012Sum No.325

大学生就业问题现状及对策初探

王玉彬(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包头014030)

[摘要]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这是社会、经济、历史等多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主要从大学生就业心理、面临的现状方面分析,提出一些解决对策,使大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顺利就业。[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G91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67(2012)23-0163-03

[作者简介]王玉彬(1963—

),山西人,包头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政工师,研究方向为成人教育及学生管理工作。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近年来,大学生就业一直遭遇“寒

流”

,而且一年“寒”过一年,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曾明确要求

:“要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突出位置”

,表明了国家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极度重视。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和现状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持续增长,按照GDP 增长的百分比来算,毕业生的增长率大大超过了GDP 增长创造的工作岗位数量,加之各种社会环境和个人选择的影响,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其就业问题和现状主要表现如下:

(一)高校扩招和金融危机带来了巨大的就业压力

从高校扩招讲,目前高校大学毕业生达到700余万人,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随之大大增加,这是因为:一是扩招增加了大学生家庭的教育成本,提高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预期。由于上大学的费用越来越高,巨大的经济投入迫使大学生和其家庭把毕业后的经济效益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一些全家举债助读的学生更加迫切地希望获得高薪和具有发展前途的职业,就业预期的提高,无疑带来了就业的压力;二是从社会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容纳能力角度看,普通高等教育过快增长造成大学生贬值现象;三是扩招导致的教学班级规模扩大、教师授课任务加重、学生学习和生活环境恶化等,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从金融危机讲,大型企业普遍实行保守的发展战略和紧缩的财务战略,一方面人力资源的补给大幅减少,另一方面用于

培养与培训员工的费用也大幅减少,因此,在招聘的时候

会对相关专业的大学生择优录取。中小企业一直以来就是我国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渠道,然而由于经济危机对我国产生影响,很多中小企业面临停产,甚至倒闭,部分中小企业的生存形势也不容乐观,大学生将因此失去很多就业机会。同时由于企业利润下滑,部分中小企业将可能少招应届毕业生甚至大规模裁员以缩减成本,这无疑对本就低迷的就业市场产生不小的冲击。这些因素无疑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二)高校学科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带来的就业压力

随着大多数高校招生的扩大,最终变为学科专业规模的扩大,这就更加凸显原本学科专业结构存在的弊端。由于规模扩大,原来只是局部存在的问题就变为普遍存在的问题,比如有些冷门专业就业相对困难,扩招以后变得更加困难;有些专业设置过时、过偏,扩招以后会影响到更多的学生,培养出的学生适应性较差。高校专业设置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重理论轻技能的现象非常突出,从而造成供与需之间的矛盾。一方面,某些专业过剩致使一批大学生成为失业者;另一方面,由于某些专业技术工种断档而导致技术工人严重不足。学科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脱节,人才培养结构的严重失衡,加大了国内的就业压力。

(三)用人单位的不合理要求带来的就业压力

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现实加大了毕业生之间的竞争,就业空间的狭窄为用人单位人为地提高就业门槛提供了条件。有的用人单位设置的招聘岗位,本科大学生甚至大专

生已经足够胜任,但其往往一味地给自己树“金字招牌”

,体现领导在形式上对知识的尊重,纷纷打出“招研究生”

·

361·

“招名校生”等招牌。有的人为地设置性别、身高、年龄等限制条件,门槛越来越高,致使不少大学生遭遇就业歧视和就业难。

(四)大学毕业生的过高期望带来的就业压力

现在我们所说的就业难,很大程度上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理想”的工作。相当多的大学毕业生存在明显高于社会现实的期望值,主要体现在薪酬、工作单位和工作区域等方面:一是毕业生期望的薪酬明显高于用人单位的薪酬定位;二是毕业生在工作单位的选择上,一般要求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大企业和“三资”企业,对民营和中小企业不屑一顾;三是在工作区域上普遍要求到东部发达地区以及大中城市,而不愿到西部欠发达地区就业。由于大学生就业的期望值过高,因此,不但给个人、学校和用人单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同时也进一步加剧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二、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理问题

严峻的就业形势,给大学毕业生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使其就业的心理问题显得尤为严重。大学毕业生存在的就业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焦虑与恐惧心理

焦虑是由心理冲突或个人遭受挫折以及可能要遭受挫折而产生的一种紧张、恐惧的情绪状态。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当前的就业危机形势下,面对诸如就业人数剧增,就业难度加大等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激烈的就业竞争,他们会想到自己寒窗苦读十几年,好不容易挤进大学校门,在面对社会时,既希望谋求到理想的职业,又担心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心里总存着一份担忧。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往往没有正确的定位,不知道哪种职业适合自己,对未来要面对的工作和职业充满恐惧,惧怕失足,影响自己的终生。这时就会出现焦虑与恐惧的心理。因此在就业过程中存在一定焦虑,整天提心吊胆,造成精神上紧张不安、意志消沉,茫然不知所措,甚至产生彻夜难眠的现象,非常影响自己找工作的状态,造成就业难的状况。

(二)自负与自卑心理

自负心理,主要是对自身缺乏一个客观的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的表现。大部分大学生都有过高评价自己的情况,有些大学毕业生由于自己所学专业紧俏或者因为自己就读的学校是名校,更甚者自认为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综合素质都高人一筹,认为自己经过了4年的艰苦学习,已经掌握了很多的文化知识,找到好工作是理所当然的事情,高工资、高待遇、高地位就应该随之而来,于是就产生了一种藐视一切、高人一等的极端自负心理。找工作时,在这种心理支配下,往往是“这山望着那山高”,“皇帝的女儿不愁嫁”,造成了一个好工作找不到而一般工作嫌不好的局面。如此,就错过了许多适合自己发展的单位,而成了难就业的一员。与自负相反,往往有一部分同学存在自卑的心理。自卑主要是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或自我意识,即个体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而产生的消极情感。即将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往往都会踌躇满志,想要一展宏图。但是,在竞争激烈的求职场上,经常出现一个求职岗位,少则十几人,多则上百人去竞争。面对这样一种严峻形势,自卑心理严重的大学毕业生总认为自己知识储备不充分,工作能力不到位,不能胜任难度大的工作。脑子里总有“我不行”的想法,从而在面对就业问题时往往对自己失去信心,造成在面试时不能正常发挥,失去工作机会的后果。

(三)从众与依赖心理

择业从众心理,是指在求职择业时因为“跟着感觉走”而盲目从众。由于大学生已经习惯了在学校的群体生活,找工作的时候也一如既往地坚持“大帮哄”的原则,别人找什么工作,自己也跟着去找,什么工作热门就去找什么工作,根本就不从自身的情况出发,更不去分析社会的需求,不去想是否和自己的专业有关,是否适合自己,是否是自己将来要发展的方向。形成择业“从众”心理现象主要是由于缺乏择业主动性,缺乏对现实就业市场和政策的充分了解,缺乏对就业信息的主动收集与分析判断,对自己的职业目标、需要、价值观以及自身特点等没有明确认识,在就业时不能正视自己的能力、素质和择业的客观环境,随大流而造成的。这将导致大学生往往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造成丧失更多良好的就业机会的后果。择业依赖心理,是指在择业中缺乏独立意识和自主承担责任的意识。有的大学生缺乏自立的能力,在找工作的时候,总是不知所措,要么一味地依赖学校联系就业单位,要么一味地依赖父母给找好就业单位,而自己总是一味地等,希望一旦落空,往往会产生极大的心理落差,甚至会出现很极端的行为。形成择业依赖心理现象主要是由于个人独立决策能力不强、缺乏进取精神而造成的。往往表现为不主动出击,消极逃避就业市场,抱着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依赖家人通融社会关系,试图通过关系就业;依赖老师、学校送工作上门,总念着“车到山前必有路”,天上也会掉馅饼,试图坐等就业;即便有就业岗位选择的机会,也要向千里之外的家长寻求决策帮助、对职业左顾右盼,拿不定主意,以致贻误择业时机。

(四)攀比与失衡心理

有的大学生在择业时,缺乏对自我的客观分析,不是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择业,再定位的时候,是以比同学的工作好为标准,即使有单位非常适合自身发展,但因某个方面比不上同学选择的就业单位,就彷徨放弃,失去很多的就业机会。失衡心理是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主要是因为当今就业市场中存在的一些不公平现象,以及一些专业和学校不太好找工作的客观现实,从而使一些毕业生在遇到求职挫折时很自然地就产生了不满和不平衡感。

三、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如何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只有全社会的共同关注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所在。大学毕业生就业是一个牵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的复杂的社会工程,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难题需要社会方方面面力量的介入;需要政府、学校以及整个社会的积极促进、大力配合,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多措并举,多管齐下。

·

4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