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小木屋建造过程详解
- 格式:docx
- 大小:5.41 MB
- 文档页数:84
波古波古日系旅馆建筑教程波古波古日系旅馆建筑教程介绍•这是一份详细的教程,旨在帮助读者了解如何设计和建造日系风格的旅馆建筑。
•波古波古是一种日本传统的建筑风格,以简洁、自然和和谐的特点而闻名。
准备工作1.确定建筑风格:日系旅馆建筑通常以木质结构为主,注重自然元素和简洁线条。
2.寻找灵感:浏览相关的建筑设计书籍、杂志和网站,收集喜欢的日系旅馆建筑的照片和图纸。
3.绘制草图:使用纸和铅笔,开始绘制你的旅馆建筑的草图,包括外观、内部布局和细节。
设计阶段1.确定建筑尺寸:根据你的需求和预算,确定旅馆建筑的大致尺寸。
2.分区和功能:考虑你的旅馆需要哪些区域和功能,如前台、客房、餐厅、休闲区等,并合理划分空间。
3.内部设计:选择合适的家具、装饰和配色方案,确保与日系风格相符。
4.外部设计:着重考虑建筑的外立面、屋顶和庭院设计,使用天然材料和植被增添自然感。
施工阶段1.找到合适的建筑承包商:选择一家有经验且擅长日系建筑的承包商来施工。
2.确定施工时间和预算:与承包商商讨施工时间和建筑预算,确保项目可以按时完成。
3.施工过程管理:定期与承包商沟通,确保施工按照你的设计和要求进行,及时解决问题和调整计划。
装修和装饰阶段1.室内装修:选择符合日系风格的壁材、地板、窗帘和家具,营造出简洁和谐的氛围。
2.艺术装饰:挑选适合日系风格的艺术品和装饰品来装饰空间,例如传统的日本画、花艺和瓷器。
结尾•制定项目计划时要确保与设计师和承包商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他们的建议和意见。
•波古波古日系旅馆建筑需要注重细节,尽量保持简洁和自然的风格,营造出宜人和舒适的氛围。
•希望这份教程能帮助你成功设计和建造自己的日系旅馆建筑。
祝你好运!安全注意事项1.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务必遵守当地建筑法规和安全标准,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
2.使用合适的建筑材料和技术,确保建筑的结构强度和耐久性。
3.安装合适的消防系统和紧急出口,以应对火灾和其他紧急情况。
住吉的长屋1975年,当今最活跃,最具影响力的世界建筑大师之一的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完成了他的成名作一一位于大阪住吉区的东邸,即“住吉的长屋”。
1979年,“住吉的长屋”获得日本建筑学会年度大奖。
他的设计概念和材料结合了国际现代主义和日本传统审美意识,由于他注重并理解建筑工艺技术的重要性,使赢得了建筑师和施工员的美称他最出名的著作之一就是完全的木结构——92年在西班牙参览的日本亭榭。
建筑师:安藤忠雄基地位置:日本大阪住吉区设计时间:1975/01- 1975/08施工时间:1975/10-1976/02基地面积:57 m2占地面积:34 m2总建筑面积:65 m构造:清水混凝土、钢材、玻璃、石头等建构,地2层楼,中间庭院殊荣:1979日本建筑学会赏《住吉的长屋》整体风格住吉的长屋的整体风格通常被人们评价为独特而冷洌深刻,具有抽象、洗炼、自我向性压缩的审美情趣,其实是一定程度上禅宗思想简素、朴实的体现。
中间部分为向天空开放的庭院。
前后部分的二层用无顶的桥连接起来,并有楼梯通向底层庭院。
建成平面占地面积34平方米,总建筑 面积65平方米。
平面布局 住吉的长屋的 平面布局上,建筑师 首先用混凝土的墙 壁把狭窄而细长的 基地围合了起来,从 而限定了部空间作 为一个特别的场所 和栖居的场所。
接下 来,把这一似长方形 的箱子进行了三等 分,前和后为两层,1卄山|口叫 ■ 匚i ~ )立面处理在立面处理上:住吉的长屋继承了传统长屋狭长的特点, 但在立 面处理时,较传统长屋要封闭。
住吉的长屋对外没有设置一个窗户, 面向街道的墙壁是一个四角形的没有分割的立面, 除了入口以外没有 任何的装饰性元素。
从外部看似乎部是没有光线的黑房子, 且与外部 缺乏交流,其实不然:长屋凹入处的墙板将光线反射到街道上 ,光线 成为这座向式住宅与街道相联系的调节器。
让进入部的来访者感到惊 讶,因为有了庭院而感到非常明亮。
其次,其立面的严格对称,一使W— j 仙— T ~ ~ i F" . 的■WL KIiCwl建筑有均衡感,二使处于传统长屋区的建筑保留一定传统观念。
小木屋工程施工方案一、项目概述小木屋是一种传统的建筑形式,它的建造需要考虑到许多因素,比如材料选择、结构设计、施工工艺等。
本方案旨在对小木屋的建造进行详细规划,确保施工过程安全、高效、符合质量要求。
二、项目背景小木屋作为一种轻型建筑,常见于农村地区、山区、度假区等地方,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和快速搭建的特点。
因此,小木屋的建造需求持续存在,并且在特定场景下需求增长较快。
本项目旨在针对小木屋的施工需求,提供一套完整的施工方案。
三、施工准备1. 人员配备:施工队伍应包括有经验的木工、钢筋工、电工等各类专业人员,并配备足够数量的工人。
2. 材料准备:准备所需的木材、水泥、钢筋、油漆、电线等施工材料,并确保质量符合要求。
3. 工具设备:准备所需的施工工具,包括电动工具、手动工具、测量仪器等。
4. 场地准备:清理施工场地,确保平整、干净,并进行必要的场地保护工作。
四、施工工艺1. 地基处理:根据地形地貌和建筑结构要求,进行地基开挖、基础浇筑等工序,确保小木屋的稳固和安全性。
2. 结构搭建:根据施工图纸,进行木材切割、组装、固定工作,确保结构的牢固和整体的稳定。
3. 安装配件:安装门窗、管道、电缆等配件,确保小木屋的功能完善和使用便捷。
4. 表面处理:进行木材表面的打磨、涂漆等工序,确保小木屋的外观美观和材料的保护。
5. 电气安装:进行电气线路的布线、插座、开关等安装工作,确保小木屋的用电安全和便利性。
五、施工流程1. 地基处理:进行地基勘测、开挖、填土、压实等工序。
2. 结构安装:进行木材加工、组装、固定等工序。
3. 安装配件:进行门窗安装、管道铺设、电气线路布置等工序。
4. 表面处理:进行木材打磨、上底漆、涂色等工序。
5. 完工验收:进行小木屋的功能性和外观的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六、施工安全1. 安全教育: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 安全防护:根据施工需要,提供足够的安全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安全绳等。
日本独特小房子设计理念日本独特的小房子设计理念源于该国有限的土地资源和高度发达的城市化进程,以及人们对舒适居住环境的高要求。
这些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日本小房子设计注重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
面对土地资源紧张和房价高企的现实,日本人善于将每一寸空间都设计得尽量有用。
他们采用隔断式的布局,将空间根据功能和用途进行区分,使得小房子能够实现多功能化和灵活使用。
同时,在室内设计中,日本人也会尽量避免空间的浪费,采用可折叠和可拆卸的家具,使得家居用品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组合和调整。
其次,日本小房子设计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日本人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尊重深深影响了他们的房屋设计。
他们善于利用自然光和通风,尽量减少人工照明和通风设备的使用。
他们将室内和室外空间打通,通过庭院、阳台和大窗户让自然的光线和空气进入室内,使得房屋与自然环境形成融合。
同时,日本人还注重园艺和景观设计,将植物和自然元素融入到房屋设计中,创造出富有自然氛围的室内环境。
第三,日本小房子设计注重精细和谐的细节。
日本人追求精细和谐的生活方式,这体现在他们的房屋设计中。
他们注重整体布局的合理性,尽量避免杂乱和冗余的装饰。
他们注重颜色和材质的搭配,追求简洁而不失雅致的室内设计。
他们追求工艺的精湛和细节的完美,在每一个小细节上都力求达到最高标准。
这种精细和谐的设计理念使得日本小房子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更能够提供一种舒适和宜人的生活方式。
总之,日本独特的小房子设计理念是一种充满智慧和创意的设计方式,它使得有限的空间可以被充分利用,并与自然环境融合,同时注重细节的精致和谐。
这种设计理念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住房需求,更能够提供一种舒适、宜人且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居住体验。
日本老破小房子的解决方案这个位于日本都市角落的,两户连栋建筑的其中一栋,住着两代同堂一家三口。
随着扬起的尘土房子逐渐崩塌,狭窄厨房中水池,难以站立的厕所都被拆除后,这个26平米的狭小空间,梁柱结构也全部暴露了出来,隐藏在这个老房子里的一些麻烦,也随之浮现,设计师发现,支撑房屋的重要木地槛,被虫子腐蚀的残样,不止影响到这狭小的梁柱结构,更加影响改造的进度。
设计师为了增强耐震效果,特地更换了墙面的斜撑,将距开的斜坡连接在一起,并准备了黑色的板状金属配件,来进行固定,接着用扇状金属配件,用它装设在木地槛与柱子的夹角,进行固定。
而这个装置,则是用来防止地震,导致建筑物倒塌的制震装置,设置在锯断处,斜切口上的板状金属配件,内部藏有橡皮,在震动时产生韧性,以便吸收摇晃,设置在四角的扇形装置,是通过金属弹簧片,阻挡结构变形。
原先家里并没有浴室浴缸,设计师在仅有26平米的有限建筑中,新建了一个浴室,接着搬进浴室的最后一个配件,就是装设在方形木板上的,不锈钢加工品,对准墙壁上的凹槽,连接与油压棒进行固定,后方贴上一面镜子,整体收纳入墙壁之中。
这个让浴室变成盥洗室的收纳式洗脸台,它与洗澡莲蓬头是共用的,墙壁内部还设有排水管,过去一家人在厨房洗脸的日子,再也不见了,考虑到洗完澡后地板会潮湿,于是在上面铺设了防滑吸水的地砖,即便有水也会马上变干,设计师将这个26平米的房子,改成了什么样子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这个位于日本都市角落的,两户连栋建筑的其中一栋,住着两代同堂一家三口,可是,这个仅有26平米的房子,在当地花费了XX万,显然一家人居住有些拥挤,这个3平米的厨房,让无处可去的冰箱,只能放在厨房进门处,厕所也是极度狭小。
使用起来十分困难,家里还没有淋浴间,洗衣机只能放置在屋外,在设计师的改变下,整个房子华丽变身,原先被薄薄的铁皮波浪包围房子,变成了有着白墙与天然木,形成对比鲜明的房子,清爽又自然的外装令人耳目一新,轻轻打开拉门,后方是高低落差的新玄关,特别定制的伞架与鞋柜,为一家人的储物提供方便。
年终吐血巨献——美丽的日本——东瀛建筑篇2012-01-19 03:18:45小引本篇实为读星条旗、弥多太诸老师有关日本建筑相册的一份杂抄笔记,我不懂日文,于建筑也完全是外行,虽然平时感兴趣,但多半都是茫然的状态,也曾有心请教星条师,不过他日理万基,实在不好意思打扰,最后只能盲人摸象,自己动手,使之成为年初有关日本历史文物和宗教信仰两日志的续篇,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写这样的日志并非为了求教,或者狂妄地以此指点他人,对于我自己而言,这些只是一些资料的备份,很多日本建筑的相关问题,日本学者自己都说不清道不明,我哪里有资格和能力解说呢!本篇绝不是行家的美学欣赏,也不是论道似的技术分析,不过木建筑之所以为世人所重,一则是其外观,另外的根本原因是,建构是力学的展示,故而本篇中罗列了不少平面示意图,在了然建筑部件的名称之外,通过示意图,或能进一步的感受建筑之博大和丰富,这些示意图也最费心力,当然,有心者不能重图轻文,另外,看上去啰嗦夹缠,可自以为相当省略了,很多节点不得不割舍,不然说不定要写成书,话说回来,这样的游戏之作,饱学之士切莫当真才好,或者照例是一些图影还算有点用处,汇集于此,没有功劳也还有疲劳,图片皆随处偷盗而来,此间也不一一交代说明了,仓促赶在年前列出,错谬当过后再改。
***************************************************进入正题的分割线********************************************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建筑,其用材、造型、式样,跟这个国家的地理,气候密切相关,此外还与其政信仰风俗,政治教化密不可分,要讲日本建筑,还得从头说起。
原始时代,先民为躲避地上虫兽的侵害和地底的潮湿,将休歇的屋舍建在高出地面、以木或竹支撑的柱架之上,中国的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等新石器遗址中,都发现有埋在地下的木桩以及底架上的梁板,这就是后世所谓的干栏式建筑的遗迹,而这种干栏式建筑,在日本称之高床式住居。
只用「木材」盖的摩天大楼你敢住吗?看日本建筑大师活用木材,建造出安全又能融入大自然的建筑物!现代城市最显眼的风景,就是一栋又一栋的摩天大楼。
这些钢筋水泥组成的「钢筋森林」虽然壮观,可是缺少了真正树木带来的「情感」。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日本设计师如何运用木材建造出一栋栋雄伟的建筑物,同时也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木材向来都是日本设计师爱用的建筑材料,在2010 年,日本政府更实施了「公共建筑物木材利用促进法」,规定三楼以下的公共建筑必须以木材建造。
这个政策不但掀起木造建筑的复兴潮流,也让日本的建筑大师们,纷纷向世人们展示他们使用木材的技巧。
创新点:木材也能够建大楼,而且经过特殊处理的木材,在火灾时甚至比钢材更稳定。
1. 用木材盖70 层的大楼,同时也兼顾环保和山林活化日本住友林业由创办人住友政友创立于1691 年。
住友林业原本是经营木材相关行业,但是,经过300 多年的经营,公司开始跨足环境美化、房产、建筑等不同行业。
而住友林业的经营理念是:“利用树木,通过开展有关家居生活的各种服务,为实现富足社会做出贡献”。
2018年,住友林业提出了一个名为W350的计划,打算在东京市中心盖一座全世界最高的木制建筑物。
这栋木制大楼会有70楼,共350公尺高,预计内部会结合商场、饭店、办公室及住宅。
大楼为了配合住友林业成立350年的庆典,因此预计会在2041年完成。
(图片撷取:BBC)会提出这样的计划,除了要纪念公司的350 周年,也因为住友林业发现日本的森林都到了需要透过伐木,活化造林的时候了。
毕竟森林成长到了一定的地步,树木之间会变得太拥挤,导致过度竞争。
如果不进行有规划的砍伐,很可能会减弱一些树木的生长,甚至导致树木死亡。
但是,由于木材的需求不大,所以没有人愿意花钱去做这件事。
于是,住友林业希望透过这个计划,让人们再次看到木制建筑物的优点,进而扩大木材需求,并在砍伐区种植幼苗来活化山林,振兴日本林业。
由于日本是一个地震频繁的国家,因此,W350 将会采用90% 的木材和10% 的钢铁为材料,在推广木材的使用同时也顾及到建筑本身的安全性。
用木头如何造一所木屋2016-07-15 12:14文章略长,建议收藏观看在人们的印象中,木结构住宅,各个构件之间,应该是采用传统的“卯榫构造”形式,进行连接构造的。
什么是“卯榫构造” ——卯榫,是“卯眼”、“榫头”两个名词的简称,在传统的木工加工制作中,连接两个或多个木材构件,一般就采用“卯榫构造”的形式。
其中,木材构件上的凹入部分,称为“卯”(或者叫“卯眼”,也有的地方叫“卯口”、“榫眼”等),凸出部分,则称为“榫”(或者叫“榫头”)。
最基本的卯榫结构,是由“卯眼”和“榫头”两个部分组成,“榫头”插入“卯眼”中,使两个构件连接并固定。
榫头伸入卯眼的部分,被称为“榫舌”,其余部分,则称作“榫肩”。
卯榫,按其位置或做法的不同,可以分有多种类型:面与面之间的接合位置:槽口榫、企口榫、燕尾榫、穿带榫、札榫……承重框架节点位置:格肩榫、双榫、双夹榫、勾挂榫、楔钉榫、半榫、通榫……三个构件的接合位置:托角榫、长短榫、抱肩榫、粽角榫……下面首先简要介绍几幅日本木结构住宅承重框架系统组成示意图——一幢日式木结构住宅承重框架系统组成示意图01上图简要说明——房屋的下部,为整体结构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地下架空层基础,房屋的中部,为2层结构的木结构承重框架,房屋的顶部,为双坡屋面阁楼木结构承重框架。
一幢日式木结构住宅承重框架系统组成示意图02上图简要说明——房屋的下部,为整体结构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地下架空层基础,房屋的中部,为2层结构的木结构承重框架,房屋的顶部,为双坡屋面阁楼木结构承重框架。
一幢日式木结构住宅结构组成示意图03以下部分图例,为日式住宅,木结构承重框架系统中,节点位置,采用类似“卯榫构造”连接形式的一些情况木材构件,多种卯榫构造形式,构件一宗。
天然实木构件,梁、柱,垂直卯榫构造连接。
天然实木构件,梁与梁之间,水平卯榫构造连接。
天然实木构件,梁与梁续长,卯榫构造连接。
天然实木构件,梁与梁续长,卯榫构造连接。
木屋建造流程木屋建造流程是一个根据不同建筑要求和环境条件而变化的过程。
一般流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设计阶段在设计阶段,需要根据客户需求、建筑风格和环境条件,设计出具有美观、实用、安全等特点的木屋。
这也是整个建造流程的重要环节,需要考虑到材料、结构、装饰等方面的问题。
2. 模板制作完成设计后,就需要制作模板,它是木屋的重要骨架。
木屋的墙体、屋面、地面等都需要用模板来支撑,因此制作质量必须保证。
3. 确定材料木屋建造所需的材料非常多,可以从木材、干粉、膨胀水泥等多个方面考虑。
因此在建造之前,需要先确定好所需的材料,并对其进行质量检查。
4. 施工阶段在施工过程中,木屋的各个部分都需要进行建造。
关键的步骤包括:4.1 地基基础这是木屋建造的重要一环,需要认真考虑地基的深度和结构,保证木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2 墙体搭建墙体的搭建也是整个建造流程的重要阶段。
需要按照设计要求,逐步完成墙体的组装和固定。
4.3 屋面及屋檐制作屋面和屋檐是木屋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聘请专业施工团队,进行安装和调试,以确保木屋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4.4 安装门窗门窗的位置需要考虑光线、通风等问题,安装应该精准、坚固,保证木屋的使用性能。
4.5 装修装饰在木屋建造完成后,需要进行装修和装饰。
装修要求美观、实用、环保等方面都能够符合要求。
此环节的主要目的是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居住环境。
总之,木屋建造流程是一个需要耐心和细致完成的艰巨过程。
只有在环节关注和实现高质量,才能够建造出具备良好舒适性、实用性的木屋。
日本小木屋建造过程详解解析小木屋是一种传统的日本建筑风格,通常以木材作为主要材料,结构简单、舒适温暖。
下面将详细解析日本小木屋的建造过程。
第一步:规划设计在开始建造小木屋之前,首先需要进行规划和设计。
确定小木屋的用途和功能,并根据需求确定屋顶的形状、房间的数量和大小等。
此外,还需要考虑小木屋的位置和周围环境,确保日照充足,并方便与主要建筑物的连接。
第二步:选材和准备选取高质量的木材是建造小木屋的重要一步。
在日本,常用的木材包括檀木、银杏木、杉木等。
这些木材通常具有较好的防腐性能和耐候性能。
同时,还需要准备好其他建筑材料,如刷漆、铁锈防腐涂料等。
第三步:基础建设在建筑小木屋之前,必须先打好坚实的基础。
通常采用混凝土基础,以确保小木屋的稳固性。
在基础建设过程中,需要使用测量工具确保基础的准确度和水平度。
第四步:木材加工在开始建造小木屋之前,木材需要进行加工。
这包括将木材切割成所需的长度和形状,以便后续的组装。
对加工的木材进行打磨、防腐等处理也是必要的。
第五步:搭建结构小木屋的结构通常包括屋顶、墙壁和地板。
在搭建结构时,需要按照设计图纸进行组装。
最常用的结构方法是使用乙状槽连接木材,并使用锤子和钉子将其固定。
第六步:安装门窗安装门窗是小木屋建造过程中的重要一步。
选择合适的门窗款式并进行安装,确保小木屋的通风和采光。
此外,还需注意防水和隔热的要求。
第七步:装修和饰面小木屋的装修和饰面对于提升其美观度和舒适度至关重要。
常用的装饰方法包括刷漆、贴壁纸、安装地板等。
在装修过程中,还可以添加其他装饰物,如挂画、地毯等,以增加个性化的风格。
第八步:电气和水暖根据小木屋的用途,可能需要进行电气和水暖的安装。
这包括安装灯具、插座、开关等电器设备,并进行相关的线路布置。
水暖设备的安装需要依照建筑规范和安全标准进行,确保使用安全和舒适。
第九步:室内装饰最后一步是进行室内装饰。
这包括选择家具、床上用品、厨房设备等,并进行摆放和布置。
模块化建筑案例模块化建筑是传统建筑的一种新型构造方式,通过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现场拼装等环节,实现建筑物快速、精准、环保的构建方式。
与传统建筑一样,模块化建筑也有各种功能和风格的建筑,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些优秀的模块化建筑案例。
1. 日本“MUJI HUT”公寓这座公寓是由日本著名品牌无印良品开发的一种住宅设计概念,它将原木质的环保材料、简洁的设计风格和稳固的钢材结合在一起,打造出了一种极具设计感的户型。
公寓采用了最新的3D打印技术,使其成为一个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创新型建筑。
2. 瑞典“Bloco”酒店这家酒店位于北欧瑞典的瑞典阿尔布特斯谷处,立面采用黑色的木板与灰色的石材相得益彰,从而营造出一种独特的自然美感。
重点是,该酒店拥有12个模块化房间,每个房间面积为15平方米,可入住两人,模块化房间可以根据客人需求进行拼接,灵活性非常高。
3. 加拿大“Grid House”别墅这栋别墅位于加拿大多伦多的一座小山丘上,由极具设计感的立方体和长方体模块组成,外观上十分震撼。
别墅的内部设计非常出色,包括起居室、餐厅、厨房等,而且还有两个卧室及浴室。
别墅所在的小山丘俯瞰着湖泊和郁郁葱葱的树林,环境相当优美。
4. 荷兰基于船舶的“Tijdelijk Museum”博物馆Tijdelijk Museum作为荷兰一件具有带有历史意义的代表作品,以7200个旧货柜箱为基础,建立了一个临时博物馆,展示了荷兰各个城市的历史和文化。
建筑的内部利用盒子进行隔栅,整个博物馆的氛围洋溢着强烈的设计感。
5. 澳大利亚“Elliott Ripper House”住宅澳大利亚的Elliott Ripper House别墅采用海运的20英尺标准集装箱为单元搭建,一共四层高,拥有四个卧室、两个浴室和一个宽敞的生活空间,整个住宅被深红色的外观包围,极具视觉震撼力。
总之,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的建筑将会逐渐向着简洁、节能、环保、快速、灵活的方向发展,而这些优秀的模块化建筑案例中也是这些元素的典型体现。
木屋的建造方法嘿,你想过拥有一座自己的木屋吗?那可真是太棒啦!木屋建造起来其实并不复杂哦。
首先,得选好一块地呀。
这就好比你要选一个好的舞台来表演一样重要呢。
地要平,排水要好,不然遇到下雨天,那可就糟糕啦。
想象一下,如果你的木屋建在一个坑坑洼洼的地方,一下雨就变成小水池,那得多闹心呀!选好地之后,就要设计木屋的样子啦。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设计,是想要小巧玲珑的,还是大气磅礴的呢?这就像你选衣服一样,得选自己喜欢的风格。
要是设计得不好看,那住起来也不会开心呀。
你说是不是?接着就是准备材料啦。
木材可是关键哦,要选质量好的木材,结实耐用。
可不能随便选一些劣质的木材,不然说不定哪天就塌了呢。
这就跟盖房子要用好的砖头一样重要呀。
你想想,如果你的木屋用的木材不好,风一吹就倒了,那多可怕呀!材料准备好了,就可以开始搭建啦。
先搭框架,就像给人搭骨架一样。
这个框架一定要牢固,不然整个木屋就会摇摇晃晃的。
你能想象住在一个摇摇晃晃的木屋里吗?那肯定会吓得你晚上都睡不着觉呢。
框架搭好后,就可以安装墙壁和屋顶啦。
墙壁要密封好,不能有缝隙,不然冬天会冷,夏天会热。
屋顶要做好防水,不然下雨的时候就会漏水。
这就像给房子穿衣服一样,得穿得暖和又防水。
你说对吧?在建造木屋的过程中,安全性可是非常重要的哦。
一定要注意施工安全,戴上安全帽,系好安全带。
可不能马虎大意,不然一不小心就会受伤。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呀!你想想,要是受伤了,得多疼呀。
而且木屋的稳定性也很关键,要确保木屋能够承受住风雨的考验。
不然一阵大风刮来,木屋就倒了,那可就白费功夫啦。
木屋的应用场景可多啦。
可以建在山上,作为度假小屋,享受大自然的美景。
也可以建在湖边,钓鱼、划船,那生活多惬意呀。
还可以建在花园里,作为休闲的地方,喝喝茶,看看书。
你难道不想有一个这样的地方吗?木屋的优势也很多哦。
它环保,木材是可再生资源。
而且木屋冬暖夏凉,住起来很舒服。
最重要的是,木屋很有特色,让人感觉很温馨。
小木屋(Log?Cabin)拼布图谱教程
小木屋(Log Cabin)拼布的特点一般是以红色块为中心,红色寓意家中的壁炉;周围以深浅两种颜色互相呼应。
小木屋拼布除了最常见的正方形之外,还有三角形、菱形、六边形、长方形等形状,除此,还有折叠小木屋,旋转小木屋等很多变化,相关视频会陆续上传。
图谱来源网络。
这个和小木屋非常类似,配色也很漂亮。
这种小木屋深浅间隔,效果很特别。
还没有完成的小木屋拼布被,效果也不错。
小木屋床品让人爱不释手。
这款编织的小木屋,颜色更加丰富多彩。
不认真看,还真难看出是小木屋图谱。
彩色小木屋很喜庆,有种欢快的感觉。
下面是小木屋的图谱,可以按照自己所需尺寸,自由设计。
日本小木屋建造过程详解1
其实,这两幢小木屋的设计和原木材料,均是来自北欧的芬兰国家。
芬兰,素有“千湖之国”和“森林王国”的美誉。
北欧国家芬兰FINLAND/finland
在日本,人性化设计的芬兰小木屋,属于进口住宅,即所谓的“输入住宅”。
在日本,北欧国家芬兰HONKA公司生产的木屋已流行多年。
北欧国家芬兰,非常注重环保,芬兰HONKA木屋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木屋制造商和出口商。
芬兰木屋,冬暖夏凉。
在炎热的夏季,芬兰木屋室内的温度比起室外要低好几度。
木头是会呼吸的,房间内不必安装制冷空调。
在所有建造住宅的材质当中,木屋产生的悬浮粒子是最少的。
芬兰HONKA公司,使用的每一根木头,都是在北极圈内生长,年轮非常密集,硬度高,是建造木屋最好的材料。
木屋使用双层玻璃,既隔音又保暖,厚实坚固。
木屋完工时的最后一道工续,是将木屋里外都涂上一遍护木漆。
在屋内,通常使用透明的护木漆,除防潮外,主要是较好清理,
大约5~10年重漆一次。
屋外的护木漆颜色选择性多,主要作用在于防止木头潮湿而腐败,依照当地气候差异,每3~5年须重漆1次。
先介绍一下芬兰HONKA公司木屋所用原木的加工流水线的一些情况
芬兰红松,树龄一般在100年以上。
芬兰原木加工流水线机械设备
一般是先将原木锯割为半片材
将原木锯割为其它断面形状的木材
在流水线上,将两半片材,粘压成为一体- 集成复合材。
粘压在一起的集成复合木材
粘压在一起的集成复合木材
经过深加工以后的成品材
芬兰国HONKA公司生产的成品木材在车间内进行包装
第12楼民智一郎发表回复于2010-6-7 17:54:00
引用回复
经过包装的芬兰国HONKA公司生产的成品木材,即将销往世界各地。
芬兰国HONKA公司生产的木材构件样品
不采用对半粘压的木材构件容易开裂
HONKA公司从北欧芬兰国销往日本国的木材构件集装箱箱柜
下面是“日本小木屋建造一例1”主题的内容--------------------------------------------
木屋住宅建造的开工仪式- 地镇祭2009年03月25日
地镇祭仪式台上的贡品2009年03月25日
木屋所在地盘地基土壤地耐力探测- 地盘调查2009年03月26日
将要埋置在木屋地基土壤中的地镇祭- 镇物(右边白色的饼状物) 2009年06月05日
木屋住宅正式开工时的建造告示板2009年06月08日
地基补强措施- 混凝土灌注桩的施工
住宅地基土壤周边,预制钢筋混凝土挡土墙的下面,现浇素混凝土垫层的施工。
预制钢筋混凝土挡土墙单元块,运进木屋施工现场。
现场测量预制钢筋混凝土挡土墙的施工位置
木屋地基周边,预制钢筋混凝土挡土墙,已将摆列排放到位。
住宅地基施工现场外观
预制钢筋混凝土挡土墙与地邻墙边的结合位置可见墙上的地面高程的标示:
△GL ± 0
(GL:ground level 地面高程)
地面高程GL ± 0标示位置的外侧
另外一侧预制钢筋混凝土挡土墙的里侧施工现场
木屋地基土壤的填土、压实、整平施工。
住宅地基的填土、压实、整平施工现场。
日本合并净化槽,基坑,坑底,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垫层的,放置施工。
合并净化槽接近我们的“化粪池”,但构造组成、加工方法、作用效能,不一样。
在西方国家,包括日本,家庭所产生的污水,
大多是采用日本所谓的“合并净化槽”的设备进行自净化处理。
只有经过净化处理过的家庭污水,才允许排放到公共下水道中。
在欧美,经过“septic tank ”处理过的家庭生活污水,
可以直接渗透到庭院中的地表土壤之中,减轻了大规模城市污水处理的压力。
-----------------------------
下面插补9张日本的合并净化槽图片
合并净化槽埋置以后的地表情况
木屋住宅基础地槽挖掘2009年07月09日
地槽基底铺放碎石压实整平
地槽基底铺放碎石压实整平
现场浇筑素混凝土基础垫层
绑扎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下部底板的钢筋网
绑扎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上部基础墙墙体的钢筋网
住宅基础绑扎钢筋、支护模板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检验。
钢筋混凝土基础侧立面配筋图,反映基础墙上开设洞口位置的特别增加配筋。
非政府组织JIO - 日本住宅保证检查机构,
工作人员前来施工现场,进行基础配筋-隐蔽工程部分的,详尽的查验。
经过JIO确认基础配筋部分合格以后,开始现场浇筑基础部分的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下方的素混凝土垫层中,有预先埋置、穿越的,
给水(冷水-蓝色细管、热水-红色细管)、排水(粗、灰色UPVC管)管线。
经过养护之后,拆除模板的基础现场全景。
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一侧前面,
有三颗,用纸圆筒做模板,现场浇筑混凝土的,柱子的基础。
无论是基础墙,还是独立柱子,都事先在顶部位置预埋了,镀锌钢制螺栓,准备后续的,与上部结构的固定、连接。
从北欧芬兰HONKA公司进口的集成木材构件运进施工现场
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一侧前面,实际上共有四颗混凝土柱子基础。
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里侧地面现场浇筑了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基础墙的顶面,日本的叫法“天端”,
事先铺设一层起密封作用的材料,日本叫“基础填料”,
然后再摆放、固定、连接木质的,日本叫“土台”的构件。
----------------------
其它住宅施工时,钢筋混凝土基础墙的顶面,铺设密封材料的情况。
基础,墙角位置,木质土台构件的,搭接特写。
小尺寸辅助木料
木墙构件,交叉搭接,节点特写。
钢筋混凝土基础墙,墙体上预留的,通风洞口,已经设置了,防鼠、通风的钢制网格窗子。
木屋墙体结构搭建施工进行之中可见覆盖了塑料的防雨薄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