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概论(一)城市轨道交通认知
- 格式:ppt
- 大小:1.76 MB
- 文档页数:15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教案.doc第一章:城市轨道交通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 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3.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的优势和挑战。
二、教学内容1. 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和分类2. 城市轨道交通的特点3.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4. 城市轨道交通的现状5. 城市轨道交通的优势和挑战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3. 讨论法:探讨城市轨道交通的优势和挑战。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城市轨道交通概论》2. 课件:城市轨道交通的图片、图表等3. 案例素材: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案例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讨论、提问的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完成相关作业的质量。
3. 期末考试:对学生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知识的考核。
第二章: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及设施一、教学目标1.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类型和布局。
2. 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设施及其功能。
3.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组织和管理。
二、教学内容1.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类型和布局2. 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设施及其功能3. 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组织和管理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类型和布局。
2.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和设施。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组织和管理。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城市轨道交通概论》2. 课件: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和设施的图片、图表等3. 实地考察: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和设施的实地考察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讨论、提问的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完成相关作业的质量。
3. 实地考察报告:对学生参观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和设施的考察报告的评价。
第三章: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及牵引供电系统一、教学目标1.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类型和特点。
2. 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的工作原理。
(完整word版)城市轨道交通概论一、绪论1、世界和我国第一条地铁线路诞生于何时何地世界:1863.1.10、英国伦敦、由帕丁顿到法灵顿,全长6KM中国:1969.1、中国北京2、城市轨道交通的类型按技术类型分类:市郊铁路、地铁、轻轨、有轨电车、单轨系统、自动导向系统、磁浮交通、其他3、地铁和轻轨的定义(区别)地铁:国际隧道协会将地铁定义为轴重较重、单方向输送能力在3万人次以上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它可以修建在地下或采用高架的方式。
地铁多用于超大城市或特大城市市区内部高密度地区间的交通出行,运营速度一般为35~40km/h,而最大车速一般可达80km/h,最小发车时间间隔为2min。
就容量指标而言,地铁系统均可达到单向高峰小时断面流量3万人次以上,属于大容量、高容量的快速轨道交通系统。
轻轨:是指轴重相对较轻,单方向输送能力在1.5~3.0万人次/h的一种中等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在我国,根据我国《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用轻轨来命名中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包括地面和高架线路)。
轻轨系统一般采用C型车。
而欧洲所说的“轻轨”,一般是特指现代有轨电车交通。
4、单轨系统的类型单轨交通(MonorailTransit),又称独轨交通,是指以单一轨梁支撑车厢并提供导引作用而运行的轨道交通。
平日区分为跨座式和悬挂式两种,跨座式是车辆跨坐在轨道梁上行驶,悬挂式是车辆悬挂在轨道梁下方行驶。
5、单轨系统的特点独轨铁路一般使用道路上部空间,故乡地占用较少。
大多数独轨系统采用橡胶轮胎,可以适应急转弯及大坡度,对复杂地形有较好的适应性,从而减少拆迁量。
同时,独轨系统建设工期较短,投资也小于地铁系统。
6、磁浮交通的技术类型超导:以日本技术(MLX型)为代表;常导:以技术(TR型)为代表2、线网打算1、城市轨道交通的功能(基础性功能和先导性功能)基础性功能是指轨道交通应当为城市经济发展服务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减少出行时间、解决交通拥堵。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教案.doc第一章:城市轨道交通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分类和特点;2. 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的历史发展进程;3. 了解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现状和趋势。
教学内容:1. 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和分类;2. 城市轨道交通的特点;3. 城市轨道交通的历史发展进程;4.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现状;5.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趋势。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分类和特点;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3. 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前景。
教学资源:1. 教材:《城市轨道交通概论》;2. 图片:展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3. 视频:播放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发展情况。
教学活动: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城市交通的问题,引出城市轨道交通的主题;2. 讲解:讲解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分类和特点;3.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4. 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前景;作业与评估: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第二章:城市轨道交通的技术基础教学目标:1. 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技术参数;2.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设备及其功能;3. 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原理;4.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保障措施。
教学内容:1. 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技术参数;2. 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设备及其功能;3. 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原理;4. 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保障措施。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技术参数和运行原理;2.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和车辆段,了解主要设备及其功能;3. 模拟操作法:模拟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过程,让学生亲身参与。
教学资源:1. 教材:《城市轨道交通概论》;2. 图片:展示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设备;3. 视频:播放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原理和安全保障措施。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知识点梳理第一章绪论1.1城市轨道交通的概念与特点1。
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采用专用轨道导向运行的城市公共交通客运系统. 2.城市轨道交通的分类: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单轨系统、有轨电车、磁浮系统、自动导向系统、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系统.3。
城市轨道交通的优缺点优点:①容量大②运行准时快速③能耗低④安全性高⑤无污染⑥用地省缺点:①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资巨大②运营成本高昂,经济效益有限③建设周期长(一条线路的建设短则几年,长则可达十余年之久)④线路和车站均为永久性结构,一旦建成后基本没有调整的可能性。
4。
了解轨道交通发展几个常识:⑴中国第一个修建地铁的城市:北京(1969)⑵世界第一个修建地铁的城市:伦敦⑶中国首条铁路—吴淞铁路⑷中国第一条自主建设的铁路—京张铁路⑸中国自建并保存下来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⑹美国是世界上拥有地铁最多的国家。
(7)莫斯科地铁是世界上客运量最大的地铁。
①线路运能,即交通容量,也就是线路输送客流的最大能力,其指标是断面单向每小时最大的乘客通过量.②路权,指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线路与其他交通的兼容程度.第二章城市轨道交通的类型2。
1 概述城市轨道交通的分类:地铁、轻轨、单轨、现代有轨电车、自动导向系统、磁浮交通系统、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系统。
2.2地铁1.地铁的定义:轴重相对较重,单方向输送能力在每小时三万人次以上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可以修建在地下或采用高架方式2。
地铁的特点:①容量大②速度快、可靠性强③安全性高④准时⑤运输成本低⑥用地省(不占用城市土地)⑦建设成本高⑧出行距离长,客运需求较大⑨污染少、噪声小(特点包含优缺点,其实回答轨道的特点)3.地铁系统的基本车型为A型车、B型车、直线电机B型车(Lb型车)三种。
A型车车辆的基本宽度为3000mm(3m),B型车及直线电机B型车车辆的基本宽度为2800mm(2。
8m)。
2.3轻轨1。
轻轨的定义:轴重较轻,每小时客运量为1万—3万人次的轨道交通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城市轨道交通认知城市轨道交通,简称城轨,是指在城市内铺设的轨道交通系统。
它以地铁和城市轻轨为代表,通过铺设轨道、设置车站和运行列车,为城市居民提供快速、高效、便捷的出行方式。
城轨交通已成为现代城市交通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广。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欧洲和美国。
最早的地铁系统是伦敦地铁,于1863年建成,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地铁系统。
随后,巴黎、纽约等城市也相继建设了地铁系统。
20世纪后期,城市轻轨作为一种新型交通方式迅速发展,并逐渐成为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形式。
城轨交通的发展得益于科技进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对便捷出行需求的增加以及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日益凸显。
城市轨道交通有着许多优势。
首先,城轨交通能够提供高效快速的运输服务。
相比传统的公交系统,城轨交通的速度更快,能够在短时间内将乘客从一个地方快速运送到另一个地方。
其次,城轨交通的承载能力较大,能够容纳更多的乘客。
这对于人口密集的大城市来说非常重要,能够有效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此外,城轨交通还具有环保和节能的特点。
与私人汽车相比,城轨交通的能耗更低,排放物减少,对环境污染更少。
城市轨道交通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建设和运行成本较高。
修建地铁或城市轻轨需要巨额的投资,在建设过程中可能面临地下工程、征地拆迁等问题,运营成本也相对较高。
其次,城轨交通的建设对城市空间布局和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例如,地铁站的建设可能导致周边道路交通瘫痪,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此外,城轨交通的维护和管理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精细的规划和操作管理。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和运营需要综合考虑。
首先,需要科学合理地规划线路。
线路规划应既能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又能够考虑到城市的发展需求和空间利用效率。
其次,需要注重合理的投资和成本控制。
可以通过引入私人资本、合理规划站点和线路等方式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引言城市轨道交通是一种重要的交通方式,在现代城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具有高效、环保和便捷等优势。
本文将介绍城市轨道交通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分类以及优势和挑战等内容。
基本概念城市轨道交通,又称地铁、轻轨等,是一种基于轨道系统运行的大众交通工具。
它通常由地下、地上或高架轨道组成,列车在轨道上行驶,提供城市内部和城市周边的交通服务。
发展历程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伦敦地铁。
最初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由蒸汽机车驱动的,后来逐渐过渡到电力驱动。
20世纪以来,城市轨道交通得到了快速发展。
许多大城市都相继建设了地铁系统,以解决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
同时,一些城市也建设了轻轨系统,以提供便捷的城市交通服务。
在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进展迅猛。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地铁和轻轨项目不断增加,大大改善了城市交通状况。
分类城市轨道交通可以根据运营方式和技术特点进行分类。
根据运营方式,可以分为地铁和轻轨两类。
地铁主要在城市内部地下运行,覆盖范围较广;轻轨则主要在城市内部地面或高架运行,覆盖范围相对较小。
根据技术特点,城市轨道交通可以分为传统轨道交通和新型轨道交通。
传统轨道交通采用传统的轨道技术,如钢轨和传统列车系统。
新型轨道交通则采用新技术,如磁悬浮列车和无人驾驶技术。
优势和挑战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它能够大大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提高交通效率。
其次,它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便捷、快速和舒适的交通服务。
此外,城市轨道交通还具有环保的特点,减少了尾气排放和交通噪音。
然而,城市轨道交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
其次,如何与其他交通方式(如公交、汽车等)实现无缝衔接也是一个挑战。
此外,应对恶劣天气条件和应急事件也需要一定的应对措施。
结论城市轨道交通在现代城市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它是一种高效、环保和便捷的交通方式,能够大大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然而,城市轨道交通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一些挑战,需要持续关注和改进。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知识点城市轨道交通概论要点整理第一章1、理解什么是轨道交通通常以电能为动力,采取轮轨运转方式的快速大运量公共交通之总称。
2、了解轨道交通类型按运输能力及车辆类型分:大运量的地铁,中等运量的轻轨,较小运量的有轨电车等。
按技术标准分:有常规的钢轮钢轨系统,也有胶轮系统,还有线性电机牵引的轨道交通、跨座式和悬挂式的单轨交通、磁悬浮的轨道交通等多种系统。
3、能识别我国主要城市地铁标志:北京、广州、深圳、香港、上海、天津、南京、台湾4、了解广州地铁已经运营的线路的有那几条,各线路的起点和终点的名称是什么?第二章1、地铁车辆有动车和拖车、带司机室车和不带司机室车。
A 型-带司机室拖车B 型-无司机室带受电弓的动车C 型-无司机室不带受电弓的动车在我国常用的有3种编组形式:4节编组、6节编组和8节编组。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由车体、转向架、车钩缓冲装置、制动装置、受流装置、车辆内部设备、电气系统、列车控制和诊断系统和乘客信息系统等部分组成。
2、车体是容纳乘客和司机(如有司机室时)的地方,多采用整体承载的不锈钢结构、铝合金结构或复合材料结构。
车体本身又包括底架、端墙、侧墙及车顶等部分。
3、转向架装设于车体与轨道之间,是车辆的走行部分。
车辆的连接是通过车钩实现的,车钩后部一般需要装设缓冲装置,以缓和列车运动中的冲击力。
4、制动装置是保证列车运行安全的装置。
无论动车或拖车均需设摩擦制动装置。
城市轨道车辆的制动装置除常规的空气制动装置外,还有再生制动、电阻制动以及磁轨制动(轻轨车辆上常用的方式)。
5、广州地铁已运营的线路中那些线路的车辆使用的是直线电机?6、车门种类:地铁车辆车门包括客室车门、紧急疏散安全门、司机室侧门、司机室通道门。
客室车门的安装方式:内藏嵌入式侧移门、外挂式移门、塞拉门、外摆式车门。
客室车门的驱动方式:电动门和风动门。
客室车门的控制:车门电气控制系统。
7、车钩缓冲装置是用于使车辆与车辆,机车或动车相互连挂,传递牵引力,制动力并缓和纵向冲击力的车辆部件。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一、引言城市轨道交通是指以铁路为载体,在城市内部建设的地面、地下或高架的铁路交通系统。
它是一种快速、安全、环保的交通方式,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和便捷出行的重要方式之一。
本文将从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分类以及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及分类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是指以城市为范围,并在城市内部与其他交通系统相连的轨道交通系统。
它不仅具有铁路交通系统的优势,如安全、稳定、大运量等特点,还能与城市的其他交通方式无缝对接,实现多式联运。
根据轨道交通的地面位置,可以将城市轨道交通分为地下、高架和地面三种类型。
地下轨道交通一般是在城市地下修建的地铁,具有较高的运行速度和运力,可应对大量的出行需求;高架轨道交通则是在城市的建筑物之上修建的,可以穿越建筑物以及隔离地面交通,提高运行效率和线网覆盖范围;地面轨道交通一般是指城市有轨电车,它在道路上行驶,与其他车辆共享路权。
三、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前景城市轨道交通在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和改善出行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城市交通问题日益凸显,而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便捷和环保特点使得它成为了未来城市交通发展的重要方向。
1. 提高城市的交通效率城市轨道交通的高运行速度由于运行在封闭的轨道上,不受其他车辆的影响,没有红灯等交通阻碍,可以提高城市的交通效率。
尤其是在高峰期,轨道交通可以保持稳定的运行速度,不受堵车等因素的限制,确保乘客准时到达目的地。
这对于城市居民的出行来说是非常便捷的。
2. 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大运力的特点,可以同时容纳大量的乘客,较轻松地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与单纯靠公路交通相比,轨道交通可以通过多线网和多站点的布局,实现交通的快速分流和分散,减少交通压力,提高城市道路的通行能力。
3.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绿色出行方式,对于改善环境质量有着显著的作用。
相较于汽车等交通方式,轨道交通的电能消耗比较低,减少了对化石能源的需求,减少了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和噪音污染。
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认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交通问题日益凸显。
而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高效、快速、环保的交通方式,受到越来越多城市的重视和推广。
作为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的学生,我们需要对这一领域有着深入的认知。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的基本特点是我们认知的起点。
城市轨道交通是指在城市内部或城市之间,以轨道为基础,利用电力作为动力,通过列车运载乘客和货物的交通方式。
相比于其他交通方式,城市轨道交通有着明显的优势。
它可以减少城市交通拥堵,提高出行效率;它可以减少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改善城市环境;它还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减少能源浪费。
因此,城市轨道交通在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多学科的协同合作。
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不仅需要掌握轨道交通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还需要了解城市规划、土木工程、电气工程、通信工程等相关知识。
例如,在轨道交通线路的规划和设计中,需要考虑城市的发展规划、地质条件、道路交通组织等因素;在轨道交通车辆的制造和维护中,需要掌握机械工程、电气工程等相关知识。
因此,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跨学科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适应行业的发展需求。
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营是至关重要的。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大众交通工具,关系到广大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轨道交通专业的学生需要深入学习和掌握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技术。
他们需要了解轨道交通的运行规律和操作规程,熟悉应急处理和救援措施,掌握安全检修和维护技术。
只有保证了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营,才能赢得乘客的信任和满意。
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轨道交通的需求将越来越大。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轨道交通专业的学生需要关注环境保护和能源利用等问题。
他们需要研究和开发新型的轨道交通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他们还需要研究和制定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