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东京车站简介
- 格式:ppt
- 大小:4.08 MB
- 文档页数:32
日本东京地铁大江户线(东京都地铁12号线)已于2000年12月12日全线通车营运。
从光丘车站开始,经由都厅前,通过新宿、月岛、森下、春日、饭田桥等车站返回到都厅前,全长40.7km,其中环形部分线路长度28.6km。
整条线路线形呈“6”字形态。
该线路上的28座(环形线上)车站中,有21座车站可与其他轨道交通形成换乘枢纽,且大多为同站换乘,提高了换乘的便捷性,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大江户线上的车站站台大多设在地下3~4层,部分车站位于地下5~6层,而新宿车站则设在地下7层。
大江户线的新宿车站、中井车站、新御徒町车站为地下4~7层深基坑工程,采用了许多新技术工艺。
以下对三座车站的概况及施工工艺作简要介绍。
1地铁新宿站工程1.1 工程概况大江户线(12号线)新宿车站,考虑与都营新宿线、京王新线新宿车站的连接,以及与JR线、小田急线、京王正线的换乘方便,车站设置在夹截国道20号线的都道四谷角筈线下方处。
工程周边有JR铁道医院、旅馆、学校和中小商业楼等建筑物。
在地下设有京王电气化铁路正线、停车场、地下街道。
此外,国道20号每天有67,000辆汽车通过和都内一定数量的交通流量。
新宿车站的站台设在都营新宿线、京王新线的下面,距地表深度约40m。
此外,该车站在客流高峰时达3.65万人次/小时,站台宽度需要10.5m。
地铁车站无法布置在18m宽度的道路下方,一部分要侵入居民区用地,需要采用拆除大楼和作托换基础等措施。
在中心距为10m外径为8.1m的两条隧道中间设置站台。
检票口、站务室、车站中央大厅、电气室、机械室等车站设施,是设置在道路内、采用明挖工法施工的3层的构筑物。
地下3层与地下7层的站台,是用3连的自动扶梯和电梯连接。
联络检票层和站台的自动扶梯部位的95m区间,是在普通坑道内打桩,并采用明挖施工法施工的。
在地下3层处,与都营新宿线和京王新线的联络,出入到地面上与JR线、小急田线、京王正线的联络。
东京轨道交通1、城市概况与城市规模东京是位于日本本州岛东部的都市,包含扩张相连之城区的首都圈(东京圈),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巨型都会区,亦为亚洲地区最重要的世界级城市。
自明治维新以来,东京即是日本的首都所在地至今,同时也是日本政治、经济、文化及交通等领域的枢纽中心。
东京都下辖23个特别区、27个市、5个町、8个村以及伊豆群岛和小笠原群岛,总面积2155平方公里,人口1301万(截至2010年4月1日),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东京中心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2705人,密度最高的中野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8900人。
大东京圈是从东京都心向外扩张,半径70km同心圆范围内区域,人口达到3670万,是世界最大的都市圈。
2010年东京全年GDP为1万6000亿美元,位居世界首位,是亚洲的经济中心。
图1.1 东京都行政区划图2、轨道交通线网概况和形态分析东京都市圈的轨道交通网络是世界上公认的典范,分为地铁、JR(原日本国铁)、私有铁路三个部分。
总体呈区域轨道交通网络化,整体服务范围涵盖东京都、神奈川县、埼玉县、神奈川县和千叶县,见图2.1。
图2.1 东京都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根据日本2006年《城市轨道交通年报》,东京首都圈公共交通每天运送乘客4315万人,其中地铁、JR线、私铁运送人数为3658万人,达到84.8%。
年数据,未统计在内。
东京地铁的基本线网结构为“放射+环”的截射结构,主要功能特点为可以分散城市中心功能。
其中,环线为JR山手线,放射线为13条地铁线。
东京都市圈轨道交通线网是以地处东京市商业文化中心的东京站、秋叶原和新桥为辐射中心,受其地理位置的影响,中心区紧邻海湾,整个线网呈扇形布置,主要辐射走廊有东京至横滨、东京至多摩、东京经池袋至北朝霞、秋叶原经上野至大宫、东京至成田、东京至千叶等多条走廊,每条走廊至少2条线路辐射,多则4条线路辐射。
见图2.2、图2.3。
图2.2 东京轨道交通系统的形态图2.3 东京地铁的“放射-环”型结构线路示意图东京轨道交通线网的特点主要有三点:1、少环长射。
二子玉川站城市综合体相关介绍1、基本信息二子玉川城市综合体是指以二子玉川站这一电铁站为中心而建立一个集商业、办公、教育、居住等为一体的城市片区。
二子玉川站位于日本东京都世田谷区,是东京急行电铁(东急)田园都市线沿线的主要车站,亦是大井町线的终点站。
日本大都市圈拥有精确、准时的轨道交通网络,这种不依赖于汽车的生活根植于市民,已然成为一种富有魅力的生活方式。
东急集团作为一家私营铁路公司,运营铁路约100多公里,自1904年开始,历经半个多世纪,在东京西南部铺设铁路网同时进行城市建设,沿线都已成为炙手可热的人气宜居区域。
“铁路铺设+沿线开发”就像“套餐”,交通与生活服务一体化,提升区域整体效益。
14.5km2.发展历程:这里开发之前曾是一个公园,有一些小规模的商业,密度非常底。
我们希望把原有的杂乱整合后进行再开发,由东急提出开发方案,与原有商店、商业街的土地所有者和政府进行沟通。
历经30年的开发,今天二子玉川已一改原先交通杂乱无章的状况,实现人车分流,还在部分二层屋顶设置花园,现在成为了一个科普教育基地。
目前一、二期已经建设完成,一期主要包括住宅、办公、商业,并通过出售住宅的资金进行二期开发;二期主要包括办公、酒店、商业,前不久日本最大的电商“乐天”与东急酒店已经入驻。
整个区域中,二期距离车站最近,其容积率更高;而一期距离车站较远,容积率较低;更远的是再开发后由东急重新规划和投资的公园,这样就形成以车站为起点的高、中、低密度的有序开发,也可以说是把公园部分的容积率转到高密度区,我们称其为一个微型的田园都市。
二子玉川从一个单一的公园转变为拥有良好环境的办公、居住、商业、休闲的综合区域,整体上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总体商业营业额已超过了预算的10%),提高了就业率,成为日本非常成功的综合开发,也是日本最大的一个民营开发项目。
办公+酒店二期项目3.二子玉川城市更新项目(2011年)基本情况介绍二子玉川城市更新项目是二子玉川自2004年以后十多年之间,东京最大的发展项目。
日本三大都市圈的城市公共交通一、东京1、城市概况日本首都东京下辖23个特别区、27个市、5个町、8个村以及伊豆群岛和小笠原群岛,总面积2187平方公里,23个特别区和多摩地域形成了一个狭长的地带,东西宽90公里,南北长25公里。
人口约1255万(截至2005年12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按市区人口计算,2004年度东京市的GDP为7848亿美元。
日本东京大都市圈包括东京市和附近三个县,面积1.3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3300万(2000年)。
2、交通状况东京都的机动车拥有量为460万辆,东京都市圈机动车拥有量超过800万辆,道路网密度为18.4km/km2,道路用地率约14.1%。
随着汽车的增加,城市的堵车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东京平均车速每小时18.5公里。
2001年东京都市圈各方式划分比例为地铁56%,地面公交7%,小汽车34%,出租车3%。
东京都市圈圈内通勤/通学出行(1990年调查)总量1811万人次,其中中心城内部为397.3万、郊区之间679万。
圈外至中心城356万人次;郊区至中心城260万人次;圈外至郊区113万人次。
东京圈的公共交通构成如下:(1)城市电气铁道。
东京圈的城市电气铁道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JR(Japan Rail)所属;另一部分为私铁,共50条线路,总长1850公里;(2)地下铁道。
东京圈的地下铁道共14条线路,总长329.5km;(3)单轨、导向轨。
单轨交通由东京单轨公司等5家公司经营,共11条线路,总长102.4km;(4)路面电车由东京都交通局等3家公司经营,3条线路,全长27.2km。
(5)公共汽车主要由东京都交通局、东武、西武公共汽车公司及各主要城市交通局所经营,线路全长11218.3km。
(6)出租汽车大部分为私营公司及个人经营,年实际运行里程为50.6亿公里。
东京圈整个公交系统年运送乘客约为158.5亿人次。
其中JR为54.5亿人次;私铁(含单轨及导向轨)为49.8亿人次;地下铁道为26.8亿人次;路面电车4000万人次;公共汽车为19.7亿人次;出租汽车为7.3亿人次。
东京地铁副都心线建设和运营日本东京地铁副都心线全长20.2km,从和光市—涉谷,于今年6月14日全线通车运营。
该线路中的有栾町线(和光市—小竹向原)于1987年建成运营,延伸线(小竹向原—池袋)于1994年建成运营,加上刚建成运营的13号线池袋—涉谷8.9km,连接位于东京西区的池袋、新宿、涉谷3个副都心,形成地铁副都心线,见图1。
图1东京地铁副都心线示意图1.地铁13号线工程概况东京地铁13号线(池袋—涉谷)于1999年1月25日起筹建,经规划和环境影响评审后于20东新宿01年6月15日开工建设。
13号线把东京西区的池袋、新宿、涉谷3个副都心连成一线,共设池袋、雑司谷、西早稻田、东新宿、新宿三丁目、北参道、明治神宫前、涉谷8个地铁车站。
13号线与JR山手线(地面和高架环线)并行,见图2。
图2东京地铁13号线平面图工程建设总费用约2500亿日元(相当于人民币200亿元,每公里地铁建设费约22亿元),包括用地费、土木·设施工程费、车辆费等。
其中土木·设施工程费占62%,电气费占11%、车辆费占7%、用地费仅占4%。
建设资金来源于东西高速铁道整备事业费补助金、大陆特定财源和地铁公司自有资金。
副都心线由东京地下铁株式会社承担建设和运营。
该公司目前经营9条地铁线,运营里程204km,车站191座,资本金581亿日元,职工8509人。
2.副都心线地铁运营计划列车运营类别设“快车”、“通勤快车”、“普通”3类,见表1。
为提高运营速度,在东新宿地铁站的上下行线设置越行设备。
表1列车类别列车类别停车站运营时间段快车和光市、小竹向原、池袋、新宿三丁目、涉谷早晚高峰除外通勤快车和光市—小竹向原各站、池袋、新宿三丁目、涉谷早峰时普通和光市—涉谷各站全天列车运营时间,快车从和光市—涉谷25分钟,池袋—涉谷间11分钟;普通车分别为35分钟和16分钟。
运营列数,早峰1小时内发8列通勤快车(10辆编组)和9列普通车(8辆编组),合计17列,平均间隔3分35秒。
东京自由行旅游攻略东京旅游景点攻略1.东京塔东京塔是日本较高的独立铁塔,高333米。
铁塔由四脚支撑,为棱锥体,塔身被涂成一段一段的橙黄色和乳白色,鲜艳夺目。
塔上肩负着7个电视台、21个电视中转台和广播台的无线电发射任务。
在高100米的地方,有一个二层楼高的展望台;在高250米的地方,有一个玻璃展望台,在此可以俯瞰东京全市。
塔的下部为铁塔大楼,一楼为休息厅,二楼是商场,三楼是一个规模居远东第一的蜡像馆,四楼是近代科学馆和电视摄影棚。
2.浅草寺浅草寺是东京都内最古老的寺庙。
相传,在推古天皇三十六年公元628年,有两个渔民在宫户川捕鱼,捞起了一座高5.5厘米的金观音像,附近人家就集资修建了一座庙宇供奉这尊佛像,这就是浅草寺。
其后该寺屡遭火灾,数次被毁。
到江户初期,德川家康重建浅草寺,使它变成一座大群寺院,并成为附近江户市民的游乐之地。
除浅草寺内堂外,浅草寺院内的五重塔等著名建筑物和史迹、观赏景点数不胜数。
每年元旦前后,前来朝拜的香客,人山人海。
3.上野动物园上野动物园全名“东京都恩赐上野动物园”,开放于1882年3月20日。
是日本最古老、最有名的动物园,日本第一座公共动物园。
来自中国的熊猫是园内最有名的动物之一,在上野车站有一尊熊猫的塑像,是站内的地标。
4.东京站东京站位于日本东京都千代田区,为东日本旅客铁道JR东日本、东海旅客铁道JR东海、东京地下铁东京メトロ的铁路车站。
不但是日本多条铁道路线的起点站,也是东京主要的大型车站之一。
5.皇居外苑皇居外苑指1969年昭和44年开园的北之丸地区北之丸公园与皇居前广场的皇居外苑地区,以及皇居周边的皇居外周地区、通常指皇居前广场为中心的地区。
除了广阔的广场,樱田门与二重桥等日本代表性历史建筑也在此地。
6.东京巨蛋东京巨蛋东京ドーム,Tokyo Dome位于日本东京文京区,是一座有55,000个座位的体育馆。
同时是日本职棒读卖巨人的主场,也举办篮球与美式足球比赛,还有职业摔角、综合武术、K-1赛事或音乐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