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年来货币政策分析及其面临的挑战

  • 格式:doc
  • 大小:80.00 KB
  • 文档页数:1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近年来货币政策分析及其面临的挑战

我国近年来货币政策分析及其面临的挑战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宏观经济起伏较大,货币政策几经转变。而今,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的经济形势更加的严峻,本文通过分析中国近年来的宏观货币政策,思考国家在复杂的经济条件下的一系列措施。

关键词:近年宏观经济,货币政策

在西方经济学中有着两个重大的部分,一个是微观经济学,而另一个就是宏观经济学,两者相辅相成,用各自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方法研究解析国民经济。如果把一个国家乃至世界的经济看作是一片大海,那么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就是组成这片大海的水滴,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则是它波澜壮阔的海面。尤其在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经济形势受到国际国内多种条件的影响,可谓纷繁复杂。在分析宏观经济政策之前,我们有必要讨论一下我国20世纪前后这一时期的经济情况。

正文:

一、实体经济分析

1、经济增长

1997年我国经济开始进入了结构性的总需求不足的通货紧缩时期,经济增长率不断下降,1999年的经济增长率下降到了7.1%的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点。之后,经济增长率便开始逐步回升,2001年至2002年经济增长率的回升较为平稳,而从2003年起,经济增长率便迅速上升,到2004年第三季度,在国际原油以及其它中间投入品价格大幅上升、国家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下,经济增长率仍达到9.2%。这表明,我国的经济增长率得到了一定的复苏。但是,复苏的前景并不容乐观。

2、投资

我国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投资增长的驱动。自1993年投资增长率持续下降到1999年后,2000年我国的投资增长率开始迅速上升。2003年全年的投资增长率达到了28%强,进入2004年之后,投资增长率之高出乎所有人的意料,2月份的投资增长率竟然达到了53%。这迫使中央政府果断地采取了包括货币政策和行政手段在内的严厉调控措施。在宏观调控的努力以及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下,自今年3月份,投资增长率开始缓慢下降,到9月份,投资增长率下降到了27.7%。对于宏观调控当局而言,投资增长率的这种变化是政府所期望看到的趋势。

鉴于投资增长率的波动是我国实施宏观调控措施的基本依据之一,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造成投资增长的原因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2000年以来,我国投资增长率快速上升,地方政府为追求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固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以下两个因素不可忽视。

其一,我国人均GDP的上升、住房分配的市场化以及商业银行资产结构的调整(对消费者贷款的增加),促使了我国城镇居民以住房和汽车为代表的第三次需求结构的升级,对以汽车、住房为代表的兼具投资与消费双重效应的需求日渐殷盛。而这次需求结构的升级,产业关联度很高,带动了与之相联系的上下游产业新的盈利机会和新市场的出现。事实上,2003年以来投资比较活跃的领域也大多集中在这些行业之中。

其二,与我国居民需求结构第三次升级相呼应,我国的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导致了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的迅猛增加。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城市化水平也稳步上升,到2003年底,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已达40.5%。城市人口的增加,必然伴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扩张,城市化必然带来更多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投资,而城市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投资又带来了钢材、水泥等建筑材料和家居用品、家庭装修、装饰等行业的产出增长,进而也带动这些行业的投资增长。

其三,居民需求结构的升级和城市化所带来的投资增长,对"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追求"以人为本"的经济

增长与发展的宏观调控中,我们应当认识到这一点。

3、物价

在投资增长率之外,物价水平,尤其是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的变化也是实施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指标。2003年以来,我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缓步上升,到2004年上半年,CPI就呈现出了加速上升之势,到今年7月份,CPI同比上升了5.3%,进入8月份和9月份之后,虽然CPI还是分别上涨了5.3%和5.2%,但CPI 上涨的动力已明显地减弱了。而且,2003年第二季度和2004年的1、2月份的CPI 上涨率虽然也出现过回调的迹象,但很快又上升了。金融环境与实体经济均出现了与此前完全不同的变化,货币供应量和信贷增长率已下降到了与1999年相当的水平。由于物价水平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增长率变化的滞后反应, CPI上涨的动力因此继续减弱。

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在看到物价指数上升的时候,还应该注意到其背后相对价格的有益调整。为了分析这一问题,我们应当回到那90年代那段通货紧缩的日子。

1985年以来,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率一直快于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率,这种收入增长率差异的结果是,到2003年底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达到了8500元人民币,而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仍不足3000元,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收入之比还不足0.35。由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我国农村消费品市场的启动才至为艰难。由于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受制于收入增长乏力,广大的农村并没有像城镇居民那样,在很短的时间里实现了消费需求结构的不断升级。正是这一因素的制约,使我国的一些家电生产企业拓展农村市场的努力近于完全失败。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以及随之而来的农村消费品市场的增长乏力,成为了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一大障碍。这正是积极财政政策诞生的一个大背景。然而,巨额的财政赤字并不具有长期的持续性。因此,促进农民收入的提高,激发农村消费品市场的活力是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条件。

通过市场机制,即相对价格的有效调整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好办法。这一希望在2003年以来成为了现实。2003年以来CPI的上涨主要是由以粮食为代表的初级产品的价格上涨较快所致,这是人们的一个共识。若扣除粮食价格上涨等

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核心通胀率事实上很低。2003年以来,粮食价格的上涨率远远高于衣着类、一般日用品和耐用消费品的价格上涨率,更值得注意的是,耐用消费品的价格上涨率一直为负。也就是说,虽然原材料和能源的价格大幅度地上升了,但没有由此形成成本推动型的全面通货膨胀。这次CPI的上涨实际上是农产品与工业品之间相对价格的有益调整,缓解了长期存在于农产品与工业品之间的剪刀差问题,同时,消费品行业这种相对价格的调整,也说明,在讨论经济过热时,也不应忘记这些竞争激烈的最终消费市场始终处于较冷的状态。

从上面我国20世纪前后的经济状况可以简单的总结为:在世纪之末,我国的经济陷入了萧条,首先是进入了结构性的总需求不足的通货紧缩时期,经济增长率不断下降,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率下降,投资骤减,物价水平偏低,并伴随着城乡发展的不均衡。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突飞猛进,不仅经济增长率显著提高,而且投资也大幅攀升,物价水平提高。于是,我们可以再这个大背景下来研究我国这一时期的货币政策。

二、货币市场的情况及政策分析

1、货币供应

1997年,我国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不断下降,M2的增长率则在2001年下降到了历史最低。从2002年年中起,受投资增长率快速上升拉动的影响,两个层次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便不断上升。2003年我国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一直在高位运行,这迫使央行于2003年9月份将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从原来的6%提高到了7%,这冻结了商业银行1500亿元的超额准备金。据估计,在货币乘数作用下,这一政策实际上可以减少5000亿元左右的货币供应量。在实施这项紧缩性货币政策之后,货币供应量和信贷的增长率确实出现了连续五个月的下降,在2004年1月份,M1的增长率下降到了17%以下。

但是,这种状况并没有得到当局所期望的持续变化。2004年春节之后,两个层次的货币供应增长率又迅速上升,到今年3月份,M1和M2的增长率都达到了20%的高水平,远远高于年初制定的17%的增长率目标。货币供应量出乎意料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