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亿有多大
- 格式:ppt
- 大小:1.37 MB
- 文档页数:14
《1亿有多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收集信息、操作实验、讨论交流等探究活动,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1亿的大小,培养数感。
2、在探索中学习“猜想、实验、类推和对照”的方法,初步渗透选用小基数类推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
3、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活动中增强主动参与和乐于合作的意识,培养勤俭节约的优良品格。
教学重难点:重点:感知1亿的大小。
难点: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准备:课件、纸张、电子秤、大米、计算器、直尺。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师:同学们,在第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大数的认识”,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大数,谁能说一说我们生活中的大数。
(学生叙说收集到的有关大数的信息)师:恩,同学们都说的非常好。
老师也收集了几条,请看。
课件出示:在茫茫宇宙中,银河系约有2000多亿颗恒星,我们用最大的天文望远镜至少可以看到10亿颗星。
地球是宇宙中一个年轻的星球,她的年龄大约是46亿岁。
在地球上,生活着近70亿人,而我国是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有13多亿人。
其中在校小学生约有1亿人,如果让这1亿个小学生手拉手,可以绕地球赤道3圈半。
(指名学生朗读)师:你们发现这些信息有什么共同点了吗?生:这些信息都是用“亿”作单位。
师:你找的真准,看来“亿”在我们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那,1亿到底有多大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理解问题。
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身边熟悉的物品,如果有1亿个会有多高呢?多重呢?多长呢?(课件出示:1亿_____有______?)生1:我想象1亿张纸摞起来有几百层楼高。
师:纸,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你真会选素材!生:我觉得1亿本书摞起来可能会有一座山那么高吧!生3:我猜想1亿粒米有10千克重。
生4:我猜想走1亿步有50千米那么远。
生5:我猜1亿颗糖有1吨重。
师:同学们从自己的想象中提出了这么多具体的好问题,非常好。
那大家的猜想到底对不对呢?接下来,我们怎么办?生:可以进行实验。
一亿有多大
记得很久以前,我一直以为一亿是一个很大的数,但不知道它具体有多大?我常常在想一亿张纸到底有多厚呢?一亿枚硬币有多高呢?一亿粒米有多重呢……
我要解开这些疑问。
我和妈妈一起推算出一亿张纸到底有多厚?首先,我们先量出100张纸有多厚,100张纸有1厘米厚,那么100张纸就有就有一分米厚,以此推算下去,一亿张纸就有一万米高,比珠穆朗玛峰还高呢!接着,我们又量了硬币,推算出一亿枚硬币有19万米高。
还推算出一亿粒米有两顿重呢!等于我们吃二十六年饭呢!你说吓不吓人?再说说看作业本吧!我们数100本作业本要用多少时间呢?1本、2本、3本……100本,大概要用110秒。
而1000本要用多少秒呢?10000本呢要用多少秒呢?100000本呢?算一算,数一亿本作业本大约要11000000000秒,试想一下,数一亿本作业本要多少分?多少时?多少天?多少年?大概是1833333分,30556时,1275天,3年!还真是不数不知道,一数下一跳。
一亿本作业本竟要3年呀!
最后,我发现一个公式。
1亿=爱心!中国有14亿人,假如每人每天捐一分钱,那么14亿可捐共计1400000000分,如果换成元就是14000000元。
如果拿着这些钱去资助失学儿童,一个儿童2000元,那么可以资助多少个失学的儿童回到校园呢?原来可以有14000000/2000=6500(个)
我终于知道了数的概念对人类有多大的作用了。
如果每个人都献出一份爱心,那么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由此可见一亿真大啊!
石头镇芮岗学校
四年级陈燕。
1亿有多大授课时间:9月17日教学目标:1、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感受1亿的大小,发展数感。
2、在探究活动中体会、领悟“由局部推算出整体”的研究方法。
3、在活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快乐,增强探索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充分感受1亿有多大,领悟研究方法。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
教学关键:利用想像充分感受1亿有多大。
教学准备:课件、尺子、硬币、记录表。
教学过程:一、交流、猜测,引出课题。
1、1亿与每个计数单位的关系。
2、猜一猜:展示1亿的事例,让学生初步感悟。
师:大家眼睛闭着,在大脑里大胆猜想一下:1亿有多大?结合具体事物描述。
学生各抒己见,肯定学生的想象。
今天我们一起去探究一亿有多大。
(板书课题:一亿有多大)二、探究活动1、操作验证。
第一步:确定方案(1)确立研究的问题——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厚?教师启发学生思考:要想研究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厚,是否真的要找出1亿张纸摞起来直接进行测量呢?不能直接测量怎么办?启发学生说出:可以先测量一部分纸的厚度,再由部分推算出整体是多少。
教师继续提问:那“一部分”应该取多少呢?启发学生说出100张纸的厚度或1000张纸的厚度。
追问:你们为什么不取109张、1158张呢?小结:为了计算方便,应该取整百、整千、整万的数量。
(2)明确活动目的、要求。
第二步:操作实验1、通过分别量数学书、新华字典,取100张或1000张纸的厚度,描述活动过程,从中体会一亿的大小。
2、探究计算方法:学生思考各自的方法,交流汇报。
师肯定利用计数单位进率或计算器或相除几种方法。
①测量高度:约1厘米。
②问:1000张呢?——10厘米10000张呢?——100厘米——1米100000张呢?——10米1000000张呢?——100米10000000张呢?——1000米100000000张呢?——10000米3、推算结果,直观感受一亿张纸的高度大约是1万米。
《一亿有多大》大数的认识PPT课件
一刻不停数一亿个数大约要3年。
人总得吃饭睡觉,假如每天数8个小时,数完一亿就会要( )年。
也就是说,你今年9岁,从现在就开始数,要数到( )岁才能把一亿本练习本数完.
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的高度为468米,一亿张纸叠起来的高度会有它高吗?
如果有的话,一亿张纸叠起来有几个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的高度?
楼房每层大约3米,1一亿张纸叠起来的高度大约相当于3333层楼房,大约相当于21个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比珠穆朗玛峰(8848米)还要高。
资料
1、亚洲严重缺水,缺乏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人数约为8亿。
因缺水不能使用卫生设备人数约20亿。
20年后,全世界缺水人口可能达到30亿。
2、一亿个小朋友手拉手,可以绕地球的赤道3圈半。
(地球赤道有40000000米)
3、如果一个人能活80岁,以亿计算,其度过的岁月不过25亿多秒。
... ... ...
12、一刻不停数一亿个数大约要3年。
人总得吃饭睡觉,假如每天数8个小时数完一亿就会要9年。
也就是说,你今年9岁,从现在就开始数,要数到十八岁才能把一亿本练习本数完。
本课件通过小游戏和小练习对6的乘法口诀作了全面的介绍,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并牢记表内乘法的知识点,是很好的课堂教学课件。
数学日记:《1亿有多大?》
A:1亿有多大?
1亿,是一个非常大的数,但我们从没有感受过它到底有多大。
今天,我就来探究一下,1亿本数学书叠起来到底有多高?。
四年级数学实践作业一亿有多大一亿有多大呢?想象一下,1亿张纸叠起来有多高?1亿本数学课本铺在地上面积有多大?1亿粒米有多重?1亿粒米有多重?难道我们真的要去数一亿粒米再去称一称吗?那要数到猴年马月啊?那我们怎么办呢?我们可以先数出10粒米,称一称它的重量,再乘以1000万;可以先数出100粒米,称一称它的重量,再乘以100万;可以先数出1000粒米,称一称它的重量,再乘以10万。
妈妈问我,为什么不取105粒,1050粒呢?我想了想说,因为这样计算起来比较简单呀。
今天,我在家里做了这么一个实验:1、首先,我在米桶里挖出了一杯米。
2、我开始认认真真数了起来,10粒一堆,数了10堆,再检查了两遍,刚好100粒大米。
3、接下来到了称重环节,我拿出了妈妈做烘培用的迷你食物称。
4、在称上我放上了一个塑料碗,先称了下碗的重量是48g。
5、接下来我把100粒米倒了进去,米和碗的重量一共是100g。
50减48减2(g),100粒大米的重量约是2g。
6、我把数字记录在了数学书上,100粒大米重量是2g,10000粒大米重量是200g。
1000000粒大米重量呆20000g,100000000粒大米重量是2000000g。
7、我国大约有13亿人,如果每人每天节省1粒大米,全国一天就能节省1300000000减100乘2等于26000000(g)粮食,哇,那相当于26吨的粮食呀。
一头成年大象的体重是8吨左右,也就是说相当于3头成年大象的体重还有余哦。
如果每人每天吃400g大米节省下的粮食可以供一个人吃26000000除以400等于65000(天),65000除以365约等于178(年),大约是178年呢。
粮食是土地给予人类的馈赠,是很多人辛勤劳动的结果,粮食为人类生命延续提供了营养,我们要爱惜粮食,节约粮食8、我又查了一些资料,一亿张纸叠起来的高度是9000米,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
一个健康成年人大约需要4年半才能喝完一亿滴水。
1亿有多大我家电脑桌上有一个机箱,里面有一台小型服务器,也叫“超级电脑”。
这台电脑与其他电脑最大的不同是它的价格非常昂贵。
比如:一台普通的电脑售价为3000美元,而同样配置的“超级电脑”就高达数十万美元,甚至上百万美元。
而且这些钱并不是一次性付清,每年还得交一定的费用。
也就是说, 1亿元人民币就可以买下这样一台“超级电脑”了。
所以,有很多游戏玩家梦寐以求,可以进入“超级电脑”中来大显身手。
一亿人要过多少天,才能花掉这1亿元?这种可能性几乎没有!即使在地球上最强大的国家印度, 1亿元也得花将近一年的时间,才能花光。
所以你就会想到,在宇宙中,还有没有更大的银行?不用怀疑,在这个宇宙中,的确有一个超级银行,就叫“ X银行”。
这家银行在全世界有三千万家分店,每个分店都是24小时营业,一天24小时之内每个分店都会收到一亿元。
而每一笔资金在划出的一瞬间,都会被记录下来,以供查询。
因为电脑中的主板就那么大,所以很容易设计成“一亿元人民币”形状。
当然,你可以把一亿元硬币放进去,但是这太麻烦了,不仅耗时长,而且会被检测出来。
一亿元人民币的硬币就必须精心制作,不然会被银行检测出来。
于是,银行就把硬币做成了1亿元人民币形状的一串一串的,再把这一串一串的硬币送到人们的口袋里。
所以这些硬币看起来像是一亿元人民币。
第一个电路图是他们一起建造的,于是,他们就可以算出工程进度了。
第二个电路图是第一个工人完成的,接着第二个、第三个…第N个工人陆续加入,那么电路图就变得复杂了。
所以要想知道什么时候建好银行,只要拿出随身携带的X银行硬币,对准它的形状,然后呼唤出来“银行”就行了。
这种方法虽然便捷,但是很耗时间,每天最多只能连续工作24小时。
我觉得这个工程量挺大的,建议大家还是老老实实地工作吧!1亿人每人只花0.01元钱,一天就是1亿乘以0.01元,等于1亿分之一,那么一亿分之一需要0.00010天,约0.000113天。
因此1亿人每天能花1亿乘以0.000113天,等于1亿乘以0.00113天。
《一亿有多大》实践活动报告
实验课题:人的生命有一亿分钟吗?
实验人员:*****
实验准备:了解世界上最长寿的人活到几岁?
杜品华,1886年04月22日出生
于四川乐山,2006年4月22日,被上
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认定为世界上“最
长寿的人”的杜品华老人,在四川省犍
为县家中度过了她的120岁生日。
于
2006年12月逝世。
实验步骤:
1.将1亿分钟换算成“年”计量单位。
1亿(分钟)=1亿÷60(时)
=1亿÷60÷24(天)
=1亿÷60÷24÷365(年)
≈190(年)
2. 1亿分钟与最长寿老人年龄进行比较。
1亿分钟(190年)>120年
实验结论:
虽然1分钟很短,但目前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一生都活不到1亿分钟,说明1亿是一个很大很大的数。
《一亿有多大》教学设计一、说明1.作者单位姓名:罗田县实验小学刘备荒2.案例年级: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七册 33页、教参 44页的活动“一亿有多大”3.案例类别:小操作4.问题属性:属于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综合,可以课内外结合。
5.选题由来:新教材十分重视数感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
但由于 1 亿这个数太大,学生很难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
因此在“大数的认识”这一单元后,安排这个综合应用,旨在借助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通过猜测、推算、验证、联想等方法,利用可想象的素材充分感受 1 亿这个数有多大。
6.活动方式:主要采取具体实践操作活动的方式进行。
过程中有:大胆想象、合理估计、实地测量、动手操作、伙伴合作、推理与对照、分析反思等等活动。
7.活动意图 : 本次活动借助时间、长度和质量,多角度来感知 1亿的大小,从感性上建立起“一亿有多大”的数学模型;让学生经历估计、实验、推算、交流等学习活动过程,在具体情境中体验一亿的大小,并结合实际以具体的事物来表达对一亿大小的感受,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数感,初步获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获得成功的体验,并受到勤俭节约、保护环境等思想教育。
8.活动价值:本次活动借助时间、长度和质量,多角度来感知 1 亿的大小,从感性上建立起“一亿有多大”的数学模型;让学生经历估计、实验、推算、交流等学习活动过程,在具体情境中体验一亿的大小,并结合实际以具体的事物来表达对一亿大小的感受,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数感,初步获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获得成功的体验,并受到勤俭节约、保护环境等思想教育。
二、“正文”部分1.案例名称:一亿有多大研究的课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中国大陆地区大约有多少•人口成为世2.活动目标:①通过“猜一猜”、“推算与对照”、“数一数”、“量一量”、“谈一谈” 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一亿有大,使学生从感性上建立起“一亿有多大”的数学模型,并能结合实际,以具体的事物来表达对一亿大小的感受。
[一亿有多大]一亿有多大多篇一亿有多大篇(1):一亿到底有多长?数学课上,老师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让我们测一测一亿有多少。
测什么呢?回到家里,我绞尽脑汁,东瞧瞧西望望,突然我看到桌子上有一张纸,灵机一动,有了,就算一算一亿张纸有多厚。
怎么测呢?我先从打印机里拿出了五十张纸,用尺子仔细地量,足足有7毫米厚。
那么,100张纸有多厚呢?我灵光一闪,不就是50乘2吗。
于是,我的出100张纸的厚度是14毫米。
接着我就想到一亿里面有多少个100呢?我就开始计算:1亿除以100等于__,__乘以14等于__毫米。
然后把这个数字进行换算__毫米等于__厘米等于__分米等于__米等于14千米。
哇!这足以从我家到学校五次半了。
要知道,我家离学校有大约2.5千米呢,爸爸还告诉我14千米已经可以从上饶市的森林公园跑到朝阳镇了呢,天哪,太不可思议了!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一亿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但也是积聚而成的,所以我们要善于从点点滴滴开始积累,才能谱写辉煌的人生。
一亿有多大篇(2):初一作文大全初一作文600字(5篇)在我心灵深处在我心灵深处,有那么一个景象:历史罕见的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已给贵州、湖南等20个省市造成重大灾害,受灾人口超过一亿多人。
这所有的一切一切,都是因为这2008年的一场大雪。
这场大雪使多少来上海打工却又急着想乘火车回家过年的人们不能及时回家;使多少贫困的人们不能吃饱喝足;使多少无辜的人们死于冰雪之中。
也许,这场大雪让人们感到无比得快乐,因为,这是40多年来的第一场那么大的雪,就连现在作父母的也是第一次看到。
他们可以尽情地堆雪人,打雪仗;他们可以尽情得乱踩、乱踢;他们也可以在洁白的雪上留下他们的脚印。
但是,他们却不知道,就在那另一个角落,供电公司水东供电所员工正冒着大雪抢修线路。
就在2月2日当天,一位员工就当场捧起一把雪放入口中解渴,你说说,那洁白的冰雪居然可以像水一样起到解渴作用,而我们呢?却在不断地用雪在玩耍,在嬉戏,却不知道那些受灾的人们正蜷缩在一起互相依偎着取暖!在新闻上,我看见现在全世界都面临着灾难。
一亿有多大教学反思一亿有多大教学反思1这节活动课,我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经历猜测、实验、推理等过程,自主完成研究活动,从而充分感知1亿这个数有多大,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一开始上课,我设计了猜想情境,激发学生探索兴趣。
我根据儿童爱猜的心理,让学生猜想1亿有多大。
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不同,对“1亿”的猜想也是各种各样,这些猜想大都是凭感觉的,甚至是随意猜测;有的学生说:“1亿本书摞起来有一座小山那么高吧!1亿粒大米能装满一个房间吧!有的学生说:“大米粒太小,能装满一个衣柜吧!”还有些想法不合实际,但我并未扼杀学生的想象,而是给学生一个宽松的空间,让他们的好奇心得到充分的满足,使他们在想象和争论中激起探索的兴趣与欲望。
给学生10条鱼,不如教给他捕鱼的方法,教学中不仅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更注重让学生领悟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如1亿张纸的高度无法测量,学生想到可选100张或1000张纸来测量高度,再推算1亿张纸的高度;1亿本书铺开的面积难测量,就测量一本书的面积,这样把复杂的问题转化成简单问题,一步一步解决,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领悟,由局部推算整体的研究方法。
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活动,体会到数学思想方法的奇妙与作用,积累了许多数学活动的经验,增加了学习成功的经历,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本节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1亿有多大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1亿有多大,那么,就要放手让学生自己活动。
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有的学生准备了一定数量的稿纸、有的学生准备米粒、或一定数量的1元硬币……课堂上让学生根据准备的东西自由结合成活动小组,各组研究内容与活动步骤的确定,具体实验的进行等,我都放手让学生去思考,交流,由小组合作完成。
事实说明,学生的内在潜力是很大的。
通过实验他们推算出了:1亿张纸有6000多米高;1亿本数学书的面积约315公顷;1亿粒大米约1吨重……。
学生通过实验推算出了结果,但这些结果比较抽象,很难想象出来,我适时出示了课前学生搜集的资料,与实验结果进行对照,学生不禁唏嘘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