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 学期安排
- 格式:doc
- 大小:1.90 MB
- 文档页数:8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系统研究C语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语法,较好地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编程思路和技巧,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利用C语言编写软件的能力,为培养学生有较强软件开发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二、课程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应熟练掌握C语言中的基本知识、各种语句及程序控制结构,熟练掌握C语言的函数、数组、指针、结构体、链表等数据结构的基本算法;并能熟练地运用C语言进行结构化程序设计;具有较强的程序修改调试能力;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三、课时分配本学科计划学时为246学时,其中理论与实训课时比例为7:3.四、课程教学重、难点课程教学重点:掌握C语言变量类型及不同类型常量的表示;标准的输入输出函数的使用;运算符及常用数学函数的使用;控制流程、数组和指针的使用;结构体、链表的构造使用;函数结构、函数参数传递及递归等方面的知识;基本的文件操作。
难点:指针的使用、结构体链表的构造和使用及函数的参数传递。
五、课程教学方法(或手段)本课程实践性较强,故采用讲授和上机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C言语概述1.教学内容(1)编程历史的回顾、程序设计介绍(过程式,面向对象,函数式,逻辑式);(2) C语言的历史背景、特点;(3) C言语源步伐的格式和步伐结构;(4) C程序的上机步骤。
2.重、难点提醒(1)重点:掌握简单的C程序格式,包括main()函数、数据说明、函数开始和结束标志等;(2)难点:编程入门和对言语的理解。
第二章算法1.教学内容(1)算法的概念及特征;评价算法优劣的方法(时间和空间);(2)简单算法举例;(3)算法的表示(自然语言、流程图、N-S流程图);(4)结构化步伐设计的基本思想及基本步调。
2.重、难点提醒(1)重点:算法流程图三种基本结构(以后各章研究中使用流程图强化对步伐的理解);(2)难点:算法概念和对结构化步伐设计思想的理解。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标准《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标准课程编码:01010012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授课单位:软件教研室学分:6学时:8*14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 2011.2.10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 2011.3.01一、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我信息工程系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职业素质必修课。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标准是根据教育部提出的课程大纲制订原则(教高〔2000〕2号)及《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制定的。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标准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整体要求,体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教学特点,要从我系的实际办学条件出发,及专业课程体系的需要来编制的。
二、课程的性质与作用1.课程的性质《C语言程序设计》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学习《数据结构》、《Java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软件工程》等课程的必须的支撑课程。
本课程以程序设计思想为主线,介绍C语言的基本概念和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C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的学习和应用开发打下扎实的高级语言理论和实践基础。
2.课程的作用通过学习该门课程,可以使学生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及思维,形成程序设计基本思想,掌握程序调试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初步具备程序设计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和今后从事软件开发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设计理念及思路1.课程设计理念(1)以程序设计为主,以语言介绍为辅的新理念。
课程教学不再局限于使学生单纯地了解和掌握 C 语言的基本语法规范,而是致力于培养学生程序设计思想以及运用 C 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编程能力。
(2)从提高兴趣出发,变应试为应用。
教学实例的选取贴近学生生活或为学生所熟悉,让学生在学习程序设计的过程中,不再感到枯燥乏味,把学习程序设计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
C语言程序设计学习计划安排在学习C语言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些基础知识。
比如,计算机的基本原理、算法与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等。
这些知识虽然并不是直接与C语言有关,但是对于编程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我们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和教程来获取这方面的知识。
第二阶段:学习C语言的基本语法C语言的基本语法是学习C语言的第一步。
了解C语言的数据类型、变量、运算符、表达式、语句和函数等基础知识。
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教材、视频教程、实验课程等多种方式来学习C语言的基本语法。
第三阶段:掌握C语言的高级语法在掌握了基本的C语言语法之后,我们需要进一步学习C语言的高级语法。
这包括指针、结构体、联合体、位运算、函数指针等。
这些知识虽然比较难,但是掌握了它们之后,我们就能更加灵活地使用C语言来编写程序。
第四阶段:实践项目学习C语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多进行实践。
通过实践,我们才能将之前学到的知识真正应用到实际中。
我们可以先从一些简单的项目开始,比如用C语言编写一个计算器程序、一个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等。
随着项目的深入,我们会逐渐掌握C语言的编程技巧和经验。
第五阶段:深入学习C语言在掌握了C语言的基础知识之后,我们可以进一步深入学习C语言。
比如深入学习C语言的标准库函数、文件操作、动态内存分配等。
这些知识虽然不是C语言的核心,但是对于编程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六阶段:课程复习与总结在学习C语言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地复习和总结。
通过复习和总结,我们才能更好地巩固所学的知识,并且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
通过不断地复习和总结,我们才能真正地学好C语言。
以上就是一个关于C语言学习计划的简要安排。
当然,每个人的学习情况和时间安排都不尽相同,所以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合理调整学习计划。
希望大家都能在学习C 语言的过程中有所收获!。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理论课程)课程名称: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类型:公共必修课课程编号:080714 开课院(部):工程学院、金融学院本课程学时学分:64学时(讲授32学时,实验32学时),4学分适用专业: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工业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开课学期:第2学期先修课程:无一、课程简述本课程是工程与应用数学类学生的一门公共必修课,主要任务是介绍程序设计基础知识、算法基础知识、C语言中数据类型、运算符、表达式、数组、函数、指针、结构体等知识。
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与方法,进而学会利用C语言去解决工程与数学应用问题。
二、课程要求(一)教学方法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掌握C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能用面向过程的分析方法解决基本问题,并能较熟练地利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
C语言对实践的要求较高,学生只有通过大量的上机实践才能巩固和掌握课堂的教学内容,因此要求学生课后要多进行上机实践。
(二)教学手段课堂授课采用多媒体课件。
(三)课外作业每章节都配有相应的复习思考题和实验题。
(四)辅导答疑使用课后辅导、E-mail等多种方式辅导答疑。
(五)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本课程考核方式为:笔试。
总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70%)三、教材或者主要教学参考资料[1] 教育部考试中心.《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教程:C语言程序设计(2013年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 谭浩强.《C程序设计教程(第四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3] 谭浩强.《C程序设计(第四版)学习辅导》.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
四、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以表格方式表现各章节的学时分配,表格如下:五、课程内容第1章程序设计基本概念(1学时)教学目的:1.了解C语言和程序设计的背景2.理解算法的概念和算法的特性教学重点、难点:1.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2.算法的基本概念教学内容:第一节程序和程序设计第二节算法第三节结构化程序设计和模块化设计复习思考题:1. C程序的基本组成部分包含哪些内容?2. 什么是算法,它具备哪些特性?第2章 C程序设计的初步知识(3学时)教学目的:1. 了解基本类型及其常量的表示法2. 掌握变量的定义及初始化方法3. 掌握运算符与表达式的概念教学重点、难点:1.常用数据类型2.常用运算符和优先级3.数学公式转化为C语言表达式的基本能力教学内容:第一节简单C语言程序的构成和格式第二节标识符、常量和变量第三节整型数据第四节实型数据第五节算术表达式第六节赋值表达式第七节自加、自减和逗号运算符复习思考题:1.输入秒数,将它按小时、分钟、秒的形式来输出。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系统学习 C语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语法,较好地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编程思路和技巧,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利用 C 语言编写软件的能力,为培养学生有较强软件开发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二、课程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熟练掌握 C 语言中的基本知识、各种语句及程序控制结构,熟练掌握 C 语言的函数、数组、指针、结构体、链表等数据结构的基本算法;并能熟练地运用 C 语言进行结构化程序设计;具有较强的程序修改调试能力;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三、课时分配本学科计划学时为246学时,其中理论与实训课时比例为7:3。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课程教学重点:掌握C语言变量类型及不同类型常量的表示;标准的输入输出函数的使用;运算符及常用数学函数的使用;控制流程、数组和指针的使用;结构体、链表的构造使用;函数结构、函数参数传递及递归等方面的知识;基本的文件操作。
难点:指针的使用、结构体链表的构造和使用及函数的参数传递。
五、课程教学方法(或手段)本课程实践性较强,故采用讲授和上机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 C语言概述1.教学内容(1) 编程历史的回顾、程序设计介绍(过程式,面向对象,函数式,逻辑式);(2) C语言的历史背景、特点;(3) C语言源程序的格式和程序结构;(4) C程序的上机步骤。
2.重、难点提示(1)重点:掌握简单的 C程序格式,包括main()函数、数据说明、函数开始和结束标志等;(2)难点:编程入门以及对语言的理解。
第二章算法1.教学内容(1) 算法的概念及特性;评价算法优劣的方法(时间和空间);(2) 简单算法举例;(3) 算法的表示(自然语言、流程图、N-S流程图);(4) 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及基本步骤。
2.重、难点提示(1)重点:算法流程图三种基本结构(以后各章学习中利用流程图强化对程序的理解);(2)难点:算法概念以及对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的理解。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大纲课程名称:C语言程序设计/ C Programming课程编号:241020课程属性:专业教育必修课授课对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生总学时/学分:64/4开课学期:第5学期执笔人:先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编写日期:一、课程概述C语言程序设计是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
课程系统、完整的讲述了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编程原理,在基础语法知识的基础上,重点讲解分支、循环等程序控制语句、以及函数、指针的运用,培养学生基本的程序设计思想和逻辑思维方式。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到达用计算机语言描述和解决现实世界中简单问题的能力,为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分析与设计等课程的学习奠定技术基础。
C programming is one of the specialized basic courses of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his course presents systematically basic ideas and programming principle of C programming, and focuses on the using of loop control, fiinction, pointer and training students' programming skill and logical thinking ability. By learning this course, the students should master the basic methods and skills of C programming, be able to use computer language to solve simple problems in the real world, and lay the technical foundation for studying the future courses, such as the 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 data structur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system analysis and design.二、课程目标1.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编程原理、常用的数据结构和基本算法;2.熟练使用分支、循环等语句进行程序设计;3.灵活运用数组、指针、字符串、函数等进行程序设计;4.掌握文件的操作与基本的输入输出处理,了解编程技术的现状与未来开展方向。
大学生c语言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结构,掌握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语句等基本概念。
2. 学生能够运用C语言编写简单的程序,解决问题,并理解程序执行流程。
3. 学生能掌握数组、函数、指针等C语言核心知识,进行模块化编程。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使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能力,能够编写、调试和运行简单的C 程序。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编程思维和逻辑分析能力。
3. 学生通过课程项目实践,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编程的兴趣和热情,认识到编程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积极探究、自主学习的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大学生C语言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C语言编程基础,培养编程能力和逻辑思维。
学生特点为具有一定的高等数学和计算机基础,对编程有一定兴趣,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项目驱动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学习成果:1. 学生能够独立编写100行以上的C程序,完成课程项目。
2.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掌握C语言基本语法和核心知识,能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在课程实践中,展示良好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课程目标,确保学生系统掌握C语言知识。
教学内容如下:1. C语言概述:介绍C语言的发展历程、特点和应用领域,使学生了解C语言的重要性。
教材章节:第1章 C语言概述2. 基本语法:讲解数据类型、变量、常量、运算符、表达式等基本概念,为学生编程打下基础。
教材章节:第2章 数据类型与表达式3. 控制语句:学习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等控制语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教材章节:第3章 控制语句4. 函数:介绍函数定义、调用、参数传递等知识,使学生掌握模块化编程方法。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考核方式:考试总学时、学分: 48学时 2.5 学分其中实验学时: 16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既要掌握概念,又要动手编程,还要上机调试运行。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和基本问题的解决能力, 初步了解程序设计的技巧和方法、掌握 C 语言的基本内容及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与编程技巧,并能够运用Microsoft Visual C++ 6.0集成开发工具编写一些小程序,为以后继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要求本课程主要通过适当的示例, 系统、详细地讲解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 C 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语法、编程方法和常用算法。
通过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达到各章中所提的基本要求。
讲授时应以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实际软件开发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为侧重点。
三、先修课程无四、课程教学重、难点重点:C语言中的逻辑值及表示方式,使用while语句、do-while语句和for语句构成的三种循环结构,常用库函数的调用方法,数组应用的基本算法;难点:指针变量的定义及基本操作;函数之间地址的传递。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以黑板讲授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的课堂教学。
通过典型的示例讲解、必要的现场实际操作演示、适量的课堂练习、课后的上机编程调试以及及时地辅导答疑,在教学过程中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程序设计基本概念(1学时)1. 教学内容程序设计的基本含义,算法的基本特点,算法的重要性,结构化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使用流程图表示三种基本结构。
2. 重、难点提示重点是结构化程序设计等基本概念;难点是算法的概念。
第二章 C程序设计的初步知识(2学时)1. 教学内容简单C语言程序的构成和格式、标识符、常量和变量、整型数据、实型数据、算术表达式、赋值表达式、自加、自减运算符、强制类型转换和逗号表达式。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中文名称: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英文名称:Fundamentals of C Programming课程编码:总学时:72 理论学时:28+4(弹性学时)上机学时:32 课外学时:8 学分:4适用专业:全校理工科学生先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本开课院系:计算机教研室二,课程地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面向全校工科类非计算机专业地计算机公共基本课程之一。
本课程地任务是结合一般数值计算向学生介绍计算机程序设计地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C语言地基本内容与程序设计地基本方法与编程技巧,了解进行科学计算地一般思路,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与处理实际问题地思维方法与基本能力,为进一步学习与应用计算机打下基本。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对计算机程序设计有一个总体认识,学会利用C语言解决一般应用问题。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软件设计地方法,掌握各种语句地应用。
四,理论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课内学时为28学时;4学时弹性学时;学生自学地课外学时为8学时。
(一)C语言地基本概念(2学时)1.了解C语言地发展与特点2.掌握程序地基本结构与书写格式3.掌握头文件,数据说明,函数地开始与结束代表4.熟悉C语言程序开发过程与Visual Studio编程环境。
(二)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2学时)1.掌握常量与变量地定义与使用2. 掌握标识符,关键字3.掌握C语言中三种基本数据类型(int,float,double,char)4. 掌握注释(三)运算符与表达式(4学时)1. 掌握算术运算符与算术表达式2. 掌握赋值运算符与赋值表达式3. 掌握复合赋值运算符与复合赋值表达式4. 掌握自增,自减运算符5. 掌握强制类型转换运算符6. 掌握关系运算符与关系表达式7. 掌握逻辑运算符与逻辑表达式以与短路运算8. 掌握条件运算符与条件表达式(四)选择结构(2学时)1. 掌握if语句地常见用法2. 了解switch语句地用法(五)循环结构(2学时)1. 掌握三种循环结构(while,do while与for语句)。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标准(B类课程)课程编码:03150201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物联网授课院(系、部):机电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学分学时:66学时(理论教学33学时实践教学33学时)编写执笔人: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字:审核日期:院长(主任)审定签字:审定日期:1.课程性质和课程设计1. 1课程定位与作用课程的定位:《C语言程序设计》是工科类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编程习惯、建立学生对程序的基本概念为第一宗旨,主要讲授C语言概念、C语言基本语法、函数,同时通过编写相应的项目来加强学生灵活运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能力的培养。
课程作用:本课程对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工作责任心、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等综合素养,是学生获得“计算机一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必修课程。
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是《JAVA基础》、《JAVA高级》等课程的前导课程。
1.2课程设计理念注重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教材为参考,融入了一些经典的项目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思考和动手能力,精讲多练,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1.3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设计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紧密结合,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理念,以技能学习为核心,以学生获得职业能力为目标,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其胜任岗位工作和可持续发展打基础。
课堂教学设计中,注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地点、教学模式、教学组织形式之间的协调、适应关系,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实际工作过程相结合,教学的方法选择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符合,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地点相符合。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方法,本课程除常用的讲授法外,还设计、应用项目教学法、四阶段教学法等方法。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针对每一本部分内容都进行考试考核,对学生在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程序设计语言C课程教学大纲(Programming1anguage)学时数:64学时其中:实验学时:18学时课外学时:。
学时学分数:4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也是学习其他计算机课程的先导课。
其目的和任务是通过课堂讲授和上机编程,培养学生具有较熟练的程序设计能力和程序阅读能力,能够以程序设计语言为工具进行本专业后续课的学习、研究和工程应用,为专业继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在本课程的学习中,要求学生掌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的有关概念,熟练掌握C语言的语法、语义和用法,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方式和用计算机解题的基本算法,能够用C语言描述算法及编写小型应用程序。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第一章C语言概述(2学时)一、基本内容(一)C语言的历史背景、简况及其特点(-)简单的C程序介绍(Ξ)C程序上机的基本步骤二、基本要求(一)了解C语言的主要特点,C程序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的语法单位。
(-)C程序上机的基本步骤。
第二章程序的灵魂——算法(2学时)一、基本内容(一)算法的概念和特征(二)表示算法的各种方法(三)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二、基本要求(一)深刻理解算法的概念,至少会用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方法表示一个算法。
(二)熟练掌握程序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即: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控制结构。
(三)理解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的基本思想和主要内容。
第三章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4学时)一、基本内容(-)C的数据类型(二)常量与变量(三)各种运算符与表达式二、基本要求(一)熟悉C的各种数据类型;主要掌握“基本类型”的应用。
(二)掌握整型、实型、字符型的应用;各类数值型数据的混合运算。
(三)熟练使用各种运算符和相应的表达式。
重点:C运算符及应用特点难点:自增、自减运算符第四章最简单的C程序设计——顺序程序设计(2学时)一、基本内容(一)C语句概述:赋值语句(二)标准的输入输出函数(三)简单程序举例二、基本要求(一)了解C语句的语句类型;掌握赋值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