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中植物的配置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3
园林景观设计的植物配置原则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是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它们可以增添景观的美感、增加场地的生机以及改善气候环境。
在进行植物配置时,需要考虑到植物的形态、颜色、高度、季节变化等因素,以达到美观、和谐、功能合理的效果。
以下是园林景观设计的植物配置原则。
1.生态原则:植物配置应考虑到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应性强、耐寒或耐热的植物。
同时,要考虑到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生态功能,如花木的萌芽时间、花期时间和挺拔度等。
选择生态环境适合的植物,可以形成有机的植物群落,保护生态平衡。
2.色彩原则:植物的颜色可以给园林景观带来丰富的层次感和视觉效果。
在植物配置时,要考虑到植物的叶色、花色、果实颜色等,尽量形成明度对比鲜明、色彩搭配和谐的效果。
可以选择不同颜色的植物进行搭配,营造和谐的色彩组合。
3.尺度原则:植物的高度和体积大小对于园林景观的视觉效果非常重要。
在植物配置时,要考虑到植物的生长速度和成熟高度,选择符合园林场地尺度的植物种类。
植物的高度可以用来营造空间的层次感和竖向延伸感,形成丰富的视觉效果。
4.风格原则:植物的形态和特点可以与整体景观风格相协调。
不同的园林风格对植物的需求也不同,如中式园林风格偏重于樱花、松树等,西式园林风格偏重于玫瑰、康乃馨等。
因此,在植物配置时要选择与园林风格相符的植物,以增强景观的整体感。
5.功能原则:不同的植物具有不同的功能,如绿化、美化、遮挡、防风、净化空气等。
在植物配置时,要根据园林场地的需要选择相应的植物种类,以实现功能与美观的双重效果。
例如,在高温季节,可以选择具有遮阴功能的乔木或灌木,以提供舒适的休憩环境。
6.季节原则:植物的季节变化可以为园林景观带来不同的氛围。
在植物配置时,要考虑到植物的季节特点和花期,选择春季开花的植物、夏季绿意盎然的植物、秋季变色的植物以及冬季有特色的落叶植物等等。
合理选择植物,可以保持园林景观的绿色度过四季。
7.综合原则:在进行植物配置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原则,并根据具体的场地特点、空间功能和设计要求来选择适合的植物。
常见园林植物配置方式(二)引言概述:常见园林植物配置方式(二)在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方式对于营造美丽的景观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园林植物配置方式,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如何选择和安排适合的植物来打造独特而宜人的园林环境。
正文:1. 花坛配置方式- 根据植物的高度和颜色进行搭配,营造丰富多彩的花坛景观。
- 选择耐旱性强、生长迅速的植物种类,减少花坛的维护工作。
- 采用不同的花季植物,使花坛在不同的季节都能保持花开不断的效果。
- 使用石块、木栅栏等装饰品,增加花坛的立体感和艺术感。
2. 林荫道配置方式- 选择适合种植的乔木和灌木,打造绿树成荫的林荫道景观。
- 根据林荫道的长度和宽度,合理计算植物的间距和排列方式,以保证整体的美观和舒适性。
- 搭配适量的花卉和地被植物,增加景观层次感,提升林荫道的视觉效果。
- 使用石头或人工景观石来修饰林荫道的边缘,使其更加自然与和谐。
3. 草坪配置方式- 选择适合生长的草坪草种,如早春型、夏季型和秋季型草坪草。
- 在草坪中设置不同形状的花圃或雕塑等装饰品,增加草坪的观赏性。
- 根据不同地形和用途要求,选择草坪的种植密度和管理方式,确保草坪的整洁和健康生长。
- 配置足够的浇水设施和排水系统,以保证草坪的正常生长。
4. 花墙配置方式- 挑选适合种植在垂直表面的蔓性植物,如常春藤、爬山虎等。
- 使用适量的支架和垂直绿化技术,确保植物能够稳定地生长在花墙上。
- 根据花墙的周围环境和需求,选择不同颜色和植物种类,打造独特的花墙景观。
- 定期修剪和保养花墙上的植物,以保持其美观和健康状态。
5. 水景配置方式- 选择适合生长在水中的水生植物,如荷花、睡莲等,营造优雅的水景效果。
- 根据水池或喷泉的大小和形状,合理布局水生植物的位置和数量。
- 增加适量的鱼类和水生动物,增添水景的生机和趣味性。
- 定期清理水池中的杂草和水藻,保持水景的清澈和良好的卫生环境。
总结: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方式,我们可以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园林景观。
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1、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原则1.1、乡土特色和生态效益原则长时间生存在本地区且保留下来的植物种类即乡土植物,乡土植物已经非常适应当地环境,并且成为了最适合本土种植的特色植物。
为了加强生态园林的设计效果,在植物选择中要将乡土植物作为首选,适当地引入外来树种,植物景观设计中要坚持生态学原则为指导思想,以凸显自然、维持生态平衡作为宗旨,坚持人与自然共存及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实现平面上系统性、空间上层次性及时间上相关性的目标。
1.2、统一性原则对园林植物而言,由于植物类别不同,形态、色彩、线条等都会有所不同,如果不能进行合理配置,将会影响生态园林的整体设计效果。
所以,要利用植物与其他素材之间的良好融合,充分满足园林需求,符合植物生长习性,达到园林艺术审美标准的前提条件下,运用不同构图方法,打造不同的园林空间,从而创造不同类型的园林景观,符合人们观赏游玩的要求。
1.3、均衡性原则不同的植物色彩、形态会给人带来不同的视觉冲击力,并且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
在生态园林设计中。
要求各种植物在体形、数目、色彩、质地、线条等方面权衡比较,以求得景观效果的均衡感。
比如色彩简单、体积小、质地柔软的植物会给人们带来轻盈的感受;而色彩鲜艳、体积大、质地粗厚的植物会给人们带来厚重感。
为了呈现良好的植物配置效果,需要均衡配置植物的色彩、体积、形态,充分结合环境特点,合理配置不同植物种植面积。
1.4、多样性原则遵循自然界植物群落的发展规律,满足数量和多样的要求,在创造植物景观时,最重要的一个原则是“没有量就没有美”。
在保证植物数量的基础上,加入群落物种种类,构建错落有致的群落层次,为生物多样性、改善绿地系统带来较大的帮助。
2、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方法2.1、充分考虑植物的生长特性园林植物与环境互相作用,在研究生态园林植物配置中,要了解园林植物的特性及生活环境与园林植物之间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植物之间相互影响关系较小,但有些植物栽植在一起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例如金盏菊与月季种在一起,能有效地控制土壤线虫,使月季茁壮生长;红瑞木与槭树、接骨木与云杉、核桃与山楂、板栗与油松等栽植在一起都可以互相促进生长。
幼儿园景观植物配置设计说明一、引言在幼儿园的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合理的植物配置可以为孩子们创造一个美丽、舒适、安全的环境,同时也有助于他们的身心发展。
本文将就幼儿园景观植物配置进行设计说明,旨在为幼儿园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
二、室内景观植物配置1.选择绿化植物:在幼儿园的室内区域,我们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室内环境的绿化植物,如虎尾兰、吊兰、仙人掌等。
这些植物不仅能净化空气,增加室内氧气含量,还能给孩子们带来自然的绿色感受。
2.合理布局:在室内区域,可以将绿化植物摆放在窗边、走廊以及角落等位置,尽量避免阻碍孩子们的活动空间。
同时,可以根据不同的季节和节日,调整植物的布局,增加节日气氛,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三、室外景观植物配置1.选择花草树木:在幼儿园的室外区域,我们可以选择一些花草树木进行植物配置。
可以选择一些花期较长、花色丰富的花卉,如月季、玫瑰、向日葵等,增加幼儿园的色彩感。
同时,还可以种植一些果树,如苹果树、樱桃树等,让孩子们亲身体验植物的生长过程。
2.创造活动空间:在室外区域,可以合理布置一些活动空间,如草坪、花坛、游戏区等。
可以利用绿化植物进行分隔,并设置一些椅子、桌子等供孩子们休息和交流。
同时,也可以设置一些攀爬设施,供孩子们锻炼身体。
四、安全与维护1.选择无毒植物:在幼儿园的植物配置中,必须选择无毒植物,以确保孩子们的安全。
避免选择有毒植物或易引起过敏的植物,如铁线蕨、大戟等。
2.定期维护:植物配置后,需要定期进行养护和维护。
及时修剪、浇水、施肥等,确保植物的健康生长。
同时,也要注意及时清理落叶、杂草等,保持环境整洁。
五、总结幼儿园景观植物配置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考虑到孩子们的安全和发展需求。
通过合理的室内室外植物配置,可以为孩子们创造一个美丽、舒适、安全的环境,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
同时,也需要定期维护植物,保持环境的整洁和美观。
希望本文的设计说明能为幼儿园的景观植物配置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园林景观常用规范汇总植物选择与配置原则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的选择与配置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恰当选择和合理配置植物,不仅可以营造出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还可以满足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和对于自然环境的需求。
以下是园林景观常用规范汇总植物选择与配置的原则。
一、生态适应性原则在植物选择与配置时,优先考虑植物的生态适应性。
即根据场地的具体条件,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植物品种。
例如,光照条件充足的地方可以选择喜阳植物,而阴暗潮湿的地方则适宜选择喜阴植物。
同时,还需考虑植物对土壤、水分、气候等方面的适应性。
二、景观效果原则植物的选择与配置应以景观效果为导向,以达到美化环境、增强景观的目的。
可以选择具有丰富层次感的植物,如高大乔木、中小灌木、地被植物等,它们的搭配可以形成独特的立体景观。
同时,还可以选用具有美丽花朵、丰富花色或者漂亮叶片的植物,增加景观的色彩和变化。
三、季节变化原则植物在不同季节会有不同的表现,因此在植物选择与配置时要考虑季节变化。
例如,选择一些具有四季景观效果的植物,保证四季都能欣赏到美丽的景色。
春季选择开花的植物,夏季选择树荫浓密的植物,秋季选择变色的植物,冬季选择具有枝干纹理的植物等。
四、生长速度与空间限制原则在植物选择与配置时,需要考虑植物的生长速度以及场地的空间限制。
不同植物的生长速度不同,一些生长迅速的植物会导致场地过于拥挤,影响植物的健康生长和整体景观效果。
因此,需要选择适度生长速度的植物,并合理安排植物之间的距离,以防止日后因空间不足而需要频繁修剪、调整植物的情况发生。
五、文化与环境融合原则在植物选择与配置时,还需要考虑植物与场地文化特色和环境的融合。
选择一些与场地背景相得益彰的植物品种,可以增加景观的独特性和魅力。
例如,在古建筑附近选择一些具有传统文化元素的植物,可以增添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六、生态环境保护原则在植物选择与配置过程中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选择那些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的植物。
园林景观植物配置园林景观植物配置园林景观植物配置是打造美丽环境的重要一环。
无论是公园、花园还是私人住宅的庭院,合理的植物配置可以为人们带来视觉享受,提供自然的氛围。
在园林景观植物配置中,需要考虑植物的种类、大小、颜色等因素,以及它们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
首先,植物的种类是园林景观植物配置中最基本的考虑因素之一。
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特点和生长环境要求,因此需要根据场地的条件和主题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
例如,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可以选择喜阳的植物,而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可以选择喜阴的植物。
此外,可以根据植物的花期、叶色等特点进行搭配,以达到丰富景观的目的。
其次,植物的大小也是园林景观植物配置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大型植物可以起到绿色屏障的作用,给人带来遮荫和私密感。
小型植物可以用于填补空白区域,增加层次感和细节之美。
在配置时,需要注意植物的生长特点,避免过度生长而导致拥挤和遮挡景观的问题。
此外,植物的颜色也是园林景观植物配置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
不同颜色的植物可以给人带来不同的情感和视觉效果。
例如,红色和黄色的植物可以给人带来热情和活力,而蓝色和紫色的植物则可以给人带来宁静和冷静的感觉。
植物的颜色也可以与周围环境进行搭配,增强整体的美感。
最后,园林景观植物配置还需要考虑植物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
植物应该与建筑物、地面铺装等元素相互呼应,形成统一的整体效果。
例如,在现代建筑中可以选择简洁大方的植物,而在传统园林中可以选择古朴典雅的植物。
此外,还可以根据季节和气候变化进行植物的调整,保持景观的变化和新鲜感。
综上所述,园林景观植物配置是打造美丽环境的重要一环。
在植物的选择、大小、颜色等方面需要进行合理的考虑,以达到丰富景观、营造宜人环境的效果。
只有合理配置植物,才能让人们享受到自然之美,融入到和谐的园林环境中。
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与规划研究一、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1、生态原则生态原则是植物配置的基础。
在植物配置的过程中,需要考虑植物的生长环境、生态特性、种植习性等因素。
同时还要考虑到植物的互补、搭配、交织等关系,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
2、美学原则美学原则是植物配置的灵魂。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的形态、色彩、种类和组合关系等都是美学的表现,起到装点景观、美化环境的作用。
通过植物的配置,可以营造出令人身心愉悦的美丽景观。
3、功能性原则植物配置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景观的功能需求。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需要具备遮荫、隔离、景色修饰等功能,为游人提供良好的环境。
因此在植物配置过程中,需要考虑植物的功能性,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的植物选择和布局。
二、常见的植物配置类型1、树木配置树木是风景园林设计中最为常见的植物配置元素。
选择合适的树种,不仅可以增加园林绿化效果,还可以为游人提供遮荫和休息的场所。
在树木配置过程中,需要考虑树木的生长形态、高度、树冠大小等因素,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布局。
2、花卉配置花卉是风景园林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花卉的种类繁多,色彩丰富,能够为景观增添生机和活力。
在花卉配置过程中,需要考虑花卉的生长季节、花期、植株高度、花色搭配等因素,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的选择和搭配。
4、地被植物配置地被植物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地被植物不仅能够增加景观层次,还能够覆盖地表,减少水土流失。
在地被植物配置过程中,需要考虑植物的覆土能力、生长习性、适应性等因素,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宜的地被植物。
三、植物规划的要点1、景观分区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的规划需要根据不同的景观功能进行分区。
根据景观的要求,将植物进行合理的分区规划,满足不同功能需求。
2、层次组合植物的规划要参照植物的生长习性和景观要求,进行层次组合。
通过合理的层次组合,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景观效果。
3、植物的连续性植物规划过程中,需要考虑植物的连续性,确保植物之间的连续性和衔接性,使整个景观更加统一、完整。
402023.12浅谈城市景观公园设计中的植物配置闫伟(内蒙古壹世界景观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随着城市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城市生活压力和工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持续恶化等问题,城市居民对于景观公园的观赏性和生态功能也有了新的要求。
在公园的具体植物配置工作中,将园林植物与其他景观相结合是一种常见方法,能够搭配出各种不同的景观形式,进而可以创造更多能满足人们不同观赏游乐要求的空间环境。
在进行公园景观设计规划时,要注意可使用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坚持科学配置的基本原则。
1 烟台市南山公园植物景观整体情况调查 1.1 烟台市南山公园基本情况南山公园坐落于山东省烟台市的中心地区,东临胜利南路,北面临环山路,西邻通世路,园区跨越红旗中路,背靠着美丽的塔顶山。
烟台南山公园的平均海拔为97米,整体占地约84万平方米,在此其中建筑面积约为1.6万平方米,水域面积约为4.7万平方米。
南山公园是烟台历史最为悠久的城市公园之一,是娱乐休闲的重要公共活动空间,公园的景观以园林植物为主,分为临湖景观区、运动娱乐区等几块空间,由动物园、游乐园、公共休闲区三大园区组成,集休闲、文化、娱乐、运动等功能为一体。
1.2 烟台市南山公园植物景观现状本文通过春夏两季不同时段对烟台市南山公园进行分阶段调查,调查主要以实地勘测统计及拍摄照片为主,并结合了与当地居民和公园基层管理人员的调查访谈的形式完成。
按照公园主要游览路线对公园中园路周边的植物配置开展调查,由点及线、由线到面,具体记录了烟台市南山公园栽培的植物的种类、科名、属名和拉丁文名,以此系统分析植物配置结构的科学性,记录不同植物的花期、果期,并且根据拍摄描述植物的生存环境和生理特点,从公园的物种多样性、园林植物的物候景观特点以及植物的生理生长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1.3 烟台市南山公园园林树木花色的观赏特性分类对花色的运用是植物配置中形成园林树木观赏作用的主要因素,同时花色也是园林造景中不可忽视的主体景观。
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的应用(3篇)目录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的应用 (1)1绿化工程中植物的配置方案 (1)1引言 (1)2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 (2)3植物配置方式 (5)2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的应用 (7)1植物配置的含义和作用 (7)2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8)3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建议 (9)4结语 (10)3景观设计时如何进行植物配置 (11)1、植物的分类 (11)2、植物的美学功能 (11)3、植物景观配置的基本要素 (11)1、植物景观配置设计的基本流程 (12)2、植物种植设计的一般原则 (12)3、乔灌木的种植设计 (12)1、乔木 (12)2、灌木及藤本植物 (12)3、地被植物和竹类 (13)4、水生植物 (13)1绿化工程中植物的配置方案摘要:园林绿化工程中,植物配置是主体,是绿化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对园林绿化工程中如何搞好植物配置,从生态性原则、艺术性原则、目的性原则等方面考虑利用自然界中的植物,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与其他园林要素有机结合,使之既符合生物学特征又具有美学价值,发挥植物的多种功能,达到最佳综合效益以达到最佳自然生态效果等进行探讨。
关键词:园林绿化;植物;配置1引言园林绿化工程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科学,它讲究创造美、环境美、自然美,同时用艺术手法体现出自然效果,达到鸟语花香的境界。
在园林绿化工程中,植物配置是主体,是绿化工作中最关键的一环。
园林植物配置就是利用自然界中的植物,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与其他园林要素有机结合,使之既符合生物学特征又具有美学价值,发挥植物的多种功能,达到最佳综合效益。
园林植物配置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应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和季相以及园林意境。
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相互之间的配置,如山石、建筑小品等。
2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2.1生态性原则2.1.l注重适地适树首先强调植物分布的地带性,适地适树选择植物。
景观设计中,如何做出“高大上”的植物配置植物设计与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中是非常重要的方面,也是非常体现景观专业能力的重要方面。
想要完成优秀的植物配置及植物设计,不仅需要对于各类植物的属性、习性有较强的了解,同时需要对植物色彩、植物群落与高低搭配、植物质感搭配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在一些注重生态的项目中,还需要对植物的生态习性及作用有所了解。
今天的内容,我们会结合大量的优秀景观配置案例,进行植物配置的说明。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01 植物配置的学习建议植物配置和植物设计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植物的学习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对于不同种类植物的认知,一个是植物的搭配与植物配置。
1.1 植物认知学习:植物认知的学习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于园林植物的花卉、枝叶、树干形态的认知与了解;一方面是对于园林植物各方面习性的认知与了解。
植物形态的认知需要我们大量了解并观赏植物及优秀的植物设计案例,并在观赏过程中了解植物的特点与形态。
在植物形态认知的过程中,除了对植物的观赏之外,我们还需要了解各植物的名称与习性。
推荐各位同学可以下载:形色、花伴侣等植物认知app,通过app扫描观赏到的植物,即可了解植物的名称、习性等方面。
在我们平时的生活和游玩中,我们可以随时对形态与特色较为鲜明的植物进行扫描认知。
除了a*p的使用之外,想要较好的了解各种植物的书籍,风景园林或景观设计的同学一般在大二、大三期间会开设专门的园林植物课程,并会对一些典型的园林植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想要拥有良好的植物认知能力,除了《园林树木学》、《园林花卉学》等书籍的学习之外,建议可以参考《身边花草树木速查图鉴》等彩色版图书,对于植物的认知将会有更为清晰的直观了解。
《身边花草树木速查图鉴》1.2 植物配置与植物群落:植物配置与植物搭配是集中体现景观设计植物能力的方面,也是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不仅可以创造丰富多彩、高低起伏、富有趣味性的的形态与色彩特色,同时也可以提升场地的微气候、生态环境、生态系统及场地排水系统等。
景观设计中植物的配置
新浪地产2011/1/19 16:10:08
提要:这种搭配还可以用于植物和周边环境之间,比如树叶的绿色与天空的蓝色、湖水的蓝色相映衬,仿若一个清新安逸的天堂。
在这个作品中植物的“留白”,就能让欣赏者通过对植物带来的生机反向联想,而获得一种悲伤、压抑、绝望的情感。
来源:《山西建筑》
1 概述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心理反应,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
每当人们进入一个景观环境,他的感官就会接受来自景观的信息,通过对它们的体验,首先会有一些浅层的感官上的体验,综合人们的各种视知觉感受,人们又会对所处的景观环境形成一些深层次的情感反应。
这些情感往往来源于人们对生活的一种感悟,加入了人们自己的理解,从而产生了种种联想和想象。
好的景观设计,往往能够引导人们达到与景观环境客体的一种情感上的契合。
植物是景观设计中非常重要的要素之一,它们不但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而且也会唤起人们的种种情感反应。
早在唐代,白居易便在《庭槐》一诗中写道:“ 蒙蒙碧烟叶,袅袅黄花枝,人生有情感,遇物牵所思”植物经过设计者的巧妙安排,便会被赋予一种内涵,不但给人以美感,而且能唤起人们的联想和想象,引起人们的某些共鸣。
2 植物的物质形式
2. 1 植物的形态
植物的形态可以看作为各种点、线、面。
通过点、线、面的相互作用,就产生了丰富的形态语言。
点的大小、疏密、形状颜色的区别都会使人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
例如,排列整齐、间距相等的盆栽会给人秩序井然的感觉,使人产生庄严、大气的感受(见图1) ;而形态颜色各异的树木散布在一片湖泊周围,带给人自然、亲切的情绪。
点的移动又构成了线,不同种类的线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情感。
例如,水平的向远处伸展的树篱有着明确的方向性,给人以统一、庄重、平静的感觉;高耸的向上伸展的行道树则给人坚固、挺拔向上的感觉;而拱形的树篱则因为是曲线的原因,表现出了一种活泼、轻松而又不失优雅、流畅的感觉(见图2) 。
植物构成的面同样可以表达一定的情感。
例如,方形草坪给人一种坚强、质朴的感觉;而边缘圆润的草坪则给人柔和、亲切、随和的感受。
2. 2 植物的色彩
植物的色彩丰富多种,冷色的植物给人以宁静的感觉,例如蓝色、白色;相反,暖色的植物给人以喧嚣的感觉,例如红色、黄色;深色调的植物显得安祥,同时也可能给人带来阴森沉闷的压抑感;而浅色调的植物给人带来明亮轻快的感觉。
不同色彩的搭配,也能渲染出不同的气氛。
例如,黄色和红色的搭配,就能产生兴奋、热闹的感觉,更有活力。
再如,蓝色和紫色这样的类似色相的相配,能产生安静、宁静、清新的感觉。
这种搭配还可以用于植物和周边环境之间,比如树叶的绿色与天空的蓝色、湖水的蓝色相映衬,仿若一个清新安逸的天堂。
2. 3 植物的质感
植物的质感同样也是植物重要的特性之一,它是指植物表现出来的质地,例如轻重、软硬、粗细、冷暖等等。
一般来讲,可以粗略的分成三大类型:粗质型植物———给人强壮、坚固的感觉,并且产生一种拥挤感,能够缩近视觉距离;细质型植物
———给人柔和、纤细的感觉,并且带来一种空旷感(见图3) ,能够拉大视觉距离;中质型植物———介于两者之间,可以起到连接过渡的作用。
3. 1 拟态
拟态是一种直观的手法,它主要采用“象形”的手段来引起人们的想象与联想。
植物与其拟态的原型有着很直观的联系,没有对原型进行抽象或者提炼,使人一望便知。
在某个园艺展览中,在一处卖蜂蜜的小屋门口,利用不同颜色的植物形成了一个蜜蜂形状的小品(见图4) ,既饶有趣味又点明了主题。
这只植物蜜蜂让人联想到真正的蜜蜂在花丛中忙碌采蜜的情景,潜移默化的让人对此处所卖的蜂蜜的品质多了一丝信任感。
3. 2 象征
象征是指用某种符号示意某个对象,符号自身与原事物之间存在着比较普遍的联想规则。
例如在柏林的苏联红军纪念碑,一个主题为“悲伤的母亲”的雕塑后,有两种不同形态的植物:一种是垂直向上的姿态,它象征着那些烈士们的崇高,渲染出一种庄严的气氛;另一种是弯曲向下的姿态,它垂下的枝条与母亲雕像的垂头相呼应,深切的渲染出一份深深的哀思。
3. 3 抽象
抽象首先要抓住事物的本质,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提炼和加工,使得抽象后的事物有着与原事物共同的一些特征,而又有着更深的含义。
在德国议会大厦不远处,有这样一个设计,在一个呈“丁”字形的河流交叉口,利用草坪延伸出一个“十”字,而两旁的木质围墙则起到了“堤岸”的象征,让人不禁感叹这里的草坪是河流的一个延伸,在围墙旁边的我们就像还在河边一样。
3. 4 对比
对比的事物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是很有表现力的一种手法。
在植物的对比中,可以利用不同植物之间的形态、颜色、质感的对比,也可以利用植物与周边其他材质之间的对比。
在施普雷河一处河岸旁,垂柳与周围的高大乔木相比,有一种温和细腻的感觉,与它的形态相结合,使人恍若看见山石中的一帘瀑布与河流相接,这里利用植物的质感与环境进行了很好的融合(见图5) 。
在柏林的议会大厦前,石头的粗糙质感与草坪的细腻质感相对比,且采取一种岩石材料减退,植物材料渐进的方式,不仅丰富了景观的空间感和层次感,也让人感觉到:这是政治的严肃与自由民主的一种有机交融。
在柏林,人们很注重对树木的保护。
一棵老树死去了,人们会将老树砍去,不破坏树根,但是在其中栽种一棵同样品种的小树,这不但是对树木的一种保护,更令人感动的是它给人带来一种类似“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希望,不由得让人产生一种振奋和感动。
而这棵小树,也像柏林一样,怀着对历史的尊重,从废墟中浴火重生。
3. 5 留白
在一些特定的场合下,对植物适当的“弃用”反而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例如在柏林的萨克森豪集中营,入口处就全部采用黑色的碎石铺地,集中营内部有一处囚犯放风的空地也几乎是不毛之地。
因为人们认为植物是一种生命的象征,而在这里,失去的就是生命与自由。
因此在重修的时候也没有增加新的植物,只保留了原有树木(见图6) 。
在这个作品中植物的“留白”,就能让欣赏者通过对植物带来的生机反向联想,而获得一种悲伤、压抑、绝望的情感。
4 结语
人类生活的这个世界中存在着种种美好又真挚的情感,城市环境也并不是钢筋水泥的代名词。
如果设计师能够巧妙的运用植物,赋予景观作品以细腻的情感,就会感动身处其中的人。
参考文献
[1] 高贺. 情感的跨界力量———城市景观环境设计中的情感传达[J] . 上海工艺美术,2008 (4) :83-85.
[2] 邹维娜. 景观意境的研究[D] .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4 :50-53.
[3] 白志刚. 人—景观—情感[J] . 艺术教育,2006 (7) :116-117.
[4] 郑树景. 论植物造景空间[J]. 山西建筑,2008 ,34(32) :346-347.
延伸阅读
∙建筑与场地景观
∙上海世博后滩湿地公园景观设计
∙城市街道空间景观设计
∙市区高效节能灯藏着不少尖板眼
∙持续变化的景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