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口算乘法
- 格式:ppt
- 大小:234.00 KB
- 文档页数:6
三年级下册数学口算乘法的教学设计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三年级下册数学口算乘法的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即第58页例1,“做一做”及相关练习。
二、教材、课标分析:《口算乘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58页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以往的口算教学过多的强调口算技能、正确率的训练,简单、重复、机械的训练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甚至于对数学失去兴趣。
本节课教材把口算教学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创设了邮递员送报纸和信件的生活情景,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和学习兴趣,同时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对于学生来讲,有了前面已有的知识,在一定情境创设的探究过程中来研究本节课的内容,学习新知识会感到轻松愉快、兴趣盎然。
三、学情分析在本节课学习之前,学生已经较熟练地掌握了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这为学习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做好了准备。
教学时,让学生自主探索口算方法,教师尽可能给学生提供思考探索的时间,给学生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切实经历实践与创新的过程,找到新的口算方法、发现规律。
四、教学目标1、通过各种数学活动使学生能运用乘法口算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在积极参与和合作学习中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渗透转化、迁移类推的数学思想方法。
4、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的世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5、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五、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
难点:灵活运用乘法口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明确口算算理。
六、教学方法及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习口算方法。
《课标》中指出,第一学段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应当选择符合儿童心理特征、并熟悉的实际生活的情境素材,使学生体会到乘法口算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一、两位数乘两位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1. 口算乘法。
- 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先把因数中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 例如:30×50,先算3×5 = 15,再看两个因数末尾共有2个0,所以30×50 = 1500。
2. 笔算乘法。
-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相同数位对齐,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 例如:23×12,先用23乘2得46,再用23乘10得230,最后46+230 = 276。
-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与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相同,只是在计算过程中会出现进位。
哪一位相乘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
- 例如:34×25,先用34乘5得170,其中4×5 = 20,满十向十位进2;再用34乘20得680,最后170+680 = 850。
3. 解决问题。
- 用连乘解决实际问题:- 根据已知条件找中间量,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 例如:一个商店运进5箱饮料,每箱有12瓶,每瓶卖4元,一共可以卖多少钱?可以先算一箱卖多少钱(12×4 = 48元),再算5箱一共卖多少钱(48×5 = 240元);也可以先算一共有多少瓶饮料(5×12 = 60瓶),再算一共卖多少钱(60×4 = 240元)。
- 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 同样要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 例如:有960个杯子,每6个装一盒,每8盒装一箱,一共能装多少箱?可以先算一共能装多少盒(960÷6 = 160盒),再算能装多少箱(160÷8 = 20箱);也可以先算一箱有多少个杯子(6×8 = 48个),再算能装多少箱(960÷48 = 20箱)。
课题口算乘法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百以内),几百几十乘一位数的口算算理,掌握口算方法。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使学生感受到口算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百以内)口算的方法。
难点两位数、几十几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理。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口算竞赛:(限时1分钟):40 ×4= 60×5= 300×7= 200×8= 6 ×200= 3×800= 13×30= 2、导人新课:刚才口算的这些题目是我们以前学习过的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内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运用这些知识来学习新的内容——口算乘法。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例1主题图(1)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
同学们从图中发现什么信息?你能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2)让学生将条件和问题完整地说一说。
2.动手操作,探究算理。
(1)学生先独立计算,后汇报结果。
(板书: 15×3=45(盒))(2)指名汇报口算方法。
师:你是怎么口算出结果的?说说你的想法。
预设1:15+15+15=30+15=15(盒)预设2:10×3=30(盒),5×3=15(盒),30+15=45(盒)预设3:想竖式口算。
15× 34 5(3)讨论各种方法的特点。
师:说一说你喜欢哪种口算方法,或者为什么不选择其他的方法的原因。
3.巩固练习,完成第41页“做一做”4.深入探究。
出示例2主题图(1)理解主题图的题意。
(2)小组讨论:怎样想出得数?(3)各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4)评价。
5.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苹果每盒12个,20盒有多少个?(1)学生独立解答。
(2)汇报口算方法,你怎么口算?(3)同桌讨论:比较两种方法,哪种口算方法比较简便?6.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小结: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口算时只要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口算乘法》教案设计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突出以下几点:1.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课堂上应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
本教案首先创设了学生感兴趣的情境,然后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空间,让学生根据情境中的信息自主提出问题,并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方式探究解题方法,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为较好地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奠定了基础。
2.鼓励算法多样化。
《数学课程标准》把“鼓励算法多样化”作为第一学段的教学建议之一,但多样化之后的重要环节是“重视算法的优化”,因此,本教案让学生在交流、比较中充分展示自己的口算过程,在倾听他人的想法的过程中发现最优方法,这样设计有利于学生理解算理,完善并掌握算法,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
(课件出示)师:同学们,你们爱吃水果吗?(爱吃)师:看,老师这里有三种水果,分别是草莓、橙子和苹果,在水果盛装的过程中还有好多学问呢,你们想了解吗?(想) 2.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以前学习了一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那么两位数乘一位数,整十、整百数,几百几十数又该如何口算呢?今天我们就进一步来学习口算乘法。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重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于是在上课开始,以同学们爱吃的水果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在学生兴奋的状态下导入新课。
⊙开放探究,得出结论一、教学例1。
1.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例1情境图。
(1)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找出图中提供的数学信息。
(每筐装15盒草莓,一位阿姨买3筐)(2)鼓励学生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组织学生组内交流,发表自己的想法)(3)引出例题中的问题:3筐草莓有多少盒?2.探究口算方法,明确算理。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并列式。
(学生汇报,老师板书:15×3)(2)小组之间互相交流这样列式的理由。
2022年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口算乘法》教案2022年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口算乘法》教案1教学目标1、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理解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算理。
教学重点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算理。
一、情景引入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去游乐园吗?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带你们一起去游乐园玩一玩,看,游乐园里都有些什么?你们想玩吗?师:这3位小朋友也想玩这些游乐项目,可是他们不知道如何付钱买票,你们愿意帮帮他们吗?2.看价格表,提问题,并列出式子:5×3 8×3 10×3 20×33.师:哪些算式你们计算出结果?把能你会计算的算出来。
师:10×3 20×3 12×3像这类口算我们这节课一起来学习,板书课题“数口算乘法”二、互动新授1、学习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
(1)合作学习、探究算法①首先我们看到10×3=?师:用我们的乘法口诀解决不了,那我们可不可以用数的组成来解决呢?(3个10是30)。
② 20×3=?师:20×3表示什么?,用小棒摆出3个2捆结果是多少呢?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生:先算2×3=6,再添1个0,师:你们听明白了吗?师:20×3为什么可以先算2×3;2指的是2个什么?强调:2个+×3=6个十就是60;让学生多说算理。
(2)迁移类推,发现规律师:20×3同学们会,能不能根据刚才的计算方法算出200×3 20__×3呢?同桌可以说一说,在作业纸上写出来,汇报时强调学生说出算理。
(3)引导,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三道算式,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引导学生归纳: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先用“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计算出结果后,再看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4)练习30×4= 3000×3= 400×4=2、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12×3=?师:12是几位数?你能不能把它转变成我们前面学过的乘法呢?同桌2人交流说一说,你口算的方法,用小棒摆一摆,(一起作业网倒计时3分钟)。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口算乘法的》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口算乘法的》4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口算乘法的》,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口算乘法的》1教学内容:教材第44-45页练习九7-12题教学目标:1、巩固复习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2、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正确、熟练的进行口算和估算,逐步提高口算和估算的正确率。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红旗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基础知识练习。
1、70×7060×9080×5011×4030×8020×7040×6031×202、学生们完成后,选两行学生按顺序每人一题订正结果,教师要统计学生口算的正确率,对做得又对又快的学生及时鼓励表扬,有错误的学生要让其说出是哪道题错了,教师给予板书,帮助学生改正。
通过练习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问题,能够从中了解到好的计算方法,这样可以使自己的计算更准确、更迅速。
3、老师选两个学生当代表到前面比赛,其他学生在教材上完成,到黑板上的学生按箭头的顺序分别把答案写在题目的两边,做得又对又快的学生夺得小红旗。
让学生一起订正,在教材上全部做对的学生都可以得到一面小红旗。
(通过比赛让学生明白看,一味只图快,做的题不正确,是得不到红旗的)二、探究新知1、运用口算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看教材第44页的第7题,这是一道图文结合的题。
引导学生认真看题中的文字,还要认真观察图,看图中都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
说一说,你从题中都知道了什么。
老师引导学生想(1)题中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2)解决这三个问题需要哪些数据信息?(3)在充分分析题意之后,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解答过程,订正结果。
4两位数乘两位数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主要是在三年级上册乘法学习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相关的口算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运用连乘、连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其中,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仅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全册教科书的一个重点,在小学阶段“数与代数”的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为以后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打下基础,而且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和混合运算的学习作准备。
同时也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乘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
教科书充分借助直观手段(方块、点子图)与算式相对应,数形结合,引导学生亲历建构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数学模型的过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而且为学生提供了数学思考、倾听、交流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推理能力。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表内乘法口算,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为本单元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时,每一步计算得到的积与哪个数位对齐,特别是用十位上的数去乘时,所得的积的末位数要和十位上的数对齐的算理的理解,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还有在笔算当中的进位以及连续进位的问题也是学生的易错点和难点。
教学时需要有较多的动手操作和直观表象作为支撑来帮助学生理解。
1.让学生经历探究计算方法的过程,逐步培养学生借助几何直观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教科书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为学生提供了探究乘法口算、笔算方法的具体问题情境,同时也设计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情境,旨在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计算方法探究新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时,要留有充裕的时间,放手让学生尝试、探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适时组织讨论交流,以完善学生对计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
2.以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为前提,促进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掌握,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
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中掌握“乘的顺序和积的书写位置”等关键知识以及形成学习方法,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乘法笔算的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