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标准信息化考评细则
- 格式:doc
- 大小:269.50 KB
- 文档页数:25
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标准信息化专家考评操作手册实施原则:一、应用为主、功能为辅。
注重考察企业系统的应用情况,系统功能达到主要的功能要求即可。
对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建立系统而得不到真正的应用,或只为申请资质建立系统而不是将系统真正用于日常管理的现象要坚决反对。
二、注重系统的实施效果。
注重企业在实施信息化后对企业管理水平、经济效益等方面的考察,防止将信息系统做成“面子工程”。
三、注重信息化规划和标准体系建设。
信息化规划的制定和严格实施是企业实施好信息化工程的前提,而标准体系的建设是企业信息化能否实施成功的关键。
四、数据真实性原则。
认真检查系统数据与实际业务数据的一致性,防止企业为通过信息化考评伪造系统数据的行为。
五、注重系统实质内容,避免教条,真正做到评审的公平公正。
企业的信息系统可能与信息化评审标准的设置存在结构、名称等方面的差异,评审系统时要注重系统功能的内涵是否满足标准的要求,对于功能的名称、设置在系统中的位置以及将某些功能分开实现,以及通过其它技术手段达到本标准在基础设施、网络环境等方面规定的评分要求的情况,都不能作为扣分的依据。
六、专家检查为主、企业汇报为辅的原则。
考核专家必须亲自进入系统进行检查,不能只听企业的汇报。
七、企业必须如实上报在建项目(已在企业信息系统中,和未在企业信息系统中体现)和竣工项目数据,该数据将作为被检查的依据。
对于企业提供的在建工程目录及竣工工程目录,有弄虚作假的情况,将直接判定为信息化考评不达标。
上报数据所填写的表格式样,见附件一。
实施过程:一、实地考核前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调查:阅读企业上报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介绍,通过企业网站了解企业基本情况同时检查企业网站各栏目设置和内容更新情况。
二、实地考察:1、听取企业信息化总体情况介绍,主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信息化规划。
对企业信息化整体规划及实施情况、信息化标准建设、编码体系建设等方面。
2)实施效果。
对企业实施信息化后的效果进行检查,包括经济效益、管理水平等方面。
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标准信息化专家考评操作手册实施原则:一、应用为主、功能为辅。
注重考察企业系统的应用情况,系统功能达到主要的功能要求即可。
对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建立系统而得不到真正的应用,或只为申请资质建立系统而不是将系统真正用于日常管理的现象要坚决反对。
二、注重系统的实施效果。
注重企业在实施信息化后对企业管理水平、经济效益等方面的考察,防止将信息系统做成“面子工程”。
三、注重信息化规划和标准体系建设。
信息化规划的制定和严格实施是企业实施好信息化工程的前提,而标准体系的建设是企业信息化能否实施成功的关键。
四、数据真实性原则。
认真检查系统数据与实际业务数据的一致性,防止企业为通过信息化考评伪造系统数据的行为。
五、注重系统实质内容,避免教条,真正做到评审的公平公正。
企业的信息系统可能与信息化评审标准的设置存在结构、名称等方面的差异,评审系统时要注重系统功能的内涵是否满足标准的要求,对于功能的名称、设置在系统中的位置以及将某些功能分开实现,以及通过其它技术手段达到本标准在基础设施、网络环境等方面规定的评分要求的情况,都不能作为扣分的依据。
六、专家检查为主、企业汇报为辅的原则。
考核专家必须亲自进入系统进行检查,不能只听企业的汇报。
七、企业必须如实上报在建项目(已在企业信息系统中,和未在企业信息系统中体现)和竣工项目数据,该数据将作为被检查的依据。
对于企业提供的建工程目录及竣工工程目录,有弄虚作假的情况,将直接判定为信息化考评不达标。
上报数据所填写的表格式样,见附件一。
实施过程:一、实地考核前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调查:阅读企业上报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介绍,通过企业网站了解企业基本情况同时检查企业网站各栏目设置和内容更新情况。
二、实地考察:1、听取企业信息化总体情况介绍,主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信息化规划。
对企业信息化整体规划及实施情况、信息化标准建设、编码体系建设等方面。
2)实施效果。
对企业实施信息化后的效果进行检查,包括经济效益、管理水平等方面。
建筑业企业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标准信息化考评细则一、考评原则1.应用为主、功能为辅。
考评企业信息化,不要过分追求系统功能,只要企业达到考评标准的主要功能要求,重在考察企业信息系统的应用情况。
对于那些企业投入大量资金建立的信息系统,而在企业日常管理中得不到真正应用的现象,尤其是只为申报企业资质建立信息系统的行为,要坚决反对。
2.强调效果。
考评企业信息化,重在考察信息化对企业工作效率、管理水平等方面的提升,防止将企业信息化做成“面子工程”。
3.注重内容,避免教条。
考评企业信息化,主要评价企业信息系统的功能及其内涵是否满足本标准的要求。
对于那些功能名称和按照各自企业的管理流程建立的,且与本标准功能编排不一致的信息系统,以及能够达到本标准功能主要要求且非本标准限定的基础设施、网络环境和安全保障等,都不应作为扣分的依据。
4.重视规划,建好标准。
考评企业信息化,不仅要考察企业的应用成效、系统功能,还应考评企业信息化建设规划以及标准体系。
5.保证数据真实可靠。
考评时应采用必要的科学、实用手段,认真检查系统数据与实际业务数据的一致性,防止伪造系统数据。
6.遵守诚信。
企业必须按照考评要求,如实提供企业信息化资料。
对于提供虚假资料的企业,信息化考评专家组应及时上报有关主管部门,情况严重者,可以直接判定其信息化考评不达标。
7.考评为主,汇报为辅。
考评企业信息化,考评专家应亲临企业,进入信息系统进行操作检查,不能只听企业的口头汇报。
二、考评程序考评专家组将按照如下的程序对企业信息化进行考评(考评顺序由专家组自行决定)。
1.阅读企业上报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介绍,审查企业填报的信息化考评自评表,通过企业网站了解企业基本情况,同时检查企业网站各栏目设置和内容更新情况。
2. 实地考察:1)听取企业信息化总体情况介绍,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①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包括企业信息化整体规划及实施情况、信息化标准建设及编码体系建设等。
建筑业企业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标准信息化考评细则一、考评原则1. 应用为主、功能为辅。
考评企业信息化~不要过分追求系统功能~只要企业达到考评标准的主要功能要求~重在考察企业信息系统的应用情况。
对于那些企业投入大量资金建立的信息系统~而在企业日常管理中得不到真正应用的现象~尤其是只为申报企业资质~建立信息系统的行为~要坚决反对。
2. 强调效果。
考评企业信息化~重在考察信息化对企业工作效率、管理水平等方面的提升~防止将企业信息化做成‚面子工程?。
3. 注重内容~避免教条。
考评企业信息化~主要评价企业信息系统的功能及其内涵是否满足本标准的要求。
对于那些功能名称和按照各自企业的管理流程建立的~且与本标准功能编排不一致的信息系统~以及能够达到本标准功能主要要求且非本标准限定的基础设施、网络环境和安全保障等~都不应作为扣分的依据。
4. 重视规划~建好标准。
考评企业信息化~不仅要考察企业的应用成效、系统功能~还应考评企业信息化建设规划以及标准体系。
5. 保证数据真实可靠。
考评时应采用必要的可以采用的科学、实用手段~认真检查系统数据与实际业务数据的一致性~防止伪造系统数据。
6. 遵守诚信。
企业必须按照考评要求~如实提供企业信息化资料。
对于提供虚假资料的企业~信息化考评专家组应及时上报有关主管部门~情况严重者~可以直接判定其信息化考评不达标。
7. 考评为主~汇报为辅。
考评企业信息化~考评专家应亲临企业~进入信息系统进行操作检查~不能只听企业的口头汇报。
二、考评程序1、阅读企业上报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介绍~通过企业网站了解企业基本情况~同时检查企业网站各栏目设臵和内容更新情况。
2、实地考察:1、听取企业信息化总体情况介绍~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包括企业信息化整体规划及实施情况、信息化标准建设及编码体系建设等。
2,应用效果:企业实施信息化后的工作效率及管理效益的提升等。
12、系统检查:企业对照标准介绍系统功能~专家质疑并根据系统运行情况进行打分。
建筑业企业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标准信息化考评细则一、考评原则1.应用为主、功能为辅。
考评企业信息化,不要过分追求系统功能,只要企业达到考评标准的主要功能要求,重在考察企业信息系统的应用情况。
对于那些企业投入大量资金建立的信息系统,而在企业日常管理中得不到真正应用的现象,尤其是只为申报企业资质,建立信息系统的行为,要坚决反对。
2.强调效果。
考评企业信息化,重在考察信息化对企业工作效率、管理水平等方面的提升,防止将企业信息化做成“面子工程”。
3.注重内容,避免教条。
考评企业信息化,主要评价企业信息系统的功能及其内涵是否满足本标准的要求。
对于那些功能名称和按照各自企业的管理流程建立的,且与本标准功能编排不一致的信息系统,以及能够达到本标准功能主要要求且非本标准限定的基础设施、网络环境和安全保障等,都不应作为扣分的依据。
4.重视规划,建好标准。
考评企业信息化,不仅要考察企业的应用成效、系统功能,还应考评企业信息化建设规划以及标准体系。
5.保证数据真实可靠。
考评时应采用必要的可以采用的科学、实用手段,认真检查系统数据与实际业务数据的一致性,防止伪造系统数据。
6.遵守诚信。
企业必须按照考评要求,如实提供企业信息化资料。
对于提供虚假资料的企业,信息化考评专家组应及时上报有关主管部门,情况严重者,可以直接判定其信息化考评不达标。
7.考评为主,汇报为辅。
考评企业信息化,考评专家应亲临企业,进入信息系统进行操作检查,不能只听企业的口头汇报。
第 1 页二、考评程序1、阅读企业上报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介绍,通过企业网站了解企业基本情况,同时检查企业网站各栏目设置和内容更新情况。
2、实地考察:1、听取企业信息化总体情况介绍,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包括企业信息化整体规划及实施情况、信息化标准建设及编码体系建设等。
2)应用效果:企业实施信息化后的工作效率及管理效益的提升等。
2、系统检查:企业对照标准介绍系统功能,专家质疑并根据系统运行情况进行打分。
建筑业企业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标准信息化考评细那么一、考评原那么1.应用为主、功能为辅。
考评企业信息化,不要过分追求系统功能,只要企业到达考评标准的主要功能要求,重在考察企业信息系统的应用情况。
对于那些企业投入大量资金建立的信息系统,而在企业日常管理中得不到真正应用的现象,尤其是只为申报企业资质建立信息系统的行为,要坚决反对。
2.强调效果。
考评企业信息化,重在考察信息化对企业工作效率、管理水平等方面的提升,防止将企业信息化做成“面子工程〞。
3.注重内容,防止教条。
考评企业信息化,主要评价企业信息系统的功能及其内涵是否满足本标准的要求。
对于那些功能名称和按照各自企业的管理流程建立的,且与本标准功能编排不一致的信息系统,以及能够到达本标准功能主要要求且非本标准限定的根底设施、网络环境和平安保障等,都不应作为扣分的依据。
4.重视规划,建好标准。
考评企业信息化,不仅要考察企业的应用成效、系统功能,还应考评企业信息化建设规划以及标准体系。
5.保证数据真实可靠。
考评时应采用必要的科学、实用手段,认真检查系统数据与实际业务数据的一致性,防止伪造系统数据。
6.遵守诚信。
企业必须按照考评要求,如实提供企业信息化资料。
对于提供虚假资料的企业,信息化考评专家组应及时上报有关主管部门,情况严重者,可以直接判定其信息化考评不达标。
7.考评为主,汇报为辅。
考评企业信息化,考评专家应亲临企业,进入信息系统进行操作检查,不能只听企业的口头汇报。
二、考评程序考评专家组将按照如下的程序对企业信息化进行考评〔考评顺序由专家组自行决定〕。
1.阅读企业上报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介绍,审查企业填报的信息化考评自评表,通过企业网站了解企业根本情况,同时检查企业网站各栏目设置和内容更新情况。
2. 实地考察:1〕听取企业信息化总体情况介绍,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①信息化建设的根本情况:包括企业信息化整体规划及实施情况、信息化标准建设及编码体系建设等。
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信息化考评一、考评原则1、应用为主。
企业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软件产品。
不过多追求系统功能,信息化考评重在考察企业信息系统的应用情况。
对于不具备上网条件的偏远地区、境外工程,企业可根据自身需要,自行确定数据的填报方式及录入时间。
2、强调效果。
企业应重视信息化建设规划以及标准体系建设,重点考察企业信息化应用成效、系统功能和工作效率、管理水平方面。
3、遵守诚信。
企业必须按照考评要求,如实提供企业信息化资料。
二、考评范围1、项目管理只对在建项目进行考评(在建与竣工项目界定始点为:资质申报日期)。
2、档案管理只近两年(以申报日期往前推算)的竣工项目进行考评(竣工项目以具备竣工验收报告为准);3、信息化考证涉及项目的年度结算收,应与特级资质申报材料中的数据一致(对于偏远地区、境外工程、3000万以下的工程,可不纳入信息化考评范围)。
三、评审流程审查程序:书面材料初审合格、书面材料审查合格、信息化实地检查。
现场检查流程:听取汇报(30分钟)、机房检查、文件检查、系统功能检查、真实性检查、使用率检查。
(现场检查在集团总部进行)企业对自身的信息化情况介绍:内容包括:1、企业基本情况;2、信息化规划;3、信息化建设与使用情况;4、信息化应用的效果。
企业演示自身的信息系统:演示要求:企业在演示系统的某项功能前,首先介绍它的业务管理模式,然后对照考核点演示功能;(建议由1至2人操作所有系统和模块)专家组评审:1、可以要求企业按照专家组指定的顺序,演示其系统的功能;2、根据企业对系统的演示情况,专家质询前根据评审要求,进行评审。
四、得分计算说明1、第1至6项为保证性指示项,总分值100分,第7项为加分项,企业满足指示要求给予加分,满分为5分;2、合格判定:信息化考评指标的最终得分大于等于60分,且第2项“项目管理”指标项的得分必须大于等于30分,同时满足要求为合格。
五、使用率范围界定及计算方法:1、对于系统中功能项满足标准要求,但数据不完整(缺少个别数据的情况除外)或没有数据的情况,不计入使用率;2、对于有时间要求的功能项的使用率评审,将通过检查数据录入时间的方法进行核查;3、系统各功能模块的使用率计算方法:自评使用率=(企业上报使用信息化管理项目数量/企业上报项目总数(不计入信息化评审项目不计入总数))×100%;抽查使用率=(抽查合格项目数/抽查项目总数)×100% ;使用率=自评使用率*抽查使用率;使用率最终得分=(功能项实际得分/功能项标准分值)×使用率;六、真实性检查1、专家根据系统数据的合理性、一致性等进行真实性检查。
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标准信息化专家考评操作手册实施原则:1、实施效果检查。
听取企业汇报并对企业实施信息化后的效果进行检查,包括效益、核心竞争力、管理水平等方面。
2、对信息化规划检查。
对企业信息化整体规划、信息化标准建设、编码体系建设等进行检查。
3、文档检查。
对制度保障、资金保障等指标的考核,要检查企业在信息化方面的资金预算计划和执行情况。
4、实地考察。
对硬件基础设施等指标的考核必须到企业计算机中心实地考察,对照考核内容实际考核。
5、数据抽查。
对需要考核使用率的指标,必须进入企业实际运行的系统,随机抽查多组系统数据,并检查数据的录入时间,计算出实际使用率。
使用率的考核工程范围为所有的在施工程。
6、系统集成检查。
对考核系统集成性的指标考核,必须进入企业实际运行的系统,检查数据在各系统之间的一致性,及系统之间的互相调用。
7、专家检查为主、企业汇报为辅的原则。
考核专家必须亲自进入系统进行检查,不能只听企业的汇报。
8、本手册第一至五项为保证性指标项目,满分为100分。
“综合项目管理”指标项的得分必须高于40分。
9、本手册第六项为引导性指标项目,满分10分,得分可按照50%计算加入总分。
建立了集团财务(支持多组织、多账簿财务管理、多企业财务报表合并、集团资金动态预测与审批、资金计划与支付监控、资金成本管理、资金上划、下拨及存款管理电子化、全面预算管理等),并使用一年以上。
建立了功能完备的集团财务系统且使用1年以上得1分,否则不得分。
1 4办公自动化管理办公自动化系统功能完善(具备收发文管理、会议管理、办公用品管理、任务管理、邮件管理、发布信息功能);办公自动化系统在公司正式使用l年以上。
建立了功能完善的办公自动化系统且使用1年以上得2分,其他情况得1分,没有系统不得分。
2 小计10。
建筑业企业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标准信息化考评细则
一、考评原则
1.应用为主、功能为辅。
考评企业信息化,不要过分追求系统功能,只要企业达到考评标准的主要功能要求,重在考察企业信息系统
的应用情况。
对于那些企业投入大量资金建立的信息系统,而在企业日常管理中得不到真正应用的现象,尤其是只为申报企业资质建立信息系统的行为,要坚决反对。
2.强调效果。
考评企业信息化,重在考察信息化对企业工作效率、管理水平等方面的提升,防止将企业信息化做成“面子工程”。
3.注重内容,避免教条。
考评企业信息化,主要评价企业信息系统的功能及其内涵是否满足本标准的要求。
对于那些功能名称和按照
各自企业的管理流程建立的,且与本标准功能编排不一致的信息系统,以及能够达到本标准功能主要要求且非本标准限定的基础设施、网络环境和安全保障等,都不应作为扣分的依据。
4.重视规划,建好标准。
考评企业信息化,不仅要考察企业的应用成效、系统功能,还应考评企业信息化建设规划以及标准体系。
5.保证数据真实可靠。
考评时应采用必要的科学、实用手段,认真检查系统数据与实际业务数据的一致性,防止伪造系统数据。
6.遵守诚信。
企业必须按照考评要求,如实提供企业信息化资料。
对于提供虚假资料的企业,信息化考评专家组应及时上报有关主管
部门,情况严重者,可以直接判定其信息化考评不达标。
7.考评为主,汇报为辅。
考评企业信息化,考评专家应亲临企业,进入信息系统进行操作检查,不能只听企业的口头汇报。
二、考评程序
考评专家组将按照如下的程序对企业信息化进行考评(考评顺序由专家组自行决定)。
1.阅读企业上报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介绍,审查企业填报的信息化考评自评表,通过企业网站了解企业基本情况,同时检查企业网站各栏目设置和内容更新情况。
2. 实地考察:
1)听取企业信息化总体情况介绍,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①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包括企业信息化整体规划及实施情况、信息化标准建设及编码体系建设等。
②应用效果:企业实施信息化后的工作效率及管理效益的提升等。
2)系统检查:企业对照标准介绍系统功能,专家质疑并根据系统运行情况对各相关考核指标进行打分。
3)使用率情况检查:
档案管理系统只对近两年(以申报日期往前推算)的竣工项目进行考评;综合项目管理系统只对在建项目进行考评。
在建项目与竣工项目的界定始点为资质申报日期,竣工项目以具备竣工验收报告为准(未进入档案管理系统的竣工项目视为在建项目),所有项目目录在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网站公示。
通过企业提供的已经使用综合项目管理系统管理的在建项目目录,随机抽取10% 的项目(最少不少于5个,最多不超过20个),检查这些项目对应各功能模块的使用情况并进行打分。
通过企业提供的已经使用档案管理系统管理的竣工项目目录,随机抽取5% 的竣工项目(最少不少于5个,最多不超过20个),对档案管理情况进行打分。
对于系统中功能项满足标准要求,但数据不完整(缺少个别数据的情况除外)或没有数据的情况,不计入使用率。
对于有时间要求的功能项的使用率考评,将通过检查数据录入时间等科学的方法进行核查。
4)真实性检查:随机抽取10条以上的业务数据(最多不超过20条),要求企业业务部门提供录入数据源的相关证明资料,以核实数据的真实性,若出现50%以上的业务数据与提供的证明资料不一致或无证明资料,可认定为系统数据严重不真实,并判定为信息化考评不合格。
评审专家也可以要求企业业务人员,现场操作所使用的模块或子系统,以核实信息系统在企业的实际使用情况。
业务人员不能操作系统,可认定为系统数据严重不真实,并直接判定为信息化考评不达标。
5)企业信息中心实地考察:到企业计算机中心实地考察,检查机房建设、服务器及网络设备、数据备份、网络安全等建设情况,检查有关的系统文档,对硬件基础设施指标打分。
6)文件检查:对制度保障指标的考核,要求企业提供已发布执行的信息系统保障制度;对资金保障指标的考核要求企业提供计划文件和相关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对相应的指标项打分。
三、评分说明
1.信息化考评指标的第一至七项为保证性指标项目,满分为100分。
2.信息化考评指标的第八项为引导性指标项目,满分10分,得分按照50%计算加入总分。
3.企业信息化考评最终得分为所有信息化考评专家总分的平均值。
4.对申请特二资质的企业不考核标准中的工程设计管理(第七项)。
5.信息化考评指标各功能模块的使用率计算方法:
使用率=自评使用率*抽查使用率*真实性系数;
自评使用率=(企业上报使用信息化管理项目数量/企业上报项目总数)*100%;
抽查使用率=(抽查项目合格数/抽查项目总数)*100%;
真实性系数取值为100%,50%,0;
抽查使用率大于等于80%,则真实性系数按100%计算;
抽查使用率小于80%,大于等于50%,则真实性系数按50%计算;
抽查使用率小于50%,则真实性系数按0计算。
6.合格判定:
1)特一资质:信息化考评指标的最终得分大于等于60分为合格,且信息化考评指标的第二项“综合项目管理”指标项的得分必须大于等于30分。
2)特二资质:信息化考评指标的最终得分大于等于55分为合格,且信息化考评指标的第二项“综合项目管理”指标项的得分必须大于等于30分。
7.停工项目不计入项目总数,停工项目需提供停工证明。
四、申报资料要求
1、企业信息化基本情况介绍材料:
1)企业基本情况。
2)信息化规划介绍。
3)信息化建设与使用情况。
4)信息化应用的效果。
2、企业在建项目、竣工项目以及停工项目汇总表(见附件一)。
3、信息化考评自评表(见《建筑业企业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标准信息化考评表》)。
建筑业企业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标准信息化考评表
注:以下为引导性指标,企业具有以下功能给于加分,不具有则不扣分
附件一:企业在建项目、竣工项目以及停工项目汇总表
填表说明:
1、分类填入企业所有在建项目、近两年竣工项目和停工项目名称,对采用信息系统管理的项目,在该项目使用的信息系统功能模块上打√(即该功能模块中有
管理该工程的完整数据)。
2、按照使用率计算方法计算出使用率填写在“使用率统计”行上(使用率的计算方法和计算范围见本标准中相关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