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科技化
- 格式:pdf
- 大小:102.24 KB
- 文档页数:2
新形势 下高 科教园地l学界
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科技化
口贺江群
摘要:当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面临这种新形势,高校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体的科技意识,培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良好的科技氛围,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载体的科技含量。 关键词:科技;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当今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更
加复杂的环境和更加严峻的挑战,积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的科技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 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面对新形势、新情 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够适应,存在不少薄弱环节。
我们要在继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探索 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努力体现时代
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 作要适应科技发展的新形势,必须努力增强科技意识,实现思想
政治教育工作的科技化。这也是当前众多高校与时俱进地开展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更新观念。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体的科技
意识
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思想政治工作
者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在科技迅猛 发展的背景下,传统封闭的思想政治工作观念已经不能适应当
今大学生的思想发展需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提高思政工 作的效用,真正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和谐校园。这就要求他
们必须从自身的观念加以转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 导,树立科学发展观,增强科技意识,不断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育工作落到实处。
首先,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积极掌握前沿的科技教育知识,拓 宽思想政治工作的渠道。随着当今世界科技的日新月异,知识经
济的不断发展,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本身是全面发展的高素质
人才。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坚力量,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积极 提高自身的科技文化素质,运用现代化的科技知识,开展宣传教
育,掌握斗争的主动权。如果仅仅依靠传统封闭的思想政治工作 手段,是远远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需要的。因此, 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主动学习最新的科技文化知识,对本
职工作范围内的科技问题要做到深入了解,及时捕捉科技发展 带来的不良苗头,解决随着科技进步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产 生的一系列新问题。 其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注重工作方式和方法的转变,把教
育融于服务当中,以现代科技所独有的丰富的内容、生动的形式
等特性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 育对象的要求变得多元化,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将科技意识融
入工作方式当中,结合大学生的需要,扩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 育的信息量,转变以往那种以正面教导为主的教育方法,而为以
渗透教育为主的教育方法;转变以往那种形式主义为主的教育 内容,而为生动可感的具体形象内容:转变传统权威的师生交流 方式,而为平等民主的交流方式:转变思想政治工作严重脱离教
育对象的实际生活,而切实贴近当代大学生的现实生活等等。
二、正确引导。培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良好的科技
氛围
良好的科技氛围的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手段。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对象的大学生,受其生活阅历和 年龄所制约,普遍具有个体意识强、价值观多样、易于接受新事 物等特点,对国家事务和学校事务的知情权更为关注,对成功的
需要更加强烈,对社会的需求更加广泛。由于以上这些特性,各 种异质的文化思潮通过科技传播方式在全球范围内互相激荡,
当代大学生也最容易受这些不良思潮而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为
了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为指引,培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良好的科技氛围。
“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现代科
广东科技2008
07总第192期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学界I科教园地
技氛围总的来说是健康、积极、向上的,但也能看到一些国外的 负面思潮正试图透过现代科技传播手段攻击当代大学生的思想
价值观,从而导致部分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价值取向扭曲、诚
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等问题。在科 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伦理应为科学的前进保驾护航,为其建
立良好的科技氛围。因此,要在尊重、理解学生的基础上,为大学 生提供良好的科技传播空间,建设师生间沟通交流的桥梁,对学 生的思想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辅导,让学生能够畅所欲言,自由
表达。同时,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传播具有的互动性,有计划地
开展一些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加入大学生关心的各项问题, 提高吸引力,让大学生自愿利用先进科技传播方式,在潜移默化
中加强正面的宣传和教育,塑造良好的科技氛围,发挥高校思想 政治教育的环境引导功能,让学生在正面的科技氛围中思考、感
悟,提高大学生明辨荣辱、分清是非、区分美丑的能力,争当新时 代的优秀青年,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做出积极贡
献。
三、加强监管,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载体的科技
含量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靠课堂教育、语言教育和行动
教育,教育方式方法陈旧,远远不能满足充满求知欲和具有较高 知识层次的新一代大学生的需要。网络、电视、广播等高科技教
育手段,以其鲜明的特征,成为信息接受快、理解快、反应快的学 生群体接受新事物的有效载体。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充分利用
这些形式多样的科技教育手段,正确引导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
观和世界观,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巨大作用。
首先,高校要加大校园网络的建设力度,培育健康的网络文 化,重视主题网站和校园论坛的舆论引导。《中共中央、国务院关 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全面 加强校园网络建设,主动占领网络思想阵地,使网络成为弘扬主
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随着电脑网络的普及,网 络已经渗透到大学校园的各个层面,积极地影响着当代人的行
为思维模式。作为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感和学习精神的当代大
学生,受网络的影响最大,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充分相信网络、
依赖网络的心理倾向,是利用网络的中坚力量。网络在一定程度 上对于培养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提供了有力的帮助,但与此 同时,也把一些负面的,不健康的信息带给了大学生,对于这些
社会经验相对缺乏的群体而言,具有相当大的破坏力。因此,高 校要积极占领网络教育的新阵地,加大校园网络的建设力度,把 思想政治工作搬进网络,将网站建设成为弘扬爱国主义,开展社 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的主战场。因此,要积极建设信息量大、服
务功能强、覆盖面广,融思想性、娱乐性、服务性为一体的校园主
题网站,主流论坛等多元化网络沟通方式,为广大高校学生提供
全面的服务。搭建师生交流平台,开设学术论坛,加强网络交流, 将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以开明的态度促使大
厂东科技2008 07总第192期 学生主动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正面的 引导。同时,在充分相信学生的同时也要加强校园网络的管理,
对校园论坛中出现的焦点采取及时反馈,正面引导,积极控制校 园网络思想政治的主动权。
其次,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正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的舆论导向。江泽民同志强调“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
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积极利 用广播、校园电视、校报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手段,不断探索新思 路、开辟新途径、运用新方法,扎实推进各种丰富多彩、生动活泼 的主题教育活动,树立榜样带头作用,倡导大学生文明生活,健
康成材,在校园内形成良好的道德环境和学习氛围,做到校园无 闲处,处处都育人,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感染力和
教育引导作用,促进学生形成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昂扬的精神风
貌。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在科
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积极加强各方面的科学意识,培育良好的科 技氛围,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载体的科技含量,努力创造积极进取 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风貌,不断开
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新局面。一
参考文献: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4.
【2l汤洪高.论科学对精神文明建设的促进[J]教育与现代化.
2001(1) 【3l刘一兵.未来教育面临的困惑与挑战[M].北京,人民教育出
版社,1990. 【4l张宿堂.江泽民总书记视察人民日报社[N].人民日报.
1999 9 27
(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