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实验报告 2011
- 格式:doc
- 大小:299.50 KB
- 文档页数:16
一、实验目的:1、熟悉工作曲线的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项;2、掌握3, 5-二硝基水杨酸(DNS)比色定糖的原理和方法;3、掌握Folin-酚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和方法;4、掌握酶蛋白分离提纯的原理;5、掌握酶的比活力测定及其计算方法;6、掌握酶促反应动力学中用双倒数法测定Km的方法;7、运用正交试验法确定温度、pH值、离子浓度的最适条件。
称量技术:1、了解电子天平的用途2、了解电子天平的工作原理3、掌握电子天平的使用方法4、掌握电子天平使用前后的注意事项离心技术:1、了解离心机的基本原理和用途2、了解离心机的类型和用途3、了解离心机的型号和控制版面4、掌握离心机的使用方法5、掌握离心机使用的注意事项层析技术:1、了解层析技术的基本原理2、了解层析技术的分类情况3、了解各种层析技术的原理4、掌握凝胶层析技术光谱分析技术:1、学习掌握紫外可见、荧光、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原理2、了解仪器结构和分类3、熟练掌握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电泳技术:1、了解电泳的基本原理2、了解电泳的类型3、学习SDS-PAGE测定蛋白质分子量的原理4、掌握垂直板电泳的操作技术5、掌握琼脂糖凝胶电泳的操作技术6、了解转移电泳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7、了解双向电泳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二、实验原理:1、蔗糖酶的提取:①酵母菌的基本特征:单细胞,椭圆形、圆形或柱形。
长5-30μm,宽1-5μm。
②生物材料破碎方法:(1)机械(匀浆)法①研钵②玻璃或Teflon研棒匀浆器(50mL)Teflon:聚四氟乙烯先将剪碎的组织置于管中,再套入研杆来回研磨,上下移动,即可将细胞研碎,此法细胞破碎程度比高速组织捣碎机高,适用于少量组织和脏器。
③高速组织捣碎机(0.5-1L)将材料配成稀糊状液,放置于筒内约1/3 体积,盖紧筒盖,将调速器先拨至最慢处,开动开关后,逐步加速至所需速度。
此法适用于动物内脏组织、植物肉质种子等。
④高压匀质机(XL)高压下的细胞通过阀门流出时,细胞内外压力同时降低,但由于细胞膜的作用,胞外压力瞬间降至常压,而胞内压力相比之下降低较慢,从而在细胞内外形成压力差,使细胞膜破裂。
生化实验报告
实验原理,实验结果,实验分析。
分光光度技术及蛋白含量的测定
实验一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实验原理:蛋白质分子在碱性溶液中能与铜离子结合成紫色的化合物,即为双缩脲反应。
在一定浓度内,颜色与浓度成正比。
实验结果:由于第五组数据误差较大,图像绘制时予以舍去。
实验分析:根据标准曲线及其公式,并血清吸光度为0.089,得出每100ml血清样品中蛋白质的克数为0.548g。
实验二考马结合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实验原理:考马与蛋白质结合后最大吸收峰从465nm变成595nm,即其595nm处光吸收增加量可知蛋白质的量。
实验结果:标准溶液的吸光度为0.407,标本溶液的吸光度为0.088。
实验分析:根据公式,可得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为10.811g/ml。
实验三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实验原理:蛋白质具有吸收紫外线的性质,其高峰在280nm波长处。
在此波长范围内,吸收峰的光密度值与其浓度成正比。
实验结果:
实验分析:。
生物化学实验(整理版)一、实验目的1. 了解生物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实验技能。
3. 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深入了解生物体的化学组成、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二、实验内容1. 氨基酸的分离与鉴定2. 蛋白质的结构与性质3. 酶的催化作用与活性测定4. 糖类的分离与鉴定5. 脂类的提取与鉴定6. 核酸的分离与鉴定7. 代谢途径的探究三、实验操作1.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了解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所需试剂和仪器等。
2. 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注意实验安全,保持实验环境的整洁。
四、实验报告1. 实验报告的格式: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实验讨论、实验结论等部分。
2. 实验报告的要求:内容完整、条理清晰、数据准确、分析深入、讨论充分、结论明确。
五、实验拓展1. 结合实验内容,查阅相关文献,了解生物化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2. 尝试设计新的实验方案,对生物化学现象进行深入探究。
3. 参加学术讲座、研讨会等活动,拓宽生物化学知识面。
生物化学实验(整理版)一、实验目的1. 了解生物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实验技能。
3. 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深入了解生物体的化学组成、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二、实验内容1. 氨基酸的分离与鉴定2. 蛋白质的结构与性质3. 酶的催化作用与活性测定4. 糖类的分离与鉴定5. 脂类的提取与鉴定6. 核酸的分离与鉴定7. 代谢途径的探究三、实验操作1.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了解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所需试剂和仪器等。
2. 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注意实验安全,保持实验环境的整洁。
四、实验报告1. 实验报告的格式: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实验讨论、实验结论等部分。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生物化学综合实验摘要:本次实验包括苯丙氨酸解氨酶的纯化及其活性测定和大米粉中营养成分的测定两个实验。
关键词:苯丙氨酸解氨酶、Sephadex G—25层析、DEAE纤维素层析、活力、比活力、大米粉、凯式定氮法、索式提取法、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
实验一苯丙氨酸解氨酶的纯化及其活性测定一、实验目的1.学习掌握分离纯化生物大分子的方法;2.学习掌握酶活性的测定方法;3.了解在分离纯化过程中酶活性的变化;4.了解高速冷冻离心机及蛋白质检测仪的操作步骤。
二、实验原理苯丙氨酸解氨酶(L—phenylalanine: ammonia lyase,简称PAL;EC4.3.1.5)是植物体内苯丙烷类代谢的关键酶,与一些重要的次生物质如木质素、异黄酮类植保素、黄酮类色素等合成密切相关,在植物生长发育和抵制病菌侵害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PAL催化L—苯丙氨酸裂解为反式肉桂酸在290nm处有最大吸收值。
规定1h 内增加0.01为PAL的一个活力单位。
酶的比活力是指样品中每毫克蛋白质所含的酶活力单位数。
在实验中将会看到随着PAL的逐步被纯化,其比活力也在逐步增加。
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中性盐(如硫酸铵、硫酸钠等)使蛋白质沉淀析出称为盐析。
溶液的盐浓度通常以盐溶液的饱和度表示,饱和溶液称100%饱和度。
沉淀一种酶所需的具体浓度需要经实验确定。
Sephadex(交联葡萄糖凝胶)是有细菌葡聚糖长连,用交联剂1—氯2—,3—环氯丙烷交联而成。
凝胶商品名后面的G值表示每克干胶吸水量(毫升数)的10倍。
交联度大,网孔小;交联度小,网孔大。
交联度的大小还与凝胶颗粒的机械强度有关,交联度大,机械强度也大(硬胶),在柱层析中流速快。
根据需要,选用一定型号的的凝胶柱做柱层析介质(蛋白脱盐一般用G—25或G—50,G—100~G—200分离不同分子质量的蛋白组分)。
由于被分离物质的分子大小和形状不同,分子质量大的进入凝胶网孔中被阻滞,从而后流出层析住,达到分离的目的。
实验报告生物化学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报告:生物化学实验结果与分析本次实验旨在研究蛋白质的组成和功能。
通过对不同样本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我们探索了不同蛋白质的特性和潜在应用。
以下是实验结果和分析。
1. 实验方法我们使用了多种技术和试剂来分析蛋白质样本。
首先,我们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方法,将不同样本中的蛋白质分离。
接着,我们使用染色剂对蛋白质进行染色,并通过分析染色带的迁移距离和颜色密度,评估蛋白质的相对含量。
最后,我们利用质谱技术,鉴定和分析蛋白质的序列和结构。
2. 实验结果与分析2.1 蛋白质组成分析在SDS-PAGE实验中,我们观察到每个样本中的多个蛋白质带。
根据迁移距离和颜色密度,我们可以初步判断不同样本中蛋白质的相对含量和分布情况。
通过与已知标准品进行比对,我们鉴定了几种主要蛋白质。
进一步的质谱分析结果显示,这些蛋白质具有不同的氨基酸序列和结构。
2.2 蛋白质功能分析针对不同样本中的蛋白质,我们通过文献研究和功能检测,评估了它们可能的功能和应用。
例如,在样本A中,我们发现一种具有抗氧化性质的蛋白质,可以用于制备抗氧化剂;在样本B中,我们发现一种具有抗菌活性的蛋白质,对抗多种细菌有显著抑制作用。
这些发现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这些蛋白质提供了潜在的方向。
2.3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关系通过蛋白质质谱分析和文献研究,我们尝试探究蛋白质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通过比对不同样本中蛋白质的结构,我们发现不同结构和序列的蛋白质可能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特性。
例如,在一些样本中,我们发现含有特定结构域的蛋白质对特定生物过程具有重要影响。
这一发现为进一步研究和改造蛋白质提供了理论基础。
3. 结论和展望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分析了不同样本中蛋白质的组成和功能。
我们发现不同样本中存在多种蛋白质,并且这些蛋白质具有不同的氨基酸序列、结构和功能。
这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蛋白质提供了基础和方向。
然而,本次实验还存在一些限制,如样本数量不足和分析深度有限等。
设计性实验报告题目植物可溶性蛋白质和糖含量的测定课程名称:基础生物化学实验实验学期:2011至2012学年第一学期植物组织中可溶性蛋白质和糖含量的测定摘要本文以生菜、苹果为材料,采用考马斯亮蓝法(蛋白质)、蒽酮法(糖)、分光光度计法进行了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
结果表明:生菜的蛋白质含量为5.88(mg/g),糖含量为0.0739g/100g;苹果中蛋白质含量为0.2926(mg/g),糖含量为0.2126g/100g。
即说明:生菜中蛋白质含量高于苹果,但苹果中的糖含量更高。
关键词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蒽酮法,含量测定1、材料与方法1.1 蛋白质含量测定标准蛋白质溶液、考马斯亮蓝试剂、生菜、苹果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研钵、烧杯、电子秤、移液管、试管等1.2 糖含量测定200ug/ml标准葡萄糖、蒽酮试剂、浓硫酸、生菜、苹果试管、水浴锅、分光光度计、研钵、电子秤、移液管、量筒、试管架2、实验步骤蛋白质含量的测定(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2.1标准曲线的绘制取六只试管,按下表加入试剂,摇匀,向个管加入5ml考马斯亮蓝试剂,摇匀,并放置5min左右,以0号试管为空白对照,在595nm下比色测定吸光度。
以蛋白质含量为横坐标,以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2样品测定2.2.1样品提取分别秤取生菜、苹果鲜样 0.25~0.5g,用5ml蒸馏水或缓冲液研磨成匀浆后,3000r/min离心10min,上清液备用。
2.2.2 吸取样品提取液1.0ml(蛋白质含量适当稀释),放入试管中,加入5ml考马斯亮蓝试剂,摇匀,放置2min后在595nm下比色,测定吸光度,并通过标准曲线查得蛋白质含量。
糖含量测定2.3.葡萄糖标准曲线的制作取6支20ml具寒试管,编号,按下表数据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葡萄糖溶液。
在每管中均加入0.5ml蒽酮试剂,再缓慢地加入5ml浓H2SO4,摇匀后,打开试管塞,置沸水浴中煮沸10分钟,取出冷却至室温,在620nm波长下比色,测各管溶液的光密度值(OD),以标准葡萄糖含量为横坐标,光密度值为纵坐标,作出标准曲线。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比较原淀粉、糖粉、滑石粉及无机盐等对酶水解作用的影响,了解和掌握酶的底物特异性、温度敏感性及pH敏感性。
二、实验原理酶是一类具有催化功能的特殊蛋白质,可以在生物体内加速对物质的转化过程。
酶的活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底物特异性、温度、pH值等。
本实验中,选取了α-淀粉酶作为模型酶,通过观察其对不同底物的水解作用,以及在不同温度和pH值下的活性变化情况,来分析上述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四个试管,分别加入原淀粉溶液、糖粉溶液、滑石粉溶液及无机盐溶液。
2. 在每个试管中加入适量的α-淀粉酶溶液,混匀后放置于恒温水浴中反应一段时间。
3. 分别取出各试管,加入碘液进行显色反应,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并记录结果。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实验观察发现,原淀粉溶液和滑石粉溶液没有出现颜色变化,说明α-淀粉酶对它们没有水解作用;而糖粉溶液和无机盐溶液出现了蓝黑色,说明α-淀粉酶对它们有水解作用。
这说明α-淀粉酶对底物的水解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此外,实验还发现α-淀粉酶的活性受到温度和pH值的影响。
在不同温度下,α-淀粉酶的活性变化情况如下:当温度较低时,酶的活性较低,水解作用较慢;当温度逐渐升高时,酶的活性逐渐增强,水解作用加快;当温度超过一定范围后,酶的活性开始下降,甚至完全失活。
这表明酶的活性受到温度的限制,存在一个较适宜的工作温度范围。
同样地,在不同pH值下,α-淀粉酶的活性也有所变化。
实验结果显示,当pH值在酶的最适范围内时,酶的活性最高,水解作用最强;当pH值偏离最适范围时,酶的活性下降,水解作用减弱。
这说明酶的活性也受到环境的静电作用的影响,存在一个较适宜的pH值范围。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进一步了解了酶的特性和具体影响因素。
酶的底物特异性以及温度和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是使用酶进行实验和应用的重要参考因素。
此外,本实验还展示了酶与底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调控机制,在理解酶的功能和应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班级: 姓名:座号:实验一生物化学实验基本知识与操作一、课堂目标1.简述生化实验的五点基本知识2.动手练习三种吸量管的使用,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3.选择弹动混匀法做操作练习,使试管内溶液混匀4.仔细观察老师使用离心机的示教过程,并练习使用。
二、生物化学实验基本知识1.实验前做好预习每次实验课前应首先复习与实验有关的理论知识,然后认真阅读实验指导,明确课时目标,了解实验原理、操作程序及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
2.实验中要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实验时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实验指导和教师的要求,一丝不苟地进行操作,仔细观察和分析实验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如实地将实验结果、数据填写在记录本内。
3.正确使用和爱护仪器实验时须遵照教师要求,严格按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每种仪器。
贵重仪器未经允许不得随意搬动,如不慎损坏,应及时报告指导老师。
4.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和秩序遵守实验室规则,实验时保持室内安静。
实验仪器及用具必须洁净,实验试剂的排列应整齐有序。
勿将试剂药品洒于桌面、地上或它处。
废物及强酸、强碱溶液应适当处理,以防堵塞和腐蚀水管。
实验结束,做好清洁工作,注意关断水,电源,关闭好门窗。
5.认真填写实验报告三、生物化学实验几项基本操作1.吸量管的选择和使用(1)刻度吸管常见容量有l0ml、5ml、2m1、1ml、0.5ml等数种。
通常将管身标明的总容量分刻度为100等分。
常选用与移取非整数量的试液,因厂家不同,有分刻度到尖端和刻度不到尖端的两种。
如刻度到管尖的,通常在管壁上标有“吹”字,放液时必须在容液流完后吹出残留于吸管尖端的试液。
使用前先认明。
(2)移液管吸管中间膨大,管壁只有一条总量标线,准确度较高,常用作移取整数量的试液。
常见规格有50ml、25m1、l0ml、5ml、2ml和lml等容量。
操作时在放出试液后,吸管尖端在容器内壁上仍要停留10~15秒钟。
以上两种吸管使用方法如下:用右手拇指和中指靠住吸管标线以上部分,将管尖插入所要移取的试液液面下约lcm处。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姓名:张雪学号: 1120011012专业年级: 2012级临床医学八年制组别:第二实验室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报告第一部分(预习报告内容):①实验原理、②实验材料(包括实验样品、主要试剂、主要仪器与器材)、③实验步骤(包括实验流程、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评分(满分30分):XX】①实验原理:层析技术是利用化合物中各组分的物理性质的差别(如溶解度、吸附能力、分子形状和大小、分子极性等)使各组分在两相中的分布不同,从而使各组分以不同速度随流动相向前移动而达到分离的目的的一种技术,在现代分子生物学中广泛应用。
进行层析时有固相层析(以气体为流动相的层析法)和液相层析(以液体为流动相的层析法,此为生物化学领域里常用的方法)两种,本次氨基酸的分离与鉴别所用的薄层分析法是液相分析的一种,薄层层析法一般是将固体吸附剂涂布在平板上形成薄层作为固定相。
当液相(展开溶剂)在固定相上流动时,由于吸附剂对不同氨基酸的吸附力不一样,不同氨基酸在展开溶剂中的溶解度不一样,点在薄板上的混合氨基酸样品随着展开剂的移动速率也不同,因而可以彼此分开(即通过吸附-解吸-再吸附-再解吸的反复进行,而将样品各组分分离开来)。
茚三酮水化后生成的水合茚三酮在加热时被还原,此产物与氨基酸加热分解产生的氨结合,以及另一分子水合茚三酮缩合生成紫红色化合物而使氨基酸斑点显色。
层析中,物质沿溶剂运动方向迁移的距离与溶液前沿的距离之比为Rf值。
值)也是恒定的,由于物质在一定溶剂中的分配系数是一定的,故移动速率(Rf因此可以根据Rf值来鉴定被分离的物质。
Rf=原点到层析斑点中心的距离/原点到溶剂前沿的距离。
②实验材料:吸附剂:硅胶粘合剂: 0.5%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氨基酸的异丙醇溶液: 丙氨酸、精氨酸、甘氨酸展开-显色剂(正丁醇、乙酸、茚三酮溶液)分析样品:氨基酸混合液层析板、尺子、铅笔、烧杯、量筒、喷雾器、吹风机、毛细管、层析缸、药匙、烘烤箱注意事项:玻璃板要洗干净,擦干;重复点样时,必须等第一点样品干后再点第二点;点样样品量要适中,斑点直径一般为0.2cm;样点不能浸入到溶液中;制好的层析板要防止被污染,不能用手接触。
孝感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实验报告专业:学号:姓名:分数:实验一还原糖和总糖的测定——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一、目的与要求掌握还原糖和总糖测定的基本原理,学习比色法测定还原糖的操作方法和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还原糖的测定是糖定量测定的基本方法。
还原糖是指含有自由醛基或酮基的糖类,单糖都是还原糖,双糖和多糖不一定是还原糖,如乳糖和麦芽糖是还原糖,蔗糖和淀粉是非还原糖。
利用糖的溶解度不同,可将植物样品中的单糖、双糖和多糖分别提取出来,对没有还原性的双糖和多糖,可用酸水解法使其降解成有还原性的单糖进行测定,再分别求出样品中还原糖和总糖的含量(还原糖以葡萄糖含量计)。
还原糖在碱性条件下加热被氧化成糖酸及其它产物,3,5-二硝基水杨酸则被还原为棕红色的3-氨基-5-硝基水杨酸。
在一定范围内,还原糖的量与棕红色物质颜色的深浅成正比关系,利用分光光度计,在540 nm波长下测定光密度值,查对标准曲线并计算,便可求出样品中还原糖和总糖的含量。
由于多糖水解为单糖时,每断裂一个糖苷键需加入一分子水,所以在计算多糖含量时应乘以0.9。
三、实验材料、主要仪器和试剂1.实验材料小麦面粉(1000 g)2.主要仪器(1)具塞玻璃刻度试管:20 mL×11 (2)滤纸(3)烧杯:100 mL×2(4)三角瓶:100 mL×1 (5)容量瓶:100 mL×3 (6)刻度吸管:1mL×1;2 mL×2;10 mL×1 (7)恒温水浴锅(8)煤气炉(9)漏斗(10)天平(11)分光光度计3.试剂(1)1mg/mL葡萄糖标准液准确称取80 ℃烘至恒重的分析纯葡萄糖100 mg,置于小烧杯中,加少量蒸馏水溶解后,转移到100 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100 mL,混匀,4℃冰箱中保存备用。
(2)3,5-二硝基水杨酸(DNS)试剂3,5-二硝基水杨酸(DNS)试剂:称取6.5 g DNS溶于少量热蒸馏水中,溶解后移入1000 mL 容量瓶中,加入2 mol/L氢氧化钠溶液325 mL,再加入45 g丙三醇,摇匀,冷却后定容至1000 mL。
(3)碘-碘化钾溶液:称取5 g碘和10 g碘化钾,溶于100 mL蒸馏水中。
(4)酚酞指示剂:称取0.1 g酚酞,溶于250 mL 70%乙醇中。
(5)6 M HCl和6 M NaOH各100 mL。
(分别取59.19 mL 37 %浓盐酸和24克NaOH定容至100mL)四、操作步骤1. 制作葡萄糖标准曲线批阅教师:年月日取7支20 mL具塞刻度试管编号,按表1分别加入浓度为1 mg/mL的葡萄糖标准液、蒸馏水和3,5-二硝基水杨酸(DNS)试剂,配成不同葡萄糖含量的反应液。
表1 葡萄糖标准曲线制作管号1mg/mL葡萄糖标准液(mL)蒸馏水(mL)DNS(mL)葡萄糖含量(mg)光密度值(OD540nm)002 1.5010.2 1.8 1.50.220.4 1.6 1.50.430.6 1.4 1.50.640.8 1.2 1.50.85 1.0 1.0 1.5 1.06 1.20.8 1.5 1.2将各管摇匀,在沸水浴中准确加热5 min,取出,用冷水迅速冷却至室温,用蒸馏水定容至20 mL,加塞后颠倒混匀。
调分光光度计波长至540 nm,用0号管调零点,等后面7~10号管准备好后,测出1~6号管的光密度值。
以光密度值为纵坐标,葡萄糖含量(mg)为横坐标,在坐标纸上绘出标准曲线。
2. 样品中还原糖和总糖的测定(1)还原糖的提取准确称取3.00 g食用面粉,放入100 mL烧杯中,先用少量蒸馏水调成糊状,然后加入50 mL 蒸馏水,搅匀,置于50 ℃恒温水浴中保温20 min,不时搅拌,使还原糖浸出。
过滤,将滤液全部收集在100 mL的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即为还原糖提取液。
(2)总糖的水解和提取准确称取1.00 g食用面粉,放入100 mL三角瓶中,加15 mL蒸馏水及10 mL 6 M HCl,置沸水浴中加热水解30 min, 取出1~2滴置于白瓷板上,加1滴I-KI溶液检查水解是否完全。
如已水解完全,则不呈现蓝色。
水解毕。
冷却至室温后加入1滴酚酞指示剂,以6 mol/L NaOH溶液中和至溶液呈微红色,并定容到100 mL,过滤取滤液10 mL于100 mL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混匀,即为稀释1000倍的总糖水解液,用于总糖测定。
(3)显色和比色取4支20 mL具塞刻度试管,编号,按表2所示分别加入待测液和显色剂,将各管摇匀,在沸水浴中准确加热5 min,取出,冷水迅速冷却至室温,用蒸馏水定容至20 mL,加塞后颠倒混匀,在分光光度计上进行比色。
调波长540 nm,用0号管调零点,测出7~10号管的光密度值。
葡萄糖含量(mg)表2 样品还原糖测定管 号 还原糖待测液(mL ) 总糖待测液(mL )蒸馏水(mL ) DNS (mL ) 光密度值(OD 540nm )查曲线葡萄糖量(mg )平均值7 0.5 1.5 1.5 8 0.51.5 1.5 91 1 1.510111.5五、结果与计算计算出7、8号管光密度值的平均值和9、10管光密度值的平均值,在标准曲线上分别查出相应的葡萄糖毫克数,按下式计算出样品中还原糖和总糖的百分含量(以葡萄糖计)。
还原糖(%)=查曲线所得葡萄糖毫克数×提取液总体积 测定时取用体积×100 =样品毫克数六、注意1. 标准曲线制作与样品测定应同时进行显色,并使用同一空白调零点和比色。
2. 面粉中还原糖含量较少,计算总糖时可将其合并入多糖一起考虑。
七、思考题1.在样品的总糖提取时,为什么要用浓HCl 处理?而在其测定前,又为何要用NaOH 中和?2.标准葡萄糖浓度梯度和样品含糖量的测定为什么应该同步进行?比色时设0号管有什么意义?3. 绘制标准曲线的目的是什么?孝感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实验报告专业: 学号: 姓名: 分数:总糖(%)=查曲线所得水解后葡萄糖毫克数×稀释倍数×0.9×100 =样品毫克数实验二油脂酸价的测定一、目的与要求初步掌握测定油脂酸价的原理和方法;了解测定油脂酸价的意义。
二、实验原理油脂在空气中暴露过久,部分油脂会被水解产生游离脂肪酸和醛等物质,并且这些物质具有刺激性气味,使油脂产生酸价。
酸败的程度使以水解产生的游离脂肪酸的多少为指标的,常以酸价或者是酸值来表示。
同一油脂若酸价高,则说明水解产生的游离脂肪酸就多。
酸价是指中和1g油脂中游离脂肪酸所需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
酸价越高,油脂的质量也越差。
三、主要仪器、实验材料和试剂1. 锥形瓶(250 mL)3个;2. 量筒(50 mL)1支;3. 碱式滴定管1支;4. 花生油、菜油、芝麻油等;5. 乙醇-乙醚混合液(1:1,V/V);6. 0.1 %KOH(1克KOH溶于1000 mL纯水中)。
四、操作步骤1. 准确称取1~2 g油脂于250 mL锥形瓶中。
2. 在瓶内加入乙醇-乙醚混合液50 mL,充分振荡,使油脂样品完全溶解成透明溶液。
待油样完全溶解后,加入1%酚酞指示剂3~5滴,立即用0.1%KOH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成微红色(放置30 S内不褪色)为终点,并记录用去的KOH的体积,并按下式进行计算。
酸价=2(V2-V1)/WV2 :滴定油样时耗用氢氧化钾溶液的毫升数V1 :滴定空白对照耗用氢氧化钾溶液的毫升数W:油样重(g)注:滴定过程中如出现混浊或分层,表明由碱液带进水过多,乙醇量不足以使乙醚与碱溶液互溶。
一旦出现此现象,可补加乙醇,促使均一相体系的形成。
五、实验结果六、思考题请对你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批阅教师:年月日孝感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实验报告专业:学号:姓名:分数:实验三蛋白质的提取及浓度测定(紫外吸收法)一、目的与要求掌握蛋白质的提取方法;学习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熟练掌握紫外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大部分蛋白质都可溶于水、稀盐、稀酸或碱溶液,少数与脂类结合的蛋白质则溶于乙醇、丙酮、丁醇等有机溶剂中,因些,可采用不同溶剂提取分离和纯化蛋白质及酶。
由于蛋白质中存在着含有共轭双键的酪氨酸和色氨酸,因此蛋白质具有吸收紫外光的性质,最大吸收峰在280 nm波长处。
在此波长范围内,蛋白质溶液的光密度OD280nm与其浓度呈正比关系,可作定量测定。
三、实验材料、主要仪器和试剂1. 试验材料:萌发3天的小麦种子2. 主要仪器(1)紫外分光光度计,(2)离心机(3)试管与试管架,(4)刻度吸量管(5)研钵(6)100 mL容量瓶3.试剂:标准牛血清蛋白溶液:准确称取经凯氏定氮法校正的结晶牛血清蛋白,配制成浓度为1mg/ mL(0.5克标准牛血清蛋白纯水定容至500 mL)的溶液。
四、操作步骤1.蛋白质(淀粉酶)的提取称取1g萌发3天的小麦种子(芽长约1cm),置于研钵中,加入少量石英砂和2 mL蒸馏水,研磨匀浆。
将匀浆倒入离心管中,用6 mL蒸馏水分次将残渣洗入离心管。
提取液在室温下放置提取15~20 min,每隔数分钟搅动1次,使其充分提取。
然后在3,000 r/min转速下离心10 min,将上清液倒入100 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摇匀,即为蛋白质原液,用于蛋白质浓度的测定。
2. 标准曲线制作按表1分别向每支试管内加入各种试剂,混匀。
以光程为1 cm的石英比色杯,在280 nm波长处测定各管溶液的光密度值OD280nm。
以蛋白质浓度为横坐标,光密度值为纵坐标,绘出标准曲线。
批阅教师:年月日表1 蛋白质标准曲线制作管号标准蛋白质溶液(mL)蒸馏水(mL)蛋白质浓度(mg/mL)OD280nm104020.5 3.50.1253 1.0 3.00.254 1.5 2.50.3755 2.0 2.00.506 2.5 1.50.6257 3.0 1.00.758 4.00 1.03.样品测定取提取的蛋白质溶液,按上述方法测定280 nm的光密度,并从标准工作曲线上查出提取蛋白质溶液的浓度。
若提取蛋白质溶液的浓度大于2.0,超出测量范围,则稀释后再测,计算蛋白质浓度时乘以稀释倍数。
蛋白质浓度=五、思考题1. 为何要在280 nm波长下测定蛋白质浓度?在其它波长下测定可以吗?2. 如果考虑核酸的存在,蛋白质浓度的实际的值比测量值是大还是小?为什么?孝感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实验报告专业:学号:姓名:分数:实验四淀粉酶活力的测定一、目的与要求学习和掌握测定淀粉酶(包括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活力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淀粉是植物最主要的贮藏多糖,也是人和动物的重要食物和发酵工业的基本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