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第二章 国际分工的发展与现状共26页
- 格式:ppt
- 大小:677.50 KB
- 文档页数:26
第二章国际分工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一国经济向世界范围发展的同一过程的不同表现。
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国际贸易的发展程度是国际分工发展规模的主要标志,国际贸易的发展反过来又会有力地推动国际分工的发展。
第一节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一、国际分工的含义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一国国民经济的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向国际领域扩展的结果。
国际分工是一个历史范畴,是在国家出现以后,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才产生的。
国际分工也是一个经济范畴,从另一意义上讲,国际分工就是生产的国际专业化,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一国内部分工的延伸和继续。
从世界经济格局看,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在经济上都是与其他一些国家或地区既有联系也有分工。
所以,一个国家与外界发生经济贸易往来,实际上就意味着参加了国际分工。
二、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1.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16 世纪到18世纪中叶)在资本主义社会前,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商品经济不发达,所以,只存在不发达的社会分工和不发达的地域分工。
在这样的基础上,也只存在邻国之间的极不发达的国际分工,国与国之间的商品交换还带有很大的局限性。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11世纪欧洲城市兴起,手工业与农业进一步分离,商品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
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为国际分工的产生准备了条件。
16、17世纪,随着手工业向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过渡,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发展,产生了以工场手工业为基础的、具有地域性的、面向国外市场的专业化生产。
在这个时期里,西欧殖民主义者用暴力手段对拉丁美洲、非洲和亚洲各族人民进行了超经济的剥削和掠夺,它们在这些地区开矿山、建立甘蔗、烟草等农作物种植园,把生产出来的金银和农作物运回本国,从而出现了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国际专业化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