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性早搏的心电图表现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2
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征心电传导过程: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希氏束→左右束支→浦肯野氏纤维P波:代表左右心房的激动QRS波:代表心室肌的除极过程T波:代表心室肌的复极过程一、正常心电图特征:1、P波为窦性(ⅠⅡ avL导联为直立,avR导联倒立)2、P-R间期在3、心率每分钟60-100次4、P-P间距相差不超过二、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征1、窦性心动过缓:心率<60次/分窦性心动过速:心率>100次/分共同点:1)P波有规律的发生2)P-R间期>3)每个P波后有QRS波群2、房性早搏:1)提前出现的P波,形态与P波不同2)QRS波群正常3)代偿间歇不完全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3个或3个以上连续出现迅速的QRS波群,QRS波形态基本正常4、心房扑动:1)P波消失,代之以连续的锯齿状的F波(扑动波)2)波幅大小一致,间隔规则,不能全部下传,常以2:1或4:1下传,故心室律规则3)QRS波一般不增宽5心房颤动: 1)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f波(纤颤波)2)心室律(R-R间期)绝对不规则3)QRS波一般不增宽6、室性早搏:1)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的QRS波﹥2)T波方向与主波相反3)代偿间歇完全7、室性心动过速:连续3次以上快速的室性早搏,QRS波群宽大畸形8、心室颤动:P-QRS-T波群完全消失,出现大小不等,极不均匀的颤动波9、房室传导阻滞︰Ⅰ度房室传导阻滞:仅表现为P-R间期延长,>,但无QRS波脱落Ⅱ度房室传导阻滞:Ⅰ型 P波规律出现,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脱落QRS波群,周而复始,称文氏现象Ⅱ型 QRS有规律或不定时的脱落,能传下的P-R间期固定不变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P波与QRS波群毫无相关性,各有各的节律2)P波频率明显高于QRS波频率3)QRS波群形态不定,可以正常或宽大畸形。
房性早搏的心电图表现及治疗房性早搏多数见于正常人,通常不引起自觉症状,亦不会引起循环障碍,有时病人可诉心悸、胸闷。
疲劳、焦虑、吸烟、饮酒、喝浓茶、饮咖啡、洋地黄中毒、心房病变、心力衰竭、心肌缺血及心肌梗塞均可引起房早。
不同疾病引起的房早可出现不同的伴随症状,心脏听诊可听到心脏搏动突然提早出现,而后为延长的代偿间歇,早搏的第一心音较正常响亮,第二心音弱或听不到,早搏的脉搏弱,或者摸不到。
其心电图特征有以下几点:(1)提前出现的P′波(P′波可重叠于前一窦性搏动的T波中)。
(2)P′-R间期正常或轻度延长。
(3)P′波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
(4)P′后QRS波群可正常或畸形。
如有畸形QRS波则称为房性早搏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如P波无QRS波,称为未下传房早。
在同一导联上,如果P′的形态及配对间期不同,称为多源性房早。
(5)常有不完全的代偿间歇,即包括房早在内的两个正常P波之间的时间短于两倍的正常P-P间距早搏的治疗无器质性心脏病的过早搏动,大多数不需要特殊治疗。
频发房性早搏的病人可选用下列药物治疗。
维拉帕米(异搏定)为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
适用于心率偏快、血压偏高、心功能良好的频发房性早搏病人。
口服每次1片 (40毫克 ),每日3次。
或服缓释片,每次半片— 1片(1 20— 240毫克 ),每日1次。
服药期间要注意心率和血压变化,如心率每分钟慢于 55次者则停用。
美托洛尔(倍他乐克)为β—受体阻滞剂。
适用于交感神经张力亢进、血压偏高、心率偏快的频发房性早搏病人,且心功能良好者。
口服每次 12. 5毫克(每片 50毫克 ),每日2次。
服药期间可致心动过缓。
普罗帕酮(心律平)为Ic类抗心律失常药。
适用于心率偏快的频发房性早搏病人。
口服每次3片(每片 50毫克 ),每日3次,有效后改为每次2片,每日3次维持。
可有口干、唇舌麻木、头痛、眩晕、嗜睡、恶心、呕吐、便秘等不良反应。
用量较大时,极个别病人会出现较严重的不良反应。
房性早搏诊断详述*导读:房性早搏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一、诊断房性早搏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心悸、心脏“停跳”感,期前收缩次数过多时自觉“心跳很乱”,可有胸闷、心前区不适、头昏、乏力、摸脉有间歇等。
也有无症状者。
可能因期前收缩持续时间较久,患者已适应。
此外,期前收缩的症状与患者的精神状态有密切关系,不少患者的很多症状是由于对期前收缩不正确的理解和恐惧、焦虑等情绪所致。
检查:[心电图检查]房早的P波提前发生,与窦性P波形态各异。
如发生在舒张早期,适逢房室结尚未脱离前次搏动的不应期,可产生传导中断(称为被阻滞的或未下传的房早)或缓慢传导(下传的PR间期延长)现象。
发生很早的房早可重叠于前面的T波之上,由于不能下传心室,易被误认为窦性停搏或窦房阻滞。
此时,应仔细检查T波形态是否异常加以辨认。
房早使窦房结提前发生除极,因而包括早搏在内的两个窦性P波的间期,短于窦性PP间期的两倍,称为不完全性代偿间歇。
若房早发生较晚,或窦房结周围组织的不应期长,窦房结的节律未被房早扰乱,早搏前后PP间期恰为窦性者的两倍。
称为完全性代偿间歇。
房早发生不完全代偿间歇居多。
房早下传的QRS波群形态通常正常,亦可出现宽阔畸形的QRS波群,称为室内差异性传导。
(1)功能性早搏在中青年人中并不少见,大多数查不出病理性诱因。
往往是在精神紧张、过度劳累、吸烟、酗酒、喝浓茶、饮咖啡后引起的,一般出现在安静或临睡前,运动后早搏消失。
功能性早搏一般不影响身体健康,经过一段时间,这种早搏大多会不治而愈,故无须治疗。
但平时应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紧张和疲劳,思想乐观,生活有规律,不暴食、过量饮酒,每天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2)病理性早搏患心肌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甲亢性心脏病、二尖瓣脱垂及洋地黄中毒时,也常出现早搏。
这属于病理性早搏,常见于下列情况:发生于老年人或儿童;运动后早搏次数增加;原来已确诊为心脏病者;心电图检查除发现早搏外,往往还有其它异常心电图改变。
心电图简答题心电图理论考试简答题及答案1.试述典型心肌梗死的分期及各期的主要心电图表现?答:⑴超急性期(亦称超急性损伤期):心梗发生后数分钟:高大T波→ST段斜型抬高;⑵急性期:心梗后数小时或数日,可持续到数周。
心电图呈一动态演变过程。
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抬高显著者可形成单向曲线,继而逐渐下降。
出现异常Q波或QS波;T波由直立开始倒置。
⑶近期(亚急性期):梗死后数周-数月。
抬高ST段恢复至基线;缺血型T波由倒置较深逐渐变浅,坏死性Q波持续存在。
⑷陈旧期(愈合期):梗死后3-6个月之后或更久。
ST段和T波恢复正常,或T波持续倒置、低平,趋于恒定不变,坏死性Q波残留。
2.简述心房颤动与心房扑动的心电图表现各是什么?答:心房颤动:正常P波消失,代以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颤动波(小波),通常以V1导联最明显,颤动波频率350-600次/min,RR绝对不齐,QRS一般不增宽。
心房扑动:正常P波消失,代之连续的大锯齿状扑动波(F波)。
多在Ⅱ、Ⅲ、avF 导联中清晰可见;F波间无等电位线,波幅大小一致,间隔规则,频率240-350次/min,QRS一般不增宽,心室率规则或不规则。
3.简述风心病二尖瓣型P波的特征是什么?答:P波增宽,时限≥0.12s,P波常呈双峰型,两峰间距≥0.04s,以Ⅰ、Ⅱ、avL 导联明显。
4.简述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其主要的心电图表现有哪些?答:⑴持续的窦性心动过缓,心率<50次/min,且不易用阿托品等药物纠正;⑵窦性停搏或窦性阻滞;⑶慢—快综合征(出现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⑷若病变累及房室交界区,可出现房室传导障碍→双结病变。
5.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现?答:⑴P波与QRS波毫无关系(PR间期不固定);⑵心房率快于心室率。
6.简述心室颤动与心室扑动的心电图表现各是什么?答:室颤:QRS-T波完全消失,出现大小不等,极不匀齐的低小波,频率为200-500次/min。
室扑:无正常QRS-T波,代之以连续快速而相对规则的大振幅波动,频率达200-250次/min。
心电图基础知识入门讲解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正常心电图中,P 波代表()A. 心房除极B. 心房复极C. 心室除极D. 心室复极答案:A解析:正常心电图中,P 波代表心房除极。
2. 心电图中,QRS 波群代表()A. 心房除极B. 心房复极C. 心室除极D. 心室复极答案:C解析:QRS 波群代表心室除极。
3. 正常P 波时限一般小于()A. 0.10sB. 0.11sC. 0.12sD. 0.13s答案:C解析:正常P 波时限一般小于0.12s 。
4. 正常P 波振幅在肢体导联一般小于()A. 0.25mVB. 0.20mVC. 0.15mVD. 0.10mV答案:A解析:正常P 波振幅在肢体导联一般小于0.25mV 。
5. 正常P 波在胸导联振幅一般小于()A. 0.20mVB. 0.15mVC. 0.10mVD. 0.05mV答案:A解析:正常P 波在胸导联振幅一般小于0.20mV 。
6. 正常PR 间期的范围是()A. 0.12 - 0.20sB. 0.10 - 0.16sC. 0.18 - 0.22sD. 0.08 - 0.14s答案:A解析:正常PR 间期的范围是0.12 - 0.20s 。
7. 下列哪种情况PR 间期会延长()A. 预激综合征B. 房室传导阻滞C. 室内传导阻滞D. 低钾血症答案:B解析:房室传导阻滞会导致PR 间期延长。
8. QRS 波群时限正常范围是()A. 0.06 - 0.10sB. 0.08 - 0.12sC. 0.10 - 0.16sD. 0.12 - 0.20s答案:A解析:QRS 波群时限正常范围是0.06 - 0.10s 。
9. 以下哪种情况会导致QRS 波群增宽()A. 室性早搏B. 房性早搏C. 交界性早搏D. 窦性心动过速答案:A解析:室性早搏会导致QRS 波群增宽。
10. 正常ST 段的时限一般为()A. 0.05 - 0.15sB. 0.10 - 0.20sC. 0.15 - 0.25sD. 0.20 - 0.30s答案:A解析:正常ST 段的时限一般为0.05 - 0.15s 。
心电图11月分试卷B科室: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一.概念(每题5分共20分)1.窦性停搏;2.房性早搏;3.室性二联律;4.配对间期;二.填空(每空1分共31分)1.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心电图常见表现;(),(),(),(),()(),(),(),()()。
2.按照异位起搏点的起源部位,早搏可分为(),(),(),其中( )最常见()次之,()最少见。
3.按异位起搏点的起源部位,逸搏和逸搏心律可分为三类;(),(),和()。
其中()最常见,其次(),而房性最少见。
4.室性期前收缩常见于(),(),()与()患者。
5.临床上房性早搏主要见于(),(),(),(),()等,并常是快速()的先兆。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4分)1.心室律绝对不规则心电图是()A,室性心动过速B,房性心动过速2:1传导C,交界性逸博心律D.房颤E,房扑4:1传导2.治疗室颤下列哪种措施最有效()A,人工呼吸B点击除颤C心脏按压D,心脏内注射肾上腺素E.静脉滴注利多卡因3.心电图可见在正常窦性心律,提前出现一宽大畸形的QRS波群,时限0.14s,其前无相关的P波,T波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代偿间歇完全,应为()A,房性早搏B,房室交界性早搏C,室性早搏D,室性心动过速E,右束支传导阻滞4.心房颤动的心电图指标,下列哪项不正确()A,P波消失代之为f波 B.,f波频率为350---600次/分C,心室律规则D,QRS波群形态同室上性心律E,V1导联f波最明显5.室性早搏宽大畸形的QRS波群前均为( )A,无窦性P波B,有窦性P波C,有提早出现的P波D.无相关的P波或提早出现的P”波E.有逆行P波6.心肌梗死的损伤型,心电图改变表现为()A,R波电压降低B,异常Q波C,T波直立高耸D,ST段抬高E,T波未见异常7.心电图上U波明显增高临床上见于()A.高血钾B.高血钙C.低血钾D.低血钙E.低血镁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8分)1.在心电图肢体导联ST段下移一般不超过0.05mv. ( )2.心肌缺血主要使心电图出现ST段改变和T波改变。
常见异常心电图正确识别理论考核一、单选题1心电图上U波明显增高临床上见于:()[单选题]*A.局(血钾B.悬)血钙C.低血钾√D.低血钙E.低血镁2.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心电图P波主要表现有(\[单选题]*A.P波时限≥0.12s,且P波振幅>0.25mVB.P波时限>0.2OSCP波振幅>0.25mVD.P波时限≥0.12s,有切迹√E.V1导联P波切迹3.右房肥大的心电图表现为(\[单选题]*A.P波偃)而宽B.P波增宽CP波尖锐高耸VD.P波出现切迹E.P波呈双峰状4.左房肥大的心电图表现为(1[单选题]*A.P波倒置B.P波增宽√CP波低平D.P波尖锐高耸B.左心房肥大,左心氧巴大伴劳损,室性期前收缩√C.右心房肥大,右心室肥大伴劳损,室性期前收缩D.双侧心房肥大,双侧心室K大,室性期前收缩E.不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室性期前收缩6患者女,72岁,图为其入院心电图()B.心房扑动CST-T 异常D.三度房室传导阻滞E.壅性心率7 .心肌由于长期缺血,在心电图上就会出现"损伤性"图型改变,下列何者最为正确()[单选题]*A.T 波高尖8 .T 波倒置CST 段明显抬高√D.ST 段明显下移E.病理性Q 波9 .典型心绞痛的心电图表现通常不包括()[单选题]*A.ST 段压低B.T 波低平双向或倒置[单选题]A 心房颤动√C.U波倒置D.ST段抬高√E.原有ST-T异常,心绞痛发作时ST-T正常10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提示病理性Q波表示:()[单选题]*A损伤B严重损伤C缺血D坏死√E纤维化11.患者男性,67岁,血液结果提示CTn120ng∕m1,心电图提示H m、AVF导联ST段弓背样抬高,考虑梗死的范围是:()[单选题]*A广泛前壁心肌梗死B前间壁心肌梗死C正后壁心肌梗死D下壁心肌梗死√E高侧壁心肌梗死12.典型的BrUgada综合征患者ST段抬高的形态为()[单选题]*A、上斜型抬高B、弓背向上抬高C、下斜型抬高√D、弓背向下抬高E、水平型抬高13.下列哪项不符合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改变()[单选题]*A.P波频率较QRS波群频率慢√B.P波与QRS波群无固定关系C.QRS波群形态取决于心室起搏点位置的高低D.P-R间期不固定E.P波可为心房颤动波13.窦性心律不齐是指同一导联心电图上PP间距相差()[单选题]*A.>0.18sB.>0.12s√C.>0.10sD.>0.04sE.>0.02s14.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心电图表现,叙述正确的是()[单选题]A.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形态不一的f波B.P波消失,代之以锯齿状F波C.P波变窄,P波宽度<0.12秒D.P波变窄,P波宽度>0.12秒,伴切迹√E.P波提前出现,形态与姿性P波不同15.洋地黄中毒常见的心电图表现是()[单选题]*A.Q-T间期缩短B.心电图AT-T鱼钩状改变C.窦性心动过缓E.室性早搏二联律√16、女,23岁。
房性早搏的心电图表现
房性早搏的心电图表现
临床上诊断房性早搏主要依靠心电图。
1、提早的房性P′波
提早的房性P′波形态、方向、振幅和时间与同导联上的窦性P波不同。
房性P′波可出现于心房绝对不应期以外的任何时相。
P′波出现于ST段内、T-P段之间或T波低平的导联上容易辨认。
P′波与T波或U波重叠在一起时,可使其振幅增高、减低、平坦、切迹、双向、倒置增深等变化,应注意识别。
伴时相性房内差异传导或3相房内传导阻滞者,房性早搏的P′波可异常高大或增宽(图1、图2)。
2、P′-R间期
房性早搏的P′-R间期与R-P′间期的长短有关,R-P′间期愈短,P′-R间期愈长;反之,R-P′间期愈长,P′-R间期愈短,P′-R间期≧120ms。
合并心室预激波时,P′-R间期<120ms。
3、联律间期比窦性性心动周期短。
4、下传QRS波群
房性早搏下传QRS波群形态与窦性QRS波群相同,也可伴时相性室内差异传导、束支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而宽大畸形。
5、代偿间歇
(1)房性早搏引起的窦性回声,不但没有代偿间歇,反而包含有房性早搏的窦性P′-P′周期比1个基本窦律周期还短一些。
(2)房性早搏插入于1个基本窦律周期之中,为无代偿间歇。
(3)多数房性早搏为不完全代偿间歇。
图1 PonT现象房性早搏
男性,68岁。
窦性心律。
房性早出现于T波顶峰上,而使T 波增高变尖,代偿间歇不完全。
图2位于T波上的房性早搏三联律
男性,73岁。
肺气肿,II导联P波0.30mv,右房肥大,房性早搏位于T波上,使T波增高变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