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晶体结构与性质一
- 格式:doc
- 大小:188.50 KB
- 文档页数:5
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卷: 晶体结构与性质一、单选题1.下列推论正确的( )A.的沸点高于,可推测的沸点高于B.为正四面体结构,可推测出也为正四面体结构C.晶体是分子晶体,可推测晶体也是分子晶体,D.是碳链为直线型的非极性分子,可推测也是碳链为直线型的非极性分子2.有四种不同堆积方式的金属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为简单立方堆积②为六方最密堆积③为体心立方堆积④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B.每个晶胞含有的原子数分别为:①1个,②2个,③2个,④4个C.晶胞中原子的配位数分别为:①6,②8,③8,④12D.空间利用率的大小关系为:①<②<③<④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金属键无方向性和饱和性,原子配位数较高B.晶体尽量采取紧密堆积方式,以使其变得比较稳定C.因共价键有饱和性和方向性,所以原子晶体不遵循“紧密堆积”原理D.金属铜和镁均以ABAB…方式堆积4.环六糊精(D-吡喃葡萄糖缩合物)具有空腔结构,腔内极性较小,腔外极性较大,可包合某些分子形成超分子。
图1、图2和图3分别表示环六糊精结构、超分子示意图及相关应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4SiH 4CH 3PH 3NH 4NH +4PH +2CO 2SiO 26C H 38C HA.环六糊精属于寡糖B.非极性分子均可被环六糊精包合形成超分子C.图2中甲氧基对位暴露在反应环境中D.可用萃取法分离环六糊精和氯代苯甲醚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去除废水中的:B.过氧化钠在潜水艇中作为的来源:C.沉淀溶于氨水:D.在溶液中滴加少量溶液:6.碳硼烷酸是一类超强酸,也是唯一能质子化富勒烯(如)但不会将其分解的酸,2Na S 2Hg +2+2-Hg +S HgS ↓2O 22222O 2H O 4OH O --++↑AgCl ()332AgCl 2NH Ag NH Cl⎡⎤+⎣⎦NaOH ()442NH AlSO ()34Al 4OHAl OH -+-⎡⎤+⎣⎦60C其结构如图所示。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晶体的结构与性质专项训练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一、晶体的结构与性质1.有四种不同堆积方式的金属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晶胞中原子的配位数分别为①6,②8,③8,④12B.空间利用率的大小关系为①<②<③<④C.①为简单立方堆积,②为镁型,③为钾型,④为铜型D.每个晶胞含有的原子数分别为①1个,②2个,③2个,④4个2.有关常见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氯化铯晶体中,每1个Cs+与其他8个Cs+等距离紧邻B.干冰晶体中,每1个CO2分子与其他12个CO2分子等距离紧邻C.石墨中由非极性键构成的最小碳环有6个碳原子,每个该小环平均分配6个碳原子D.氯化钠晶体中,每个Na+与其他6个Na+等距离紧邻3.三硫化四磷用于制造火柴即火柴盒摩擦面,分子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三硫化四磷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3B.22 g P4S3含硫原子数目约为1.806×1023C.该物质分子结构中S、P最外层电子数均不为8D.该物质分子中全是极性共价键4.已知C3N4晶体具有比金刚石还大的硬度,且构成该晶体的微粒间只以单键结合。
下列关于C3N4晶体的说法错误的是A.该晶体属于原子晶体,其熔、沸点很高B.该晶体中每个碳原子上连有4个氮原子,每个氮原子连接3个碳原子C.该晶体中碳原子和氮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D.该晶体的结构与金刚石类似,都是原子间以非极性键形成的空间网状结构5.美国某国家实验室成功地在高压下将CO2转化为具有类似SiO2结构的原子晶体,下列关于CO2的原子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CO2的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互为同分异构体B.在一定条件下,CO2的原子晶体转化为分子晶体是物理变化C.CO2的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D.在CO2的原子晶体中,每个C原子周围结合4个O原子,每个O原子与2个碳原子结合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离子晶体中,只存在离子健,不可能存在其它化学键B.可燃冰中甲烷分子与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C.Na2O2、NaHSO4晶体中的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2D.晶体熔点:金刚石>食盐>冰>干冰7.氟在自然界中常以CaF2的形式存在。
②气态物质冷却不经液态直接凝固(凝华)。
③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2.晶胞(1)概念: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
(2)晶体中晶胞的排列——无隙并置。
①无隙:相邻晶胞之间没有任何间隙;②并置:所有晶胞平行排列、取向相同。
(3)一般形状为平行六面体。
(4)晶胞中粒子数目的计算——均摊法晶胞任意位置上的一个粒子如果是被n个晶胞所共有、那么、每个晶胞对这个粒子分得的份额就是1 n 。
长方体(包括立方体)晶胞中不同位置的粒子数的计算命题点1晶胞中粒子数与晶体化学式的确定1.如图所示是某原子晶体A空间结构中的一个单元、A与某物质B反应生成C、其实质是每个A—A键中插入一个B原子、则C物质的化学式为 ( )A.AB B.A5B4C.AB2D.A2B5C [根据结构、可知、在晶体C中、每个A连有4个B、每个B连有2个A、故C中A∶B=1∶2、故C的化学式为AB2。
]2.某Fe x N y的晶胞如图1所示、Cu可以完全替代该晶体中a位置Fe或者b位置Fe、⎩⎪⎨⎪⎧①A周围有4个B ,B 周围有12个A②A周围有2个C ,C 周围有6个A ③B周围有6个D ,D 周围有2个B ④B周围有8个C ,C 周围有8个B ⑤C周围有12个D ,D 周围有4个C ⑥A周围有4个D ,D 周围有4个A命题点2 晶体密度、晶胞参数和空间利用率的计算 5.(20xx·全国卷Ⅰ、节选)图(a)是MgCu 2的拉维斯结构、Mg 以金刚石方式堆积、八面体空隙和半数的四面体空隙中、填入以四面体方式排列的Cu 。
图(b)是沿立方格子对角面取得的截图。
可见、Cu 原子之间最短距离x =________pm 、Mg 原子之间最短距离y =________pm 。
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 、则MgCu 2的密度是________g·cm -3(列出计算表达式)。
5.石墨晶体——混合型晶体(1)石墨层状晶体中、层与层之间的作用是范德华力。
知识清单16晶体结构与性质知识点01晶体和晶体类型一、晶体1.晶体与非晶体的比较比较晶体非晶体结构特征结构微粒(原子、离子或分子)在三维空间里呈_周期性有序__排列结构微粒(原子、离子或分子)_无序__排列性质特征自范性_有___无__熔点_固定___不固定__异同表现_各向异性___无各向异性__实例水、NaCl、Fe玻璃、石蜡两者区别方法间接方法:测定其是否有固定的_熔点__科学方法:对固体进行_X-射线衍射__实验2.获得晶体的三种途径。
①熔融态物质凝固。
②气态物质冷却不经液态直接_凝固(凝华)__。
③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3.非晶体、等离子体和液晶的比较聚集状态组成与结构特征主要性能非晶体内部微粒的排列呈现杂乱无章(长程无序,短程有序)的分布状态的固体某些非晶体合金强度和硬度高、耐腐蚀性强,非晶态硅对光的吸收系数大等离子体由电子、阳离子和电中性粒子组成,整体上呈电中性,带电离子能自由移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流动性液晶内部分子的排列沿分子长轴方向呈现出有序的状态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黏度、形变性,又具有晶体的导热性、光学性质等二、离子晶体1.离子晶体构成微粒_阴、阳离子__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_离子键__方向性和饱和性没有方向性,没有饱和性离子键强弱阴、阳离子半径越小,所带电荷数越多,离子键越强。
硬度较大熔、沸点较高溶解性大多易溶于水等极性溶剂导电、导热性晶体不导电,水溶液或熔融态导电物质类别及举例金属氧化物(如K2O、Na2O)、强碱(如KOH、NaOH)、绝大部分盐(如NaCl)2.离子晶体的性质性质原因熔沸点离子晶体中有较强的离子键,熔化或升华时需消耗较多的能量。
所以离子晶体有较高的熔、沸点和难挥发性。
通常情况下,同种类型的离子晶体,离子半径越小,离子键越强,熔、沸点越高硬度硬而脆。
离子晶体表现出较高的硬度。
当晶体受到冲击力作用时,部分离子键发生断裂,导致晶体破碎导电性不导电,但熔融或溶于水后能导电。
第38讲晶体结构与性质1.晶体和晶胞(1)晶体与非晶体(2)获得晶体的三条途径①熔融态物质凝固。
②气态物质冷却不经液态直接凝固(凝华)。
③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3)晶胞①概念:描述晶体结构的□11基本单元。
②晶体与晶胞的关系:数量巨大的晶胞“□12无隙并置”构成晶体。
③晶胞中粒子数目的计算——均摊法:如某个粒子为n个晶胞所共有,则该粒子有□131n属于这个晶胞。
2.四种类型晶体的比较3.离子晶体的晶格能(1)定义:气态离子形成1摩尔离子晶体释放的能量,通常取正值,单位:□31kJ·mol -1。
(2)影响因素①离子所带电荷数:离子所带电荷数越□32多,晶格能越□33大。
②离子的半径:离子的半径越□34小,晶格能越□35大。
(3)与离子晶体性质的关系晶格能越大,形成的离子晶体越□36稳定,且熔点越□37高,硬度越□38大。
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并指明错因。
(1)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一定是晶体。
(×)错因:自发地呈现多面体外形的才是晶体,人为制造出的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如玻璃、木材、陶瓷等均不是晶体。
(2)冰中包含的作用力有范德华力、氢键和共价键。
(√)错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区分晶体和非晶体最可靠的方法是测定其有无固定熔点。
(×)错因:区分晶体和非晶体最可靠的科学方法是对固体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
(4)1 mol金刚石和SiO2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均为4N A。
(×)错因:1_mol金刚石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2N A。
(5)金刚石网状结构中,由共价键形成的碳原子环中,最小的环上有6个碳原子。
(√)错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低。
第39讲晶体结构与性质1.(1)SiC的晶体结构与晶体硅的相似,其中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微粒间存在的作用力是________。
SiC晶体和晶体Si的熔、沸点高低顺序是________。
(2)氧化物MO的电子总数与SiC的相等,则M为________(填元素符号)。
MO是优良的耐高温材料,其晶体结构与NaCl晶体相似。
MO的熔点比CaO的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C、Si为同一主族的元素,CO2和SiO2的化学式相似,但结构和性质有很大的不同。
CO2中C与O原子间形成σ键和π键,SiO2中Si与O原子间不形成上述π键。
从原子半径大小的角度分析,为何C、O原子间能形成上述π键,而Si、O原子间不能形成上述π键:_____________________,SiO2属于________晶体,CO2属于________晶体,所以熔点CO2________SiO2(填“<”“=”或“>”)。
(4)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MgO、CO2、Mg六种晶体的构成微粒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熔化时克服的微粒间的作用力分别是__________。
2.(1)①科学家把C60和K掺杂在一起制造了一种富勒烯与钾的化合物,该物质在低温时是一种超导体,其晶胞如图所示,该物质中K原子和C60分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_。
②继C60后,科学家又合成了Si60、N60。
请解释如下现象:熔点Si60>N60>C60,而破坏分子所需要的能量N60>C60>Si60,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铜晶体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铜的原子半径为127.8 pm,列式计算晶体铜的密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是周期表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A与钙可组成离子化合物,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该化合物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1.有关晶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稳定B.原子晶体中共价键越强,熔点越高C.冰熔化时水分子中共价键发生断裂D.氯化钠熔化时离子键未被破坏解析:选B。
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其熔、沸点越高;分子内化学键的键能越大,分子越稳定,A错;原子晶体中共价键越强,其熔点越高,B正确;冰熔化时分子间作用力受到破坏,水分子中共价键未发生断裂,C错;氯化钠晶体熔化时离子键被破坏,D错。
2.下列关于晶体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CaTiO3的晶体结构模型(图中Ca2+、O2-、Ti4+分别位于立方体的体心、面心和顶点) A.分子晶体中都存在共价键B.如上图,CaTiO3晶体中每个Ti4+和12个O2-相紧邻C.SiO2晶体中每个硅原子与两个氧原子以共价键相结合D.金属晶体的熔点都比分子晶体的熔点高解析:选B。
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晶体中不存在共价键。
据图可知CaTiO3晶体中,Ti4+位于晶胞的顶点,O2-位于晶胞的面心,故Ti4+的O2-配位数为12。
SiO2晶体中每个硅原子与四个氧原子相连。
汞常温下为液态,其熔点比一般分子晶体还低。
3.下列关于晶格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晶格能指形成1 mol离子键所放出的能量B.晶格能指破坏1 mol离子键所吸收的能量C.晶格能指1 mol离子化合物中的阴、阳离子由相互远离的气态离子结合成离子晶体时所放出的能量D.晶格能的大小与晶体的熔点、硬度都无关解析:选C。
晶格能指1 mol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由相互远离的气态离子结合成离子晶体时放出的能量。
4.下列各项所述的数字不是6的是( )A.在NaCl晶体中,与一个Na+最近的且距离相等的Cl-的个数B.在金刚石晶体中,最小的环上的碳原子个数C.在二氧化硅晶体中,最小的环上的原子个数D.在石墨晶体的片层结构中,最小的环上的碳原子个数解析:选C。
在二氧化硅晶体中,最小的环上有6个硅原子、6个氧原子。
第34讲 晶体结构与性质(一)【考纲要求】1、理解离子键的形成,能根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解释其物理性质。
2、了解原子晶体的特征,能描述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3、理解金属键的含义,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
4、了解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
5、了解氢键的存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能列举含有氢键的物质。
6、了解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的结构微粒、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
7、了解简单配合物的成键情况。
【课前预习区】一、认识晶体1、晶体的定义:微观粒子在空间按一定规律做周期性重复排列构成的固体物质2、晶体的特性:(1)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自范性:在适宜的条件下,晶体能够自发的呈现封闭的、规则的多面体外形。
) (2)有确定的熔点(3)各向异性:在不同的方向上表现不同的性质 (4)具有特定的对称性3、晶体是由晶胞堆积得到的,故晶胞就能反映整个晶体的组成。
利用晶胞可以求化学式——均摊法。
均摊法是指每个晶胞平均拥有的粒子数目。
若某个粒子为N 个晶胞所共有,则该粒子有1/N 属于此晶胞。
以正方体晶胞为例,晶胞中不同位置的粒子对晶胞的贡献为:顶点原子_______属于此晶胞 棱上原子_______属于此晶胞面上原子_______属于此晶胞 体内原子完全属于此晶胞若晶胞为六棱柱,则顶点原子有________属于此晶胞,棱上有________属于此晶胞。
练习、硼镁化合物刷新了金属化合物超导温度的最高记录。
该化合物晶体结构中的重复结构单元如图所示。
十二个镁原子间形成正六棱柱,两个镁原子分别在棱柱上底、下底的中心;六个硼原子位于棱柱内。
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 A 、Mg 14B 6 B 、MgB 2 C 、Mg 5B 12 D 、Mg 3B 2二、晶体结构1、金属晶体(1)金属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键微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征: 影响金属键强弱因素及对金属性质的影响:(2)金属晶体:(3)金属晶体物理性质的解释● ○ BMg2、离子晶体(1)离子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键微粒:_________________ 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离子键强弱因素:(2)离子晶体定义:(3)晶格能:①影响因素②与离子晶体性质的关系:晶格能越大,形成的离子晶体越,且熔点越,硬度越。
(4)常见的晶胞类型①氯化钠型配位数:________。
即每个钠离子周围距离最近且相等的氯离子有_____个,每个氯离子周围距离最近且相等的钠离子有_____个,每个钠离子周围距离最近且相等的钠离子有_____个,每个氯离子周围距离最近且相等的氯离子有______个。
晶胞中Na+和Cl-的数目分别为:________②氯化铯型配位数:________。
即每个铯离子周围距离最近且相等的氯离子有______个,每个氯离子周围距离最近且相等的铯离子有______个,每个铯离子周围距离最近且相等的铯离子有_______个,每个氯离子周围距离最近且相等的氯离子有______个。
晶胞中Cs+和Cl-的数目分别为:_________3、原子晶体(1)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几种常见的原子晶体①金刚石:结构:空间网状结构,碳原子以______杂化与它紧邻的四个碳原子以共价键结合。
键角_______。
晶体内最小环为______元环。
12克金刚石含_______摩尔共价键。
②晶体硅:与金刚石结构相同③水晶:在晶体硅结构中的每个Si—Si键中插入一个氧原子,便可得到以硅氧四面体为骨架的二氧化硅的结构。
最小环为______元环。
第34讲 晶体结构与性质(一)【课堂互动区】考点一、晶体空间结构及相关计算例1、1987年2月,朱经武教授等发现钇钡铜氧化物在90K 温度下即具有超导性。
若该化合物的结构单元如右图所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为( )A 、YBa 2CuO 7-xB 、YBa 2Cu 2O 7-xC 、YBa 2Cu 3O 7-xD 、YBa 2Cu 4O 7-x变式1、许多物质在通常条件下是以晶体的形式存在,而一种晶体又可视做由若干相同的基本结构单元构成,这些基本结构单元在结构化学中被称作晶胞。
已知某化合物是由钙、钛、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晶体,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则该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例2、(06江苏卷)下列关于晶体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 、分子晶体中都存在共价键B 、CaTiO 3晶体中每个Ti 4+和12个O 2-相紧邻 C 、SiO 2晶体中每个硅原子与两个氧原子以共价键相结合D 、金属晶体的熔点都比分子晶体的熔点高变式2、碘元素有多种价态,可以形成多种含氧阴离子I x O y n —。
由2个IO 62—正八面体共用一个面形成的I x O y n —的化学式为( ) A 、I 2O 94— B 、I 2O 106— C 、I 2O 118—D 、I 2O 1210— 规律小结:考点二、晶体微粒间的作用力及物理性质的比较例3、(2008全国Ⅰ卷)下列化合物,按其品体的熔点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 、SiO 2 CsCl CBr 4 CF 4B 、SiO 2 CsCl CF 4 CBr 4C 、CsCl SiO 2 CBr 4 CF 4D 、CF 4 CBr 4 CsCl SiO 2变式3、(06广东卷)下列物质性质的变化规律,与共价键的键能大小有关的是( )A 、F 2、Cl 2、Br 2、I 2的熔点、沸点逐渐升高B 、HF 、HCl 、HBr 、HI 的熔点、沸点依次升高C 、金刚石的硬度、熔点、沸点都高于晶体硅D 、NaF 、NaCl 、NaBr 、NaI 的熔点依次降低例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CaTiO 3晶体结构模型 图中Ca 2+、O 2-、Ti 4+分别位于立方体的体心、面心和顶点A、原子晶体中只存在非极性共价键B、分子晶体的状态变化,只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C、金属晶体通常具有导电、导热和良好的延展性D、离子晶体在熔化状态下能导电变式4、X是核外电子数最少的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元素,Z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Y,W可以形成自然界最硬的原子晶体。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WX4是沼气的主要成分B、固态X2Y是分子晶体C、ZW是原子晶体D、ZY2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规律小结】:晶体熔沸点高低的比较:(1)不同晶体类型的比较(2)同种晶体类型的比较a、原子晶体:b、离子晶体:c、金属晶体:【课后巩固区】1、(08四川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离子晶体中每个离子的周围均吸引着6个带相反电荷的离子B、金属导电的原因是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金属产生自由电子,电子定向运动C、分子晶体的熔沸点低,常温下均呈液态或气态D、原子晶体中的各相邻原子都以共价键相结合2、(07上海卷)下列有关化学键与晶体结构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元素组成的分子中一定只有极性键B、离子化合物的熔点一定比共价化合物的高C、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D、含有阴离子的化合物一定含有阳离子3、(06天津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乙醇或CCl4可提取碘水中的碘单质B、NaCl和SiC晶体溶化时,克服粒子间作用力的类型相同C、24Mg32S晶体中电子总数与中子总数之比为1︰1D、H2S和SiF4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4、有关晶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稳定B、原子晶体中共价键越强,熔点越高C、冰熔化时水分子中共价键发生断裂D、氯化钠熔化时离子键未被破坏5、(08海南卷)已知X、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离子晶体,其晶胞如图所示,则下面表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正确的 ................................................................................. ()A.ZXY3B.ZX2Y6C.ZX4Y8D.ZX8Y126、(09福建)Q、R、X、Y、Z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
已知:①Z的原子序数为29,其余的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②Y原子价电子(外围电子)排布ms n mp n③R原子核外L层电子数为奇数;④Q、X原子p轨道的电子数分别为2和4。
请回答下列问题:(1)Z2+ 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2)在[Z(NH3)4]2+离子中,Z2+的空间轨道受NH3分子提供的形成配位键。
(3)Q与Y形成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分别为甲、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稳定性:甲>乙,沸点:甲>乙b、稳定性:甲>乙,沸点:甲<乙c、稳定性:甲<乙,沸点:甲<乙d、稳定性:甲<乙,沸点:甲>乙(4) Q、R、Y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数值由小到大的顺序为(用元素符号作答)(5)Q的一种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为26,其中分子中的σ键与π键的键数之比为。
(6)五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与最小的两种非金属元素形成的晶体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