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表
- 格式:doc
- 大小:114.50 KB
- 文档页数:2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人教版二年级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坚决完成《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各项基本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生活入手,结合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案。
通过本学期数学课堂教学,夯实学生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数学兴趣模式。
圆满完成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任务。
二、学情分析:二年级(3)班学生共45人,男生28人,女生17人,大部分家住附近小区。
家庭学习环境良好,家长有一定辅导能力的约占50%,其余学生全靠课堂教学进行数学学习。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结果,及格率100%,优生率49%。
总体来看,学生在100以内的加减法,表内乘法的计算方面基本达到教学要求,但少数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仍需提高。
在数学知识的应用方面,学生有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但一部分学生欠仔细、灵活。
在数学的学习习惯上,听课习惯、作业习惯都有一定进步,但学生在学会审题上还需要培养和训练。
三、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包括以下一些内容: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一)、观察物体(一),表内乘法(二),量一量、比一比,认识时间,数学广角-搭配(一),总复习等。
这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是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表内乘法(二)及用数学解决问题。
1、长度单位:本单元是在学生已学过“比长短”,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学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长短的基础上,来学会一些计量长度知识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建立长度的观念,了解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和它们之间的进率.难点是让学生认识线段,了解线段的特征.关键是在教学中注意呈现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使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再让学生亲自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中,了解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并初步认识线段、学习量、画线段的方法.2、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地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加强估算思路的学习,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难点是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理.关键是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去提出所要解决的计算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增加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迁移学习新知识,通过动手操作加强对算理的理解.3、角的初步认识: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难点是让学生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关键是在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认识角和直角,在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等动手操作活动中,加强对角和直角的认识.4、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重点是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难点是“4”、“6”乘法口诀的学习.关键是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中正确建立乘法的含义.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熟记2—6的乘法口诀.5、观察物体(一):本单元包括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重点是指导学生观察物体、建立空间观念.难点是在学生“按对称轴画出另一半”等动手实践活动.关键是按照知识引入-----概念教----适应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教学,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6、表内乘法(二):本单元的内容是在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继续学习7、8、9的乘法口诀.重点是使学生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难点是使学生熟记7—9的乘法口诀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关键是充分利用2—6乘法口诀学习方法和思考方法迁移学习7、8、9的乘法口诀.采用多种方法,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熟记口诀的兴趣.解决问题时要联系生活实际,加强直观操作.7、认识时间:本单元的教学是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学习了“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最新小学二年级苏教版上册数学教学计划及进度表最新小学二年级苏教版上册数学教学进度安排表单元。
教学内容。
课时。
日期。
备注一。
100以内的加减法。
9.9月2日-9月21日思维训练。
2第一单元单元练。
1二。
平行认识多边形。
6.9月23日-10月16日5的乘法口诀。
1乘法初步认识。
1思维训练。
2第二单元练。
1三。
平均分。
5.10月18日-11月8日表内除法。
3思维训练。
2第三单元练。
1四。
认识线段。
2.11月11日-11月15日认识厘米。
2厘米和米。
1思维训练。
1第四单元练。
1五。
认识图形的相似性。
1.11月18日总复。
1.11月19日这是最新小学二年级苏教版上册数学教学进度安排表。
教学内容分为五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不同的课时和日期。
第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是100以内的加减法,共有9个课时,时间是从9月2日到9月21日。
其中包括2个思维训练课和1个第一单元单元练。
第二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平行认识多边形,共有6个课时,时间是从9月23日到10月16日。
其中包括1个5的乘法口诀课、1个乘法初步认识课、2个思维训练课和1个第二单元练课。
第三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平均分和表内除法,共有5个课时,时间是从10月18日到11月8日。
其中包括2个思维训练课和1个第三单元练课。
第四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是认识线段、认识厘米和厘米和米,共有5个课时,时间是从11月11日到11月15日。
其中包括1个思维训练课和1个第四单元练课。
第五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是认识图形的相似性,只有1个课时,时间是11月18日。
最后还有1个总复课,时间是11月19日。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一、指导思想: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以《2022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导,严格遵循上级的教育方针,正确传授学生知识,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思想教育,培养其成为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认真培养其数感,提高其计算能力,培养其空间观念,并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他们的认知水平仍有限,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三、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包括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一)、观察物体(一)、表内乘法(二)、认识时间、数学广角——搭配(一)等内容。
教材注重通过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和表内乘法的计算。
2.长度单位的认识和测量,角的初步认识。
3.认识时间和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
4.乘法口诀的记忆和应用。
难点:1.解决实际问题时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和分析。
2.空间观念的建立和发展。
3.乘法口诀的推导和灵活运用。
五、教学目标:1. 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能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3. 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画直角。
4. 熟记乘法口诀,能熟练地计算表内乘法。
5. 能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初步形成空间观念。
6. 认识时间,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
7. 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8. 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六、教学措施:1. 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24年秋学期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表一、学情分析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数学教育教学工作,本班共有学生45人,其中男生24人,女生21人。
大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较好,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生思维已开始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已开始尝试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但计算速度、参与讨论的能力,解答应用题的思维能力等还需进一步培养。
另外,学生心理特征、思维发展不一致,需要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注重因材施教。
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和有效开展课堂讨论和提高学习效果、提升数学素养乃至综合素养将是本学期工作努力的方向。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内容包括: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一),观察物体(一),表内乘法(二),量一量,比一比,认识时间,数学广角:搭配(一),总复习等。
其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包括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的运算。
表内乘法(一)单元包括乘法的初步认识,2~6的乘法口诀,求相同加数和的应用题。
表内除法(一)单元包括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应用题。
本册教学重点是对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的学习,这是学习一位数乘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算法,能正确计算。
初步把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熟悉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来,初步会用刻度尺量长度(限整厘米)。
初步形成估量意识。
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乘法口诀,能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看到的物体外形,了解轴对称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了解镜面对称现象。
初步熟悉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了解角和直角,知道角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推断一个角是否是直角。
最新北师大版二班级上册数学教学方案及教学进度表教学方案及教学进度表教材版本:北师大版二班级上册数学教材教学目标:1.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使同学逐步把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基本的数学计算力量和基本的数学思维方式;2. 培育同学的数学爱好和学习习惯,进展同学的数学思维和制造力;3. 培育同学的数学推理和解决问题的力量;4. 培育同学的合作与沟通力量。
教学内容及教学进度:第一单元:生疏0和1(估计2周)1. 生疏数0和数1;2. 依据正确的声音和次序会唱数词儿歌;3. 完成简洁的数目的加法和减法;4. 把握数0和数1的书写。
其次单元:1—5的数数和书写(估计2周)1. 生疏数1—5;2. 能正确数1—5,初步应用数1—5;3. 把握数1—5的写法,能按正确的次序默写数1—5;4. 用数1—5完成简洁的加法和减法。
第1页/共4页第三单元:生疏6—10的数数和书写(估计2周)1. 生疏数6—10;2. 能正确数6—10,初步应用数6—10;3. 把握数6—10的写法,能按正确的次序默写数6—10;4. 用数6—10完成简洁的加法和减法。
第四单元:生疏11—20的数数和书写(估计2周)1. 生疏数11—20;2. 能正确数11—20,初步应用数11—20;3. 把握数11—20的写法,能按正确的次序默写数11—20;4. 用数11—20完成简洁的加法和减法。
第五单元:生疏长方形(估计2周)1. 生疏长方形;2. 能够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3. 能够观看和描绘长方形;4. 能够用长方形构建物体。
第六单元:生疏圆(估计2周)1. 生疏圆和半圆;2. 能够观看和描绘圆;3. 能够用圆构建物体。
第七单元:生疏时间和时间的关系(估计2周)1. 生疏钟表和时间的基本概念;2. 能正确读懂整点和半点的时间;3. 能初步应用时间的概念,解决简洁的时间问题。
第八单元:生疏金钱和金钱的应用(估计2周)1. 生疏不同面额的人民币;2. 能正确识别和组合人民币;3. 能初步应用金钱的概念,解决简洁的金钱问题;4. 培育节省和合理使用金钱的意识。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数学教学工作计划及进度表一、教学目标
在本学期的数学教学中,我们的目标主要包括:
1.确保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包括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运算;
2.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他们对数学的积极认识。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的数学教学内容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加法和减法;
2.乘法和除法;
3.数的大小比较;
4.空间与图形。
三、教学安排
根据上述内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安排:
•第1-2周:复习加法和减法,进行相关练习;
•第3-4周:学习乘法和除法,掌握基本原理;
•第5-6周:学习数的大小比较,进行综合练习;
•第7-8周:学习空间与图形,进行实际操作。
四、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多种方法,包括:
1.利用教材和教具进行讲解;
2.设计趣味性强的数学游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鼓励学生多做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估
为了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我将采用以下方法:
1.日常课堂表现评价;
2.课后作业评定;
3.定期小测验。
六、教学进度表
为了保证教学进度的顺利推进,我制定了以下进度表:
•第1-2周:完成加法和减法的复习;
•第3-4周:完成乘法和除法的学习;
•第5-6周:完成数的大小比较的教学;
•第7-8周:完成空间与图形的学习。
七、总结
通过本学期的数学教学工作计划,我将全力以赴,努力完成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他们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希望每位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有所收获,更加热爱和喜欢数学!。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进度表教学计划
第一单元:数的概念与比较
- 研究数的读法和书写
- 掌握数的比较大小
- 进行简单的数的排序
第二单元:加法与减法
- 研究加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 掌握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 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第三单元:进位与退位
- 研究加法进位的概念和规则
- 研究减法退位的概念和规则
- 进行带有进位和退位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第四单元:乘法与除法
- 研究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 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 进行简单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教学进度表
注意:以上时间安排仅供参考,具体教学进度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
总结
本教学计划旨在帮助二年级学生建立对数的概念和基本运算的理解,并逐步提升他们的计算能力。
通过清晰的教学进度和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我们将确保学生在数学上册的学习中获得良好的进展。
XXX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XXX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包括数与代数和空间与图形两个部分。
数与代数的内容包括加减、购物、数一数与乘法、2~5的乘法口诀、分一分与除法、6~9的乘法口诀和除法。
空间与图形的内容包括图形的变化和测量。
此外,实践活动部分包括班级旧物市场和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
二、学情分析班级共有45名学生,其中男生25人,女生20人。
经过一年的数学研究,二年级的孩子的基本知识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研究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合作互助的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
但是,学生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
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研究方法的培养,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数与代数部分的教学目标如下:1.第一单元“加与减”:学生能够掌握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2.第二单元“购物”:学生通过购物活动,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元、角、分及其相互关系,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
结合购物情境进行简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学生通过“数一数”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联系。
4.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和第八单元“6~9的乘法口诀”:学生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5.第七单元“分一分与乘法”和第九单元“除法”: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联系。
2024年秋学期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表一、学情分析本学期由我担任二年级数学教育教学工作,本班共43人,其中男生21人,女生22人。
整体上看,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的比较扎实,对数学学习兴趣较高。
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一定的素养,合作意识明显,个别学生学习基础不太好,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龄儿童正在从形象思维为主过渡到抽象思维为主的关键时期,思维能力较弱,学习方法待优化。
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多关注学趣培养和学法指导,教学与作业设计中注重思维能力培养,注重素养提升,注重导优辅差工作,实现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与教材分析本册教学内容有:“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一)”、“表内除法(一)”、“厘米和米”、“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观察物体”、“期末复习”,共8个单元。
以及实践活动课:“有趣的七巧板”和“我们身体上的‘尺’”等。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单元要求掌握正确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十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能根据算式的特点选择笔算和口算方法。
“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单元要求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以及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能正确识别这些图形,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初步了解平行四边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表内乘法(一)”单元要求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 1~6 的乘法口诀;教学难点是理解 4、6 的乘法口诀,会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表内除法(一)”单元学习应立足于除法概念本质的建立,运用多种表征方式之间的相互转换,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除法概念。
通过设计丰富、有趣的活动和练习,提高学生表内除法运算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厘米和米”单元要求在测量物体(或线段)长度的过程中,初步学初步认识线段,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