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下册导航-期末知识整理和复习
- 格式:doc
- 大小:709.00 KB
- 文档页数:24
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五下知
识点总结
一、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生活:
1. 生物多样性的含义:指地球上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和生物个体的多样性。
2. 不同生态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包括陆地生态系统、水生生态系统和空气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
3. 人类生活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保护生物多样性对维持人类生态平衡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人类生命活动与健康:
1. 生命活动的特征:呼吸、运动、进食、排泄、感觉、自我保护和繁殖。
2. 饮食结构与健康:合理搭配食物,均衡摄入各种营养物质,保持身体健康。
3. 运动与健康:适度运动可以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
4. 疾病的预防与控制:保持个人卫生,做好疫苗接种,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三、天地人与社会:
1. 地球的运动:包括地球自转和公转。
2. 地球的结构与特点:地壳、地幔和地核的组成,地震与火山的形成原因。
3. 导电材料与电路: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的区别,简单电路的搭建和运作。
4. 简单机械与动力:杠杆原理、滑轮原理和斜面原理,动力的转化与传递。
四、科学发现与发明:
1. 科学发现的过程与方法:观察、提问、假设、实验和总结。
2. 发明创造对社会的影响:发明的应用可以方便人们的生活和劳动。
3. 著名科学家及其发明:如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爱迪生的电灯发明等。
以上是五年级科学下册的知识点归纳总结,希望对同学们的研究有所帮助。
---
此回答仅供参考,具体内容以教材为准。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第一单元:沉和浮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物体在水中有的沉,有的浮。
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其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
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在重量相同的情况下,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大的容易浮。
潜水艇原理: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通过改变自身的重量来实现沉浮。
改变物体沉浮的方法: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第二单元:热衣服的作用: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但衣服不能产生热,衣服的作用是保温,阻止热量散发,同时阻挡冷空气进入。
热胀冷缩现象:液体的热胀冷缩: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
液体的热胀冷缩实验图中,烧瓶放入热水中玻璃管内液面升高,放入冷水中玻璃管内液面下降。
其它液体也会热胀冷缩。
空气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空气的热胀冷缩比水的变化更快,体积变化也比水的更明显。
金属一般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但有些固体和液体在一定条件下反而是热缩冷胀,例如锑和铋这两种金属。
热传递: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
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
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本单元主要介绍了时间的测量方法,包括使用水钟、日晷、沙漏等工具来计时。
同时,还探讨了时间的流逝以及如何利用时间进行生活和工作的安排。
复习建议:重点复习物体沉浮的原理和影响因素,理解潜水艇的工作原理。
掌握热胀冷缩的现象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了解不同的时间测量方法和工具的使用原理。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资料全套
知识点1:植物
- 植物的特征:有根、茎、叶、花、果实等部分。
- 植物的生长过程:种子发芽,根向下生长吸收水分和养分,茎向上生长支撑植物,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食物。
- 植物的繁殖方式: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有性繁殖需要花朵和传粉,无性繁殖可以通过种子、茎、根等进行。
知识点2:动物
- 动物的特征:有机体结构复杂,能够运动,需要摄取食物来获取能量。
- 动物的分类:按照骨骼结构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按照饮食性分为食草动物、食肉动物和杂食动物等。
- 动物的繁殖方式: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有性繁殖通过交配和生育后代,无性繁殖可以通过分裂、发芽等方式进行。
知识点3:物质和能量
- 物质的属性:物质具有质量、体积和形状等属性,可以通过观察、测量和描述来研究。
- 物质的变化:物质可以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是物质的状态改变,而化学变化是物质组成的改变。
- 能量的转换:能量可以转化为不同形式,如热能、光能、动能等。
能量转换是物质变化和运动的动力。
知识点4:天气与季节
- 天气的变化:天气可以表现为晴朗、阴霾、多云、雨、雪等不同的状态。
气温、湿度、风向风力等因素影响着天气的变化。
- 季节的变化:季节分为春、夏、秋、冬四季,不同季节有不同的气温、降水量和植物生长状态。
- 天气与季节的关系:不同季节有不同的天气特征,如春天多雨、夏天炎热、秋天凉爽、冬天寒冷等。
以上是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的全套资料,希望能对同学们的复习有所帮助。
祝大家考试顺利!。
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重点复习题班级姓名一、科学概念填空题第一单元《沉和浮》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在水中沉的物体如:橡皮、回形针、小石块;在水中浮的物体如:泡沫塑料块、萝卜、蜡烛、带盖的空瓶。
3.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即对于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
如:一块完整的橡皮放在水中是沉的,切一千分之一放入水中还是沉的。
4.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体积、形状、材料、液体的性质即不同的液体等)都有关。
(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大小)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轻重)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5.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重量)来控制沉浮的。
6.科学家经常控制其他因素不变,来研究某一因素是否对物体产生作用。
7.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定律。
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8.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因此船造得尽量大,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9.相同重量橡皮泥做成不同形状,浸入水中的体积大即排开的水量也越大,越容易浮。
10.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11.(上浮物体)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12.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重力)时就(下沉)下沉物体的浮力=空气中的重力—水中的拉力;静止漂浮在水面或悬浮的物体,(浮力=重力),浮力和重力的方向(相反),浮力方向竖直向(上),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13.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排开的水量有关,排开的水量越大(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五年级下册的科学学习内容主要包括物理、生物和地理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对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进行整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科学知识。
一、物理知识点1. 光的传播- 光的传播方式:直线传播和反射传播- 光的反射:光线遇到平面镜或曲面镜时发生反射- 眼睛和光的反射:眼睛通过反射接收光线,形成视觉感知2. 显微镜- 显微镜的构造:包括物镜、目镜和调焦装置- 显微镜的用途:观察微小的物体,如细胞、细菌等3. 电路- 电路的基本元件:导线、电源、开关、灯泡等- 电流的产生与传导:电流是由电源产生,在导线中传导- 串联和并联电路:不同电路连接方式的特点与应用4. 磁铁- 磁铁的基本性质:具有吸引和排斥金属物质的能力- 磁场的作用和方向:磁场使磁铁具有吸引力和排斥力,磁力的方向由南极到北极二、生物知识点1. 动物的生长与繁殖- 动物的生长过程:幼体经过生长逐渐成长为成体- 动物的繁殖方式:包括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方式2. 植物的生长与繁殖- 植物的生长过程:幼苗经过生长逐渐成长为成株- 植物的繁殖方式:包括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方式3. 昆虫的结构和功能- 昆虫的身体结构:头、胸、腹三个部分,有触角和复眼- 昆虫的功能:飞行、吮吸花蜜、觅食、保护自己等4. 树木的特点和作用- 树木的特点:木本植物,具有根、茎、叶等部分- 树木的作用:保持水土、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三、地理知识点1. 中国的地理特点- 国土总面积和陆地面积:中国是世界第三大国家,陆地面积居世界第四位- 自然地理特点:地形、气候、水系、植被等方面多样性2. 地球与太阳的关系- 地球自转和公转:自转是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公转是地球绕太阳轨道运动- 季节的变化:由于地球公转而导致不同季节的交替3. 地球的水资源- 水资源的分布:地球上约70%的面积被水覆盖,但可供人类利用的水资源却很有限- 水资源的重要性和保护:水是生命之源,需要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4. 地图与方向- 地图的制作和使用:地图是描述地球表面的平面图,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球上各个地方的位置和特征- 方向的表示:地图上常用指南针表示方向,北、东、南、西为主要方向通过对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的整理,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物理、生物和地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重点知识
点总结
本文档旨在总结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的期末复重点知识点,以帮助同学们复备考。
以下是各章节的重点内容概述:
第一章:水和空气
- 根据摩擦的程度判断物体的粗细
- 空气可占据一定的空间,有重量和弹性
- 水的不同形态:液体、固体和气体
- 比较不同材质的物体的吸水能力
第二章:物体和力
- 物体的常见属性:形状、颜色、硬度等
- 物体的受力情况和变形程度
- 重力的作用和测量
- 弹力的产生和利用
第三章:运动和力
- 运动的不同状态: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运动
- 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 重力对物体的影响
- 摩擦力的作用和利用
第四章:人体的运动
- 人体骨骼和肌肉的作用
- 运动对身体的好处
- 如何保护骨骼和肌肉
- 健康饮食与健康体魄的关系
第五章:科学实验
- 实验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 观察实验现象并进行推理和解释- 记录实验结果和分析数据
- 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
第六章:水的利用
- 水的重要性和用途
- 节约用水的方式和方法
- 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 水污染的原因和影响
第七章:新鲜空气
- 空气的组成和特性
- 空气的污染和防治
- 空气的自然循环和人为干扰
- 空气质量对健康的影响
以上是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的期末复习重点知识点总结。
同学们在复习备考时,可以重点关注上述内容,并结合教材中的相关练习进行练习和巩固。
祝同学们取得好成绩!。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复习题纲第一单元沉和浮一、填空:1、石块放入水中,沉下去了,木块放入水中,浮起来了。
2、从井中提水时,同样是盛满水的桶,离开水面后要比在水中感觉重很多。
3、在水中沉的物体如:橡皮、回形针、小石块;在水中浮的物体如:泡沫塑料块、萝卜、带盖的空瓶。
4、由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
改变它们的轻重和体积的大小,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是不会改变的。
5、物体的沉浮与它的大小有关,与它的重量有关。
6、把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虽然它的轻重没有变,但它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7、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定律。
8、船是人类的伟大发明,自从有了船,人们可以自由方便地在水面上行驶,也可以把很多的货物运送到远方。
9、造船计划包括:准备、制作、改进和完成。
10、在水中的物体,都受到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浮力。
浮在水面上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沉入水中的物体也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
11、不同的液体产生的浮力大小不同。
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液体中,有的浮,有的沉。
12、在约旦与巴勒斯坦之间,有一个名叫死海的咸水湖,海水的含盐量比普通海水高出六七倍。
13、“沉浮子”为什么能够沉浮自如呢,它在瓶中的重量并没改变,那么改变的因素只能是体积。
14、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
15、一个杯子中装着油、水、糖浆,在最下层的应是糖浆。
16、将钩码分别放在清水、盐水、糖水、酒精中,它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最小,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最大。
17、有一种能够比较液体轻重的仪器,叫做比重计。
二、问答题:1、把橡皮和萝卜切成大小不同的块,做在水中的沉浮试验,可以得到什么结论?(课本P3)答: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
改变它们的重量和体积大小,沉浮状况不会改变。
2、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变化有什么规律?(课本P4)答:答案同第一题。
五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写作目的本文档旨在为五年级学生提供科学学科的复习资料。
通过系统整理和总结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帮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并为他们的学习提供指导。
一、物质与能量1. 物质的分类物质是构成世界的基本要素,可以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两类。
•纯物质是由同种元素或化合物组成的,具有一定的固定化学性质和组成比例。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其组成比例可以随意改变。
2. 物质的三态物质在常温下存在的三种状态分别是固态、液态和气态。
•固态:分子间距较短,分子运动较小。
•液态:分子间距较大,分子运动较快。
•气态:分子间距很大,分子运动很快。
3. 物质的变化物质在不同条件下可以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是指物质在形态、大小、颜色等方面发生改变,但其本质并未发生变化。
•化学变化是指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发生变化,产生新物质。
4. 能源与能量转化能源是指能够产生一定效果的资源。
能量是指物体具有运动、变化和产生效果的能力。
•能源可以分为非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能量可以通过转化和传递实现各种功能和需求。
二、生物1. 人体结构与功能人体是由多个器官组成的复杂系统,不同的器官具有不同的功能。
•心脏:通过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循环。
•肺:用于呼吸,吸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
•肝:分解毒素和废物,合成重要化合物。
•肾:过滤血液,排除体内废物和多余物质。
2. 动植物的结构与功能动植物通过适应环境而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以生存和繁衍后代。
•动物的结构:有头部、躯干和四肢等部分,实现不同的功能。
•植物的结构:由根、茎、叶和花等部分构成,以实现营养摄取和繁殖。
3. 动物和植物的生存环境动物和植物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适应不同的生存条件。
•水生动物:生活在水中,适应水生环境的特点。
•陆地动物:生活在陆地上,适应陆地环境的特点。
•水生植物:生长于水中,适应水中的光照和营养供应。
•陆地植物:生长于陆地,适应干燥和光线充足的条件。
新人教版PEP科学五年级下册期末总复习知识点归纳一、物质的性质1. 物质的三态及变化:- 固态:分子排列紧密,形状稳定,不能流动- 液态: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隙,可以流动,适应的形状- 气态:分子间距离较大,可以自由运动,能扩散、膨胀- 变化:固-液-气:熔化、蒸发;气-液-固:凝华、凝固2. 物质的溶解与结果:- 溶解:把一个物质放入另一个物质中,形成均匀透明的溶液- 溶解的条件:温度、搅拌、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等- 溶解过程中物质的性质不发生变化,只是形成了新的混合物3. 物质的燃烧:- 燃烧的要素:燃料、氧气和能源- 燃烧产生的变化:火焰、光热和烟尘- 燃烧产生的能量可以进行转化和利用二、生物与环境1. 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区别:- 生物:能够自我繁殖、自我调节以适应环境,有新陈代谢,具有生命活动的有机体- 非生物:没有生命活动的物质和现象,不能自我调节和适应环境2. 水的重要性:- 水对生物和环境的重要性:维持生物生命活动、保持生态平衡、促进物质循环等- 节约用水的意义:保护水资源,建设节约型社会,减少水污染3. 环境保护:- 意义:保护环境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健康的生态平衡,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环境保护的方法:节约用水、减少污染、废物分类处理、植树造林等三、生物的形态与结构1. 生物的分类:- 分类的目的:便于研究和认识生物,揭示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分类的方法:形态特征、生活性、营养方式等2. 植物的组成与结构:- 组成:根、茎、叶- 结构与功能:根的吸收水分和养分,茎的支持和传输,叶的光合作用3. 动物的组成与结构:- 组成:头、躯干、四肢- 结构与功能:头的感觉、躯干的保护和运动,四肢的行走和捕食四、科学与生活1. 科学与生活的关系:- 科学与技术的相互促进:科技的发展推动生活方式和社会进步- 科学常识的应用:科学常识有助于我们理解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2. 使用光和声音的方法和技术点:- 光的传播与反射:光沿直线传播,反射会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 声音的传播与变化:声音通过空气等介质传播,声音的音调可以通过调整乐器的长度或气囊的气压改变3. 食品与健康:- 合理饮食的重要性:营养均衡,健康成长,保持身体健康- 食物的分类与功效:谷物类、蔬菜类、水果类、肉类、奶类等以上是新人教版PEP科学五年级下册期末总复习的知识点归纳,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天地人和
本章介绍了太阳系和地球,以及人类文明。
主要内容包括:
- 了解太阳系的组成;
- 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 探究日食、月食和地球的四季变化;
- 了解人类的发展和文明。
第二章万物互联
本章主要介绍了物质和能量的传递。
主要内容包括:
- 了解物体的热量传递;
- 了解声音的传播;
- 掌握光的反射和折射;
- 了解电的产生和电路的运用。
第三章生物与环境
本章主要介绍了生物的生存环境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主要内容包括:
- 了解生物的生存环境;
- 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 了解人类的健康和卫生知识;
- 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附:期末复重点
- 太阳系的组成和行星的特点;
- 地球的自转、公转和四季变化;
- 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听觉;
- 光的反射、折射和光的颜色;
- 电的产生和电路知识;
- 生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 人与自然的关系。
本文档为五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资料,包括了前三章的内容和期末复习的重点。
阅读本文档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的巩固和复习。
沉和浮一、试一试A.1号容易浮5号容易沉B.1C.无法判断D.其它解释:D.其它解释:泡沫塑料块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受到什么力的作用?甲乙沉入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吗?A.会B.不会C.其它解释:二、做一做A.问题:什么物体会浮?什么物体会沉?B.所需材料:1.鱼缸或大脸盆2.小树枝3.树叶4.软木塞5.小片纸张6.塑料纽扣7.玻璃片 8.不锈钢碗 9.塑料瓶盖 10.水 11.有盖的玻璃小药瓶C.步骤:1.把这些物品放入有水的鱼缸或脸盆中,一次放一件。
2.观察哪些物体会浮哪些物体会沉。
3.把不锈钢碗口朝上放入水中,然后翻转。
4.把塑料瓶盖口朝上放入水中,然后翻转。
5.把空的有盖玻璃小药瓶放入水中。
6.往小药瓶中加一些水盖住瓶盖放入水中。
7.重复6直到小药瓶下沉。
D.结果:E.讨论与思考:1.为什么树叶和纸片漂浮一会儿,然后就下沉了?2.潜水艇是如何下潜和上浮的?又是如何保持半潜的?3.为什么重物会下沉?F.我想进一步探究的问题:自我检测卷班级:姓名:基础知识一、填一填1.把泡沫塑料块放在水里,用手把它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托的力,我们把这个力称为___________。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和,沉浮状况不改变;3.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
航空母舰是最高大的军舰,以重出名,但它却能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很大。
4. 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重力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重力。
5. 比同体积的水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的物体在水中上浮。
6.当液体中溶解了足够量的其它物质时,如盐、糖、味精等,有可能会使马铃薯浮起来。
死海淹不死人就是因为海水里溶解了大量的。
思辨理解二、辨一辨(正确的打“√”,错的打“×”)1.一枚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把五枚回形针串在一起放入水中还是沉的。
…()2.体积相同的铁块和石块,它们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3.一块铁放在水和油中都是沉的,但它受到的浮力是不同的。
………………()4.物体在水中下沉,是因为物体没有受到水的浮力的作用。
…………………()5.铜砝码能漂浮在水银上,是因为铜砝码比相同体积的水银轻。
……………()6.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可以改变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7.在水中沉的物体可以在油中浮。
………………………………………………()8.某种液体烘干后有白色的残留物,这种液体肯定是盐水。
…………()9.把大小不同的石块放入水中是沉的,它们受到的浮力是相同的。
……()10.潜水艇是靠改变自己的体积来改变沉浮的。
………………………()11.浮在水上的船,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它装载货物的轻重有关。
……………()12.马铃薯在盐水中能浮起来,其他物体在盐水中也都能浮起来。
…………()三、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内)1.下列物体中,不会浮在水面上的是()。
A.冰B.泡沫块C.小刀2.一个茄子在水中是浮的,把它切成四分之一大小后茄子在水中是()A.沉B.浮 C.无法判断3.一位同学做物体沉浮的实验时,把5个大小相同的小球放入水中,发现有的小球是沉的,有的小球是浮的,然后他把小球按从重到轻的顺序排列,寻找物体沉浮的规律,这个实验可以说明()。
A.当重量不变时物体的沉浮与大小有关B.当大小不变时物体的沉浮与轻重有关C.当大小不变时物体的沉浮与形状有关4.如下图由四个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重量已标注,①、②物体体积相同,③、④物体体积相同,①物体比③物体体积小。
把这四个物体放入水中,有一物是浮的,它是()。
如把这四个物体放入浓盐水中,有一物是沉的,它是()。
A.①B. ②C. ③D.④5. 如右图所示,体积大的木球用细线系住体积小的铁球,然后放入水中,此时能悬浮在水中,这时若将线剪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铁球和木球都下沉B.铁球和木球都上浮C.木球上浮,铁球下沉6.烧杯中有清水150毫升,放入橡皮泥后变成250毫升,橡皮泥排开的水量是()。
A.150毫升B.100毫升C.50毫升7.两手分别拿着体积相同的木块和石块,把它们都浸没到水中后同时放手,结果木块上浮,石块下沉,静止后,受到浮力较大的是()。
A.石块B.木块C.一样大8. 下面的()方法可以使浮着的马铃薯在某液体中沉下去。
A.往水里加盐 B.水倒掉一些 C.加纯净水9.用同样多的橡皮泥做船,甲做的橡皮泥能承受22个垫圈,乙做的能多承受2个,排开水量大小比较()。
A.甲大B.乙大C.一样大10.浮着的物体被拉到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
A.重力B.重力减拉力C.重力加拉力11.测得一物体在空气中重19牛,在水中弹簧秤的读数是13牛,这物体在水中是()。
A.下沉B.上浮C.停在水中任何深度的地方12.轮船从江河开到大海里,它受到的浮力有什么改变()。
A.浮力增加B.浮力减小C.浮力不变13. 历史上“曹冲称象”的故事是利用的原理。
A.热胀冷缩 B.重力C.浮力Array 14.右图仪器名称叫比重计,是比较()的轻重。
A.固体 B.液体 C.气体探究与拓展1.连线题潜艇挤完压载舱里的水马铃薯放到水中下沉马铃薯放到浓盐水中塑料块放到食用油中上浮软木塞放在水中软木塞放在食用油中2. 一杯浓盐水和一杯清水,外观一样,你能用学过的知识把它们区分开来吗?答:方法①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②3.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与浓盐水的重量比较。
4.分别画出小番茄在浓盐水和清水中的受力示意图。
用“<”、“>”或“=”表示力之间的关系。
浓盐水清水(浮力重力)(浮力重力)5.如图所示,盛水容器里浸有四个体积相等的物体,1号是石块,2号是木块,3号是铜块,4号是铁块,1、2、4用线栓着,按图示回答问题。
(1)在如图情况下,这4个物体所受浮力大小如何?答:(2)当刚剪断线时,物体1、2、4整样运动?答:(3)当1、2、4物体运动停止后,这4个物体所受浮力大小又如何?答:6.趣味探究:冰块的沉浮材料:两个大小、形状相同的小冰块、一只装有冷水的玻璃杯、一只装有油的玻璃杯方法:把两块冰块分别放入装有冷水和装有油的玻璃杯中。
(1)观察发现:小冰块在水中是浮的,而在油中是沉的。
答:请你简要解释这种现象的原因。
(2)当冰都融化成水后,在油的玻璃杯中,水与油的位置应当怎样?答:。
7.资料阅读:将回形针放入水中时,水面本该因为回形针占用了体积而上升。
但由于水的表面张力,所以,只会看到水面像山一样隆起,但水并不会溢出。
水的表面张力很大,即使放入许多回形针,水面也只是隆起而已。
思考:将回形针放入装满水的杯中,水为什么不会满出来?答:热一、试一试三、做一做A:问题:研究水加热后的变化B:材料:试管、冷水、橡皮筋、橡皮膜、剪刀、天平秤、热水C:步骤:1.在试管里装满冷水后,用橡皮膜包住试管口,并用橡皮筋扎紧 2.放在称上称出装水试管的重量。
3、把试管放入热水加热后,再用秤称出重量。
D:实验记录:F:讨论和思考1、热水为什么会浮在冷水上?2、桥梁的中间为什么每隔一段距离要留一点缝隙?3、冬季和夏季电工在室外架设电线有什么不同?为什么?G:我想进一步探究的问题:自我检测卷班级:姓名:基础知识一、填一填1.热传递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种方式来实现。
太阳的热主要通过____________传到地球上的。
2.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__________,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____________。
3.一般物体在受热时体积__________,受冷时体积__________,我们把物体的这种变化叫做___________。
4.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做__________。
热总是从较________的一端向较________的一端传递。
5.实验室的温度计是用______________原理制成的。
思辨理解二、辨一辨(正确打“√”,错误打“×”)1.冷的食物里不含有热量。
………………………………………………………()2.热水在冷水中上浮的原因是热水温度高。
……………………………………()3.相同体积的热水和冷水相比较,它们的重量也相同。
………………………()4.在其它条件相同情况下,空气比水的热胀冷缩现象更明显。
………………()5.瓶装啤酒、瓶装可乐都不装满,是厂商偷工减料的行为。
…………………()6.钢铁造的桥通常都架在滚轴上,目的是防止桥在受热膨胀时受冷收缩。
…()7. 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在不断地运动着。
……………()8.水在任何时候都是热胀冷缩的。
………………………………………………()9.所有金属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0.钢条加热时,会伸长、变细。
………………………………………………()11.传热性能差的物质,其保温性能就相对更好。
……………………………()12.冬天多穿衣服后身体感觉暖和了,是因为衣服里有很多热量传给人。
…()13.乒乓球凹陷后,用热水泡会恢复原样,是由于塑料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三、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对应格里)1.冬天人穿羽绒服比较暖和是因为()。
①羽绒服能产生热量②羽绒服能保温③羽绒服能传递给人更多的热量2. 热水瓶内胆能较好地保温,主要是因为()。
①内胆用玻璃这种不良导体做的②内胆是双层的③双层内胆的内外层之间是根本不传热的真空3.做“研究水在变热过程中的变化”实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试管越粗效果越明显②试管越细气球皮变化越明显③气球皮越厚效果越好4.相同体积的80℃的热水和10℃的冷水比较,()。
①热水重②两者一样重③冷水重5.往杯里倒入热开水,等水冷却后,液面()。
①会上升一点②会下降一点③不变6.下列()现象是液体的冷胀原理造成的。
①水管冻裂②沸水外溢③河水结冰7.给空烧瓶安一个带弯玻璃管的橡胶塞,在玻璃管中滴几滴红墨水(如右图),当用手捂住烧瓶时,管中的红墨水滴()。
①向外移动②向内移动③不会移动8.当物体吸热升温后,微粒运动()。
①加快了②减慢了③不变9.铁路的铁轨与铁轨连接处都留有一个10mm左右的空隙,其目的是()。
①为铁轨在夏天受热时有膨胀的余地②节省材料③没有什么用10.在金属的大家庭里,有两种金属是热缩冷胀的,它们是()。
①银和水银②铁和铝③锑和铋11.()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①大部分②所有的③很少一部分12.下列哪种现象不是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