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8m以上大型溶洞处理方案
- 格式:pdf
- 大小:613.31 KB
- 文档页数:19
桩基溶洞处理方案1.抢修方案如果发现溶洞对桩基的影响较小,可以采取抢修方案进行处理。
首先,要对溶洞进行勘探,了解其形态和大小。
然后,根据溶洞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修补材料,使用泥浆、砂浆等填充溶洞空洞,同时对溶洞周围的土体进行加固,增加桩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2.采用加固技术对于较大的溶洞,可采用加固技术进行处理。
首先,要对溶洞进行详细的勘探和测量,确定溶洞的具体形态和范围。
然后,根据溶洞的大小和深度,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如钢筋混凝土灌注桩、预制桩等。
加固措施的设计要考虑到溶洞的特性和地质条件,确保桩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3.施工调整方案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溶洞对桩基的影响较大时,可以采取施工调整方案进行处理。
首先,要对溶洞进行详细的勘探和测量,确定溶洞的具体形态和范围。
然后,根据溶洞的位置和大小,调整桩基的位置和数量,以减小溶洞对桩基的影响。
在调整桩基位置时,要考虑到溶洞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并与结构设计进行配合。
4.风险评估和监测方案对于较大的溶洞和复杂的地质条件,可以采用风险评估和监测方案进行处理。
首先,要对溶洞进行详细的勘探和测量,确定溶洞的形态和范围。
然后,根据溶洞的特性和地质条件,进行风险评估,评估桩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桩基的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溶洞的变化,确保桩基的安全性。
在桩基溶洞处理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地质条件和溶洞的特性,进行详细的勘探和测量,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同时,还需要与结构设计和施工过程进行配合,确保桩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并进行实时的监测和评估,确保工程的安全性。
桩基溶洞处理方案一、背景介绍在土地开发或者建设工程中,有时会遇到地下水溶蚀造成的溶洞问题。
溶洞是地下水作用下的溶解作用造成的岩石空腔,通常位于地下几十米至数百米深度。
而桩基是建筑物或者其他结构物中用来传递载荷到地下的一种基础形式。
当桩基与溶洞相交,则会对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针对桩基溶洞问题,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
二、处理目标1. 确定溶洞的形态、大小、分布情况和稳定性。
2. 寻找溶洞与桩基交叉部位,并评估交叉部位的稳定性。
3. 对于稳定的交叉部位,进行增强和保护措施,确保桩基安全稳定。
4. 对于不稳定的交叉部位,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包括重新设计桩基或采取其他措施。
三、处理步骤1. 调查和勘探首先,需要对工程地点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勘探,包括地质、水文和地下水位等方面。
在勘探过程中,需要使用地层钻探、地质雷达和地下水位监测等方法来获取相关数据。
同时,还需要对溶洞进行定位和描述,包括溶洞形态、大小、分布情况和稳定性等。
2. 桩基交叉部位评估在确定桩基与溶洞交叉部位后,需要进行交叉部位的评估。
评估的内容包括桩基与溶洞的距离、溶洞的大小和稳定性等。
通过地质勘探和数值模拟等手段,评估交叉部位的稳定性,判断桩基是否需要重新设计或者采取其他措施。
3. 桩基增强和保护对于稳定的交叉部位,可以通过桩基的增强和保护来确保其安全稳定。
常用的增强措施包括改进桩基的设计参数、采用钢筋混凝土桩或高强度桩等。
在保护方面,可以采用放填法或注浆法来填充溶洞,增加桩基与溶洞之间的界面摩擦力,提高桩基的稳定性。
4. 不稳定交叉部位处理对于不稳定的交叉部位,需要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
常用的处理措施包括:(1)重新设计桩基,将桩基远离溶洞,以避免交叉部位的不稳定性。
(2)采用特殊的桩基形式,如双墩桥梁、岩石锚杆桩和地下连续墙等,来提高交叉部位的稳定性。
(3)采取地下围护措施,如注浆、灌浆、喷射混凝土等,来加固和保护交叉部位。
一、项目背景在桩基施工过程中,溶洞的发现往往会对工程进度、质量和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为有效应对桩基施工中遇到的溶洞问题,确保工程顺利进行,特制定本专项方案。
二、人员组织1. 项目组成立: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总工、施工负责人、技术人员等为核心的项目组,负责方案制定、实施和监督。
2. 应急小组:设立溶洞处理应急小组,负责处理突发事件,确保施工安全。
3. 技术人员培训: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学习溶洞处理知识,提高处理能力。
三、材料准备1. 钢护筒:根据溶洞大小,准备相应数量的钢护筒。
2. 机械设备:配备装载机、吊车、挖掘机等机械设备,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3. 材料储备:储备片石、粘土、水泥、编织袋等材料,以备不时之需。
四、处理方法1. 溶洞分类:根据溶洞大小、充填物情况,将溶洞分为小型、一般、大型和特大型。
2. 常规成孔法:对于充填物为可塑或软塑的亚粘土、溶洞不漏水的情况,可按无溶洞地质情况进行施工。
3. 冲击钻成孔:对于溶洞较大或充填物为岩石等硬质材料的情况,采用冲击钻成孔,提高地基基础承载力。
4. 投放抛填物:在溶洞底部投放粘土、片石等材料,形成护壁,防止坍塌。
5. 下放钢护筒:在溶洞顶部或四周下放钢护筒,提高桩基稳定性。
五、施工监控1. 质量监控:对溶洞处理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监控,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2. 进度监控:合理安排施工计划,确保工程进度不受影响。
3. 安全监控: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安全。
六、注意事项1. 人员安全:在施工过程中,务必注意人员安全,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2. 材料使用:合理使用材料,避免浪费。
3. 环境保护:在施工过程中,注意环境保护,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七、总结桩基溶洞处理专项方案的制定,旨在确保桩基施工过程中遇到溶洞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确保工程进度、质量和安全。
通过严格执行本方案,相信能够顺利克服溶洞带来的困难,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桩基溶洞和塌孔处理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土地资源的日益紧缺,地下空间的利用率越来越高。
然而,地下工程施工中的桩基溶洞和塌陷问题却一直困扰着地下工程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桩基溶洞和塌洞处理方案。
一、桩基溶洞处理方案桩基溶洞是指在泥岩、灰岩等可溶性岩石下方,水在地下侵蚀作用下所形成的洞穴。
桩基基础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通常是钻孔灌注桩和钢筋混凝土桩,这两种桩基在地下水环境下容易受到侵蚀,导致桩身空洞或管壳剥落,从而出现桩基溶洞问题。
面对这种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处理方式。
1、地质勘察:在地下工程施工前,一定要对待建区域进行细致的地质勘察。
勘察要包括岩土工程勘察和水文地质勘察。
通过勘察,查明地下水的水位、水流方向、水的化学成分等信息。
在地下水化学成分排出量较大的有毒物质建设下,特别要注意。
2、孔壁固结:在桩基孔洞出现之前,可以采取普通水泥浆注入孔道,或者使用高压注浆机将水泥和助剂注入孔洞。
孔洞中的水泥将填充孔壁,达到固结的目的。
3、运用回灌法:在孔道出现后,如果地下水排水条件不好,可以采用回灌法。
在钻孔前,在孔底挖一个径向排水槽,并与地下水进行沟通。
在钻孔过程中不断回灌水泥浆,达到填补孔洞的目的。
填洞后,进行静置时间,等待水泥完成硬化。
4、锚索护壁法:在孔道相对较大、洞壁垂直度较差的情况下,可以采用锚索护壁法。
在钻孔过程中,用颇具韧性和拉伸强度的合金钢锚索穿过孔壁固定,并钻孔注浆。
二、塌陷处理方案塌陷是指地下空洞突然发生破坏,导致地面陷落、坑洼。
造成塌陷形成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天然洞穴坍塌、地下井道涌水是最为常见的。
塌陷的处理方案如下:1、检查井道:在地下工程建成后,一定要进行定期检查。
检查地层岩性、孔壁的稳定度、孔口处的罐仓情况等。
同时,维护井道内的通风,保持井道内部持续的透气质量,避免异常情况下井道内空气中缺氧。
2、钻孔注浆:如果认为井道水流量大,洞穴拓宽、不可避免的会发生大坍塌,可以采用注浆法。
在井口上方的掘进坡台上引一支露天注浆钻机,在地面上使用钻机,支援井道中段。
桩基施工溶洞处置方案背景在工程建设中,桩基施工和地下室开挖时常常会遇到溶洞,这给后续施工带来了很大的隐患。
如何有效处置溶洞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溶洞的成因溶洞是由于地下水循环,地下水质量特别是酸度过大,溶解了地下岩石后,造成地下洞穴的形成。
溶洞的危害溶洞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溶洞漏水:因为溶洞存在,地下水会顺着溶洞逐渐向上渗透,最终可能会引发漏水问题。
2.沉降:溶洞形成后,地下岩土的承载能力会减弱,造成地面沉降。
3.塌陷:若地下涵洞或管线廊道发生塌陷,将会给地上设施带来相应的损坏。
溶洞的处置方案在桩基施工中遇到溶洞时,需要采取针对性般的处置措施,以保证后续施工的安全性和施工进度。
我们主要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案:1.线条钻孔注浆:钻入溶洞周围地下核心土样范围内,按照钻进节点距离不超过50cm的间隔,采用线条状钻孔技术将砂浆注入地下空洞,形成力学支护环带,达到填补洞穴和加固基础的目的。
2.填洞砌石:针对较深的溶洞,采取填补砌石法。
首先利用清掏、导爆等方法清理干净溶洞,然后填石加注浆料来加固。
3.其它方案:具体情况而定,如利用框架作为支撑结构,防止洞穴坍塌或使用支柱在洞穴中形成框架来加固等。
操作过程1.确定溶洞位置:通过数据分析或现场勘探,确定施工区域是否存在溶洞。
2.验证溶洞危害:通过现场勘探和数据分析,确定溶洞的危害性。
3.确定处置方案:针对不同类型的溶洞,确定适合的处置方案。
4.开展处置工作:根据事先确定的方案开展处置工作,直到达到预期的处置效果。
5.检查验收:待处置工作完成后开展相关检查,确保处置效果。
结论在桩基施工中,溶洞的存在常常会给后续施工带来很大的隐患。
不同类型的溶洞需要采用不同的处置方法,以确保施工安全和进度。
不论哪种方案,都需要实行严格的操作流程和验收制度,以达到预期的处置效果。
溶洞桩基处理方案及施工要点一、溶洞桩基处理方案:1.依据工程地质勘察和溶洞调查结果,确定溶洞的形态、分布和稳定性情况,评估其对工程的影响程度。
2.根据溶洞的情况,制定适当的处理措施,包括填充溶洞、排除水源和强化桩体等。
3.对于较小且对工程影响较小的溶洞,可以选择填充处理,使用适当的填充材料填充溶洞,以增强地基的稳定性。
4.对于较大且对工程影响较大的溶洞,需要进行排除水源处理,以防止水进入溶洞内部,导致挤压和侵蚀桩基。
可以采取注浆、降水、封孔等方法进行水源排除。
5.同时,对于溶洞周围的地基,可以采取强化措施,如进行钻孔灌注桩、钻孔灌浆桩等,以增加桩基的承载能力。
二、溶洞桩基处理施工要点:1.施工前应充分了解工程地质情况和溶洞特征,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
2.在进行溶洞桩基处理前,应先进行地面清理和围护措施,以确保施工区域的安全。
3.对于填充处理的溶洞,应选择合适的填充材料,并在填充过程中注意均匀、密实填充。
4.对于水源排除处理,可以采用人工排水或降水注浆的方法,必要时可以进行长期降水。
5.对于强化桩基的施工,应选择合适的工艺和设备,进行细致的桩基施工过程监控与质量控制。
6.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7.施工时间和施工工艺应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避免对溶洞和地下水系统造成二次污染。
总结起来,溶洞桩基处理方案及施工要点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地质情况和溶洞特征制定,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方案进行操作,确保桩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保证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在处理溶洞桩基时,一定要注重科学性和可行性,同时充分考虑周围环境的影响,积极采取适当的措施减少不良的影响。
桩基溶洞处理方案概述在土壤中存在溶洞是桩基施工过程中常见的地质问题。
溶洞的存在会影响桩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因此需要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来解决该问题。
本文档将介绍桩基溶洞处理方案及操作步骤。
桩基溶洞检测在进行桩基施工前,需要对工作区域进行地质勘察和溶洞检测,以确定是否存在溶洞。
常用的溶洞检测方法包括地面探测、地下探测和地面观察等。
如果发现有溶洞存在,需要根据其大小和位置来确定后续处理方案。
桩基溶洞处理方案根据溶洞的大小和位置,可采取以下不同的桩基溶洞处理方案:1. 小型溶洞处理方案对于小型溶洞,可以采用填充处理方案。
具体步骤如下:1.清理溶洞:清除溶洞内的杂物和松散土壤,确保溶洞内部干净。
2.填充溶洞:使用适当的填充材料填充溶洞,如砂土、石屑等。
填充时需逐层夯实,确保填充材料的密实性。
3.验证填充效果:对填充后的溶洞进行重新检测,以确认溶洞已被有效填充。
2. 中型溶洞处理方案对于中型溶洞,可以采用填充和灌浆结合处理方案。
具体步骤如下:1.清理溶洞:清除溶洞内的杂物和松散土壤,确保溶洞内部干净。
2.填充溶洞:使用适当的填充材料填充溶洞,如砂土、石屑等。
填充时需逐层夯实,确保填充材料的密实性。
3.灌浆处理:在溶洞周围进行灌浆,以加固周围土体并提高桩基的承载力。
灌浆材料可选用水泥浆、注浆材料等。
4.验证处理效果:对处理后的溶洞和灌浆进行检测,以确认溶洞已被有效填充并灌浆处理。
3. 大型溶洞处理方案对于较大的溶洞,需要采取更加严格的处理措施。
具体步骤如下:1.清理溶洞:清除溶洞内的杂物和松散土壤,确保溶洞内部干净。
2.桩基加固:设置钢筋网格或钢筋笼,加固桩基的承载力,以避免溶洞对桩基产生不利影响。
3.灌浆处理:在溶洞周围进行灌浆,以加固周围土体并提高桩基的承载力。
灌浆材料可选用水泥浆、注浆材料等。
4.桩基加固:对桩基进行加固处理,如设置加固桩等,以提高桩基的稳定性。
5.验证处理效果:对处理后的溶洞、桩基加固及灌浆进行检测,以确认处理效果符合要求。
乐昌至高速公路坪至樟市段T10合同段8m以上大型桩基溶洞处理案编制:审核:审批: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乐昌至高速公路第T10合同段项目经理部二O一一年七月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工程概况 (1)2.1 设计概况 (1)2.2 工程地质 (4)2.3 水文地质 (5)三、施工案 (5)3.1 案概述 (5)3.2 施工前的准备 (6)3.2.1 人员组织 (6)3.2.2 材料准备 (6)3.2.3 机械配备 (6)3.3 施工案 (6)3.3.1 钢护筒跟进法 (6)3.3.2 抛填片、黄泥法 (7)3.3.3 压浆法 (9)3.3.4 低标号细砼压注法 (13)四、施工应急处理措施 (14)4.1 突发事件安全风险分析 (14)4.2 各种突发事件的处理措施 (14)4.2.1 施工中遇到溶土洞应急措施 (14)4.2.2 过串珠状溶洞应急处理措施 (16)五、人员、机械配置 (16)5.1 人员配置及分工 (16)5.2 机械设备配置 (17)六、安全、质量保证措施 (18)6.1 安全保证措施 (18)6.2 质量保证措施 (19)6.2.1 施工组织管理面的措施 (19)6.2.2 施工技术措施 (20)一、编制依据1、乐昌至高速公路坪至樟市段T10合同段施工设计图;2、桩基地质勘察资料;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JTJ041-20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5、以往同类工程施工成功经验。
二、工程概况2.1 设计概况T10合同段位于市境,起点里程:K87+747,终点里程:K99+000,本合同段围包括马渡互通特大桥,乳源河和江湾河两座大桥。
其位置及围见图2-1、2-2。
S250省道乐广高速公路坪T10合同段起点G323国道G4京港澳高速T10合同段终点乐广高速乐广高速T10标段G4京港澳高速现有公路图2-1 工程位置图图2-2 T10合同段围平面示意图本合同段马渡互通特大桥、乳源河大桥及江湾河大桥下部桩基础设计均采用钻灌注桩,以中风化灰岩作为基础持力层。
桩基遇到溶洞处理方案及注意事项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桥梁、道路、建筑等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越发频繁。
在这些工程建设中,桩基是重要的地基处理方式,在日常施工中经常会遇到溶洞问题。
本文将介绍桩基遇到溶洞的处理方案及注意事项。
一、桩基遇到溶洞的处理方案1.勘察确认溶洞:在施工之前必须对工程所在地的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进行详细勘查,尤其是对于全面接触石灰岩和花岗岩等地层中容易产生溶洞的岩石要格外关注。
基础处理前应通过地质勘探、试坑、地球物理探测、钻探等手段对地下情况进行调查。
2.分类处理溶洞:若遇到的溶洞是小型的单个或只有多个,则不需进行任何处理。
若分布多且较密,可以选择用砂浆填充或砌石处理,以增强基础的稳定性。
若溶洞过大、数量众多,建议将其彻底填补,可选择灌注桩、钻孔灌注桩、钢管与钢筋锚固等方式加强基础。
3.加固处理振动地基:遇到层状溶洞或振动地基等情况,可选择人工加固处理。
在不损害原结构的情况下,通过选择合适的方法对岩层进行加固,以确保基础的稳定性。
二、桩基遇到溶洞的注意事项1.施工前对地质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尤其是容易产生溶洞的地质构造。
2.在施工前进行充分试验和地质勘探,确保基础处理的可靠性。
3.对桩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严格把控,遵循国家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
4.定期检查和维护桥梁、道路及建筑的基础设施,及时发现结构变形等问题并进行维修处理。
5.在施工期间,严格按照安全规定,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确保安全施工。
6.严禁瞎填、乱填,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对工程造成损害。
综上所述,桩基遇到溶洞是基础设施建设中不可避免的问题。
为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以及基础结构的稳定性,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处理。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高度重视安全施工,以保证人员的安全。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行。
桩基溶洞处理方案____年桩基溶洞处理方案一、背景及问题阐述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增加,建筑工程面临的各种地质问题也越来越复杂。
其中,桩基溶洞问题是一项常见但难以处理的地质灾害。
溶洞在地质构造中的分布广泛,对桩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产生严重威胁。
桩基溶洞问题的主要表现是桩身下陷、沉降,以及桩侧土体的不稳定导致桩基承载能力下降。
这不仅会影响建筑物的安全,也会给社会带来经济损失和环境问题。
因此,急需制定一套可行的桩基溶洞处理方案,以保障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二、桩基溶洞处理方案1. 地质勘探与分析在进行桩基溶洞处理前,必须对该地区的地质情况进行全面的勘探和分析。
通过地质勘探,确定溶洞的位置、规模和深度,以及周围地层的特征。
同时,利用地质分析手段,了解地下水位、水化学特性等信息,为后续处理提供基础数据。
2. 桩基加固与修复针对溶洞存在的桩基沉降和下降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加固与修复:(1)注浆加固:通过在溶洞附近注入适当的浆液,填补溶洞空间,提高桩基的承载能力。
(2)钢筋加固:在桩基附近安装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增加桩基的刚度和强度。
(3)螺旋桩加固:在桩基周围钻孔,并沿孔道安装螺旋桩,形成一个桩框架加固体系,提高桩基的稳定性。
(4)桩身修复:对已经沉降或下降的桩身进行修复,包括加固和补偿等方法,恢复桩基的承载能力。
3. 水文环境控制与疏浚溶洞往往与地下水系统密切相关,因此,在桩基溶洞处理过程中,必须进行水文环境控制和疏浚工作,以保证工程的正常进行。
具体措施包括:(1)降低地下水位:通过排水井、水泵等设施降低地下水位,减少水对桩基的侵蚀和影响。
(2)疏浚溶洞:利用工程设备和技术对溶洞进行疏浚,去除溶洞内的淤泥和沉积物,减少对桩基的不良影响。
4. 监测与评估在桩基溶洞处理方案实施过程中,必须进行实时的监测和评估工作,以确保处理效果和工程的安全稳定。
监测与评估可以采用以下手段:(1)桩身监测:通过安装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实时监测桩基的沉降、下降等情况,及时发现问题。
乐昌至广州高速公路坪石至樟市段
T10合同段
8m以上大型桩基溶洞
处理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乐昌至广州高速公路第T10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二O一一年七月
目录
1 一、编制依据 ...............................................................................................................
1
二、工程概况 ...............................................................................................................
2.1 设计概况 (1)
2.2 工程地质 (3)
2.3 水文地质 (4)
三、施工方案 ...............................................................................................................
4
3.1 方案概述 (4)
3.2 施工前的准备 (4)
3.2.1 人员组织 (4)
3.2.2 材料准备 (5)
3.2.3 机械配备 (5)
3.3 施工方案 (5)
3.3.1 钢护筒跟进法 (5)
3.3.2 抛填片石、黄泥法 (6)
3.3.3 压浆法 (7)
3.3.4 低标号细石砼压注法 (10)
四、施工应急处理措施 (11)
4.1 突发事件安全风险分析 (11)
4.2 各种突发事件的处理措施 (11)
4.2.1 施工中遇到溶土洞应急措施 (11)
4.2.2 过串珠状溶洞应急处理措施 (12)
13
五、人员、机械配置 .................................................................................................
5.1 人员配置及分工 (13)
5.2 机械设备配置 (14)
六、安全、质量保证措施 (14)
6.1 安全保证措施 (14)
6.2 质量保证措施 (15)
6.2.1 施工组织管理方面的措施 (15)
6.2.2 施工技术措施 (16)
一、编制依据
1、乐昌至广州高速公路坪石至樟市段T10合同段施工设计图;
2、桩基地质勘察资料;
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5、以往同类工程施工成功经验。
二、工程概况
2.1 设计概况
T10合同段位于韶关市境内,起点里程:K87+747,终点里程:K99+000,
本合同段范围内包括马渡互通特大桥,乳源河和江湾河两座大桥。
其位置及范围
见图2-1、2-2。
图2-1 工程位置图
乐广高速公路坪
S250省道
T10合同段起点
G4京港澳高速
T10合同段终点
G323国道
乐广高速
乐广高速T10标段
G4京港澳高速现有公路
图例:
图例:
桥梁隧道
新建线路
里程
江湾河大桥
乳源河大桥
马渡互通主线桥
马渡枢
纽互通
西岸小桥乐广高速T10合同段终点Y K 99Z
K 99
Y
K 98Z
K 98Y K 97
Z K 97Y K 96
Z K 96Y K95
Z K 95
Y
K 94Z
K 94Y
K 9
3Z
K 93Y
K 92
Z
K 92Y
K 91Z K 91YK 90
ZK 90Y K 89
Z K
89
K 88
乐
广州高速T 10合同段起点
N
乐昌方向
广州方向长基岭隧道
龙归隧道
辅助横洞
图2-2 T10合同段范围平面示意图
本合同段马渡互通特大桥、乳源河大桥及江湾河大桥下部桩基础设计均采用钻孔灌注桩,以中风化灰岩作为基础持力层。
桥梁设计参数见表
2-1。
表2-1 桥梁设计参数表
序号
桥梁名称
中心桩号
桥梁全
长(m )
基础类型
总长(m)/
根数
1
马渡枢纽互通
⑴
主线桥
ZK95+310.15
2088
φ1.2m 、φ1.5m φ1.8m 桩
基础
9614/225
YK95+452.71
1840 ⑵A 匝道桥AK0+476.15 614.9 φ1.3m 、φ1.5m 桩基础1098/56 ⑶
B 匝道桥
BK0+204.1
223
φ1.2m 、φ1.3m 桩基础556/26
⑷
C 匝道桥
CK0+461.05
405.8
φ1.2m 、φ1.3m 、φ1.5m
桩基础
844/45
⑸D 匝道1号桥DK0+145.315 63.03 φ1.2m 、φ1.3m 桩基础180/10 ⑹D 匝道2号桥DK0+500.785 143 φ1.2m 、φ1.3m 桩基础288/18 ⑺E 匝道桥EK0+464.26 595.8 φ1.3m 、φ1.5m 桩基础
1067/54 ⑻F 匝道桥FK0+152.63 134.5 φ1.3m 桩基础223/14 ⑼G 匝道桥GK0+526.0 273 φ1.2m 、φ1.3m 桩基础490/28 ⑽
H 匝道桥
HK0+476.885
343
φ1.2m 、φ1.3m 桩基础
68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