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运动的描述同步练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176.50 KB
- 文档页数:7
12.1运动的描述课前预习归纳1.物体的_______的变化称为机械运动,_______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2.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__________________的物体叫做参照物3.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____________,如果所选的参照物不同,其运动和静止的结论一般也________。
课后分层练习基础落实1.(2012•重庆)如图所示是“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成功对接的情景,对接后若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则“神舟八号”是____________的.2.(2011•义乌市)我们在乘坐观光电梯匀速下降过程中,感到周围建筑物在“上升”,是以____________为参照物的。
3.某同学幸运地亲身体验了一次极限运动,当他乘坐专业人员驾驶的汽车在环形跑道上高速行驶时,感觉“天旋地转”,好像地面上的人和建筑物都在旋转.这时他选取的参照物是____________。
4.下列情况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小鸟在空中飞行B.河水流动C.水凝固成冰D.雨滴下落5.机械运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种运动,如图所示的各种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行星转动B.鲜花怒放C.骏马奔腾D.枯叶飘落6.(2011•怀柔区)在颐和园的昆明湖上,小红同学坐在航行的游艇内,若说她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湖岸B.岸边的树C.湖水D.游艇7.(2011•淄博)小芳骑着自行车在上学的路上,若说她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A.路旁的树木B.迎面走来的行人C.小芳骑的自行车D.从小芳身边超越的汽车能力训练8.(2012•福州)2012年国际田联110m栏比赛中,刘翔以12秒97破赛会记录夺得冠军.如图所示是刘翔在跨栏时的情景,若说赛场的主席台是运动的,所选的参照物是:()A.刘翔B.看台上坐着的观众C.地面D.刘翔前方立着的栏9.国庆60周年阅兵时,一架加油机和两架受油机组成的编队通过天安门广场上空模拟空中加油。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知识点回顾一、机械运动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二、参照物1.参照物:人们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总要选取某一物体作为标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2.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但不能选研究对象自身作为参照物)。
巩固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现象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河水流淌B.猎豹飞奔C.蜗牛爬行D.茶香四溢2.小明坐在行驶的汽车中,看到路旁的房屋和树木向后退。
如果小明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是()A.树木B.房屋C.地面D.汽车座椅3. 2023年5月28日上午,全球首架C919大型客机从上海虹桥机场顺利起飞,到达北京首都机场,完成首次商业载客飞行(如图)。
飞机飞行过程中,某乘客看到机翼是静止的,他所选的参照物是()A.云朵B.地面C.机翼D.座椅4.在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某学校组织师生观看电影《闪闪的红星》,影片中有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其中“青山……走”所选的参照物是()A.竹排B.江岸C.房屋D.青山5.2023年5月30日,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图中所示的是火箭上升和此过程中航天员在舱内的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地面为参照物,发射塔是运动的B.以发射塔为参照物,火箭是静止的C.以舱内的航天员为参照物,火箭是静止的D.以舱内的航天员为参照物,发射塔是静止的6.传说中有一种鸟叫衔枝鸟,它能靠一小截树枝成功地飞越太平洋。
它飞行时,把树枝衔在嘴里;累了时,就把树枝放在水里,站在上面休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飞行时,以树枝为参照物,鸟是运动的B.飞行时,以海岸为参照物,树枝是静止的C.鸟站在树枝上休息时,以树枝为参照物,鸟是静止的D.鸟站在树枝上一起随海水流动,以海岸为参照物,鸟是静止的7.在上学的路上,当晓彤正快步追上在前面同向行走的小雪时,小南骑自行车从他身旁向前快速驶去( )A.以小雪为参照物,晓彤是静止的B.以晓彤为参照物,小南是静止的C.以晓彤为参照物,小南是向后运动的D.以小南为参照物,小雪是向后运动的8.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同步卫星围绕地球飞行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B.飞机在空中加油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C.漂流而下的小船,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D.月亮在云中穿行时,以云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的9.如图所示,沿直线行驶的两辆车,小明所乘甲车桌面上的水杯和小红所乘乙车经历了图1到图2的情景,则()A.乙车一定静止B.甲车一直静止C.甲车向西减速D.甲车相对乙车向东运动10.观察图中房屋上的炊烟和甲、乙两车上小旗的飘动方向,判断两小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车相对于房子一定向右运动B.甲车相对于乙车一定向右运动C.乙车相对于房子可能向右运动D.乙车相对于甲车可能静止二、填空题11.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
运动的描述(习题及答案)1.选项C中的“缓慢”应该改为“静止”,因为缓慢是一种速度描述,不属于运动与否的分类。
2.选项C中的“除被研究物体本身外的一切物体都可以被选作参照物”应该改为“除被研究物体本身外的其他物体都可以被选作参照物”。
3.改写为:“如果甲以乙为参照物是静止的,甲以丙为参照物是运动的,那么乙以丙为参照物可能是运动的。
”4.改写为:“选项B中的‘我们看到月亮在云朵里穿行,是以云朵作为参照物的’是正确的。
”5.改写为:“选项C中的‘列车内的乘客看到树木后退’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
”6.改写为:“‘云不动’是以‘船’为参照物,‘云与我俱东’是以‘榆堤’为参照物。
”7.改写为:“假设以神舟十号飞船为参照物,关于天宫一号的运动,选项B中的‘可能是运动的’是正确的。
”8.删除这一段,因为没有明显的格式错误,但是也没有提供可供改写的内容。
9.删除这一段,因为没有明显的格式错误,但是也没有提供可供改写的内容。
10.改写为:“地球同步卫星是静止的,它围绕地球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4小时。
”11.改写为:“XXX以地面为参照物,判断汽车在行驶,这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
”XXX观察到一辆插有旗帜的汽车在一座房子旁边的公路上行驶,房子的烟囱冒着烟。
根据旗帜和烟囱的情况来判断汽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
正确选项是〔〕C.小车可能向右运动或静止。
改写:XXX看到一辆汽车在一座房子旁的公路上行驶,车上插着旗帜,房子的烟囱冒着烟。
通过观察旗帜和烟囱的情况,可以判断汽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
正确的选项是〔〕C.汽车可能向右运动或静止。
在一个平稳的高速公路上,一辆汽车以恒定的速度行驶。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汽车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除非有外力作用于它。
因此,当没有其他因素干扰时,汽车将继续保持运动状态。
改写:一辆汽车在平稳的高速公路上以恒定的速度行驶。
根据XXX的第一定律,汽车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除非有外力作用于它。
因此,在没有其他因素的干扰下,汽车将继续保持运动状态。
人教版(2019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一质点沿x轴运动,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在加速度数值逐渐减小至零的过程中,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速度始终减小B.速度先增大后减小C.速度始终增大D.速度先减小后增大2.在研究下述运动时,能把物体看作质点的是()A.研究火车从南京到上海运行需要的时间B.研究一端固定可绕该端转动的木杆的运动时,此杆可作为质点来处理C.研究跳水运动员跳水过程中身体各部位姿势D.研究一列火车通过九江大桥所需的时间3.如图为“中国好歌声”娱乐节目所设计的“导师战车”,战车可以在倾斜直轨道上运动.当坐在战车中的导师按下按钮,战车就由静止开始沿长10米的斜面冲到学员面前,最终刚好停在斜面的末端,此过程约历时4秒.在战车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战车在运动过程中导师处于失重状态B.战车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外力始终不变C.战车在倾斜导轨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D.根据题中信息可以估算导师运动的平均速度4.关于质点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动物体的路程和位移都不可能为零;B.路程是位移的大小;C.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D.位移的大小可能比路程大5.一辆汽车向西行驶8km,又向南行驶了6km.则这辆汽车通过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是()A.14km,10kmB.10km,2kmC.14km,2kmD.2km,10km6.你左手拿一块表,右手拿一支笔,当你的合作伙伴沿直线运动拉动一条纸带,使纸带在你的笔下向前移动时,每隔1 s用笔在纸带上点下一个点,这就做成了一台“打点计时器”.如果在纸带上打下了10个点,在打下这些点的过程中,纸带的运动时间是()A.1 sB.9 sC.10 sD.11 s7.短跑运动员在100m赛跑中,测得5s未的速度为9m/s,10s未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运动员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A.9m/sB.9.6m/sC.10m/sD.10.2m/s8.关于打点计时器的时间间隔,下列是四位同学各自发表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A.电源电压越高,每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就越短B.纸带速度越大,每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就越短C.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由电源的频率决定D.如果将交流电源改为直流电源,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保持不变.9.如图所示,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A,一端靠着处于自然状态的弹簧.现对物体作用一水平恒力,在弹簧被压缩到最短这一过程中,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变化的情况是()A.速度增大,加速度增大B.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C.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D.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二、多选题10.一个作直线运动的物体,某时刻的速度是10m/s,那么这个物体()A.在这一时刻之前1s内的位移一定是10mB.在这一时刻之后0.1s内的位移一定是1mC.从这一时刻起10s内的位移可能是80mD.如果从这一时刻起物体开始作匀速运动,那么它连续通过900m位移,需要时间90s11.关于速度与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磁悬浮列车在匀速行驶时,速度可以很大,加速度为零B.火箭点火升空瞬间,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为零C.汽车刹车制动过程中,速度一定逐渐减小,加速度也一定随之减小D.物体自由下落的过程中,速度一定逐渐增大,而加速度保持不变12.在直线运动中,下列情况可能存在的是()A.物体的速度均匀增加,加速度不变B.物体的速度先减小后增加,加速度不变C.物体的速度先增加后减小,加速度不变D.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加速度却不为零13.在2019多哈田径世锦赛上,绍兴籍飞人谢震业创造了历史,成为第一个闯入世锦赛男子200米决赛的中国选手,最终谢震业跑出20秒14的好成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20秒14”指的是时间间隔B.研究谢震业的起跑技术动作时,不可以把他看作质点C.谢震业在比赛中的平均速度为9. 9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D.谢震业在比赛中第1s内的加速度大于最后1s内的加速度14.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不利用公式计算就能直接得到或直接测量得到的物理量是()A.时间间隔B.位移C.平均速度D.瞬时速度15.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的点迹,直接记录了()A.物体运动的时间B.物体在不同时间内的位移C.物体在不同时间内的平均速度D.物体在不同时刻的瞬时速度三、填空题16.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是________电源(填“交流”或“直流”),其中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为________V,若电源频率为50Hz,这两种打点计时器都是每隔________s打一次点.17.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________V电源工作,它是利用火花放电在纸带上打出小孔而显示点迹的计时仪器,工作电源频率是50Hz,如果用它测量时,实验者不知工作电源的频率变为48Hz,仍按50Hz的频率计算,这样算出的速度值与物体速度的真实值相比是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18.电火花计时器通常的工作电压为________伏,实验室使用我国民用电时,每隔________秒打一次点;如图所示纸带是某同学练习使用电火花计时器时得到的,纸带的左端先通过电火花计时器,从点迹的分布情况可以断定纸带的速度变化情况是________(选填“速度减小”或“速度增大”).若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从打下A点到打下B点共14个点迹,历时________s.19.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中的某段如图所示,若A、B、C、D、E各点间的时间间隔均为0.10s,从图中给定的长度,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打下C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是________.(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20.如图所示是一位同学用手拉动纸带通过电磁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在纸带旁边附着一把毫米刻度尺,电磁打点计时器接50 Hz交流电源,根据纸带上点的排列情况可判定,手拉动纸带时,手的运动速度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打C点时手拉动纸带的速度约为________m/s。
高一物理必修 1 第一章《运动的描绘》测试题高一物理第一章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5 分,对而不全得 3 分,共 50 分)1.以下对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质上其实不存在,因此,引入这个观点没有多粗心义。
B.体积很小、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当作质点。
C.无论物体的质量多大,只需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能够不略不计,就能够当作质点。
D.只有低速运动的物体才可当作质点,高速运动的物体不行看作质点。
2.在以下物体的运动中,可视作质点的物体有()A.从 xx 开往 xx 的一列火车B. 研究转动的汽车轮胎C. 研究绕地球运动时的航天飞机D. 表演出色芭蕾舞的演员3.如图 1-1 所示,因为风的缘由,河岸上的旌旗向右飘,在河面上的两条船上的旌旗分别向右和向左飘,两条船运动状态是()A.A船必定是向左运动的B.A船必定是静止的C.B船必定是向右运动的D.B船可能是静止的4.以下对于行程和位移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行程是标量,位移是矢量。
B.给定初末地点,行程有无数种可能,位移只有两种可能。
C.若物体作单调方向的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就等于行程。
D.行程是物体运动径迹的xx,位移描绘了物体地点挪动的方向和距离。
5.以下图为甲、乙两质点的v-t 图象。
对于甲、乙两质点的运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质点甲向所选定的正方向运动,质点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B.质点甲、乙的速度相同C.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甲、乙的位移相同D.无论质点甲、乙能否从同一地址开始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必定愈来愈大6.对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则()A. 随意 2s 内的位移必定等于1s 内位移的 2 倍B.随意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必定等于它的行程C.若两物体的速度相同,则它们的速率必定相同,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行程相等D.若两物体的速率相同,则它们的速度必定相同,在相同时间内的位移相等7.甲、乙两车沿平直公路经过相同的位移,甲车在前半段位移上以v1=40km/h 的速度运动,后半段位移上以 v2=60km/h 的速度运动;乙车在前半段时间内以 v1=40km/h 的速度运动,后半段时间以 v2=60km/h 的速度运动,则甲、乙两车在整个位移中的均匀速度大小的关系是 ()A.v 甲=v 乙B.v 甲>v 乙C.v 甲<v 乙D.因不知为是和时间没法确立8.对于速度和加快度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 加快度越大,速度越大B. 速度变化量越大,加快度也越大C.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则加快度越大D. 速度变化率越大则加快度越大9.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加快度也必定越大B.物体的加快度越大,它的速度必定越大C加快度就是“增添出来的速度”D.加快度反应速度变化的快慢, 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没关10.对以 a=5m/s2 作匀加快直线运动的物体,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在随意 1s 的末速度比初速度大5m/sB. 第 ns 末的速度比第 1s 末的速度大 5(n-1 )m/sC随意 1s 末的速度比前 1s 初的速度大 5m/sD.第 2s 末的速度是第1s 末的速度的 2 倍二.填空题:(共26 分, 11 题 8 分, 12 题 10 分,13 题 8 分)11.一质点绕半径是R的圆 xx 运动了一 xx,则其位移大小是 ________,行程是________。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同步练习及答案-人教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在高速公路上,一辆加速行驶的小轿车正在超过一辆匀速行驶的大货车,此时()A.小轿车相对于大货车是静止的B.大货车相对于小轿车在向后运动C.大货车相对于小轿车在向前运动D.大货车相对于地面在向后运动2.物体A、B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其相对点O的运动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0~3s内,以B为参照物,A是静止的;①t=0时刻,A在O点,B在距离O点5m处;①从第3s末开始,v A>v B,5s末A、B相遇;①前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A.①①正确B.①①正确C.①①正确D.①①正确3.下列关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世界那么大总可以找到绝对不动的物体B.物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可能不同C.在研究物体的运动的时候,有时可以不选参照物D.我们说地球是运动的,那么我们选择的参照物一定是地球上静止的物体4.李白的七言绝句《早发白帝城》中有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诗句中描述的“轻舟”是运动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轻舟B.山峰C.船夫D.船舱5.如图所示,小明和小红坐在停靠在站台的火车车厢里,他们分别向两侧窗外看,对火车的运动情况产生了不同的观点。
小明以窗外的站台为参照物说火车是静止的;小红以窗外行驶的动车为参照物,说火车是运动的。
则()A.只有小明的说法正确B.只有小红的说法正确C.两个人的说法都正确D.两个人的说法都不正确6.在热气球中的人发现地面在向上运动,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热气球B.地面C.地面上的树D.地面上行驶的汽车7.如图所示为“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组合体飞行模拟画面,“神舟十一号”内的航天员看到“天宫二号”纹丝不动。
地球在缓缓转动,则航天员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A.地球B.天宫二号C.神舟十一号D.太阳8.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春风拂面B.心潮澎湃C.星光闪闪D.鲜花怒放9.如图所示是国旗护卫队战士护送国旗径直的走向升旗台的情景。
一、运动的描述
1、物理学里把叫做机械运动,它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2、判断一个物体是在运动还是静止,要看以哪个物体为标准。
这个被选做标准的物体叫。
3、同一个物体是还是,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 、“刻舟求剑”是人人皆知的典故,郑人之所以没有通过“刻舟”而求得剑,是由于他不懂得的物理知识所致。
5、一片树叶沿河顺水漂流,以为参照物它是运动的,以为参照物它是静止的。
6、“闪闪的红星”歌曲中,有一段歌词是“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其中“小小竹排江中游”是以为参照物,“巍巍青山两岸走”,是以为参照物。
7、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的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是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诗人在诗词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8、同步地球卫星相对于太阳来说,它是的,相对于地面来说,它是的。
9、歌词“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这时的参照物是,如果以月亮为参照物,云朵是。
10、小明在马路边上拍街景照片,
连续拍了两张,如图甲、乙所示。
小明如果以行驶的卡车为参照物,
树是的,轿车是
的,骑自行车的人是的。
(填“向左运动”、“向右运动”或
“静止”)
11、现在你能用如图所示提供的信息,判断卡车与轿车的运动情况吗。
(1)卡车。
(2)轿车。
12、如图所示的小旗,判断船相对
于岸上楼房的运动状态有哪几种可
能,请简单说明。
运动的描述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大小和方向:A. 会改变B. 不会改变C. 仅方向改变D. 仅大小改变2. 以下哪项不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A. 速度B. 加速度C. 质量D. 位移3.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4秒后,其速度为:A. 4米/秒B. 8米/秒C. 16米/秒D. 无法确定4. 以下哪个公式用于计算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A. v = u + atB. s = ut + 1/2at^2C. v^2 = u^2 + 2asD. a = (v - u) / t5. 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其角速度:A. 会改变B. 不会改变C. 仅方向改变D. 仅大小改变二、填空题1. 匀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
2. 物体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______。
3.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为______。
4. 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其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
三、计算题1. 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米/秒^2。
求物体在第5秒末的速度。
2. 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10秒后,其位移为50米。
求物体的加速度。
四、简答题1. 简述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并说明其特点。
2. 解释匀速圆周运动中的线速度和角速度,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五、判断题1. 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大小和方向始终保持不变。
(对/错)2. 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线速度大小不变,但方向时刻改变。
(对/错)3. 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大小和方向始终不变。
(对/错)4. 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其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9.8米/秒^2。
(对/错)答案:一、选择题1. B2. C3. D4. B5. B二、填空题1. 0米/秒^22. s = ut + 1/2at^23. v = u + at4. a_n = v^2 / r三、计算题1. 速度v = 0 + 2 * 5 = 10米/秒2. 加速度a = 2 * 50 / 10^2 = 1米/秒^2四、简答题1. 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直线路径上以恒定速度移动的运动。
运动的描述习题及参考答案
运动的描述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节运动的描述
1. 把汽车的行驶、轮船的航行、飞机的飞行、运动员的跑步等这类物体位置发生变
化的运动叫做 .
2.坐在正在行驶的汽车里的乘客说他是运动的,这是以为参照物;说他是静止的,这是以为参照物.
3.夜晚抬头望星空时看到:月亮在云里穿行,这是以为参照物;乌云遮住了月亮,是以为参照物.
4.图中的特技跳伞运动员只有在他们保持时,才能形成一定的造型.
5.图(a)、(b)两图表示游戏谁在动中的两个情景.坐在石块上的小孩先用双手蒙住双眼,后放开手,发现编和的小朋友作了机械运动(以地面为参照物).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空气的.流动不属于机械运动
B.只有机器的运动才是机械运动
C.任何物体如果以自身为参照物,它的速度就是零
D.参照物必须是绝对不动的物体
7.卡车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下列有关它们的说法正确
的是 ( )
A.相对于地面来说,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
B. 选卡车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
C. 相对于联合收割机来说,卡车在运动
D.选地面为参照物,卡车是静止的
参考答案
1. 机械运动;
2..地面上的建筑物或树木;
3.云,月亮;
4.相对静止;
5.1,3
6.C
7.B。
运动的描述练习题及答案题目一:篮球比赛的场景描写答案:湿漉漉的球场上,球员们拼尽全力奔跑着。
他们追逐着球,快速变换着方向,纵身跃起,像一群蓬勃生机的猎豹。
球场上弥漫着紧张而激烈的气氛,观众们为每次传球和投篮欢呼雀跃。
裁判的哨声穿越整个球场,交织在球员们呼吸间的急促气息中。
篮球在球员之间飞来飞去,手指之间的触感迅速、精准。
球员们在熟练的技巧指导下,如同舞者般灵活地躲避防守者的触碰,运球时时刻刻保持着与球的默契。
场上传来阵阵鞋底与球场摩擦的尖锐声音,更显得比赛的激烈与紧张。
球员们通过各种方式争夺篮板球,争分夺秒地将球传给队友,最终冲向对方篮筐。
整个球场弥漫着混合着汗水和热血的气味,不论是篮下激烈的身体对抗,还是三分线外的精准投射,球员们都在用实力和技术向对手展示自己的实力和能力。
他们不仅仅展现出个人的实力,更展现出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每个球员都充满斗志,凭借着自身的能力和信心,为自己的球队争取胜利。
观众们在一旁为他们喝彩,为他们打气,他们用热情的呐喊和振奋的掌声为球员们注入了无穷的力量。
场上的球员们沐浴在观众的掌声和鼓励中,他们展现出极限的技巧和速度,让人目不转睛。
篮球比赛的场景仿佛一幅生动的画卷,无论是球员、球场、观众,还是球的飞行轨迹,都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动态、充满活力的画面。
在这个场景中,每个人都能感受到体育运动的魅力和力量,也体会到了团队合作和个人努力的重要性。
题目二:跑步的感受描写答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入房间,掀开被子,我换上了运动装备,准备开始早晨的跑步。
缓缓走出家门,感受到清新的空气充满肺腑,心情也瞬间明朗起来。
脚步逐渐加快,我开始奔跑。
起初,身体还有些僵硬,但随着步伐的加速,身体逐渐适应了运动的节奏。
脚步踏在地上,发出坚定有力的声音,仿佛在宣告对生活的追求。
沿着公园小径前行,跑步的感觉越来越畅快。
微风吹拂着脸庞,给人一种凉爽的感觉。
而阳光也逐渐从枝叶的缝隙中洒下来,将整个公园染上了温暖的颜色。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一、运动的描述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物理学中,把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机械运动。
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择___________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答案:物体位置的变化作为标准2.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是以___________为参照物的;夜晚,人们看到天空中的云和月亮,常常使人感到月亮在云中穿行,选的参照物是___________;如果以月亮为参照物,则________是运动的。
思路解析: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择的参照物,哪个物体被选作参照物,就假定此物体不动,被分析物体与它比较,若两者相对位置变了,证明被分析物体运动了,若两者相对位置没变,说明被分析物体是静止的。
答案:地面云云3.坐在火车上的乘客从窗户向外看,铁路两旁的树木和建筑物迅速向后退,乘客选择的参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乘客看到树木和建筑物在后退,实际上是他选择了运动的物体作参照物,即选择了火车或他自己。
答案:火车(或他自己)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地球的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是___________的,相对于太阳是___________的。
它绕地心转动一周所需时间为___________,绕太阳转动一周所需时间为___________。
思路解析:“同步”卫星,即这类卫星绕地球一周时,地球也刚好自转一周,若以地球为参照物,它是静止不动的,所以当地球自转一周24 h时,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转动一周大约24 h。
相对于太阳来说,地球绕太阳运动,绕地球转动的同步卫星相对于太阳是运动的,地球绕太阳一周需一年时间,故同步卫星绕太阳转动一周大约需一年时间。
答案:静止运动24 h 一年2.“刻舟求剑”是人人皆知的典故,如图12-1-1所示,楚人之所以没有通过“刻舟”而求得“剑”,是由于他不懂___________这一物理知识所导致的。
图12-1-1思路解析:此题与典故相结合,考查了对各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真正目的。
答案: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3.(2010陕西、甘肃模拟)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五四运动B.太阳升上天空C.生命运动D.铁生锈了思路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机械运动的概念,在物理学中,机械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
选项中只有太阳升上天空描述了太阳相对于地球位置发生了改变。
答案:B4.在下列关于物体的静止和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动是绝对的,而对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B.我们说地球是运动的,那么选择的参照物一定是地球上的静止物体C.甲以乙为参照物是静止的,但以丙为参照物是运动的,那么丙以乙为参照物,丙一定是运动的D.研究物体运动有时可以不选择参照物思路解析:宇宙中一切物体的运动都是绝对的,但运动与静止又都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所以A正确。
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一般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不同,但分析某一物体,不能选择被研究的物体自身。
现在要判断地球的运动状态,若以地球上静止的物体作参照物,地球本身将永远是静止的,故B错误。
对于选项C,甲和乙是保持相对静止的,运动状态完全一样,以丙为参照物甲是运动的,乙也是运动的;所以若以乙为参照物,丙一定是运动的,因为两者的相对位置变化了。
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若没有一个假定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就无法判断物体的相对位置的变化,因而D是错误的。
答案:AC5.如图12-1-2,甲是小林同学在不同时刻对公路上的卡车和轿车所拍摄的两幅照片,由此照片你能否判断出卡车和轿车的运动状态?若将照片拍摄为图乙,你得到的结论又将怎样?说明理由。
图12-1-2思路解析:这是一道力学和光学的综合题。
图甲中,卡车与小轿车之间相对位置发生改变,但由于没有合适的参照物,因此无法判断出卡车和轿车的运动状态,它有以下可能:(1)小轿车向右运动,而卡车静止不动。
(2)小轿车静止不动,而卡车向左运动。
(3)小轿车向右运动,同时卡车向左运动。
图乙中有了参照物——地面路旁站牌,很容易判断出是小轿车静止不动,而卡车向左运动。
答案:由图甲不能判断出卡车和轿车的运动状态;由图乙可以判断出卡车向左运动,轿车静止不动。
理由是乙图中有了参照物——路牌,根据卡车和轿车相对参照物位置是否改变可得出此结论。
6.如图12-1-3所示,对于坐在小轿车里的乘客,司机说他静止的;在路边行走的学生说他运动得很快。
司机和小学生谁说得对?为什么?图12-1-3思路解析:同一物体的运动,如果观察者以不同的物体作标准(选不同的参照物),观察得到的结果则不同。
司机说乘客静止,是以小轿车为参照物的;而小学生说乘客运动得很快,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
答案:他们说得都对。
因为他们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司机以车为参照物,学生以地面为参照物。
快乐时光性格放荡不羁并一贯讥讽当时大人物的法国文豪伏尔泰,有一天将一名同辈作家赞扬了一番。
他的一位朋友当即指出:“听到您这样慷慨地赞扬这位先生,我真遗憾。
要知道,就是这位先生在背后常说您的不是。
”“这样看来,我们两个人都说错了。
”伏尔泰说道。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1.如图12-1-4所示是特技跳伞运动员在离地面3 000 m的高空中表演时形成的一组造型。
以A运动员为参照物,B运动员是_________的。
(填“静止”或“运动”)图12-1-4思路解析:若以地面为参照物,跳伞运动员A和B是以同样的速度向下运动,但若以A运动员为参照物,B运动员相对A运动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即静止。
答案:静止2.(2010黑龙江哈尔滨模拟)李白在《望天门山》一诗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作者在这两句诗中先后选择的参照物是()A.岸边和行船B.行船和岸边C.都是行船D.都是岸边思路解析:解决这类问题要明确研究对象和参照物。
选定认为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后,要看所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否有位置的变化。
诗中说“青山相对出”,它是相对于行船有位置的变化,以“行船”为参照物,两岸青山好像相对走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相对于岸边来说有位置的变化,故其参照物为“岸边”。
答案:B3.蒸汽火车沿平直轨道行驶,观察者只听到火车的声音,却看不见火车。
已知当时的风向是向东,观察者所见到的火车的烟囱中冒出的烟雾是竖直向上呈柱形的。
由此可知,火车相对地面的运动方向是()A.自西向东B.自东向西C.静止不动D.无法确定思路解析:从火车的烟囱中冒出的烟雾在离开火车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会同时随风一起向东运动,且烟雾运动速度与风速相同。
当观察者见到烟囱冒出的烟雾是竖直向上时,说明后冒出的烟雾也是向东运动的,而且后冒出的烟雾向东运动的速度与开始先冒出的烟雾向东运动的速度相同,所以火车也是自西向东运动的,且速度与风速相同。
答案:A4.我们描述某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总是相对一定的参照物的。
以下关于“静止”的说法中,以地面为参照物的是()A.“亚洲一号”同步卫星看上去是“静止”的B.空中加油机的飞行员看到被加油的战斗机是“静止”的C.法国飞行员在空战中伸手抓到“静止”的子弹D.在太空遨游的宇宙飞船中的宇航员感觉飞船是“静止”的思路解析:一切物体都处于运动中,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运动的描述可能是不同的。
所谓的“静止”,就是我们研究的对象与选定的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
同步卫星是以地球为参照物的;法国飞行员抓住“静止”的子弹是以本人为参照物的;空中加油机的飞行员看被加油的战斗机是以本人或加油机为参照物的;宇宙飞船中的宇航员感觉飞船是“静止”的,是以自己为参照物的。
答案:A5.一辆汽车在马路上向东快速行驶,一个人在便道上向东行走,如果以车为参照物,关于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西运动B.向东运动C.静止D.无法确定思路解析:此题若是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人和汽车都是向东运动的,只不过人运动得慢,而车运动得快;人相对于车而言是落后,即相对车这个参照物而言,人向后(西)运动。
答案:A6.我们常说“旭日东升”、“夕阳西下”,对太阳这种东升西落的现象,我们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天空B.云层C.月亮D.地平面思路解析:“旭日东升”或“夕阳西下”都是描述太阳这个天体的运动情况的,指太阳相对于地表面而言上升或下降,所以我们在这里选择的参照物都是地面。
答案:D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宇宙中物体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B.机械运动中所描述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C.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是由所选择的参照物决定的D.究竟选什么物体为参照物,以研究方便为原则思路解析:在宇宙中,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着,静止的物体不存在,A正确。
在描述机械运动的静止或运动时,是看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参照物)的位置是否改变,B正确。
一个物体的运动或静止,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那么描述的结果往往是不同的,这就是运动的相对性,C正确。
在研究机械运动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研究,但应以研究方便为原则,D正确。
答案:ABCD8.在一个无风的天气里,当你骑车快速前进时会感到有风迎面吹过来,这时你所选的参照物是()A.空气B.路边的树C.自己D.没选择任何物体思路解析:“无风”是指空气相对于地面静止不动。
你骑车快速前进时,是以地面为参照物,你和车运动;那么,若以你或车为参照物,地面和空气相对于你或车而言是向后运动,即你会感到有风迎面吹来,所以你是以自己为参照物感到有风的。
答案:C9.在学了“运动具有相对性”这一原理之后,小刚同学自己动手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器材:白纸、彩笔(或蜡笔)、铅笔。
图12-1-5操作步骤:(1)找一张长方形白纸,用蜡笔或水彩笔在上面画一些彩云。
(2)将一枝铅笔放在纸的前面如图12-1-5,迅速向下移动画有彩云的白纸,观察铅笔的运动情况。
请你根据小刚同学的操作步骤,亲自完成这一操作,并开动脑筋想一想,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思路解析:向下移动白纸时,若以白纸为参照物,铅笔在向上运动,若以地面为参照物,铅笔是静止的。
说明了选择不同参照物研究物体运动情况时,结论可能是不同的。
答案:同一物体选不同的参照物,它是运动还是静止,结论也不相同。
10.“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我坐在奔驰的列车里,静靠在椅背上,欣赏着窗外的景物,只见路旁的树木急速地向后退去……”请从上文中找出描述机械运动的词,并指出它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什么。
思路解析:本题中给予的信息内容并不多,我们可以逐句加以分析:“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描述的是太阳的运动情况,是以地球为参照物的;“我坐在奔驰的列车里”描述的是列车的运动情况,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静靠在椅背上”描述的是“我”静止不动,是以椅背为参照物的;“路旁的树木急速地向后退去”描述的是树木的运动情况,是以列车为参照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