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区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情况统计表7月份
- 格式:doc
- 大小:55.50 KB
- 文档页数:2
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方案一、工作目标通过开展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切实解决一批影响社会治安的重点、难点问题,确保社会治安秩序持续稳定。
二、排查重点人员密集场所:包括火车站、汽车站、商业街区、学校周边等;重点行业:如网吧、KTV、酒吧等娱乐场所,物流寄递企业,出租房屋等;重点区域: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流动人口聚集地,以及易滋生“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活动的区域。
三、整治措施建立排查整治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制定具体方案,确保工作有序推进;对排查出的治安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治,确保取得实效;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排查整治工作;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四、工作要求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要切实把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深入排查,摸清底数。
各地要组织专门力量,深入基层一线,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问题进行全面排查,摸清底数,掌握情况;强化整治,注重实效。
各地要对排查出的治安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治,确保取得实效;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各级公安机关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建立信息共享、情况通报、联合执法等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安全意识。
各地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引导群众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五、工作步骤组织部署阶段(X月X日至X月X日)。
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组织开展培训和宣传教育。
全面排查阶段(X月X日至X月X日)。
各地要组织专门力量,深入基层一线,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问题进行全面排查,摸清底数。
同时要建立工作台账,实行清单管理。
集中整治阶段(X月X日至X月X日)。
各地要对排查出的治安问题进行集中整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落实。
同时要加强部门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精神,解决全镇存在的突出治安问题,切实维护全镇社会政治稳定、治安安定,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经研究决定,特制定如下方案:一、工作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完善措施,精心整治措施,使我镇后曹等治安重点地区治安面貌得到明显改变,突出治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侵害农民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明显减少,努力实现农村治安状况的全面好转,进一步提高农民群众的安全感。
二、排查整治的重点区域和问题1.治安案件高发,“两抢一盗”等侵财性案件多发的单位、村庄。
2.重点加大对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集中、留守妇女儿童多的村落。
3.暂时确定后曹等村。
三、具体实施。
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时间为:XX年6月至11月,可分为六个阶段进行:(一)抽调力量,选点进驻。
镇综治委选调、综治办、政法各部门领导同志带队,抽调综治委成员单位工作人员成立工作组,分别进驻各村,村干部全员配合,成立指挥部,坚持吃住在村,白天工作,晚上巡逻。
(二)层层动员,宣传造势。
各村要开好村组干部会、党员代表会、村民代表会和各种形式的广播会、群众座谈会等,同时要充分利用标语口号、印制宣传单和小册子等形式,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到整治专项行动中来,营造人民群众积极参与专项整治的社会氛围。
同时,提高群众安全防范意识,减少被盗抢案件的发生。
(三)走访调研,摸底排查。
结合“平安建设进万家活动”,通过召开座谈会、入户走访、调查问卷、公布联系电话方式等形式组织开展不稳定因素大排查,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做到行政村不漏村、村组不漏户、户不漏人,单位不漏问题,切实把各种不安全、不稳定的矛盾和问题排查清楚,排查彻底。
要摸清村中小学辍学学生、“两劳”回归人员、务工返乡人员,争取获得一批案件线索、治安隐患和重大犯罪团伙线索等。
(四)分析整理,集中整治。
在全面排查出治安乱点、各类案件线索和治安隐患的基础上,逐条分析产生的原因,落实化解责任和措施,建立案件线索移交机制,对重大刑事案件线索,黑恶势力犯罪线索,及时移交刑侦部门查办;对“黄、赌、毒”方面的违法犯罪线索会同治安、刑侦部门共同打击处理;要以防控为先,把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着力点,从群体性事件的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转移。
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执行市综治委XX年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的决定,结合我市工商系统的实际,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以及全省、全市政法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全省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电视电话会议以及赣综治委〔XX〕 1号文件的部署和要求,在当地党委、政府和市局的统一组织领导下,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将改善重点地区社会治安状况作为大力推进基层基础建设的重要工作,作为改进民生、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推进和谐平安建设的重要举措,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组织开展持续性的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努力使治安混乱地区、行业、领域、部位实现由乱地治、由治到安。
同时,紧紧跟上治本措施,完善长效工作机制,落实常态化管理制度,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从根本上解决突出治安问题,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为实现宜春经济社会赶超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基本原则(一)坚持“条块联动”原则。
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排查整治工作以属地为主,服从当地党委政府统一领导,配合其他职能部门整体联动,解决影响社会治安各类突出问题。
(二)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从本单位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开展排查整治工作,切实做到哪里治安混乱就重点整治哪里,哪些治安问题突出就重点治理哪些治安问题,哪类矛盾纠纷突出就重点化解什么矛盾纠纷。
(三)坚持“标本兼治”原则。
排查整治要以打击开路,组织工作队伍,跟进各项整治措施,工作中注重因势利导、疏堵结合,切实夯实基层组织,加强法制教育,完善社会管理,改进服务方式,扶持经济发展,推进平安建设,努力从源头上、根本上消除产生治安乱点和突出治安问题的土壤和条件。
(四)坚持“责任查究”原则。
各单位要通过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及时找准和化解突出治安问题,发现和改变治安混乱地区治安面貌。
附件2
2013年原平市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六项整治”情况统计表(一)
2013年原平市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六项整治”情况统计表(二)
2013年原平市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六项整治”情况统计表(三)
签发人:(加盖公章)2013年月日
2013年原平市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六项整治”情况统计表(四)
签发人:(加盖公章)2013年月日
2013年原平市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六项整治”情况统计表(五)
签发人:(加盖公章)2013年月日
2013年原平市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六项整治”情况统计表(六)
签发人:(加盖公章)2013年月日
2013年原平市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六项整治”情况统计表(七)
签发人:(加盖公章)2013年月日。
关于开展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突出治安问题集中排查整治工作方案一、背景分析近年来,我国社会治安形势总体平稳,但部分重点地区治安问题仍然突出,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为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突出治安问题集中排查整治工作。
二、工作目标通过集中排查整治,全面掌握重点地区治安问题,落实整改措施,有效提升治安状况,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三、排查范围1.城市繁华地段、商业街区、旅游景点等人员密集区域;2.城郊结合部、城乡结合部、城中村等治安问题突出的区域;3.学校周边、医院周边、火车站、汽车站等公共设施周边;4.其他存在突出治安问题的区域。
四、排查内容1.刑事案件发案情况;2.治安案件发案情况;3.治安隐患排查情况;4.社会治安重点部位管理情况;5.公共安全设施建设情况;6.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落实情况。
五、整治措施1.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专门的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形成工作合力。
2.开展排查摸底,对重点地区进行地毯式排查,全面掌握治安状况,建立问题清单。
3.落实整改措施,针对排查出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明确整改责任、整改时限和整改措施。
4.加强治安巡逻,增加警力投入,提高见警率,增强震慑力。
5.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制意识,形成全民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良好氛围。
六、时间安排1.第一阶段(2023年1月-2023年3月):开展排查摸底,建立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方案。
2.第二阶段(2023年4月-2023年6月):落实整改措施,加强治安巡逻,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4.第四阶段(2023年10月-2023年12月):对整治成果进行巩固,确保社会治安状况持续改善。
七、工作要求1.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排查整治工作落到实处。
2.突出重点,细化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分工,形成工作合力。
3.强化措施,创新工作方法,确保排查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情况统计表制表:年月日
注:每年的6月25日和12月25日前报表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管理情况统计表
制表:年月日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群防群治情况统计表制表:年月日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实施情况统计表(一)制表:年月日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实施情况统计表(二)制表:年月日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实施情况统计表(三)制表:年月日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暨平安建设宣传情况统计表(二)制表:年月日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实施情况统计表制表:年月日
被综治一票否决单位(个人)及查究情况统计表细目表制表:年月日
安全创建活动情况统计表
制表:年月日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重点治理情况统计表(一)制表:年月日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重点治理情况统计表(二)制表:年月日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特殊群体教育管理情况统计表制表:年月日。
一、前言为了确保社会治安稳定,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上级部门的工作部署,我单位对辖区内重点地区进行了全面排查整治。
现将整治工作总结如下:二、整治工作情况1. 组织领导为确保整治工作顺利开展,我单位成立了重点地区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工作目标、责任分工和完成时限。
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整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2. 排查摸底针对重点地区,我单位开展了全面排查摸底工作。
通过走访调查、收集资料、数据分析等方式,全面掌握了重点地区的治安状况、安全隐患、矛盾纠纷等情况。
3. 集中整治针对排查出的治安问题,我单位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集中整治:(1)加强巡逻防控。
在重点地区增设巡逻警力,提高见警率,形成震慑作用。
(2)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
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特别是针对涉黑恶势力、电信诈骗等犯罪活动,加大打击力度。
(3)排查整治安全隐患。
对重点地区内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督促相关责任人及时整改。
(4)化解矛盾纠纷。
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及时进行调解,防止矛盾激化。
(5)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开展讲座等形式,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
三、整治工作成效1. 治安状况明显改善。
通过集中整治,重点地区的治安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得到有效遏制。
2. 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整治。
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相关责任人及时进行了整改,有效降低了事故发生风险。
3. 矛盾纠纷得到有效化解。
通过调解工作,有效化解了矛盾纠纷,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4. 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提高。
通过整治工作,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得到了显著提高。
四、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计划1. 存在问题(1)部分重点地区治安状况依然严峻,需要进一步加强整治。
(2)部分安全隐患尚未得到彻底整改,存在反弹风险。
(3)宣传教育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
2. 下一步工作计划(1)持续加强重点地区整治,巩固整治成果。
燕窝镇关于开展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全年总结区平安办:为贯彻落实全区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我镇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推进“平安合川”建设,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组织精干力量认真开展此项工作,现将2010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镇坚持“3421”工作思路不动摇,大力实施“平安合川”战略,持续排查和有力整治了一批治安乱点和突出治安问题,治安刑事案件高发势头得到有效遏制,极大地提升了群众安全感。
二、加强领导,强化协作各站、办、所、中心、企事业单位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党政领导和各部门主要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亲自挂帅,抓好排查整治的全面工作,分管领导作为直接责任人,牵头组织协调,解决好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各站、办、所、中心、企事业单位各负其责,通力协作,1积极构建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三、突出重点,综合治理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部署,结合我镇实际,重点针对城乡结合部、治安复杂的村(社区)、街巷和高发案地区进行排查整治,努力实现四大目标。
(一)深入开展大排查活动各站、办、所、中心、企事业单位结合实际制定了方案,集中时间和精力,深入基层逐村逐户开展排查活动。
对容易发生治安问题的城乡结合部、村(社区)、路段、小区、车站码头、商场、农贸市场等重点地区,容易成为犯罪分子藏身地点的旅馆、网吧、出租屋等重点部位,容易发生公共安全事故的交通运输、消防和食品药品等重点行业,容易滋生“黄赌毒”的歌舞娱乐、洗浴按摩和发廊等重点场所,容易滋生黑恶势力的批发市场、物流运输、建筑材料、征地拆迁、矿山开发等重点领域,容易造成现实危害的邪教重点人员、刑释解教人员、社区矫正人员、吸毒人员等重点人群,全方位地进行摸底核查。
(二)集中开展专项打击和整治行动按照“属地为主、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原2则,对排查出的治安混乱地区和治安突出问题,认真进行梳理,采取“一个乱点、一名领导、一个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和分级挂牌整治方法,多方联动,集中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