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氏迭宫绦虫、细粒棘球绦虫
- 格式:ppt
- 大小:3.17 MB
- 文档页数:29
医学微生物学习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每题1分,共80分)1、曼氏迭宫绦虫的感染阶段是()A、棘球蚴、原尾蚴B、裂头蚴、似囊尾蚴C、裂头蚴、原尾蚴D、裂头蚴、囊尾蚴E、裂头蚴、六钩蚴正确答案:C2、猪巨吻棘头虫的感染阶段为()A、棘头蚴B、棘头体和感染性棘头体C、感染性棘头体D、棘头体E、虫卵正确答案:C3、寄生虫隐性感染()A、两者均不是B、寄生虫感染后不表现临床症状C、寄生虫感染后不易用常用方法检出D、两者都是正确答案:D4、白喉棒状杆菌的形态特点有()A、内基小体B、原体C、始体D、硫磺颗粒E、异染颗粒正确答案:E5、人的粪便处理不当,可能引起哪种寄生原虫病的流行?()A、杜氏利什曼原虫B、齿龈内阿米巴C、蓝氏贾第鞭毛虫D、口腔毛滴虫E、阴道毛滴虫正确答案:C6、与病毒复制中隐蔽期有关的是()A、吸附、穿入B、成熟装配C、生物合成D、脱壳正确答案:C7、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物特性中,对临床诊断最有意义的是()A、多形性B、菌体结构复杂C、生长缓慢D、抗酸性E、抵抗力强正确答案:D8、肺炎链球菌的主要致病物质是()A、外毒素B、鞭毛C、荚膜D、芽胞E、菌毛正确答案:C9、人体寄生虫的感染阶段是()A、感染保虫宿主的阶段B、感染动物中间宿主的阶段C、感染医学节肢动物的阶段D、感染人体的阶段E、感染动物延续宿主的阶段正确答案:D10、能产生外毒素的志贺菌是()A、痢疾志贺菌B、鲍氏志贺菌C、福氏志贺菌D、以上均是E、宋内志贺菌正确答案:A11、引起脑型疟的疟原虫有()A、卵形疟原虫、恶性疟原虫B、卵形疟原虫、三日疟原虫C、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D、间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E、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正确答案:E12、分离布氏杆菌最常用的标本是()A、血液B、关节渗出液C、粪便D、乳汁E、尿正确答案:A13、在人体正常菌群中数量最多的优势菌是()A、兼性厌氧菌B、大肠埃希菌C、无芽孢厌氧菌D、需氧菌E、厌氧芽孢菌正确答案:C14、引起医院感染的病原体主要是()A、细菌B、衣原体C、真菌D、病毒E、支原体正确答案:A15、下列细菌中,产生毒素与噬菌体有关的是()A、产气荚膜杆菌B、破伤风杆菌C、霍乱弧菌D、白喉棒状杆菌E、异染颗粒正确答案:D16、能引起人畜共患病的病原体是()A、白喉杆菌B、霍乱弧菌C、梅毒螺旋体D、淋球菌E、布氏杆菌正确答案:E17、通过伊蚊传播的病原体是:()A、汉坦病毒B、登革病毒C、日本脑炎病毒D、森林脑炎病毒E、斑疹伤寒立克次体正确答案:B18、用药物治疗后,下列寄生虫的成虫哪一种不能随粪便排出体外()A、丝虫B、钩虫C、蛲虫D、鞭虫E、蛔虫正确答案:A19、杀灭细菌芽胞最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是()A、间歇灭菌法B、高压蒸汽灭菌法C、干烤灭菌法D、流通蒸汽灭菌法E、紫外线照射正确答案:B20、与立克次体有交叉抗原的细菌是()A、变形杆菌B、革兰阴性C、志贺菌D、伤寒沙门菌E、大肠埃希菌正确答案:A21、雄性美洲钩虫的交合伞背辐肋特征是()A、从基部分为2支,再各分为2小支B、从远端分为2支,再各分为3支C、从远端分为3支,再各分2小支D、从基部分为2支,再各分为3小支E、从远端分为2支,再各分为2支正确答案:A22、日本血吸虫成虫的主要寄生部位()A、小肠B、肺脏C、门脉肠系膜静脉血管D、肝胆管正确答案:C23、男,32岁。
寄生虫:一、致病性(一)线虫1、似蚓蛔线虫:成虫钻孔习性导致系列并发症。
虫体运动损伤肠黏膜,掠夺营养导致宿主营养不良,蛔虫喜欢钻孔,容易引发相应的胆道蛔虫症,蛔虫体大,量多扭结引起肠梗阻。
(成虫>幼虫)2、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成虫吸血特性引起贫血。
消化道出血和影响营养吸收,缺铁性贫血。
(成虫>幼虫)3、丝虫:成虫阻塞淋巴回流导致象皮肿或乳糜尿。
引起淋巴系统增生和阻塞,象皮肿或(和)乳糜尿(可带血)。
(成虫>幼虫)4、旋毛虫:新生蚴侵入肌组织引起血管炎和肌炎。
发热及四肢、腰、背部肌肉酸痛。
(幼虫>成虫)5、鞭虫:成虫机械性破坏肠道(成>幼)6、蛲虫:成虫在肛周产卵,肛门瘙痒、异位寄生。
(成虫>幼虫)7、广州管圆线虫:幼虫体内移行,侵犯重要器官(中枢神经)。
(幼>成)(二)绦虫1、肥胖带绦虫/牛带绦虫:腹部不适,饥痛、消化不良、腹泻。
2、链状带绦虫/猪带绦虫:囊尾蚴占位、炎症、过敏。
成虫夺取肠内营养、机械刺激、虫体毒素和代谢产物。
(幼虫>成虫)3、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机械损害和囊液的过敏性及毒性刺激。
(幼>成)4、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寄生人体导致眼、皮下、内脏、脑和口腔颌面部。
(幼>成)5、微小膜壳绦虫:机械损伤和毒性作用,引起肠粘膜坏死、溃疡。
(幼虫>成虫)(三)吸虫1、华支睾吸虫:虫体机械刺激及分泌的抗原和代谢产物引起变态反应2、卫氏并殖吸虫:童虫或成虫具有游走特点,引起多部位出血和渗出性炎症,形成囊肿。
3、斯氏狸吸虫:幼虫移行游走引起局部或全身性病理损害(幼虫>成虫)4、日本血吸虫:寄生在肠系膜静脉内,虫卵肉芽肿形成,引起严重的肝肠纤维化。
5、姜片吸虫:吸附力强,机械性损害肠道黏膜二、相应症状对应可能的寄生虫1、肠腔阻塞:牛带绦虫、蛔虫、日本血吸虫姜片吸虫2、营养不良/体重减轻:牛带绦虫、猪带绦虫、蛔虫、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布氏姜片吸虫3、水肿:旋毛虫、钩虫(积液)、棘球蚴囊(血管神经性水肿)、华支睾吸虫(腹水)、布氏姜片吸虫4、淋巴结肿大:丝虫5、肝脾肿大:棘球蚴华支睾吸虫6、贫血:钩虫、鞭虫、似囊尾蚴、长膜壳绦虫布氏姜片吸虫日本血吸虫7、肌肉酸痛无力:旋毛虫、囊尾蚴(猪带绦虫)、8、肛门瘙痒:蛲虫、孕节9、直肠套叠:鞭虫10、肺炎:钩虫、蛔虫、日本血吸虫(童虫)11、胃肠炎症状:旋毛虫、钩虫12、脑神经或脊神经受累:广州管圆线虫13、直肠脱垂:鞭虫14、皮炎:钩虫15、眼、皮下、脑占位:囊尾蚴、裂头蚴、棘球蚴囊、广州管圆线虫16、腹部团块:蛔虫、斯氏狸殖吸虫17、脑膜炎:广州管圆线虫18、咳血:卫氏并殖吸虫(烂桃样血痰)19、大肚子:血吸虫(腹水)20、皮炎:钩蚴性皮炎、尾蚴性皮炎三、感染阶段1、感染期虫卵:鞭虫、蛲虫(蠕形住肠线虫)、蛔虫、细粒棘球绦虫、囊尾蚴病、微小膜壳绦虫缩小膜壳绦虫2、幼虫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第3期)、旋毛虫(幼虫囊包)、钩虫(丝状蚴)、曼氏迭宫绦虫、猪带绦虫病微小膜壳绦虫华支睾吸虫(囊蚴)、卫氏并殖吸虫(囊蚴)、斯氏狸殖吸虫日本血吸虫布氏姜片吸虫(囊蚴)、卫氏并殖吸虫四、感染方式1.经皮肤:曼氏迭宫绦虫的裂头蚴微丝蚴日本血吸虫(尾蚴,)2.经口:卫氏并殖吸虫布氏姜片吸虫3.吸入感染:蛲虫4.逆行感染:蛲虫五、检查方法1、肛门拭子法:代绦虫、蛲虫、猪带绦虫、牛带绦虫2、粪便法:鞭虫、钩虫、蛔虫、曼氏迭宫绦虫、带绦虫、微小膜壳绦虫、缩小膜壳虫、并殖吸虫、血吸虫(日本,曼氏)3、痰液检查:并殖吸虫4、肌肉活检:旋毛虫5、组织活检:囊尾蚴病并殖吸虫斯氏狸吸虫(皮下包块)6、鲜血检查法:微丝蚴(丝虫)7、免疫学检测:泡球蚴并殖吸虫8、尿液检查:埃及血吸虫六、治疗药(常见)1、阿苯达唑:钩虫、鞭虫、蛲虫、蛔虫、旋毛虫、广州管圆线虫、钩虫、猪带绦虫、泡球蚴病微小膜壳绦虫缩小膜壳绦虫华支睾吸虫2、噻嘧啶(适用于儿童):蛔虫3、甲苯咪唑:绦虫4、海群生(乙胺嗪):微丝蚴、丝虫5、吡喹酮:并殖吸虫血吸虫布氏姜片吸虫。
寄生虫(2)绦虫第十二章绦虫概论寄生人体的绦虫有30多种,分属于多节绦虫亚纲的圆叶目( Cyclophyllidea )和假叶目( Pseudophyllidea )。
圆叶目:.发育只需要一个中间宿主,甚至无需中间宿主,头节呈球形,有顶突,周围有小钩;如猪带绦虫,牛带绦虫,细粒棘球绦虫,短膜壳绦虫;假叶目:发育近似吸虫,需要水环境和两个中间宿主,头节一般呈梭形,背腹侧面向陷形成两条纵行的沟槽。
如曼氏迭宫绦虫;绦虫成虫形态特点1.虫体呈扁长腰带状,白色或乳白,左右对称2. 体分节:头节(scolex);颈节;链体(strobilus)------幼节(immature proglottid)成节(mature proglottid)孕节(gravid proglottid)3. 雌雄同体(hermaphrodite)4. 生殖系统发达,无口无消化道,靠体表微毛吸收营养绦虫生活史特点1.成虫均寄生于脊椎动物的消化道;2.圆叶目绦虫的发育只需要一个中间宿主,甚至无需中间宿主,头节呈球形,有顶突,周围有小钩;假叶目绦虫的发育近似吸虫,需要水环境和两个中间宿主,头节一般呈梭形,背腹侧面向陷形成两条纵行的沟槽(一)微小膜壳绦虫(短膜壳绦虫)一.形态小型圆叶目绦虫,5—80mm头节呈球形,四吸盘,一顶突。
二.生活史1.不需中间宿主2.需要中间宿主成虫----卵----六钩蚴----似囊尾蚴----成虫(食入虫卵至产虫卵:2-4周) 终宿主:鼠,人寄生部位:小肠感染方式:食入,或自身感染中间宿主:印鼠客蚤感染阶段:虫卵,似囊尾蚴三.治病与检测一般为机械损伤和分泌物毒性作用。
粪便中检测到虫卵或孕节,生理盐水涂片法,水洗沉淀法浮聚浓集法可提高检出率。
四.治疗吡喹酮(二).链状带绦虫(猪带绦虫、有钩绦虫、猪肉绦虫)猪带绦虫成虫寄生于人小肠形态1.成虫(adult)成虫结构:乳白色,带状分节,长2—4m,有节片700—1000个头节(scolex);顶突与小钩,吸盘,颈部,圆球形,直径1mm,有四个吸盘,有顶突,顶突上有小沟颈节:窄而短,长约5—10mm,宽0.5mm,有生发作用链体(strobilus):幼节(immature proglottid):短而宽,部生殖器官不明显成节(mature proglottid):近方形,有成熟的雌雄生殖器官各一套,睾丸,子宫,卵巢,卵黄腺,生殖孔孕节(gravid proglottid):长形,仅余子宫,子宫分支数每侧为7—13支2.虫卵(egg)球形,外具有放射状条纹的棕黄色胚膜,有六钩蚴,卵壳3.囊尾蚴(囊虫cysticercus):又称囊虫,乳白色半透明囊状物,黄豆粒大小,囊充满液体,头节卷曲在囊二生活史(1)成虫(人小肠,随大便排到体外)------虫卵(被猪吞吃在小肠孵出)-----六钩蚴(钻进肠壁淋巴管或血管, 随血流到达皮下、肌肉、脑、眼等)------囊尾蚴(在胆汁作用下头节翻出,附着肠壁发育成虫)----成虫(寿命25年,肠绦虫病,人为终宿主)(2)成虫(人小肠,随大便排到体外)------虫卵(感染人在小肠孵出)-----六钩蚴(钻进肠壁, 随血流到达皮下、肌肉、脑、眼等)------囊尾蚴(3~5年死亡钙化,囊虫病, 人是中间宿主)2.终宿主: 人(唯一)3.中间宿主: 猪、人感染阶段:囊尾蚴、虫卵4. 人体囊虫病的感染方式:a.吃入生或不熟的含活囊尾蚴的猪肉,感染猪带绦虫病b.吃入虫卵感染囊虫病(1)自体感染:(2)自体外感染:肛门—手—口(3)异体感染:三致病(一)成虫致病肠绦虫病1.机理:(1)头节固着、虫体活动造成肠壁损伤(2)虫体夺取营养物质2.临床表现(1)神经系统疾病:头痛,失眠(2)消化道症状(二)囊尾蚴致病囊尾蚴病(囊虫病)1.机理:(1)局部压迫(2)免疫反应2.常见寄生部位: 皮下组织、肌肉、脑和眼3. 临床表现:依其寄生部位出现相应症状(1)皮下及肌肉囊虫病:皮下结节(2)脑囊虫病:癫痫,颅压增高和精神症状是本病三大主要症状(3)眼囊虫病:视力下降,视网膜剥离,玻璃体混浊四诊断1. 肠绦虫病的诊断(1)问病史a. 粪便中排出节片(“寸白虫”猪牛)?b. 吃生或半生猪肉史?(2)孕节鉴别分支不整齐每侧子宫分7-13 支(防止虫卵污染)(3)查虫卵肛门拭子法2. 囊虫病的诊断(1)临床诊断:结合病史、症状和必要的仪器检查(2)实验检查:皮下包块或结节活体组织检查免疫学检查1.猪带绦虫病 a.粪便直接涂片法,饱和盐水浮聚法,沉淀法b.确诊:孕节2.囊虫病 a.手术摘除b.X线及CT检查c.免疫学诊断五流行猪带绦虫感染的地区分布:我国多呈散在性分布,流行于居民有生食或半生食猪肉习惯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