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3.1有理数的加法(2)).1 有理数的加法 第2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 格式:ppt
- 大小:406.50 KB
- 文档页数:8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有理数基础《1.3.1课时2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题型1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1.[2018重庆江津第二中学等重点中学八校阶段测试]计算5+(-3)+7+(-9)+12=(5+7+12)+ [(-3)+(-9)]是应用了()A.加法的交换律B.加法的结合律C.加法的分配律D.加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2.[2019湖北黄冈校级质量检测]下列变形,运用运算律正确的是()A. 5(3)35+-=+B. 8(5)9(5)89+-+=-++C. [6(3)]5[6(5)]3+-+=+-+D. 1212(2)(2) 3333⎛⎫⎛⎫+-++=+++⎪ ⎪⎝⎭⎝⎭3.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计算:(1)3(10)73+-+=______7_____(10)-=_______;(2)(-6)+12+(-3)+(-5)=[(-6)______(-3)_______5](-)_______12=_______. 题型2 运用有理数加法运算律计算4.[2019湖北宜城校级月考]计算43+(-77)+27+(-43)的结果是()A.50B.-104C.-50D.1045.在5,-2,7,-6中,任意三个不同的数相加,其中最小的和是()A.10B.6C.-3D.-16.|-3|+|+3|+|-4|的值是()A.10B.2C.4D.-47.[2019山东菏泽校级期中]主持人问这样一道题目:a是最小的正整数,b是最大的负整数,c 是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请问:a,b,c三数之和是()A.-1B.0C.1D.28.[2019山东滕州校级月考]计算:5213(15.5)65772⎛⎫⎛⎫⎛⎫-+++-+-=⎪ ⎪ ⎪⎝⎭⎝⎭⎝⎭___________.9.某地气温在早上7时测得温度为-0.5摄氏度,到10时上升了0.5摄氏度,到中午12时又上升了0.5摄氏度,则在12时的温度是________摄氏度.10.计算(1)(-12.56)+(-7.25)+3.01+(-10.01)+7.25;(2)121 546333⎛⎫⎛⎫+-+-⎪ ⎪⎝⎭⎝⎭;(3)23+(-72)+(-22)+57+(-16);(4)1117 2.254( 2.5)2 3.4425⎛⎫⎛⎫+-+-+++-⎪ ⎪⎝⎭⎝⎭.11.[2019山东省淄博临淄区期中]有5筐菜,以每筐50千克为标准,超过的千克数记为正,不足记为负,称重记录如下:+3,-6,-4,+2,-1,总计超过或不足多少千克?5筐蔬菜的总质量是多少千克?刷易错易错点带分数相加,拆分成整数和分数部分时弄错符号致错12.计算:51113324(2)6565⎛⎫⎛⎫⎛⎫-+-+-++-⎪ ⎪ ⎪⎝⎭⎝⎭⎝⎭.参考答案1.答案:D解析:5+(-3)+7+(-9)+12=(5+7+12)+[(-3)+(-9)],故用了加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故选D.2.答案:B解析:A 选项中,5+(-3)=(-3)+5;C 选项中,[6+(-3)]+5=(6+5)+(-3);D 选项中1(2)3+-+212(2)333⎛⎫⎛⎫+=++- ⎪ ⎪⎝⎭⎝⎭,只有B 选项正确.故选B. 3.答案:(1)++0(2)+++-2解析:根据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易得(1)3+(-10)+7=3+7+(-10)=0;(2)(-6)+12+(-3)+(-5)=[(-6)+(-3)+(-5)]+12=-2.4.答案:C解析:先将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然后再依据加法法则进行计算即可原式=[(-43+43)]+[(-77+27)]=-50.故选C.5.答案:C解析:由题意,得-2,5,-6是三个最小的数,(-2)+(-6)+5=-3.故选C.6.答案:A解析:原式=3+3+4=10.故选A.7.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得1a =,1b =-,0c =,则 0a b c ++=.故选B.8.答案:0 解析:原式5213615.5510100772⎡⎤⎡⎤⎛⎫⎛⎫⎛⎫=-+-++-=-+= ⎪ ⎪ ⎪⎢⎥⎢⎥⎝⎭⎝⎭⎝⎭⎣⎦⎣⎦. 9.答案:0.5解析:由题意,可知12时的温度为-0.5+0.5+0.5,即0.5摄氏度.10.答案:见解析解析:(1)原式=[(-12.56)+(-7.25)+7.25]+[3.01+(-10.01)]=-19.56;(2)原式112256453333⎛⎫⎛⎫⎛⎫=+-+-=- ⎪ ⎪ ⎪⎝⎭⎝⎭⎝⎭; (3)原式(2357)[(72)(22)(16)]30=++-+-+-=-;(4)原式 2.25( 4.25)( 2.5) 2.5 3.4( 3.4)2=+-+-+++-=-.11.答案:见解析解析:与标准质量比较,5筐菜总计超过3+(-6)+(-4)+2+(-1)=-6(千克);5筐蔬菜的总质量为505(6)244⨯+-=(千克).答:总计不足6千克,5筐蔬菜的总质量是244千克.12.答案:见解析 解析:原式5111(3)(3)(2)4(2)[(3)(3)(2)4(2)]6565⎛⎫⎛⎫⎛⎫=-+-+-+-+-+-+++-=-+-+-++- ⎪ ⎪ ⎪⎝⎭⎝⎭⎝⎭ ()5111(6)176565⎡⎤⎛⎫⎛⎫⎛⎫+-+-+-+=-+-=- ⎪ ⎪ ⎪⎢⎥⎝⎭⎝⎭⎝⎭⎣⎦. 易错警示拆分带分数时易出现553366-=-+这样的错误,切记55533(3)666⎛⎫⎛⎫-=-+=-+- ⎪ ⎪⎝⎭⎝⎭.。
1.3.1 有理数的加法第2课时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及运用教学目标:1.能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加法运算.2.理解加法运算律在加法运算中的作用,适当进行推理训练.教学重点:如何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运算.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情境导入宋国有个非常喜欢猴子的老人.他养了一群猴子,整天与猴子在一起,因此能够懂得猴子们的心意.因为粮食缺乏,老人想限制口粮.那天,他故意先对猴子们说:“以后给你们吃桃子,早晨三颗晚上四颗,好不好?”众猴子听了都很愤怒.老人马上改口说:“那就早上四颗晚上三颗吧,够了吗?”众猴子非常高兴,大蹦大跳起来.大家听完故事,请说说你的看法.知识链接1.填空:3+2=2+3 这里运用了加法的( )25+39+75=(____ +_____ )+____ =___ +(_____ +_____)这里运用了加法的()2.有理数的加法法则:⑴同号两数相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___________ ;绝对值不相等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一个数同0相加,_________________ .3.计算(1)(-15)+(-3)(2)6+(-2.3)(3)(-0.75)+0教与学互动设计:(一)情境创设,导入新课思考:在小学里,我们学过的加法运算有哪些运算律?它们的内容是什么?能否举一两个例子来?那这些加法运算律还适用于有理数范围吗?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计算:20+(-30)与(-30)+20两次得到的和相同吗?得出结论:20+(-30)=(-30)+20换几组数去试:得到加法交换律:a+b= (学生填).其实,学生在小学中就已经接触到运算律,此时,可以让学生回忆在小学中除了学习了加法的交换律,还学习了加法的哪种运算律?(结合律)计算:(1)[8+(-5)]+(-4);(2)8+[(-5)+(-4)].得出结论:加法结合律:(a+b)+c= .【例1】计算:16+(-25)+24+(-35)【例2】课本P20例3说明:把互为相反数的一对数结合起来相加,可以使运算简化,这种方法是使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总结:在进行多个有理数相加时,在下列情况下一般可以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简化运算:①有些加数相加后可以得到整数时,可以先行相加;②有相反数可以互相消去,和为0,可以先行相加;③有许多正数和负数相加时,可以先把符号相同的数相加,即正数和正数相加,负数和负数相加,再把一个正数和一个负数相加.(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例3】利用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计算,使运算简便.(1)(+9)+(-7)+(+10)+(-3)+(-9)(2)(+0.36)+(-7.4)+(+0.03)+(-0.6)+(+0.64)(3)(+1)+(-2)+(+3)+(-4)+…+(+2003)+(-2004)【例4】某出租司机某天下午营运全是在东西走向的人民大道上进行的,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他这天下午行车里程如下:(单位:千米)+15,+14,-3,-11,+10,-12,+4,-15,+16,-18.(1)他将最后一名乘客送到目的地,该司机与下午出发点的距离是多少千米?(2)若汽车耗油量为a公升/千米,这天下午汽车共耗油多少公升?(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本节课我们探索了有理数的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灵活运用加法的运算律会使运算简便.一般情况下,我们将互为相反数的数相结合,同分母的分数相结合,能凑整数的数相结合,正数负数分别相加,从而使计算简便.(五)课堂跟踪反馈夯实基础1.运用加法的运算律计算(+6)+(-18)+(+4)+(-6.8)+18+(-3.2)最适当的是()A.[(+6)+(+4)+18]+[(-18)+(-6.8)+(-3.2)]B.[(+6)+(-6.8)+(+4)]+[(-18)+18+(-3.2)]C.[(+6)+(-18)]+[(+4)+(-6.8)]+[18+(-3.2)]D.[(+6)+(+4)]+[(-3.2)+(-6.8)]+[(-18)+18)]2.计算:(-2)+4+(-6)+8+…+(-98)+100.提升能力3.小李到银行共办理了四笔业务,第一笔存入了120元,第二笔支取了85元,第三笔支取了70元,第四笔存入了130元.如果将这四笔业务合并为一笔,请你替他策划一下这一笔业务该怎样做?4.某检修小组乘汽车沿公路检修线路,约定前进为正,后退为负.某天自A地出发到收工时所走路线(单位:千米)为:+10,-3,+4,+2,-8,+13,-2,+12,+8,+5.(1)问收工时距A地多远?(2)若每千米路程耗油0.2升,问从A地出发到收工共耗油多少升?学生普遍能直观地看出4℃比-3℃高7℃,进一步地假定某地一天的气温是-3~4℃,那么温差(最高气温减最低气温,单位℃)如何用算式表示?按照刚才观察到的结果,可知4-(-3)=7 ①,而4+(+3)=7 ②,∴由①②可知:4-(-3)=4+(+3)③,上述结论的获得应放手让学生回答.(二)动手实践,发现新知观察、探究、讨论:从③式能看出减-3相当于加哪个数吗?结论:减去-3等于加上-3的相反数+3.(三)类比探究,总结提高如果将4换成-1,还有类似于上述的结论吗?先让学生直观观察,然后教师再利用“减法是与加法相反的运算”引导学生换一个角度去验算.计算(-1)-(-3)就是要求一个数x,使x与-3相加得-1,因为2与-3相加得-1,所以x应是2,即(-1)-(-3)=2 ①,又因为(-1)+(+3)=2 ②,由①②有(-1)-(-3)=-1+(+3)③,即上述结论依然成立.试一试:如果把4换成0、-5,用上面的方法考虑0-(-3),(-5)-(-3),这些数减-3的结果与它加上+3的结果相同吗?让学生利用“减法是加法的相反运算”得出结果,再与加法算式的结果进行比较,从而得出这些数减-3的结果与它们加+3的结果相同的结论.再试:把减数-3换成正数,结果又如何呢?计算9-8与9+(-8);15-7与15+(-7)从中又能有新发现吗?让学生通过计算总结如下结论:减去一个正数等于加上这个正数的相反数.归纳:由上述实验可发现,有理数的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来进行.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用字母表示:a-b=a+(-b).(在上述实验中,逐步渗透了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转化)(四)例题分析,运用法则【例】计算:(1)(-3)-(-5);(2)0-7;(3)7.2-(-4.8);(4)-3-5.(五)总结巩固,初步应用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你能说一说吗?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本节课所学内容,学生回忆交流,教师和学生一起补充完善,使学生更加明晰所学的知识.3.上周五股民新民买进某公司股票1 000股,每股35元,下表为本周内每日股票的涨跌情况(单位:元):则在星期五收盘时,每股的价格是多少?4.10筐苹果,以每筐30千克为基准,超过的千克数记作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作负数,记录如下:2, -4, 2.5, 3, -0.5, 1.5, 3, -1, 0, -2.5.问这10筐苹果总共重多少千克?板书设计有理数加法运算律⎩⎪⎨⎪⎧交换律:a +b =b +a 结合律:(a +b )+c =a +(b +c )本节课教学以故事引入,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上建构新知,主动探索有理数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由被动地接受学习变成一种主动探索获取知识.课堂中学生通过自主互助交流,不断地总结规律、方法和解题技巧.。
1.3有理数的加减法1.3.1有理数的加法(2课时)第1课时有理数的加法教学目标1.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会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2.能积极地参与探究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活动,并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3.能较为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间问题.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会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难点:有理数加法中的异号两数如何进行加法运算.教学过程活动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我们已学过正数的加法,但是在实际问题中还会遇到超出正数范围的加法情况,此时应该怎样进行计算呢?活动2:自主学习探究加法法则师:布置自学任务.自学教材16~18页的内容,归纳并识记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这一段大约用时15分钟,教师巡视指导,要关注学生能否正确理解加法法则的内容.有理数加法的法则是: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绝对值不同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活动3:运用法则试一试身手:口答下列算式的结果:(1)(+4)+(+3);(2)(-4)+(-3);(3)(+4)+(-3);(4)(+3)+(-4);(5)(+4)+(-4);(6)(-3)+0;(7)0+(+2);(8)0+0.学生逐题口答后,师生共同得出.进行有理数加法,先要判断两个加数是同号还是异号,有一个加数是否为零;再根据两个加数符号的具体情况,选用某一条加法法则.进行计算时,通常应该先确定“和”的符号,再计算“和”的绝对值.教师:出示教材例1,师生共同完成,教师规范写出解答,注意解答过程中讲解对法则的应用.解:(1)(-3)+(-9)(两个加数同号,用加法法则的第1条计算)=-(3+9)(和取负号,把绝对值相加)=-12.(2)(-4.7)+3.9(两个加数异号,用加法法则的第2条计算)=-(4.7-3.9)(和取负号,用大的绝对值减去小的绝对值)=-0.8.教师点评法则运用过程中的注意点:先定符号,再算绝对值.下面请同学们计算下列各题以及教材第18页练习.(1)(-0.9)+(+1.5);(2)(+2.7)+(-3);(3)(-1.1)+(-2.9).学生练习,四位学生板演,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交流,师生评价.本节课教师可根据时间的情况,多安排一些练习,以求通过练习达到巩固掌握知识的目的.活动4:小结与作业小结:谈一谈你对加法法则的认识,在加法计算中都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作业:必做题,习题1.3第1,11题;选做题,习题1.3第12题.ji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不可能立即见效,也不可能靠一朝一夕让学生理解、掌握,所以,本节课在这一方面主要是让学生感知研究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分类、辩析、归纳、化归等).如在探究加法法则时,有意识地把各种情况先分为三类(同号、异号、一个数同0相加);在运用法则时,当和的符号确定以后,有理数的加法就转化为算术的加减法.第2课时相关运算律教学目标1.正确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律的内容.2.能运用运算律较熟悉地进行加法运算.教学重难点重点: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及其合理、灵活的运用.难点:合理运用运算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投影出示练习,计算:①30+(-20);(-20)+30;②[8+(-5)]+(-4);8+[(-5)+(-4)].生独立完成后同学交流.二、推进新课(1)探索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师提出问题:观察比较第一组两题,比较它们有什么异同点.观察比较第二组两题,比较它们有什么异同点.学生讨论归纳,师生共同归纳得出加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内容,并用字母表示.(2)运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解决问题师出示教材例2.先让学生按照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学生独立完成.师生共同分析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计算,教师要给出规范完整的过程,让学生看清楚听明白,从中体会认识运算律的作用.练习:教材20页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进行交流.教师可安排学生板演,从中发现学生对运算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3)运用有理数的加法解决问题师投影展示教材例3.学生独立解决.(一般来说学生会直接进行计算,不会想到第二种解法,在学生完成以后教师再提出以下问题)如果每袋小麦以90千克为标准,超过部分记为正,不足部分记为负数,那么10袋小麦对应的数分别为多少?它们的和是不是最终结果呢?学生讨论后解决.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当关注学生能否理解这种解法,学生在计算中能否自觉运用运算律解决问题.根据情况可对这一题和这种解法进行板书或讲解.三、课堂小结小结:1.谈谈你本节课的收获.2.在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例3中解法2解决问题的数学现象,你能举出一两个例子吗?四、布置作业习题1.3第2,8,9题.教学反思本节课在开始时先复习小学时学的加法运算律,然后提出问题:“我们如何知道加法的交换律在有理数范围内是否适用?”然后让学生通过一些实际例子来验证.尤其是鼓励学生多举一些数来验证,其意义首先是为了避免学生产生片面认识,以为从几个例子就可以得出普遍结论;其次也让学生了解结论的重要性.1.3.2有理数的减法(2课时)第1课时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教学目标1.掌握有理的减法法则.2.能运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进行运算.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有理数的减法法则.难点:对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探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出示温度计,提出问题:1.你能从温度计上看出3℃比较-3℃高多少度吗?2.你能列式求这个结果吗?学生观察后先回答问题1得出结果,然后再列出算式3-(-3)=6.二、探究新知1.探究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师:这里的计算用到了有理数的减法,通过观察我们知道了3-(-3)=6,而我们还知道3+(+3)=6.即3-(-3)=3+(+3).观察这个式子,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进行讨论,教师不必急于归纳.然后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计算:9-8,9+(-8).15-7,15+(-7).观察比较计算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师生共同归纳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教师板书法则.2.尝试运用法则师出示教材例4.师生共同完成.在完成过程中教师示范前两题,给学生一个规范的过程,同时结合法则讲解法则的运用,剩下两题学生尝试完成,体验法则的运用.练习:教材23页练习.三.课堂小结小结: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思考:以前我们只能做被减数大于减数的减法运算,现在你能做被减数小于减数的减法运算吗?这时的差是一个什么数?四、布置作业作业:习题1.3第3,4,6题.教学反思本节在引入有理数减法时花了较多的时间,目的是让学生有充分的思考空间与时间进行探索。
数学:1.3.1《有理数的加法(2)》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学习目标】:掌握加法运算律并能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运算;【重点难点】: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运算;【导学指导】一、温故知新1、想一想,小学里我们学过的加法运算定律有哪些?先说说,再用字母表示写在下面:、2、计算⑴ 30 +(-20)= (-20)+30=⑵ +(-4)= 8 + +(-4)]=思考:观察上面的式子与计算结果,你有什么发现?二、自主探究1、请说说你发现的规律2、自己换几个数字验证一下,还有上面的规律吗3、由上可以知道,小学学习的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在有理数范围内同样适应,即: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 .式子表示为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用式子表示为想想看,式子中的字母可以是哪些数?例1 计算: 1)16 +(-25)+ 24 +(-35)2)(—2.48)+(+4.33)+(—7.52)+(—4.33)例2 每袋小麦的标准重量为90千克,10袋小麦称重记录如下: 91 91 91.5 89 91.2 91.3 88.7 88.8 91.8 91.110袋小麦总计超过多少千克或不足多少千克?10袋小麦的总重量是多少千克? 想一想,你会怎样计算,再把自己的想法与同伴交流一下。
【课堂练习】课本P20页练习 1、2【要点归纳】:你会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简化运算了吗?【拓展训练】 1.计算:(1)(-7)+ 11 + 3 +(-2); (2)).31()41(65)32(41-+-++-+2.绝对值不大于10的整数有 个,它们的和是 .3、填空:(1)若a >0,b >0,那么a +b 0. (2)若a <0,b <0,那么a +b 0.(3)若a >0,b <0,且│a │>│b │那么a +b 0. (4)若a <0,b >0,且│a │>│b │那么a +b 0.3.某储蓄所在某日内做了7件工作,取出950元,存入5000元,取出800元,存入12000元,取出10000元,取出2000元.问这个储蓄所这一天,共增加多少元?4、课本P20实验与探究【总结反思】:2019-2020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如果∠A 的补角与∠A 的余角互补,那么2∠A 是 A .锐角 B .直角 C .钝角 D .以上三种都可能2.在直线l 上有A 、B 、C 三点,AB=5cm,BC=2cm,则线段AC 的长度为( ) A .7cmB .3cmC .7cm 或3cmD .以上答案都不对3.下列各图形是正方体展开图的是( )A.B.C. D.4.如图是某年的日历表,在此日历表上可以用一个矩形圈出3×3个位置的9个数(如3,4,5,10,11,12,17,18,19).若用这样的矩形圈圈这张日历表的9个数,则圈出的9个数的和不可能为下列数中的( )A .81B .90C .108D .2165.若方程()3213x x -=的解与关于x 的方程()6223a x -=+的解相同,则a 的值为( ) A.2B.2-C.1D.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xy5-的系数是3- B.22m n 的次数是2次 C.x 2y 3-是多项式D.2x x 1--的常数项是17.若一个代数式与代数式2ab 2+3ab 的和为ab 2+4ab-2,那么,这个代数式是( ) A .3ab 2+7ab-2 B .-ab 2+ab-2 C .ab 2-ab+2 D .ab 2+ab-28.定义一种正整数n “F ”的运算:①当n 是奇数时,()31F n n =+;②当n 是偶数时,()2k n F n =(其中k 是使得2kn为奇数的正整数......,)两种运算交替重复运行.例如,取24n =,则: 243105F F F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②①②,若13n =,则第2019次“F ”运算的结果是( ) A.1B.4C.2019D.201949.下列计算结果中等于3的数是( ) A.74-++B.()()74-++C.74++-D.()()73---10.数轴上点A ,B 表示的数分别是5,-3,它们之间的距离可以表示为( ) A.-3+5B.-3-5C.|-3+5|D.|-3-5|11.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各式中错误的是( )A.b <aB.|b|>|a|C.a+b >0D.a-b >012.某项工程,甲单独做30天完成,乙单独做40天完成,若乙先单独做15天,剩下的由甲完成,问甲、乙一共用几天完成工程?若设甲、乙共用x 天完成,则符合题意的是( )A.151513040x -+= B.151513040x ++= C.1513040x x++= D.1513040x x-+= 二、填空题13.若90,90αββγ∠+∠=︒∠+∠=︒,则α∠与γ∠的关系是_______ ,理由是_____ 14.一个角的余角是它的23,则这个角的补角等于____. 15.方程320x -+=的解为________.16.已知a ,b ,c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a ﹣b|+|b+c|+|c ﹣a|=_____.17.若1314a =-,2111a a =-,3211a a =-,......,则2019a =________18.如果一个零件的实际长度为a ,测量结果是b ,则称|b ﹣a|为绝对误差,b a a-为相对误差.现有一零件实际长度为5.0cm ,测量结果是4.8cm ,则本次测量的相对误差是_____. 19_____.20.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ax+3=4x+1的解为正整数,则整数a 的值为__________. 三、解答题21.已知: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OE ⊥OC ,OF 平分∠AOE. (1)若,则∠AOF 的度数为______; (2)若,求∠BOC 的度数。